2013-2014学年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F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142ffaaf524ccbff1218462.png)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2道小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第l至12小题共24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潜.(qián)伏摇曳.(yâ)编辑.(jí )卷帙.(yì)浩繁B.逾.(yú)越戏谑.(xuâ)羞赧.(nǎn)栩.(xǔ)栩如生C.簇.(cù)拥檄.文(xí)神妪.(yù)溘.(hâ)然长逝D.埋.(mán)怨口讷.(nà)泥淖.(nào)迥.(jiǒng)然不同2.下列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切磋陪衬漫溯短小精悍B.班斓和霭枯躁安然无恙C.膨胀景仰会晤无动于衷D.荡漾撰写怂恿风华正茂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B.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
C.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
D.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新时代的大学精神,应体现出中国特色、时代特点和文化特征。
B.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精神对矫治各种形式主义弊端有显著的作用。
C.三年,汶川灾后重建成就显著,其原因是因为社会各方团结协作的结果。
D.5月1目起实施的“刑法修正案”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要追究刑事责任。
5.填入下面横线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据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
_______。
①中国诗可不然。
②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的异常之早。
③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
甘肃省高台县2014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一诊试卷及答案(word版)
![甘肃省高台县2014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一诊试卷及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f9462f51e79b8969022640.png)
甘肃省高台县2014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一诊试卷及答案甘肃省高台县2014届高三下学期一诊语文试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评“抗日神剧”:暴力夸张罔顾公共理性“八路军战士”像撕鱿鱼片一样徒手将敌人撕成了两半,“鬼子”血肉横飞,英雄凛然一笑。
“八路军女战士”被一群日军侮辱后,腾空跃起,数箭连发,几十名“鬼子兵”接连毙命。
绣花针、铁砂掌、鹰爪功、化骨绵掌、太极神功轮番出现,取敌人首级如探囊取物。
一段时间以来,如此种种“神奇”的镜头接二连三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已经成为电视荧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事实上,雷人桥段层出不穷透露出的是,近来风靡荧屏的抗日题材电视剧,越来越类型化。
“抗日”逐渐简化为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悄悄替换成武侠剧、偶像剧,即使主线仍是“抗日”,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类型元素也统统裹挟进来。
乍一看,颇具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上天入地、翻江倒海的大胆想象力!不过,我们实在不能把这种慷先驱之慨的做法称为“幽默”。
尽管没有谁规定抗日题材文艺作品只能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讲述,但毕竟那段切肤之痛的历史相去不远。
中国尽管取得了八年抗战的最终胜利,但我们的前辈也付出了极为惨烈的代价。
这种代价因为侵略者人性中的恶,也因为中国近代以来在文明上的落伍。
我们的胜利是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这是我们认识那段历史的基本理性。
现如今,抗日题材电视剧悄然卸下了宣传教育的“包袱”,变为纯粹的娱乐品,自是有它的内在逻辑。
但这种“自我解放”也确实够“彻底”的,连基本的公共理性也置之不顾,血肉之躯铸就的抗战精神在“神剧”中已被空洞化和游戏化,变作掩护暴力刺激的一张虎皮,真可算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了。
然而编创者又是极其“理性”的:爱情、暴力、悬疑、时尚、性感……一个都不少,非但不敢突破简单化的观念窠臼,还用离谱的编造强化陋见。
在“民族大义”的包裹下,“神剧”们实则是精明的商业算计。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pdf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pdf](https://img.taocdn.com/s3/m/9d7daf0787c24028905fc333.png)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历史经过几番曲折,我们开始懂得:对于伟大的文化传统,不能掉以轻心,要尊重,甚至敬畏。
古人讲汉字创始,出现“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的神秘、壮丽景象,饱含着敬畏。
近代改革方块字的构想,出于可贵的勇气,但逐渐被时代否定。
今后随着国力增长,汉字的优越性以及在世界上被普遍认同的可能性,将与时俱增。
说到书法,追究书法的根源,又出于对汉字的尊崇,至少让我们取得一种共识,便是书法创造必以汉字为基础。
字体是书体的根基,但把二者等同起来,以字体当书体,便无所谓书法;若把二者割裂开来,书法不复存在。
汉字最基本的功用是表意,不能想象三千多年的文明史可以离开文字传承。
文字传承文化,文字本身是工具又不仅止于工具。
文字自身构成庞大的文化体系,与全部中华文明融为一体。
鲁迅说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着重从美学意义上谈中国汉文字。
中国文字的“意美”,经长期历史积淀变得丰富深厚,汉字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蕴涵着本民族的美感。
时下网络流行大量的新词语,肯定有许多词语生命力不足,转瞬即逝,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美学底蕴。
20世纪50年代初期,很重视语言的纯洁性,单为一个“搞”字引起不少争议,后来“搞”站住脚了,属中性,但用于“搞笑”、“恶搞”还有点味儿,恐怕不会用于诗词、美文。
当前对待网络语言,赶时髦者多,以严肃态度进行自由讨论者极少见。
不要怕 “保守”或“激进”,历史会作出公正的裁定。
“音美”与“形美”直接被人的特定的感官——耳、目所接受。
“音美”集中体现在传统的诗、词、歌曲、戏剧;其余各种文体倘内含节律、音韵的美,也会令人击节称赏。
至于“形美”,与“意美” “音美”一样,也是汉字本身所具备,又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不断丰富,其集中的体现当然是书法了。
书法与字体的变化相互平行又交叉地发展。
从篆籀文字开始,没有一种字体可以与书法截然分开。
宋代木板书籍有手书者,仍不失书法的一些韵味。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6a322c6f1aff00bfd51e6a.png)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30分)上帝待人是公平的:它给了拿破仑一米五的小个子,却给了他非凡的才智;它让梵高一生困苦,却赋予他绘画的热情和天才;它给史铁生残缺的肢体,却赠予他一支生花妙笔。
所以,我们不能抱怨上帝,抱怨生活,应多从自身找原因。
请以“上帝公平待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主题不限,不少于800字。
二、现代文阅读1.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它强调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追力;二是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标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
所有这些形式都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生长在一起,构成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
以我国的古琴艺术为例。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古琴这种乐器本身,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更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并且这种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贯穿于中华雅文化的发展当中。
由于钟子期和俞伯牙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以古琴为依托的,所以不仅深邃感人,而且历久弥新。
可以说,知音意识和获得知音的愉悦成为雅士阶层不可分割的一种人生内容,于是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品与诗品文品都互相沟通。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2551e212af90242a895e56d.png)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21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饿莩.(piǎo)逡.巡(qūn)弃甲曳.兵(yè)养生丧.死(sāng)B.中.绳(zhòng)句读.(dòu)瓮牖.绳枢(yǒu)锲.而不舍(qì)C.庠.序(yáng)氓.隶(méng)琴弦.(xuán) 度.长絜大(duó)D.供.养(gōng)遗镞.(cù)经传.(zhuàn)贻.笑大方(yí)2.下列句中加点实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①猿猱欲度愁.攀援(为……发愁)②艰难苦恨繁.霜鬓(使……繁多)B.①千呼万唤始.出(开始)②途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②蒙故业,因.遗策(沿袭)D.《过.秦论》(指出……的过失)②《劝.学》(劝勉,鼓励)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弃甲曳兵而.走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②蚓无爪牙之.利C.①寡人之于.国也②非抗于.九国之师也D.①七十者可以.食肉矣②尝以.十倍之地4.下列对句式特点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③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⑤未之有也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⑦师不必贤于弟子⑧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⑨申之以孝悌之义⑩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煣使之然也A.①⑨/②⑦/③⑩/⑥⑧/④⑤ B.①③/④⑤/⑥⑧/②⑩/⑦⑨C.①②/③⑩/④⑤/⑥⑧/⑦⑨ D.①②/⑥⑧/③④/⑤⑦/⑨⑩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是(3分)()A.近日,习总书记考查兰考,寄言广大干部,要以焦裕禄为榜样,不孚众望....,做一个对得住历史的好官。
B.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集上网收发邮件看电影听音乐等功能为一身,真可谓无所不为....。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c0c130aa00b52acec7ca02.png)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考试活动,尤其是大规模、普及化和历时长久的选拔性教育考试,也是文化整合的重要途径,对于民族文化、社会文化的整合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科举考试以选拔行政官员为目标,以教育考试为手段,与文化整合密切相关。
在科举制下,读书人要进入封建统治阶层,必须接受相应的儒学、文学、历史等文化知识教育和写作技能训练,必须参加科举考试,达到科举取士的文化标准。
科举考试的文化整合功能,是由科举选士的特殊地位和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从地位、影响来看,科举考试作为国家“抡才大典”,在古代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地位显赫,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这是其发挥文化整合功能的动力来源。
科举考试成为封建王朝选士授官的正途,受到统治者和广大士人的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科举考试所选拔的各级官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在从政、为文或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推动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民族文化的整合。
就科举制自身特点而言,它具有文化整合的内在机制。
作为大规模选拔性考试,科举考试是由国家统一组织、命题和录取,考试内容和语言文字具有高度的规范性与权威性,为大范围、多层面的文化整合奠定了重要基础。
科举考试允许士人自由投考,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为文化整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科举与察举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读书人可“怀牒自进”,自行应举,不需地方官府荐举。
除女性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之外,科举对象不受年龄、民族及教育程度的限制,只要身家清白,一般均可在户籍所在地区报考。
由于科举考试将自由报考、公平竞争与弘扬儒学文化、推广学校教育联为一体,使得参与这项考试的阶层越广泛、考生越多,就越有利于教育机会的下移和社会文化的整合。
受科举考试影响,唐宋以后,官学、私学和书院教育沿着科举选士的轨迹而发展演变,儒学文化逐渐普及到民众阶层。
科举制度具有一定的公平合理性和文化适应性,易于推广并长期延续,从而有效发挥了文化整合的功能。
高台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台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766808b4daa58da0114a79.png)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5年春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逆商:幸福者的必备智商IQ和情商EQ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近年又流行一个新概念AQ,它是Adversicy Quotient的缩写,指人们面对逆境的反应能力,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通常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
IQ、EQ和AQ并称3Q,成为人们获取成功必备的不二法宝。
有专家甚至断言:100%的成功等于20%的IQ加80%的EQ和AQ。
从某种意义上看,这种说法毫不夸张。
逆商严格意义上说是情商的一部分,但由于它在人生事业成功中的特殊地位,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了“逆商”这一概念。
他认为逆商包括四部分:控制感、起因和责任归属、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
“控制感”指人们对周围环境的主观控制能力。
面对逆境,控制感强的人会尽力改变环境,控制感弱的人则只会逆顺受,信天由命。
“起因和责任归属”指造成我们陷入困境的原因。
高逆商者往往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使自己陷入逆境的原因,并愿意承担一切责任,积极采取有效行动,痛定思痛,在跌倒处尽快爬起。
“影响范围”指困境的负面影响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面有多大。
高逆商者通常能够将某方面逆境所带的消极影响降至最小程度,他们不会因为工作中的逆境而影响家庭生活。
“持续时间”指我们主观上认为逆境所带的负面影响所持续的时间。
高逆商者往往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过去;低逆商者则会认为逆境将长时间持续,他们甚至会因此丧失努力改变的希望。
例如,被领导批评恐怕每个职场人都会遇到,对任何人说这都是一种挫折。
但是,同样的打击,逆商高的人产生的挫折感低,逆商低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逆商高的人会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逆商低的人则会怨天尤人,哀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智商、情商和逆商这3Q在整个人生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是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情况下,三者的重要性不同。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5efef108a1284ac85043ba.png)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历史经过几番曲折,我们开始懂得:对于伟大的文化传统,不能掉以轻心,要尊重,甚至敬畏。
古人讲汉字创始,出现“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的神秘、壮丽景象,饱含着敬畏。
近代改革方块字的构想,出于可贵的勇气,但逐渐被时代否定。
今后随着国力增长,汉字的优越性以及在世界上被普遍认同的可能性,将与时俱增。
说到书法,追究书法的根源,又出于对汉字的尊崇,至少让我们取得一种共识,便是书法创造必以汉字为基础。
字体是书体的根基,但把二者等同起来,以字体当书体,便无所谓书法;若把二者割裂开来,书法不复存在。
汉字最基本的功用是表意,不能想象三千多年的文明史可以离开文字传承。
文字传承文化,文字本身是工具又不仅止于工具。
文字自身构成庞大的文化体系,与全部中华文明融为一体。
鲁迅说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着重从美学意义上谈中国汉文字。
中国文字的“意美”,经长期历史积淀变得丰富深厚,汉字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蕴涵着本民族的美感。
时下网络流行大量的新词语,肯定有许多词语生命力不足,转瞬即逝,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美学底蕴。
20世纪50年代初期,很重视语言的纯洁性,单为一个“搞”字引起不少争议,后来“搞”站住脚了,属中性,但用于“搞笑”、“恶搞”还有点味儿,恐怕不会用于诗词、美文。
当前对待网络语言,赶时髦者多,以严肃态度进行自由讨论者极少见。
不要怕“保守”或“激进”,历史会作出公正的裁定。
“音美”与“形美”直接被人的特定的感官——耳、目所接受。
“音美”集中体现在传统的诗、词、歌曲、戏剧;其余各种文体倘内含节律、音韵的美,也会令人击节称赏。
至于“形美”,与“意美”“音美”一样,也是汉字本身所具备,又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不断丰富,其集中的体现当然是书法了。
书法与字体的变化相互平行又交叉地发展。
从篆籀文字开始,没有一种字体可以与书法截然分开。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bc0064daef5ef7bb0d3c43.png)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修葺(qì)踯躅(chí)迤逦(yí)肤如凝脂(zhǐ)B.怵然(shù)水裔(yì)回眸(móu)天崩地坼(chè)C.凝睇(tì)扁舟(biǎn)碣石(jié)云栈萦纡(zhàn)D.巨擘(bò)鸾鸟(luán)砧木(zhēn)切中肯綮(zhòng)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积雨空林烟火迟(迟:慢)野老与人争席罢(席:席位)B.危樯独夜舟(危:高)名岂文章著(著:显赫)C.煮芹烧笋饷春耕(饷:用食物款待别人)废池乔木(乔:高大)D.荠麦弥望(弥望:满眼)官应老病休(休:休息)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杨玉环的花容月貌非常张扬地一闪,顷刻之间,皇宫里所有的宫娥嫔妃都黯然失色!诗人用非常夸张的手法,反衬出杨玉环的倾城倾国之貌。
B.楼下那一棵海棠花已经完全凋谢,成全了她那婉转绝美的败落,春风桃李的美艳,竟是如此短暂!C.蓝色是凡高晚期作品的主要色调,这种颜色上的转变正是他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的真实表现,与他早期以黄色为基调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这对夫妻因战乱而相互分离,本指望着比翼连枝、白首偕老,谁料想竟是殊途阻隔,老境凄凉。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长恨歌》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B.作为《湘君》的姊妹篇,《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C.元嘉三大诗人之首的鲍照生于乱世,身份地位极其卑微,但他才高八斗,志可凌云,功名之心尤其强烈,森严的门第观念与其远大的理想抱负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7bf0b2b307e87100f69654.png)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默写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2)《书愤》中用典明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表示情愿相爱永不变心的诗句,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卫生筷其实并不卫生,多为黑作坊经过简单浸泡漂白后即投放市场的产品,近日长沙市警方和工商、卫生等部门上下其手,一举摧毁了多个制脏窝点。
B.对于合肥市城管局出台的利用执法记录仪和行车记录仪抓拍向车外抛撒垃圾这一行为,并进行处罚的决定,广大市民无不拍手称快,弹冠相庆。
C.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之无愧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D.提到贪官,老百姓心里往往出现这样一个形象:大腹便便的肚子,油光锃亮的脑门儿,穿着扣不上扣子的西装,还架着一副显得很诚善的黑框眼镜。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期下去,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的传承。
B.专家提醒我们,虽然用微波炉加热食品会致癌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但在使用微波炉时一定要按说明书操作,切忌不要盲目乱用。
C.要尽快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人才,关键问题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引导学校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D.白芳礼老人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省吃俭用,用蹬三轮车积攒的35万元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学生,自己却一贫如洗。
三、语言表达下面是甘肃省电视台的台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ef4b019e31433238689390.png)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称谓的变迁和含义“中国”这两个字最早发现是在一件青铜器上,考古学家称之为“何尊”,它是1963年在陕西省宝鸡县被发现的。
尊上面有铭文,铭文上面出现两个字,就是我们现在看到最早的“中国”二字。
铭文中叙述了这样的大意:武王在攻克商朝首都后,举行了一个隆重的仪式向上天报告:“我现在占有了中国,准备把它当做自己的家,并且统治那里的民众”。
中、国这两个字最早都是象形文字。
“中”本来是一面特殊的大旗,是商朝人为召集他的部队和民众集合用的标志。
由于集合时这面旗帜总是处于中间,以后就衍生出中心、中央、最重要的等意义。
“国”(繁体写成國)也是一个象形文字。
中间的口表示人,有几个口就是几个人,所以称为人口。
口下面的一横杠表示一片土地,无论生活或生产都离不开自己的土地,所以还得有人拿着戈守卫。
为了更安全,需要在四周筑上一道城墙。
所以国实际上是有围墙围起来的,有人守卫的一个居民点,一个聚落,一座城。
“中国”的含义就是在很多国里,处于中心的、最重要的国,这就是中国。
商与西周的国都很多,春秋初期还有1000多个。
在这么多国中间谁有资格称为“中国”呢?只有最高的统治者,比如说商王以及后来的周王,他们居住的地方才有资格称为中国,“中国”是天子所在的国。
但东周时天子的地位名存实亡,各诸侯国间相互吞并,国的数量越来越少,国土却越来越大。
到战国后期,只剩下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和若干小国,所以诸侯都开始以中国自居。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秦朝,称皇帝,自然也自称中国了。
以后历代王朝都自称为中国,连入驻中原的少数民族,或者与中原关系密切的政权也都自称中国,中国概念从一个点扩大到整个国家,甚至包括边疆的少数民族的政权。
比如契丹人建了辽朝,到辽朝后期,也认为自己是中国的一部分。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0344b7be1e650e52ea99fd.png)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裸露/露宿叶脉/脉脉含情症结/对症下药B.镌刻/隽永氛围/恰如其分绿茵/封妻荫子C.隐藏/藏蓝枕藉/狼藉一片果蒂/结缔组织D.阐明/禅让淹没/湮没无闻老趼/胼手胝足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啰嗦多幕剧立杆见影卑躬屈膝B.蛰居辩证法歪门斜道雍容华贵C.糟蹋杀风景婉转悠扬筚路蓝缕D.璀璨荧光屏知书达礼暗度陈仓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把电视剧的生产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走一条生产——市场——播出——盈利——再创作的良性循环的路子。
B.造成这种事故发生的原因,公司领导认为主要有两个:一、具体施工单位对安全问题不重视,只抓生产进度,不抓安全;二、具体操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C.在鄂西大山的半个多月里,战士们不论是行军还是宿营,都能听到老虎、豺狼、野猪、豹子……及其他野兽的叫声,已经习以为常。
D.大妈常抱怨自己的记性不好:“我现在有一个毛病,就是站在电梯旁边的时候,总是忘记自己是要上楼呢,还是要下楼。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习俗,文章描写细腻生动,结构清晰完整,语言简洁通俗,平易近人。
B.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既有财经名流的高谈阔论,又有普通观众的对话交流,雅俗共赏,广受观众喜爱。
C.交通局强化管理和服务意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工作开展得绘声绘色,形象得到整体提升。
D.受惠于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上市公司业绩大快人心,在已发布年报的公司中,交出满意答卷的有百余家。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美在能源发展上面临共同的挑战,加强两国清洁能源领域是解决能源问题的突破口。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7679dc3169a4517623a325.png)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琴的文化内涵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
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
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
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
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
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
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
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
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
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
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
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
”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
”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
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
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
“琴者,禁也。
禁止于邪,以正人心。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7e85bd47f1922791788e804.png)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18.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是()A.骤.雨(zhîu)纶.巾(lún)一蓑.(suō)还酹.江月(lèi)B.罗绮.(qǐ)豆蔻.(kîu)吟.啸(yín)揾.英雄泪(wēn)C.遥岑.(cén)憔悴.(cuì)料峭.(q iào)重湖叠巘.(yǎn)D.凝噎.(yē)樯橹.(lǔ)玉枕.(zhěn)鲈鱼堪脍.(huì)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参差天堑竞豪奢暮霭B.今宵羌管雨林铃故垒C.雨具箫瑟念奴娇芒鞋D.巷陌烽火醉花阴凄残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5)那是一张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6)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7)齐白石画展在开幕后,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8)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从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
正是深重的灾难,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B.造成高房价的原因主要是土地财政的病灶、腐败枉法的危害、房地产商唯利是图的不良行为和炒房者“搅混水”的混乱等因素引起的。
C.上海世博会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综合类世博会,也是历史上国际参展方最多的一届。
D.在第41个世界地球日即将来临之际,国土资源部确定我国今年地球日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5.下列对词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运用对仗和互文的手法,写出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面。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749d76e53a580217fcfe64.png)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A.求之靡(没有)途适(往)莽苍者宇文新州之懿(美好)范B.遥襟甫(顿时)畅悟已往之不谏(挽回)去以六月息(气息,这里指风)C.君子见机(预兆)穷(穷尽)且益坚策扶老以流(周游)憩D.恭疏(撰写)短引夙婴(缠绕)疾病景(日光)翳翳以将入2.下面词语的语境义完全相同的一项()A.苟:苟非吾之所有苟富贵,毋相忘苟公子相助,敢不如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B.名:其名为鲲名之者谁莫名其妙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C.属:序属三秋冠盖相属起临洮属之辽东属予作文以记之D.引:引喻失义将军夜引弓引壶觞以自酌引以为曲水流觞3.下面加点词语活用不相同的一项()A.眄庭柯以怡颜屈贾谊于长沙B.襟三江而带五湖水击三千里C.倚南窗以寄傲四美具D.或棹孤舟虽然,犹有未树也4.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乐夫天命复奚疑B.既自以心为形役纤歌凝而白云遏C.问征夫以前路奉晨昏于万里D.去以六月息者也而彼且奚适也5.对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王勃《滕王阁序》)(弱冠,指18岁,古代以18岁为弱年,行冠礼,表示开始成为成年人。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李密《陈情表》)(孝廉是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C.“我因恶了高太尉……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刺配指脸上刺字,发往远地充军。
刺,古时的肉刑,在罪犯额面或肌肤上刺字,用墨染上颜色。
配,发往远地充军。
)D.“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三秋指九月,古时把一个季节的第一个月称为孟月,第二个月称为仲月,第三个月称为季月,所以三秋指季秋。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高明盈香生态乐园种植了西瓜、荔枝等不同品种的瓜果和果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他们在瓜田李下拍照留影,享受着夏日的一丝清凉。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6722fc6137ee06eff918a7.png)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23小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阅读题,共48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历史经过几番曲折,我们开始懂得:对于伟大的文化传统,不能掉以轻心,要尊重,甚至敬畏。
古人讲汉字创始,出现“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的神秘、壮丽景象,饱含着敬畏。
近代改革方块字的构想,出于可贵的勇气,但逐渐被时代否定。
今后随着国力增长,汉字的优越性以及在世界上被普遍认同的可能性,将与时俱增。
说到书法,追究书法的根源,又出于对汉字的尊崇,至少让我们取得一种共识,便是书法创造必以汉字为基础。
字体是书体的根基,但把二者等同起来,以字体当书体,便无所谓书法;若把二者割裂开来,书法不复存在。
汉字最基本的功用是表意,不能想象三千多年的文明史可以离开文字传承。
文字传承文化,文字本身是工具又不仅止于工具。
文字自身构成庞大的文化体系,与全部中华文明融为一体。
鲁迅说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着重从美学意义上谈中国汉文字。
中国文字的“意美”,经长期历史积淀变得丰富深厚,汉字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蕴涵着本民族的美感。
时下网络流行大量的新词语,肯定有许多词语生命力不足,转瞬即逝,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美学底蕴。
20世纪50年代初期,很重视语言的纯洁性,单为一个“搞”字引起不少争议,后来“搞”站住脚了,属中性,但用于“搞笑”、“恶搞”还有点味儿,恐怕不会用于诗词、美文。
当前对待网络语言,赶时髦者多,以严肃态度进行自由讨论者极少见。
不要怕“保守”或“激进”,历史会作出公正的裁定。
“音美”与“形美”直接被人的特定的感官——耳、目所接受。
“音美”集中体现在传统的诗、词、歌曲、戏剧;其余各种文体倘内含节律、音韵的美,也会令人击节称赏。
至于“形美”,与“意美”“音美”一样,也是汉字本身所具备,又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不断丰富,其集中的体现当然是书法了。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25971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9.png)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1.A2.C3.C4.D5.D6.B7.C8.D天院记》,指摘他对灾祸庆幸,(黄庭坚)再一次被除9.(1)蜀地的读书人都仰幕他并跟随他学习,他讲学时不名,送到宜州羁押管制。
三年,被流放到永州,(黄庭知疲倦,凡经他指导、教授的读书人,写出的文章都有坚)未听到宣布命令就死了,终年六十一岁。
黄庭坚可观之处。
(“游”“指授”“下笔”各1分,句意1分)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取法于(2)他奇特怪异的文辞,在当世精妙绝伦,他孝顺父母、杜甫,学杜甫而又不拘泥于杜甫的诗。
他擅长行书」友爱兄弟的品行,可与古人相媲美。
(“瑰伟”“孝友”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追配”各1分,句意1分)于苏轼门下,天下称为“四学士”,而黄庭坚对于文章10.①诗歌取法于杜甫而不拘泥于杜诗;②擅长书法且自九长于诗,四川和江西的君子都将黄庭坚与苏轼相提成一家:③文章与苏轼齐名。
(每点1分)并论,因此称他们为“苏、黄”。
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参考译文】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他奇特怪异的文辞黄庭坚字鲁直,是洪州分宁人。
幼年机警聪明,在当世精妙绝伦,他孝顺父母、友爱兄第的品行,可与读书几遍就能背诵。
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古人相總美”的话,他看重黄庭坚竟到了这种地步。
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惊奇,认为他会有快11.B12.A13.A速的进步。
熙宁初,参加选拔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14.(1)如果知道(懂得)写文章却不致力于求理,仅仅追应诚的文章最优秀,担任北京国子监教授。
苏轼曾看求文章的精巧,这是世间不曾有过的事。
(“务”“工”到他的诗文,认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卓然独立于千各1分,判断句式1分,句意1分)万诗文之上,世上好久没有这样的佳作了,由此他的(2)他的学识在探讨议论、寻找梳理前世踪迹上有优名声开始震动四方。
(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以平势,他倚仗道义敢于直言,因此陷入灾祸。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pdf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pdf](https://img.taocdn.com/s3/m/aa338b1fa45177232f60a28a.png)
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是( ) A.骤雨(zhòu) 纶巾(lún) 一蓑(suō) 还酹江月(lèi) B.罗绮(qǐ) 豆蔻 (kòu) 吟啸(yín) 英雄泪(wēn) C.遥岑 (cén) 憔悴(cuì) 料峭(qiào) 重湖叠(yǎn) D.凝噎(yē) 樯橹(lǔ) 玉枕(zhěn) 鲈鱼堪脍(hu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参差 天堑 竞豪奢 暮霭 B.今宵 羌管 雨林铃 故垒 C.雨具 箫瑟 念奴娇 芒鞋 D.巷陌 烽火 醉花阴 凄残 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那是一张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齐白石画展在开幕后,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4.下列各句中,没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5.下列对词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运用对仗和互文的手法,写出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面。
)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形象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
“谈笑间”的神态描写,表现了周瑜指挥若定的风度和出众的才干。
) C.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通过描写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有声有色地写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
)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以廉颇自况,自以为虽然老了,但还能参加抗金战斗。
) 6.古诗词中有些常见的意象往往赋予特定的含义,下列各项中不搭配的一项是( ) A芭蕉、梧桐------孤独、忧愁 ,离情别绪 B梅花、菊花、蝉---高洁品格 C白云、明月 -----孤冷凄清、高洁美好、思乡念亲 D红豆-----男女爱情或亲情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根据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为中调,字以上为长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默写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6题作答,计6分)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②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③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④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破阵子》)
⑤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⑥?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张养浩《山坡羊》)
⑦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⑧布衣之怒,————————,以头抢地耳。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2)、默写刘方平的《月夜》(4分)
2.默写(
3.古诗默写(共6分)
(1)蒹葭凄凄,。
(《蒹葭》)
(2)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变化暗示社会发展规律的诗句是:“,。
”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18分)
[一]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1)电影《梅兰芳》中有个十三燕,是个曾名重一时的“伶界大王”。
后来,梅兰芳迅速崛起,大有取而代之之势。
他与梅兰芳唱对台戏时渐落下风。
眼见败势已成,他却没有选择逃避。
即使面对空旷的戏台,他仍然一丝不苟地坚持唱完最后一场,并且在临死前留下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所以,尽管十三燕是个失败的人物,但其精神却令人敬佩的,因为他道出了一个做人的基本真理,而且自己就是实践这一道理的榜样。
(2)大千世界,我们不论干什么,只要与人对阵,参与竞争,都会有输赢,见高低,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
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而且,“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几年你得势占优,再过几年,你就可能被淘汰出局。
所以,输不丢人。
如果害怕丢人,那就永远不要参与竞争。
(3)楚汉之争,项羽的最后悲剧,就在于他怕丢面子,怕面对江东父老的指责。
还是杜牧的《题乌江亭》写得好:“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如果项羽能够包羞忍耻东渡乌江,那么鹿死谁手就是个未知数;如果项羽能够忍受打击卷土重来,或许历史将被重新改写。
(4)“初生牛犊不怕虎”。
虽然结局并不美妙,不会因为不怕就能克敌制胜,创造奇迹,但不怕虎的精神却是历来被人赞颂的。
看《动物世界》,常见这样的镜头,一大群野牛被一只狮子追着跑。
我就想,这么多野牛要是团结起来,就是踩也把狮子踩死了,可就是因为怕,总是被狮子欺负,甚至成为狮子的牺牲品。
与野牛相比,人是有理智的,可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反而怕得更多。
野牛不过怕丢掉性命而已,人还要怕丢面子,怕名声不好,怕被人议论,怕遭人嫉妒,前怕狼后怕虎;结果是做工作唯唯诺诺,干事业窝窝囊囊,害怕丢人却偏偏丢人,
不想丢人却处处丢人。
(5)人,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既然出来打天下,既然要与人争高低,输赢都是正常的。
奥运会百米赛场上,无论谁输给博尔特都是再正常不过的;游泳池里,败在菲尔普斯手下,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不管你落下多少距离,谁也不会笑话你。
而你如果因为害怕而退赛,因害怕而战战兢兢,畏畏缩缩,不战自败,那就丢人丢大了。
在北京奥运会的乒乓球赛场上,我们看到许多非洲国家的乒乓球运动员,水平连我们的业余选手都不如,仍然面无惧色与世界一流高手过招,观众同样报以热烈的掌声,就是对他们“不怕精神”的鼓励。
输球之后,他们照样大大方方地和对手握手拥抱,向观众致谢。
体育竞赛如此,行行业业也都应该如此,尤其作为一名军人,只要不怕强手,敢于“亮剑”,奋力拼搏,自强不息,我们就可能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即便输了,也是虽败犹荣。
(6)“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诚哉斯言!
【小题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3分)
【小题2】第(1)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第(2)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说说它在文段中的作用。
(4分)
【小题4】参照下面的提示,请补写出第(4)段的论证提纲。
(4分)
答:举野牛的例子论证“怕”会输得丢人的道理
【小题5】根据你对第(5)段中“体育竞赛如此,各行各业都应该如此”这句话的理解,补写一个实例。
(4分)
1.杨自惩为吏
袁了凡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
时一人偷窃,县宰①鞭之,血流满面,而怒犹未息。
杨跪而宽解之。
宰曰:“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
”自惩叩首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况怒乎?”宰为之霁②颜。
家甚贫,为吏,人皆友之。
或遗之钱财,一无所取。
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
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家又缺米。
给囚则家人无食。
自顾则囚人堪悯,与其妇商之。
妇曰:“囚从何来?”曰:“自杭而来。
沿路忍饥,菜色可掬。
”乃撤③己之米。
(选自《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注释】①县宰:县令。
②霁:怒气消散。
③撤:拿出。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县宰鞭之( ) (2)怒犹未息( )
(3)人皆友之( ) (4)或遗之钱财(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
【小题3】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杨自惩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8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
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 秦王怫然怒( ) (2) 以头抢地尔( )
(3) 秦王色挠( ) (4) 长跪而谢之(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3】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2分)
1.阅读诗歌,完成下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小题1】首联中的“风烟”二字有何作用?
【小题2】请分析这首诗与以往送别诗有何不同?
2.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下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小题1】(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小题2】万籁此俱寂”和“但余钟磬音”中否矛盾,为什么?
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小题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不少于20字)
4.诗歌鉴赏
《浣溪沙》?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小题1】“黄鸡”的本意是__________,诗中是指:。
【小题2】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词的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小题3】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作文(40分)
题目:我用心去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理解”“沟通”“耕耘”等),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