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档案三次大转移之一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三次大迁徙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大迁徙创新实验学院生科104班孙志明2010014971“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宏大的人口大迁移,而电视剧《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恰恰就是对历史真实的写照,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为了逃离恶劣的生存环境,他们吞下艰辛和无奈,加入规模的迁徙大军去,中国人讲究衣锦还乡,乡土情结特别强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背井离乡?想要知道这些,我们就不能不了解这段历史。
所谓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域,即今天的东北地区,自康熙初年至十九世纪中叶长达200年的时间内,清廷对关东地区实行封禁,此间黄河中下游诸省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禁令依旧,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只好不顾禁令,冒险“闯”入东北谋生,此即“闯关东”的由来。
由于地少人稠灾害频发,兼之地理位置与关东接近,山东圣人之乡心态乡土意识淡化,冒险精神最强,促使流民春往冬归转变为在东北扎根,山东逃荒农民便成了“闯关东”的主流人群。
据相关史料记载,“闯关东”的历史源自清顺治元年(1644年),止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共绵延了300余年的历史,先后历经了四次移民高峰。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迁徙才尘埃落定。
山东村、河北村等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数占绝对优势,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齐鲁文化或燕赵文化,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
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
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三省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
华北与东三省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
最主要的是东三省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
探析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演变历程与方向
探析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演变历程与方向作者:李一来源:《神州·上旬刊》2020年第06期摘要:我国档案管理体制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其演变方向也不断发生变化。
基于此,本文将分别从创建期、恢复期、发展期、转型期对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同时探究档案管理体制的演变方向。
关键词:档案管理体制;演变历程;演变方向引言从建国至今,我国档案管理体制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管理方式,不同的管理方式决定了演变的方向。
一、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演变历程(一)创建期(1949-1965年)1949年之前,我国还没由国家级的档案管理体制。
1949年建国后,才开始逐渐形成国家档案管理体制。
1949年至1953年,我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国营企业收集并整理了大量档案,主要是科技档案。
从此以后,档案管理体制开始逐步发展。
这一时期的档案管理采用“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
(二)恢复期(1978-1992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档案管理体制处于停止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将经济、政治建设工作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各种企业开始投入生产,档案管理体制开始恢复。
1980年,国务院档案管理作出明确规定:“科技档案必须按照专业进行分类并统一实行管理,各主管机关需建立档案机构,对企业的档案进行管理”,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对档案进行管理。
这一时期的档案管理采用“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
(三)发展期(1992-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该时期的经济的主要特点,对企业的管理制度日益完善,私企与外企出现使得档案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
1994年我国出台政策,对外商企业作出如下规定:“各级政府以及上级管理部门对管理范围内的外商企业需进行检查,做好监督工作”。
1988年又出台政策,对档案的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各级主管部门应付的职责作出规定,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发展。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三次大迁徙
西口,即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西北部,山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使晋北很多人到口外谋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旧谣,充分说明“走西口”者多为自然灾害引起的饥民。清光绪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现被称为“丁戊奇灾”的近代最严重的旱灾,甚至部分地区寸雨未下。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大批百姓离开故土。例如“阳高地处北塞,砂碛优甚,高土黄沙,满目低土,碱卤难耕……地瘠民贫,无所厚藏,一遇荒歉,流离
“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存在特定的“闯关东”路线、存在“闯关东”的特定背景。因此,“闯关东”是一种社会历史移民现象,有自发的客观因素,有内在的政治影响深度。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然而,“闯关东”同历史上许多移民活动一样,移民迁徙活动极大地促进的中华大地各个民族的文化交流,对民族团结和和融合都有着极大的意义。
所谓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域,即今天的东北地区,自康熙初年至十九世纪中叶长达200年的时间内,清廷对关东地区实行封禁,此间黄河中下游诸省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禁令依旧,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只好不顾禁令,冒险“闯”入东北谋生,此即“闯关东”的由来。由于地少人稠灾害频发,兼之地理位置与关东接近,山东圣人之乡心态乡土意识淡化,冒险精神最强,促使流民春往冬归转变为在东北扎根,山东逃荒农民便成了“闯关东”的主流人群。据相关史料记载,“闯关东”的历史源自清顺治元年(1644年),止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共绵延了300余年的历史,先后历经了四次移民高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迁徙才尘埃落定。
山东村、河北村等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数占绝对优势,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齐鲁文化或燕赵文化,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三省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华北与东三省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最主要的是东三省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
中央档案三次大转移之四——中共档案进北京
是 杜 月笙 追 随蒋 介 石 数 十 年 . 一 贯效 忠 “ 国” 与共 产党 “ 共 戴 党 . 不
脚乱 之 际 .有个 无 意 中摸 到 杜 月
突然叫起来:哎 ! “ 脚冰 1 5 年8 6 9 1 月1 目下 午 .众 人 正 笙脚的人 .
有 人 一看 表 . 1 5 分 。一 是4  ̄ 0 ] 代 枭雄杜 月笙 . 此西归 。 就
中 初 .跟 随党 中 央 来 到河 北 省 平 山 机 关 的建 制 。这时 , 央军委 秘 书 9 8 月2 日召 开的 中 席指 挥 中国人 民 解放 军进 行 了 辽 主任 在 1 4 年7 6 沈 、 津 、 海 三 大 战 役 . 根 本 央 直 属机 关 负 责 人会 议 上 任 弼 时 平 淮 从 并 上扭 转 了 战局 ,全 国解 放 指 日可 宣 布 了 中央 的 决定 , 告诉 大 家 :
处、 以李 质 忠 为处 长 的机 要 处 、 以
指 日可 待 ,中央 机 关 开始 了 向北 的努 力 .终 于 为 中 央档 案 进 北 京 厅 机 构 为 :以 曾三 为处 长 的秘 书
体 制 建 设 .是 由农 村 向 城 市 叶 子 龙 为主 任 的机 要 室 、以 师哲
书 处 和机 要处 为这 次搬 迁 档 案 材 转 移 的重要 一 环 。因 为解 放 战 争 负 责 的政 治 秘 书 室 、以伍 云 甫 为
亦 未 经 过杜 的 同意 . 当然 算是 一 杜 源自笙 死 后 .刊 载 于大 小 报
大家 一 拥 而 进 .见 杜 月笙 面
大 眼 政 . 份 地 地 道道 的假 遗 嘱 。该 “ 嘱 ” 刊 的 “ 治 遗 嘱 ” 却 与 洪 兰 友 带 如 死 灰 . 口大 口喘 着 粗气 , 见 遗
中国共产党的四次工作重心转移及其现实意义
正象歌曲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历史发展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现在正带领中国人民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上。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历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四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这四次工作重心的转移都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前两次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后两次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是1927年由城市转入农村。
受俄国十月革命和共产国际的影响,从1921年中共成立到1927年底,我党的工作重心在城市。
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中共成立之初,领导了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的第一次工人运动****。
到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了南昌、秋收、广州等武装起义,攻占敌人力量占优势的广州、长沙等大城市的企图连连受挫,说明“城市中心”的道路不符合我国的国情,是行不通的。
1927年湘赣边秋收起义在攻打长沙失利后,毛泽东在文家市做出重大决策,率领队伍走上了井冈山,在1928年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毛泽东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提出了中国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这说明我党的工作重心开始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此后,虽然由于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但在抗日战争中,我党仍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
1945年中共七大会议上,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指导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它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第二次工作重心转移是1949年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三次大迁徙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三次大迁徙中国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大迁徙创新实验学院生科104班孙志明2010014971“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宏大的人口大迁移,而电视剧《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恰恰就是对历史真实的写照,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为了逃离恶劣的生存环境,他们吞下艰辛和无奈,加入规模的迁徙大军去,中国人讲究衣锦还乡,乡土情结特别强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背井离乡?想要知道这些,我们就不能不了解这段历史。
所谓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域,即今天的东北地区,自康熙初年至十九世纪中叶长达200年的时间内,清廷对关东地区实行封禁,此间黄河中下游诸省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禁令依旧,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只好不顾禁令,冒险“闯”入东北谋生,此即“闯关东”的由来。
由于地少人稠灾害频发,兼之地理位置与关东接近,山东圣人之乡心态乡土意识淡化,冒险精神最强,促使流民春往冬归转变为在东北扎根,山东逃荒农民便成了“闯关东”的主流人群。
据相关史料记载,“闯关东”的历史源自清顺治元年(1644年),止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共绵延了300余年的历史,先后历经了四次移民高峰。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迁徙才尘埃落定。
山东村、河北村等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数占绝对优势,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齐鲁文化或燕赵文化,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
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
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三省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
华北与东三省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
最主要的是东三省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
解放战争时期对文件资料的接收和征集
解放战争时期对文件资料的接收和征集作者:费云东刘静一来源:《档案天地》2009年第05期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烽火已经熄灭,正值举国欢庆抗战胜利的时刻,然而中国人民渴望着和平建国,中国共产党竭尽全力进行和平谈判的努力,都未能阻止内战的爆发。
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又发动了全面内战,祖国的大好河山又被国民党反动派推入了战争的深渊。
当敌人进逼之际,各解放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一方面奋起抵抗,一方面准备战略转移。
解放区的党政军机关和人民团体及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要向城市转移的准备,而机关转移必然涉及人员的安置、物资的调配和文件资料的处理。
各级党政军机关在完成党的中心任务的同时,还协同档案部门对党和国家的各种档案资料进行了及时地接收和收集工作,因此可以说,机关单位资料的处理与档案部门收集工作的开展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大转移时档案的接收和征集1946年10月,气势汹汹的蒋介石反动派集重兵于陕北,进而觊觎延安。
为保证党的文献档案的绝对安全,党中央决定转移中央档案。
此后,经过三次大转移,这批中央档案进入北平。
这批珍贵的历史资料在转移过程中途经三省20余县市,行程3000余里,能完整无损地保存下来,确属不易。
这中间,凝结了老一辈革命家和档案工作者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在历时两年多的转战过程中,档案工作者不仅完好地保存了档案资料,而且还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接收和征集了党政军群各机关在这里形成的大量的文件和电报,收藏内容十分丰富。
战时上级传达指示,军队的作战部署,以及党政军务系统下属机关向上级的请示报告本来就很多,因此各地方、各机关和各部队形成了大量的文件材料,中办秘书处平均每年接收档案资料约2万余件,机要处仅1946年一年就收到电报1.8万件之多。
在军情危机的情况下,为了档案资料的安全,根据党中央《关于秘密文件检查管理办法》,各级党政军群机关立即“清查”文件,并将清查的文件资料“典交”给党委秘书部门统一保管。
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前两次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后一次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是由城市转向农村。
1927年,由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严重影响,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
(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于中国的江西南昌,中国共产党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清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日)(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这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二次工业重心转移是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1949年,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革命全面胜利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6月6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从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应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会议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总的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七届二中全会(1949 年3月5~13日在中国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行)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
第三次工作重心转移是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上。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十年动乱结束后,思想理论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就为全会的召开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准备了条件。
全会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变,它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过程中,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高考历史 热点专题 中共三次工作重心转移与治国观念的变迁[ 高考]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中学高考历史热点专题:中共三次工作重心转移与治国观念的变迁【背景分析】2012年中共十八大成功地实现了党的领导的新老交替,并明确提出建立“五位一体”社会,实现人均国民收入翻两番的目标。
新世纪的号角早已吹响,中国共产党在其发展的历程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从建立政党到实现从城市到农村、从农村到城市、从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等三次工作重心转移;从在野党到执政党;对民族、国家、发展等认识不断发展变化,对国内政局、国际形势的影响;治国观念的变化,及对内对外的影响。
【考点梳理】近代中国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思想解放的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现代中国l.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l)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与法制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l)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4.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理论(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l)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背景知识】【重点解析】一、中共新民主主义时期从幼稚走向成熟。
(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1.从中国国情认识到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1)中共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
党工作重心的三次转移
党工作重心的三次转移
李兆征
【期刊名称】《中学生导报·中考历史快递》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史上.共产党根据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情况作出了三次转移工作重心的决定。
相关考点包括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意义等.也有可能会结合热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来考查;题型以选择题、材料题为主。
【总页数】1页(P3)
【作者】李兆征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31
【相关文献】
1.党的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2.党的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3.中国共产党史历史上工作重心的三次转移
4.三中全会前我党几次工作重心转移未能实现的原因分析
5.关于我党第一次工作重心的转移和革命道路变化——兼答孙家瑢同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曾三情系档案事业
国成立后,曾三先后任国家档案局首 任局长 、中央档 案馆 第一任馆 长、中
央办公厅副主任 、中央顾 问委 员会委
员等职 。几十年来,曾三情 系中共档
案 事业 ,为党和国家珍贵档案 资料 的
征集接 收和保护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
血和 汗水,他是新 中国档案事业 的开 创者之一。
18 年 5月, 7 2 9 7 岁的曾三到 湖南做调 查研 究,并回到 家乡探 望 乡亲。图为曾三在
长沙 留影
月,《 中共 中央关于处理 与保存密件 北,进 而觊觎 延安 。为保证党的文献 3 凡重 要而机 密的文 档案 的绝对安全,党 中央决定转移 中 的指示》规定 : “ 应指定专 人妥善携 带” 凡不必瞥 , 央档案 。此后,曾三领导或参 与组 织 电, 应即焚毁 ” 框 。 1 4 年 9月,中共 中央 书记处 书 执行 了中央档 案的三 次大转 移,最终 存的事 务性 文 电资料 “ 95 据这个指示,中共 中央各机关和 中央 记兼 中央秘书长任弼时在延安窑洞 里 将这批中央档 案转移到了北平。 会见 曾三 通知他 中央决定 由他 接替 第一次转移是 在 1 4 年 3 97 月上甸 军委各 单位销毁 了一些事 务性文 电 9 6年 材 料保管委 员会材 料 目 石磊任 中央秘 书处处长。秘 书处是直 进行的。为了安全妥善地进行这次转 据 1 4 O 接为党中央服务的,当时的秘书处设 移 ,各 机关 做 了许 多艰苦 细 致 的工 录》记载 ,有的单位 一次烧毁 了 1 箱次要 档 案 ,有 一个 机要 单 位一 有交通科 、 材料科 、 文印科 、 发行科 、 作 。首先,集 中档案 。当时很 多文件 烧毁 事务性 电报共 13 5 ” 3 5 件 。当 资料分散在许 多部 门和 个人手 中。因 “ 曾三 到职不久 ,即奉命组建 中国 此,必须先将其集 中起来,再进行 转 由 于有 些机 关 没有 专 门档案 工作 i - 共产 党第一个材料保 管委员会。委 员 移 。为此,毛泽东 、 刘少奇 、周恩来 、 员,不懂档案 管理方 法,把 重要 的。 速记室 、收发室等部 门。 会 由曾三 负 责组 织领 导 ,成 员 由裴 朱德等领 导同志都带头把 自己保存 多 次要 的、机密 的与公开的混杂捆在一 桐 、赵德芳 、仲一 、徐 迈 、谢国宝等 年的文 电和手稿 交给 中央秘书处和机 起 ,以致在军情紧急 时惊慌失措,好 1 O多人组成,其职责是征集 、接收 中 要处保存 毛泽东 的文件集 中起来 以 掉 了一部 分不应该销毁 的档案,有 曰 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重要档案 资料并 “ 中央农委 ” 为代号保 存, 周恩 来的文 甚至连销毁档案的 目录也未留下。{
中共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1905—1907年
孙中山与康有为、梁启超等
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朝统治;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问题
何种整体
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到来
问题与主义之争
五四运动后
李大钊和胡适
“问题”与“主义”之争,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斗争
无产阶级思想与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
使更多的青年了解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更广泛的传播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1978年
邓小平与当时带有“左”的思想的国家领导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与教条主义之争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1978年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的政策比较
中共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时间
标志
背景
影响
1927年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面临着危机;三大起义失利;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使革命走向成功
1949年
七届二中全会
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解决了革命胜利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1978年
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中的赎买政策、论十大关系、八大
独立自主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6
┃
1966年
十年建设
特征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调动积极性,科技事业取得重大突破
史实
反右扩大化,人大、政协趋于停顿。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双百方针,两弹爆炸成功
11.第十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的秘书工作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秘书工作
主要内容:
中共中央秘书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根据地政府和人民军队的秘书机构 新中国成立前的文书档案和保密工作
解放前
第一节 中共中央秘书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一、中央秘书机构的产生 (一)党内秘书的出现 1.党内最早的秘书 中共一大开会的时候,没有专职的秘书,毛泽东是中国 共产党历史上最早的秘书 2.中共中央正式设置秘书 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设置专职秘书来负责公文的草拟、 管理和签发。毛泽东被选为秘书 3.技术书记的设立 主要职责是协助秘书,承担会议记录、文书处理、文件 档案保管以及其他事务性工作。技术书记是党内最早的实 际上的专职秘书
(五)解放战争中的档案工作 中央组织了档案的三次大转移 三、保密工作 (一)保密工作的形式 密写、暗语、伪装、职业掩护、建立地下交通网、打入 国民党的秘书机构 (二)保密制度的建立 1.严格审查秘书 2.划定文件密级 3.确定阅读秘密文件的范围 4.设立秘密文件贮藏室 5.运用代号 6.健全文件处理制度
★中央办公厅和中央秘书处的不同。 (1)中央办公厅于中央秘书处相比,规模扩大了, 职能更加广泛了。 (2)从结构上看,与中央秘书处相比,中央办公厅 增加了中央直属机构管理局、中央直属机关党委、 特别会计科、中央保卫委员会几个部门,共同承 担中央各部委的总务、党务、财务、安全保卫工 作。 (3)中央办公厅的领导干部的人员也增加了,他们 的职能范围也更加宽泛了。 总之,中央办公厅比中央秘书处更能充分发挥 为中央领导机关服务的作用。
第三节 文书档案和保密工作
一、文书工作 (一)中共最早的文书工作 第一,提倡用工人、农民、城市贫民都能看懂的白话文 书写文件,并使用标点符号 第二,反对文牍主义,提倡务实文风 (二)大革命时期的文书工作 第一,文件收发登记制度 第二,文件秘密传递制度 (三)土地革命时期的文书工作 《文件处置办法》是目前发现的中共历史上第一个系统 的关于文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了当时党的高层领导 对文书工作的重视
中央档案三次大转移之三
中央档案三次大转移之三作者:费云东刘静一来源:《档案天地》2009年第10期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却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成为令中外游客敬仰的圣地。
这一切都是缘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指挥若定,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赞歌,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周恩来曾经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
”战争打了一年多,蒋介石损兵超过200万,解放战争各战场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人民解放军有效地扩大了解放区。
而1947年11月12日的石家庄解放,将晋察冀解放区和晋冀鲁豫解放区联成了一片,使西柏坡的周边有了一个比较大的安全环境,而先期到达河北西柏坡的以刘少奇、朱德为首的中央工委已经在西柏坡打开了局面。
为了更便于领导全国的解放战争,偏居陕北13年之久的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前往河北西柏坡同中央工委会合,指挥全国的解放。
1947年12月,毛泽东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会议上明确宣布:“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
”也就是在这次十二月会议上,中央初步考虑中央纵队(前委)东渡黄河同中央工委会合。
1948年1月20日,叶剑英和杨尚昆接到周恩来和任弼时来电:后委的迁移,按计划在3月中旬开始行动。
接到电令后,后委立刻开始着手指挥和组织中共中央机关进行第二次“大搬家”。
根据以往的经验,中央领导机构搬迁转移时,情报、通信工作则是一刻也不能中断的。
所以,在1948年1月初,后委就派军委三局局长王诤到河北平山同中央工委接头,预先布置通讯接转工作。
据查,当时从安全方面考虑,转移的路线分南北两路。
南路由三交镇经岚县、静乐、轩岗到崞县,这时崞县一带常有阎锡山的部队出没,所以到聂营需从豆村南下进入平山;北路从三交镇经兴县、岢岚、五寨、神池、代县、繁峙、五台到聂营,这一线可以走大车。
中央档案三次大转移之四
中央档案三次大转移之四作者:费云东刘静一来源:《档案天地》2009年第11期七届二中全会后,全国解放指日可待,中央机关开始了向北平的搬迁工作,所有档案材料也将随中央机关迁往北平,中办秘书处和机要处为这次搬迁档案材料进行了更加扎实的准备。
转移前的准备由曾三率领的中央材料保管委员会在兴县刘家曲完成了战时档案分类整理后,即于1948年4月初,跟随党中央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
在这里,党中央毛主席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从根本上扭转了战局,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就在这些日子里,党的文书档案工作者在为党中央服务的同时,积极从事着搬迁档案进京的准备,主要是总结经验,建立体制,制定规章制度等。
经过10个月的努力,终于为中央档案进北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体制建设,是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重要一环。
因为解放战争初期,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进行了疏散转移,有的暂时停止了正常的工作职能,有的内部组织机构被撤销。
1948年5月3日至7日中央书记处在城南庄开会,除商讨重要军事行动外,决定取消中央工委和中央后委,恢复中央各机关的建制。
这时,中央军委秘书长杨尚昆已经担任了中央办公厅主任。
在1948年7月26日召开的中央直属机关负责人会议上任弼时宣布了中央的决定,并告诉大家:今后中央“日常行政方面的发电由杨尚昆批发”。
就在这时,《中共中央办公厅组织系统表》出台了。
表中称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厅为“中央办公厅”,并开列中央办公厅机构为:以曾三为处长的秘书处、以李质忠为处长的机要处、以叶子龙为主任的机要室、以师哲负责的政治秘书室、以伍云甫为处长的行政处、以汪东兴为处长的警卫处,以邓典桃为部长的供给部,以邓洁为部长的经济建设部和以赖祖烈为主任的特会室。
不久,中央办公厅供给部和经济建设部又改为中央办公厅中直管理局,其他处室没有变动,重新成立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内,进一步加强了文书处理、机要电讯和档案管理工作的体制。
中央办公厅成立不久,由任弼时主持召开了中央各机关领导人参加的“碰头会议”,宣布办公厅(室)主管行政事务工作、文书处理工作、机要电讯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
中央文库数次安全转移的奇迹
中央文库数次安全转移的奇迹作者:费云东康俊娟来源:《档案天地》2008年第11期中央文库作为我们党在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时期保存中共中央及中央收到的各地、各方面报送的重要历史文件资料的秘密基地,保存的都是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政府、中国工农红军的最重要、最机密的文件资料。
为了保证文库安全,规定每遇险情,必须搬迁,每更换一次负责人,就要搬一次“家”,因而中央文库在上海市内曾经迁徙过多次,仅在陈来生管理期间,搬迁就达四次之多。
当时,日军已经占领包括租界在内的整个上海,同时强化军政警特,实施清乡和保甲制度,使日伪的统治网络延伸到乡村,深入到社会基层。
在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若想在敌人的鼻子底下安全转移两万多份文件,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陈来生却凭着自己的智慧与胆识,创造了一次又一次安全转移的奇迹。
安全接管并转移中央文库1942年8月,在上海新闸路金家巷嘉运坊老缪的家里,隔三岔五地出现一位身穿邮差服装的青年人,将堆在老缪家墙角的一个个大包袱装进邮包里拿走。
他就是奉党组织命令,接替老缪掌管中央文库的年轻党员陈来生。
1919年,陈来生出生在沪杭公路松江站的一个铁路工人的家庭里,家住上海闸北贫民区。
原名甄来生,参加革命后改姓陈。
幼年家贫,加上父亲失业,只好退学,与两个弟弟拾煤核、当童工或跑单帮做小本生意养家糊口。
八一三淞沪战争前夕,地处战区的陈来生一家随难民逃到黄浦江南岸的成都北路。
白天上街卖报,晚上便睡在江边路旁,不久公共租界巡捕房整顿市容,他们一家被收容进上海浙江北路慈愿难民所。
一开始那些发难民财的人贪污公款克扣粮食,每天要饿死几十个难民。
后来中共上海地下党接管了难民所,难民生活才有了改善。
地下党还在难民中讲述列宁、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讲述共产党、毛泽东、延安,讲述劳动人民翻身作主人,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
陈来生正是在这里找到了生命的方向和人生的目标。
1938年7月2日,对陈来生来说终身难忘,这一天,经难民所两名地下党员介绍,陈来生在霞飞路秘密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
60年来的三次大转折
60年来的三次大转折作者:厉以宁来源:《人民论坛》2009年第19期我们经历了三次大的转折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作为一个经济学研究者,我感到我们经历了三次大的转折。
第一次大转折开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是一次制度的更替,即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就是人民翻身了,当家作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被推翻了。
这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革。
没有无数先烈为解放事业而献身,制度的更替是无法实现的。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在这块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
第二次大转折开始于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是一次体制的转换,即中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轨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制转换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下实现的。
体制转换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的调整与完善,它使社会主义制度增添了活力。
从1978年到2008年,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均GDP大幅度上升,中国的工业化步入了中期阶段,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扩大了。
如果没有体制的转换,我们是不可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的。
正因为体制转换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巩固、发展。
第三次大转折开始于本世纪初。
这是一次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即中国经济增长从粗放式的转变为集约式的,由速度型的转变为效益型的。
通过经济建设的实践,我们逐渐认识到,经济增长的质量比增长率更重要,我们必须实现经济的转型,必须保护环境,治理环境,节约资源,走循环经济的道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实践中,,我们懂得了环境是我们和子孙后代共有的,资源是我们和子孙后代共享的。
总之,只有切实地、有效地改变了经济增长的方式,我们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
体制的转换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都以制度的更替为前提回顾60年来的三次大转折,我们就能了解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与相应社会变革
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与相应社会变革随着各种文化、科技、经济等各项发展的推进,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潮。
这些移民潮不只是单纯的一个地方的人民往别的地方迁徙,而是对整个中国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
第一次大规模移民潮: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规模移民潮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由于黄河流域的气候条件严峻,人民生活困难,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有所不足。
于是,那些在黄河流域居住了数百年的人开始向东南迁移,他们逐渐抵达了长江流域一带。
这一次的大规模移民潮,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一个新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得以生长,而且整个中国的历史格局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第二次大规模移民潮:推动了中国的统一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规模移民潮,出现在公元6世纪。
这一次的移民潮来源于北方的黄河流域和西北地区。
当时,这个地区的部分民族还徘徊在游牧和农耕之间,而气候的严酷条件也并不适宜人民们的生活。
因此,这些民族最终选择向南迁移,一些部族还一度席卷了中原地区。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们的迁徙不仅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而且促进了政治的统一和文化的整合。
第三次大规模移民潮: 开拓了中国的西部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移民潮,大约出现在公元10世纪左右。
在那个时期,西部地区的政治和文化环境相对封闭,民族之间的冲突也比较激烈。
这种局面造成了民众的不安全感,迫使他们向更安全的地区迁徙。
在中国历史上,这个时期的移民潮是最有影响力的。
由于人口的迁移,中国的西部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利用。
此外,随着汉族等内地民族和西北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国的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交融和繁荣。
总之,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潮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方興未艾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人们的迁徙行为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带来了繁荣和文明。
这些移民不仅是生产力和文化知识的搬运工,也是中国历史上大变革的见证人。
现代史总结
1978 年
文化大革 命结束, 真理标准 问题讨论
中共十一 由阶级斗争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
届三中全 转到以经济 建设的新时期。
会Leabharlann 建设为中心孙 中 山 毛 泽 东 邓 小 平
历史上党的工作重心有三次转移:
时间 背景
会议
内容
1年分具927别 体大败是内革后什容命失么 是时 什八七候么会,?议
由城市 转到农村
新民主主 1949 义革命即 年 将胜利
中共七届 由农村 二中全会 转到城市
意义
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 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 的道路。
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 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 革命的重大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档案三次大转移之一作者:费云东刘静一来源:《档案天地》2009年第08期在解放战争中,中共中央机关从延安到西柏坡再到北京接连不断地进行了三次“大搬家”。
中共中央的三次“大搬家”的背景虽然各不相同,却一次比一次繁杂,组织工作更是千头万绪。
从1947年3月到1949年3月,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中央的档案资料也随着中央机关转移,经历了三次大搬迁。
日本投降不久,蒋介石就迫不及待的蓄谋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1946年6月,国民党蒋介石公开撕毁了停战协议,向我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党中央早就洞悉了蒋介石的阴谋诡计,在1946年10月19日《中央军委在关于保卫延安的部署给贺龙李井泉同志的指示》电中说:“蒋介石政治上正在进行和平攻势,军事上积极准备长期大打,进占张垣后更加猖獗,胡宗南军正积极准备进攻延安”。
到1947年3月国民党准备大举进攻延安前夕,中共地下党员、时任胡宗南机要秘书的熊向晖就得到了国民党的详细作战方案。
他细阅后记在脑中,将抄件焚毁。
然后找到西安地下联络点,将这一重要情报传了出去。
1947年3月,蒋介石在全面进攻的计划破产后,令胡宗南纠集25万兵力向我党中央驻地延安发起攻击,当胡宗南向他的军长师长传达作战命令时,在延安的毛泽东和周恩来已经看到了相关文件,如同两人打牌,胡宗南的底牌都让毛泽东看清楚了。
11月以后,延安的临战气氛已经越来越浓。
党中央毛主席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根据情报,决定主动撤离延安。
自从1937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党中央进驻延安后,“红都”延安就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和中心。
党中央在这里已“经营”了十余年时间,中央、中央军委以及中央各部委下达的一切指示性文件、电报,源源不断地流向全国,各地方、各部队上送中央的文件、电报以及其他材料也接连不断地送来延安。
十年中,仅中央办公厅秘书处就积累了几窑洞极为珍贵的档案材料,驻延安的各机关也积累了大量的文件材料,而在战势更加复杂的1946年一年中,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厅机要处就收到电报18000件之多。
中央机关撤离延安已经是一波三折了,但要想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将十年间形成的档案资料随部队一同疏散和搬迁,其繁琐和困难程度更是可想而知。
毛泽东指示——片纸只字也不要落入敌人之手在军情紧急时疏散转移档案是一项常备不懈的战斗任务。
疏散转移档案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进行的,不是任何机关、个人想疏散就疏散、想转移就转移的,这项工作是颇费周折。
从1946年底到1947年初,中央机关在周恩来的亲自主持下,开始了文件转移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集中文件档案,将被撤销部门(例如北平调处执行部)、分散在高级干部个人手中的文电集中起来。
当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和一批高级领导人,手边都保存有相当数量的文件,此时都交给了中央书记处秘书处。
从毛泽东那里交出来的文件有3箱,从周恩来那里交出来的有2箱又33包。
刘少奇、朱德、彭德怀等也都将自己保存的文件交给了书记处办公厅秘书处。
另外,在延安的各部委的文件,也做了适当集中。
文件的清理是从1946年11月开始的,中办秘书处首先进行这项工作,中央秘书处收到各方面交来的文件1.6万多件,对所保存的文件档案进行了彻底清理,把最珍贵的档案装入铁皮箱,重要的历史文件资料装入木箱,箱子不够的就打成捆、包,一共装了60多箱,随时待命听候转移。
1946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处理与保存密件的指示》下达:重要而机密的文件“指定专人妥善携带”,不必留的事务性文件“应即销毁”。
此外,大量重份、重要的如《六大以前》、《六大以来》、《两条路线斗争》等,不重要的如王明《论更加布尔什维克化》等,就装了一大窑洞。
遵照上级指示,除每种留几套外,其余全部销毁。
这部分材料大都是布皮精装本,秘书处就组织了十几个人,昼夜不停,整整烧了半个多月,才销毁完。
此前转移到其他地方的部分文件档案,也大部分就地销毁了。
仅中央秘书处就烧毁文件十几箱,机要处烧毁的电报达13355件。
然而,有些部门行事比较仓促,结果将一些不应销毁的文件也销毁了。
另外有一个单位一次就烧毁10余箱次要档案。
这些情况报到毛泽东那里,引起了一贯重视档案保护、留藏的毛泽东的注意。
毛泽东立刻发出指示:“疏散档案,不要惊慌失措。
确实不需要的文电可以销毁,重要文电一定要保护好,片纸只字也不要落入敌人之手。
但该保存的要好好保存,不能任意滥烧。
”毛泽东指派安子文到中央组织部等单位检查疏散转移档案的情况,并向各机关传达他的指示,要求各机关准备撤离事宜要有条不紊地进行。
这以后,中央各部门向延安以外陆续疏散档案。
中央秘书处预先疏散了两批:第一批疏散到陕北保安县(今志丹县)的安条岭16箱档案,由秘书处派天凤起看守,委托中共中央西北局代管;第二批疏散到陕北清涧县十家塬子13箱档案,由惠兆祺看守,委托中共清涧县委代管。
清理档案资料,是战争情况下,为安全保护档案所采取的措施,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把所有档案按重要性和机要性分开。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战时的需要,这是战争环境下管好档案的重要措施。
一旦情况紧急,能够有条不紊地做好安全转移工作。
疏散档案,一般是机关未动,只有少量运输档案的人员到埋藏档案的地址,待档案坚壁好以后,除一人留守外,其余人员全部撤退,以保证档案的安全。
1947年3月上旬,陕甘宁边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保卫延安、保卫毛主席的口号下,与比我多八倍的敌军展开了浴血奋战。
驻延安的我党政军群机关开始撤离。
为了确保档案材料的安全转移,遵照中央秘书长任弼时、中央军委秘书长杨尚昆的指示和部署,由中办秘书处材料科、机要处文电科、中组部材料科、中央军委一局、总政治部秘书处资料室等单位组成一个统一的材料保管委员会,分别携带各自的档案材料撤出延安,在曾三率领下最先撤出延安。
除了档案外,原来由特别会计科赖祖烈管的一部分金条和光洋,也交给曾三统一管理。
这时,国民党的飞机开始轰炸延安,各机关纷纷撤离。
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延安到瓦窑堡、清涧、绥德至黄河渡口,一路上人畜拥挤,前面没有人指挥,加上国民党的飞机经常来侦察、袭击,转移的队伍有些混乱。
为了防止空袭,曾三指挥队伍经常夜间行军,白天隐蔽休息。
在军情紧急的情况下进行,一部分档案雇用老乡的牲口驮运,没有牲口的就用人背、肩挑,一部分珍贵而重要的档案指定专人背在身上,并有十余名武装战士押运。
在此期间,曾三的部队还一度和中央失去了联系,但在困难面前,大家觉悟很高,同仇敌忾,坚决服从领导的指示,出延安向北进行,走清涧,经吴堡过黄河,齐心协力地把90多箱档案资料运出延安,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于1947年4月初到达晋绥根据地的兴县刘家曲。
在这里,待命转移。
于是,第一次转移中共档案的任务就结束了。
大约在1947年2月上旬,中央书记处办公厅行政处、中直管理局(包括医院休养人员、玉英小学、招待所、中央幼儿园)和特会科部分人员携带重要物资作为中央纵队第二梯队离开延安。
这部分人员在范离率领下,从吴堡东渡黄河,在山西省临县三交镇与中直其他机关3000余人会合。
会合后,以中直管理局、行政处、特会科人员为主组成中央后方委员会供给部,负责中央后委的物资供应、生活管理和向在陕北的党中央机关输送急需物资的工作。
1947年3月12日在刘少奇、朱德统率下,中央部分机关工作人员撤离延安。
中办机要处一部分译电人员、报务人员跟随李志忠同时离开延安。
他们过黄河后也来到临县三交镇。
同年8月奉命组成中央后方委员会电台中转队。
用10余部大功率电台,转发党中央下达的大部分发电和接收各地方向党中央发来的绝大部分电报。
坚持每天将转播的电报编制详细目录上报在陕北的党中央,以便使党中央和毛主席及时了解全面情况和及时指导全党工作和全军的行动。
1947年4月11日,中共中央第一次大搬家完成,中央电告各解放区领导人,中央工作机构决定分为三部分: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率领一部分工作机构留在陕北(简称中央前委);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率领一部分工作机构,经五台山转移太行(简称中央工委,后来进驻河北省西柏坡村);中央及军委大部工作机构成为中央后方,暂留晋西北,由叶剑英、杨尚昆负责率领(简称中央后委)。
深入敌营抢救档案在第一次转移中共档案任务的尾声,还经中共中央秘书长任弼时批准,中央办公厅秘书处最终疏散了三批档案:第一批寄存于瓦窑堡两箱子资料,第二批埋藏在保安县永宁山区安条岭15箱次要档案,第三批坚壁在清涧县十家塬子13箱重要而机密的档案。
当敌人来临时,坚壁在瓦窑堡和保安县的两批档案资料已作妥善处理,而坚壁在陕北清涧县十家塬子的机密档案却未及转移就陷入敌军的重围,13箱档案处于危险之中!这一不幸消息振动了刚刚转移过黄河的中央秘书处全体同志,也使毛主席、周副主席,刘少奇和朱总司令分神挂念。
1947年4月2日,曾三从山西临县的胡公专程到山西省临县三交镇向中央工委书记刘少奇和朱总司令汇报。
朱总是1947年3月27日在清涧县枣林沟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后奉命去华北局路过此地的。
听完汇报后,少奇立即指示:在战争环境中,一定要把档案按重要程度与机密性分成甲乙丙丁四类。
凡是机密而重要的文件一份也不能落入敌手,因此,你们“一定要派人把清涧的机密文件取回来”。
口头指示后,少奇和朱总司令还不放心,于4月5日又联名拍发出《关于档案处理问题给中央报告电》:中央秘书处坚壁档案的地区已被敌人占据,请中央急电中共中央西北局派人去检查并加强管理,至于藏在十家塬子的档案,我们“已告曾三派人将清涧文件中一切带秘密性者取出”运过黄河来。
当时,毛主席、周副主席一方面主持党中央的工作,另一方面在陕北指挥两万六千勇士与十倍于我的敌人进行浴血奋战。
在如此紧急关头,毛主席、周副主席还在为坚壁在清涧县党中央机密档案的安危而劳神分心。
4月7日,毛主席、周副主席表示完全同意刘少奇和朱总司令关于处理中央档案的决定!同时以任弼时名义电告西北局:“在目前敌人乱窜情况下,请再检查原藏地区是否确保安全,请你们负绝对保管责任。
”上有党中央的指示,加之情况万分紧急,曾三的焦急心情可想而知。
4月7日下午,曾三、裴桐与谷先南、杜思为进行了仔细研究,遵照党中央的决定:把坚壁在十家塬子的13箱档案分为三种情况处理:重要而机密者取回,公开的文件资料原地埋藏,次要而未公开者就地烧掉。
于是,谷先南、杜思临危受命,带着中央秘书处给清涧县委的介绍信就出发了。
谷先南是中央秘书处材料科老保管员,中国共产党党员,坚壁在清涧县十家塬子的13箱档案是他亲自送去的,这次回清涧抢救档案的任务他是当仁不让;杜思为,共产党员,在部队多年,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有一手好枪法,在曾三心目中也是敌营抢宝的最合适的人选。
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处处长曾三选派谷先南、杜思为回清涧一事,在1947年6月11日《材料保管委员会材料目录》中有如下一段简单的记载:“在清涧十家塬子寄存文件13箱,由西北局责成县委负责,惠兆祺同志专管,紧急时运过河来……我们到胡公后,感到形势危险,即派二同志回去抢救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