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政府预算的编制与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四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指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进行规范和统一的制度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 法定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
2. 统一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对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适用的,保障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3. 程序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程序和流程,包括预算编制、决算编制、财务报告、财务监督等。
4. 独立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一般企业会计制度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预算管理、收支核算、资金调度等方面。
5. 透明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强调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依法公开财务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避免财务违规行为,并更好地保护财产权益。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二)预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健全单位预算管理体制,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正常运行,促进我单位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单位预算是根据单位事业发展计划和年度目标任务编制的年度综合财务收支计划,收入主要是财政拨款,支出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三条预算每年编制一次。
预算年度自每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月____日止,预算的收支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
第二章预算管理职权第四条我单位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权责结合”的预算管理体制。
第五条财务部是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预算的组织和实施。
具有下列职权:(一)具体负责做好当年预算的编制工作;(二)组织实施已经由主管部门审议、批准的年度预算;(三)对预算执行过程实行全方位的控制、监督和会计核算;(四)根据职能部门提出的预算调整申请,形成预算调整报告,提请单位负责人同意后,报主管部门审批;(五)定期向单位主要领导、党工委汇报预算的执行情况。
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的题目
第一章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的题目一、填空题1、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2、旧中国国家预算的形成起因于。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是国家预算产生的。
4、是国家预算产生的必要条件。
5、国家预算是政府分配集中性财政资金、为配置必要资金的重要工具。
6、国家预算的、需要以预算程序、步骤为保证,预算周期按预算年度为期、并分阶段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各阶段紧密联系、互为条件。
7、决算的编制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要划清预算年度、预算级次和资金界限,做到收支、、。
8、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
9、单位、部门根据预算控制数编制本单位、本部门预算后汇总后报送。
10、预算编制一开始就应细化到每个具体用款项目,细化的程度至少应达到决算要求,细化到达、、甚至级科目,总的原则应是越细越好,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透明度和强化监督。
11、是以项目的绩效(效益)为目的,以成本为基础而编制的预算。
12、绩效预算强调政府而不是,支出内容与服务规划紧密相关,使绩效评价渗透到政府的每一个部门。
二、单选题1、国家预算管理的主体是()。
A、政府B、财政C、国家D、税务2、国家预算管理在财政管理中处于()。
A、主导地位B、次要地位C、从属地位D、领导地位3、国家预算由()的预算组成。
A、各级财政部门B、各级政府C、各个单位D、各级国库4、国家预算是以()为基础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
A、数字B、报表C、管理D、计划5、()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不考计划虑基期情况,对原有的各项开支都要重新审核而测算并编制预算年度指标的方法。
A、绩效预算B、部门预算C、零基预算D、单位预算三、多选题1、国家预算的基本特征为()A、计划性B、法律性C、集中性D、年度性2、国家预算按照收支管理范围分为()。
A、财政总预算B、绩效预算C、部门预算D、单位预算3、预算周期的构成环节一般应包括()四个步骤。
政府预算管理 中央财经大学 5 第五章政府预算的审查批准 (5.2.1) 案例
县人大否决预算案说明什么?——析论人大对政府预算的审批案例来源:根据浙江大学公共管理研修班学员王柏能递交的文稿改编案例内容:1995年,H省R县人大在审议政府预算时,由于预算草案安排不能保证公教人员全部工资发放,预算打了赤字。
大会表决时,很多代表表示弃权,预算未能通过。
大会要求县政府根据代表的意见重新编制预算后报县人大常委会批准。
县政府认为,如果要全部发放公教人员的工资,县财政将出现很大的赤字,县政府感到无计可施,迟迟未作修改。
提交到县人大常委会时,仅做了少量的文字修改,未作实质性变动。
县人大常委会审批时,又否决了政府的预算草案。
会议明确指出,县政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证工资全额发放,不得打赤字预算。
预算草案两度为人大否决,此事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县委多次开会研究,表示财政困难再大也要保证工资发放,如果财政收入不足,县委带头卖车。
同时,县人大常委会也进行了充分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
最后,县政府对隐私反复测算,重新编制,采取了5项增收措施、3项减支措施,终于保证了公教人员的工资发放,同时也保证了农业、教育、科技等重点支出,而且做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这次预算审批,前后历时3个多月,终于在第3次提交县人大常委会时,得以顺利通过。
讨论:在预算编制、审批过程中涉及到的各部门职能怎样界定?怎样提高部门工作效率?政府在编制预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是指行政单位根据法定程序编制、执行和监督预算的一套制度。
这一制度旨在确保行政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合法合规地开展工作,保障公共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和有效利用。
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预算编制:行政单位按照法定程序,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自身情况,编制年度预算。
预算编制应遵循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的原则,确保预算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2. 预算执行:行政单位按照预算计划,在规定的范围和限制内执行预算。
预算执行应按照预算法规定的程序和规定,进行资金的收入、支出、调度和管理,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和目标的实现。
3. 预算控制:行政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进行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包括预算收支控制、预算资金绩效控制和预算管理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预算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问题,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4. 预算监督:行政单位预算执行过程中,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审计机关、监察部门等的监督和检查。
行政单位应按照法律法规和预算管理制度的要求,及时提供有关预算执行的相关信息和材料,接受监督和审计。
5. 预算调整:如果行政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需要调整的情况,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提出预算调整申请。
预算调整应当遵循程序合法、程序透明、事前报告、事后公开的原则。
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对于提高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确保公共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和保障行政单位的财务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部门预算的编制与管理PPT(共39页)
部门预算编制程序
关于编制××年中央部门预算的通知
部门编 1. 报预算 上报建议数 2. 建议数
部门编 3. 报预算 上报预算数 4. 数
财政部审 核部门预 下达控制数 算建议数
财政部审 核上报预 批复预算 算数
部门 执行 预算
成
图
部门预算
四、 我 国 部 门 预 算 的行 构政
性
收
成费 收
入
部门一般预算
7.强化法律性
(二)部门预算具有内在的优点 1.克服代编预算的方式。 2.统一预算分配权。 3.建立了相互制衡的管理机制。 4.调整了预算批复的主体,有利于及时、合理的批复预算。 5.严控年初预留机动财力,减少机动权,防止二次预算。
三、部门预算编制的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二)真实性原则 (三)稳妥性原则 (四)重点性原则 (五)透明性原则
第五章 部门预算的编制与管理
教学内容
部门预算改革 部门的基本支出预算 部门的基本支出预算 部门预算报表体系
第一节 部门预算制度改革
一、部门预算的含义
部门预算是由政府各部门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 立法机关审议通过的、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 算。 1.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和本部门机关经 费预算组成; 2.各部门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组织和监督本 部门预算的执行; 3.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4.编制部门预算的“部门”在资质上应该限定那些与 财政直接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一级预算单位。
四、基本支出预算的控制和调整
定额标准确定后,财政机关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按 定额标准计算形成的基本支出预算控制数及财政拨款补 助数下达给部门或单位。
基本支出预算中按照政府采购品目规定应当纳入政 府采购的支出,应当同时纳入政府采购预算,并按照国 家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执行。
部门预算的编制与管理
(二)部门预算具有内在的优点 1.克服代编预算的方式。 2.统一预算分配权。 3.建立了相互制衡的管理机制。 4.调整了预算批复的主体,有利于及时、合理的批复预算。 5.严控年初预留机动财力,减少机动权,防止二次预算。
精选课件
三、部门预算编制的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二)真实性原则 (三)稳妥性原则 (四)重点性原则 (五)透明性原则
精选课件
2.日常公用经费的核定:按机构性质和部门分类分 档定额及定额系数确定。
公务费=年均公务费定额×人员编制数
(三)单位基本支出预算的总体编制要求
单位基本支出预算的总体编制要求是:凡属共性、
经常性的开支项目都要实行单项标准定额;对无法
细化成单项定额的支出项目也应按照量化的原则归
类核定综合定额;其他一次性、不宜在基本支出预
1.合理排序:项目库中项目的排序。项目库中的项目应当按 照轻重缓急进行合理排序。项目排序是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 重要内容。
排序原则:一是项目类别的划分中“前三类支出项目”的延 续项目予以优先排序;二是其他项目根据政府财力状况,按 照项目的轻重缓急、择优遴选后进行排序。
排序方式:一是部门对申报的项目按照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类 (款)在项目库中进行排序;二是财政对部门申报的项目按照 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类(款)在项目库中分部门进行排序。 2.滚动管理。滚动管理是指将项目库中的项目分为延续项目 和当年新增项目在资金上所进行的预算安排。
补助工资=编制人数×年均津(补)贴定额 按标准提取的工作人员福利费、工会经费、长期休养人员生活费、探亲旅 费等,—般根据享受职工福利费的人数,逐项按标准计算;也可以参照上年 度职工福利费占工资总额的比例进行测算,或按全年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 算或定额提取。住房公积金根据在职人数、工资总额和计提比例测算。 职工福利费=工资总额×规定的计提比例
第五章政府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二)修订预算收支科目和预算表格
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由收入科目与支出科目组成 预算收支表格是预算收支指标体系的表现形式,包括预算收支总
表、预算收支明细表、基本数字表
(三)拟定计划年度预算收支控制指标
在对本年度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进行预计分析的基础上,财政部门
结合国家方针、政策等,拟定计划年度政府预算收支的控制指标 或年度预算限额。
(四)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
化因素
大部分的预算科目具有相对稳定性,所以编制时要以上一年
的政府预算执行情况为基础,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财税体制变化、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等因素,对本年度预算收 支指标进行综合测定,从而编制本年度的政府预算。
(五)上级政府对编制本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和要
第五章 政府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本章结构图
政府预算编制 与管理
政府预算编制 的依据与原则
政府预算编制 程序
政府预算收支 测算
政府预算编制 与审批
财政总预算的 编制与审批
政府预算编制概念界定 是指各级政府制定筹集和分配年度预算资 金计划的活动,是对预算收支进行综合平衡的 过程,他是整个预算管理的起点,编制是否科 学直接关系到政府预算能否顺实现。
(二)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与预算安排
新预算法第36条明确规定,各级预算收入的编制,应当与经
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计划)、财政中
长期规划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政府预算与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财政与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四)颁发编制预算草案的通知和具体规定
为了保证政府预算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每年在政府预算
政府预算管理课程《政府预算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政府预算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本课程大纲是以2006年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编制的。
二、教学时数分配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第一章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教学目的】本章是我国公共预算管理的基本理论、是以后各章内容的理论依据和基础。
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们了解我国公共预算管理的概念、结构和性质,以及公共预算管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职能作用。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国家预算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决定性原因。
我国公共预算管理是国家为建立集中性财政资金的需要,对国民生产总值进行有计划地分配和再分配的一个重要财政分配杠杆。
从其经济本质看,它体现着国家集中性财政分配关系;从其具体表现形式看,它又是国家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公共预算管理的性质是由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我国公共预算管理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预算。
本章难点:我国公共预算管理的结构变化。
国家预算组成体系:国家预算组成体系中央预算省本级预算省预算县(旗)预算——乡(镇)预算国家预算设区的市预算不设区的市预算市辖区预算市本级预算地方预算直辖市预算市辖区预算县预算——乡(镇)预算自治区本级预算自治区预算设区的市预算县(旗)预算——乡(镇)预算自治州预算【教学内容】一、国家预算的界定一、国家预算含义: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不同于家庭、企业预算)国家预算基本特征:预测性、法律性、集中性、完整性、年度性、公开性等。
国家预算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决定性原因。
阅读材料:国家预算的产生1、古代社会:“朕即国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2、1217年英国《大宪章》规定,除了特殊情况外,课税必须得到贵族和大地主代表会议的同意;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征税收入和使用预算支出都必须经过议会批准,并要求按年分配收支,在年前做出收支计划,提请议会审批和监督;17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联合王国总基金法案》,把全部财政收支统一在一个文件中。
第五章 政府预算的收支分类体系 《政府预算》PPT课件
(6)赠与,包括向外国政府提供的(分经常性和资本性两种)、向国际组织提供 的(分经常性和资本性两种)和向其他广义政府单位提供的(分经常性和资本性两 种)。
税收收入类下细分为:对所得、利润和资本收益征收的税收,对工 资和劳动力征收的税收,对财产征收的税收,对商品和服务征收的税收, 对国际贸易和交易征收的税收,其他税收等。
(2)社会缴款
社会缴款类下细分为:社会保障缴款和其他社会缴款。其中社会保 障缴款又按缴款人细分为雇员缴款、雇主缴款、自营职业者或无业人员 缴款、不可分配的缴款。
第二篇 政府预算的流程管理与相关改革
政府预算的收支分类体系
第
5. 1 政府预算收支分类概述
五
5. 2 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的国际经验
章
5. 3 我国现行政府收支科目体系:以
2018年为例
•Government Budgeting
政府预算收支分类概述
政
府
就是在政府预算管理中,按照特定的标准,对政府预算收入
Government Budgeting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功能分类科目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4)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
(2)外交支出
(15)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3)国防支出
(16)金融支出
(4)公共安全支出
(17)援助其他地区支出
(5)教育支出
(18)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
(6)科学技术支出
(19)住房保障支出
• 我国始于2007年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主要参考了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的《政府财政统计手册》和联合国出版的《政府事务的 经济和功能分类手册》等内容,这些范本在强调经济分类和功 能分类的重要性上是大体一致的。但有两点需要注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日期】1994.03.22•【文号】主席令第21号•【施行日期】1995.01.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1994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1号公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
不具备设立预算条件的乡、民族乡、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可以暂不设立预算。
第三条各级预算应当做到收支平衡。
第四条中央政府预算(以下简称中央预算)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组成。
中央预算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
第五条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
地方各级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以下简称本级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组成;下一级只有本级预算的,下一级总预算即指下一级的本级预算。
没有下一级预算的,总预算即指本级预算。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组成。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包括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
第六条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第七条单位预算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
第八条国家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税制。
第九条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
第十条预算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十一条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以人民币元为计算单位。
第二章预算管理职权第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政府预算》学习提纲Stu
《政府预算》学习提纲第一章政府预算概论第一节政府预算的内涵政府预算的概念(掌握)政府预算的的基本特征(了解)第二节政府预算的原则西方政府预算原则两大类(了解)中国的政府预算原则四个(了解)第三节政府预算政策预算政策的类型与基本内容(了解)第四节政府预算的职责功能政府预算的三大职责及其功能(掌握)第二章政府预算管理的基础第一节政府预算管理概述预算管理的概念(掌握)预算管理要素(了解)第二节政府预算管理的流程与周期预算管理的基本流程(了解)政府预算年度、类型和我国的政府预算周期(了解)标准预算周期注意与预算年度的区别(了解)政府预算周期的构成(应用)第三节政府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政府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基本概念(了解)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的几种划分方法,按管理级次分、按编制主体分、按行政隶属和经费领拨关系分(了解)政府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的主要监管机构(了解)第四节政府预算收支分类我国现行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体系,内涵、分类级次。
(掌握)第三章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第一节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概论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概念(了解)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了解)预算收支划分的原则(了解)政府间事权划分,能够判断职责的实际划分(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央地间预算收支划分(了解)第二节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我国分税制的主要内容,事权划分(了解),收入划分(了解)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基数确定(掌握)分税制改革的成效、问题和完善(应用)第三节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概念(掌握)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分类及方式,会区别(了解)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计算方法,基本公式(了解)第四章政府预算编制与审批第一节政府预算编制的依据政府预算编制的主要依据(了解)预算限额的分类两种,主要内容四项,限制的方式(了解)第二节政府预算编制的模式预算编制模式的主要类型、划分方式(了解)几种预算编制概念:复式预算、零基预算(掌握)第三节政府预算收支测算的一般方法预算收支测算的基本方法、特点(了解)我国政府预算收支的测算内容(了解)第四节部门预算的编制部门预算的“两上两下”编制程序,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掌握)部门预算的内容,部门收支的基本内容(了解)定员定额制度、双定额、项目库等制度(了解)第五节政府总预算的编制和审批总预算的构成,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基本内容(了解)预算审批程序结合预算法和PPT流程图(掌握)我国人大预算审批的问题和完善(应用)第五章政府预算的执行第一节国库制度国库的概念(掌握)国库的类型,中国的国库类型,经理银行(了解)国库的管理方式两种(了解)我国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内容零余额账户的概念(掌握)第二节政府预算收入的执行预算收入的两种缴款方式(了解)预算收入划分和报解的含义、流程(掌握)预算收入的退库范围(了解)第三节政府预算支出的执行政府预算拨款的原则(了解)预算支出的类型四种(了解)政府直接支付的流程、内容正确流程结合PPT(掌握)政府授权支付的流程、内容正确流程结合PPT(掌握)政府采购的定义(掌握)政府采购的主体、对象、采购的含义,采购定义结合PPT(了解)政府采购的方式、区别(了解)政府采购的一般程序(了解)(应用)第四节政府预算执行中的调整与检查政府预算调整的含义(掌握)政府预算调整的方式局部调整的具体方式四种(了解)政府预算调整的条件(了解)第六章政府决算与财务报告第一节政府决算的编制政府决算的含义(掌握)政府决算的组成按级次、内容、报送单位划分(了解)政府决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了解)政府决算草案编制的具体事项三项(了解)年终清理的主要内容(了解)第二节政府决算的审查批准决算审核分析的方法、形式、内容(了解)政府决算审查批准的程序参考ppt和预算法(掌握)。
第5章 国家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
(3)不利于预算管理制度的全面改革,比 如,编制部门预算和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 改革要求与国库支付制度相互配套,如果 仍实行分散支付制度,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政府采购和编制部门预算。
2.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内容
(四)按预算支出分类汇总依据的不同分类: 功能预算与部门预算
(1)功能预算:是一种不分组织单位和开 支对象,而是按照政府的概括目标或职能 对开支进行分类的预算方法。
★优点:便于了解政府在行使各项职能方 面的财政支出是多少。
★缺点:部门没有一本完整的预算,各部 门预算只反映预算内收支,不反映预算外 资金,这就很难全面、准确地反映各部门 财政收支状况。
(二)深化我国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措施
中央预算
国家预算 地方预算
省治县、旗)预算 乡(民族乡、镇)预算
本级预算
各部门单位预算
各级主管部门所属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汇编
一 级 总 预 算
下级总预算
二、国家预算的分类
(一)按预算编制的形式分类:
(1)单式预算:是将政府全部财政收支汇集编入 一个总预算内,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安排对照表。
(2)可靠性: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 运用科学的方法,依据充分,资料确定, 不得假定、估算,更不能任意编造。
(3)完整性:该列入国家预算的一切财政收支都要 反映在预算中,不得造假账、预算外另列预算。 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也应在预算中有所反映。
(4)统一性:尽管各级政府都设有各级财政部门, 也有相应的预算,但这些预算都是国家预算的组 成部分,所有地方政府预算连同中央预算一起共 同组成统一的国家预算。这就要求设立统一的预 算科目,每个科目都要严格按统一的口径、程度 计算和填列。
第五章政府预算制度
• 现代政府预算制度的基本特征:
–1.民主法制性
• 政府的财政收支权力必须来源于代表社会公众利益的立法机 关的明确授权并审议通过的政府预算,具有法律的权威性
–2.统一完整性
• 政府的所有收支必须全部纳入政府预算统一管理
–3.公开透明性
• 政府预算应当成为公开的文件,除少数涉及国家机密的信息 外,其他都应向社会公布
第五章政府预算制度
• 4.预算的审议与成立。 – 议会众、参两院对政府预算草案进行审议和批准,财 务大臣需要针对预算草案的编制方针、内容和特点、 财政金融政策、经济现状等,分别在众议院和参议院 进行演说。 – 议会演说结束以后,预算草案先要在众议院预算委员 会进行详细审议,然后再接受众议院全体大会的表决。 如果获得通过就送到参议院,重复同样的过程。 – 如果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意见不一致,则由两院召开协 商会议。如果仍不能取得一致,则以众议院的决议为 准。如果要对政府提出的预算草案进行修改,在众议 院必须获得50名以上议员的赞成,在参议院必须获得 20名以上议员的赞成。 – 2007年3月26日,2007年度日本政府预算经议会表决 通过后成立。
(二)日本的政府预算制度
• 1.政府预算管理机构及作用 –预算由内阁编制
• 政府内阁中,财务省(大藏省)在预算编制 和预算政策方面的权力大
• 财务省设7个局,其中预算局负责预算的编制, 税务局负责税收收入,还负责税收的预测和 税制改革等
–议会审议批准
• 日本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参与预算 管理的机构有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参议员预 算委员会和国会预算研究办公室
第五章政府预算制度
第二节 典型国家 的政府预算制度
• 一、美国的政府预算制度 • 二、日本的政府预算制度 • 三、外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基本特点
英国地方政府预算的编制与管理
&’ 帮助地方政府议员确定优先考虑的事项及时
间安排
"’ 预测服务需求的变化 $’ 显示因支出政策变化而可能需要的支出 (’ 显示不同政策选择的未来成本 %’ 为社会需求配制适当的资源 )’ 为私人服务活动提供基准体系
其中最为重要 的 短 期 计 划 活 动 就 是 预 算 准 备 与编制。作为涉及到资本投入 的 政 策 性 文 件 , 财政
广 角 镜 !"#$
英国地方政府
英国实行由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组成的高度 集中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几 百 年 来 , 中央与地 方政府职能和权限发生了多次巨大变化,演变至 今,英国现已形成一套政府间 事 权 财 权 划 分 清 晰 、 运行顺畅的财政管理体制。虽然一直以来地方政府 财政收支政策是英国经济的主 要 组 成 部 分 , 但与以 往任何时期相比, 当今地方政 府 财 政 在 英 国 经 济 发 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都显得尤为突出。由选举产生的 地方政府行使议会授予的权力 并 承 担 义 务 , 包括提 供住房、 教育、 社会服务、 警察和消防服务等; 地方 政府的收入来自非家庭财产税 收 中 分 拨 的 款 项 (一 项从商业及其他非家庭产业中征收的财产税。) 在由许多方面组成的较为复杂的地方政府财 政运行过程中, 预算编制与管 理 始 终 处 于 重 中 之 重 的核心地位。为此, 本文以比较分析的方法, 重点就 英国地方政府预算的编制与管 理 作 以 介 绍 , 以期对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给以启示 和借鉴。 预算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一个财政年度的经济活动 进行计划, 而且需要对比一 个 财 政 年 度 更 长 的 时 期 进行计划。同时, 要充分考虑人口统计因素、 经济形 势变动及立法制度变化等所 带 来 的 结 果 。 否 则 , 一 些重要的政策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将大打折扣。因 此, 一般情况下, 英国的地方政府 财 政 计 划 要 提 前 $ 到 % 年的时间。 (二) 财政周期。财政收 支 运 行 过 程 中 , 没有任 何两个地方政府编制完全相 同 的 财 政 预 算 , 但在实 践中, 所有的地方政府又通 常 遵 循 极 为 相 似 的 运 行 模式。一个比较典型的英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周期 大约为 $# 个月。当然, 具体到某一个地方而言, 也许 预算周期会略微提前一段时 间 , 这主要是由于法律 要求在正式的财政预算执行前一个月政府必须拿 出一个预算草案。英国的预算年度是从 ( 月 & 日到下 年的 $ 月 $& 日。地方预算一般在元月到 " 月经地方议 会通过后确定, 由于中央财 政 的 各 项 补 助 资 金 下 达 较晚, 地方政府通常在预算 最 后 确 定 前 $ 个 月 (&& 月 或 &" 月 ) 时, 提出一个关于下年度临时的财政支出 预算和地方税收水平草案, 以 防 由 于 考 虑 不 周 , 而 不得不在最后时刻变动预算, 影响预算的严肃性。 年度预算是地方政 府 经 济 政 策 的 代 表 性 文 件 。 预算编制是地方政府财政管理体系最广泛和最具 代表性的工作, 也是中长期 战 略 计 划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典型的预算编制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 月) : 第一步是财政部门发出详 细的指导性文件,向各部门解释预算编制的基本原 则, 据此, 各部门搜集基础数据和 资 料 , 并要求在规 定的日期内, 将这些数据反馈到财政部门。 目的在于 使得需要优先保障的服务能够得到合理的资源配 置。财政部门主要任务是为财政支出使用部门提供 建议和帮助; 汇总各部门提出的预算申请数; 按照预 算编制的基本原则, 测算出实际应采用的支出标准。 财政部门提出的预算编制原则是整个预算过程非常 重要的一环。 指导原则既要考虑议会的服务意向, 又 要考虑普遍的有影响力的经济条件的影响。
财政管理中的预算编制原则
财政管理中的预算编制原则第一章:引言预算编制是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国家和地方行政机关的重要职责,也是维护国家财政稳健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预算编制原则是指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原则。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结合实际案例,对财政管理中的预算编制原则进行详细阐述。
第二章:社会公正原则社会公正原则是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政府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坚持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保证国家财政资源的公正分配。
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政府必须尊重和考虑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确保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还要加强社会监督,增强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第三章:收支平衡原则收支平衡原则是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政府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按照总收支平衡原则,保证各项预算收支平衡。
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政府必须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合理规划财政收入。
如果缺乏可行的收入来源,通常只能通过减少支出的方式来实现收支平衡。
例如,对于财政赤字过大的国家,政府可以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以减少财政支出。
第四章:效率优先原则效率优先原则是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政府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优先考虑公共资源的最优利用,确保预算收入与财政支出的高效配合,实现财政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政府应尽其所能,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支出,并优先支持获得高效成果的项目。
例如,政府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优先考虑那些能够提高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项目,例如教育、科技等领域。
第五章:合规性原则合规性原则是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政府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应政策的规定,严格遵循预算编制程序,将财政管理过程纳入法制化轨道。
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政府应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制定预算。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财政预算执行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预算执行符合财政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规定。
政府预算管理制度
政府预算管理制度一、什么是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是指政府在制定、执行和监督预算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它是对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进行约束和保障的重要手段,以保证政府有序运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公共需求。
这一制度涵盖了预算编制、执行、审查和监督等环节,旨在实现财政收支的合理平衡与预算资源的高效运用。
二、预算编制1. 预算编制的过程预算编制是政府预算管理制度中的首要环节,它通过整合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需求,制定出相应的财政预算方案。
预算编制的过程通常包括政策确定、需求识别、收入估计、支出安排及整体权衡等几个步骤。
政策确定阶段要明确财政目标和政策导向;需求识别阶段要充分了解社会经济现状和各部门的具体需求;收入估计阶段要准确预测财政收入的来源与数额;支出安排阶段要逐项核定和安排各项支出,确保与收入和政策相匹配;整体权衡阶段要对各项预算进行整体把控和权衡。
2. 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缺乏公开透明、重点项目不突出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财政数据的公开和透明度,确保决策者和公众能够全面了解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情况。
此外,还应加强预算编制的沟通与协调,形成合理的财政政策和预算方案。
三、预算执行1. 预算执行的程序和要求预算执行是政府预算管理制度中的核心环节,其程序和要求需要明确规定,以确保预算的有效执行。
预算执行的程序一般包括批复预算、制定年度绩效目标、制定实施细则和执行前期准备等环节。
预算执行的要求主要包括执行的及时性、公开透明性、效率性和责任制等方面。
2. 预算执行的难点与对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面临预算执行困难、资金管理不规范、项目拖延等问题。
为应对这些难题,需要建立科学的财政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和内部控制,完善执法机制,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和公正性。
四、预算审查1. 预算审查的目的和程序预算审查是政府预算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环节,旨在提高财政收支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企业所得税收入的测算 (1)按计划年度销售额计算 计划年度所得税收入=计划年度销售额× 计划年度所得税收入=计划年度销售额×平均纯 益率× 益率×平均税率 平均纯益率=上年实际所得额/ 平均纯益率=上年实际所得额/上年实际销售额 平均税率=上年实际所得税额/ 平均税率=上年实际所得税额/上年实际所得额
第一,计算计划年度平均在校学生人数 计划年度平均在校学生人数= 计划年度平均在校学生人数=年初学生人数 +(招生人数-毕业人数)/12 ×当年新生在 (招生人数-毕业人数)/12 校月数
第二,计算计划年度教职工人数 计划年度教职工人数= 计划年度教职工人数=计划年度平均在校学 生人数× 生人数×教职工占学生比例
2、卫生事业费的测算 (1)单项定额法 假设某医院年初病床数为200张,计划年度 假设某医院年初病床数为200张,计划年度 增加了250张,其中90张是5 增加了250张,其中90张是5月1日开始使用 的,160张是10月 的,160张是10月1日开始使用的,该医院 为综合性医院,国家规定综合性医院职工 与病床的比例为1 与病床的比例为1:1,该医院职工月平均 工资为650元,该医院附加工资为工资总额 工资为650元,该医院附加工资为工资总额 的3%。 3%。
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按季预征,年终后4 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按季预征,年终后4 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列入政府预算 的所得税收入额是所得税入库额,它是上年 年终后的汇算清缴额和本年1季度~3 年终后的汇算清缴额和本年1季度~3季度 预缴数之和。因此计算公式如下: 计划年度企业所得税入库数= 计划年度企业所得税入库数=(上年销售额 ×平均纯益率×平均税率—上年1~3季度预 平均纯益率×平均税率—上年1~3季度预 缴税额)+(计划年度1~3季度销售额× 缴税额)+(计划年度1~3季度销售额×平 均纯益率× 均纯益率×平均税率)
(2)增长法计划年度企业所得税收入= )增长法计划年度企业所得税收入= 上年企业所得税收入× 1+增长率) 上年企业所得税收入×(1+增长率)
(3)按计划年度的计划利润额进行测算
计划年度所得税收入=计划年度应纳所得额*上年度平均税率 上年度所得税额 *100% 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计划年度利润额*上年实际课税率
第一节 政府预算的编审和编制依据
一、政府预算的编审 1.中央预算的编审 中央政府预算,简称中央预算,是由中央各部门 和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包括中央级的行政单位预算、 事业单位预算以及与中央预算收支有关的企业财务等, 还包括地方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 补助的数额。 中央复式预算的编制要求:中央国家公共预算不 列赤字。中央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 通过举借国内和国外债务等方式筹措,但是借债应当有 合理的规模和结构。中央财政本年度举借的国内、外债 务和还本付息数额应当在本级预算中单独列示。
第三,计划年度人员经费 计划年度基本工资=计划年度教职工人数× 计划年度基本工资=计划年度教职工人数× 工资定额× 工资定额×12 计划年度补助工资=计划年度工资总额× 计划年度补助工资=计划年度工资总额×提 取比例 计划年度职工福利费=计划年度工资总额× 计划年度职工福利费=计划年度工资总额× 提取比例
(2)产值定率法 计划年度增值税收入=计划年度产值× 计划年度增值税收入=计划年度产值×上年 实际产值增值税税率 上年实际产值增值税税率= 上年实际产值增值税税率=上年实际增值税 额/上年实际产值
根据统计,某部门上年度产值为6000万元, 根据统计,某部门上年度产值为6000万元, 缴纳增值税1200万元。计划年度预计产值 缴纳增值税1200万元。计划年度预计产值 7000万元。试测算计划年度增值税收入。 7000万元。试测算计划年度增值税收入。
计划年度公用经费= 计划年度公用经费=几项之和
第五,计划年度教育事业费= 第五,计划年度教育事业费=计划年度人员 经费+ 经费+计划年度公用经费
(3)综合定额测算法 计划年度教育事业费=∑(各类学生人数× 计划年度教育事业费=∑(各类学生人数× 综合定额)
假设计划年度高等学校学生人数为100万人, 假设计划年度高等学校学生人数为100万人, 每个学生的综合定额为2000元,试测算计 每个学生的综合定额为2000元,试测算计 划年度高等学校教育经费。
计划年度助学金= 计划年度助学金=计划年度平均在校学生人 数×享受助学金比例×月标准×12 享受助学金比例×月标准× 计划年度人员经费= 计划年度人员经费=几项之和
第四,计算计划年度公用经费 计划年度公务费= 计划年度公务费=计划年度平均在校学生人 数×支出定额 计划年度业务费= 计划年度业务费=计划年度平均在校学生人 数×支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额 计划年度修缮费= 计划年度修缮费=计划年度平均在校学生人 数×支出定额 计划年度设备购置费
中央预算收入是纳入中央预算、地方不参与分享 的收入,包括中央本级收入和地方按照规定向中 央上解的收入。中央预算支出是由中央财政承担 并列入中央预算的支出,包括中央本级支出和中 央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支出。 中央预算的编制内容包括:一是本级预算收 入和支出;二是上一年度结余用于本年度的支出; 三是返还和补助地方的支出;四是地方上解的收 入。
上年应纳税所得额 *100% 上年利润额
例如:某部门测算计划年度利润额为17000 例如:某部门测算计划年度利润额为17000 万元,上年度实际利润额为12000万元,根 万元,上年度实际利润额为12000万元,根 据税收统计资料,上年度该部门企业的应 纳税所得额为11400万元,所得税收入为 纳税所得额为11400万元,所得税收入为 3420万元,测算该部门计划年度企业所得 3420万元,测算该部门计划年度企业所得 税收入。 [17000× 11400/12000) [17000×(11400/12000)×100 %]*[(3420/11400)×100%]=4845(万元) ]*[(3420/11400)×100%]=4845(万元)
某地区上年销售收入为20000万,1~3季度 某地区上年销售收入为20000万,1~3季度 预缴企业所得税为900万元,计划年度该地 预缴企业所得税为900万元,计划年度该地 区预计销售收入为25000万元,其中第四季 区预计销售收入为25000万元,其中第四季 度销售收入预计为8000万,平均纯益率为 度销售收入预计为8000万,平均纯益率为 20%,平均税率为30%。试测算该地区计 20%,平均税率为30%。试测算该地区计 划年度企业所得税入库数。
(3)增长率法 计划年度增值税收入= 计划年度增值税收入=上年实际增值税收入 ×(1+增长率) (1+增长率)
(3)营业税收入的测算 一般纳税人计算营业税的方法往往是不同行业 采用不同税率的方法。财政部门测算计划年度消费 税收入,一般根据国民经济的增长情况和国家有关 方针政策,确定有关部门计划年度营业额,依据适 用税率进行测算。计算公式为: 计划年度营业税收入=计划年度营业额× 计划年度营业税收入=计划年度营业额×适用税率
第二节 政府预算收支的测算
一、主要收入项目的测算 二、政府主要支出项目的测算
一、主要收入项目的测算
(一)税收收入项目的测算 1、增值税 (1)产量定额法 计划年度增值税收入:=计划年度课税数量× 计划年度增值税收入:=计划年度课税数量×上年实际 单位税额 计划年度课税数量=计划年度产量× 计划年度课税数量=计划年度产量×上年实际课税率 上年实际课税率=上年课税数量/上年实际产量× 上年实际课税率=上年课税数量/上年实际产量×100% 上年实际单位税额=上年实际税额/ 上年实际单位税额=上年实际税额/上年实际课税数量
还可以采用综合法测算计划年度的营业税 收入,计算公式为:
上年营业税收入额 计划年度营业税收入=计划年度营业额* ± 其他因素影响增减额 上年实际营业额
(4)资源税收入的测算 一般采用以下公式: 例如:某部门计划年度石油的销售收入为 240000万元,该产品上年实际销售收入 240000万元,该产品上年实际销售收入 218000万元,实际征收的资源税17440万 218000万元,实际征收的资源税17440万 元,测算该产品计划年度的资源税收入。 计划年度资源税收入= 17440/218000*240000=19200(万元) 17440/218000*240000=19200(万元)
3.政府总预算的汇编 总预算的汇总方法:财政部审核中央各部 门的预算草案,编制中央预算草案;汇总 地方预算草案;汇编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然后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二、依据 1.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1995年 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 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章预算编制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 章预算编制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三章 预算制度和批准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指标 预算的编制要以国民经济计划为基础 3.预算管理体制所规定的管理权限和收支范围 按预算管理体制的要求,划分各级预算所应承担的的 支出范围,以及为满足其支出的需要,划给的相应的收入 来源。 4.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下一年度预算收支的增减变 化因素 总结上一年的经验教训,充分估计影响下一年预算收 总结上一年的经验教训,充分估计影响下一年预算收 支的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二、政府主要支出项目的测算
(一)经济建设支出 (二)事业发展支出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办法:核定收支,定 额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 测算依据:基本数据、定员定额
1、教育事业费的测算 (1)基数法 计划年度教育事业费=上年度预计执行数+ 计划年度教育事业费=上年度预计执行数+ 计划年度各种因素的影响 (2)单项定额测算法 某支出项目经费数=基本数字× 某支出项目经费数=基本数字×单项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