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基础习选题(9)新人教版
【2019-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学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2019-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学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8·长沙一中高考模拟,24)据《战国策》记载,赵国地处中央,成为“杂民之所居”,而宋国更加富庶,也是“邻民之所处”。
战国时人口流动的主要意义在于( )A.加速了部族血缘关系的瓦解B.使兼并战争的进程加速C.有利于中央集权国家的崛起D.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答案A解析西周时期分封制下,人口分布具有浓厚的血缘色彩,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人口流动逐渐加强,具有不同血缘的人口杂居在一起,从而加速了部族血缘关系的瓦解,故A项正确。
2、(2017·淄博高三摸底,2)公元124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
“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
规定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
太学的兴办( )A.有利于实现西汉王朝的思想统一B.促进了汉代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C.建立了考试为主的官僚选拔制度D.缓和了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矛盾答案A解析太学教授的内容是儒家经典,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的思想大一统,故A项正确;太学博士子弟合格者入朝为官,并没有促进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考试为主的官僚选拔制度”是形成于隋朝的科举制而非西汉时期的太学选官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矛盾问题,故D项错误。
3、(2017·郴州二模,7)朝奉本是一种古老的官职。
秦代有朝请,汉代有奉朝请,意思是“逢朝会请”,即每逢上朝便应召议事,并不实指某个官位。
明清两代,徽商蓬勃崛起,“徽州朝奉”成了徽记富商和当铺掌柜的专称。
“徽州朝奉”这种现象本质上说明了( )A.徽商弃商从政B.徽商追求虚荣C.徽商寻求政治庇护D.政府抑商答案D解析徽商弃商从政与材料和史实均不符,故A项错误;徽商追求虚荣反映的是一种表面现象,与题干“本质”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徽州朝奉”是一种自我“加封”,不是官府封授,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徽州朝奉”这种现象的产生,本质上反映了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导向,商人希图通过自我加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故D项正确。
新人教版2019高考历史一轮基础习选题单项选择9含解析
新人教版2019高考历史一轮基础习选题单项选择(9)1、(2018·江西百所名校高三大联考,26)二程、朱熹也知道今世非古时可比,不存在一套能强迫人人顺服的体制。
因此,他们向佛法禅学借来了“修心”的理念,宣扬“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
这说明程朱理学( )A.致力于社会稳定B.意在束缚人的行为C.融儒释道为一体D.主张改良社会体制答案 A解析根据“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可知程朱理学借佛教“修心”理念来稳定社会,故A项正确;此举意在通过改良个人来稳定社会,并非束缚人的行为,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道家思想,故C项错误;此举意在通过改良个人,进而改良社会,达到稳定社会的目的,并非主张改良社会体制,故D项错误。
2.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查。
据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 )A.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B.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C.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D.人类历史迈入工业文明时代解析:选A。
根据材料,实际上强调的是要用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来看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这个维度来说,其使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故选A项。
3.宗教改革早期,路德不赞成在学校中教授德语。
但此后,他一改原有的主张,积极推行用德语传教,并亲自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这一变化( )A.彰显反专制和求民主的时代精神B.消除教会神权对世俗领域的禁锢C.激起德意志民族反天主教会风潮D.否定《圣经》地位和上帝的存在解析:选C。
据题干用德语传教,把《圣经》翻译成德文可激发德意志民族的团结,有利于德意志人民反抗天主教会的腐朽统治,故选C项。
4.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悲剧作家,他们不约而同以传奇故事、人与诸神的关系,以及命运与家庭对人生的影响等为主题,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到公元前4世纪,悲剧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喜剧出现,喜剧作品常讽刺雅典官员,或取笑当时的一些思想家,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
2020年最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2020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文科)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40小题,60分)1.《佐传•隐公四年》记载: 四年春季,卫国国君桓公之弟州吁杀了卫桓公而自立为国君。
州吁不能安定卫国百姓,于是臣子石厚向石碏询问安定君位的办法。
石碏日:“王觐为可。
”由此可知A.卫国政局长期动荡B.嫡长子继承制被破坏C.分封秩序仍然存在D.礼乐制度已经崩溃2.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秃”铭文记载:周恭王三年,贵族裘卫用玉器和礼服从贵族矩伯手里换得1300亩田,并通过执政大臣进行了授田仪式,办理了换田手续,刻于青铜器上作为凭证。
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A.贵族权重,世袭制巩固B.田地交换,井田制动摇C.田地买卖,私有制确立D.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3.中国商周时期便有男子休妻“七出”之说,后又增加“三不去”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
这些规定()A.保护了女性基本权益B.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C.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D.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4.“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下列表述最接近这一思想内涵的是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一生未悟诚明了,百行须知孝悌先C.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D.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5.“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A.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B.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C.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D.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6.夏商的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
又保管典籍、记录时事;周代史巫开始分离,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
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A.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实现脱离B.影响了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C.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D.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7.学者王亚南指出,“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决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三单元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方 面的新变化。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中央:由__枢__密__院__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 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与禁 措施 军管理机构“___三__衙___”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 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摘编自陈致平《中华通史·第五卷·宋辽金史前编》
【史料解读】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①结合所学从北宋国力、面临的统治危机 史料从多个方面
及宋朝政局特点对变法的背景进行阐述; 分析了王安石变
结合王安石变法富国强兵的目的说明指 法失败的原因
导思想
(续表)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②根据史料“忽视了执法时在技术上的
Hale Waihona Puke 问 题 与 人 事 上 的 障 碍 …… 王 安 石 的 个 性
(续表) 实行__崇__文__抑__武____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
措施 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 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①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统一和安 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影响 ②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 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边防压力 (1)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北宋每年送给 辽“__岁__币___”,双方维持已有边界,北宋获得了北部边防 的基本安定。 (2)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 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___岁__赐___”。 2.财政危机:军费直线上升,占到国家财政开支的大 半;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4讲 课题9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题9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标要求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通过了解认识两宋时期在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一、辽宋夏金元的经济发展1.农业的发展耕作制度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有些地方一年三熟,提高了粮食产量经济结构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作物种植棉花在内地的种植始于宋朝,元朝南方植棉逐渐普遍,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边疆农业漠北、东北、西北、西南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2.手工业的发展制瓷业宋朝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的众多特色瓷器;元朝烧出了青花瓷和釉里红。
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矿冶业北宋煤的开采量很大,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印刷业发展迅速,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3.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市场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边境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货币需求量剧增,纸币出现外贸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城市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朝大都;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选择性必修2·第7课P 35)图解历史南宋海外贸易示意图4.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唐中叶以来南方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北宋灭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影响经济上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苏湖熟,天下足”交通上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大运河,开辟长途海运航线文化上北宋时,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采取南北分卷制度。
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思维提升经济重心的南移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及政局变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重心南移呈现如下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由内地向沿海地区逐渐转移。
二、辽宋夏金元的社会变化1.宋朝时期门第观念淡化原因科举制度更为完善,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表现婚姻择偶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人身依附关系减弱贱民阶层数量显著减少家内服役更多地来自雇佣无地农民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国家放松对社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会的控制易税即可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2.金元时期:受女真、蒙古族自身社会发展进度影响,上述变化出现一定程度的逆转,但从长时段来看,发展趋势没有大的改变。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必修一复习:第9课 法德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考历史 人教版 一轮必 修一复 习:第 9课 法德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共31张PPT)
共和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 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 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
★ 法国曾经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 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
★ 周围君主制国家的阻挠、干涉。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考历史 人教版 一轮必 修一复 习:第 9课 法德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共31张PPT)
德意志帝国的军国主义
• “日尔曼”:令人生畏的、好战的战士。
• 战争和掠夺是日尔曼部落生活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
• 强大的普鲁士,好战的容克阶级(容 克:德语junker,俾斯麦容克贵族家庭出 身)。
• 武力统一,崇尚武力。
• 军国主义对德国有极深的影响。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考历史 人教版 一轮必 修一复 习:第 9课 法德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共31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高 考历史 人教版 一轮必 修一复 习:第 9课 法德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共31张PPT)
2.确立的条件
•经济因素: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完成。 •政治因素:工业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统治地位的确立。
•文化因素: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3.确立的标志: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96年3月28日李鸿章离开上海,历时190天——整 整半年多。其间,经过四大洲,横渡三大洋,水陆行程9 万多里,访问了欧美8个国家,尤其是欧美五大强国:俄、
德、英、法、美,他是清代大臣中第一个进行环球访问 的外交特使。
民主共和制 (美国)
君主立宪制 (英国)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9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九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课标要求: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明确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结论。
科学精神:明确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评析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思维导图核心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各种政治力量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基本国情内容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地位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主要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它们2.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1)中国人民的抗争: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3)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资产阶级(进步力量,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提醒]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历史成果①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2)历史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提醒]在近代,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指的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人教版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练习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版历史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9)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3)1981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
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答案】B【考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对外开放【名师点睛】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历史现象:(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
(3)对外开放经历了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等步骤。
(4)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来。
2、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引发第三次高潮的主要原因是()A.中美关系正常化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中日建交【答案】A【考点定位】中国走向世界·外交舞台的拓展·尼克松访华与中美建交【名师点睛】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三次外交热潮:第一次发生在新中国成立时期,当时的主要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就是社会主义的苏联。
第二次建交热潮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这个时期中国回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世界各国重新认识中国,中美关系解冻也在此时期开始出现。
第三次建交热潮就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在这影响之下西方各国纷纷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3、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
这表明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9讲 课题23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史。
(1)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开展国民革命,并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2)政治制度:近代以来,民主制逐渐成为历史潮流,国民党仍然维护一党专制独裁,而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探索。
(3)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遭到摧残。
(4)思想领域: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毛泽东思想形成并得到发展,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课题23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课标要求1.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2.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五四运动(1)背景:巴黎和会的失败:英、美等国操纵的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2)概况阶段时间城市主力形式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起北京学生游行示威,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第二阶段1919年6月5日起上海工人出现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结果:北京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①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②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③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5)意义①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习练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习练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李仕才一、选择题1、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
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研究汉代A. 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B. 盐铁官营的实施状况C. 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D. 国家赋税的征收情况【答案】C2、有学者在对中国古代制造总结时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无奈。
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一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
可见中国古代所有制度设计都围绕的一个核心是A.扩大地方伪独立性B.维护百姓的利益C.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王权【答案】D【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古代制度的本质3、下表为《左传》在不同时期对同一问题的论述。
这些论述所体现的相同思想是A. 民贵君轻B. 重民轻神C. 天人感应D. 以民为本【答案】D【解析】三则材料均体现了对“民”的重视,以民为本是其相同思想,故答案为D 项。
A项和C项在表格中均没有具体体现,排除;表格中的第一则材料没有涉及“重民轻神”的思想,排除B项。
4.唐代佛学盛极一时,似有一统天下之趋势;宋代以后,儒学注入了时代新内涵,逐渐成为控制整个国家社会意识形态的官方哲学。
这表明儒学A. 具有民族凝聚力和使命认同感B. 与佛教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发展C. 倡导的理念随王朝更替而成熟D. 显示出与时俱进的时代感召力【答案】A5、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答案】D【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的人数和所占人口比例的增加,说明通过抗日战争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趋势不断加强。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习练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习练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李仕才一、选择题1、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晋平公之母为杞国女子,晋国(周成王弟弟叔虞的封国)因此帮助杞国(夏禹后代东楼公的封国)修筑城墙。
郑国批评说:‘晋国不恤周宗之阙,而夏肄是屏,其弃诸姬,亦可知也已。
诸姬是弃,其谁归之?是谓离德。
’”对以上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周王室对各诸侯国不分亲疏 B.宗法制度影响西周封国间的关系C.当时强调同宗族的国家相互帮助 D.周王和诸侯是宗法制的核心所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并没有提到周王室,故A项错误;题干中的历史事件并没有体现出宗法制度,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中“郑国批评晋国帮助不是同宗族的杞国”的信息,体现出了当时诸侯国强调同宗族国家间互相帮助,故C项正确;题干中的没有提到周王和诸侯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A.分封制、宗法制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C.郡县制、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明朝内阁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
根据所学知识,秦朝时期建立了三公九卿制,西汉时期继承了这一制度,因此题干中说“是一个大变动”,唐朝时期建立了三省六部制也是一个大变动。
分封制度、宗法制度是西周时期建立的;郡县制在秦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度在元朝时期出现,内阁制在明朝时期确立。
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3、南宋时期,南方麦类作物进一步发展,不但“有山皆种麦”,而且部分水田也实行稻麦轮作一年两熟。
这反映了当时A. 政局变化影响农作物分布B. 对外贸易推动小麦种植C. 经济重心的南移已经完成D. 小麦成为主要粮食作物【答案】A4.康熙统治后期,米价持续上涨,特别是康熙五十二年风调雨顺,不仅“田禾大收,即芝麻、棉花皆得收获”,是丰收的大好年成,然米价仍居高不下。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9讲 24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始 井冈山根据
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 地的建立
命队伍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
意义
点燃了“_工__农__武__装__割__据__”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走 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道路
1.提炼信息 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材料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 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毛泽东《如梦令·元旦》(1930年1月)
第九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 民族的独立与人民解放
课题24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 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标要求
中外历史纲要 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 3.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选择性必修 1.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 2.了解中国近现代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
拓展深化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原因 (1)当时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2)国民革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深刻的影响,全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 易于组织发动。 (3)农村中敌人统治力量薄弱,城市中敌人的力量相对强大。 (4)只有坚持武装斗争、土地革命与根据地建设三者相结合的道路,发展 革命势力,才能最终取得革命胜利。
东北
他们的侵略要求,在皇姑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
标志
改旗易帜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基础习选题(2)新人教版
基础习选题(2)一、选择题1、(2018·临汾质检,26)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
这一规划和设置( )A.体现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B.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D.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打破了依据山河等自然因素划分行政区的做法,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元代设置行省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极大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蒙汉等信息,故C项错误;行省制度是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创新,目的在于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故D项错误。
2、(2018·滨州调研)北宋建立之后,“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数送往京师”。
其后,又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财政管理机制,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
这说明宋代( )A.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B.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C.使军事权集中于皇帝D.加强对地方全面控制解析:选A 根据材料“北宋建立之后,‘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数送往京师’。
其后,又逐步建立健全了转运使、通判、主簿这样一套地方财政管理机制,地方支用‘悉出于三司’”可以得出宋代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故A 项正确;材料说明宋代削弱地方的财政权,这只是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故B 项错误;材料说明宋代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把地方的财政权收归中央,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宋代削弱了地方的财政权,加强对地方财政权的控制,故D项错误。
3、(2018·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测评)辛亥革命后,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等命名的报刊,据不完全统计达500余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基础习选题(9)新人教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基础习选题(9)一、选择题1、(2017·保定二模,26)宋朝负责丝织的绫锦院,在宋太宗端拱元年有兵匠(织工)1 034人,宋真宗戚平年间拥有锦绮机400余张。
宋徽宗崇宁三年建造了文绣院,招收刺工300人。
东京还有与纺织紧密相关的西内、东内染院,西内染院有工匠613人。
这表明当时( )A.已出现从事纺织业的专业户B.官营和民营手工业发展都很快C.官营手工业生产效率较高D.官营手工业规模大,分工细答案 D解析材料强调宋代官营手工业发展迅速,且规模较大并未涉及其生产效率问题以及民营手工业,故D项正确。
2、(2018·德阳模拟)下表是学者对出席1787年制宪会议的全部55名代表们财产状况和职业的统计。
作为史料,它可以( )制宪会议代表财产状况和身份分布表B.表明美国工业资本的崛起C.证明制宪过程的尖锐冲突D.说明美国宪法缺乏权威性解析:选A 据表中信息可知,与会代表均为资产阶级,没有工人和小农的参与,因此该法不具有广泛的阶级代表性,其内容也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故A项正确;材料“从事商业、制造业和航海业”人数较少,故不能说明美国工业资本的崛起,故B项错误;材料是对与会代表财产状况和身份的统计,不能反映制宪过程的状况,故C项错误;材料是对与会代表财产状况和身份的统计,与其权威性无关,故D项错误。
3、(2018·怀化模拟)下面几幅历史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我国( )A.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B.实行改革开放走向富裕繁荣C.政治制度建设在创新中发展D.人民政治权利和地位的提高解析:选C 全国人大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与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不符,故A项错误;全国政协一次会议和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均在改革开放前,故B项错误;材料分别呈现的是政协制度、人大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可知政治制度建设在创新中发展,故C项正确;特别行政区不能说明人民政治权利和地位的提高,故D项错误。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基础习选题(10)新人教版
基础习选题(10)一、选择题1、(2017·大连二模,27)南宋《清波杂志》中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
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这表明( )A.官营商品流向放宽B.瓷器市场竞争激烈C.窑务管理渐趋松懈D.汝窑产品质地欠佳答案 A解析从材料“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可知汝窑在供皇帝挑选后,可以投入市场,反映出官营手工业放宽了产品流通方向,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瓷器产品销售竞争激烈,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不是官窑管理松懈,故C项错误;汝窑是官窑,技术水平高超,故不会出现产品质地欠佳的现象,故D项错误。
2、(2018·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联考)传统的德意志特殊道路理论认为,自19世纪起,德意志便走上了一条“偏离西方但最终回归西方”的特殊道路。
这里的“偏离”和“回归”分别指( )A.军国主义色彩、民主共和制不断完善B.军国主义色彩、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C.专制主义色彩、代议制民主不断完善D.专制主义色彩、联邦制国家不断完善解析:选C 德意志第二帝国始终是一个君主立宪制而非民主共和制国家,故A项错误;军国主义传统并不是对西方的偏离,故B项错误;德意志的专制主义相对于西欧普遍的民主政体而言无疑是一种偏离,但其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又是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这又是一种对西方的回归,故C项正确;德意志的联邦制国家自第二帝国创始以来就始终没有太大的变更,故D项错误。
3、(2018·贵阳摸底)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停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在“必须走出去”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相继提出解决与邻国边界问题的政策,不干预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这一转变( )A.表明由“华夷”外交转变为近代外交B.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C.反映了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D.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解析:选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是现代外交,故A项与材料不符,故错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故B项错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之后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带有革命斗争色彩,“新中国相继提出解决与邻国边界问题的政策,不干预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是现代平等独立的国家外交的体现,故C项正确;从“不干预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可知新中国外交中还存在意识形态色彩,故D项错误。
部编版2020高考历史一轮基础习选题(6)(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选题(6)李仕才一、选择题1、汉元帝在做太子时,见其父汉宣帝所用的大臣多是一些精通法律的“文法吏”,便劝谏说:“陛下治国太偏重于刑法,应该起用儒生,实行德政。
”汉宣帝勃然变色,斥责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以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当时( )A.统治者强调外儒内法B.儒法对立现象严重C.儒学统治地位受冲击D.依法治国趋势出现解析:A 材料“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以德教,用周政乎?”说明汉朝治国并非只是单纯用儒家思想,也包括法家理论,形成外儒内法的治国策略,故答案为A项。
材料反映的是儒法互补,不是儒法对立,排除B项;C、D两项表述不能由材料推出,排除。
2、下图是龙门二十品(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之一,是北魏书法的代表作。
尽管二十品的题记的字体大小不等,章法上也不像唐代碑刻那样整齐有序,但不齐中仍然体现出“静穆”的特性来。
其中“静”是本源性的,是最高的审美标准;“穆”则是“静”的外在体现,具有宽宏、凝重、肃穆、和谐等内涵。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北魏统治者奉行尊道、礼佛、崇儒的政策B.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C.字体兼有隶书的古朴刚健和楷书的端庄大方D.造像题记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答案 C解析从图片信息看,魏碑书法字体兼有隶书的古朴刚健和楷书的端庄大方,故选C项。
题干和图片材料仅涉及造像题记等信息,无法体现A、B两项;D项属于草书的特点,与图片信息不符。
3、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八月二十日的《正言报》有报道:“财政经济紧急处分:总统昨以命令公布,实行金本位限期收兑法币及流通券。
制定四项办法(金圆券发行办法等)同时颁布施行。
”该报所报道的事件,最终结果是( )A.有利于抵制经济危机B.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C.恶化了国家经济形势D.提升了国家经济实力解析:C 材料表明:国民政府为挽救日益恶化的财政经济危机,于1948年8月在全国实行币制改革,通过所谓的“金圆券法案”强行收缴金银外币,发行金圆券。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基础习选题(4)新人教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基础习选题(4)一、选择题1、(2018·湖北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联考)元朝行省的权力很大,基本掌握着地方的军政大权,与宋代以来地方权力逐渐削弱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
这主要是由于元朝( )A.行省逐渐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B.巩固地方统治比加强中央集权更加迫切C.最高统治者不了解藩镇割据的危害性D.中书省总领国家权力制约着行省答案 B解析元朝行省为统治地方的常设行政机构,并不是地方统治核心,故A项错误;元朝疆域空前扩大,相对于加强中央集权而言,地方的稳定更具有迫切性,故B项正确;最高统治者不了解藩镇割据的危害性不适合史实,故C项错误;中书省总领国家权力制约行省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2、(2018·钦州模拟)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对于非常重要的问題,公民大会可能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这反映出雅典民主( )A.决策程序力求完善B.公民集体广泛参政C.民主机构相互制约D.公民权利逐渐扩大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得出,公民大会的决策程序力求完善,故A项正确;公民大会的产生和运行即体现了公民集体广泛参政,题目更多强调的是公民大会决策程序的问题,故B项错误;题目中只牵涉到了公民大会,没有民主机构相互制约之说,故C 项错误;根据题意,公民大会的决策过程,并未牵涉公民权利问题,故D项错误。
3、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乌兰浩特召开。
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内蒙古自治政府暂行组织大纲》等重要文件。
内蒙古自治政府是( )A.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少数民族自治政府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少数民族自治政府C.蒙古民族完全独立自主的自治政府D.蒙古民族与众多少数民族联合的自治政府解析:选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人教历史最新高考一轮基础习选题1附答案
人教历史高考一轮基础习选题(1)附答案一、选择题1、(2017·豫晋冀三省调研)在四川新繁和成都出土的汉代《市井》画像砖上有汉代“市”的景象:市列分明,商肆整齐,“市楼”矗立于市井中央,在其上可以“俯察百隧”。
这反映出( )A.汉代政府对市场贸易进行垄断B.四川的商品经济相对发达C.《市井》画像的景象与史实不符D.汉代的市场监管较为严密解析:D 材料中 “市楼”矗立于市井中央,在其上可以“俯察百隧”,说明政府对市场管理比较严格,故D项正确。
A、B两项材料体现不出,C项《市井》画像能反映一定的史实。
2、《龙门二十品》是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如下图所示。
其字体的基本特征是( )A.因形立意,体正势圆B.扁方严整,朴拙雄浑C.状似连珠,绝而不离D.轻转重按,笔断意连答案 B解析 A项是篆书的特征,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得魏碑书法的特点: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形成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朴拙雄浑的特点,故B项正确;C项是草书的特征,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无体现,故D项错误。
3、“随着日本的投降,斯大林似乎没期望中国共产党立即起而夺取政权。
他好像并不在意美国在中国的调停,实际上他建议毛与蒋达成某种协定。
”这表明当时( )A.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B.中国尚存在和平统一的机会C.美苏关系尚未出现裂痕D.苏联希望中国共产党放弃武装夺权解析:B 材料体现出“美国在中国的调停”,并不是支持蒋介石打内战,A项错误;材料“斯大林似乎没期望中国共产党立即起而夺取政权。
他好像并不在意美国在中国的调停,实际上他建议毛与蒋达成某种协定”表明当时中国尚存在和平统一的机会,B项正确;材料重在分析中国局势,不是关注苏美关系,C项错误;材料中斯大林似乎没期望中国共产党立即起而夺取政权,并不是希望中国共产党放弃武装夺权,D项错误。
4、(2018·江西高三调研,28)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进入中国。
利用银行和钱庄的信用关系,让中国旧式金融业为其服务,特别是利用钱庄为他们推销洋货,购买土特产。
(精品人教)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基础习选题(5)新人教版
基础习选题(5)一、选择题1、.(2017·宁夏银川一中二模,24)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权往往默许或公开承认宗族的司法权,宗族具有初级裁判权和一般惩罚权,族人不得不经宗族径自向官府投诉。
这说明了( )A.宗族是司法审判的第一审级B.宗族内部司法等级严密C.宗族司法高于国家地方司法D.宗族审判效率高于国家答案 A解析从材料“宗族具有初级裁判权和一般惩罚权,族人不得不经宗族径自向官府投诉”得出宗族是司法审判的第一审级,故A项正确。
2、(2018·肇庆模拟)下表是《十二铜表法》的目录,由此可见它的特点是( )AB.体现了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谨性C.体现了罗马法律的成熟和完善D.重视诉讼程序、注重保护私有财产解析:选D 《十二铜表法》从根本上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罗马平民的利益,但不包括居民中的奴隶,故A项错误;公正性和严谨性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自然法的发展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故C项错误;据材料“传唤”“审理”“执行”可知罗马法重视诉讼程序,据材料“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等可知罗马法注重保护私有财产,故D项正确。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情况一览表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筹备会议B.制宪与立法会议C.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D.代行中央政府职权解析:选C 由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具有广泛性,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暂时无法召开的情况下,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故C项正确。
4、《诗经·周颂·载芟》中记载“载芟载柞,其耕泽泽。
千耦其耘,徂隰徂畛”;《礼记·月令》也有记载“命农计耦耕事”。
这说明当时农业生产( )A.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B.使用耦犁进行耕种C.开展精耕细作的农业D.进行集体耕作解析:选D 材料是对当时农业生产劳动场面的描述,与土地利用率无关,故A项错误;耦犁出现在汉代,不符合材料春秋战国时期限制,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当时的耕作技术,不能反映出精耕细作的特征,故C项错误;材料“千耦”“计耦耕事”反映出当时农业实行集体耕作,故D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习选题(9)一、选择题1、(2017·保定二模,26)宋朝负责丝织的绫锦院,在宋太宗端拱元年有兵匠(织工)1 034人,宋真宗戚平年间拥有锦绮机400余张。
宋徽宗崇宁三年建造了文绣院,招收刺工300人。
东京还有与纺织紧密相关的西内、东内染院,西内染院有工匠613人。
这表明当时( )A.已出现从事纺织业的专业户B.官营和民营手工业发展都很快C.官营手工业生产效率较高D.官营手工业规模大,分工细答案 D解析 材料强调宋代官营手工业发展迅速,且规模较大并未涉及其生产效率问题以及民营手工业,故D 项正确。
2、(2018·德阳模拟)下表是学者对出席1787年制宪会议的全部55名代表们财产状况和职业的统计。
作为史料,它可以( )制宪会议代表财产状况和身份分布表B .表明美国工业资本的崛起C .证明制宪过程的尖锐冲突D .说明美国宪法缺乏权威性解析:选A 据表中信息可知,与会代表均为资产阶级,没有工人和小农的参与,因此该法不具有广泛的阶级代表性,其内容也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故A 项正确;材料“从事商业、制造业和航海业”人数较少,故不能说明美国工业资本的崛起,故B 项错误;材料是对与会代表财产状况和身份的统计,不能反映制宪过程的状况,故C 项错误;材料是对与会代表财产状况和身份的统计,与其权威性无关,故D 项错误。
3、(2018·怀化模拟)下面几幅历史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我国( )A .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B .实行改革开放走向富裕繁荣C .政治制度建设在创新中发展D .人民政治权利和地位的提高解析:选C 全国人大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与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不符,故A项错误;全国政协一次会议和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均在改革开放前,故B项错误;材料分别呈现的是政协制度、人大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可知政治制度建设在创新中发展,故C项正确;特别行政区不能说明人民政治权利和地位的提高,故D项错误。
4、据记载,宋太宗时东京等城市中时有临街开设商店的“浸街”现象发生,到宋仁宗时,政府干脆规定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临街开设商店。
由此可知,宋代( ) A.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B.城市治安出现了混乱C.城市经济的空间扩展D.政府重视商业税征收解析:选C 材料是对东京等城市中商人经营地点的描述,未反映城市规模的大小,故A项错误;材料无关城市治安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宋太宗时开始临街开店,宋仁宗时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临街开店,说明“市坊界限”打破,城市经济的空间扩展,故C项正确;材料无关商业税的征收问题,故D项错误。
5、(2018·海门调研)“自津浦通车,而京津之信二日即可抵沪,徐州以下,一日可至,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
”“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铁路发展有利于观念革新B.内地与西部边疆的联系在加强C.铁路交通受到民众的欢迎D.电信事业发展得益于铁路交通解析:选A 据材料“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路发展有利于信息传播、观念革新,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津浦通车,无法说明内地与西部边疆的联系在加强,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交通便利有利于信息传播、观念革新无法体现铁路交通受到民众的欢迎,故C项错误;材料提到信件传递快捷并未涉及电信事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
6、(2017·临汾三模,32)古希腊的学者没有统一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相同,但在思想学说上,他们的观点和基本倾向却较为一致。
以下观点属于“一致”的是( )A.感性的认识往往靠不住B.全体公民参与城邦管理C.平民政治是最好的政体D.以个人判断为标准答案 D解析材料与感性、理性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在思想学说上”,不是强调政治,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思想领域,与政体好坏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没有统一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相同”,说明古希腊学者在人文主义领域,主张尊重人的价值尊严,故D项正确。
7、1919年2月14日,俄共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关于社会主义土地整理和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的决定,之后大力宣传成立公社和协作社。
许多地方当局通过决定,规定在1919年春过渡到集体耕种土地。
这些决定( )A.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持续发展B.直接导致苏俄经济政策发生根本变化C.体现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导向D.反映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迫切心态解析:选D 材料中“1919年2月14日”即1919年初,苏维埃政权颁布了有关余粮收集制的法令,这一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可能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故A项错误;“根本变化”与材料中“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不符,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与材料中“1919年2月14日”不符,故C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与材料中“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的决定,之后大力宣传”“规定在1919年春过渡到集体耕种土地”相符,故D项正确。
8、(2018·泉州模拟)唐代女服的主要特征为风华美丽、不拘一格、个性突出,宋代女服一反唐代时的绚丽开放,呈现一种内敛拘谨而又不乏淡雅精致的风格。
这一变化反映( )A.理学的道德观念日渐普遍化B.宋代治国理念发生根本变化C.商品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D.工商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解析:选A 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思想较为开放,所以女服也不拘一格,而宋代随着理学的兴起,理学家提倡的“三纲五常”等道德观念逐渐普遍化,女服也随之变得内敛拘谨,故A项正确;理学在南宋以后才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故B项错误;商品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社会风气应该更为开放,女服不会变得内敛拘谨,故C项错误;市民阶层扩大,女服应该更加世俗化,而不是内敛拘谨,故D项错误。
9、(2018·临沂模拟)“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废除八股文一律改试策论。
各级考试仍定为三场,历史政治、时务、四书五经;以后一切考试,取士均以讲求实学实政为主,不凭楷法(写字)好坏为取舍标准。
该规定说明( )A.大清王朝已不适应时代需要B.经世致用思想在清末时出现C.维新派在文教方面除旧布新D.洋务派尝试教育方面的改革解析:选C 材料“百日维新”清政府的改革措施,表明大清王朝一定程度也在适应时代需要,故A项错误;经世致用思想在鸦片战争之后已经出现,故B项错误;材料“维新派废除八股文一律改试策论”,在文教方面体现出除旧布新的特点,故C项正确;该规定是维新派尝试教育方面的改革,故D项错误。
10、(2018·济南模拟)19世纪英美文坛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诞生了一批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如《苔丝》、《红字》、《名利场》、《简·爱》等,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出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发展B.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C.启蒙运动的兴起D.女权主义意识的兴起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19世纪”、“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得出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转变,促进了自由主义思想、推动启蒙运动(自由、平等思想)的发展,故主要原因从经济角度思考,故A项正确;根据前面的分析,故B、C项错误;根据题意,强调的是男女平等,并非女权主义,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2018·南通、扬州、泰州模拟)(12分)江南地区市镇的发展,始自宋元时代,反映了中国传统文明内在结构的调整。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市镇到南宋时普遍呈现出兴盛的景象。
临安城郊的市镇“商贾骈集,物货辐萃”,江阴的江夏市“商船倭舶,岁常辐凑”,嘉兴的濮院市“机杼之利,日生万金”。
在南宋江南那些繁荣的市镇中,已初步形成像州县城市那样的市区。
如吉州的永和镇“辟坊巷六街三市”,平江府的平望镇“邸肆间列”。
——摘编自陈国灿《略论南宋时期江南市镇的社会形态》材料二市镇“丝行”、“布庄”的发展,以至于明代后期嘉湖地区出现改良田种桑的现象。
双林镇“俗皆织绢。
四方之商贾咸集以贸易”,其特色产品包头绢“通用于天下”。
嘉定娄塘镇“所产木棉布匹,倍于他镇”。
丝与棉闯入农村经济生活,就单一地区,蚕、丝或棉布的收益有的甚至成为主业。
就整个江南地区,经济联系突破行政区划,仅涟市镇沈氏一地主,其采购活动竟达于杭嘉湖苏四府六县。
——摘编自王家范《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历史价值初探》材料三明清中叶之后,江南市镇人口的主体部分是商人、手工业工匠及脚夫、游民。
市镇也吸引着邻近地区的士大夫阶层向它聚集。
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即便是中小型市镇,无不是文人学士丛集,如浙江湖州的南浔镇,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的民谚,入清以后保持着“书声与机杼声往往夜分相续”的传统。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南宋时期市镇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宋市镇兴盛的主要原因。
(4分)(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市镇发展的主要表现及所引发的农村经济变革。
(4分)(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江南市镇所引发的农村社会变革。
有学者认为,江南市镇的发展反映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自我调适和转型。
请依据以上材料阐释学者的观点。
(4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市镇到南宋时普遍呈现出兴盛的景象”“商贾骈集,物货辐萃”得出工商业兴盛,据材料一“在南宋江南那些繁荣的市镇中,已初步形成像州县城市那样的市区”得出呈现出城市化特征;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得出农业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一“商船倭舶,岁常辐凑”结合所学得出海外贸易的兴盛。
第(2)问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二“双林镇‘俗皆织绢。
四方之商贾咸集以贸易’”“娄塘镇‘所产木棉布匹,倍于他镇’”得出出现专业化市镇,据材料二“就整个江南地区,经济联系突破行政区划”得出区域性市场网络形成,据材料二“沈氏一地主,其采购活动竟达于杭嘉湖苏四府六县”得出对外经济联系显著增强;第二小问变革,据材料二“嘉湖地区出现改良田种桑的现象”得出农村商品生产专业化、产业化,据材料二“就单一地区,蚕、丝或棉布的收益有的甚至成为主业”得出农村家庭收益结构变化,主副业倒置。
第(3)问第一小问变革,据材料三“江南市镇人口的主体部分是商人、手工业工匠及脚夫、游民。
市镇也吸引着邻近地区的士大夫阶层”得出农村社会阶层多元化,据材料三“即便是中小型市镇,无不是文人学士丛集”得出文风昌盛,科第兴旺,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第二小问阐释,据材料二“市镇‘丝行’、‘布庄’的发展,以至于明代后期嘉湖地区出现改良田种桑的现象”得出农村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互相结合,据材料三“‘书声与机杼声往往夜分相续’的传统”得出工商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结合,结合所学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