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第3章空气与生命第七八节碳氧循环及空气污染练习题新版浙教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空气与生命》同步习题(全章,含答案)
第3章空气与生命3.1 空气与氧气(1)A组1.小车剧烈冲撞后,安全气囊中会瞬间产生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该气体为(B)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2.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B)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3.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C)A. CO2B. N2C. H2OD. O24.小明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A)A. 氧气支持燃烧,常作宇宙航行中的重要燃料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C.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干燥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
甲、乙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炭粉,a、b为止水夹。
分别点燃红磷和炭粉,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同时打开a、b,则烧杯中的水可能先进入(A)(第5题)A. 甲瓶B. 乙瓶C. 同时进入D. 无法判断6.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
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是(D)A. 氢气、氮气B. 氮气、氧气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D. 氮气、氩气7.已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
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A )(第7题)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中压入空气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8.如图,某同学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对此,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D )(第8题)A. 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B. 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没有除尽氧气C. 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进入瓶内的水减少D. 将红磷改成足量的木炭,重新实验9.甲、乙两图分别是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第9题)A.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O 2的体积分数相同B.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有N 2C.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CO 2的体积分数相同D.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完全相同B 组10.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时,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远远大于原空气体积的15。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作业设计(新版)浙教版
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一、单选题1.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能表示各类生物呼吸作用的有()A. ①④⑦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⑤⑥⑦2.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A.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B. 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C. 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D. 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3.大自然中氧气的消耗有多种途径,下列不是氧气在大自然中消耗途径的是()A. 植物的光合作用B. 物质的燃烧C. 微生物氧化分解 D. 生物的呼吸作用4.如图所示为一个封闭透明的生态瓶,该瓶放在有光的地方,3天后小鱼仍能正常生活,最关键的原因是()A. 水草能制造氧气 B. 水草能制造有机物C. 水草能吸收二氧化碳 D. 水草能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5.自然界中氧循环如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A. 生物的呼吸作用B. 含碳燃料的燃烧C. 发展利用氢燃料 D. 微生物氧化分解6.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氧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氧气B. 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二氧化碳C. 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二氧化碳D. 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水7.在寒冷地区,每到冬季几乎所有的植物都会落下叶子,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停止,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却并不感到缺氧,这是因为()A. 天气寒冷,人们都在室内活动B.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是全球性的C. 由于寒冷,人们的呼吸作用减弱D. 在夏季植物释放了大量的氧气,储存到冬季用8.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建立世界环境日的目的是: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目的是()A. 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B. 外出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C. 充分利用太阳能D. 直接燃烧煤炭9.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的是()A. 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B. 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C. 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D. 在自然界中,生物遗体和排出物中的碳是不能循环利用的10.如图表示一天之内(早7:00~第二天早7:00)温室大棚中CO2含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口的目的是()A. 补充大棚内的CO2B. 补充大棚内的O2C. 降低大棚温度 D. 降低大棚湿度1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A. 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B. 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C. 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D. 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12.下列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叙述中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B. 一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C.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两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D.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3.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化合物甲可能含碳、氢、氧三种元素B. Ⅰ、Ⅱ、Ⅲ中都消耗了二氧化碳C. 循环过程中不需要吸收能量D. 涉及的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14.厄尔尼诺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CO2剧增,为减缓之,最理想燃料是()A. 优质煤B. 天然气C. 汽油 D. 氢气15. 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CO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B. 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C. 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 大气中CO2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填空题16.如图所示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1)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2019年八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复习 第3章 第七、八节 碳、氧循环及空气污染练习题 浙教版
第七、八节碳、氧循环及空气污染一、选择题1.在进行“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耗尽吗?”辩论中,“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耗尽”为正方观点,下列论点不应成为正方论据的是( C)A.汽车越来越多,消耗的氧气越来越多B.有证据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原始空气中氧气含量高达30%C.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是目前各国政府的重要环境政策D.地球人口的增多,其呼吸和使用的燃料越来越多2.温室中的绿色植物受阳光的照射生长,昼夜测定温室内氧气的含量如图3-16-7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D)图3-16-73.小明在光照条件下,取一个大烧杯,图3-16-8其中装入大半杯清水,在烧杯底部放一些新鲜水草,并通入一定量的A气体。
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水草,然后将一只盛满水的小试管倒置于漏斗上(如图3-16-8所示)。
过较长时间后,试管里收集到少许B气体。
对此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A.A是O2,B是CO2B.A是CO2,B是O2C.A是N2,B是O2D.A是N2,B是CO2图3-16-94.如图3-16-9描述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D)A.物质X是O2B.光合作用中,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C.C6H12O6是有机物D.自然界中的物质是不会变化的5.“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生活方式。
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主题的是( B)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大量使用塑料袋C.提倡以步行代替乘车 D.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图3-16-106.如图3-16-10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X处表示的过程不包括( C)A.动植物的呼吸B.煤的燃烧C.使用氢气作燃料D.生物遗体的腐烂7.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现有五个反应:①CO2+H2O===H2CO3②CO2+Ca(OH)2===CaCO3↓+H2O③6n CO 2+5n H 2O =====阳光叶绿素(C 6H 10O 5)n +6n O 2 ④CO 2+C=====高温2CO⑤CO 2+CaCO 3+H 2O===Ca(HCO 3)2能说明自然界中消耗CO 2的反应是( C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⑤D .①②⑤8.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图3-6-11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图3-16-11上述关系图能反映的化学观点或化学思想有( D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 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③化学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④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⑤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⑥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⑤C .①④⑤⑥D .①②③④⑤⑥9.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
精选2019-2020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习题精选第一篇
精选2019-2020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空气与生命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习题精选第一篇第1题【单选题】图为表示生态系统中含碳物质的部分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丁表示生物,①~③表示生理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为呼吸作用,②为光合作用,③为分解作用B、甲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分解者,起分解有机物为无机物的作用C、图中存在的食物链为甲→乙→丙→丁D、进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乙所固定的太阳光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011年11月至12月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市召开,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低碳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是(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B、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C、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D、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如图,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
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A、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B、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C、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环境保护部向媒体公布的2015年“环境日”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该主题旨在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下面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体污染C、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减少白色污染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的是( )A、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B、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C、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D、在自然界中,生物遗体和排出物中的碳是不能循环利用的【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今年6月8日至14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根据如图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②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B、在生物群落的食物链中,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的C、在城市交通中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能减少①过程的发生D、绿化环境、爱护草木有利于③过程的进行【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氧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氧气B、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二氧化碳C、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二氧化碳D、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水【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碳循环不平衡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A、水体富营养化B、酸雨C、温室效应D、臭氧层破坏【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与氧循环无关的是( )A、生物呼吸B、物质燃烧C、光合作用D、氟利昂破坏臭氧层【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如图为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请据图回答问题:图中A是氧气,C是______。
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综合训练(带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第三章综合训练一、单选题1.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滴加液体B. 振荡试管C. 氧气验满D. 过滤2.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监测指标。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
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A. 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B. 灰霾天出门戴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0.1微米左右)C. 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D. 为了减小PM2.5对环境的影响,禁止家庭使用私家车3.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镁片放置在空气中,不需要加热就能够在表面生成MgOB.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D. 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4.如图为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在实验过程中的描述正确的是()A. 实验所用红磷的量要尽量少B. 用酒精灯点燃红磷,为安全起见可慢慢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C. 红磷燃烧一段时间,熄灭后立刻松开止水夹D. 正确操作将观察到消耗的气体与剩下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45.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
下列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 磷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产生大量的白烟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产生淡蓝色的火焰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火星四射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发白光6.在试管甲中放入15g 氯酸钾,试管乙中放入15g 氯酸钾和一定量的MnO2,分别加热并充分反应。
下图对该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合理的是( )A. B. C. D.7.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 B. C. D.8.点燃的蜡烛在如图1所示密闭装置内燃烧一段时间后会自动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空气和生命复习题含答案
复习题1.依据已经学习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联合以下装置图回答以下问题:AB C D E(1)假如用A装置加热固体系取气体,请更正此中的两处错误:;。
(2)实验室利用装置B和E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验,所发生反响的文字表达式为;实验时,若气体产生速度太快,写出合理的办理方法;判断E装置中集气瓶已经采集满气体的标记是。
3)小刚查阅资料得悉,白色固体氯化铵受热分解能够制得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于是,小刚想用更正后的A装置加热氯化铵固体系取纯净的氨气,你以为小刚选择的实验药品合理吗?(填“合理”或“不合理”),请你说出合理或不合理的原由。
2.以下图,取三根粗细、长度均同样的光明细铁丝,将此中两根分别盘成螺旋状,在每根铁丝一端绑上粗铜丝,另一端系一火柴,点燃火柴,待快燃尽时,分别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早先放人一些水)。
察看到:Ⅰ、Ⅱ中铁丝都强烈焚烧,且Ⅱ中铁丝焚烧比Ⅰ中的更强烈;Ⅲ中铁丝没有焚烧。
ⅠⅡⅢ(1)为何Ⅲ中铁丝不可以焚烧?。
((2)剖析Ⅱ中铁丝焚烧比Ⅰ中的更强烈的原由。
3.科学实验倡导绿色环保,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良是一条很好的门路。
图甲是实验室制取并查验CO2的装置,图乙是对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良后的装置。
甲乙(1)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仪器同样(填字母编号)。
(2)往常用甲装置达成该实验需要的盐酸是“微型”实验装置用量的10倍,采纳“微型”实验装置拥有的长处是。
3)用乙装置达成“制取并查验CO2”的实验,耗费了0.73g10%的稀盐酸。
请计算:实验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是多少克?4.过氧化氢不稳固会自然分解,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
测得有关数据以下图:(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响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5.右图表示人体内某处气体互换的表示图。
2019年精选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拔高训练含答案解析第
2019年精选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空气与生命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拔高训练含答案解析第八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环境问题与CO2排放有关的是( )A、赤潮B、白色污染C、臭氧空洞.D、全球气候变暖【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的环节( )A、大气中二氧化碳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到植物体内B、动物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摄食植物使碳进入到动物体内C、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工业排放,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得到补充D、大雨使二氧化碳越来越多【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对维持地表温度起着重要作用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慢慢沿烧杯内壁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C、高钙奶粉中含有的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D、实验室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应在瓶底放少量水以防止瓶底炸裂【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室内,下列方法不可能使空气清新的是( )A、开窗B、在阳台上种花C、在屋内多种点花D、装上空气清新装置【答案】:第5题【单选题】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温室效应是当今三大环境问题之一,其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下列情况对温室效应影响最小的是( )A、用柴油作燃料B、用煤炭作燃料C、用汽油作燃料D、用氢气作燃料【答案】:第7题【填空题】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低碳行为,低碳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
如图表示目前某市碳循环的实际情况,请分析回答: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因为它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______,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循环。
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中含有的碳可通过④所示途径继续参与碳循环,主要是由于______的分解作用。
如果过度利用煤、石油等燃料,就会大大增加自然界中______的排放量,进而加剧温室效应。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空气与生命》测试题(含答案)
第3章自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点燃酒精灯C. 制取氧气D. 用滴管滴加液体2.教材中的某实验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目的是(A)(第2题)A.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B. 探索燃烧的条件C. 制取P2O5D. 检验P2O5的性质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A.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B. 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C. 石墨能导电——可作电极D. 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4.节日期间商场里人很多,让人觉得闷热缺氧,此时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B)A. 1%B. 19%C. 25%D. 78%5.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两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78%②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可燃性气体④二氧化碳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最好的气体肥料⑤在实验室中两种气体可以用相同的装置制取A.②④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④⑤6.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B)(第6题)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2不支持燃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B)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 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氧化铁固体C.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D.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8.图中甲、乙表示人体呼吸运动中的膈肌(用a表示)所处的两种状态。
据此判断甲、乙各处于呼吸的什么时期?(A)(第8题)A. 甲吸气、乙呼气B. 甲呼气、乙吸气C. 甲、乙都吸气D. 甲、乙都呼气9.将25克A 物质和5克B 物质混合,加热后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反应后的混合物含10克A 和11克C ,同时还含有一种物质D 。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综合练习(含解析)—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3章空气与生命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2020·浙江绍兴市·八年级期末)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A.B.C.D.2.(2020·浙江台州市·八年级期末)如图是测定空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
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含量远远超过五分之,以下选项可能造成这一结果的是()A.装置漏气B.燃烧匙中的红磷量过多C.点燃红磷后,燃烧匙伸入广口瓶过慢D.红磷熄灭后,广口瓶内气体未完全冷却就打开止水夹3.(2020·浙江湖州市·八年级期末)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利用如图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当温度升高至60℃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高至260℃过程中,又仅③开始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燃烧可证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③④可知无烟煤的着火点比红磷的高C.对比①②可知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对比①③可知燃烧需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4.(2018·浙江杭州市·八年级期末)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水稻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幼苗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第 10~20 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是因为幼苗不进行呼吸作用B.图乙是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曲线,可判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C.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根据 a、c 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D.图丁 12 时绿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温时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是因为气孔部分关闭5.(2020·浙江八年级期末)如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
关于电解水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此实验可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B.实际测得A试管中气体和B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比大于2:1C.理论上若得到4g氢气,可同时得到2g氧气D.与电源正极连接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6.(2020·浙江台州市·八年级期末)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7_8节测试卷新版浙教版.doc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7-8节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大气屮某种物质含量的升高能引起“温室效应”,这种物质是()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C.二氧化硫D. 一氧化碳2. 酸雨对生物危害极大。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下列哪种气体和酸雨的形成有关()A.氮气 B.二氧化硫C.水蒸气D.氧气3. 碳在自然界屮的循环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完成的,自然界屮主要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是() A. 呼吸作用 B.循环作用 C.光合作用 D.分解作用4. 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碳一氧平衡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 B.发展畜牧养殖业C.发展淡水养殖D.减少农药使用量5. 温室效应的产生是因为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导致二氧化碳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 B.大量生物物种的灭绝C.大面积围海造FHD.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6. 口然界中氧气的产生与消耗,构成了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下列选项不属于氧气在大自然屮消耗的途径的是()A.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物质在空气中的燃烧7.全球性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A.温室效应、生物入侵C.温室效应、乱砍滥伐8.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增施“气肥”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有利于蔬菜的丰产,这里的“气肥”指的是()A. 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氧气D.氢气9. 为保护坏境而提倡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下列各项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①骑白行车或者步行上学 ②农田秸秆焚烧处理 ③少开空调、少吹风扇④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⑤少看电视,多户外运动A.①②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③D.①③⑤10. 新发布的《坏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 PM2.5监测指标。
PM2. 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是造成灰霾现象的罪魁祸首,主要来 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八年级科学下册 3 空气与生命练习 浙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科学下册3 空气与生命练习(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科学下册3 空气与生命练习(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科学下册3 空气与生命练习(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空气与生命姓名学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
5 Ca:40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2、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3、“低碳生活”倡导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多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温度值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方式出行4、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溶解度 B.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密度C.用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D.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三瓶气体中5、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B、燃烧一定会发光发热C、可燃物达到一定温度时才有可能燃烧D、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6、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与此功能相适应的是—-——--————-————-—--—--—----——---—————-—---()A.肺泡壁很薄 B.肺泡壁布满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C.肺泡数量极多,表面积很大 D.以上三项都是7、下图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8、今年来,部分大城市出现雾霾天气,下列情况: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排放;③动植物的呼吸;④汽车尾气的排放.其中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9、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既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
2019-2020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习题精选第四十四篇
2019-2020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空气与生命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习题精选第四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所谓地球的“温室效应”是指( )A、频频发生的森林大火,使地球温度升高B、用塑料大棚提高棚内温度,使之适宜农作物生长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使气温升高D、地球上空臭氧层遭到破坏,使阳光中的紫外线易穿过大气层照射在地球上【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辩论:空气中的氧气会耗尽吗?正方的观点:“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直至耗尽”。
下列论点不应成为正方论据的是( )A、汽车越来越多,消耗的氧气越来越多B、太阳能、风能、核能等能源的开发利用将耗去空气中的大量氧气C、有证据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原始空气中氧气含量达30%D、随地球人口的增多,呼吸、燃料燃烧等耗氧也越来越多【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空气成分中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B、用洗洁精洗涤餐具油污属于乳化作用C、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废弃的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D、铝合金比铁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如铁活泼【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B、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C、CO和CO<sub style="line-height: 22px;">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大气中CO<sub style="line-height: 22px;">2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温室效应是当今三大环境问题之一,其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下列情况对温室效应影响最小的是( )A、用柴油作燃料B、用煤炭作燃料C、用汽油作燃料D、用氢气作燃料【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今年6月8日至14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根据如图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②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B、在生物群落的食物链中,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的C、在城市交通中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能减少①过程的发生D、绿化环境、爱护草木有利于③过程的进行【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建立世界环境日的目的是: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目的是( )A、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B、外出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C、充分利用太阳能D、直接燃烧煤炭【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科学家在分析被密封在琥珀中的远古时代的空气成分时发现,当时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35%,而现在仅为21%,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大量岩石风化消耗氧气B、海水中溶解氧增加C、生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D、气候变迁引起森林大量减少【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浙教版复习巩固四十五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空气与生命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浙教版复习巩固四十五第1题【单选题】所谓地球的“温室效应”是指( )A、频频发生的森林大火,使地球温度升高B、用塑料大棚提高棚内温度,使之适宜农作物生长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使气温升高D、地球上空臭氧层遭到破坏,使阳光中的紫外线易穿过大气层照射在地球上【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A、AB、BC、CD、D【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空气成分中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B、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C、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 ,以解决温室效应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环境保护部向媒体公布的2015年“环境日”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该主题旨在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下面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体污染C、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减少白色污染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建立世界环境日的目的是: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目的是( )A、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B、外出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C、充分利用太阳能D、直接燃烧煤炭【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室内,下列方法不可能使空气清新的是( )A、开窗B、在阳台上种花C、在屋内多种点花D、装上空气清新装置【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由于气候变暖,南极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下列气体中能引起气候变暖的是( )A、O2B、CO2C、SO2D、N2【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B、一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C、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两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八节碳、氧循环及空气污染一、选择题1.在进行“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耗尽吗?”辩论中,“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耗尽”为正方观点,下列论点不应成为正方论据的是( C)A.汽车越来越多,消耗的氧气越来越多B.有证据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原始空气中氧气含量高达30%C.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是目前各国政府的重要环境政策D.地球人口的增多,其呼吸和使用的燃料越来越多2.温室中的绿色植物受阳光的照射生长,昼夜测定温室内氧气的含量如图3-16-7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D)图3-16-73.小明在光照条件下,取一个大烧杯,图3-16-8其中装入大半杯清水,在烧杯底部放一些新鲜水草,并通入一定量的A气体。
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水草,然后将一只盛满水的小试管倒置于漏斗上(如图3-16-8所示)。
过较长时间后,试管里收集到少许B气体。
对此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A.A是O2,B是CO2B.A是CO2,B是O2C.A是N2,B是O2D.A是N2,B是CO2图3-16-94.如图3-16-9描述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D)A.物质X是O2B.光合作用中,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C.C6H12O6是有机物D.自然界中的物质是不会变化的5.“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生活方式。
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主题的是( B)A.教科书循环使用B.大量使用塑料袋C.提倡以步行代替乘车D.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图3-16-106.如图3-16-10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X处表示的过程不包括( C)A.动植物的呼吸B.煤的燃烧C.使用氢气作燃料D.生物遗体的腐烂7.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现有五个反应:①CO 2+H 2O===H 2CO 3 ②CO 2+Ca(OH)2===CaCO 3↓+H 2O③6n CO 2+5n H 2O=====阳光叶绿素(C 6H 10O 5)n +6n O 2 ④CO 2+C=====高温2CO ⑤CO 2+CaCO 3+H 2O===Ca(HCO 3)2能说明自然界中消耗CO 2的反应是( C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⑤D .①②⑤8.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图3-6-11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图3-16-11上述关系图能反映的化学观点或化学思想有( D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 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③化学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④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⑤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⑥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⑤C .①④⑤⑥D .①②③④⑤⑥9.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
下列①-⑥中有氧气参与的是( B )图3-16-12A .①②③⑥B .③⑥C .①②④⑤D .①③④⑥10.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大多是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有关物质。
下列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不相关的是(C )A .温室效应——二氧化碳B .光化学污染——二氧化氮C .酸雨——二氧化碳D .臭氧层破坏——氟氯烃11.用I 2O 5可以测定空气受CO 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 2O 5+5CO===I 2+5CO 2,根据生成CO 2的多少,可以判断CO 的含量。
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参加反应的I 2O 5的质量等于生成的I 2的质量B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 2中的氧原子总数C .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不一定相同D .参加反应的I 2O 5和CO 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I 2和CO 2的质量比12.新型纳米材料MFe 2O x (3<x <4)中M 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常温下,MFe 2O x 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 2转化为S ,转化流程如图3-16-13所示,已知MFe 2O y 中Fe 为+3价。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MFe 2O x ――→常温下SO 2MFe 2O y 图3-16-13A .SO 2对空气无污染B .SO 2发生了分解反应C .SO 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y 的数值为413.如图3-16-14是北京地区PM2.5来源分布图。
据此,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最不明显的是( D )图3-16-14A .减少汽车的保有量B .植树造林C .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D .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14.我国科学家在CO 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 在低温下与氧气反应转化为CO 2,示意图如图3-16-15所示。
下列关于该转化过程中的几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D )――→CO O 2四氧化三钴纳米棒――→CO 2 图3-16-15A .反应前后氧原子数不发生变化B .反应中CO 与O 2的质量比为7∶4C .四氧化三钴纳米棒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D .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没有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15.若甲代表生产者,乙代表消费者,丙代表分解者,丁代表大气中的CO 2库,则图3-16-16中能正确表示甲、乙、丙、丁在碳循环中的关系的是( B )图3-16-16二、解答题16.我国第一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于2003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HCHO)含量不得超过0.1 mg/m 3。
甲醛的含量可根据下列反应测定:4KMnO 4+5HCHO +6H 2SO 4===2K 2SO 4+4MnSO 4+5CO 2+11H 2O现取某装修后的室内空气样品500 mL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58×10-8(0.000 001 58%)的高锰酸钾溶液(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300 g ,与其中的甲醛恰好完全反应。
(1)求500 mL 该空气中甲醛的质量。
(2)通过计算说明,该居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联系实际:刚装修完的房子,可以采用什么方法除去装修材料释放出来的甲醛?你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1)1.125×10-3 mg(2)500 mL该空气中甲醛的含量=1.125×10-3500 mL=2.25×10-6mg/mL=2.25 mg/m3>0.1mg/m3;该居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通过室内空气的流通,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减少此类物质对人体的危害;还可以使用活性炭进行吸附而除去。
17.“牧童经济”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J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作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1)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C。
A.温室效应B.酸雨C.火山爆发D.土地沙漠化(2)下列经济模式属于“牧童经济”的是B。
①围田造房,毁林开荒②西气东输,充分利用能源③围湖造田,开垦荒山④发展工业,随意排污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8.某地规定关于排放的废气中SO2的含量不超过0.4 mg/L。
某兴趣小组利用以下反应:SO2+I2+2H2O===H2SO4+2HI,测定某工业废气中SO2的含量,测试装置如图3-16-17所示。
图3-16-17测试步骤:①碘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1.27 g碘单质,加入少量碘化钾,先溶解在100 mL水中,继续加水配制成1 000 mL溶液;②取5 mL上述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入2~3滴淀粉试液;③把100 mL 注射器的活塞推到底后,插入试管的橡皮塞中,如图3-16-17所示,然后缓缓向外拉,使吸入试管内的废气与淀粉碘溶液充分接触,每次抽取的气体为100 mL ,重复抽取n 次,直到溶液的颜色变为无色(废气中的其他成分不与淀粉碘溶液反应)。
(1)排放到空气中的SO 2气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
(2)步骤②中,5 mL 溶液中溶有碘单质6.35mg ,滴入淀粉试液后,溶液变为蓝色。
(3)按步骤测试某工业废气,抽取次数为80次后,溶液刚好变为无色,试计算该废气中SO 2含量,并判断是否符合排放标准。
排放达标19.“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
结合你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从物质变化的角度看,三大循环中有一种变化与另外两种变化有本质的区别,这一循环是水循环,这种循环主要是由水分子的运动引起的。
(2)从微观角度看,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从宏观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图3-16-18(3)如图3-16-18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
①图中a 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其名称为光合作用,除此以外,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另一主要途径为海水吸收,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H 2O===H 2CO 3。
②请各举一例实现图中所示的物质变化,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变化b 化学方程式:2H 2+O 2=====点燃2H 2O ;变化c 化学方程式:2H 2O=====通电2H 2↑+O 2↑;变化d 化学方程式:C +O 2=====点燃CO 2。
(4)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提出: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填序号)。
A .二氧化碳B .二氧化硫C .氮氧化物D .可吸入颗粒物E .臭氧 ②大气中的CO 2含量不断上升引起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大气中的CO 2是不是越少越好?为什么?不是,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太少,地表生物将遭受强烈紫外线的伤害,甚至地球也可能会变成冰球等)。
③人类降低空气中CO 2含量的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增强对CO 2的吸收,另一个是减少排放。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二氧化碳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B(填序号)。
A .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B .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C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D .开发新能源,逐渐取缔直接利用化石燃料的历史(5)研制和开发不含碳并可工业生产的清洁能源,一直是科学家不懈追求的目标,目前液氨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清洁燃料。
①氨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是氮气和水,试写出氨气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 3+3O 2=====点燃2N 2+6H 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