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最新整理).doc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概论)1、(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是不系统、不自觉的,缺乏严密的逻辑和理论论证;而哲学则是把自发的、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所以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2、(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是:一方面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区别是:4、(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或者说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认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5、(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三种基本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三种基本历史形态: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6、(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两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7、(了解)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划分标准是: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二、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
(一)规律
1. 规律 2.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 造、消灭。
(2)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 变化和发展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 规律客观பைடு நூலகம்和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
不能创造、消灭、违抗规律,认识、利用规律;必须 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1)物质(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
马哲物质观: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客观实在 (2)为什么说世界统一于物质?
①自然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③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2. 物质决定意识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产生)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
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
求真务实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从实践到认 识、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 过程。我们既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又要在实践中 检验和发展真理。
【综合探究】:党的思想路线
一、思想路线 (P51)
(1)理论基础 (2)基本内容 (3)重要地位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按 规律办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6课
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二、认识发展的规律 认识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5 课 唯物论
一.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前言:-介绍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及其重要性一、生活的意义与价值1.生活的定义与本质-动物性与人性的区别-生活的基本特点:时间、空间、自由意志等2.生活的意义与目的-存在主义观点:自由、选择与责任-幸福观点: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3.生活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人生观与人生目标的建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二、哲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1.哲学的定义与本质-三个基本问题:存在、知识与伦理-哲学的研究对象与范畴2.哲学的基本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策略论与批判性思维的运用三、生活与伦理1.伦理的定义与意义-伦理与道德的关系-伦理的功能与作用2.生活的价值与伦理的冲突-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平衡-道德困境与道德选择3.伦理的基本原则与价值观-公正与公平的原则-人生尊严与人权的价值四、生活与知识1.知识的定义与本质-直觉与经验的知识-理性与科学的知识2.生活中的知识需求与知识获取-判断力与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性3.知识与心灵的关系-知识的价值与人的自我实现-知识的限度与人的局限性五、生活与存在1.存在的定义与本质-真实与虚幻的区别-存在与本体的关系2.个体存在与普遍存在-个体的自我意识与他者关系-普遍与虚幻的存在意义3.生命与死亡的存在问题-生命的意义与生死观的塑造-生命的有限性与死亡的必然性结语:-总结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及其对个人与社会的重要性-鼓励读者思考与应用哲学原则来指导生活与人生的选择。
生活与哲学每日复习提纲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要求:正文、小字部分都要认真读、理解 把第二课的内容读熟。 重点背: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P10-11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P11-12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及各自的根本观点P12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各自的优缺点P12-13 5、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及各自的特点P13 6、两个对子之间的关系P14
①规律客观性的含义p33上 ②规律客观性普遍性的方法论p33下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P34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要求:正文、名言、专家点评、相关链接部分都要认真读、理解 把第五课内容读熟 重点背: 1、意识的本质(共四点)p37 2、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P38 3、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3点)分别体现在哪些 方面?P38 4、人能够能动认识世界的原因 ①意识活动的两组特点 ②P39上第一段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5、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表现及其各自方法论意义p40 6、区分意识的能动作用与意识的反作用及主观能动性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要求:正文、小字部分都要认真读、理解 把第三课内容读熟 重点背:
1、时代与哲学的辩证关系P16-17 2、真正哲学的含义P16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产生 的三大基础)P18-20 4、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三个 统一及其意义)P20-21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读熟就可 以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要求:正文、名言、专家点评、相关链接部分都 要认真读、理解 把第四课内容读熟 重点背: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P28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及其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区别P29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观P30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世界物质性原理)P30 注意区分:1、3、4各自的内容 5、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运动的含义P31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运动和物质的关系P31-32 (离开运动谈物质,中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P32 (区别加联系以及只承认静止和只承认绝对运动所犯的错误)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学习文档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1、生活与哲学的关系:①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②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并非所有的世界观都是哲学,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和反映世界观。
③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研究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而具体科学则研究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2)因为:①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6、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划分依据和基本观点是什么①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②划分依据(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3)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7、哲学上的两大对立: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后者具有从属意义,附属于前者的哲学体系。
专业班教案生活与哲学全册复习提纲
生活与哲学全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哲学概述1.1 哲学的定义与起源1.2 哲学的基本问题1.3 哲学的主要分支1.4 哲学的功能与意义第二章:唯物主义哲学2.1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2.2 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2.3 唯物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2.4 唯物主义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价值第三章:唯心主义哲学3.1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3.2 唯心主义的历史发展3.3 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3.4 唯心主义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价值第四章:辩证法哲学4.1 辩证法的基本观点4.2 辩证法的历史发展4.3 辩证法哲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4.4 辩证法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价值第五章:人的生活与哲学5.1 人的生活与哲学的关系5.2 哲学对人的生活的指导作用5.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哲学思维5.4 哲学在个人成长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第六章:伦理学与道德哲学6.1 伦理学的定义与意义6.2 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6.3 主要伦理理论及其代表人物6.4 伦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挑战第七章:政治哲学7.1 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7.2 主要政治哲学理论及其代表人物7.3 政治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价值7.4 政治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挑战第八章:美学与艺术哲学8.1 美学的定义与意义8.2 艺术哲学的基本问题8.3 主要美学理论及其代表人物8.4 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挑战第九章:宗教哲学9.1 宗教哲学的基本问题9.2 主要宗教哲学理论及其代表人物9.3 宗教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价值9.4 宗教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挑战第十章:当代哲学热点问题10.1 当代哲学的发展趋势10.2 全球化背景下的哲学挑战10.3 科技发展对哲学的影响10.4 哲学在应对现实问题中的角色与责任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伦理学与道德哲学6.1 伦理学的定义与意义:伦理学是研究道德规范、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如何区分善恶、如何做出道德决策等问题。
生活与哲学提纲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生活处处有哲学⑴哲学本义:爱智慧和追求智慧。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⑵真正哲学的作用:①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②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③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④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总之,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方法论、具体科学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①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②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注: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①世界观是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即我们常说的哲学原理。
②方法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即怎么去想问题、办事情。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⑵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①具体知识有三类:一类即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化学等。
另一类即社会科学知识,如伦理学、经济学等。
还有就是思维科学知识,如心理学、逻辑学等。
②哲学与具体知识之间的关系。
第一,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第二,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的基本问题。
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⑵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⑶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一、生活与哲学的关系•生活与哲学的本质区别•生活对哲学的影响•哲学对生活的影响•生活中哲学问题的体现二、人生观与价值观1. 人生观•人生观的概念和分类•人生观与生活态度的关系•不同人生观的比较分析2. 价值观•价值观的概念和种类•价值观对人生的指导作用•不同价值观的比较分析三、思维方法与生活1. 逻辑思维方法•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关系•逻辑思维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逻辑思维方法的训练与提高2. 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辩证思维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辩证思维方法的培养和发展四、生活与人生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及其反思•人生的意义及其追求•生活与人生意义的联系和辩证关系五、人与自然的哲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地位•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古代与现代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六、人与社会的哲学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和地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社会问题背后的哲学思考七、人际关系与沟通的思考•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模式•沟通的重要性和方法•原因与解决方法八、伦理问题与道德选择•伦理问题的本质和分类•道德选择的依据和困境•道德决策的思考和判断九、人的自由与责任•自由的内涵和限度•责任的内涵和层次•自由与责任的统一与相互关系十、人的幸福与境界•幸福的定义和实现•境界的内涵和形成•幸福与境界的关联与互动以上提纲为《高二政治》课程中的《生活与哲学》主题复习提纲。
将以上各部分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理解和掌握,有助于提高对生活和哲学的理解,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高二《哲学与生活》知识提纲【哲学的一般知识】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哲学就在身边(哲学离不开生活):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生活离不开哲学):①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②真正的哲学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自发、零散的世界观不叫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相互区别:(1)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2)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规律。
相互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6、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也就是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7、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8、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①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②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2)在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
但二者的地位是不同的,后者总是从属于前者。
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生活与哲学》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1)区别: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2)联系:哲学关于世界观的沥青拌合站增压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正确地看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②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生活与哲学》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一、基本概念: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以下有下划线斜体者即为其含义)
二、基本关系:
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③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doc
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高二政治第一单元★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基本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2)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与黑格尔的辩证法。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理论(3) 三个代表高二政治第二单元★★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新人教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新人教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新人教必修四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区别: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邓小平理论: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0、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1、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2 、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运动→物质: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物质→运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1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人教版《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12页word
人教版《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哲学是什么1、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与我们的生活,与自然与社会密切相关。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2、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人都有,自发形成)哲学是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是通过主观努力而形成的)(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用一定的世界观作为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形成了方法论。
世界观是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这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不是总和),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2)哲学对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了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正确总结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哲学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内容。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知识梳理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哲学离不开生活: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2)生活离不开哲学:①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②真正的哲学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区别:①从产生来看:世界观是自发形成人人都有,哲学要通过学术研究将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形成思想体系②从特点来看:世界观是零散的不自觉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2)联系:①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②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3)错误倾向:①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②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1)区别:世界观是人们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联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区别:从研究对象看: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
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2)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错误倾向:①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②任何轻视、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
五、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也就是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物质决定意识。
基本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
局限性: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进步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把物质归结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唯心主义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客观世界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无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心外无物(王阳明)、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我思故我在(笛卡尔)、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格拉)②客观唯心主义(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神创论”、理念论(柏拉图)、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理在事先(朱熹)、绝对观念论(黑格尔)七、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在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
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3)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原因: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表现在: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要求:①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②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及其特点:(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特点: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②实践具有能动性;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是客观的:(1)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客观性原因:①真理内容来源于物质世界,是客观的;②检验真理的标准:社会实践具是客观性。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2)真理是具体性:任何真理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②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②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③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3)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1)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3)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多样性要求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1)区别:①含义不同(略)②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联系: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3)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表现在:①自然界是发展的;②人类社会是发展的;③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它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②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2)①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②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1)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2)①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质变创造条件;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的同一性: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