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学国学经典,先学《易经》,还是先学《弟子规》?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小孩子一定会喜欢《易经》

合集下载

读国学经典的顺序

读国学经典的顺序

读国学经典的顺序第二个线程是学“典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一类,难度也是介于中间。

第三个线程是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成语接龙》+《诗词启蒙》+《文学启蒙》这一类的,装修类的,比较基础的。

三线程,用经典来说:就是经+典+其他,读国学经典的好处(1)记忆能力:孩子天生都是记忆的高手,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能够背诵整篇整本的经典,记忆力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

(2)语言表达能力:读经让孩子开口说话,加上经典里丰富的词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我们准备的领读语音是标准播音员的声音,可以校正儿童的普通话发音,即使父母亲普通话不标准,孩子也能掌握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3)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能过指读,能轻松解决孩子的识字问题。

在我们的读经教育中,识字变得非常简单,一个月认识成百上千的字,对多数孩子都是小意思。

识字关过后,孩子基本都能自行阅读儿童读物,从而进一步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4)理解能力:掌握了大量词汇,认识了大量汉字,孩子的记忆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5)文化修养与道德品质养成:如果说以上能力的提高,都不算什么的话,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才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因为经典饱含古人的智慧修养,经典都是在各种规律,讲讲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通过读经,很容易把孩子的道德层面提高。

(6)性格的改变和学习习惯的形成:读经本身就是一个入静的过程,对一些生性好动的孩子,能有效的改变其多动的性格。

天天坚持读经,慢慢培养孩子学习的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将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因为读经有这么多的好处,因此说,读经是一个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与其他单项技能的教育学习是完全不同的。

孩子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比如理解能力强了,记忆能力强了,识字多了,特别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他方面知识的学习就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有关四书五经读书的顺序问题——王财贵教授

有关四书五经读书的顺序问题——王财贵教授

有关四书五经读书的顺序问题分类:季谦先生读经理念辨析1、让孩子读经,要以何部為先?就内容说,说读经从易经开始读起,本也没什麼不可.因為读经只是小和尚唸经,只要是有经典性的价值,都可以读的,都可以由之开始,这是我的基本主张.只是考虑到如果只能读一本的话,则从文学和哲理教育的长远效果考量,宜读论语.或许您,或许其他人有别的看法,以易经之效為高,先读,就像有人以老子為高,先读.这是个人的见解,不是我能左右的,我没有那权利,也没那野心,要人遵照我的意见,更没那麼笨,以為人人会遵从我的意见.所以这是开放的.让孩子读经,要以何部為先,那可以是主观的,因此也是是自由的.但如果要讨论何者為先的理由,却不是完全自由的,因為它有相当的客观性.那客观性就是学术与教育的道理,那是要从人生的全面的道理来抉定,不是个人一己一时的见闻和情绪所抉定.我认為如果求学应注重有子所说的君子务本,而其本,是孔子所说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中的仁,则请问易经先?论语先?老子先?论语先?又,到底有了论语的基础比较容易了解易经,还是有了易经的基础比较容易了解论语?是孔子使易经高明,还是易经使孔子高明?此稍有中国学术根柢或稍加思考即可明白之事也,奈世人之不善学,又不思考,而欲强辩何?当然,再说一次,只要读经便好,纵使小经如三字经千字文亦佳於语文课本.故人人皆可自选一本开始,皆我所讚叹者也,在此不必拿来作為争端,破坏了读经界之和祥.2、为何能常建议从论语开始?我常建议我们读书的顺序,读书也要有顺序啊,刚才说五经有读书的顺序,如果加上四书,我认為四书五经读书的顺序是,以四书作為开头,所以四书还在五经之前。

一方面可以这洋说,四书好读,文章容易,因為四书是孔子以后,五经是孔子以前,孔子以前的文章,比较高古难读,孔子以后的文章比较间明好读,所以从四书读起。

第二方面呢,从这里读起虽然文意浅显,但是它的义理不见得就浅显。

我们初学者从四书开始读是容易的,而“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我也建议从《论语》开始。

有关四书五经读书的顺序问题

有关四书五经读书的顺序问题

有关四书五经‎读书的顺序问‎题分类:季谦先生读经‎理念辨析1、让孩子读经,要以何部為先‎?就内容说,说读经从易经‎开始读起,本也没什麼不‎可.因為读经只是‎小和尚唸经,只要是有经典‎性的价值,都可以读的,都可以由之开‎始,这是我的基本‎主张.只是考虑到如‎果只能读一本‎的话,则从文学和哲‎理教育的长远‎效果考量,宜读论语.或许您,或许其他人有‎别的看法,以易经之效為‎高,先读,就像有人以老‎子為高,先读.这是个人的见‎解,不是我能左右‎的,我没有那权利‎,也没那野心,要人遵照我的‎意见,更没那麼笨,以為人人会遵‎从我的意见.所以这是开放‎的.让孩子读经,要以何部為先‎,那可以是主观‎的,因此也是是自‎由的.但如果要讨论‎何者為先的理‎由,却不是完全自‎由的,因為它有相当‎的客观性.那客观性就是‎学术与教育的‎道理,那是要从人生‎的全面的道理‎来抉定,不是个人一己‎一时的见闻和‎情绪所抉定.我认為如果求‎学应注重有子‎所说的君子务‎本,而其本,是孔子所说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中的仁,则请问易经先‎?论语先?老子先?论语先?又,到底有了论语‎的基础比较容‎易了解易经,还是有了易经‎的基础比较容‎易了解论语?是孔子使易经‎高明,还是易经使孔‎子高明?此稍有中国学‎术根柢或稍加‎思考即可明白‎之事也,奈世人之不善‎学,又不思考,而欲强辩何?当然,再说一次,只要读经便好‎,纵使小经如三‎字经千字文亦‎佳於语文课本‎.故人人皆可自‎选一本开始,皆我所讚叹者‎也,在此不必拿来‎作為争端,破坏了读经界‎之和祥.2、为何能常建议‎从论语开始?我常建议我们‎读书的顺序,读书也要有顺‎序啊,刚才说五经有‎读书的顺序,如果加上四书‎,我认為四书五‎经读书的顺序‎是,以四书作為开‎头,所以四书还在‎五经之前。

一方面可以这‎洋说,四书好读,文章容易,因為四书是孔‎子以后,五经是孔子以‎前,孔子以前的文‎章,比较高古难读‎,孔子以后的文‎章比较间明好‎读,所以从四书读‎起。

浅谈幼儿学习《弟子规》的好处

浅谈幼儿学习《弟子规》的好处

浅谈幼儿学习《弟子规》的好处浅谈幼儿学习《弟子规》的好处引导语:学习《弟子规》,对幼儿认知能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有益于孩子陶冶情操,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浅谈幼儿学习《弟子规》的好处,欢迎大家参考!浅谈幼儿学习《弟子规》的好处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璀璨夺目。

现如今在我们幼儿园里,都能听到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背诵我国最传统的一些简单古文。

让幼儿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有益于传统文化的弘扬,有利于孩子陶冶情操、丰富语言能力,为培养孩子的思想道德和品格修养都有好处。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来浅谈幼儿学习《弟子规》的好处:一、幼儿对《弟子规》的学习,从培养兴趣为主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在人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零岁开始,一至三岁既有显着的发展,幼儿期是人的记忆发展的黄金时期。

背诵是他们的天性,是他们所喜欢和擅长的,如果在这个阶段让孩子多背点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和篇目,这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还可以作为一种终身去消化、理解,收益的文化储备。

再次,幼儿接受经典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之中,吸收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精髓,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把握幼儿的记忆特长而诵读经典《弟子规》,我认为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

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增加幼儿的学习动力。

我们知道,所有的智力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学的好,要让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不仅要用生动形象的内容来吸引幼儿,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促进他们有学习新知识的要求和愿望。

由经典故事引出的知识点的学习,品德的教育,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经典的难度。

孩子天性活泼,生动的故事、美妙的音乐、优美的图画、快乐的游戏是孩子所喜爱的,我们可以将传统经典著作学习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去,多渠道地让孩子接触、学习。

儿童学国学的顺序

儿童学国学的顺序

儿童学国学的顺序
儿童学国学的顺序是我们教育孩子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国学涵盖了很多方面,从诗词、经史子集,到礼仪、道德等问题,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优先教育孩子呢?以下是一个分步骤的建议:
第一步:启蒙期
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一岁以下),我们可以从儿歌、童谣、儿童诗等开始。

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语感和音韵感,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语言基础。

第二步:幼儿期
在孩子三岁左右,我们可以开始教他们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经典故事,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教育孩子一些简单的道德准则,并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步:儿童期
在孩子五岁左右,我们可以开始让他们接触一些更加复杂的经典著作,如《论语》、《大学》等,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接触一些古代的传统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帮助孩子建立更为深刻的思想观念,并且让他们了解更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

第四步:青少年期
在孩子进入到青少年期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让他们读一些更加深入的哲学著作,如《庄子》、《道德经》等。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帮助孩子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并且建立对于世界的更为深刻的认识。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需要有一个有序的过程,从启蒙期到青少年期,逐渐提高难度和深度。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国学,并且建立正确的道德和价值观念。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国学教育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并且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幼儿学习弟子规的意义

幼儿学习弟子规的意义

幼儿学习弟子规的意义幼儿时期的宝宝应该多读《弟子规》。

下面是由店铺分享的幼儿学习弟子规的意义,希望对你有用。

幼儿学习弟子规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华传统美德的18个德目中,有三分之一是关于行为习惯的,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劳节俭、诚实守信、谦虚礼貌等待等,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既要靠家长和老师的正面引导,也要靠国学知识的熏陶。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小太阳,两代人四颗星围绕着太阳转,衣、食、住、行都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极易养成孩子自私、任性、骄傲、脆弱等不良习惯,生活中类事例比比皆是。

开展国学教育,可以让孩子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得到熏陶。

如读了《弟子规》中“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孩子就会产生感恩父母的初始心态,为以后孝敬父母打基础。

读了“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就会引导孩子关注修德育才,少些与别人攀比吃穿的想法。

诵读《诫子书》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就会引导孩子形成节俭的习惯,诵读《易经》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就会引导孩子心灵向善。

幼儿学习弟子规的意义:有助于开发孩子的记忆力。

记忆力是人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智力因素,记忆力好的人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高人一筹,即使是在交际场合,想要谈吐文雅、引经据典也需要有较强的记忆能力。

心理学认为,人的记忆能力在两周岁前就已经开发了65%,到6岁时开发至80%,入学后的开发已经很有限了。

因此,有效利用学前时间,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来开发孩子的记忆力是很必要的。

实践证明,孩子的记忆力是惊人的,千字有余的《弟子规》,整整千字的《千字文》,经过几天时间的诵读,孩子们能从头到尾全篇背诵,真是令人惊叹。

如果老师和家长与孩子同读同背,都只能零散地记得部分句子。

记忆力强的孩子读《千字文》6、7遍之后,基本上能背下来。

幼儿时期熟记的知识是最牢固的,在以后的学习中很有用处。

有人做过研究,幼儿时期诵读过国学经典的孩子,到了初高中学习古文比没诵读的孩子上路快,理解深刻。

国学启蒙教育必读书籍

国学启蒙教育必读书籍

国学启蒙教育必读书籍国学启蒙教育是指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在当今社会,国学启蒙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育者的重视。

而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国学启蒙书籍,是国学启蒙教育的重要一环。

下面,我将为大家推荐几本国学启蒙教育必读的书籍。

《弟子规》。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了孝道、友谊、礼仪等方面的教诲。

这本书适合3-6岁的孩子阅读,通过故事和格言的形式,教导孩子做人的道理和行为规范。

《弟子规》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品德,还能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中国的历史、地理、伦理、道德等内容。

这本书适合6-9岁的孩子阅读,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引导孩子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

同时,通过《三字经》的阅读,孩子们可以提高语文水平,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论语》。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遗产。

这本书适合9岁以上的孩子阅读,内容涵盖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对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阅读《论语》,孩子们可以学习到孔子的思想,了解仁义道德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一部古代文言文选集,内容包括了古代文学名篇和名家的散文、诗歌等。

这本书适合中小学生阅读,通过阅读古代文学名篇,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总结。

国学启蒙教育是培养孩子的品德、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而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国学启蒙书籍,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上述推荐的几本书籍,既能帮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是国学启蒙教育不可或缺的读物。

希望家长和教育者能够重视国学启蒙教育,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启蒙读物,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读国学经典的顺序是什么有哪些好处

读国学经典的顺序是什么有哪些好处

读国学经典的顺序是什么有哪些好处读国学经典有先后顺序吗?当然有讲究了,顺序不对,效果减倍。

读国学经典的顺序是怎样的?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读国学经典的顺序,欢迎阅读读国学经典的顺序第一个线程就是学这些“经”,《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孝经》,这是经类的。

第二个线程是学“典”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一类,难度也是介于中间。

第三个线程是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成语接龙》+《诗词启蒙》+《文学启蒙》这一类的,装修类的,比较基础的。

三线程,用经典来说:就是经+典+其他,读国学经典的好处(1)记忆能力:孩子天生都是记忆的高手,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能够背诵整篇整本的经典,记忆力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

(2)语言表达能力:读经让孩子开口说话,加上经典里丰富的词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我们准备的领读语音是标准播音员的声音,可以校正儿童的普通话发音,即使父母亲普通话不标准,孩子也能掌握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3)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能过指读,能轻松解决孩子的识字问题。

在我们的读经教育中,识字变得非常简单,一个月认识成百上千的字,对多数孩子都是小意思。

识字关过后,孩子基本都能自行阅读儿童读物,从而进一步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4)理解能力:掌握了大量词汇,认识了大量汉字,孩子的记忆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5)文化修养与道德品质养成:如果说以上能力的提高,都不算什么的话,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才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因为经典饱含古人的智慧修养,经典都是在各种规律,讲讲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通过读经,很容易把孩子的道德层面提高。

(6)性格的改变和学习习惯的形成:读经本身就是一个入静的过程,对一些生性好动的孩子,能有效的改变其多动的性格。

天天坚持读经,慢慢培养孩子学习的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将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儿童国学启蒙的顺序

儿童国学启蒙的顺序

儿童国学启蒙的顺序
【儿童国学启蒙顺序】
一、经典文学
1.《三字经》、《百家姓》:学习这两首经典的寓言性文章,可以帮助儿童增长智力,学习文字,更加熟悉古代语言知识。

2.《论语》、《孟子》:学习《论语》和《孟子》的言论,可以让孩子掌握思想观念,比如尊师重教,孝于父母,学习孔家文化,等等。

二、国学启蒙体系
1.《易经》:学习易经,对儿童以及成人来说,都有着重大意义,可以让儿童掌握宇宙规律,培养他们理解自然和人文的能力;
2.《四书五经》:学习这些经典的古代文字,可以训练孩子的思考能力,代代传承优秀的社会文明,传播良好的美德,培育仁义道德;
三、其他内容
1.中国传统文化、民俗:孩子们可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掌握戏曲、舞蹈、书法、音乐等,弘扬中华文化,培养礼义、孝道;
2.中国古代史、历史故事:孩子们可以学习中国历史,传承和继承优秀文化,增长历史广度,进而让孩子更好义地理解当代家庭、社会、政治、经济等问题,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思维模式,
以此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浅谈低年级小学生如何学习弟子规

浅谈低年级小学生如何学习弟子规

浅谈低年级小学生如何践行《弟子规》从开始工作接触孩子,我就发现现在的孩子都是在父母的溺爱呵护中长大的只知道从父母那里索取,从不知付出,更不会从事任何具体生活劳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一天放学,一位忘带作业的学生看见妈妈后,马上喊了起来:“都怪你,今天早上你没给我书包里装作业!”那位家长听后,马上说:“都怪妈妈,忘给你装了”看到这些,我马上跟那个学生说,“怎么能这样和妈妈说话呢?”就是这样的一件小事,引起了我的深思,我感受到了应该从儿童时期就开始重视人格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文明古国,从我国教育史来看,人格教育古已有之。

著名的童蒙读物《弟子规》即是很好的道德教育材料。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根据宋代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而成的。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

《弟子规》通篇约一千多字,言简意赅,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为弟子们明确制定了一整套人格标准。

所以,学习《弟子规》,不仅可以使儿童从小就知道孝悌之行为,更能让他们从小培养孝悌自觉意识,健全人格。

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理解能力差,该如何更好的让他们学好《弟子规》并更好的运用于实际,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协作。

一、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很多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就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

父母在教孩子吟诵《弟子规》的同时,更多的是去教孩子如何去做。

首先,《弟子规》开篇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要从行为上敬重父母,不能傲慢无礼。

无论父母教责对错,做子女的都要敬听顺承,以示对父母的恭敬心。

父母在教育孩子这方面的时候,一定要以身作则,父母如何孝敬自己的老人,孩子们是看在眼里的,家长一定要身体力行,用自己实际孝敬爷爷奶奶的举动来感染孩子,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一双眼睛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孝敬他们的父母的,这样孩子就会以父母为榜样模仿去做了。

学国学,是先学《易经》还是先学《诗经》?

学国学,是先学《易经》还是先学《诗经》?

学国学,是先学《易经》还是先学《诗经》?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曾经跟朋友开的玩笑。

一次一位朋友打电话给我,问我在干嘛,我说在研究国粹。

这位朋友大惊,一个劲的夸我说“大禹你太高端了”,我也谦虚的应和了两句。

最后朋友又问是京剧,中医还是什么……我当时很自豪的说是麻将。

我这个回答一度被朋友笑了很久,但是,话说回来,麻将不也是中国发明,渊源流传的一项文化吗,为什么不能称之为国粹吗?国粹的范围很广,其中以京剧、中医、国画名扬中外,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深受许多时代的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都可以称之为国粹。

说到这都是些题外话,为的也是佐证另一个问题,说学习国学先学什么,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国学。

国学不是《易经》和《诗经》,学习国学先学哪一个,这个问题就跟别人问你国粹你最喜欢的是麻将,还是国画一样,有点不太搭边。

那么国学是什么?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 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

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

——引自搜狗百科所以说,国学涵盖范围之广,内容之磅礴,完全不是一个《易经》或者《诗经》可以总括的。

所以说,学习国学,要先明确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对哪一方感兴趣,然后再去学习。

下面再说说这两本著作,这完全是两个方向上的书籍。

《易经》讲的是道,是理,当然,现在很多人更是狭隘的认为《易经》就是用来占卜的。

其实不然,这本书讲的是世间万物的变和不变,可以用在指引我们的生活态度上,也可以教会我们为人处世,也会点悟人们的诸多困惑。

《儿童学习国学经典的顺序》

《儿童学习国学经典的顺序》

《儿童学习国学经典的顺序》
儿童读经的顺序
0~3岁:建议直接读论语。

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无意识学习阶段,吸收能力最强,听力最好,适宜选择篇幅较长的文章,只需用CD不断播放熏陶即可达到极佳的学习效果,接近3岁的孩子也可以看动画加强学习的效果。

3~8岁:建议先读《弟子规》,因为《弟子规》只有一千多字,节奏感强,易记,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然后依次读《三字经》、《大学》、《千字文》、《中庸》、《老子》、《论语》。

有了这些基础,再读其他的经典就易如反掌。

(4-6岁的孩子如要重点解决识字关的,可以先读《千字文》)
8岁以上:建议先读《论语》。

作为四书之首,可以直接进入到文化的核心,得了根本的东西,再学其他的自然不在话下。

读完后可自主选择其他的经典。

这个阶段的孩子掌握了拼音,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且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选择带拼音的读物,配上童声诵读的CD即可。

对于已读过一些经典的孩子,可以参照如上的建议进行。

国学应该从《易经》开始学起吗?

国学应该从《易经》开始学起吗?

国学应该从《易经》开始学起吗?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国学经典一般指的四书五经,四书就是《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就是《礼记》、《诗经》、《春秋》、《尚书》、《周易》。

这些国学经典是认同的儒学经典,更加广泛的国学还要有《道德经》《庄子》《鬼谷子》《墨子》《韩非子》《孙子兵法》及《黄帝内经》。

《周易》为群经之首,群经之始,是所有文化思想的起源,可以说其他诸子百家都是对《周易》的解读和延伸发展。

首先学习《诗经》《春秋》引人入胜。

第二阶段学习四书。

第三阶段学习《庄子》《墨子》《韩非子》《孙子兵法》。

第四阶段学习《鬼谷子》《尚书》《礼记》。

第五阶段学习《黄帝内经》《道德经》。

第六阶段学习《周易》。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曾仕强:?我主张孩子从小要背诵这三本大书!

曾仕强:?我主张孩子从小要背诵这三本大书!

曾仕强:我主张孩子从小要背诵这三本大书!曾仕强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与普及,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生活化地传播,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2018年11月11日19时54分,曾仕强教授在台湾安详辞世,享年84岁。

曾仕强先生一生以发扬中华道统文化当成自己终生的使命和最大乐趣,今先生化鹤西归,深表哀痛,重贴先生旧文以为悼念。

中国人最重要的三本书我希望大家想一想什么叫国学,什么叫经典?为什么它不叫经典,而叫国学?就是经典很容易被搞乱掉。

国学,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问。

那学问怎么有特色?我们从实际上来了解,就是每个民族对同一件事情看法不一样,它的关键就在思维。

既然学问的特色在思维,那我们就需要非读《易经》不可。

读《易经》就是给我们一种思维方式。

让孩子从小背《易经》,再从实际活动上去练习思维方式,这个将来不得了,一辈子受用。

我们应该在小孩子年纪最小、最适合记忆的时候,给他记一生最有用的东西,否则就费掉了。

我这样说大家不必害怕。

我亲眼看到三岁半的小女孩把四千多个字的《易经》从头背到尾。

我问她你知道意思吗?她说不知道。

我说没有关系,你背了你一生可以回味,不断地去用它。

那至于《三字经》《弟子规》这些东西,内容是需要一些调整,否则背了半天,将来是没有太大用处的。

说到底,我们东方的东西就是一本《易经》而已。

可是《易经》你要完全看得懂,不是容易的事。

因此就有两个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老子,来帮助我们去了解。

其实东西不多,就是三部书而已。

所以,我是比较主张孩子小时候让他背三本书,一个是《易经》,一个是《道德经》,一个是《论语》,对他终生都有用。

我们要知道,孔子和老子都在讲《易经》的道理,只是他们两个有分工。

我今天讲得非常清楚,孔子是有教无类的,他是替大多数中等智慧的人来解释《易经》。

而老子专门替高等智慧的人讲《易经》。

孔子认为自己是述而不做的。

但是老子认为,如果大家都走这一条路的话,那我们中国就没有本体论,就没有宇宙论了。

学习国学的初学者,为什么要先从《易经》开始,才不会学偏!

学习国学的初学者,为什么要先从《易经》开始,才不会学偏!

学习国学的初学者,为什么要先从《易经》开始,才不会学偏!近些年,随着我们国家的日益强大,周围崇洋媚外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国人逐渐重新拾回了曾经的自信,这些年国外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孔子学院,非常多的外国学子开始学习我们的汉语,在国内国学热和汉服热也逐渐兴盛起来,平时商业广场周边还能时不时地看到穿汉服的小哥哥,小姐姐们,这是很好的一种现象,但是我觉得这也要把握一个度,所谓物极必反,这就违背事物的初衷了,但这不是我们今天的主题,就不多加赘述了。

我们首先要来了解的是什么是国学?为什么学习国学要从《易经》开始?而且要怎么去学?围绕这三个问题,我们来详细讲解一下。

1、什么是国学?从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国家的传统优良文化及艺术,也就是国粹。

但是从字面上理解的国学还是比较片面的,笔者认为,国学不仅仅是优良的传统文化及艺术,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就是优良传统的“民族精神”。

当然这个“民族精神”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的民族精神。

笔者在这里不是批判汉武帝,汉武帝是一位伟大的帝王,同时笔者也明白汉武帝他只是利用儒家学说,从自己的祖奶奶窦太后那把执政权利抢回来的一种手段而已,整个汉朝四百多年,大部分帝王其实都没有把儒家学说太当回事,实行的都是外儒内法,多种学术杂而治之的国家政策。

可惜的是后世帝王看不懂,只学到了汉武帝的一些皮毛,到了宋朝,更是把儒学改得面目全非,还加入了朱熹理学,导致我们中华民族从此丢了魂……2、为什么学习国学要从《易经》开始?首先《易经》是诸子百家经典代表作品的总源头,是“群经之首”也是“群经之始”。

就比如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儒家学说的代表品《论语》、《孟子》《荀子》;道家学说的代表品作品《老子》、《庄子》、《列子》;兵家学说的代表品《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三略》等等诸子百家的作品,都是源自于《易经》这本书籍而拓展出来的学说。

只有首先抓住了源头,之后再去学习诸子百家之学的时候,才能真正理解其意,掌握重点,理解其学术的中心思想。

为什么先读《易经》

为什么先读《易经》

为什么先读《易经》为什么先读《易经》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群里经常看到妈妈们的求助:我家宝宝不喜欢读经怎么办?读经的课程怎么安排才合理?带着诸如此类的疑问,让我们以空杯的心态来聆听毛老师的《为什么先读易经》。

这个问题其实是提给我自己的,开始读经的时候,我就想,只要是经典,读就好了,何必论先后?中国这么多经典、这么多著作,只要读就好了,何必一定要强调先读《易经》呢?有人读书的次第参考《三字经》里的建议,还有人推荐从《论语》开始读、也有人建议先读《弟子规》。

这些建议各有道理我也能理解,读完我就能运用到生活中,可赖老师一再强调先读《易经》这么艰涩难懂的天书,对我来说有什么用呢?虽然有这种低级而又可笑的想法,我还是抱着一睹芳容渴望,拿起了《易经》——这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开始系统读经之旅。

本抱着入山探宝、求知若渴的精神,以为在易经中可以得到丰富的知识或发现睿智的启示,可读完一遍后昏昏然不知所云。

我的个性属于越挫越勇型,我就不信了,我能笨到一句都不懂的程度吗?于是,继续啃。

我父亲看到我在家天天抱着《易经》读,问我:“易经不是算命的吗?”我说:“不是啊,易经可是人更三世,事历三古的大成之作。

”于是赶紧卖弄起刚搞明白的《易经》成书过程,“易经先是伏羲氏作,伏羲氏没(去世)神农氏作,然后是尧、舜、禹、黄帝,一直到了周文王周武王父子,最后到孔子及其弟子,从上古开始到中古、近古历经了三个大时代,才完善,这可是一部集历代圣贤集体创作的经典,是真正的群经之首”。

老爸一听我这么讲,也感兴趣了,要看易经。

不过老爸先看的是曾仕强教授写的《易经的奥秘》。

晚上我下班回到家,父亲说,看了《易经的奥秘》发现,必须先读原文才行。

他要了解易经到底在写什么,我赶紧把口袋书送给爸爸。

这下好了,我爸除了在家练二胡,又开始捧着易经读读、写写、画画,没想到啊没想到,老爸不到三天的时间看明白了八卦并了解了卦的变化规律,迅速记住了64卦的卦象。

因为才开始读原文,各个卦代表的意思还不知道,我问爸爸易经读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其实我也就是想和我爸随便聊聊,才刚接触三天易经,第一天读原文,也没想到能聊到什么体会,没想到刚读三天易经的老爸,一番见地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以下是我当天日记的记录:我爸说:易经就是记录了宇宙变化的规律,万物都有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都是不断转化的,对于当前表现为很好的事(阳的一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态的变化,也许它体现出不好的一面,或者变成不利的现象,这就是阴的一面。

为什么先读《四书》,不先读《易经》《三字经》《千字文》?

为什么先读《四书》,不先读《易经》《三字经》《千字文》?

为什么先读《四书》,不先读《易经》《三字经》《千字
文》?
问:弘扬传统文化,以《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百家姓》等作为启蒙教育文本,以“四书”为“准读经”文本,以“六经”为最高经典。

先生答:此是谈读经的顺序问题。

这种提法,是清朝人的普遍安排。

吾人推广的读经顺序已有所修正:即以智慧之高下为标准,愈高者愈先——故以四书为先,不以六经为先,盖六经文待四书之义而后有神也。

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是识字之书,且有故事可讲。

古人以为读书先要识字。

又,古时没有课外读物,故需用些简单教材,讲讲故事,故取之以为始也。

如今看来,若要识字,直接读真正经典即可,其识字效果一样,甚至更好。

若要讲故事,不如等儿童识字之后,随他自己看去,会看得更多懂得更多。

故此诸蒙书,是有些价值,只是价值性不高。

对“有些价值而价值性不高”的书,吾以也就当游戏般教一教,不必太认真。

这样的教学态度,才可与这些书的本性相符合。

就好像对语文课本,拿来随便读一次两次,就可以丢掉,这是还语文课本的本色。

唯弟子规,可以在读经时,穿插着读,文句几天就背熟了。

而此书简单实用,可以讲解,讲解了,可以当作生活规范在日常中随机指导,但不可要求得太严苛,太严苛恐怕会障碍孩子的天真。

周易的看书学习顺序

周易的看书学习顺序

周易的看书学习顺序许多人望易兴叹,徘徊在易学的门外,除了兴趣不浓、花时不多等原因外,可能更重要的原因是没掌握好学习周易的顺序。

学习周易没有捷径,但可能有许多弯路。

一开始就读易经原文是弯路之一。

当然对少数天资极好的人来说也不一定。

笔者建议大多数人学习周易可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步,熟记八卦符号。

就是朱熹在《周易本义》里面所录的那几句口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记熟只需几分钟,把名称和卦象符号联系起来也花不了多久时间。

第二步,阅读《说卦传》。

周易包含《易经》和《易传》两大部分,《易经》经文由于年代久远,因此文辞古奥、晦涩难懂,读起来让人头疼。

《易传》则是由《系辞》、《说卦》、《文言》、《杂卦》等组成,是对易经原文的发挥,读起来相对要容易理解一些。

在阅读《易传》时,建议先读《说卦传》,因为《说卦传》只涉及八卦,不涉及六十四卦。

阅读时不求字字弄懂,能理解个大概意思就不错了。

第三步,熟读六十四卦名称。

六十四卦名称和符号是易经的基础知识,可按照“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的顺序读熟卦名并熟悉各卦的符号。

第四步,熟读《杂卦转》、《序卦传》。

这两篇都不长,都比较好理解。

第五步,熟读《系辞传》。

《系辞传》的解读版本颇多,历代名家的都可以看看。

第六步,阅读《易经》经文。

最后才阅读《易经》的原文,并结合文言、彖、象等理解经文含义。

以上笔者所说的仅仅是学习周易的顺序,属于狭义的易学。

如果要学习广义的易学预测,那就得阅读其他的书籍了,也得遵循一定的阅读顺序,否则走弯路在所难免。

比如学六爻预测就不宜先看邵伟华的书籍,一开始就看容易失去信心的。

要注意的就是,学习时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担心被古文难倒的人可先看看曾仕强、南怀瑾等人的白话文著作。

还要注意的就是,不管是《易经》还是《易传》,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解读。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你也有权利发挥自己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学国学经典,先学《易经》,还是先学《弟子规》?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小孩子一定会喜欢《易经》?
以下内容为节选,完整版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育心经典张娟。

经典是有阴阳的,有的是属于阳的,有的是属于阴的。

《论语》和《弟子规》是属于阴的。

实践证明,一个人读《论语》《弟子规》,读得多了以后,脸色会发青。

我们可以去看看,长期读《弟子规》的孩子,脸是不是青的;而长期读《易经》的孩子,我们也可以去看看,脸是不是红的。

我们都知道,小孩是春天,春天是不是生发的?所以小孩一定会喜欢《易经》,因为《易经》是属阳的,从五行的属性来讲,《易经》是属生发的,“生生之谓易”。

而《弟子规》,“规”是肃杀的,是属于秋天的。

小小的孩子,是要助他生长,而不是要去“规”他、“杀”他。

我们这些已经是秋天的人,有很多毛病,这个时候要“杀一杀”,要“规一规”,就对了。

这是个次第的问题,也是我们育心经典教育理论中,首先得到明确解决的一个问题!
未完。

以上内容为节选,完整版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育心经典张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