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治近况
风温肺热病(重症肺炎)最新版中医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重症肺炎)最新版中医诊疗方案风温肺热病(重症肺炎)最新版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病史及发病特点:起病急,传变快,病程短,四季发病,以冬春多见。
(2)临床表现:发病初起,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咳痰不爽、头痛、舌边尖红、苔薄黄或黄白相兼、脉浮数,或高热烦渴、咳喘胸痛、咯痰色黄或带血丝,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神昏谵语,舌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符合下列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者可诊断为重症肺炎。
主要标准:(1)需要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2)脓毒症休克经积极液体复苏后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次要标准:(1)呼吸频率≥30次/min;(2)氧合指数≤250mmHg(1mmHg=0.133kPa);(3)多肺叶浸润;(4)意识障碍和(或)定向障碍;(5)血尿素氮≥7.14mmol/L;(6)收缩压<90mmHg需要积极的液体复苏。
(二)证候诊断参照《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1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痰热壅肺证主症:咳嗽,痰多,痰黄,痰白干黏,胸痛,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次症:发热,口渴,面红,尿黄,大便干结,腹胀。
诊断:①咳嗽甚则胸痛;②痰黄或白干黏;③发热,口渴;④大便干结或腹胀;⑤舌质红,或舌苔黄或黄腻,或脉数或滑数。
具备①、②2项,加③、④、⑤中的2项。
2.肺热腑实证肺热腑实证是基于上述痰热壅肺证而突出腹胀、便秘、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寸实大的腑实特征。
3. 热陷心包证主症:咳嗽,甚则喘息、气促,身热夜甚,心烦不寐,神志异常,舌红、绛,脉数、滑。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得中医诊疗方案风温肺热病就是由风热病邪犯肺,热壅肺气,肺失清肃所致,以发热、咳嗽、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相当于西医急性肺部炎性病变。
一、诊断依据1、以身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胸痛为主症。
2、病重者可见壮热,颜面潮红,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或四肢厥冷等症。
3、冬春两季较多,具有起病急、传变快、病程短得特点。
4、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者,属细菌感染;正常或偏低者以病毒性感染为主。
5、肺部有实变体征,或可闻及干湿啰音。
6、痰直接涂片或培养可以找到病原体。
7、胸部X透视或摄片,可见一侧或两侧肺叶或肺段炎性阴影、二、分证论治1、风热犯肺证候:咳嗽,咳声嘎哑,咯痰不爽,痰粘稠色黄,咳时汗出,口渴,恶风,身热,流黄涕,头身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代表方剂:桑菊饮加减。
常用药物: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桔梗、杏仁、芦梗、甘草、前胡、浙贝母、牛蒡子、金银花等。
2、表寒肺热证候:咳嗽,气喘,痰粘而稠,咯痰不爽,恶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治法:发表散寒,清肺平喘。
代表方剂:麻杏石甘汤等。
常用药物: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知母、黄芩、鱼腥草、瓜蒌、桑白皮、浙贝母等。
3、肺热炽盛证候:咳嗽气急,喘促不宁,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燥,便秘,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肺。
代表方剂:清金化痰汤或苇茎汤、常用药物:桑白皮、黄芩、瓜蒌、桔梗、浙贝母、知母、栀子、苇茎、甘草、鱼腥草、冬瓜仁、薏苡仁、败酱草、大黄、天竹黄、白茅根等、4、肺热肠闭证候:咳嗽气急,发热口渴,目晡潮热,时有谵语,腹部胀满,大便秘结,腹部按之作痛,苔黄而燥,脉沉而有力。
治法:清热泻肠、代表方剂:大承气汤加味。
常用药物:大黄、枳实、厚朴、玄明粉、杏仁、胆南星、知母、全瓜蒌、天竹黄等。
5、痰热结胸证候:咳嗽,气喘,咯吐黄稠痰,寒热往来,胸膈痞满,按之疼痛,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风温肺热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它是由于外界风温进入体内,引起肺脏受热而发作的。
这种病症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喉痒等症状。
一、中医辨证分型:1.风热型:症状为高热、恶风、头痛、喉咙肿痛,舌质红、苔黄腻。
2.风寒型:症状为喉痒、咳嗽、畏寒、鼻塞,舌质淡白、苔白薄。
3.风毒型:症状为高热、全身酸痛、咳嗽嗽血,舌质绛红、苔黄腻。
二、中医治疗方案:1.中药治疗:【风热型】可使用桑叶、菊花、连翘、银花等清热解毒中药,如清热解毒剂、三黄石散等。
【风寒型】可使用陈皮、桔梗、苏子叶、白芷等祛风化湿中药,如葛根汤等。
【风毒型】可使用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竹叶等清热解毒中药,如银翘散等。
2.针灸治疗:【风热型】可选用风池、合谷、巨骨、曲池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有助于清热解毒。
【风寒型】可选用风池、合谷、鼻息三还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有助于祛风化湿。
【风毒型】可选用风池、合谷、曲池、肺俞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有助于清热解毒。
3.推拿按摩:可选用肺俞、太渊等穴位进行推拿按摩,有助于调整气血流动,促进体内湿热的排出。
4.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多食用蔬菜水果,少食用辛辣、油腻食物。
可适量饮用菊花、连翘、金银花等中药煎剂,帮助清热解毒。
三、注意事项:1.保持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感冒。
2.保持室内通风环境,避免暴露在扬尘和烟雾中。
3.避免吃辛辣、油腻食品,以免加重病情。
4.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激动。
以上是风温肺热的中医诊疗方案的简要介绍,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治疗期间,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治疗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治疗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在治疗风温肺热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7例风温肺热患者的资料。
结果中医治疗后,风温肺热患者的康复率高,47例患者中已经有45例患者完全康复,2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结论中医治疗风温肺热在临床上得到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风温肺热患者中医治疗【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2-02555-02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收治风温肺热患者47例,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2例。
1.2方法与结果:辛以疏风,凉以散热;清热化痰;清热豁痰开窍;养阴清热。
结果:经过中医治疗后,患者的痊愈率高,已经有45例患者恢复健康满意出院,2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现正留院继续接受观察治疗。
2.中医治疗2.1分证论治2.1.1热在肺卫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头痛,恶风寒,口渴,痰多,无汗,苔白或微黄,脉浮数,亦可见弦滑。
以恶风寒,无汗为本证诊断要点。
治法:用辛凉疏散法。
辛以疏风,凉以散热。
方药:银翘散(《温病条辨》)加减。
金银花连翘杏仁薄荷芦根苦桔梗甘草桑叶牛蒡子。
加减:无汗者,加荆芥;心烦者,加山栀;喘促者,加炙麻黄、生石膏;痰多者,加贝母;头痛者,加菊花、蔓荆子;咽痛明显者,加山豆根、板蓝根。
2.1.2痰热壅肺临床表现:发热,痰多痰鸣,痰粘或黄或白,咳嗽,胸闷,气粗,舌红苔黄或白或腻,脉弦滑而数。
以痰多痰鸣,痰粘痰黄或红,胸闷苔腻为本证诊断要点。
治法:清热化痰。
方药:中成药选用穿琥宁注射液400mg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2次;双黄连粉针剂1.2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2次。
汤剂选麻杏石甘汤(《伤寒论》)合千金苇茎汤化裁。
炙麻黄杏仁生石膏黄芩连翘虎杖白花蛇舌草鱼腥草全瓜蒌冬瓜仁贝母桔梗甘草芦根。
加减:腹实便秘者,加大黄、全瓜蒌;痰黄稠者,加胆南星、天竺黄;痰红者,加桑叶、焦山栀;痰鸣者加射干;胸闷甚者,加广郁金、金沸草;热甚者,加山栀、金银花。
中医药治疗风温肺热病的研究进展
:
疗效观察[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
0
1
7,
1
5(
9)
1
0
3
4
G
1
0
3
6
制初探[
D]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
[
20]牛 文 汇 补 肾 和 脉 方 治 疗 社 区 高 血 压 的 疗 效 评 价:动 态 血
研究[
D]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
21]宫 苏 娜 补 肾 和 脉 方 治 疗 社 区 高 血 压 的 疗 效 评 价:诊 室 血
与研究进展,指出近年来中医药在该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诊治等多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
【关键词】 风温肺热病;
中医药;社区获得性肺炎
中图分类号:
R25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9621/
cnk
i
11
G
3555/r
2020
1251
j
风温肺热病以寒战、高热、咳嗽、咳痰、胸痛等为主要
[
17]邹艳君 补益肾气法治疗老 年 高 血 压 病 肾 气 亏 虚 证 的 临 床
[
18]李 萌 益 肾 降 压 方 对 老 年 高 血 压 患 者 血 压 变 异 性 干 预 研
压研究[
D]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
压研究[
D]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
(收稿日期:
2019
近 年 来,许 多 医 家 对 风 温 肺 热 病 的 病 因 病 机 进 行 了 仔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风温肺热病是由风热病邪犯肺,热壅肺气,肺失清肃所致,以发热、咳嗽、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相当于西医急性肺部炎性病变。
一、诊断依据1、以身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胸痛为主症。
2、病重者可见壮热,颜面潮红,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或四肢厥冷等症。
3、冬春两季较多,具有起病急、传变快、病程短的特点。
4、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者,属细菌感染;正常或偏低者以病毒性感染为主。
5、肺部有实变体征,或可闻及干湿啰音。
6、痰直接涂片或培养可以找到病原体。
7、胸部X透视或摄片,可见一侧或两侧肺叶或肺段炎性阴影。
二、分证论治1、风热犯肺证候:咳嗽,咳声嘎哑,咯痰不爽,痰粘稠色黄,咳时汗出,口渴,恶风,身热,流黄涕,头身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代表方剂:桑菊饮加减。
常用药物: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桔梗、杏仁、芦梗、甘草、前胡、浙贝母、牛蒡子、金银花等。
2、表寒肺热证候:咳嗽,气喘,痰粘而稠,咯痰不爽,恶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治法:发表散寒,清肺平喘。
代表方剂:麻杏石甘汤等。
常用药物: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知母、黄芩、鱼腥草、瓜蒌、桑白皮、浙贝母等。
3、肺热炽盛证候:咳嗽气急,喘促不宁,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燥,便秘,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肺。
代表方剂:清金化痰汤或苇茎汤。
常用药物:桑白皮、黄芩、瓜蒌、桔梗、浙贝母、知母、栀子、苇茎、甘草、鱼腥草、冬瓜仁、薏苡仁、败酱草、大黄、天竹黄、白茅根等。
4、肺热肠闭证候:咳嗽气急,发热口渴,目晡潮热,时有谵语,腹部胀满,大便秘结,腹部按之作痛,苔黄而燥,脉沉而有力。
治法:清热泻肠。
代表方剂:大承气汤加味。
常用药物:大黄、枳实、厚朴、玄明粉、杏仁、胆南星、知母、全瓜蒌、天竹黄等。
5、痰热结胸证候:咳嗽,气喘,咯吐黄稠痰,寒热往来,胸膈痞满,按之疼痛,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中医护理方法与技术
传统护理方法
包括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以调整气血、平衡阴阳、扶正祛邪为目的,针对风温肺热病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调 理和护理。
食疗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 物。
情志护理
通过心理疏导、音乐疗法、放松训练等方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依从性。
风温肺热病中医护理现状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认识
疾病特点
风温肺热病是一种以肺为病变中心的急 性传染性疾病,多因感受风热邪气而引 发,表现出高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中医认为,风温肺热病的病机为外邪侵 袭,肺失宣降,痰热瘀滞。
VS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风温肺热病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 症状、舌象、脉象等,并结合四诊合参进 行综合判断。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与发 展趋势
汇报人:XXX 2023-11-23
目录
• 引言 • 风温肺热病中医护理现状 • 风温肺热病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 风温肺热病中医护理发展趋势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
风温肺热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患者 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04
风温肺热病中医护理发展趋势 与展望
中药新药研发及护理研究
中药新药研发
随着中医药研究的深入,针对风温肺热病的新药研发取得了 重要进展。一些新的中药制剂和方剂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 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风温肺热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护理研究
中药新药的研发不仅关注药物本身的治疗效果,同时也注重 护理方面的研究。针对风温肺热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如 饮食调理、生活起居等,被深入研究并应用于临床,有助于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
风温肺热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分析
风温肺热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分析摘要】目的:评价中医临床路径用于治疗风温肺热病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84例风温肺热病患者,抽签法随机分为传统组、试验组,传统组应用传统治疗模式实施治疗,应用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的气喘、咳嗽症状积分以及疾病整体疗效。
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气喘、咳嗽症状积分较传统组低,差异显著(P<0.05),疾病治疗总有效率较传统组高,差异显著(P<0.05)。
结论:应用中医临床路径治疗风温肺热病可使患者获得优于应用传统治疗模式治疗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风温肺热病;中医临床路径;症状积分;整体疗效【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4-0204-02近年来已有较多研究证实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对风温肺热病的中医治疗效果具有明显改善作用[1-2]。
为明确中医临床路径在风温肺热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进行以下分析和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84例风温肺热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疾病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采用抽签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传统组各42例。
试验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最小者29岁,年龄最大者75岁,平均年龄(45.79±4.06)岁,病程最短者19天,病程最长者3个月,平病程均(1.12±0.20)个月。
传统组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最小者27岁,年龄最大者78岁,平均年龄(46.01±4.11)岁,病程最短者22天,病程最长者3个月,平病程均(1.09±0.23)个月。
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均衡性分析,结果显示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P>0.05)。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风温肺热病是由风热病邪犯肺,热壅肺气,肺失清肃所致,以发热、咳嗽、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相当于西医急性肺部炎性病变。
一、诊断依据1、以身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胸痛为主症。
2、病重者可见壮热,颜面潮红,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或四肢厥冷等症。
3、冬春两季较多,具有起病急、传变快、病程短的特点。
4、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者,属细菌感染;正常或偏低者以病毒性感染为主。
5、肺部有实变体征,或可闻及干湿啰音。
6、痰直接涂片或培养可以找到病原体。
7、胸部X 透视或摄片,可见一侧或两侧肺叶或肺段炎性阴影。
二、分证论治1、风热犯肺证候:咳嗽,咳声嘎哑,咯痰不爽,痰粘稠色黄,咳时汗出,口渴,恶风,身热,流黄涕,头身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代表方剂:桑菊饮加减。
常用药物: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桔梗、杏仁、芦梗、甘草、前胡、浙贝母、牛蒡子、金银花等。
2、表寒肺热证候:咳嗽,气喘,痰粘而稠,咯痰不爽,恶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治法:发表散寒,清肺平喘。
代表方剂:麻杏石甘汤等。
常用药物: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知母、黄芩、鱼腥草、瓜蒌、桑白皮、浙贝母等。
3、肺热炽盛证候:咳嗽气急,喘促不宁,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燥,便秘,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肺。
代表方剂:清金化痰汤或苇茎汤。
常用药物:桑白皮、黄芩、瓜蒌、桔梗、浙贝母、知母、栀子、苇茎、甘草、鱼腥草、冬瓜仁、薏苡仁、败酱草、大黄、天竹黄、白茅根等。
4、肺热肠闭证候:咳嗽气急,发热口渴,目晡潮热,时有谵语,腹部胀满,大便秘结,腹部按之作痛,苔黄而燥,脉沉而有力。
治法:清热泻肠。
代表方剂:大承气汤加味。
常用药物:大黄、枳实、厚朴、玄明粉、杏仁、胆南星、知母、全瓜蒌、天竹黄等。
5、痰热结胸证候:咳嗽,气喘,咯吐黄稠痰,寒热往来,胸膈痞满,按之疼痛,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风温肺热病(老年人肺炎)诊疗方案
• 5.阴竭阳脱证;高热骤降、大汗肢冷、颜面
苍白、呼吸急迫、痰涎壅盛、唇甲青紫、 神志恍惚,脉微欲绝、血压下降,舌红少 津。 • 6.气阴两伤、余热不尽;低热夜甚、干咳少 痰、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神倦纳差、舌 红少苔、脉细数。
二.治疗方案
• • • • • • • • •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邪犯肺卫证: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主方:银翘散加减 加减:烦热,加山栀、黄芩;胸痛、加郁金;无汗,加 荆芥;舌红,口干,加沙参、芦根。 2.痰热壅肺: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主方: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减 加减:咳嗽痰多,加桑白皮、葶苈子;胸闷、脘疼、呕 恶、苔腻,去麻黄、石膏,加半夏、 黄连、瓜蒌;咳嗽 胸痛、咯痰白粘而腥,加冬瓜子、薏仁、桔梗、鱼腥草、 郁金;便秘,去 麻黄,加马兜铃、瓜蒌仁、麻子仁、蜂 蜜;腹泻,去麻黄、石膏,加葛根、黄连、败酱草; 痰 中带血,加小蓟、白茅根、茜草根。
风温肺热病(老 年 人 肺 炎)诊疗方案
一般描述:
• 肺炎是肺实质的急性炎症,有肺泡毛细血管充血、
水肿、肺泡内纤维蛋白渗出和细胞浸润及 至实质 等病理改变。以发热咳嗽、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感染性肺炎的发病率很高, 并随年龄而增加。 老年人肺部感染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 一 老年肺部感染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随着年龄 增长呈上升趋势 调查显示:老年感染性疾病中呼吸道感染占 57%, 而病死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 74.5%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2版《实用内科学》李锡莹
老年人肺炎)
诊断
• 单纯的原发性肺炎诊断不难,但老年患者,特别是体弱的
老年患者,有时呼吸道症状不明显而首先出现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意识障碍、神志恍惚、嗜睡、 昏迷等,极易漏诊或误诊
中医治疗风温肺热型肺炎观察
中医治疗风温肺热型肺炎观察风温肺热型肺炎常表现高热、喘咳、胸闷痛、痰黄或带血丝或铁锈色痰、苔黄、脉数等,属中医风温病范筹,笔者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风温肺热病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参照1997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本组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16~64岁;病程1~7 d;体温38.5℃~40℃。
血检白细胞总数增高者42例,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者52例。
X线检查全部病例均发现肺部炎阴影,其中右侧肺炎28例,左侧肺炎24例,双侧肺炎8例,2 治疗方法基本方:双花、连翘、鱼腥草、石膏(先煎)、芦根20 g,贝母、知母、黄芩各15 g,杏仁、桔梗、竹叶、甘草各10 g。
水煎服。
加减法;痰多加瓜蒌20 g、海浮石15 g。
便秘加大黄10 g(后下);痰中带血加白茅根20 g、侧柏炭20、栀子炭15 g;伤阴加麦冬15 g、生地15 g、元参15 g;热伤营血加丹皮15 g,元参15 g,麦冬15 g;高热谵语加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
上药1剂/d,水煎分二次服。
7 d为一疗程。
各别病例中西医结合治疗。
3 结果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血象正常,X线检查肺部炎症全部吸收)25例;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血象正常、X线检查肺部炎症大部分吸收)20例;好转(热已退、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血象、X线检查好转)9例;无效(治疗3 d发热未退,病情未减轻而加用西药抗生素治疗者)6例。
总有效率为90%。
退热时间最短8 h,最长15 d,平均3.2 d。
4 病例李某,男,38岁,干部,2008年10月10日初诊。
2 d前因受风寒,初起恶寒发热、咽喉不适,咳嗽痰稠,晨起痰中带血丝,胸痛而来诊。
诊见上症,舌红而干、苔黄,脉数。
血象:WBC12×109/L,N0.78,L0.02,X线肺部检查发现右上肺阴影。
诊为肺炎,证属风温肺热,痰热壅肺型。
老年人肺炎中西医诊治
老年人肺炎中西医诊治肺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下降和慢性疾病的存在,更容易受到其侵袭。
为了能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老年人肺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中西医的角度探讨老年人肺炎的诊治方法。
一、中医诊治老年人肺炎中医认为老年人肺炎主要是由于风寒、风热、湿邪等外邪入侵所致。
因此,中医治疗老年人肺炎的重点在于扶正祛邪、温化寒湿等方面。
1. 中医诊断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来诊断老年人肺炎的病情。
从望诊上看,老年人肺炎患者面色晦暗、呼吸急促,甚至出现咳喘现象。
从闻诊上,可以听到咳嗽的声音,声音低沉,并伴有痰音。
从问诊上,患者可能会有寒热往来、咳嗽气喘、鼻塞流涕等症状。
从切诊上,医生会检查老年人患者的舌苔、脉象等指标。
2.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老年人肺炎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和中草药疗法。
药物治疗主要使用一些温化药物,如麻黄、桂枝、附子等,以温阳化湿,扶正祛邪。
中草药疗法则使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等作用的中草药,如连翘、板蓝根等。
二、西医诊治老年人肺炎西医诊治老年人肺炎主要是基于临床症状,辅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
西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支持治疗。
1. 西医诊断西医通常采用胸部X光、CT扫描和血液检查等方法来确诊老年人肺炎。
胸部X光和CT扫描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肺部炎症的分布和程度。
血液检查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血气分析等参数,以评估患者的炎症程度和氧合情况。
2. 西医治疗西医治疗老年人肺炎一般采用抗生素、退热镇痛药和支持性治疗等。
抗生素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可以用于控制病原体的感染。
退热镇痛药可以缓解患者的发热和不适症状。
支持性治疗则包括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保持气道通畅等措施。
三、中西医结合的诊治方法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老年人肺炎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西医结合可以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和西医的实验室检查来全面评估老年人肺炎的病情。
在治疗方面,中西医可以互相补充,中医药可以辅助西医药物治疗,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轻副作用。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 关键词 】 风温肺热病 中医药治疗
综述
症 病 灶 吸 收等 方 面均 明显 优 于对 照 组 。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萍 等 “ 在 抗 感 染 治 疗 的基 础 上 加 用 宣 表 泄 肺 汤 ( 膏 、 母 、 石 知 黄芩 、 子 、 栀 连翘 、 杏 苦 仁 、 豆豉 、 金 、 龙) 淡 郁 地 治疗 风温 肺 热 病 3 5例 , 单 纯 用 西 药 抗 与
1 理 论 研 究
肺 部 炎 症 吸收 等 方 面 , 效 均 优 于 对 照 组 。 朱均 权 采 用 自拟 疗 养 阴清 肺 化 痰 汤 ( 芩 、 白皮 、 根 、 黄 桑 芦 鱼腥 草 、 冬 、 贝母 、 麦 川 炙
紫菀 、 白前 、 桃仁 、 当归 、 生甘草 ) 加减 治疗老年人肺炎 4 例 , l 总
的以发热为主症 , 具有热象偏重 , 易化燥 伤阴等特点的一类 急性 外感热病 , 出温病必须存津 , 提 津若不存 , 温病难治。 陈少东等
亦认 为 气 阴 两伤 是肺 热证 的基 本 病 机 之 一 ,贯 穿 于肺 热证 发 病 全程 , 疗上应时时顾护阴津 。 治
2 临床 研 究 2 1 汤剂 邹 于 民 以养 阴清 热 之 增 液 汤 合 行 气 活血 之血 腑
感 染 治 疗 组 对 比 , 果 治 疗 组 无论 在 退 热 、 善 临床 症 状 及 促 使 结 改
风 温肺 热 病 是 风 温 病 与肺 热 病 的合 称 ,是感 受 风 热病 毒 引
起 的四时皆有 , 以冬春两季多 发的急性外感热病 ; 而 以发热 、 咳
嗽 、 痰 、 痛 、 红苔 白或 黄 、 数 为 主 症 , 括 西 医 的 急性 肺 咯 胸 舌 脉 包 炎 、 气 管 周 围 炎 和 急 性支 气 管 炎 等 急 性肺 部 感 染 疾 病 “。 病 支 】本 为 呼 吸 系统 的常 见 病 和 多 发 病 , 医 中 药 治 疗 研 究 颇 多 , 一 定 中 有 的优 势 和特 色 。现 将 其 治 疗 近 况 综 述 如 下 。
钟一棠治疗风温肺热病经验
钟一棠治疗风温肺热病经验钟一棠先生出生世医之家,是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七十余载,学验俱丰。
如今他已百岁高龄,仍孜孜不倦,博古融今,师古而不泥古,对风温肺热病的病因、病机演变等均有独到见解,自创四方治疗风温肺热病,疗效显著。
笔者有幸随钟老侍诊,受其耳提面命,得益匪浅。
风温肺热病是风温病与肺热病的合称,系感受风热病邪引起,以冬春两季为多发的急性外感热病。
以发热、咳嗽、咯痰、舌红、苔白或黄、脉数为主症,包括西医的急性肺炎、支气管周围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急性肺部感染疾患[1]。
古代并无风温肺热病之病名,多散见于“肺热病”、“风温”、“肺炎喘嗽”等病证中。
1986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北方热病组将《内经》的“肺热病”与陈平伯的“风温病”合而为一,称为风温肺热病,并于1994 年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行业标准中。
1 论病因及病机演变钟老认为,本病之发生,原因在两个方面: 一为风热病邪袭肺,一为正气不足。
风热病邪是风邪与温热之邪的合邪,以冬春季多见。
春季风木当令,阳气生发,气候温暖多风,易产生风热病邪。
故叶天士说: “春月受风,其气已温。
”冬季应寒反暖,亦可形成风热病邪。
《内经》云: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风热病邪在体质虚弱的情况下,由口鼻侵入,进入肺脏则发为风温肺热病。
故钟老强调,在本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始终都要贯穿“治本”为主,病邪盛时祛邪,邪去正虚则扶正,但邪盛时若有正虚见证者,须扶正抑邪并施。
风热病邪属阳邪,其性升散、疏泄,多从口鼻皮毛侵入人体,肺位居高,首当其冲,所以本病初起以邪犯肺卫为主要病机,正如叶天士所云: “肺主气,属卫”,“肺位最高,邪必先伤”。
故病变初起即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等肺卫证候。
此时,若感邪不甚,并经及时治疗,可终止病变发展,获得早期治愈。
若肺卫之邪不解,病邪深入,风温肺热病遵循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其传变趋势,一为顺传于肺胃,由气而营而血; 一为逆传心包,由心营,而神明。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的回顾分析
【临床论著】中医综合治疗老年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的回顾分析*晋玉梅商李超李妍蓉△摘要:目的回顾分析中医综合治疗老年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中药饮片、穴位贴敷、中成药静脉制剂应用配合西药的治疗组与单纯西药治疗本病的对照组各30例。
观察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发热、咳痰、胸痛、气促等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及炎症标志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C 反应蛋白)情况。
结果治疗组在症状的改善、临床疗效和白细胞计数、C 反应蛋白诸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中医综合治疗老年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疗效满意。
关键词:中医综合疗法;老年病学;风温肺热病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19.07.001文章编号:1003-8914(2019)-07-0973-03Retrospective Analysi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rehensiv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of Senile Wind-warming Lung Febrile Disease (Phlegm-heat Obstructing in the Lung )JIN YumeiSHANG LichaoLI Yanrong △(Emergency Department ,Fengxian Branch of Shanghai Longhua Hospital Group —Shanghai FengxianDistrict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Shanghai 201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CM comprehensiv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wind-warminglung febrile disease (phlegm-heat obstructing in the lung ).Method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acupoint sticking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travenous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and simple western medicines were applied to treat the disease ,with 30cases in each group.The clinical symptom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inflammatory markers (leukocyte neutrophil count ,C-reactive protein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eatment groupimproved the symptoms and clinical efficacy.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effects of C-cell count and C-reactive protein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TCM comprehensiv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wind-warming lung febrile disease(phlegm-heat obstructing in the lung )is satisfactory.Key words :Comprehensive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lderly ;wind-warming lung febrile disease*基金项目:2017年上海市中医重点薄弱专科急诊专科建设项目作者单位:上海市龙华医院集团奉贤分院———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急诊科(上海201400)△通讯作者风温肺热病多归属于西医的社区感染型肺炎之列。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风温肺热病是由风热病邪犯肺,热壅肺气,肺失清肃所致,以发热、咳嗽、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相当于西医急性肺部炎性病变。
一、诊断依据1、以身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胸痛为主症。
2、病重者可见壮热,颜面潮红,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或四肢厥冷等症。
3、冬春两季较多,具有起病急、传变快、病程短的特点。
4、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升高者,属细菌感染;正常或偏低者以病毒性感染为主。
5、肺部有实变体征,或可闻与干湿啰音。
6、痰直接涂片或培养可以找到病原体。
7、胸部X透视或摄片,可见一侧或两侧肺叶或肺段炎性阴影。
二、分证论治1、风热犯肺证候:咳嗽,咳声嘎哑,咯痰不爽,痰粘稠色黄,咳时汗出,口渴,恶风,身热,流黄涕,头身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代表方剂:桑菊饮加减。
常用药物: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桔梗、杏仁、芦梗、甘草、前胡、浙贝母、牛蒡子、金银花等。
2、表寒肺热证候:咳嗽,气喘,痰粘而稠,咯痰不爽,恶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治法:发表散寒,清肺平喘。
代表方剂:麻杏石甘汤等。
常用药物: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知母、黄芩、鱼腥草、瓜蒌、桑白皮、浙贝母等。
3、肺热炽盛证候:咳嗽气急,喘促不宁,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燥,便秘,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肺。
代表方剂:清金化痰汤或苇茎汤。
常用药物:桑白皮、黄芩、瓜蒌、桔梗、浙贝母、知母、栀子、苇茎、甘草、鱼腥草、冬瓜仁、薏苡仁、败酱草、大黄、天竹黄、白茅根等。
4、肺热肠闭证候:咳嗽气急,发热口渴,目晡潮热,时有谵语,腹部胀满,大便秘结,腹部按之作痛,苔黄而燥,脉沉而有力。
治法:清热泻肠。
代表方剂:大承气汤加味。
常用药物:大黄、枳实、厚朴、玄明粉、杏仁、胆南星、知母、全瓜蒌、天竹黄等。
5、痰热结胸证候:咳嗽,气喘,咯吐黄稠痰,寒热往来,胸膈痞满,按之疼痛,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疗方案风温肺热病是由风热病邪犯肺,热壅肺气,肺失清肃所致,以发热、咳嗽、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相当于西医急性肺部炎性病变。
一、诊断依据1、以身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胸痛为主症。
2、病重者可见壮热,颜面潮红,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或四肢厥冷等症。
3、冬春两季较多,具有起病急、传变快、病程短的特点。
4、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者,属细菌感染;正常或偏低者以病毒性感染为主。
5、肺部有实变体征,或可闻及干湿啰音。
6、痰直接涂片或培养可以找到病原体。
7、胸部X 透视或摄片,可见一侧或两侧肺叶或肺段炎性阴影。
二、分证论治1、风热犯肺证候:咳嗽,咳声嘎哑,咯痰不爽,痰粘稠色黄,咳时汗出,口渴,恶风,身热,流黄涕,头身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代表方剂:桑菊饮加减。
常用药物: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桔梗、杏仁、芦梗、甘草、前胡、浙贝母、牛蒡子、金银花等。
2、表寒肺热证候:咳嗽,气喘,痰粘而稠,咯痰不爽,恶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治法:发表散寒,清肺平喘。
代表方剂:麻杏石甘汤等。
常用药物: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知母、黄芩、鱼腥草、瓜蒌、桑白皮、浙贝母等。
3、肺热炽盛证候:咳嗽气急,喘促不宁,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燥,便秘,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肺。
代表方剂:清金化痰汤或苇茎汤。
常用药物:桑白皮、黄芩、瓜蒌、桔梗、浙贝母、知母、栀子、苇茎、甘草、鱼腥草、冬瓜仁、薏苡仁、败酱草、大黄、天竹黄、白茅根等。
4、肺热肠闭证候:咳嗽气急,发热口渴,目晡潮热,时有谵语,腹部胀满,大便秘结,腹部按之作痛,苔黄而燥,脉沉而有力。
治法:清热泻肠。
代表方剂:大承气汤加味。
常用药物:大黄、枳实、厚朴、玄明粉、杏仁、胆南星、知母、全瓜蒌、天竹黄等。
5、痰热结胸证候:咳嗽,气喘,咯吐黄稠痰,寒热往来,胸膈痞满,按之疼痛,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浅谈使用中医药治疗风温肺热病的近况
浅谈使用中医药治疗风温肺热病的近况
黄权;王俊峰
【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
【年(卷),期】2015(000)010
【摘要】近几年,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城市空气质量的下降,呼吸系统疾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西医认为,风温肺热病是一种急性发作的呼吸系统疾病。
在中医理论中,风温肺热病是症状相近的风温病与肺热病的合称,患者发生病变的的脏器是肺,因肺感热、毒、痰邪所致,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中医药治疗风温肺热病的方法较多,其疗效也得到了人们的肯定。
本文主要对近年来使用中医药治疗风温肺热病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黄权;王俊峰
【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四川泸州 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四川泸州 64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1
【相关文献】
1.老年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诊治近况 [J], 李春颖;李泽庚
2.风温肺热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J], 陈立;熊旭东
3.风温肺热病中医药治疗近况 [J], 何丰华
4.中医药治疗风温肺热病的研究进展 [J], 周东花
5.中医药治疗风温肺热病临床文献回顾性分析 [J], 彭坤;宋远瑛;杨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学 术 探 讨
Ac a d e mi c s t r a y
3 4・
C h i n e s e j o u m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a c y
由气及血 ,终致血瘀 。
2 辨 证 分 型
现代 医家对老 年风温 肺热病 的辨 证分 型提 出了各 自的
观 点 。林 玉 洁 认 为 老 年 细 菌 性 肺 炎 在 临床 一 般 分 为 四 期 :
潜伏期 ,前驱期 ,症状 明显期 ,恢 复期 。别相 当于 中医的
卫 ,气 ,营 ,血病变证 型 。李建 生 等 总结 了老年 社 区获 得性肺炎 的临床特 点 ,提 出了常见 证候 为实证类 ( 风 热犯
皮 毛 ,主人 身之表 ,故 温邪侵 袭人 体首先 侵犯 肺卫 ,出现 肺卫证候 。“ 风温”反 映疾 病的主要病 因 ,“ 肺 ”则 突出病 变部位 ,“ 热”概括 了该病 的主要病 机。近年来 。随着越来 越多 的学者对本 病 的不断深 入 的研究 ,针 对该病 的病 因病 机也提 出了新 的观点 。王成 祥等 对 中医古代文 献进 行研 究 ,同时结合 临床观察 及治 疗经 验 ,认为 老年风 温肺 热病 其病 因多为风热 毒邪 ,或 寒从 热化 ,病位 在肺 ,基 本 病机 为正气 亏虚 、毒瘀 互 结 ,其 中以 热 ( 毒 ) 、痰 、虚 、瘀 为
【 关键 词】 老年风温肺热病 ;中医诊治 近况 ;辨证分型 ;临床治疗 【 中图分类号 】P , 2 5 4 . 2 3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8 5 1 7( 2 0 1 4 )2 0— 0 0 3 4— 0 3
风温肺 热病是 风温病 与肺热 病 的合称 ,是感 受风 热病 毒而引起的 四时皆有 ,以冬 、春两季多发特 征 ,拟订 了相 关证
候诊断标准 ,总结 辨证 治疗规 律 ,为本 病 的中 医诊 治 提供 了重要依据 。陈宪海等 调查 8 0例老 年肺炎患 者 ,按照 中 医辨证分型 ,例数 从 多到少依 次是 痰热 壅肺组 、气 阴两虚 组 、肺 胃热盛组 、风热犯肺组 、热 闭心包组 、邪 陷正脱组 , 总结老年风温肺热病 以虚毒交互 为患 ,临床最 为多见 为热 、 毒 、痰 、瘀壅肺 ,其次为气 阴两 虚。于会勇 等 。 。 通过研 究 分析 3 3年来有关老年肺 炎的现代文献 ,总结 出老年肺炎常 见证候和证候要素 的分布特 点 ,涉及证候 名称共 5 8个 ,排 名前 5位 的是 痰热 壅肺证 、痰湿 阻肺证 、风热 袭肺 证 、气 阴两虚证 、热 闭心 包证 。并 在此 基础上 总结 病性类 证候 要
病 的根本 是 正气 亏虚 ,以痰 为 主要 病 理 因素 ,病 位 在 肺 ,
性 肺部 感染性疾 病… 。老年 风温肺热病 指老 年人 ( 大 于或 者 等于 6 O岁 )罹 患的风温肺热病 。尽管 近年来各 种诊断治 疗 技术的发展 使老 年风 温肺 热 病 的诊治 及 预后 有所 改 善 , 但 其发病率仍未 见 降低 ,并且死 亡率 极高 。近年来 ,中 医
中药在老年风温 肺热病 的病 因病 机 、辨证分 型 、诊断 治疗 等多方 面取得 了一定 的进展 ,临床采 用 中医 中药 治疗 老年 风 温肺 热病 已成 为一 种趋势 ,并且 治疗方 法和用 药 日趋多 样化 ,现综述如 下。
1 病 因 病 机
与脾 肾等脏 腑密切 相关 ,气 阴两 虚则贯 穿疾 病始终 ,久病
素1 9个 ,病位类证 候要 素 1 0个 。排 名前 5位 的病 性证 候
要素是火 ( 热) 、痰 、阴虚 、气虚 、风 。排名前 5位 的病类 证候要素为肺 、脾 、肾、 胃、心 神 ,总 结 出老 年肺 炎 的证 候分布 复 杂 多样 ,而证 候 要 素 分 布 则 相 对 简 约。徐 慧 聪 等 对 4 4 8例成人社 区获得 性肺炎 ( C A P )患 者 的临床资 料进行 了 回顾性 的分 析 ,比较 老年 C A P患者 ( 年 龄 ≥6 0 岁 )2 3 8例与非老年 C A P患者 ( 年 龄 <6 0岁 )2 1 0例 的临 床特征 及 中 医辨 证 分型 的异 同 ,结 果 得 出 老年 与非 老 年
肺证 、痰湿壅肺证 、痰热壅肺证 、外寒 内热证 ) ,正 虚邪恋
类 ( 气 阴两虚证 、肺脾 气虚 证 ) ,危重 变证 类 ( 邪 陷正 脱
本病发生 责其 两个 方面 :一 为正 气不 足 ,正气 亏虚 是
老 年患者发 生风温肺 热的内在因素。 《 内经》 :“ 正气存 内 ,
邪不可 干 ,邪之所凑 ,其气必 虚” ,若 素体虚弱 ,加之 起居 失调 、遇 劳体倦 、饮食 不节 、七 情刺 激 ,都 能造成 机 体正 气 不足 ,易感受 风热病邪而致病 。一 为温邪袭肺 。《 外感温 热篇》: “ 温邪上受 ,首先犯 肺 ” ,口鼻为 肺之 门户 ,肺 合
老 年风 温 肺 热 病 的 中 医诊 治 近 况
李春颖 李泽庚
合肥 2 3 0 0 3 8 安徽 中医药大学 ,安徽
【 摘
要】 通过总结 ,近年来中医中药在 老年风温肺热病的病 因病机 , 辨证 分型l 床诊疗 等多方 面取得 的进 展 ,提出在 临床疗效 提
高的同时对存在 的问题也需进一步的探讨和解决。
以咳嗽 、咯痰 、发热 、胸 痛 、舌 红苔 白或黄 、脉数 为主症 , 包括西医的急性肺炎 、急性支 气管 炎和支 气管周 围炎 等急
体弱使老年人肺脾 肾功 能失 调 ,水液代谢 异常 ,聚湿 成痰 ; 加之 风热 毒邪 内炽 ,炼 液成 痰 ;痰瘀互 阻 ,病 情缠绵难 愈 。
张俐 副 认为老年性 肺 炎 的发 病 ,外感 六淫 是诱 因 ,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