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期末复习总结题型
【物理】初中物理声现象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声现象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声现象1.“又进球啦!”足球场上传来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这里的“震耳欲聋”形容的是声音()A. 响度大B. 音调高C. 音色好D. 传播快【答案】A【解析】【解答】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很大,与其他选项内容无关,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2.关于同学们听到的考试哨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哨声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B. 哨声是一种波C. 哨声不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D. 哨声不能传递能量【答案】B【解析】【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哨声是一种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递,故B正确;C、声音碰到障碍物时就会发生反射,所以哨声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故C错误;D、哨声即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B.【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递;(3)回声是声波被反射回来形成的;(4)声波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频率越大音调越高B.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C. “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高频声波具有做功的本领D. “公共场所不要高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音调不要太高【答案】C【解析】【解答】解:A、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错误.B、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B错误.C、“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高频声波具有能量,即具有做功的本领,故C正确.D、“公共场所不要高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时响度不要太大,故D错误.故选C.【分析】(1)声音的三大特征分别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4.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B. 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C.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答案】C【解析】【解答】解:A、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故A错误.B、物体不振动,是无法发出声音的,故B错误.C、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D错误.故选C.【分析】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的传播过程.5.在我国云南生长着一种神奇的“跳舞草”每当音乐声响起,它的叶子就会随着音乐旋律的高低快慢上下跳动,音乐的节奏越快,它跳动就越快;音乐的节奏一慢,它也随之慢下来;音乐停止时,它也就停止了跳舞;如图所示,人对着它唱歌时,它也会“跳舞“.根据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将“跳舞草”置于月球上,“跳舞草”也会翩翩起舞B. “跳舞草”能够跳舞是因为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又会引起跳舞草叶子的振动C. 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大,叶子就振动得快D. 音乐停止时,没有了振动,它也就停止了跳舞【答案】A【解析】【解答】解:A、“跳舞草”之所以能跳舞,是这种草对声波的刺激很灵敏,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月球上没有空气,故“跳舞草”不会跳舞,故A错误;BCD、“跳舞草”之所以能跳舞,可能是这种草对声波的刺激很灵敏,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会引起草叶的振动,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高,叶子振动的就快;反之,则慢,音乐一旦停止,没有了振动,“跳舞草”也就停止了振动,故BCD正确.故选A.【分析】跳舞草能随着音乐跳舞,是因为音乐响起,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节奏不同,周围空气振动不同,因而跳舞草振动不同.6.2017年4月22日“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我国航天技术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如图所示是在对接前从天宫看天舟的图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发射“天舟一号”的火箭主要用液态氢作为燃料,选择该燃料的原因是它的比热容大B. “天舟一号”所使用的供电装置最可行的是太阳能电池C. “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D. 航天员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需要借助电子设备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案】A【解析】【解答】A、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是氢的热值较大,A符合题意;B、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在太空中是非常丰富的,B不符合题意;C、“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静止的,C不符合题意;D、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对话要借助电子设备,D不符合题意。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精选题型
声现象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5 °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2. 声音的特性●物体振动的频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高;物体振动的振幅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3. 声的利用●声作为一种波,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应用非常广泛。
●人们把高于20 000 Hz的声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 Hz的声叫做次声波。
次声波传播的距离很远。
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
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
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控制噪声可以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三个方面着手。
考查内容:声音的产生(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速的影响因素、回声测距问题、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声音的波形图、声的利用、噪声的防治等。
声音的产生1.以下物体不是声源的是()A.蝙蝠正在觅食B.静静悬挂在床头的吉他C.秋风中正在簌簌发抖的树叶D.正在挥舞的手臂2.如图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此探究实验的方法是___________(选填“科学推理法”或“转换法”).3.音乐会上,一位歌手正在用竹制的笛子吹奏乐曲,此时笛子发声是因为()A.歌手嘴唇振动发声B.竹管振动发声C.笛子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声D.都不正确4.一个小孩吹气球,由于用力过猛,“啪”的一声气球吹破了,这响声是由于()A.球皮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B.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C.吹气时球内气体振动发生的响声D.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声音的传播5.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一只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闹钟声越来越_______(选填“强”或“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6.将一石子抛入水中,若距击水处相同距离的水中、空中分别有一条鱼、一只小鸟,则先听到击水声的是()A.鱼B.小鸟C.同时听到D.无法确定7.如图,水面上两船相距15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A.1.5km/h B.1.5m/sC.150m/s D.1500m/s8.剧场等场所的墙壁上都会被装修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为了()A.减弱回声B.增强回声C.为了美观D.防止墙体振动发出声音9.小明对着山崖大喊一声,过了3s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则小明距山崖()A.1020m B.2040mC.340m D.510m10.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A.B.C.D.11.如图是一静止在水面上的测量船利用声纳测量海底深度的显示装置,图中两个波形是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单选题1、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A.教室安装隔音玻璃B.工厂安装噪声监测装置C.医院病房区域禁止喧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声耳罩答案:CA.教室安装隔音玻璃,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工厂安装噪声监测装置,能够知道噪声的响度大小,但不是减弱噪声的措施,故B不符合题意;C.医院病房区域禁止喧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声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关于声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可以传声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可以改变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C.“暮鼓晨钟”里的鼓声和钟声主要是依据音色来分辨的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时,利用了声传递能量答案:C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没有传声介质,声音无法传播,故A错误;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可以改变音叉发出声音的振幅,即改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故“暮鼓晨钟”里的鼓声和钟声主要是依据音色来分辨的,故C正确;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时,是利用了声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答案:BA.甲图中手按压古筝不同位置的弦时,是为了改变弦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B.乙图中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多次被弹开,利用放大法,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B正确;C.丙图中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D.丁图中的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故D错误。
初中物理声现象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初中物理声现象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笛子是古老的民族乐器,分为南笛和北笛。
二者相比,南笛的管身长且粗,北笛的管身短且细。
南笛声音浑厚柔和,北笛声音清脆明亮。
以上关于南笛和北笛声音的描述,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的描述,南笛声音浑厚柔和,北笛声音清脆明亮,都是指对于音色的描述。
故选B。
2、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激发爱党爱国热情,我市部分学校组织了“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大型合唱比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歌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B.使用扩音器可以增大声速C.男低音演员歌声的响度小D.女高音演员歌声的音调高答案:D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歌声是由歌唱者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使用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男低音演员的歌声音调低响度大,故C错误;D.女高音演员的歌声音调高响度小,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用力敲鼓可使音调变高B.如图乙,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C.如图丙,笛子比二胡发出声音的响度大,音调高D.如图丁,敲击水杯时水越多音调越高答案:C解析:A.用力敲鼓,改变的是敲击的力度,影响了振动的幅度,则可使响度变大,故A错误;B.振动产生声音,故B错误;C.如图丙,笛子振动的幅度比二胡大,笛子比二胡发出声音的响度大,笛子在相同的时间内振动的频率大于二胡,故笛子比二胡的音调高,故C正确;D.敲击水杯时水越多,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故D错误。
故选C。
4、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A.音色B.响度C.音调D.频率答案:B解析:轻声是指声音小,因为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所以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响度。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5、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
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
(物理)初中物理声现象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声现象常有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 ( 含答案 ) 含分析一、初中物理声现象1.如下图的四幅图中,不可以产生声音的是()A. B.C. D.【答案】C【分析】【解答】 A. 敲击水瓶,水瓶会振动,因此会发作声音,不切合题意;B.响铃的闹钟在振动,因此能够产生声音,不切合题意;C.收音机没有翻开,没有电流喇叭不振动,就没有声音,切合题意;D.吹着哨子是哨子内的空气振动,能够产生声音,不切合题意;应选 C。
【剖析】依据声音的产生条件能够知道:要想产生声音,发声体一定是振动的,假如物体没有振动就不会产生声音,2.如下图,拨打悬挂在广口瓶内的手机,听得手机来电铃声,同时看得手机指示灯亮,而后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以下有关现象的解说错误的选项是()A.铃声渐渐减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B. 铃声中有古筝在演奏,是依据“音色”鉴其他C.依据声音渐渐减小,能够推测真空不可以传声D.依据指示灯向来闪亮,能够推测真空能够流传电磁波【答案】 A【分析】【解答】解: A、铃声渐渐减小,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故 A 错误;B、我们能划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作声音的音色不同,故 B 正确;C、渐渐抽出此中的空气,声音渐渐减小直到消逝;说明空气介质在减少时,声音变小到消失,充足说明真空不可以传声,故 C 正确;D、我们还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耀(属于光信号),这说明光的流传不需要介质,光能够在真空中流传,故 D 正确.应选: A.【剖析】( 1)声音的三个特点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绘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次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自己决定的一个特征;(2)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3.生活中存在多种形式的波,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声波和电磁波的流传速度同样B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不可以在真空中流传C. 电磁波能够传达信息,声波不可以传达信息 D. 手机在通话时既有声波又有电磁波【答案】 D【分析】【解答】解: A、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流传速度为815℃空气中的3×10m/s ,声波在流传速度为 340m/s ,故 A 错误;B、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其实是电磁波,能在真空中流传,故 B 错误;C、电磁波能够传达信息,如电视信号,声波也能够传达信息,如人经过说话沟通,故C 错误;D、手机用电磁波传达信息,人用说话时发作声波,故应选 D.D 正确.【剖析】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能够传达信息和能量;声波是机械波,也能够传达信息和能量.4.对于同学们听到的考试哨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哨声在真空中流传的速度是340m/sB. 哨声是一种波C. 哨声不可以在教室墙壁上反射D. 哨声不可以传达能量【答案】B【分析】【解答】解:A、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流传,故 A 错误;B、哨声是一种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达,故 B 正确;C、声音遇到阻碍物时就会发生反射,因此哨声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故 C 错误;D、哨声即能传达能量,也能传达信息,故 D 错误.应选 B.【剖析】( 1 )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真空不可以传声;(2)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达;(3)回声是声波被反射回来形成的;(4)声波能传达能量,也能传达信息.5.以下对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频次越大音调越高 B.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能够依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C. “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高频声波拥有做功的本事 D.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音调不要太高【答案】 C【分析】【解答】解:A、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 A 错误.B、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因此“闻其声知其人”说明能够依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 B 错误.C、“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高频声波拥有能量,即拥有做功的本事,故 C 正确.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时响度不要太大,故 D 错误.应选 C.【剖析】( 1)声音的三大特点分别是响度、音调解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频次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质量与特点,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 2)声音能够传达信息,也能够传达能量.6.考试时,少量同学将笔放在手指上不断转圈,笔常常会掉在桌上发出噪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发作声音时,只有桌子在振动B.笔静止在手指上时遇到均衡力作用C.停止拨动后,笔还会连续转动,说明笔与手指间没有摩擦力D.在手指上不断地拨动笔,笔才会连续转圈,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由【答案】 B【分析】【解答】解: A、发作声音时,笔和桌子都在振动,故 A 错误;B、笔静止在手指上时遇到均衡力作用,协力为0,故 B 正确;C、停止拨动后,笔还会连续转动,是因为笔拥有惯性,故 C 错误;D、在手指上不断地拨动笔,笔遇到了力的作用,笔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力是改变成物体运动状态的原由,故 D 错误.应选: B.【剖析】( 1)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2)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遇到了协力为0;( 3)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由.7.对于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全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 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备噪声的产生D.用声呐给鱼群定位是利用声音能够传达能量【答案】A【分析】【解答】解:A、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因此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 A 正确;B、城市路旁安装隔音板是在流传过程中减弱噪声,其实不可以防备噪声的产生.故 B 错误;C、人耳正常的听觉范围是20 赫兹到20000赫兹,因为次声波的声音频次小于20 赫兹,因此人耳听不到.故 C 错误;D、声音能够传达信息,也能传达能量.用声呐给鱼群定位是利用声音能够传达信息.故D 错误.应选 A.【剖析】( 1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全部振动的物体都在发声;(2)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流传过程中;③ 在人耳处;(3)次声波是振动频率小于20 赫兹的声波,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 赫兹到20000 赫兹;( 4)声音在生活中有好多应用,比方:声音能够传达信息与能量,超声波能够还能够测距或许定位等,声音还能够影响人的情绪.8.在我国云南生长着一种奇特的“跳舞草”每当音乐声响起,它的叶子就会跟着音乐旋律的高低快慢上下跳动,音乐的节奏越快,它跳动就越快;音乐的节奏一慢,它也随之慢下来;音乐停止时,它也就停止了跳舞;如下图,人对着它唱歌时,它也会“跳舞“.依据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将“跳舞草”置于月球上,“跳舞草”也会载歌载舞B. “跳舞草”能够跳舞是因为声音流传时惹起空气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又会惹起跳舞草叶子的振动C.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次大,叶子就振动得快D.音乐停止时,没有了振动,它也就停止了跳舞【答案】 A【分析】【解答】解:A、“跳舞草”之因此能跳舞,是这类草对声波的刺激很敏捷,声音传播时惹起空气的振动,月球上没有空气,故“跳舞草”不会跳舞,故A错误;BCD、“跳舞草”之因此能跳舞,可能是这类草对声波的刺激很敏捷,声音流传时惹起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会惹草拟叶的振动,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次高,叶子振动的就快;反之,则慢,音乐一旦停止,没有了振动,“跳舞草”也就停止了振动,故BCD正确.应选 A.【剖析】跳舞草能跟着音乐跳舞,是因为音乐响起,惹起四周空气振动,节奏不同,四周空气振动不同,因此跳舞草振动不同.9.2017 年 4 月 22 日“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我国航天技术又上涨到一个新的台阶,如下图是在对接前从天宫看天舟的图片,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发射“天舟一号”的火箭主要用液态氢作为燃料,选择该燃料的原由是它的比热容大 B. “天舟一号”所使用的供电装置最可行的是太阳能电池C. “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D.航天员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需要借助电子设施对话,是因为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流传【答案】 A【分析】【解答】A、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是氢的热值较大, A 切合题意;B、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变成电能,太阳能在太空中是特别丰富的, B 不切合题意;C、“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没有地点的变化,因此是静止的, C 不切合题意;D 不切合题意。
初中物理声现象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5.关于同学们听到的考试哨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哨声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340m/s
B. 哨声是一种波
C. 哨声不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
D. 哨声不能传递能量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 A 错误; 正确;
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罩内只能听到很微弱的手机声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
质,B 符合题意;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电磁场,C 不符合题意; 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语言、声音和图象是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交流形式; (2)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电磁场; (4)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 vt.
物体位置
像的位置
像的大小 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
u>2f
f< v <2f
像、物异侧 缩小
倒立实像 照像机
u=2f
v =2f
像、物异侧 等大
倒立实像 测焦距
f<u<2f
v >2f
像、物异侧 放大
倒立实像
幻灯机 投影仪
20.下列关于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语言、声音和图象是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
C、声音碰到障碍物时就会发生反射,所以哨声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故 C 错误;
D、哨声即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故 D 错误.
故选 B.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递;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
以上听到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A.固体固体B.固体气体C.气体固体D.气体气体答案:B声音即能在固体中传播,也能在液体、气体中传播,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这是通过固体传声,不堵塞住耳朵,这是利用空气传声,也能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
故选B。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错误的是()A.如图,小滨听到桌面传来的敲击声,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B.如图,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是为了改变响度大小C.如图,遇到障碍物倒车雷达发出报警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如图,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产生的答案:BA.桌面是固体,小滨听到桌面传来的敲击声,说明固体可以传递声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编钟振动的频率不同,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符合题意;C.倒车雷达应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
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传播C.减小噪声传播的速度D.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答案:A减弱噪声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小芳自制了“水瓶琴”。
她往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关于“水瓶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瓶琴”的“琴声”因为振动产生B.敲击不同的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C.敲击同一个瓶子,用力越大响度越大D.“琴声”通过水传播到小芳的耳朵答案:DA.“琴声”是瓶和水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于不同的瓶子中水量不同,敲击不同瓶子时,瓶和水振动的快慢不同,即振动频率不同,因此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敲击同一个瓶子,用力越大瓶和水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小芳的耳朵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的,一般来说,只有在频率在20到20000赫兹之间的振动才能产生听觉上的声音。
例如,乐器演奏、人的声音、机械设备的噪音等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振动的基本是周期性和简谐的,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受到振动的影响而发生压缩和膨胀,形成了声波,这些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并且通过电磁感应产生了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在大气中,声音是通过空气分子之间的碰撞来传播的,当物体振动时,产生的声波会引起空气分子的局部振动,这些振动会向周围传播,形成了声音。
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大约是每秒343米,而在水中声音的速度大约是每秒1482米。
声音的传播还受到了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声音的传播速度会有所不同,例如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空气分子的平均速度较大,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会增大;而在湿度较高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影响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还受到了介质的吸收和散射的影响,当声音传播到不同的介质中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吸收和散射,这会影响声音能够传播的距离和清晰度。
三、声音的感知人类的耳朵是感知声音的主要器官,当声音传播到耳朵时,会引起耳膜的振动,然后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中被解释成声音。
人类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很强,可以通过声音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大小、形状等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声音来交流和传达情感。
除了人类之外,很多动物也能够通过声音来交流和感知环境,例如鸟类通过鸣叫来求偶、警告等。
声音的感知还受到了声音强度、频率和音调等因素的影响。
声音的强度越大,人们感知到的声音也越大;声音的频率越高,人们感知到的声音也越高,而不同的频率和音调也会引起不同的感觉和情绪。
四、声现象的应用声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通讯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传播特性来进行语音通话、声纹识别等;在医疗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特性来进行听力检测、超声波影像等;在音乐和娱乐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产生和感知来进行音乐演奏、歌唱、录音等;在工程领域,人们利用声音的传播来进行声波测量、声纳应用等。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填空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填空一、声音的产生1. 声音的产生是通过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当物体振动时,就会产生气压波,这种气压波通过介质(如空气、水等)传播,最终被人耳所感知为声音。
2. 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频率,用赫兹(Hz)作为单位。
人类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在20Hz至20kHz之间。
超过20k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而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
3. 声音的强度是指声音的响度,用分贝(dB)作为单位。
人类能够听到的最低强度大约为0dB,而超过120dB的声音可能会对人耳造成损伤。
4. 声音的音色是指声音的特有音质。
不同的乐器和声源产生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这是由于它们产生的波形和频率成分不同所致。
二、声音的传播1. 声音通过介质传播,一般来说,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大约为343m/s,水中为1482m/s,固体中则更快。
2. 声音的传播方式有两种:纵波和横波。
在气体和液体中,声音是以纵波的形式传播的;而在固体中,声音可以以纵波或横波的形式传播。
3.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吸收、散射和衍射的影响。
吸收会使声音的能量逐渐减弱;散射会使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分散;衍射则会导致声音绕过障碍物传播。
4. 声音在传播中还可能出现折射和多次反射的现象。
折射是指声音在通过介质界面时发生折射;多次反射则是指声音在多个障碍物上反射多次。
三、声音的接收1. 人耳是人类感知声音的器官,它能够感知各种频率和强度的声音。
人耳通过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来接收和处理声音信号。
2. 人造声音接收器也被广泛使用,比如麦克风、声纳等。
麦克风能够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从而被电子设备所处理和存储;声纳则能够利用声音进行远程探测和通信。
总结:声现象是一种通过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现象,它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三个方面。
声音的产生是通过物体振动产生气压波而产生的,具有频率、强度和音色等特性;声音通过介质传播,受到吸收、散射、折射等现象的影响;人耳和人造声音接收器则是用来接收和处理声音信号的器官。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用不同的力敲响音叉,将叉股接触悬挂的小球,都能看到小球被弹开。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C.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D.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答案:DA.将叉股接触悬挂的小球,能观察到小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振幅就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声音的音调与声音的振动频率有关,与声音的振幅无关,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钢琴琴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钢琴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B.手指弹奏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C.使用不同的力量弹同一个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D.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率是294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音调高答案:B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钢琴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手指弹奏不同的琴键是为了琴弦的振动快慢来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符合题意;C.使用不同的力量弹同一个琴键是为了通过改变琴弦振动的幅度,改变声音的响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率是294Hz,说明D调“1(do)”的频率高于中音C 调“1(do)”的频率,因此D调“1”比C调“1”的音调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丙图:抽掉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闹钟铃声的音量不会变化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答案:BA.古筝是琴弦振动发出声音的,手在不同位置按弦,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B.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时,因为罩内空气稀薄,所以闹钟铃声的音量会越来越小,故C错误;D.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初中物理声现象考点总结
初中物理声现象考点总结单选题1、满怀深情的歌声“唱支山歌给党听”从教室内传出,江老师隔着墙便能判断出是小华在唱歌,其依据是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音速答案:C解析:A.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与听声辨人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听声辨人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是发声体的材料的不同,而听声辨人是指声音的特色,故C符合题意;D.音速是指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听声辨人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C.a瓶的音调最低D.d瓶的音调最低答案:B解析:A.B.用筷子敲击瓶口时,瓶子受力而振动发声,故A错误,B正确;C.D.瓶子振动时,瓶内水越多,瓶子振动越慢,音调越低,瓶内水越少,瓶子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因此a 瓶音调最高,h瓶音调最低,故C错误,D错误。
故选B。
3、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B.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C.图丙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图丁中,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答案:D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
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声来传递能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蝙蝠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向前传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蝙蝠根据反射回来的时间和方位判断昆虫的位置,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排练节目,准备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
小强同学在练功房外就能分辨出小刚同学的独特嗓音。
小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小刚的音色B.小刚歌声的频率C.小刚歌声的响度D.小刚歌声的音调答案:A解析:不同人的音色不同,小强同学在练功房外就能分辨出小刚同学的独特嗓音,主要是依据小刚的音色来判断的。
故选A。
2、在复习声现象时,同学们举出了一些实例: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②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里,看到水花四溅③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④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①B.②③C.③④D.①②④答案:B解析: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减小,铃声减弱;②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里,看到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说明振动产生声音,故②符合题意;③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振动停止,声音停止,说明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故③符合题意;④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是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②③符合题意,即B符合题意。
故选B。
3、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分辨人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降低音调D.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时“水花四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答案:D解析: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误;B.用超声波能清洗眼镜,是利用了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B错误;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放低些,故C错误;D.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时“水花四溅”,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
《声现象》期末复习要点(2)1
《声现象》期末复习要点(2)演示试验:探究影响音调凹凸的因素。
【设计试验】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留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变更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比拟两种状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现象】在运用同种材料的状况下,伸出桌边越短,音调越高;伸出桌面越长,音调越高。
【结论】物体振动的频率确定着音调的凹凸。
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留意】① 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一样。
② 不要听桌面被拍打的声音。
试验的探究对象是钢尺,听桌面声音是错误的。
乐器调弦,变更的是音调。
辨别碗的好坏时(敲击),主要辨别音调,其次辨别音色。
见书上图1.3-8的水瓶琴,对瓶口吹气时,声音是由瓶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空气柱越长(水越少),音调越低。
敲击瓶体时,声音是由瓶体振动产生的。
空气柱越短(水越多),音调越低。
3. 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确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振幅、距离发声体远近。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探究试验:探究影响响度的因素。
【设计试验】如书上图1.3-4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视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试验。
【现象】用不同的力敲击,兵乓球被弹起的高度不同。
用力越大,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越大。
【结论】发声体的振幅确定响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留意】乒乓球的作用: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4. 音色:反响声音的品质。
我们可以依据不同的音色来区分不同的声音。
音色确定于发声体本身。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构造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声音的波形可以在示波器上呈现出来。
音调和响度一样、音色不同的声音,它们的波形在大体上没有区分,而在小的振动处有区分。
《声现象》期末复习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限制1.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那么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爱护的角度讲,噪声是阻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一、声现象考点总结和中考题型汇总
1.《声现象》复习【知识清单】一、声音的产生于传播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而产生,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不能传声。
所以声音传播需要。
2、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快慢情况是。
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是m/s。
4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回声比原声晚S以上或人距离障碍物至少要米。
二、乐音的特征1、乐音的三要素:、、2、什么是音调?音调高低与有关;声源1秒钟震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说明声源振动越,音调越。
3.什么是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和距声源的远近、声音的发散程度有关;声音是用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
符号是4.音色又叫,闻其声而辨其人是因为各人的不同。
三、噪声及其防治1、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声?物理学中,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休息和学习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都是噪声。
2、噪声对人有哪些影响?3、较理想的安静环境是。
保护听力,噪声不超过;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超过;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不超过。
4、减少噪声途径①、②、③、。
四、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每秒次至次。
2、什么是超声?有什么特点?有何应用?3、什么是次声?有什么特点?有何危害?【疑难辨析】1 .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l )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振幅和距发声体远近有关.( 2 )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大庭广众中讲话时,用一个喇叭形的传声筒,能传得远.( 3 )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响度大的声音也不一定音调高.例如:蚊子发出的声音虽然响度小,但它的音调却比老牛的叫声高得多,而老牛的叫声的响度却比蚊子高得多.2 .发声体振动快慢与声速有什么关系在声现象中,同学们遇到两种快慢:一是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它是发声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即频率;二是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即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家要注意区分清楚.这两个快慢之间没有简单的直接关系,也就是说,不要错误地认为振动得快(音调高)传播也就快.在同一种传播介质中,不同音调的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3 .如何才能听到回声( l )当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及其以上时,人耳才能把这两次声音区分开来,也就才能听到回声.( 2 )低于0 .15s 时,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使得原声听起来更加深厚、有力,这就是所说的“拢音”效果好,因此,在音乐厅中演唱比在野外效果好得多. ( 3 )利用回声和速度公式可以测距离,即“回声测距”,后面有专门讲解.【中考回顾】【2008】5、对下列图中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2009】24、(每空1分,共3分)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
声现象知识点归纳和声现象简答题
声现象知识点归纳和简答题汇总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电磁波)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的声音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从环保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O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5•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6•以声消声:新的反噪声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纲要求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考点二 声音特性
声现象
考点过关
1. 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他的耳朵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秒
针走动时的“嘀嗒”,这个现象说明(
)
A. 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 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比空气中慢
C .固体传播声音效果比空气好
D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音调比在空气中高
2. 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声响马上消失了,这是因为(
)
A .鼓面振动停止了
B .声音传到人体中去了
C .鼓的振动频率变小了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对
3. 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
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 .声音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4. 一根铁管,管内装满了水,一个人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个人在铁管的另一端紧贴管口处可听到
( )
A .一次敲击声
B .二次敲击声
C .三次敲击声
D .一次、两次或三次敲击声
1. 如图所示,7 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
“1.2.3.4.5.6.1”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知道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 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3. 学会利用声音,防止噪声传播。
考点三 声的利用 噪声的防治
A .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瓶子的振动产生的
B .敲击瓶子时,从左到右,音调越来越高
C .用嘴吹气时,声音是由瓶子和水振动产生的
D .用嘴吹气时,从左到右,音调越来越高
2.2017 年 8 月 8 日,在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 7.0 级地震,地震造成 25 人死亡(其中 24 名遇难者身份已确认),525 人受伤,6 人失联,176492 人(含游客)受灾,73671 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倒塌 76 间)。
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地震过后,人们没有发现野生动物大规模死亡的情况。
如果从物理知识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
A. 动物反应灵敏
B. 有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
C .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
D .动物能观察到地面的变化
3. 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
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
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B .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C .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 .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
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越低
B. 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
C .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
D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2. 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虎能够发出次声波。
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
B .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
C .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D .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3.关于乐音和噪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优美的乐曲对某些人可能是噪声
B. 舞台上演出的震撼人心的安塞锣鼓声对观众来说是乐音
C .同一个声音对一些人是乐音,对另一些人可能是噪声
D .所有的噪声响度一定很大
4.以下四种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 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
对控制噪声污染有作用的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B.声音的音色不同,传播速度不同C.声
音的音调由振幅决定D.乐队演出时,可通过音色来识别乐器
2.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
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面对路人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角度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能在水中传播,会惊跑鱼儿
B.回答路人的询问会产生声波,而招手则不会产生声波
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
D.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
4.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
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用
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6.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B.乙图蝙蝠的导航系统在太空中依然可能发挥作用
C.丙图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反复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D.丁图自制橡皮筋吉他的橡皮筋绑紧程度相同时,细的橡皮筋是低音弦
1.下列实验活动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A.观察蟋蟀翅膀在振动时,能听到清脆的声音
B.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
C.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几秒钟后才听到远处的雷声
D.把一个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2.关
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也是一种波,而且能够传递能量
B.在空气中,只要物体振动,近旁的人就一定能够听到它的声音C.外
科医生常利用超声波的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在教室周围植树,是一种让学生免除噪声干扰很有效的方法3.下
列各图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敲击编钟能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钢尺振动的越快、响度越大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可以控制噪声
D.B 型超声波诊断仪可以传递能量
4.我国搜救队员利用声呐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M H370 残骸,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声呐系统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B.声呐设备可以用来探测海底深度
C.声呐发出的声波不能在海水中传播
D.声呐系统是利用回声原理工作的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音乐会上,演员正在吹奏笛子,笛子发声是因为空气柱在振动B.用
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D.考
试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
6.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人在噪声环境下工作戴耳罩D.公路两侧种植花草树木
家长签名:
老师评语:
10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