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国家与地方课程权力的博弈

合集下载

第五部分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答案

第五部分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答案

第五部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答案(一)1.D 略2.C 1918年,美国教育家博比特出版了《课程》一书,成为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3.A 略4.D 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可以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5.B 略6.B 略7.D 略8.C 略9.B 略10.C 略11.C 略12.A 略13.B 略14.A 活动课程具有过程的实践性、内容的开发性、形式的多样性等几个特点,更多的是关注儿童的兴趣、需要及创造,以儿童为中心。

15.C 略16.B 小学的自然课包括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是一门综合课程。

17.C “六艺”“七艺”是最早的学科课程,或称分科课程。

18.D 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无形课程或隐蔽课程等。

一般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具体学习环境中所获得的“计划外”的知识、观念、情感等,不是课程计划中所预期的东西。

其显著特点是“自发的、个性化的”。

19.B 略20.C 略21.A 略22.A 课程目标有关某门教学科目或教学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的指标体系。

23.D 略24.D 课程编制的第一个层次是课程计划;课程编制的第二个层次是制定学科课程标准,即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25.A 略26.B 略27.C 略28.D 略29.C 制定课程计划是编制课程总体规划的一部分,是课程编制的第一个层次。

制定课程计划是课程编制中最重要的工作,也是课程编制的第一步。

30.D 顺序性和连续性有关,但又超越连续性,是指课程的“深度”范围之内的垂直组织规则,使学习的机会建立在前一个学习经验或者课程内容之上,但确实对同一课程要素作更深更广更复杂的处理。

31.B 螺旋式强调的是学生的认识逻辑或者说是学生认识发展过程的规律,即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深化的规律。

32.B 纵向组织更多地强调只是自身的体系和深度。

33.C 心理顺序是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组织课程内容。

34.C 略35.B 略36.C 任何课程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学校,学校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

三级课程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
3.物质文化 学校教育资源的文化价值 4.教育行为文化
精品课件
(三)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 1.努力创建宜人的、赋有文化底蕴的教育 环境; 2.探索有活力的、有特色的学校发展思路; 3.造就有文化品格、有魅力的教师群体。
精品课件
(四)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 1.观念重建 (我们需要哪些新的理念?) 2.制度重建 规则重建(常规乎?常理乎?) 组织重建(学校机构、学生组织等) 时间管理(课时?学时?) 空间管理(“课堂”是主渠道?)
精品课件
3.课程管理制度的变革趋势
◆增强课程对地方、对学校的适应性; ◆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逐步合流; ◆教师是课程的创生者; ◆学校形象的个性化。
精品课件
4.我国课程管理的现状
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 的适应性差,课程结构单一。
课程成为一种制度化的、给定的教育要素,课 程决策与设计的主体单一,缺乏自主更新课程 的机制。
的职能。
精品课件
(五)学校课程管理与建设
1.学校课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以学校为主体的课程管理。 ■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学校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实施者,也是校 本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
精品课件
2.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研究学生的需要,进行需要评估; ●研究学校传统和学校课程资源; ●发展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生成能力; ●建立学校课程制度和学生发展评价制度; ●建设学校文化,创设优良的学生成长与
精品课件
(四)地方课程管理
1.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是一种“政治”范畴。地方教育
行政部门、教育管理部门是地方课程规划的主体。 ■地方课程是一种“管理”范畴。地方教育
行政部门、教育管理部门具有管理课程的权利。包 括:课程规划的管理、课程实施的管理、课程开发 的管理。

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

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

我国大陆过去一直是“一纲一本”高度集中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和课程管理体制。

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之后,地方获得一部分的教育管理权限。

从8O年代后期开始,中央允许部分地区开发一些供部分地区实施的具有地方特点的课程改革方案。

如上海市第一期课程改革最初的目标就是要制定一套适应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课程方案,另外如浙江义务教育综合课程改革及广东高中综合课程试验等。

1999年元月,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0年春开始启动素质教育的核心工程“国家基础教膏课程改革”项目。

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动了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确主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学校在课程上有了部分的决策自主权.校本课程开发引起了部分学者、政策制定者及校长和教师的关注。

一、课程开发机制的基本类型课程开发机制指课程开发得以正常运转的动力系统.它包括学校课程的设置程序和运转方式,主要解决课程规划主体的认定,课程编制、实施、管理与监督等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基础教育课程开发即只有三类:中央集权机制、地方分权机制、学校自主机制。

1、中央集权机制中央集权的课程开发机制是指中央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代理机构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通过国家权力负责对中小学课程进行统一的研究、编制和推广,学校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材料和考试要求都有统一的规范。

中央集权中开发机制的确立所依据的思想基础属于国家本位或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强调统一的国家基础和整体利益,追求全国范围内的课程基本统一。

学科课程采用系统的学科知识,便于在大范围内加以规范,适合在中央集权的制度下得到发展。

他的好处是确保受教育者获得基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保证起码的受教育机会公平,形成教材使用的经济规模.便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国性的统一变革。

2、地方分权制地方分权制是指地方权力机构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

带有所辖地区的特点,具体的地域适应性更强。

3、学校自主课程开发机制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对学校课程进行自主开发.确立依据是人本位的教育取向,强调具体学校个别差异的适应性问题。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的权力博弈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的权力博弈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的权力博弈摘要:运用博弈的理论和分析范式,对高校变革中的博弈现象进行深入的解读。

充分把握组织内部各利益实体、利益相关者之间所采取的策略选择,在期望"纳什均衡"的引导下,调整各利益主体的行为策略和行动规则,从而为重构高校组织秩序形成思路,也开拓了用博弈理论研究高校组织的崭新领域。

关键词:高校管理权力博弈体制一、高校体制现状的博弈分析博弈分析是半个世纪以前出现在经济领域的科学分析方法。

在一定的权力关系中,每一种权力背后都代表了各自不同的利益群体,为了使得自身利益最大化,各个权力主体之间便会在一定规则下产生竞争、冲突,最后形成一种新的权力关系或权力结构,这一过程便是权力博弈过程。

这种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权力博弈总是在一定的高校权力关系中进行,权力通过影响参与博弈过程的因素从而影响权力博弈的过程和结果;另一方面,高校权力博弈的结果又会导致权力关系发生变迁。

信息不公开和战略不公正影响了高校权力博弈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高校权力博弈必须促进权力对等、尊重知识权力,才能促进高校的繁荣与发展。

高校权力关系和权力结构简单地说就是高校公共权力在各权力主体之间的分配状况。

由于高校具有知识性和专业性强的特点,不同文化背景下,高校权力关系各不相同,高校中的权力关系可以从两个大的层面上来分析,宏观方面,主要指高校与参与高校事务的外部环境之间的权力关系,其中高校与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是最主要的权力关系。

就高校内部微观的权力关系而言,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学生权力构成了一个三维的权力关系模式。

而这其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占据了突出位置,二者之间的权力关系也成为学界探讨的热点,学生权力处于被忽视的地位。

由于权力分配的不均衡,权力弱小的主体则只能处于被支配地位,而权力强大的一方通过控制更多的信息,通过制定有利于自身竞争的博弈规则,在博弈过程中占据主导或优势地位,从而使得博弈的结果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课程权力再分配

课程权力再分配

课程权力再分配:校本课程政策解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沈兰校本课程的思想源自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它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1]短短二十多年里,这一思想波及了世界上众多国家,不仅发达国家,而且不少发展中国家也都纷纷出台了把课程权力部分乃至全部下放到学校的课程政策。

随着我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的课程模式的推行,“校本课程”这个名称已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从课程政策的角度来看,国家和地方的分权管理已为人所熟知,而把学校也作为一个层级的课程管理单位在我国还刚刚开始试验。

本文试图从权力分配的角度,以国外校本课程政策之由为背景,对我国实行校本课程政策的意义作一种理论解读。

一、课程政策与权力的再分配世界范围内主要有两种课程决策的权力分配方式:中央控制型课程政策和非中央(地方)控制型课程政策。

[2]有的国家有中央集权的课程开发的传统,课程决策权集中在中央,其课程政策表达的内容包括概括性的指导方针到通过政府立法作为国家政策而制定的正式文件,以及从每个学生要获得的各种具体规定的能力到学生自由选修的一系列学科。

而像英美等国家则有很长的非中央控制课程开发的历史,国家颁布的课程政策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来规定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

据此,我们可以看到课程政策涉及的范围很宽,包括两个主要的方面:⑴对课程设置的权限如何分配的详细说明。

即说明由谁参与课程的设置,并规定参与者的权限。

例如各层次水平的教育工作者、各层级的教育行政官员、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及其他利益集团是否有权参与课程设置的决策,在课程设置的哪些方面,什么程度上拥有决策权。

⑵通过这些权力而产生的课程设置。

即学校系统决定将什么样的学习经验和内容传递给学生。

[3]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英国和美国的国家教育机构发起了大规模课程改革,在课程发展史上,这一波及众多国家的课程改革被称为“新课程运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题小题及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题小题及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选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C )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C.感受、参加、养成D.解释、完成、背诵3。

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的变迁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 )A.民主的B.平等的C.对话的D.互动的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C )A.学习者B.定向者C.促进者D.定论者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ABC)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ABCD)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D.保障措施9.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BCD)A.前沿性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ABDA.家庭资源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D.自然资源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 )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 )A..可操作性B.验证性C.教育性D.探索性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BCD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C.多方位研究时期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BCD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三、判断(×)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题及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题及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选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C )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C.感受、参加、养成D.解释、完成、背诵3。

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的变迁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 )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A.加德纳B.推孟C.韦克斯勒 D.加涅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D.都是客体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1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B )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C)A.学科学习目标B.一般性发展目标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D.情感目标二、多选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A.改变课程功能B.调整课程结构C.精选课程内容D.改进教学方式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BC )A.档案袋评定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C.表现展示评定D.成就测验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ABCD )A.情境B.协作C.会话D.意义建构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 )A.民主的B.平等的C.对话的D.互动的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C )A.学习者 B.定向者 C.促进者 D.定论者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ABC)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 ABCD)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D.保障措施9.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 BCD)A.前沿性 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ABDA.家庭资源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D.自然资源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 )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 )A..可操作性 B.验证性 C.教育性 D.探索性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BCD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C.多方位研究时期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BCD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三、判断(×)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重要概念,是指国家、
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具体内容如下:
1. 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是由国家制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强制性,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

国家课程通常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

2. 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由地方政府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具有地域性和针对性,是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而设置的课程。

地方课程通常包括地方文化、地方历史、地方地理等课程。

3. 学校课程:学校课程是由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教育目标
和学生的需求而开发的课程,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

学校课程通常包
括校本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

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课程的多样化和适应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提高教育质量。

小学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小学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我校课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课程管理组织机构1. 学校成立课程管理委员会,负责课程管理的全面工作。

2. 课程管理委员会下设课程管理办公室,负责课程管理的具体实施。

三、课程设置1. 课程设置应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坚持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原则。

2. 课程设置应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课程设置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1)国家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设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科学、体育、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

(2)地方课程:根据地方特色,结合国家课程标准设置,包括地方文化、乡土教材等。

(3)校本课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兴趣和特长,自主开发或引进课程。

四、课程实施1. 教师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确保教学质量。

2. 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3.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4. 学校应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监督和评估,确保课程实施效果。

五、课程评价1. 课程评价应坚持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2. 课程评价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

(1)学生评价:通过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方式,评价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表现。

(2)教师评价:通过听课、评课、教案检查等方式,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

(3)学校评价:通过教学质量检查、课程评估等方式,评价课程实施效果。

3. 学校应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策略。

六、课程管理保障措施1. 学校应加大对课程管理的经费投入,确保课程实施顺利开展。

2. 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丰富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

3.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

4. 学校应建立健全课程管理制度,确保课程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三级课程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
XXX
XXXX大学XX学院 20XX年X月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
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一)两种不同的课程管理制度
1.地方分权 ●课程决策的基本权力由地方管理部门所有;
●“地方”并非某一级,而是多级; ●地方课程政策的灵活性和差异性 ●地方课程决策不断对话和沟通; ●课程结构中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为主体部分。
3.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区 实际,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 发适合当地需要的地方课程。
4.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可开发或 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0
(四)地方课程管理
1.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是一种“政治”范畴。地方教育行政 部门、教育管理部门是地方课程规划的主体。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1
2.地方课程管理的体制
地方课程管理的基本体制是: ■以省统筹; ■分级管理; ■协调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
的管理。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2
3.地方课程管理的职责
■创造性地落实国家课程,保证国家课程标准的实现; ■研制地方的课程实施计划; ■制定地方的课程管理和开发的政策、制度、规定等; ■规划和组织地方课程的开发; ■指导、检查、评价学校课程的实施、管理与开发; ■组织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试验和经验的总结与 推广,组织课程管理与开发的培训,研制地方课程评 价体系。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3
4.地方课程的开发
■地方课程要具有选择性 规划并开发多样化的地方课程,供不同学区或学校
选择。 ■地方课程的形态多样化 学科课程、专题课程;长期课程、阶段课程或短期课
程;认知性课程、体验性课程;等等。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课程的类型,根据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区分,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称之为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主要坚持国家课程为主,地方和校本课程为辅。

【考题类型】单选题,多选题,辨析题,简答题。

一、国家课程(一级课程)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如:九年义务教育相关课程就是国家制定实施的国家课程,同时国家课程为一级课程。

特点: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确保所有国民的共同基本素质。

(即统一规定性、强制性的特征)。

二、地方课程(二级课程)地方行政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及地方特色开设的相关课程。

如:不同教材版本的鲁教版,苏教版等融入地方特色的相关课程,同时地方课程在优先级上为二级课程。

特点:地方课程对该地方的中小学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它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鲜明的地域性,较强的针对性特征)三、校本课程(三级课程)就是学校的活动类课程,根据学校资源开发,依据办学目标开发,认真编写教材。

如:某学校开设陶艺课、经典诵读课等。

校本课程要在完成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情况开设,故而为三级课程。

特点: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校本课程的教材不一定落实为书面教材。

历年真题【2022年下】某中学地处“杂技之乡”,在专家指导下开设了初级杂技课程,这种课程属于()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潜在课程正确答案:C【2018年下】在专家指导下,地处贵州东南的侗察中学组织有关教师对面临传承危机的侗族织锦工艺进行课程幵发,幵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侗族织锦课程”,该课程属于()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社会课程正确答案:C【2018年上】某沿海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面开设海洋教育课程。

三级课程情况

三级课程情况

1999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由此拉开了我国构建“三级课程体系”改革的序幕。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存在着巨大差异,“大一统”的课程设计和“一刀切”的统一要求,显然不能满足不同地区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因此,本次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既体现国家对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又为各地自主开发课程资源留有空间。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步伐的加快,调整现行课程管理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成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三级课程管理的目的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是由于国家课程难以满足不同地区的特殊需要,而地方、学校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地域性,可以弥补这一欠缺。

地方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精神,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更好地完成国家课程改革的任务。

地方课程建构的核心是国家课程标准与地方课程资源的结合与融合。

学校课程是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

总而言之,在实现培养目标的育人体系中,国家、地方、学校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实现三级课程管理,能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基础教育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加快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教育的民主化、科学化。

民主化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绝对均衡,虽然它首先要求使社会所有成员享受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普及。

高度统一的课程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民主化的目标在课程领域追求的正是“教育内容和教材个性化和个人化,要适应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三级课程管理将使学校课程更切合当地和学生的实际,适应社会对教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需求,提高教育效益。

基础课程三级管理体制及其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基础课程三级管理体制及其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基础课程三级管理体制及其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自2001年我国开始正式推行基础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以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在实施过程中遭遇了一些问题。

本文集中介绍了三级管理体制的优势和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基础课程三级管理体制优势问题一、三级管理体制的出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的经济、文化使传统的中央集权制与彻底的地方分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无论是在中央集权的教育体制下的日本和法国,还是实行地方分权的美国和英国、德国,都试图根据本国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集权与分权之间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和最佳结合与生长点。

课程管理体制在总体上出现了“地方自治加中央控制”或“中央控制加地方自治”的趋势。

在这一国际背景下,我国的基础课程管理体制也迈出了改革的步伐。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

”这一决定将学校对课程的管理正式列入我国新的课程管理体制之内,使学校真正具有了课程管理的自主权。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二、三级管理体制的优势三级管理体制的一个明显变化是课程的决策、开发权力由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行政主体分享。

过去,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由中央政府负责设计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再以指令性文件规定全国统一实施,地方和学校沦为执行工具,没有课程决策和开发的权力。

从学校课程管理的权责分配来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行政权力主体各司其职。

在原先的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下,地方和学校甚至国家一级的管理权限都比较模糊。

实行新的课程管理体制后,三级行政主体的管理权责得以明确。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课程的分类一直都是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中教育知识与能力部分的常考点、重难点,也是很多同学的易错点,今天我们就课程分类中的一个分类——按课程设计、开发的主体来分,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严格来说,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划分应该属于课程管理这一范畴,是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分不开的。

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课程管理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

这三级课程管理所对应的课程形态即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因此,三种课程形态的划分主要还是从课程管理和开发主体的角度来进行的。

三者在课程权利的归属上不同,国家课程属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开发和管理,地方课程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开发和管理,而校本课程则由学校自主开发和管理。

一般而言,实行中央集权型的课程管理的国家推行以国家课程为主导的课程体制,实行分权型课程管理的国家则更容易推行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一)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指的是由国家统一开发和管理、通过国家行政力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课程。

它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

国家课程体现在官方课程文件中,如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等。

国家课程由政府组织专家学者统一开发,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对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家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课程体系的主体部分,其主要功能在于使学习者获得基本的学校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国民,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其最显著的功能,在于确保所有学习者享有学习的权利。

国家课程是全国范围内都要实施的课程,它要保证所有学龄儿童都享有学习课程的权利,通过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和道德情感,成长为一个积极的有责任感的公民。

由于国家课程关注共性和普及性,其要求不宜过高,通常是中等偏下,这样就可以保证绝大多数学习者都能达到国家课程标准,从而避免因要求过高而将那些处境不利的人排除在外。

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运作

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运作

2023-11-09CATALOGUE目录•引言•三级课程管理的背景和现状•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运作模式•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运作困境•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运作优化策略•结论和建议•参考文献01引言当前教育领域中,课程管理权力运作存在不规范、不科学的问题,影响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三级课程管理是指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级对课程进行管理和决策,如何合理分配和运用权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的提通过研究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运作,了解其现状、问题及原因,为优化课程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有助于深化对课程管理规律的认识,提高课程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教育公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运作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级的课程管理权力运作的现状、问题及原因,以及优化课程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02三级课程管理的背景和现状三级课程管理是指中央、地方和学校三个层级共同管理课程的过程。

其特点在于强调中央、地方和学校三方在课程管理中的协同作用,以及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力范围。

中央层级主要负责制定课程发展的总体规划、政策和标准,监督和指导地方和学校的课程管理工作;地方层级则根据中央的规划和政策,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并组织开展课程实施工作;学校层级则负责根据上级的课程实施方案,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计划,并组织开展课程实施工作。

三级课程管理是在我国教育改革背景下逐步推行的。

自2001年开始,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改革思路。

这一改革旨在改变以往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赋予地方和学校更多的课程管理权力和责任,促进课程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三级课程管理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各级政府和学校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课程管理模式,开发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关于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看法关于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看法【关键词】三级课程课程管理体制我国大陆过去一直是“一纲一本”高度集中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和课程管理体制。

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之后,地方获得一部分的教育管理权限。

从8O年代后期开始,中央允许部分地区开发一些供部分地区实施的具有地方特点的课程改革方案。

1999年元月,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0年春开始启动素质教育的核心工程“国家基础教膏课程改革”项目。

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动了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确主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学校在课程上有了部分的决策自主权。

一、三级课程的表现形式三级课程是作为一种课程政策提出的,它是一个层级关系的课程管理的分类概念,主要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3个不同的级别。

1. 国家课程,是指国家委托有关机构制定的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或称核心课程),是专门为培养未来的国家公民而设计,并依据这些未来公民接受教育之后期望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

2. 地方课程,是指地方根据本地的实际或特殊需要而开发或设计的课程。

它反映了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也反映了不同的地域特征,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与特殊性。

3. 校本课程,一方面指的是在学校中组织与实施的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如本校执行国家与地方课程计划和必修科目的实际课程标准及具体内容。

另一方面,它指的是学校本位课程,如本校开发、制定的具体选修课程及为此而编写、选用的教材。

地方课程是连接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桥梁与纽带,是国家课程在地方的具体化。

而学校课程则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的具体化,它有利于地方课程资源和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

作为一种课程政策,三级课程的实质是对课程管理过程中的管理权力进行再分配,课程管理权力的有无、多少和强弱从根本上决定和影响着课程管理的效能,权力在课程管理过程中起着基础的作用。

分权制有利于课程管理主动而富有针对性,有利于教育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也有利于调动地方教育部门和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却容易导致出现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导致课程管理的随意性。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再认识-精选文档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再认识-精选文档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再认识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管理以国家管理为主,地方及学校在课程管理中基本没有发言权,呈现出权力较为集中的特点。

但是结合我国国情――作为一个疆域辽阔、人口广大、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地域文化发达、各地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大一统的课程管理模式,很难适应各地的教育实际、教育情境、教育条件的多样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各自的经济发展与现实需要,全球各国都在加强对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的探讨和研究,很快形成了世界性的课程改革热潮。

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并使三者有机地均衡发展,成为各国的共识,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相互借鉴。

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提出背景(一)国外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是许多发达国家采用的模式,但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也并非是一成不变,取而代之的是各行其道,至于孰优孰劣,在此我并不做比较,仅将法美英几个较典型的国家的体制呈现如下:1. 国家权力最大,地方权力次之,学校权力最小这种模式要求在课程决策和课程设置中执行普遍性与功利性原则,每所学校都必须贯彻全国统一的、共同的、详细预定的课程。

该模式最典型的国家为法国。

2. 地方权力最大,国家权力次之,学校权力最小这种模式要求课程管理权在各州和各学区,课程纲要与学科标准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自定,教材选择、课时编排、科目设置由地方自主,国家没有统一的标准。

该模式最典型的国家为美国。

3. 学校权力最大,地方权力次之,国家权力最小这种模式下各学校的校长、教师有着极大的专业自主权力,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发展的主流。

该模式的典型国家为英国。

(二)我国的先前课程管理的特点及其问题正如前文已经提到的教育课程管理呈现出权力较为集中的特点,长期以来,我国坚持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

在课程管理方面,实行的是以“四统一”(统一课程政策、统一课程设置、统一课程标准、统一教材)为特征的集权型课程决策和管理,在建国初期这种管理方式对于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学校教育本身的发展。

浅析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再认识

浅析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再认识

浅析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再认识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作为一种课程管理模式,一直备受关注和讨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验证,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并认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特点与优势、问题与挑战等方面对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进行浅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历史背景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起源于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课程管理。

为了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应运而生。

它通过将课程管理分为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和学校层面三个管理级别,确保了课程管理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特点与优势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和优势:1. 分层管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将课程管理分为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和学校层面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相应的管理职能和责任。

这种分层管理可以避免一刀切的现象,使得课程管理更加灵活、有针对性。

2. 统一标准与个性发展相结合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坚持统一标准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制定的标准和指导方针为课程管理提供了统一的基础,而学校层面则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课程设计。

3. 教师和学校主导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校的主体作用。

教师和学校在课程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这有助于调动教师和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水平。

4. 知识与技能并重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并将其作为课程管理的核心目标。

通过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问题与挑战尽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许多方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优势,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1. 分层管理实施不均由于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些地区和学校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有效地贯彻执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国家与地方课程权力的博弈7.doc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国家与地方课程权力的博弈7.doc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国家与地方课程权力的博弈7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国家与地方课程权力的博弈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第11期教学管理作者简介:樊亚峤(1983-),女,四川成都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摘要:随着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行,国家与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将产生课程权力博弈的现象。

这两级行政主体之间课程权力博弈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课程决策权、课程管理权和教材编写审定权三个方面,而双方课程权力博弈的特征则可以描述为强制性、层次性和不均衡性等。

关键词:课程管理;课程权力;博弈中图分类号:G 42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85(2009)11-0085-04樊亚峤(西南大学,重庆400715)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采用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随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推行,课程权力逐级下放,国家与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就必然会产生关于课程权力的博弈,其利益关系构成了两者之间博弈关系的核心内容,而双方权力最大化的追求过程正是一个权力和利益博弈的过程。

一、国家与地方课程权力博弈的表现形式(一)课程决策权的博弈课程决策权是一切课程活动的起点,是课程领域最重要的权力。

在世界范围内来说,课程的决策权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行政型,主要采用自上而下模式来进行课程决策;草根型,采用由下而上方式,由各地教师团体或地方教育机关决定或改变课程,其变动性较大,在课程权力上地方拥有较大的自主权;示范型,既依循中央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又能广采专家、学者、教师、家长等的意见,并将课程研究成果先做示范性试用及修订,通过充分的实验研究,然后普遍实施。

[1]在现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我们采用的是非典型的示范型课程决策模式,之所以说它是非典型的,是因为在典型的示范型课程决策模式中,由于地方或学校被赋予了更大的课程决策权,因此国家与地方在此权力上的博弈是不明显的,或者说并没有真正凸显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国家与地方课程权力的博弈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第11期作者简介:樊亚峤(1983-),女,四川成都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摘要:随着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行,国家与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将产生课程权力博弈的现象。

这两级行政主体之间课程权力博弈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课程决策权、课程管理权和教材编写审定权三个方面,而双方课程权力博弈的特征则可以描述为强制性、层次性和不均衡性等。

关键词:课程管理;课程权力;博弈中图分类号:G 42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85(2009)11-0085-04樊亚峤(西南大学,重庆400715)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采用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随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推行,课程权力逐级下放,国家与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就必然会产生关于课程权力的博弈,其利益关系构成了两者之间博弈关系的核心内容,而双方权力最大化的追求过程正是一个权力和利益博弈的过程。

一、国家与地方课程权力博弈的表现形式(一)课程决策权的博弈课程决策权是一切课程活动的起点,是课程领域最重要的权力。

在世界范围内来说,课程的决策权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行政型,主要采用自上而下模式来进行课程决策;草根型,采用由下而上方式,由各地教师团体或地方教育机关决定或改变课程,其变动性较大,在课程权力上地方拥有较大的自主权;示范型,既依循中央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又能广采专家、学者、教师、家长等的意见,并将课程研究成果先做示范性试用及修订,通过充分的实验研究,然后普遍实施。

[1]在现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我们采用的是非典型的示范型课程决策模式,之所以说它是非典型的,是因为在典型的示范型课程决策模式中,由于地方或学校被赋予了更大的课程决策权,因此国家与地方在此权力上的博弈是不明显的,或者说并没有真正凸显出来。

而在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际上是一种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产物,是行政型课程决策模式与示范型课程决策模式的混合。

所以,国家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课程决策权上的博弈就始终存在。

具体而言,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作为权力主体的国家和地方两级随着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往往都会产生变更权力内涵和大小的需要。

这明显地体现为课程决策权力运作的非规范性,例如,国家所颁布的课程政策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基本要求,其本身并没有具体的课程实施规则,而地方则往往会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国家的课程政策进行“增补”或者一定程度上的“偷换”,目的则是通过对政策的细化和解读,来取其所需、弃其无用。

[2]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博弈行为是相互依存的,双方在冲突或者合作后所实现的损益得失的结果亦是相互依存的。

(二)课程管理权的博弈应该指出,并不是在分权课程管理体制下才需要课程的分级管理,我国传统的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也需要对各级课程行政主体的权责做出相应界定的。

但是,由于原来的课程开发实行集权模式,地方和学校只是被赋予了执行权,因而还没有真正出现课程管理权的博弈问题,即使是在某些问题的处理和解决上有权力博弈的倾向,也只是以“隐形权力博弈”的方式存在和进行。

课程管理权包括课程审查权、课程选择权、课程实施权以及课程评价权等几个方面,而课程管理模式则是课程管理权的具体体现。

一般而言,从课程管理实践形态上看,课程管理模式主要有四种:复制导向、考试导向、目标85··导向和发展导向。

在这四种课程管理模式中,复制导向无疑是集权型课程管理的典型体现,发展导向则是一种完全自主式的课程管理模式,当然发展导向模式往往也只占学校课程的一定比例,而目标导向则是现在分权式课程管理模式的代表。

目标导向课程管理模式中,中央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只负责确立基础教育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对于其它课程管理环节,诸如教材开发与选择、教学方式与渠道等均由地方或学校自主决策。

这种模式类似于企业目标管理,它或者由上级单独制定或者上下级共同商定目标,由下级自主决定达成目标的手段。

虽然,在新的课程管理体制中国家明确了各级管理主体的权责,但是各级课程管理主体在履行这些课程责权时仍不能与国家的要求完全一致。

并且,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及现行的政治体制还有中央集权管理本身所具有的优点,决定了我国课程管理体制不可能完全走向类似美国的分权制。

[3]因此,课程管理权力的博弈问题也就必然会产生。

(三)课程教材编写审定权的博弈所谓课程教材编写审定权是指对课程教材编写及其成果进行审定的权力。

进一步而言,由于在现实的课程政策中,地方没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选择的余地,因而课程教材的编写审定权就主要是指其中的教材编写审定权。

关于教材的编写与审定,教育部早在2001年6月7日就发布了《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其中规定了教材的编写与审定,实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两级管理,同时还规定教材在规定时间编写完成后,送相应教材审定机构初审,教材初审通过后,还要在400个班或2万名学生范围内进行试验。

并且,《办法》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中还分别规定了成立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负责国家课程教材的审定,以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的地方课程教材的审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也要成立省级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负责地方课程教材的初审和审定。

国家对中央与地方两级在教材编写与审定上所做出的如此权责分明的规定,其本身就是博弈的一种体现。

它实际体现了一种动态博弈过程,在此博弈过程中作为博弈一方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首先采用了强制性的占优策略,作为博弈另一方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参与行动和制定决策时已经知晓前者的行为,并且在此基础上与前者达成共识,并思考自己的策略。

此外,教材编写审定权不仅是为了保证教材的质量,同时也是确保教材选择正常秩序的必要手段。

我国人口众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也多,因此义务教育教科书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具有着极大的经济利益,教材编写审定权对实现各个权力主体的经济利益至关重要。

因而,国家与地方在课程教材编写审定权上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博弈关系。

二、国家与地方课程权力博弈的特征描述(一)强制性课程权力博弈的强制性就是中央利用自已的权威或优势地位,在配置课程权力、运作权力和配置课程资源过程中带有强制性色彩。

在大一统的中央高度集权体制下,这种权力配置和权力运作的强制色彩都达到了极致,上到课程资源调配,下到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与选用等,所有权力都归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虽然,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这种大一统的集权现象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转变和改善,但国家层次的教育行政部门和课程管理机构在课程权力分配上的强制性也常有体现。

从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教育法规中,我们也经常能够看见诸如“禁止”、“不许”、“必须”等强制性意味浓厚的字眼。

有统计显示,在义务教育课程设计中,必修课程占总课程量的比例分别为小学81.8%(五年制)、76%(六年制),初中75.57%(四年制)、84.5%(三年制)。

[4]这个统计表明,义务教育阶段是一种以必修为主、选修为辅的课程设计模式。

也即是说,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层面的教育管理和决策机构是拥有绝对权力的,他们在这一阶段的课程权力博弈中无疑占有绝对性、强制性的优势。

随着中央权力的下放,地方拥有了更大权力,如课程教材的编制权、审批权、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设置权与选择权等。

但是,这些权力皆是在遵守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规则条例以及在保证国家课程有效实施前提下才被赋予的,这种分权的实质只是一种集权状态下的适当分权。

并且,分权的程度和范围都是由国家层次的教育管理部门以文件形式做出规定,这些文件本身很大程度上并不具备法律效应,国家随时都可以根据需要对这些将被赋予地方的课程权力做出调整或变更。

地方与国家相比,始终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强制性是国家与地方课程权力博弈过程中的显著性质。

(二)层次性课程权力博弈的层次性是指课程权力主体之间的博弈并不是在所有课程领域同时展开,而是从个别领域开始,逐步扩展到其它领域的过程。

课程86··权力的分配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刚开始的权力分配都是比较缺少计划和目标,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权力分配方式。

随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以及课程改革的深化,现在的课程权力分配已逐渐发展成为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和有制度保障的改革方式,但这种分权和放权也是在一定层次上逐步实现的。

总体而言,国家与地方课程权力博弈的层次性主要还是表现在国家放权层次性上。

国家放权和地方扩权的层次性,主要是指中央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放权类别、放权幅度和放权深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管理机制,将课程权力逐步地从中央下放到地方和学校,从而让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参与到课程决策中来。

例如,在我国课程权力下放过程中,首先是出现了课程的国家决策和地方决策并行阶段。

这一时期,在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区范围内,决策以国家层次为主,课程的小部分为“地方安排课程”,为地方层次的决策提供了极少量的余地,而在上海市和浙江省,决策却以地方层次为主。

由此,形成了分别在全国不同地区实施的三套不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各科教学大纲:全国范围一套、上海市一套、浙江省一套。

[5]其后,课程权力又逐渐下移,国家教委逐步开始批准不同地区能够按照具体需要编写多种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六三”制和“五四”制教材各一套,这两套教材面向全国大多数地区,适合一般水平的小学和初中使用;北京师范大学编写一套“五四”制的教材,这套教材面向全国大多数地区,适合于一般水平的“五四”制小学和初中;四川省教委和西南师范大学共同组织编写一套主要面向经济文化基础薄弱的边远地区、农牧区和山区的教材等。

[6]八所高师院校出版社协作委员会编写一套适合重点中学的教材,其中半套属于义务教育(初中)教材,上海、浙江则根据各自的教学计划与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各编写一套教材,河北省教委制订编写适合复式教学的课程教材。

[7]再后,随着课程权力的进一步下移,全国范围内开始在不同地区分别使用不同的课程方案,先是实验,随后是正式推行。

由此可知,地方一级和学校一级的课程权力是随着国家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权力的放权类别、幅度以及深度的逐步扩大和加深逐渐获得的,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关于课程权力的博弈也正是随着地方一级课程权力有层次性的被赋予而逐步展开。

(三)不均衡性课程权力博弈的不均衡性,是指参与权力博弈的各主体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原先所占有的权力大小不对称,所导致的博弈过程以及结果的不均衡。

其中博弈过程的不均衡是指博弈过程是由强权力者主导的和博弈规则往往也是由强权力者制定的,而博弈结果的不均衡则表现为博弈之后所形成的新的权力格局也是由强权力者预设的,它一般不会超出强权力者所设想的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