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可持续评价—以焦作市为例
矿业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探讨——以焦作市煤炭、煤层气开发为例
— —
以 焦 作 市煤 炭 、 层 气 开 发 为 例 煤
宫 程 , 海 洋 张
440 ) 50 2
( 南省地矿局 第二地质 队, 南 焦作 河 河
摘
要: 针对焦作市煤炭 、 煤层气资源和开发利用现状 , 出了当前煤 、 指 煤层气 开发和资源枯 竭性城市 的可
气 富含 甲烷 , 区富 甲烷 资源量 为1617 全 0.0万 m , 焦 作 煤层 气具有 煤层 吸 附性好 、 煤层 气含量 高 、 气饱 含 和度 高等 特 点 。 自 2 纪 6 0世 0年代 以来 , 焦作 矿 务 局 对焦 西矿 、 朱村 矿 、 封矿 进行 了有关 煤层 瓦斯 的 李
持续发展 中所存在 的问题 , 出了建议 和对策 。城市建设和资源开发应协调发展 , 提 坚持 “ 在保护 中开发 , 在 开发 中保护” 的指导方针 。把 资源优势转化为支撑焦作市发展 的经济优势 , 建设 资源节约型 和环境友好型
的新 焦 作 。
关键词 : 资源开发; 市发展 ; 城 循环经济 ; 可持续发展
增 产工 艺 , 煤储 层进行 强化 和改 造 , 对 进行 了排水 抽 气试 验 , 提交 了 《 作 地 区古 汉 山井 田煤 层 气 试 验 焦 区评 价 》 告 , 步 认 为 由 于煤 储 层 非 均 质 性 的影 报 初 响 , 层气扩 散速 度较慢 , 进一 步探索适 合该 区煤 煤 应
中图分类号 :2 3 F9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5 29 (0 9 0 . 0 2 0 10 . 7 8 20 )4 0 5 — 3
第 二轮 地市 级矿 产资 源规 划 已开始 。面 临新 的 形 势和 任务 , 中央 、 党 国务 院 提 出 了“ 学 发 展观 ” 科 、 “ 走新 型工业 化道 路 ” 建设 资源 节 约 型和 环 境友 好 、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旅游产业进行转型的探讨——河南省焦作市为例
类 长期 的开 采 利 用 ,资 源 必然 走 向衰 竭, 成 为 资 源枯 竭 型 城 市 。 资源 枯 竭 型
城 市是 指随 着 资 源 的枯 竭 ,不 能再 仅
行 经 济结 构 的 转 型 ,只有 通 过 发展 非 煤 替 代产 业 .才能 摆 脱 因资 源 枯竭 带
来 的一 系列 问题 。
展 与 资 源 的 开发 利 用 有着 密 切 联 系 的
型 为例 ,根 据统 计 出来 的大量 的数 据 , 对 焦 作 地 区 经 济 转 型 进 行 对 比 和 分 析, 并 总结 了 “ 焦 作现 象 ” 对 其他 资 源型
枯竭 型城 市 的 经 验 的启 示 。但 是对 于 资 源 枯竭 型城 市 通 过发 展 旅 游进 行 转
一
对 资源枯 竭型城 市转型 的探 讨 ,实现 城 市的可 持续发展 . 具有十分重 大的 意义 。
资源枯 竭型城 市转 型所面 临的选择 十分 多. 不 同 的城 市 , 根 据 自身情 况 . 会有 不
焦作市选择旅游发展之路并非偶然 ,
焦 作 市有 着丰 富而 独特 的 自然 和人 文
仅应借鉴焦作转型的成功经验 , 还应规避不足之处 , 做到因地制宜、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积极地宣传营销 、 勇于突破创新 , 以实
现 成 功转 型 , 促 进城 市经 济 的可 持续 发展 。
关键 词 : 资源枯 竭 型城 市 旅游 产业 转 型 资 源 型 市 是指 城 市 的 产生 和 发
市成 功 实 现转 型 和其 自身 的优 势 是 分
不开 的 。
我 国对 资 源 枯竭 型城 市 的 转 型研
究 取 得 了很 大的 成 果 , 比如 于 全 、 王 金
焦作市资源枯竭及产业转型调研(新版)
添加标题文字内容 clike here to add title
05 绿色崛起 OPTION
以旅游为支点,加大旅 游业的开发与发展,实 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08 推动产业转型 OPTION
实现了从“黑色印象”向 “绿色主题”,由传统产 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变,推
动提质转型增效。
06 OPTION自主创新
“ 大转型”— 发展替代产
01
“ 退一进一”
即将城市经济活动重心从资 源采掘业转向现代农业 , 以现代 农业替代资 源采掘和初加工业 , 作为城市经济主导产业和支柱产 业。
。
03
“ 退一进三 ”
即将城市经济活动重心从资 源采掘业转向诸如商贸、 旅游、 社 区服务业等 第三产业 。
02
“ 退一进二”
焦作市资源枯竭,产业衰退及 转型情况调研
目录
1
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成功的分析
2
焦作市实地调研现状及分析
3
焦作市资源枯竭及产业转型建议
白山市介绍及转型
白山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也是一 个因煤炭、木材、铁矿石等资源而 生、而兴、而衰,受资源瓶颈制约 较大、迫切需要经济转型的城市。 多年来,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效 益不高、活力不足等症结制约着发 展。这就迫使白山市必须实行产业 转型。
白山不仅全力将长白山矿泉水打造成中国 水产业“第一品牌”,还大力发展包装设计、 物流配送等“围水产业”,打造“全产业链” 水产业。
白山硅藻土储量占世界第二 位。新型绿色环保节能建筑材料 硅酸钙板生产线正在忙碌地运转。 研究人员开展硅藻土重大关键技 术项目的攻关,加大生态环境材 料开发、推广力度,打造了一批 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那么该如何实现转型?
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循环农业发展的驱动因子研究——以焦作为例
2 中国矿 业 大学 资源与安 全工程 学 院 , 京 10 8 ) . 北 0 0 3
【 摘 要】 近几年 , 国的一些 资源型城 市出现 了“ 我 矿竭城 衰”
视 和 谋 划 城 市 的 经 济 转 型 。胡 锦 涛 总 书 记 在 十 七 大 报告 中 明 确 指 出, “ 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 因此 , 要 帮 。 如何 依 托 当 地 资 源 优 势 , 放 思 想 , 新 思 路 , 长 避 短 , 求 发 展 , 出 一 解 创 扬 谋 走 条 资 源 型 城 市 转 型 的 新 路 子 ,是相 关 部 门 面 临 的 重 大 挑 战和 历 史 任 务 。 实 践 表 明 。 展 循 环 农 业 , 立 农 业 经 济 增 长 与 生 态 系 发 建 统 环 境 质 量 改 善 的 动 态 均 衡 机 制 ,以可 持 续 协 调 发 展 评 估 体 系 为 导 向 , 索 循 环 农 业 发 展 的驱 动 因 素 , 于 加 快 资 源 型 城 市 转 探 对
的制约 ; 同时 , 充 分 意 识 到 要 实 现 资 源 型 城 市 的 根 本 转 型 , 应 除 了 大力 发展 第 三 产业 之外 , 业 的 基 础 性 地 位 丝 毫 不 能 动 摇 。 农 焦 作 是一 个 农 业 人 口占 9 % 的城 市 , 展 循 环 农 业 . 设 资 源 节 约 3 发 建
型 具 有 重要 意义 。
的趋 势 ,尽 快 实现 资 源 型 城 市 的 转 型 成 为 摆 在 各级 政府 面 前 的
一
道 难 题 。 以焦 作 市 各 区 县 为 例 。从 资 源 型 城 市转 型 的轨 迹入
手 , 述 了循 环 农 业 发 展 的 必 要 性 。 运 用 因子 分 析 法 , 出 了该 论 找 市循 环 农 业 发展 的 驱 动 因 子 , 指 出焦 作 各 区县 在 循 环 农 业发 展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问题及生态路径选择——以焦作市为例
来 ,焦作市 的经济 、社会 、环境等形 少 ,在 城 市转 型 后 缺乏 培 养 可持 续发 展 ,应 该 从 以下 几 点着 手 。 势出现明显好转 ,尤其对焦作市经济 展 产业 及 高新 技 术 产业 的人才 ,最终 的影响更大。其主要表现为 :一定程 导 致创 新 能 力不 足 ,缺 乏 对 口人 才 , 业 ;改善了环境 ;提升 了经济地位 ,
焦 作 现象 ” 的 出现 ,城 市 经 重也较低 等。 ( 2) 传统 的粗 放型增 旋 律 。 “ 的定 义 ,不 同领 域 的学 者 有不 同的 观 长方式 的制约。焦作市 目前仍靠传统 济 转 型 的成 功 更加 坚 定 了焦 作 市走 生
点。但归结为一点 :生态城市最终都 模式的工业增加值仍 占工业增加值的 态城市的道路 ,为生态转 型奠定了 良
现了大家熟知的 “ 焦作现象”。实现 济增长缓 慢 ,难 以提高整 体经 济效 协 调 发 展 。 通 过 制 定 制 度 、 下 发 文
了从 “ 黑 色 印象 ”到 “ 绿 色 主题 ”的 益 。 ( 3 )环 境 问题 日益 突 出 。伴 随 件 、规划城市等措施来促进焦作市的 成 功 转 型 。成 功 的转 型 是个 良好 的开 着粗放 的经济增长方式势必导致环境 生态 发展 。另外 ,通 过 近五年 ( 2 0 0 8 — 端 ,更要 坚 定走 生 态 化 发展 的模式 , 生 态 化 ,打 造 生态 城 市 。 与此 同时 ,
在 转型 过程 中同 时也面 临着很 多 问 严重 威 胁着 环 境 ;同时 在 发展 旅 游业 发 展模 式 。通 过 不 断 的探 索 ,城 市 生 焦 作市 转 型 中存 在 的 问题
、
( 4 ) 人 口结构不合理 。以前依 托资 适合焦作未来 的发展。为 了保证焦作
资源型城市成功实现产业转型的样本与启示---以焦作市为例
资源型城市成功实现产业转型的样本与启示---以焦作市为例城市转型不仅是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型,更是整个城市经济体的系统转变。
焦作市曾经是一个因煤而兴、以矿起家的老工业基地,从过去单一的资源型城市快速发展成为现在以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焦作市的成功转型在某种程度上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本期就焦作市产业转型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予以编发,供参阅。
◎焦作市产业转型的历史轨迹焦作市因煤而兴,从19世纪中叶英国开始在焦作大规模开采煤炭开始,其煤炭开采历史已经超过百年。
建国后,焦作成为全国著名的“煤城”,煤炭产业一度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资源型企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曾经达到90%以上。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煤炭资源开始枯竭,资源型企业效益急剧下滑,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失业、环境污染等各种社会问题集中爆发。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焦作市开始了艰苦的产业转型。
1999年,焦作市委明确提出城市转型,强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努力探索具有焦作特色的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之路。
采取了科学规划、项目带动、科技推动、开放带动等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培育优势特色经济,着力调优第一产业、调强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
特别是凭借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创造了“焦作山水”从默默无闻到唱响中国旅游舞台只用了短短的四五年时间这一奇迹,“焦作现象”广泛被全国关注。
2008年5月,焦作市被国家发改委正式列为全国首批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
利用这一重大机遇,焦作市进一步确立了“强力实施‘164’工程,加快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思路,即加快建立1个优质、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发展壮大6大战略支撑产业――生物产业、铝工业、煤盐联合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做强做大4大服务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业和金融服务业,进一步加快了焦作市产业转型的步伐,推进焦作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分析——焦作模式专题研究
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分析——焦作模式专题研究作者: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胡晓明一、解读焦作模式:政府主导发展旅游带动城市转型近年来,中国旅游界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焦作模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赏,并被誉为中国旅游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与此同时,焦作也以其独特的开发模式,成为近几年中国旅游业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旅游发展模式的积极思考。
“焦作模式”的实质就是焦作依靠山水型旅游产品的成功打造,带动当地旅游业的迅速崛起,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最终实现焦作的成功转型——从资源型城市转为以旅游业为支柱的绿色城市。
焦作在其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政府的主导、景区的建设和大手笔的营销创造了必然的奇迹。
(一)科学决策确立龙头,焦作创造了一个神话焦作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
辖11个县市区,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总人口35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2.5万人。
历史上的焦作曾以“煤城”著称,是一个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也是国家首批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上世纪90年代末,面对矿产资源萎缩的现实,焦作把发展的着眼点从地下转到地上,从开采矿产资源转到开发旅游资源上来。
1999年以来,焦作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多个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制定一系列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为了实现产业结构的成功转型,1999年,焦作市作出了“把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进行培育”的重大决策;2000年,确立“焦作山水”的旅游定位;2001年,着力打造“焦作山水”旅游品牌;2002年,全面实施“品牌带动”战略;2003年,“焦作山水”和“云台山”双双被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2004年,焦作市正式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命名以云台山为首的五大景区为世界首批地质公园;2006年2月17日,世界旅游评估中心和世界旅游推广峰会全球秘书处授予焦作“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焦作成为国内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浅析焦作由资源枯竭型城市向旅游城市的转变
浅析焦作由资源枯竭型城市向旅游城市的转变焦作作为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正积极转变发展模式,将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以实现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
本文将从焦作的资源枯竭现状、旅游业的发展潜力以及实施旅游转型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探讨焦作由资源枯竭型城市向旅游城市的转变过程。
焦作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区,地处中原经济区和黄河文化带交汇处。
由于长期依赖煤炭、铁矿等传统资源产业,随着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下跌以及环保的限制,焦作面临着资源枯竭和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
然而,在危机中孕育着机遇。
焦作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在黄河岸边有许多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遗址等。
首先,在自然景观方面,焦作拥有众多名山大川。
其中最著名的是云台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这里有奇峰怪石、古树名木、奇花异草,以及独特的云海、佛光等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此外,焦作还有焦作大峡谷景区、古井景区等自然景观资源,这些资源为焦作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人文景观方面,焦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焦作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这里可以欣赏到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址和建筑风格。
例如,焦作市区内有着悠久历史的宋城遗址公园和南宋大墓群等;还有著名的嵩阳书院、白云寺等人文景观。
这些人文景观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旅游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体验。
然而,要实现由资源枯竭型城市向旅游城市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之事。
在实施旅游转型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
首先,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包括交通、通讯、酒店、餐饮等方面。
焦作需要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交通网络的便捷性和覆盖面,以方便游客前来旅游。
同时,还需要提高酒店和餐饮业的服务水平和品质,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其次,要开发创新旅游产品。
焦作作为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在旅游产品方面需要创新。
可以开发一些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旅游线路和项目,例如开展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还可以结合历史文化遗址举办一些文化艺术活动等。
焦作现象——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
焦作现象——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问题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极为关心,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焦作利用发展旅游业实现社会经济的成功转型,即所谓的“焦作现象”才得到各方的重视。
“焦作现象’不仅是旅游现象,更主要的是借旅游促进城市职能、产业转型的综合现象,是多种转型成功实施的结果。
研究焦作转型的案例,对于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推进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平稳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焦作市城市新貌一.资源枯竭型城市(一)中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从满清后期的实业救国,到中华民国建立后蓬勃发展的民族工业,再到新中国“以钢为纲”的重工业强国之路,一个世纪的发展,铸造了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同时也形成了几百座重工业资源型城市。
据最新统计,全国现有矿业城镇426座,其中地级市79座,地级区盟7座;县级市100个,市属县级区25座;县城179座,建制镇36座。
全国地县两级城市663座,矿业城市占了27%,全国未建市县级行政单位1682个,矿业县占了10.6%。
在这426座矿业城镇中,处于成长期的84个,鼎盛期的291个,衰退期的51个。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转型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涉及面广,难度非常大,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受到缺乏动力产业最直接的制约,城市发展缓慢。
资源型城市一旦进入衰退期,将使城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后劲严重不。
2.下岗失业职工多,再就业压力大。
以辽宁阜新为例,随着资源的枯竭,阜新失业人数已经超过15万人,涉及家属共计50余万。
矿务局系统40万职工中已经有20万人下岗,全市近20万人处于月收入156元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占市区人口的25.4%,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警戒线”。
3.体制机制性矛盾非常突出。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大多依赖于一个或几个少数国有大型或特大型企业。
地方的机构设置是围绕这几个企业运行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不是为人服务的,是为矿业企业服务的。
旅游进展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基于“焦作现象”的解读
旅游进展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基于“焦作现象”的解读一、引言资源型城市大多因矿而建、先矿后市,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
由于资源型生产的时限性和资源有限性的约束,资源型产业从发展最终走向衰亡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如果不能统筹规划,及时培育新的主导产业,城市的发展必然停滞甚至走向衰败。
[1]如前苏联的巴库,曾是世界上著名的石油城,从19世纪70年代就开始开采石油,由于纯粹依赖石油的开发利用,不重视接替产业的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即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而陷入衰落。
我国云南省的东川铜矿,是“一五”时期国家重点项目,借助铜矿资源的开采于1958年被设为地级市,铜矿的产值和税收曾一度占到东川市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总量的2/3以上,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结构严重畸形,随着资源的枯竭,东川矿务局下属4个铜矿全部破产,东川市的行政建制也于1998年被取消,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矿竭城衰”的城市。
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现有资源型城市118座,土地总面积96万km[2],涉及总人口亿人。
按照国内经济学界的初步界定,在118个资源型城市中,有约2/3的矿山进入中老年期,1/4的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
单就矿业城市而言,根据中国矿业协会的统计,我国目前以采矿为主的资源型城市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退期。
[2]总体来看,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效益、财政收入、基础设施、职工工资和利用外资的能力都不及全国城市的平均水平。
[3]诸多的资源型城市正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而一些处于成长成熟期的资源型城市也将在几十年上百年后走向资源的枯竭,资源型城市在我国所涉及的面积之广、人口之多、经济地位之重、问题之多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阻力。
因此,探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论题,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论题极具现实性与紧迫性。
河南省焦作市,作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城市经济产业转型之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浅析焦作由资源枯竭型城市向旅游城市的转变
浅析焦作由资源枯竭型城市向旅游城市的转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逐渐成为发展难题。
焦作市作为河南省的一座重要工业城市,曾经因为煤炭资源丰富而著名。
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焦作市面临着经济下滑、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焦作市开始将发展目标转向旅游业,实现城市转型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焦作市旅游业的发展历程1、旅游业兴起的初期2006年,焦作市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开始注重旅游业的发展。
同年,苗山旅游区和龙门山旅游区相继建立,开始向旅游业转型。
这一时期的旅游业仅仅是起步阶段,规模较小,发展水平较低。
2、大规模旅游开发阶段2013年,焦作市政府提出了“打造旅游城市,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焦作市陆续建立了苗山国家地质公园、龙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古槐园文化旅游区等众多景区,形成了以自然风景、文化旅游为主的旅游资源体系。
此时的焦作旅游业发展迅猛,开始进入大规模旅游开发阶段。
3、旅游业转型升级阶段2017年,焦作市政府提出了“发展特色旅游,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旅游业开始迎来新的转型升级阶段。
焦作市通过充分发掘本地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集中打造了汝州古城、太极禅文化旅游区等特色景区,形成了以文化旅游为主的旅游资源体系。
此时的焦作旅游业不仅规模更大,而且更具特色,开始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二、焦作市旅游业的优势和挑战1、优势(1)丰富的自然资源焦作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该市河山自然风光优美,建有苗山国家地质公园、龙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4A级景区,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要的生态宜居城市之一。
(2)鲜明的文化特色焦作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华夏文化之乡”的美誉。
焦作市内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以及民俗风情,例如汝州古城、仲山古洞、唐洞窑遗址等,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
(3)良好的交通条件焦作市交通条件便捷,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
课时20603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以焦作市为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以焦作市为例作业设计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班级姓名【课标】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
【学习目标】1.通过典型案例,说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要特征。
2.通过典型案例,因地制宜的分析不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方向【案例】材料1:焦作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南临黄河。
19世纪末,焦作大规模开采煤炭,修建铁路,焦作市因煤炭而兴。
解放后,焦作市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一直是全国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焦作市经济快速发展。
上世纪80年代,焦作市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的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等体系。
到1995年,资源型企业有1233个,工业高度集中于少数工业部门,某一工业部门的衰落,将会冲击城市经济。
20世纪90年代后,焦作多数煤矿无煤可采,煤炭生产量骤减,开采成本越来越高,加之企业设备老化、技术更新缓慢,全市经济连年下降。
此外,焦作市还面临基础设施落后,采煤遗留的各类环境破坏问题。
材料2:“焦作市位置图”(左图)和“2013年工业比重构成图”(右图)。
2.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分析焦作市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为焦作转型发展设计“可持续发展路径”【案例拓展日本北九州】见P35-36【材料1】阜新市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20C8年3月,阜新市被确定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2008年10月,辽宁省启动实施“突破阜新”战略。
阜新市立足本地实际情况,发挥资源优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农业种植和经营,将现代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完美融合,走上了绿色转型之路。
如今的阜新市已由“矿竭城褒”变身物阜民丰、焕然一新的活力之城。
图甲为阜新市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变化图,图乙为阜新市地区工业部门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变化图。
【材料二】山西省是我园的煤炭大省,被称为”中国煤海“,长期以煤炭经济为主。
为改变现状,山西省积极减少落后产能,增加先进产能,开发利用新能源。
例如大同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电网接入条件,在植被覆盖度相对较低的灌木林地大力发展“林光互补一体化”模式,该模式已普及大同所有的贫困村,提升了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效果。
焦作唱好转型三部曲:主动转 持续转 深入转
焦作唱好转型三部曲:主动转持续转深入转提起焦作,以前人们总是和‚煤城‛画等号,随着煤炭资源濒临枯竭,焦作发展一度陷入困境。
‚九五‛时期,焦作GDP增长率仅为3.5%,分别比全国和全省低4.8和6.6个百分点,还被列为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之一。
说到焦作,今天人们会想到‚云台山‛——以云台山为代表的焦作山水已经成为中国旅游的知名品牌。
2011年,焦作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71.9亿元,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99年的不足1%跃升为11.7%,比全国、全省分别高6.9和1.4个百分点。
聚焦焦作,‚务实转身‛渐入佳境,煤炭等资源型企业增加值在全市工业中所占的比重已经由高达90%以上,降到了不足3%,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四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65%,农民人均纯收入逼近万元。
焦作成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市,不久前又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
‚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转,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由单项推进向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转。
我们要持续唱好改革转型三部曲。
‛焦作市委书记路国贤说。
主动转: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由利用地下资源向用好地上资源转云台山是焦作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
修武县岸上村村民李趁意、李菊意是云台山上‚姊妹花‛,她俩最早在山上卖凉皮和土特产。
10多年间,姐姐将农家旅社变成了农家宾馆,妹妹经营的酒店由1家发展到了3家。
岸上村村民人均收入,已由10多年前的260元增加到去年的5万元。
10多年前,面对发展困境,焦作毅然将旅游业作为转型的突破口,把目光由地下矿产资源转向地上山水资源。
在从‚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转变中,焦作如今正在实现旅游产业二次创业,加快由自然山水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型。
焦作市神州旅行社总经理冯志坚不满足于接待旅行团,开始运作旅游专列。
焦作市政府承诺,承担旅游专列运营费用85%的风险。
2009年7月2日,首趟‚云台山号‛旅游专列由北京开行。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案例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案例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案例包括德国的鲁尔矿区和法国的洛林矿区,以及中国的焦作市。
德国的鲁尔矿区和法国的洛林矿区曾经是现代化工业的“粮仓”,随着后工业化的到来,“煤铁之乡”没落,传统工业价值转移,但一些地区却凤凰涅槃般复兴起来。
通过实施“工业转型”战略,鲁尔和洛林已经发展成法国吸引外资最主要的地区。
中国的焦作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曾经以煤炭产业为主导,但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焦作市开始寻求转型。
焦作市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了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转变,旅游业成为战略支柱产业,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需要因地制宜,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转型方案。
资源型城市转型视角下的旅游业发展研究——以焦作市为例
旅游 资 源 ・
资源开发与市场 R e s o u r c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M a r k e t 2 0 1 4 3 0 ( 1 )
d o i : 1 0.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8 1 4 1 . 2 0 1 4. 0 1 . 0 3 0
f r o m “b l a c k i mp r e s s i o n ”t o“ g r e e n t h e me ”s uc c e s s f u l l y. Th e o l d c o a l c i t y t u r n e d i n t o Ch i n a e x c e l l e n t t o u is r m c i t y. k n o wn a s“ J i a o z u o P he n o me n o n ”,
摘要: 焦 作 市 以旅 游 业 为 突破 口 , 以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相联动 , 实 现 由“ 黑色印象” 到“ 绿色主题 ” 的成 功 转 变 。昔 日煤 城 变 成
中 国优 秀旅 游城 市 , 被誉为“ 焦作现象” , 具 有 重 大 研 究 价 值 。对 焦 作 市 旅 游 业 发 展 进 行 定 量 分 析 , 再对 “ 焦 作现象 ” 成 功 经 验 进 行 归
纳总结 , 提 出促 进 焦 作 市 旅 游 业 可 持 续 发展 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议 。 希冀 为 相 似 的 资 源 型 城 市 转 型 发 展 提 供 有 益 借 鉴 , 为进一步贯彻 落实《 国务 院
关 于促 进 资 源 型 城 市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若 干 意 见 》 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 词 : 资源型城市转 型; 旅游业发展 ; 焦作 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炭
“城镇”雏形
1904年
修成道清铁路--河南境内第 一条铁路
开 办 福
1910年
清政府正式建立焦作镇
公
司
1925年
煤矿工人已达11000人左右
1948年
建立焦作县
道 清
铁
1949年
焦作县改为焦作矿区
路
1956年
设置焦作市
一、焦作市因煤而生、因煤而兴
建国以来,焦作市累计生产原煤3亿吨以上,上缴利 税60多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建设。
煤 炭 工 业
课堂检测
萍乡工业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标志,属我国最老的工矿城市之一。阅读 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萍乡附近地区地图。
材料二: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
已探明煤炭资源可开采量为4.01亿
吨,经过100多年大规模开采后,现已
参考答案:
累计开采原煤2.8亿吨,剩余可开采储
1987年全市煤炭产量超过1千万吨,上世纪90年代初, 全市拥有资源开采及配套企业1200多家,煤炭增加值占 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的90%以上。当时流行的一句话 是“焦煤一开工资,全市都能闻着肉味。”
矿井关闭 环境污染
煤炭枯竭产生的问题: 经济方面:经济增长速度下降 社会方面:大批工人失业 环境方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点评环节 转型之路:①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云
台
地 貌
红 石
云 台
峡
山
瀑
布
点评环节 转型之路:①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交通运输
经济效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餐饮娱乐
旅游业
焦作:永不停歇的绿色脚步
资源导刊 2016/0440河南焦作,素有“煤城”之称。
这个资源型城市,以前的城市名片是煤,现在却变成了云台山。
从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天变蓝了,水变清了。
然而,破解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难题,创造新世纪奇迹的焦作,转型发展的关键在绿色引领。
焦作市矿产资源丰富,百年煤矿史留下“黑色印象”, 非煤矿山无序开采,导致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随着煤炭资源濒临枯竭,焦作发展一度陷入困境。
“九五”时期,焦作GDP 增长率仅为3.5%,分别比全国和全省低4.8和6.6个百分点,还曾被列为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之一。
如今的焦作,打造出的以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代表的地质旅游已经成为中国的知名品牌。
该市对典型地质遗迹进行保护,开发出具有科普教育、学术交流、地质旅游等多项功能的项目,项目年可接待游客120万人次,成为地质科学研究、科普知识教育的基地和窗口。
焦作旅游综合收入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不足1%跃升为11.7%。
旅游业的发展,给焦作带来的不仅仅是GDP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转变。
在焦作城区正北,有一个占地面积1000亩的缝山公园,建在一个有100多年历史的采石场上。
而今,缝山公园内绿树掩映,健身踏青的市民络绎不绝。
站在最高处举目南望,山下的绿色掩映着一座座高楼大厦;残山断石间,一片片新绿渐渐成林。
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任务艰巨。
焦作以铁的决心、铁的意志、铁的手腕、铁的措施、铁的纪律重拳整治北部山区,持续治理生态环境,还百姓青山绿树,还城市碧水蓝天。
几年来,焦作市在北山取缔非法采矿点和矿产品加工点近千个,把拉来的泥土固定在山崖上,栽上易成活的刺柏、灌木,把采矿产生的废水经生物循环净化后用于浇灌,对采煤塌陷区、废弃采矿点、采石场进行绿化,依山势布点造林,还绿于民。
争取资金2.9亿元,实施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利用废弃矿山建设的黎明脚步公园面积3000亩、龙翔矿山公园面积3000亩,与利用煤矿塌陷区建成的生态植物园、闫河公园、白鹭湿地公园等一起,让因过度开发而荒残的土地再现生机,成为白鹭、雁、鸥等多种野生鸟雀的乐园。
中原经济区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成效及示范效应分析——以焦作市为例
中原经济区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成效及示范效应分析——以焦作市为例邹小玲【摘要】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因“焦作现象”而闻名的焦作被确立为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它再次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本文探讨了焦作市在经济转型后取得的成效,同时分析了焦作市在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建设中的示范效应.【期刊名称】《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13)004【总页数】7页(P424-430)【关键词】中原经济区;焦作现象;经济转型;示范效应【作者】邹小玲【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32011年,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该战略提出要探索建设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使得中原经济区具有了不同于全国其他主体功能区的独特发展定位。
然而要实现中原经济区战略目标,目前面临着经济转型压力突出、社会建设缺口明显、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等诸多挑战。
曾经因为“焦作现象”而享誉全国的焦作市,再次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脱颖而出,得到了中央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被确定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
至此关键时期,挖掘“焦作现象”的成效及焦作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经济转型示范作用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方案的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中原地处我国中心地带,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与以往很大的不同在于,这次出台的《指导意见》有一个非常鲜明的主题,就是要积极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在推动中原经济区人口全面均衡发展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可持续改善,从而在区域竞相发展态势中持续强化中原经济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原经济区不仅是个经济区,更可以被看作是试验区。
它不仅承担着促进区域发展的任务,还承担着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解决重大问题探路的重要任务[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基于资源型城市的概念,一些学者又进一步提出了资源型枯竭型城市这一新的概念。
这个概念是基于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形成的,通常用来表示某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已经到了较深程度,如果该城市已经进入衰退期,表明该城市累计己开采的矿产量已经达到可开采储量的70%。
我国拥有丰富的资源以及矿产丰富的众多城市,分布范围极广。
但是,矿业资源型城市不仅产业结构低下,而且发展方式粗放,这就导致了效益以及技术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近年来由于资源枯竭以及国家绿色转型的号召,这些城市的失业、贫困和低经济增长率等问题逐渐凸显,因此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很有必要。
目前,经过不断的开采,我国许多城市的资源趋近枯竭,并面临着许多经济、社会方面问题:如粗放的发展方式,极低的创新能力,资源约束趋紧等。
现如今,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倡导循环经济,进行创新驱动是大多数城市转型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主成分分析法;可持续发展第一章引言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研究背景资源基础城市是指从地区层面处理包括地方以及县水平在内的矿物及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城市,资源基础城市是能源的重要战略基础,也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持。
促进以资源为基础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加快经济发展模式变化,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不可避免的要求。
促进本地区共同发展也是一个重要课题,可以促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生态文明。
资源枯竭的城市,意味着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或后期阶段,蓄积储量达到可恢复储量的70%以上。
资源枯竭的城市变化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像德国的Luller街区和法国的Lorraine街区这样的所有国家都在经历或经历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许多以矿业资源为基础的城市,分布广泛。
但是,矿业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低,属于广泛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效率很低。
随着资源的枯竭,矿业城市的失业,贫困,经济低增长等问题逐渐得到重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已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经过不断的开采,我国许多城市的资源趋近枯竭,并面临着许多经济、社会方面问题:如粗放的发展方式,极低的创新能力,资源约束趋紧等。
现如今,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倡导循环经济,进行创新驱动是大多数城市转型的必然选择。
这类城市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是由于资源的枯竭,经济效益也随之降低;第二是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产品多样性低;第三是缓慢的经济增长速度,财力不足;第四是随着产业衰败,下岗职工增多,社会保障压力大。
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重要的一环是进行产业升级。
这类城市的工业占比普遍较大,通常占到总经济结构的50%以上,因此升级技术,产业转变对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都很有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1.2.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把资源枯竭的城市产业转型,称为由城市和地区的减少引起的产业转型。
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现代产业和资源发展的较为基础。
因此,国外在以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开发及革新、政府管理及相对丰富的其他方面进行研究。
Steve Weber分析了减少的区域产业对欧盟所有方面的影响,并指出欧洲委员会的援助是促进产业革新和解决失业问题的关键。
“科林维恩(Colin Wein)和吉米-泰勒(Jimmy Taylor)等主要以工业产业变化为切入点,研究地区政策。
该地区政策从地区开发的角度看,具有削弱经济变化,加强专门力量的效果。
赫曼布默(Hermann Bomer)使用多特蒙德的实例研究方法,以多特蒙德为研究对象,在政治和经济水平上促进现代化,这些城市共同面临着一个问题,欧盟的宏观政策就是解决这些问题。
罗恩布斯(Ronbusk)等公司讨论了群落产业领域的框架工作,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进化分析研究了产业衰退问题。
他相信,主要产业已经处于开发衰落阶段,替代产业仍在形成,导致该领域崩溃的诸多原因,但根本原因是社区过度开发逐渐形成,存在工业锁定问题的依存性导致这些地区学习能力严重不足,难以自立消除资源困境。
基于此他指出,为促进区域产业创新,应重新确立开发概念,形成"学习"概念,形成刺激经济多元化的战略。
综上所述,建立在资源基础城市转型产业发展基础上,国外学者主要针对以下阶层研究政府管理并形成相关管理模式。
首先是政府主导。
即政府要与专业部门建立目标工作,落实特定政策、规划、措施等,与社会协同,发挥共同作用,共同推进产业创新。
第二种类型:市场主导。
这个接近法强调市场决定和资源枯竭城市的开发途径,第三个是产业政策指针。
即城市产业的革新和开发主要是通过产业政策和支援来推进的。
政府应适应国内外变化的特点,同时应根据实际地区条件,制定援助政策的目标。
在以上三种模式中,政府主导的模式最令人担忧,德国鲁尔地区就是通过这一模式成功进行产业革新的成功范例。
德国鲁尔地区成功推进工业变革的事例能够准确地证明这一事实,因为政府完全履行了其作用,制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政策,大力促进了工业变革。
1.2.2国内研究现状进入21 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环境问题,我国也不例外,下面是我国学者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研究:(1)矿业资源型城市特点的研究唐小雯,姜建斌(2019)剖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中存在的问题,从产业投入以及科技人才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马斌(2019)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发展及地方政府在转型过程中所发挥的职能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地方政府应该从因地制宜制定经济转型发展战略和使政府在转型中的作用以及职能得到精准发挥两方面出发,逐渐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认为最终实现经济成功转型的要点是维护社会的稳定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王如琦,高红贵(2019)剖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十年来的转型效果,总结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和启发。
刘霆,李业锦(2019)等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内部驱动以及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应根据自身优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合理规划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避免转型路径的同质化。
顾晓媛(2016)以山西省孝义市为例,对矿产资源型城市进行归类,得出了资源型城市应该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人才的引进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的结论。
(2)矿业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方向的研究杨奇峰,徐淑梅(2019)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现存困境入手分析其阻碍因素,进而提出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俞倩(2019)从绿色发展角度入手,构建出绿色转型的基本框架,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实践归结为产业、生态、人才、资源、环境五个方面,并提出了一系列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建议。
郑文含(2019)剖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特点和转型中的困难,结合自身的探索,提出了“资源再造”的概念,这个概念强调以循环经济为基础,进行废物利用以及再创造进行经济创收。
单薇(2019)视角独特,她从创新驱动入手,认为当务之急是增加创新投入,提高科技水平,大力发展创新技术产业,从而建立良好的创新驱动的发展环境,进而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
赖晓瑾(2019)提出利用矿产资源优势,以循环经济为基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议。
(3)矿业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证评估刘寅彪,张宝(2011)对山东省的矿产资源型城市进行了研究,认为从煤化工产业入手是一个好的选择,并应在转型过程中应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等。
李福安,翁亚兰和吴威让(2014)研究了湖北省大冶市的支柱产业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大冶市的今后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李汝资,宋玉祥,李雨停等(2016)对吉林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了分析,用分段函数模型进行计算,得出了吉林省转型效果良好的结论。
刘杨含(2018)构建了安徽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分析了安徽省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3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本人在撰写本文时以关键词查阅了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等各类数据库、网站,从中获取了很多与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转型方面有关的研究,检索、收集相关论著加以分析与整理,使其服务于研究;在此基础上査阅了政府档案,分析并梳理了太原市转型发展的有关概况,这些均为本论的理论依据。
2.主成分分析法本文的实证探究主要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的分析思路,对于所研究的城市进行一定的指标选取,并提取关键的主成分,进行实证分析,并对焦作市的转型发展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第二章焦作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2.1焦作市概况焦作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辖6县(市)4区和1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总人口377.5万。
焦作市底蕴深厚,建国以来工业迅猛发展,不仅是著名的老工业基地,还被称为“百年煤城”。
近些年,焦作市政府奋发图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施了创新驱动和开放带动战略,加紧全面转型。
到如今,焦作市拥有装备制造、有色金属以及化工等十大产业,新产业也快速兴起,有新能源汽车、电商等,发展速度在全国名列前茅,曾连续六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也被国家授予“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和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拥有焦作市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修武县产业聚集区、焦作市创新产业园等八个省级产业聚集区,也有海关、物流保税中心、指定肉类查验场等开发的载体,在河南省的地级市中排第三名。
焦作市近些年发展速度快,质量高,在2018年社科院公布的城市竞争力排名中排河南省第三,并成功进入全国百强。
2.2焦作市资源概况焦作市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河流多达23条,总面积超过了100平方公里,拥有广利渠和引沁渠两大人工渠,以及白墙水库和青天河水库等水库,有丰富的地表水源。
焦作市的地下水资源同样丰富,地下水储量高达35.4亿立方米。
焦作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数量多,质量高,河南省全部矿产的1/4都埋藏在此,总数超过了40种,煤炭、铝矾土、硫铁矿等储量已被探明。
除此之外,焦作市也拥有大量的大理石、铜矿等。
焦作市的地貌类型非常全面,有山地、丘陵、平原、滩涂等。
焦作市的土地资源类型也很全面,具体可分为耕地、草地、林地、工交建筑用地等四大类,其中耕地面积大,有257.9万亩。
焦作市也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包括了狍、猕猴、香獐、虎、豹等,经统计总数有190多种。
国家珍稀保护动物经探查有20多种。
焦作市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林,有143科875种木本植物,69科469种草本植物。
其中银杏、红豆杉、杜仲、青檀等为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
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水稻和玉米。
经济作物有花生大豆等。
第三章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评价体系3.1指标体系构建构建指标体系时,一般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原则:转型成效的评价会从每个子系统的数值去衡量,并且反应某一时期内的转型特征。
其次,要保证得到的指标数据是权威数据,对于某些年份的数值缺失,采取线性回归法进行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