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4《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学设计 沪教版五四制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6
(2)、解题: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在学生有预习的情况下提问)
问:看到标题,我们不禁要问:是谁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为什幺他要向中国
人脱帽致敬?
明确:阅读指引;有提示,到法国留学的我;在回答教授咄咄逼人、刁钻古怪
的提问时,随机应变、对答自如,表现出敏捷的才思和高超的语言技巧以及
方,也是技校学生的故事。
师(顺势导入):许多国人和外国人交往时,以优秀的表现赢得外
国人的尊重,也使我们国家的尊严得到维护。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关于
维护国家尊严的课文:《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作者:钟丽思。
二、作者简介、解题(4分钟)
(1)、作者简介:钟丽思是1988年赴法国留学的女作家,现为法国巴黎阿
前的建筑水平来比较高低是不合适的,就像200年的文明史不能同5000年的
文明史直接比较一样。;说得那几位美国客人心服口服。导游结束后,几位美
国客人硬要给小黄200美元小费;,她礼貌地谢绝了。她说:我是为了与美国
人民的友谊,也是为了自己能有更好的机会学习英语来当导游的。我已经领
取了应有的报酬,多余的钱我是不会收的。;(注:材料和课文有类似的地
其他材料的桥呢?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共同讨论一些问题,以促使学生用新鲜的眼光来打量已
经被忽视的桥,如:怎样给桥;下定义?为什幺要建桥?等等。
教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
一、课文导入(5分钟)
口语训练:由一个学生到讲台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内容如下:
某技校导游班的学生小黄利用暑假当业余导游。有一次,在陪同几名美国
游客参观故宫时,其中一位游客说:故宫不如我们的白宫气派,豪华,看来
作为一个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青年的自尊和自信,从而赢得了法国教授对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1.2 教学内容介绍课程的背景和意义。
解释为什么要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强调中国人的贡献和成就。
1.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二章:中国人的贡献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人的贡献和成就,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人的贡献和成就,包括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
强调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重要地位。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人的贡献。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第三章: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造。
3.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包括发明创造、文化艺术等。
强调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和对世界的贡献,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
3.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验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中国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价值观。
4.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包括孝道、礼仪、和谐等。
强调中国人的道德修养和对社会的贡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第五章:向中国人脱帽致敬的意义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向中国人脱帽致敬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课题《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作者及工作单位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通过描写大胡子教授刁钻古怪的问话以及记者“我”充满爱国激情的答话,来表现“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人物对话入手分析,了解教授和“我”的人物形象,体会教授的真诚和“我”的强烈爱国情感。
学情分析学生是职教就业生,分析能力相对差了些,学习热情相对低了些。
所以,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也就要相应降低要求。
不过,作为黄皮肤的中国人都有爱国的权利和义务,因而,多引入相关爱国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记叙文的要素;领悟说话与听话的方法和技巧;了解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特别是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3、情感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爱国情感,明白只有理直气壮地维护国格、树立自尊的人格,才能赢得他人尊重的道理;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及中华民族和谐共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归纳“我”的精神品质,体会“我”答辩的机巧睿智。
2)、把握大胡子教授的形象。
2、教学难点:学习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把握文章的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和欲扬先抑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导入二、解题三、初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1900年梁启超何许人也?他的这句话用了何种修辞?有何用意?今天,中国人如梁启超所愿了吗?含义:对中国、中国人的尊敬寓意:既写出了中国人的国际地位,又显现了教授的真诚。
1、找出本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时间:那年的十二月地点:巴黎十二大学人物:教授、“我”、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事件:“我”和教授对话)2、对话中,教授提出了哪些问题?(中国人如何工作国籍如何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富强的标准)1、分析教授形象1)教授提出问题,属于人物描写中的哪读此名言感悟体会文题的作用速读寻找记叙文六要素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归纳教授所提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题目提炼有效信息回忆学习记叙文的方法为下一环节提供分析便利四、领悟五、小结种方法?(语言描写)可见教授是个什么样的人?(教学水平高:提的问题难度高;对学生的熟悉了解;提问思路敏捷)2)对话的结果,体现了教授何种形象?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真诚,正直;肖像、语言、动作)3)未上课之前,作者对教授有何印象?(教学严谨,刁难学生)4)作者刻画教授形象运用了何种手法?(欲扬先抑)2、分析“我”的形象(1)分析示例:第一回合:关于中国人如何工作的回答。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2. 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文化概述:介绍中国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2. 中国传统艺术: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特点和代表作品,如诗词、书法、绘画、戏曲等。
3. 中华美食文化:介绍中国各地的特色美食、烹饪技艺和饮食文化。
4. 中华传统节日: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和庆祝方式。
5. 中国的社会价值观:介绍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和信息。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4.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材。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 教学图片和视频: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辅助教学。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小组合作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4. 期末考试:进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水平。
六、教学安排1. 第一周:中国文化概述,介绍中国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2. 第二周:中国传统艺术,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特点和代表作品,如诗词、书法、绘画、戏曲等。
3. 第三周:中华美食文化,介绍中国各地的特色美食、烹饪技艺和饮食文化。
4. 第四周:中华传统节日,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和庆祝方式。
5. 第五周:中国的社会价值观,介绍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培养对中华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 通过学习中国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美食等,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 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的历史概述:介绍中国的古代文明、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2. 中国的文化特色: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民俗习惯、艺术形式等。
3. 中国的现代发展:介绍中国的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成就。
4. 中国的美食文化:介绍中国的各地特色美食和饮食习惯。
5. 跨文化交流的技巧:教授学生如何与中国人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三、教学方法1. 讲座式教学: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知识。
2. 互动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中国的节日、美食等文化特色,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角色扮演: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模拟与中国人交流的场景,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方面的积极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3. 角色扮演表演:评估学生在模拟交流中的表现和沟通能力。
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材或相关历史、文化、美食等资料。
2. 投影仪和幻灯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和PPT等教学资料。
3. 网络资源:用于查找和获取相关的在线教学资源。
4. 教学道具:用于模拟和展示中国的传统节日、美食等文化特色。
六、教学活动1. 中国的历史概述:组织学生观看有关中国历史的纪录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古代文明、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2. 中国的文化特色: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如教授学生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国画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的文化魅力。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这是一篇文学性很强的特写,短小精悍,运用了丰富的表现手法生动地描写了现实生活中一幕真实的场景主人公和一位法国教授之间的一场扣人心弦的唇枪舌战。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教学目标:1.回顾叙事性散文的要素,着重品读文章行文的节奏和下笔法特色,理解各种描写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讨论,理解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认识和平时期的爱国主义如何表现教学课时:由于叙事散文,学生从初中阶段已经接触很多,比较熟悉了,且本文在内容和结构上都不太复杂,因此用一课时教学重难点:本文在内容理解上并无难点,难点在于一、如何学会了解运用叙事散文的行文笔法与技巧二、对本文主题思想的延伸讨论,如何看待和平时期的爱国主义,如何区分爱国主义与狂热民族主义等,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教学方法:一、通过归纳总结增长基础能力二、通过材料分析,进入具体问题三、通过讨论交流活跃思维,扩展视野因此,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感性材料为依据,通过思考、分析、讨论、交流、归纳,从而解决问题,学习知识,培养思维使学生学到知识,又提高能力教学过程:一、材料扩充,在上一节课后,向学生发两篇与课文讨论相关的文章林明理的《<向中国人脱帽致敬>究竟想让中学生学到什么》二、导入2010年一月份有一则新闻引起了巨大的讨论,就是中国人张磊向其母校耶鲁捐款888.8888万美元,以资助耶鲁建设新校区就此捐款事件,互联网上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其中一种就认为张磊的行为,是忘本,是不爱国的行为另一种观点对其捐款行为进行了反思,认为这是一种更高思想深度的一种行为,并认为这并不表示不爱国那么爱国主义到底是什么?该怎样认识,我们现代青少年应该怎样对待爱国主义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会涉及这一问题【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热点新闻,引起学生兴趣,是学生集中到对这篇易懂课文的认识上来】三、下面请同学再迅速默读一遍课文,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环节是锻炼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大致确认:本文讲述了作者在法国留学时,在课堂上面对教授的关于祖国尊严问题的刁难,沉着回应,表现了作者的机智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通过对叙事散文的一句话概括,回忆叙事散文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思想感情)通过这些迅速理解此类文章四、由上一问题引出的教授的刁难,作者沉着机智的回应,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文中是通过那些句子,词语或者是句子词语的变化而体现的通过学生的讨论,分别从叙事散文的多种描写手法入手,来体会叙事性散文行文时的取舍,用词的斟酌,感情的把握,下笔的拿捏等例如:教授动作的一系列变化,“用食指顶了顶他的无边眼镜”“两只手都插入裤袋,挺直了胸膛”“教授先生盯牢了我”“教授将屁股放了一边在讲台上,搓搓手看我”等,到最后“教授倏地离开了讲台向我走来,我才发现他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灿烂,他将一只手掌放在我的肩上”这些教师动作和面部表情的变化,体现了教授对我的刁难,到赞扬,体现了我的机智,和对尊严的维护教授的动作体现了,教授的“刁难”的连续性追问,体现教授根据我的回答不断地调整追问的“刁钻”性格比如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当时的现场环境的描写的作用比如当问到关于“台湾中国”和“北京中国”时,作者描写到“雪花在窗外默默的飘,在这间三面墙壁都是落地玻璃的教室里,我明白地感觉到了那种突然冻结的沉寂”这里环境描写,是一种气氛的烘托,铺陈出教授这一问题的严肃性,它涉及到了国家尊严和统一的问题气氛也变得紧张而静寂了班里的窃笑,哄地一下笑起来,班上当即冷场,教室里便响起了一片松动的椅子的咔咔声这些描写,侧面反映了对我和教授对话的关注和表达,笑以及后来的椅子声都是对我机智回答的赞许和认可爱国主义的体现,主要体现在教授虽然是课堂的问题讨论,算是学术讨论,但是我对于祖国问题的敏感等,以及义正言辞的回答,都体现我强烈的爱国之心没有强烈的爱国之心,是不会有这样敏感的神经的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同学没自己在文中找相关语句来分析,老师只做适当的点拨和补充,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独立依据语言材料分析文章的能力,体会写作中,词汇斟酌,行文笔法的节制和抒情的细微之处进一步理解叙事散文的阅读和分析方法,能够掌握独立欣赏分析的能力五、文章结尾作者和台湾同胞去和咖啡了但是,台湾问题的还没有解决,文章中作者的说法,现在我们该怎么看?作为新世纪的年轻人大家是怎么看待爱国主义的,在目前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我们应该怎样爱国,怎样看待爱国主义结合课前发的材料,大家讨论,发表自我的看法意见【鼓励学生思考,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确认:爱国主义显然不再是和别的国家对立起来,而是立足于本国的发展和人类的和平正义,现在和平时期,爱国主义应该是一种宽容、交流、开放、沟通和竞争、甚至互惠的一种面对国际的心态,在此中,发展自己的国族爱国不是对异国的排斥,敌视、对抗等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也是历史遗留问题,从“九二共识”出发,两岸都立足于认识历史,展望未来的角度,募求两岸的共同发展,提高两岸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两岸人民共谋福利和平的社会,才是两岸人民的追求和福祉六,结语,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指出本文学习的目标要求是,对记叙文要素的把握,对记叙文的欣赏分析的理解能力的锻炼,同时思考和认识我们当前对爱国主义的看法加深我们对于祖国的理解对于个体和国家关系的理解。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一、教学要求1.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要素,分别对应文章中的具体内容,了解全文。
2.学习提炼文章要点,概括文章主旨的方法。
3.分析归纳“我”的答辩技巧,学习说话与听话的方法和技巧。
二、课文分析(一)解题本文是一篇结构紧凑的特写,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读来情味盎然。
题目是个偏正短语,它隐含的语义是“对中国、中国人的尊敬”,同时,题目采用形象性说法,既写出了“中国人”的国际地位,又显现了教授的真诚。
(二)内容与结构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侧面铺叙了“大胡子”教授“刁钻古怪”总使人“难堪”的形象。
这部分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由。
要回答“两个半钟头”、“无奇不有”的问题,已经很难熬了,更何况是一位“刁钻古怪”的教授在提问。
“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从他的课堂上领教了什么叫做‘难堪’”,这句话写出了教授的“教学严谨”,也使读者为“我”捏一把汗。
这些侧面铺垫为对话课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也为后文教授所表现出来的真诚态度作了伏笔。
第二部分(第4~31自然段),这部分写教授“刁难我”,“我”敏捷睿智而理直气壮的回答,并“制服”教授的经过。
使对话课从剑拔弩张的气氛转为友善轻松的气氛,不单是“我”机变的回答和敏捷的思维,更为重要的是一种大义凛然维护国格的正义感。
整个问答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回合。
第一个回合(第4~9自然段),关于中国人如何工作的回答。
教授的提问切入自然,既注意到了学生身份,又从不经意中入手提问,看似平实却具有奇崛的开挖话题的功夫。
一个国家的记者如何工作,记者的首长如何工作,尤其在提问时加上一个修饰限制性状语“在中国”,一下子把国家的荣辱郑重地放在了学生面前,要回答得得体,需要有非同寻常的应变能力。
“我”巧妙地接过提问中的“概括”要求,回答了两句高度概括的话,俏皮幽默而又不失风度。
“我”不入“圈套”,不作无谓的解释,用两个“愿意”接连回答,把我们国家宽松的政治气氛和人民的舒畅心情介绍给了各国留学生,为国家争了气。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的成就,认识到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对世界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树立全球化的观念。
3. 提高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激发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历史:介绍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明,重点讲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历史名人等。
2. 中国文化: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诗词、书法、绘画、戏曲等,让学生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
3. 中国科技:介绍中国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如5G、、航天技术等,展示中国科技的力量。
4. 中国经济:介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5. 中国的国际贡献:讲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如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治理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观看视频法: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学课件。
2. 教具: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
3. 材料: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案例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讨论、写作等环节中的表达能力。
4. 学生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次教学活动的满意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15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前准备:教师需提前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案例,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3. 课堂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相应的课堂活动,如讲解、讨论、观看视频等。
《向我国人脱帽致敬》教学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钟丽思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所再现的真实的人物、场景、气氛,了解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特别是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
2、充分调动学生爱国情感,明白只有理直气壮地维护国格、树立自尊的人格,才能赢得他人尊重的道理;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坚定维护祖国尊严和独立的人格。
3、分析“我”的答辩技巧,培养听说和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1、疏理各个回合问答的关系及层层推进的方法。
2、归纳“我”的精神品质;把握大胡子教授的形象。
教学难点品味文中细腻生动的人物描写,把握文中的侧面描写与环境描写。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练习法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分析人物形象。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随着“神州五号”的发射升空,杨利伟圆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刘翔的勇猛一冲,填补了中国田径史的空白,书写了中国体育的辉煌。
他们是中国人的骄傲,他们使中国人为之敬仰。
继而提问:你们还能说出哪些为国争光的人物?提示:比如,时间久远一点的有冯玉祥、吉鸿昌、徐悲鸿等等。
(1931年11月,吉鸿昌将军赴美“考察”,吉鸿昌将军在邮局邮寄衣物时,该邮局工作人员傲慢地说:“我不知道中国。
”将军随行的官员不让他说自己是中国人,而假称之为日本人。
将军一听勃然大怒,痛斥他:“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了抗议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歧视,他找了一块木牌,在上面写着:“我是中国人”,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把它戴在胸前。
此事一时在美国传为佳话,也令那些傲慢的美国人不由得对吉鸿昌将军肃然起敬。
)说最近的,大家在今年暑假应该看了北京奥运会,所有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夺得奖牌,特别是金牌的体育健儿都是为国争光的人物。
中国的体育健儿夺得金牌时,五星红旗升起时,国歌响起时,他们为什么眼含热泪?你的心情又怎样?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金牌越拿越多的原因是什么?而我们也分遭遇不公正的待遇,又是因为什么?这与国家的强盛至关重要。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沪教版)精品PPT教学课件
2020/12/6
24
我骄傲, 我是中国人
2020/12/6
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 我有着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眼睛。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 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傲
6
2004年4月17日上午, 河南登封市少林大道被 手持花圈和挽幛的人潮 所阻塞。40岁女公安局 长任长霞的死,令当地 14万百姓走上街头。
2020/12/6
7
河南登封女公安局长殉职 14万 百姓十里相送
2020/12/6
8
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同志,因病医 治无效,于2004年8月14日4时30分在北
2020/12/6
12
朗读下文,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 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 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 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 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通过学习《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理解
2020/12/6
1
2020/12/6
2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作者:钟丽思
导入课文——感动中国的人物
2020/12/6
袁隆平
大搞科研 兴国利民
5
你还知道哪些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学设计
一、明确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语句,感知全文。 2.巩固所学阅读方法,做练习,争取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环节 (一)课文小结
陶行知用生动的事例证明了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懒惰者、平庸者却 不屑于创造,还为自己找出种种借口,先生用教育家的口吻告诫我们:“处处是创造 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 路迈进吧!”
石家庄第三职业中专学校 邱一捷
【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辞的文体特点。 2.掌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 3.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从分析题目、把握文体的角度来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难点】 1.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重点】 1.梳理各个回合问答的关系及层层推进的方法。 2.体会“我”不卑不亢、自尊自爱、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国格,为国争 光的爱国精神及“我”敏捷的思维和随机应变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细腻生动的人物描写,把握文章的侧面描写及环境描写。
【教学方法】 文章浅显易懂,朗读与提问并用。 难点问题,提示点拨,畅通思路。 课后编排课本剧,提升素质。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很显然,从这头到那头,从外头到里头,余光中先生所表达的是亲情,是人 本之情愫。扩大一点说,也是大陆和台湾两地人民的民情,是炎黄子孙的冤诉。乡 愁是由于海峡的阻隔而迫不得已产生的。)
2.音乐:罗大佑《乡愁四韵》、《黄河源》,张明敏《我的中国心》、《七子之歌》 歌词欣赏: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中国留学生的中国情节。
教材简析:
这四首古代诗歌都写得情景交融,以景传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
画卷。诗人用他们的笔触,带领我们走进那色彩各异、形象鲜明的诗境之中。
《归园田居》表现的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乐于农耕的思想,《使至塞上》的作者
治气氛和人民舒畅的心情大家:窃笑;、哄;、笑;、竖;大家的反映说明了他
们对我回答由衷的佩服和满意,证明了我的成功。
第二个回合:关于国籍的回答
教授:1、来自哪个中国?2、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教授的第二个问
题是敏感的政治问题,国际上有两个中国;的暗流
更多精彩推荐:初中>初二>语文>初二语文教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记叙文四大要素。
2、把握文章主旨。
3、欣赏文中主人公我;精彩的回答
4、充分调动学生爱国情感,明白只有理直气壮地维护国格、树立自尊的
人格,才能赢得他人敬重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梳理各个回合回答的关系及层层推进的方法。
2、分析归纳我;的精神品质,体会我;答辩的机巧睿智。
地点:巴黎十二大学的一堂对话课
人物:教授、我、其他国家的留学生
事件:我和教授对话
三、分析课文
(一)为什幺不直接写上课,前三段有何作用。
(二)分析对话过程
第一回合:关于中国人如何工作的回答
教授:1、作为记者,在中国如何工作?2、作为中国的首长如何工作?教授
的第一个问题正好对应了前面的提到刁钻古怪。
我;:概括地讲;、愿意;我的回答显示了机智幽默,并暗示了国家宽松的政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案
分段批注式课文《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解读
上海市博文学校李益飞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是“试用本”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祖国在我心中”的第四篇课文。
这篇文章是旅法作家钟丽思的作品。
本文运用人物语言、动作以及肖像描写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我”(一名留法学生)和一位法国教授之间的一场扣人心弦的唇枪舌战,最终“我”的表现征服了教授,更为祖国赢得了尊严。
八(4)班的学生对于人物描写的作用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但未能达到模仿与自然运用的程度。
本文思想内容理解方面,学生并无多大障碍,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体会人物描写的语言、动作、肖像等描写角度入手,在圈划品读中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的波动与情感变化,感受文字间蕴含的爱国之情,培养学生的赏析运用能力。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优质课教案
(2)作者的回答好在哪个字眼上?
教师小结:避实就虚
第二回合:关于国籍问题
(1)“两只手插入裤袋,挺直胸膛”代表什么心理?
(2)班上当即“冷场”“沉寂”为什么?
作者又是怎么回答的?
教师小结:针锋相对
第三回合:关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用针锋相对的技巧,回答:台湾问题谁该负主要责任?
标划对话,男女分角色朗读对话,概括十个问题涉及的话题。
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刁钻、刁难
交流讨论难的原因所在。
小组交流讨论,各抒己见
体会教授的有备而来。
体会“愿意”的妙处
体会教授傲慢、挑衅,同学们怕回答不好的心理。
用针锋相对的技巧回答问题。
体会钟丽思的神态动作。体会钟丽思维护人格国格的爱国情感。明确其大题小作的应答技巧。
台湾——巧避锋芒
富强——大题小作
1、选择文中你认为“我”最精彩的一次回答,分析人物当时的心理。用150字描写出“我”的心理活动。
2、搜索自己的回忆,选择自己与他人的一次记忆深刻的对话,请用200字左右的片段描写出这段对话的。
欣赏爱国歌曲
回答是否爱国,思考用什么样的行动爱国?
朗读了解作家生平作品
根据预习,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
三名同学表演课本剧,其它同学描述观后感受
1、默读课文4—28段,标划出教授提的问题以及我的回答,概括这些问题都是关于哪些话题的?
教师小结并板书:
第一回合:关于中国人如何工作的
第二回合:关于国籍
第三回合:台湾问题应如何解决?
第四回合: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
2、教授提问的这十个问题有什么特点?用课文中的词来表述?
3、这些话题难在哪?
教师小结:
沪教版《向中国人脱帽》教案1(中职教育).docx
沪教版《向中国人脱帽》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圈划和品读,感知文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以及意味深长的结尾,具有初步赏析能力。
2.感受作者于关键时刻理直气壮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精神,从而萌发爱国责任感。
说明:这是一篇文学性很强的特写,短小精悍,运川了丰富的表现手法生动地描写了现实生活中一幕真实的场景——“我”(一名留法学生)和一•位法国教授之间的一场扣人心弦的唇枪舌战。
在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上,学生基木没有障碍。
因此,透过引人入胜的情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学习文章的表现手法和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的角度入手,然后在圈划品读中让学生自然感受到文字间蕴藏的作者的爱国Z情,体现学生的口悟口得,同吋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此外,这篇文章乂是富有时代气息的爱国主义教材,文中的“我”机智敏捷,不卑不亢,以自身的高索质赢得了外国教授的尊敬,维护了国格。
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讨论交流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其时、其景和其情,但更应联系现实引导学牛对爱国责任感作深层的思考。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体会文章如何在叙写一场剑拔弩张的唇枪舌战中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我”頌捷应变,口尊口爱,维护国格的形象。
2.难点:在学生感受作者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情感的同时,如何进一步联系现实萌发爱国责任感?说明:这篇文章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山于突出的文学性使其读來兴味盎然,因而其写作特色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八年级的学牛己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可以让学牛在阅读屮白己发现, 自己体验和自己感悟,从而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如果仅仅是理解文章小作者所表现出的爱国情感,这点并不难,但停留于这个层面的理解是肤浅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口身、联系现实对爱国责任感作深一层的思考,从而深化本文的主旨,开拓学生的思维。
当然,这里的教学设计是力求创新,富有挑战性的。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牛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多媒体出示航天英雄杨利伟和体坛骄了刘翔的照片并作简单介绍:随着“神州五号” 的发射升空,杨利伟圆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刘翔的勇猛一冲,填补了中国[□径史的空白,书写了中国体育的辉煌。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学设计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学设计【教学切入点】从对话技巧切入。
本文对话的四个回合环环相扣。
教授是如何发冋的,“我”是如何回答的,教师可要求学生着重围绕文章的问答技巧,人物对话时的动作、神态和环境描写等方面丽开对课文的评点,然后与学生共同归纳梳理课文的主旨和写作特色。
从“我”赢得教授脱帽致敬的原因切入,对话课上,“我”能够赢得脱帽致敬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可安排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评点,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引导出问题的答案,即“我”与台湾同学的赤诚爱国心、团结协作的精神、祖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强大支撑等诸多因素,最后结合课文的主旨赏析写作技巧。
【教学目标】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二、指导学生从人物的对话和表情、文章结构、环境等方面评点课文的主旨和写作技巧三、体会“我”答辩的机巧睿智,梳理对话中各个回合的问答关系及层层推进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预习课文时,教师可布置学生进行模拟对话训练,体会课文人物的心理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可采用示范法给学生进行指导,即以一组同学为例,从人物的心理、表情、语气等方面进行指导。
如第一回合时“我”回答的幽默;第二回合时教授的傲慢,“我”的惊异;第三回合时教授的追问,我的镇静;第四回合时“我”的义正词严;最后教授的笑容。
每组同学表演时,要求小组之间互相观摩,互相点评,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本文是要求学生完全自主评点,教师可指导学生采用互评的方法共同提高评点合作批注的能力。
要求学生交换批注进行交流,达到相互补充,扬长避短的效果。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阅读分析法。
【教学过程】导入今天,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活动一:走进作者了解背景钟丽思,女,1988年赴法国留学,现为法国巴黎阿拉贝电影制片厂编导,兼为《天下华人》法国主笔、《看世界》杂志专栏作家。
作品有《家族的秘密》《羽毛》《法兰西国家艺术学院》等。
聚焦在文化认同上(节选)(于漪):《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是一篇弘扬民族精神、坚持文化认同的显性教材,要让学生值得的文章记述的这堂对话课绝非一般的师生对话,而是斗语言艺术的课,斗智慧的课,斗民族志气、民族自尊的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体会作者所再现的真实的人物、场景,了解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特别是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分析“我”的答辩技巧,培养听说和应变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调动学生爱国情感,明白只有理直气壮地维护国格、树立自尊的人格,才能赢得他人尊重的道理;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及中华民族和谐共处的情感【教学重点】1、梳理各个回合问答的关系及层层推进的方法,归纳“我”的答辩技巧,学习说话与听话的技巧2、体会”我“不卑不亢、自尊自爱、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国格,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及“我”冥界的思路和随机应变的特点【教学难点】品味文中细腻生动的人物描写,把握文章的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和欲扬先抑的写作特点【教学方法】文章浅显易懂,朗读、提问、课堂讨论等方式并用,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情感【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结合奥运会,体会当中国人拿到金牌时,当五星红旗升起时,当国歌响起时,运动员为什么会眼含热泪?而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金牌越拿越多的原因是什么?但我们也会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又是因为什么呢?这与国家的强盛至关重要。
呆在国内的我们根本无法体会,但往往走出国门的中国游子体会很深,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中国留学生的中国情节。
二、解题“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含义:对中国、中国人的尊敬寓意:既写出了中国人的国际地位,又显现了教授的真诚。
四、整体感知1、读准确下面带拼音的字音,积累下列词语1)严谨(yán jǐn):严密谨慎2)刁钻(diāo zuān):狡猾;奸诈3)难堪(nán kān):难以忍受4)沉寂(chén jì):十分寂静;消息全无5)剥夺(bō duó):用强制的方法夺去;依照法律取消6)酿(niàng)就:逐渐形成7)敏捷(mǐn jié):(动作)迅速而灵敏8)迫切(pò qiè):需要到难以等待的程度;十分急切9)感慨(gǎn kǎi):有所感触而慨叹10)倏地(shū dì):极快地,迅速地11)不约而同(bù yuē ér tóng):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一致2、文章可以划分成几大块?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3)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侧面铺叙,初步勾勒教授的形象。
(4-29)写教授“刁钻古怪”的提问和我机变而理直气壮的回答,最终赢得教授的脱帽致敬,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独立。
(30-30)血脉相联的同胞欢喜同行。
3、分析课文,中国赢得尊敬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找出本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时间:那年的十二月地点:巴黎十二大学的一堂对话课人物:教授、我、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事件:我和教授对话五、分析课文(一)、分角色朗读全文,质疑、研究、疏理全文:(安排那些同学,要注明)读完全文(提问担当教授角色的同学)(注明人名)1、通过朗读,你怎样理解教授这个人?严谨、问题刁钻古怪——文章开头三段,侧面铺叙初步勾勒教授的形象,并为后文教授的表现埋下伏笔2、在“对话”中教授是如何“刁难”“我”的?教授提了几组问题?谁来概括(注明人名)教授共问了四组问题:第一组问题:关于中国人如何工作的(1)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您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2)我想您会给我这种荣幸:让我明白您的主编是如何工作的?第二组问题:关于国籍(3)我可以知道您是来自哪个中国的吗?(4)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第三组问题:台湾问题应如何解决?(5)您走遍了中国吗?(6) 为什么您不去台湾呢?(7)您认为在台湾问题上,该是谁负主要责任呢?(8)依您之见,台湾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如今?(9)我想,您不会否认邓小平先生该是你们的父辈您是否知道他想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10)什么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呢,在邓小平先生的桌面上?第四组问题: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11)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家都有兴趣弄清楚这一点(二)、教授的这些话,暗藏机锋,颇有所指,这些问题难在哪里?(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怎么分组,要提前安排,一组一份学习资料)第一组问题:关于中国人如何工作的(提示学生注意教授提的问题中的某些字眼比如“在中国”教授的问题既注意到学生的身份,又看似自然,一个国家的记者是如何工作的,记者的首长是如何工作的但是在提问时加上一个修饰性的状语“在中国”给人感觉就不一样了,在国际上经常有歪曲中国言论自由和人权的言论教授的问题一下子就把国家的荣辱放在“我”的面前了第二组问题:关于国籍这是个十分敏感的政治问题:来自哪一个中国?教授不可能不知道“只有一个中国”的常识,但仍然按照两个中国的思路来提问,这是因为国际上有“两个中国”的暗流这是一个不容半点疏忽的大是大非的问题教授显然为自己提出这个一个高难度的问题而得意,甚至他的神态中流露出傲慢但实际上是他要了解一个中国人是否具有敏感的政治素质在这里我的误解开始产生第三组问题: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在台湾问题上该谁负主要责任呢?这个问题暗有分化“我”与台湾学生的意图如何解决台湾问题?这是个难度极大的问题,弄不好要使人难堪在座的同学有谁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自由畅谈,要形成讨论和各抒己见的氛围,可让一两名学生说一说,不求观念一致,要对学生观点给于肯定,学着表扬学生,要控制好时间讨论后教师转到下面内容)由于历史原因,两岸曾经长期阻绝,辛亥革命先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临终前因不能回归大陆而写了一首千古绝唱《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表达了他葬身异乡的遗憾和渴盼祖国统一的愿望时至今日,两岸关系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大陆与台湾已实现三通”(指通邮、通商及通航),直航,两岸交流互访日益增多,我们有理由相信,两岸会走的更近第四组问题: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教授自以为中国物质文明不如外国,以为可以用这个题目压倒“我”这时课文对教授有神态及动作描写,请同学们找出来(教授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坐好)从教授的神态和动作我们可以看出此时教授内心的激动,他对这些问题实在是太感兴趣了(三)、教授对我提出的问题很多,但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目的而提问的这个目的是什么呢?我们一块来齐读文章第29段中的一句“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的国家的”此时,我们看清了教授真正的面目:眼睛明亮、笑容灿烂、亲切的动作,袒露的心迹,都使“我”及我们感受到教授对我的回答很满意,并当众表达了他的满意和敬意,让我们同时感受到他的友善正直及可亲可敬“我”的误解解除,至此,这位大胡子教授的形象已经矗立在我们面前他有着怎样的性格?(教师要追问,从哪里看出让学生体会描写的精妙和先抑后扬的写法)(1)提的问题难度高(2)对学生的熟悉了解(3)提问思路敏捷由此看出,他是教学严谨,教学水平高,为人正直的学者,他提问的真正目的:了解中国学生的政治敏感性而文中的另外一个主要人物“我”是怎样一个人?“我”又是怎样回答教授的问题的?(三)、分析“我”和“教授”的对话过程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样回答教授的问题?比较文中“我”的回答,谁的回答更出色?教师明确:第一回合:关于中国人如何工作的回答教授:1.作为记者,在中国如何工作? 2.作为中国的首长如何工作?“我”:巧妙地接过提问中的“概括”的要求,回答了两句高度概括的话“概括地讲”、“愿意”我的回答显示了机智幽默又不失风度,并暗示了国家宽松的政治气氛和人民舒畅的心情大家:“窃笑”、“哄”、“笑”、“竖大拇指”大家的反应烘托了我的成功第二个回合:关于国籍的回答教授:1.来自哪个中国?2.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教授的第二个问题是敏感的政治问题“我”:先以“没听清楚”为由让教授重复提问,等弄清教授的提问并非口误,就思考着如何慎重回答,引出了教授的关于“两个中国”的谬论,立即巧妙地变被动为主动,理直气壮地回答“只有一个中国”,我的回答纠正了教授的常识性错误,并有台湾同胞的附和,显得更有说服力,同时也显示海峡两岸人在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时显示出来的炎黄子孙的非凡气概大家:“松动椅子”反衬了我的成功,表现出各国学生的友善,当时课堂的气氛由紧张转为了活跃环境描写:说明了问题的尖锐、严肃、敏感,渲染了当时课堂紧张得近乎冻结、沉寂的气氛,第三个回合:关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回答教授:1.你走遍了中国吗?2.谁该对台湾问题负主要责任?3.怎样解决台湾问题?4.邓小平怎样解决台湾问题?教授在台湾这个问题上穷追不舍“我”:明白台湾问题是个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避免跟教授的正面冲突,以“我们的父辈”避开正面交锋,“没有权利剥夺父辈们解决他们自己酿就得难题的资格”“成熟起来的父辈能解决好台湾问题”一连几个回答让教授在台湾问题上的强劲的“三斧子”都使不上力气大家:笑声(证明“我”回答出色)第四个回合:关于中国富强标准的问答教授:1.邓小平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注意教授此时的神态,表示对我先前回答的肯定)2.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我”的义愤和为国争气的责任感,使“我”紧急回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狠狠还击我们请位同学来朗读第28段,注意“我”的神态和言语(“狠狠地用眼盯着”、“一字一字地说”)写出了“我”的义愤,受辱时的奋争和理直气壮最后“我”的反击赢得了教授的敬意(四)为什么“我”的回答会让教授脱帽致敬?首先是因为“我”并未因受到刁难而狼狈,而是节节获胜,“我”的答辩为中国人挣了光再是因为教授从“我”和台湾学生身上看到中国的强大、中国人的自强、海峡两岸中国人为国争光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样是维护国家的尊严,文章中的“我”理直气壮、腰板硬朗,并以中国人高雅的气质、敏捷的思维、睿智的言语赢得教授的尊敬。
六、写作特色(1)对话描写——展示针锋相对的斗争,既推动情节,又刻画人物形象。
(2)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3)环境描写——烘托气氛(4)侧面描写(人物反应)——渲染气氛(5)意味深长的结尾-——含蓄地写出海峡两岸的中国人的友好,并愿共同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七、小结:正是由于我的敏捷、机智、有礼有节的回答,极力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和国格,同时,在大是大非面前,台湾同学的回答与我高度一致,最终才会赢得教授的尊敬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好好学习,学好技能,时刻牢记人、国荣辱与共,要让我们民族永远屹立十世界民族之林,靠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今天让我们用梁启超的一段名言结束我们这堂课(学生齐诵: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