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现代化转型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关键——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例子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例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现代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一个国家的理解和适应当代世界形式的治理体系,以及具备现代化的治理能力,对于维护国家长期安定与繁荣,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至关重要。
下面就几个方面来探讨在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例子。
一、行政效能行政效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在中国,行政效能的提升有许多成功案例以及现代化的做法。
例如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广电子政务。
政府部门积极开展“互联网+政务”的办公模式,大大提高了政务处理效能,为民众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另外,依靠新的公共管理机制和工作方法,适应当代世界的治理形式,推进简政放权,加强部门之间协调合作,提高治理效率。
通过这些现代化管理的方式,政务公开,政策制定更加高效、科学,有效地维护了政治体制稳定和社会发展。
二、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对于社会治理现代化,各地均实践了多种成功案例。
例如广东省的“问题矛盾两解决”,西安市的“共同治理”,青岛市的“三治一创”,这些均是以部门之间的协同制度和公共治理方式为基础的治理方式。
另外,针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各地也积极探索新模式,例如搭建网络平台促进社区骨干之间的交流,推动社区治理信息化与智能化,加强基层治理能力,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三、金融治理金融治理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领域之一,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至关重要。
在中国,国家的金融治理现代化已取得很大的进步。
例如建立金融领域的法律法规,完善金融机构的监管体系,加强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实施真实有效的信用体系建设等,这些均是现代化的治理手段。
在中国科技的助力下,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金融行业提供新的创新模式和发展方向,提高金融治理现代化的水平。
综上所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对于国家长期和稳定地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采取现代化的治理手段和方法,结合科技的发展,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为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生成逻辑与运行机制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生成逻辑与运行机制1.1 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概念界定及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地位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一概念,源于对社会治理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
它强调的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互动与协作,形成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政府不再扮演唯一的社会治理主体,而是与市场和社会组织共同承担起治理责任,形成一种合作伙伴关系。
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核心在于“共同”,即多方参与、共同治理。
这一概念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社会治理共同体体现了治理理念的现代化。
它摒弃了传统的单一中心治理模式,转向多元共治,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
社会治理共同体有助于提高治理效率。
通过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协作,可以更有效地调动和利用各种资源,形成治理合力。
再次,社会治理共同体强调公众参与,有助于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信任度,从而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和社会的稳定性。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不仅是治理模式创新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
深入研究和理解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生成逻辑与运行机制,对于推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段落为文章的第一部分,旨在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后续讨论奠定基础,并突出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角色。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以及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国家治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挑战。
我国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上,愈发重视从传统行政管理向多元主体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转型。
社会治理共同体作为这一新型治理理念的具体体现,旨在通过整合政府、市场、社会、公众等多元力量,形成协同合作、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
近年来,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并强调了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性。
如何有效构建并完善社会治理共同体,探索其生成逻辑与内在运行机制,尚处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阶段。
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是什么
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是什么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需求的日益多样化,社会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社会治理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提升治理效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
那么,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究竟是什么呢?首先,理念的转变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前提。
传统的社会治理理念往往侧重于管理和控制,而现代社会治理则更加强调服务、合作与参与。
从“管”到“治”,一字之差,却反映了治理理念的巨大转变。
这种转变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社会的多元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只有当治理理念从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管理模式向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转变时,社会治理创新才有可能实现。
技术的进步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社会治理的方式和手段。
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政府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社会需求和问题,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利用互联网平台,政府可以更加便捷地与民众进行沟通和互动,及时回应民众关切;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城市管理可以实现智能化,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度。
可以说,技术的进步不仅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也为解决社会治理中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制度的创新是社会治理创新的根本保障。
完善的制度体系能够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稳定的框架和规范,保障创新活动的有序进行。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社会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规范社会治理行为;另一方面,要创新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协同治理的合力。
例如,推行“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对社会行为的约束和激励。
人才队伍的建设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因素。
高素质的社会治理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要加强对社会治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社会治理的模式创新与现代化
社会治理的模式创新与现代化社会治理是指通过政府及社会各界力量合作,通过政策和组织调控,以达到维护社会稳定、解决社会矛盾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
社会治理是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和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社会治理也需要不断地以创新发展的方式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
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在现代社会已经不适用,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治理模式和不断地进行创新。
在中国,目前的治理模式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部门分立的垂直管理模式,制约了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发展。
因此,要实现社会治理的现代化,需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完善和优化社会治理结构。
目前,社会治理的创新与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强调社会共治在传统的治理模式下,政府一直是社会治理的主要力量。
然而,随着社会的复杂化和多元化,政府单打独斗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因此,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强调社会共治已成为一种趋势。
社会共治是指政府、公民社会组织等各方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
通过社会共治,政府和社会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也可以得到提升。
二、建立协调机制现代社会中,治理对象涉及到的领域和范围越来越广泛,要实现有效的治理,需要各部门之间建立联动、协调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和最高效率解决社会问题。
协调机制的建立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互助,也需要政府引导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只有各种资源充分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
三、加强数据化治理在现代社会中,数据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数据化治理是指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对社会治理过程、治理效果等进行数据化记录和分析,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规模化管理。
数据化治理可以让政府快速了解局势、掌握社情民意,更加精准地制定政策和资源配置。
四、倡导开放治理开放治理是指各方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使治理过程更加公开、透明。
开放治理可以让政府和公民社会增强信任,更好地互动,避免社会不和谐的情况的发生。
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研究【摘要】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机制在面临新挑战的背景下,亟需进行创新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了创新的必要性和路径。
通过案例分析,突出展示了创新带来的成果和效果。
结论部分总结了创新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为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机制创新提供指导和启示。
该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机制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思考。
【关键词】关键词: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研究、现状、问题、必要性、路径、案例分析、成果总结、未来研究、政策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机制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变迁,地方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传统的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机制在适应新形势、新需求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政府单向管理导致民众参与度不高,决策效率低下,治理成本高昂等。
研究如何创新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机制,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此背景下,对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机制的创新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还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机制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创新的必要性和路径,以案例分析为支撑,为政府提供更加有效的社会治理解决方案,推动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机制的持续优化和创新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创新的必要性和路径,从实践案例中总结经验,推动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机制,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实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研究也旨在为学术界提供关于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丰富我国社会治理理论体系,促进政治科学研究的发展。
知识点归纳我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知识点归纳我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知识点归纳:我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重要的议题之一。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就我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综述,重点聚焦在治理体系的建设、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创新治理等方面。
一、治理体系的建设治理体系的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治理体系建设源远流长,源自于传统文化中的“仁政”理念和“天人合一”思想。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的治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首先,我国建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党的领导体制。
党的领导是我国的最大政治优势,通过党委领导下的各级组织,实现了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高效运转。
其次,我国实施了协商民主制度。
协商民主是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通过多方参与、广泛协商的方式,实现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提高了决策效果。
再次,我国重视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的建设。
农村基层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通过建设村民自治组织、培养村干部等措施,提高了农村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二、政府职能转变我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传统上,政府的职能主要是行政管理和服务,如今,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政府的职能正在不断转变。
首先,政府职能转变为公共服务提供者。
政府要加强对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公共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其次,政府职能转变为市场监管者。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要加强对市场秩序的监管,打击价格垄断、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保障市场的公平和有序运行。
再次,政府职能转变为社会调节者。
政府要积极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创新治理创新治理是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我国积极推动治理模式的创新,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情况和需求。
首先,我国推行精细化治理。
2024届广东高三8月金太阳联考(24-09C)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三思想政治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党的二十大报告构建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回答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样态面貌、根本遵循、坚持原则以及推进部署等重大问题,必须正确理解、全面领会和深刻把握。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①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②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④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独创性理论成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广东省提出了“锚定‘走在前列’的总目标,奋力实现‘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等十大新突破”的“1310”布局,要求全省把握规律、把握主动,再造广东省现代化建设关键新优势。
可见,改革开放①为广东省实现“走在前列”提供精神支柱②是粤港澳大湾区赶上新时代的重要法宝·③是推动广东省现代化建设的活力之源④为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近年来,南粤大地上,一大批制造业企业不断以科技创新塑造竞争新优势,推动新兴产业“强劲筋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展现出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澎湃动能。
这表明广东①坚持新发展理念.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③赋能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业态新模式④加强宏观调控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厚植发展优势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2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要求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实践研究社会治理的前沿和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社会治理已经成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和方法已经难以应对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挑战,如何通过创新和实践,提高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与科技化水平,充分发挥社会治理在共建共享的发展和稳定中的关键作用,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和政策课题。
目前,国内外的社会治理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社会治理主体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如何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协同能力和科学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二是社会治理中各种新媒体、新技术应用不断出现,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提升治理效能和监管能力,也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三是社会治理实践中普遍存在依法治理和人文治理的矛盾和挑战,如何实现科技手段和人文方法的巧妙融合,也是一个需要攻克的难点。
面对上述问题和挑战,社会治理的创新和实践研究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治理主体构建和创新社会治理主体以政府为核心,在城市、社区、村庄和企业等不同层面形成多元化的治理主体,要求各种治理主体之间协调与合作、公正与公平、成效与效率、安全与稳定等多方面的统筹。
因此,在治理主体构建与创新方面,社会治理需要进行明确的分类与定位,不同层级的治理主体需要对应不同的治理方式与机制。
同时,社会治理也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和监督机制,以确保各类治理主体的规范化和质量化。
2.信息化与科技化社会治理近年来,信息化和科技化手段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微信、APP等新媒体渠道,政府可以与民众建立多样化、快速响应的沟通机制,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同时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人脸识别和物联网技术等,可以提高安全防控能力,改善城市交通、矿山、水环境等领域的管理效益,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3.法治与人文的治理与先进国家相比,我们国家在社会治理领域还存在着法制不完善、人文关怀不够等问题。
《学术研究》2020年1—12期总目录
公益网络与国家转型
——对晚清慈善家潘达微的历史社会学研究 武洹宇 1.60
• 制度创新与公共治理 •
多源流模型视角下城市治理的政策议程设置
——以非首都功能疏解为例
彭向刚 3.62
制度性交易成本如何影响企业绩效:一个制度经济学的解
释框架
程波辉 陈 玲 3.70
•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基础 •
寓活力于秩序:包容性城市治理的制度建构及其反思
• 环境问题与社会共治 •
环境政策非预期效应研究
丁文广 万宗希 7.67
没有竞争的治污锦标赛:G 市小流域“赛水质”的案例分析
王惠娜 7.71
• 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研究 •
我国科技评价体系的困境与优化
章熙春 10.38
我国科技评价制度变迁与改革需求
——基于交易费用视角的分析 李胜会 徐文燕 10.47
——以受众因素分析为例
何 杨 11.29
拉康与维特根斯坦:以语法、真理及欲望为轴 赵 靓 11.35
论卓越观念的源起与德性论的生成
王晓朝 12.12
论胡塞尔的现象学观念史理论
卓 立 12.20
阿多诺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评及其反思
单 斌 12.28
政 法 社会学
• 公益与社会 •
中国城镇家庭收入与慈善捐赠 朱健刚 刘艺非 1.50
李 萍 吴之声 1.16
从“我思主体”到“类主体”
——马克思对主体性观念的变革 贺 来 徐国政 1.23 需要结构的批判与重建
——赫勒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 论马克思尊严观的主体性及其超越路径
颜 岩 2.7
王 贺 李忠红 2.13
机器的逻辑及其超越:《大纲》中的机器论批判
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研究与实践
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研究与实践在全球化背景下,治理体系现代化已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关键问题。
搭建现代化治理体系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变革:政府的职能转变、组织架构的调整以及管理方式的创新。
本文旨在探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研究与实践。
一、治理体系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体系是由政府、市场、社会及其他相关方面共同构成的协同管理系统。
在整个社会的治理中,政府仅仅是其中之一。
治理体系旨在为各种公共需求、问题和利益提供有效的管理资源。
现代化的治理体系是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而进行大胆创新和变革,以实现活力与可持续性发展。
治理体系现代化是针对传统治理体制体系改革而提出的,是新时代尤其重要的问题之一。
它是对传统治理体系现状的批判,是推动现代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
同时,治理体系现代化并不是一条静态的道路,而是一条不断创新和进化的路径。
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及特点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非常广泛。
它包括政治体制、法律、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现代化改革。
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和特点,主要有以下方面:1.政府职能转变。
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政府职能转变,在保障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发挥政府作为规范者、优化配置者、服务者和管理者的角色。
2.组织架构调整。
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调整组织架构,通过优化管理机构,拓展参与主体、扩大治理范畴,将社会管理领域向地方特色和个体需求创新。
3.管理方式创新。
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管理方式的创新,包括利用信息化手段、数据分析技术、敏捷决策机制等高科技工具,推进政府服务效率化、数字化、安全化、智慧化。
4.制度建设。
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全面提升制度建设水平,强化法治意识,推进公平公正、高效透明的社会管理治理体系建设。
三、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主要挑战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遇到了很多挑战,如政府执政的合法性;民间参与治理的整体性;政府公信力;行业与地方利益博弈等挑战。
另外,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深刻影响了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
新形势下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路径选择
新形势下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路径选择【摘要】在新时代下,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迫在眉睫。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展开论述。
在通过背景介绍和问题提出引出文章主题。
正文部分分析了新时代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性,揭示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以及推动创新的意义,并提出了创新路径选择的原则,包括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促进社会自治组织发展以及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结论部分强调了新形势下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并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为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提供有效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新时代、问题、政府职能、基层社会治理、社会自治组织、机制完善、发展方向、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社会治理体制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
在新时代下,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已成为我国发展的关键,是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从传统的经济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社会结构和社会需求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随之而来的是社会治理体制面临着新问题和新挑战,传统的治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我们需要对社会治理体制进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只有不断探索创新,加强改革,完善制度,才能夯实社会治理的基础,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
对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路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将直接影响到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
1.2 问题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治理体制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和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结构不断变化,人口老龄化和城乡发展差距等问题日益突出,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边界模糊性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
高级经济师考试农业专业(习题卷1)
高级经济师考试农业专业(习题卷1)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3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某农产品的供给函数为Q=10+2P,式中:Q为供给量,单位为公斤;P为价格,单位为元。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该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Es=( )。
A)( △Q/Q)÷(△P/P)B)(△Q/Q)×(△P/P)C)( △Q/△P)÷(P/Q)D)( Q/P)÷(△Q/△P)2.[单选题]符合规定产地及生产规范要求的农产品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申请使用( )。
A)农产品地理标志B)有机食品标志C)绿色产品标志D)原产地标志3.[单选题]《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明确“将控制农业( )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和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作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A)废水B)化肥C)点源D)面源4.[单选题]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中,其( )是基础。
A)法律法规B)检验检测C)质量标准D)管理体系5.[单选题]( )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进农村社会治理、保障农民收益等具有重要作用。
A)农业保险B)农村金融C)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D)农业绿色发展6.[单选题]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 )组成。
A)3-7人B)4-8人C)5-9人D)6-10人7.[单选题]党的十九大把增强( )的意识写入党章。
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B)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C)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D)不但要绿水青山而且要金山银山8.[单选题]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顺序的第一步是( )。
A)提取福利费B)农户分配C)提取公积公益金D)向投资者分利9.[单选题]有关农户的承包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论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B)土地承包权人对承包土地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C)承包农户有权占有、使用承包地需要依法依规建设必要的农业生产、附属、配套设施D)农民进城落户需要放弃承包权10.[单选题]下列不是网络营销诱发消费者购买的直接动因是( )。
政府管理的现代化转型与创新
政府管理的现代化转型与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需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引领社会进步的潮流,政府管理必须进行现代化转型与创新。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政府管理现代化转型与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策略和措施。
一、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性政府管理的现代化转型对于提高管理效能、满足社会需求、推动国家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现代化转型可以提升政府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常常注重行政层面的事务,运作效率较低。
通过引入现代化技术和管理理念,政府可以实现信息共享、流程优化等,提高办事效率和效能。
其次,现代化转型可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在数字化时代,政府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公共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最后,现代化转型对于推动国家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政府在经济、科技、环境等方面的管理,都需要与时俱进,采用现代化手段来促进国家发展。
二、政府管理现代化转型的策略实施政府管理现代化转型并非易事,需要政府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的策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策略和措施:1. 强化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应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从单一的行政管理者转变为服务提供者和社会治理者,注重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等角色的转变。
2. 推进数字化转型。
政府可以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政务信息共享平台,推动政务数据整合和互联互通。
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政府需要引进具备现代管理理念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培养并扶持年轻干部,提高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
4. 促进政府与社会协同发展。
政府应加强与企业、社会组织、专家学者等的合作,形成政府与各界合作共赢的局面,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三、政府管理创新的路径除了现代化转型,政府管理也需要不断创新,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
以下是一些政府管理创新的路径:1. 推动政府服务创新。
政府应加强对公共服务的创新,通过引入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化手段,提供更为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创新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创新摘要: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内容,是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创新,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将国家治理与现代化结合起来,将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一个国家改革攻坚阶段的重大战略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启动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的标志。
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让改革具有了新的意义,而且赋予社会治理创新全新的性质,规定了未来中国式社会治理的新体系。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创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中国梦的真正内容和全新理念,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战略,启动了新一轮的思想解放运动。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以及经济、政治、社会制度存量基础上的治理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赋予社会治理创新全新的性质,构建了未来中国式社会治理的新体系。
[1]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特征(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国家治理,是相对国家政治基本制度安排而言,主要指的是国家在基本权力安排既定的情况下,如何使国家权力运行得合法、顺畅、高效与得到社会认同的问题。
国家基本制度安排合理,国家治理方得以启动。
[2]国家治理体系是国家实施国家治理目标的基本制度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制度体系:一是国家法律制度体系,这是国家和社会根本的制度,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行政规章等,这主要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二是党的制度体系:1982年修订的党章是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化的重大标志,走上了“依党章治党”之路。
这些党的制度体系包括: 党的重大会议召开制度化,重大决策由党的重要会议作出,健全中央政治局、书记处等领导机构工作规则,坚持集体办公、集体决策,推进中央领导人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加快新老交替,实现集体交接班等。
三是社会的制度体系。
这包括政治协商制度和基层自治制度体系,这是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制度平台。
政府治理现代化与政府治理改革
政府治理现代化与政府治理改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治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各国政府正在加快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和政府治理改革,以适应全球化、信息化和复杂化的形势变化。
政府治理现代化和政府治理改革成为了推动国家发展、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就政府治理现代化和政府治理改革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一、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和意义政府治理现代化是指政府在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新形势下,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采取措施,完善治理结构和提高治理能力,以应对复杂的社会问题。
政府治理现代化包括制度和机制的创新、管理体系的升级、管理方式的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意义在于提高政府的权威性、民主性、透明度和效率性,以实现良好的治理效果。
政府治理现代化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
在理论上,需要建立起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治理理论,不断推动治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在实践上,需要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适合本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治理制度、机制和方式。
政府治理现代化需要政府引领,也需要各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政府治理现代化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政府治理现代化能够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管理效能,使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能和责任。
政府治理现代化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的发展繁荣、民生的改善,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国家不断向着现代化和民主化迈进。
二、政府治理改革的现状和问题政府治理改革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和手段,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而对治理结构和机制进行的一系列改革。
当前,各国政府正在积极开展政府治理改革,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
政府治理改革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
政府治理改革面临着改革路径和方式的选择问题。
政府治理改革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和关系,需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改革斗争,而且改革的道路也不尽相同。
政治体制创新与社会稳定 中国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要素
政治体制创新与社会稳定中国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要素政治体制创新与社会稳定中国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要素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政治体制创新与社会稳定成为中国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要素之一。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治体制的创新以及社会稳定的维护。
第一,中国的政治体制创新是中国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中国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
在政治体制方面,中国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制度创新,促进政治体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例如,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制度,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实现人民的直接参与和行使权力。
这些创新为中国政治体制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第二,中国的政治体制创新促进了国家治理的高效运作。
中国采取以法治为基础的政治原则,建立了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法治体系。
中国政府积极推进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和法治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正性,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约束。
同时,中国政府还倡导廉政建设,加强反腐败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
这些政治体制创新能够为国家治理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确保国家各项事务有序进行。
第三,社会稳定是中国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社会稳定是一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保障社会秩序。
中国积极推动构建和谐社会,注重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促进各个阶级、群体、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
政府重视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
同时,中国政府还重视维护社会安全,加大打击犯罪力度,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
这些措施有助于维持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的长期发展。
在中国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政治体制的创新和社会稳定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政治体制的创新为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社会稳定又为政治体制的创新提供了持续发展的环境。
中国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政治体制的创新和社会稳定的维护,不断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实现更加强大、繁荣和稳定的中国梦。
以创新为导向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寻突破研讨材料
以创新为导向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寻突破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创新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驱动力之一,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以创新为导向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寻求突破的方式和方法。
创新意识与思维创新是指通过对现有事物进行改造、改进或重新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和效益。
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我们应当树立创新意识和思维,主动寻找问题,并通过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
培养创新人才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来推动。
政府可以加大对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各类人才培养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他们开展相关项目和研究,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激发创新潜能激发社会各界的创新潜能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
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创新大赛、设立创新基金等方式,为有创新想法和项目的人提供支持和奖励,从而激发更多人参与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来。
创新技术与手段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创新技术和手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可以使用的创新技术和手段。
大数据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来了解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通过对大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民众需求、研究社会问题,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是当前最具前景和潜力的领域之一。
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人工智能可以应用于各个方面,如智慧城市建设、交通管理、环境监测等。
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可以提高社会治理效率、降低成本,并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服务。
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指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通过建立在线政务平台、推行电子证照、实现一网通办等方式,可以实现政务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便民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创新模式与机制创新模式和机制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路径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涉及到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等各方的参与。
本文将探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路径,以提升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一、建立多元参与的治理体系1. 强化政府的引导和监管作用政府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引导和监管。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各方的责任和权力,同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发挥其专业性和灵活性的优势。
政府应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政策支持,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治理工作。
3. 激发公民的积极参与意识公民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其积极参与对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鼓励公民参与社会组织和社区事务,形成多元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推动信息技术在治理中的应用1. 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化社会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化社会,实现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
通过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智能安防系统等,提升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
2. 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治理决策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社会状况和民意需求,优化决策过程。
政府可以采集和分析各种数据,包括经济数据、社会调查数据等,以科学的方式制定政策和方案,提高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搭建网络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建立网络平台,促进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动。
政府可以建设政务服务网站和在线投诉平台,方便公民反映问题和获取政府服务,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政策信息和开展公民参与活动。
三、推进法治社会建设1. 加强法治意识和法律教育加强法治意识和法律教育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基础。
政府可以加大对公众的法律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同时加强学校法治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题(县级卷)
2021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题(县级卷)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
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等一系列创新“支点”,正串起大湾区的“创新项链”,形成更广泛的合作创新热潮。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风起云涌B、如火如荼C、声势浩大D、如日中天2求同,就要守住政治底线,不断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不能因为最大公约数,就动摇了必须固守的政治底线。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奠定追寻B、筑牢思索C、巩固寻求D、打造探索3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脉相承诠释B、一衣带水展示C、相辅相成展现D、相得益彰解释4无论是对外交往,还是著作演讲,“讲故事”能阐释观念、触发思考,能感染受众、拉近距离,最终在受众头脑中、心灵中获得双重共鸣。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虽然更B、尽管也C、因为所以D、不仅而且5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前赴后继殚精竭力B、运筹决胜呕心沥血C、奋不顾身煞费苦心D、勇往直前绞尽脑汁6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能够开发和建设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开垦物产丰富的广袤粮田,治理桀骜不驯的千百条大江大河,战胜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建设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发展门类齐全的产业,靠的就是艰苦奋斗。
本段文字旨在说明:A、中国人民靠艰苦奋斗创造幸福生活B、中国自古以来地大物博、美丽繁华C、幸福生活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愿望D、中国的发展建立在人民的劳动创造之上7随着人们的健康理念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深入人心,中医药的优势得以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治疗的认同感不断增强,中医药的服务方式和内容不断拓展丰富,中医药科学研究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社 区 自治与基 层 民主制度 己见雏形 。对 于城
市社会 管理体 制 的带根 本性 改革 , 是从 2 0 1 1 年开
始 的,2 0 1 1 年是广 东社 会治 理 的创新 元年 。广 东
对 社会 治理 的探 索首 先是从 政府认 识 的重大 飞跃
开 始 的。文课 题组 在继 省课 题 《 广 东城 市社 区 自
在 深化 改革精 神 的统领 下 ,创 建 以现代 法治 为保
障的社会 治 理新格 局 ,这是 广东省 急 需解决 的 问 题 。3 0多年 来 ,国家不 断探 索政 治体 制改革 的课 题 ,社会 管 理从 国家与 社会 高度 一体化 到组 建分 化 ,探 索 的主体就 是政府 向社会放 权 。而党 和 国
作 者简 介 :王琳 ( 1 9 5 3) ,女 ,山东 齐河县 人 ,教授 ,博 士 ,主要 研 究方 向:马 克思 主义理 论、社会 主 义民丰政 治 建设等 。
“ 健 全基 层公 共服 务和 社 会管 理 网 网络 ” 、“ 建 立
行 行政控 制 的办法 , 已经无 法 治理好 今天 复杂 多元
随着改 革开放 3 0多年 的建设 , 广 东成为 全 国 率先 富裕 起 来 的区域 。在经 济发展 的 同时 ,如何
治与 基层 民主研 究 》之后 ,又 开始 了 《 珠 三 角社会 治理 创新 研 究》 的调研 ,本 文主要 是一 年来 对广 东 社会 管理制 度 改革调 查和 研 究的成 果 。
织。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 突破 口,在推 动社会公平上 下大力气 ,努力探 索社会 治理新模式 ,争 当社会 主义和谐
社会建设 的 “ 排 头兵 ” 。 关键词 :广 东;社会 治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 :D6 9 3 . 6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 0 3 1 8( 2 0 1 4 )0 2 — 0 0 3 2 0 5
2 0 1 4年 第 2期
深 圳 职业 技 术学 院学 报
No. 2. 201 4
政府 的现代化转型是创新社会 治理 的关键水
以广 东省 为研 究对 象
王 琳
( 广 东 理 工 学 院 通 识 教 育 中 心 ,广 东 肇 庆 5 2 6 1 1 4 )
摘
要 :广 东省社会治理创新从解放思想,转 变思路开始 ,大方向是 简政放权 ,培育服务型政府 和社会组
模式 己不 再 适宜 , 多 元共 治成 为新 治理 模 式 的追 求 。 因此 一场 急 迫 的政 府 改革 迫在 眉 睫 。这一 改革 ,应 从 四个方 面 展开 :一 是社 会 管理体 制 ;二 是基 本公
体 ,这党 的
十 七大 报 告提 出 “ 完 善社 会管 理 ” , 十八 大报 告 则 把 “ 加 强和 创 新社会 管 理 ”作为 社会 建 设部 分 的 重要 标 题放 到 显著位 置 。这 是党 在 正确把 握 社会 管 理现 状 ,科 学提 高社 会管 理水 平 方面 由感 性 认 识 到理 性认 识 的重 大飞 跃 。广东 积极 争 当社 会建 设 的排 头兵 ,探 索 社会 治理 “ 粤 味 ”新 路 。从广
从基层 民主 政治 建设开 始 , 已经进 行 了 1 0多年 ,
条 腿短 ( 社 会建 设 ) ”的现实 矛盾 日益 凸显 。过 度
强调 G DP见物 不见 人 的思维观 念 。 是 改革开 放 以来 各地 发展 过程 中形成 的通 病 。 2 0 1 0年深 圳富 士康 跳 楼事 件 、2 0 1 1 年广 州增城 大 墩村 、潮州 古巷 镇分 别 发生 的 聚众滋事 事 件 ,就 撕 开 了窗户纸后 的现实 。 “ 春 江水 暖鸭 先知 ” , 这 一切 意味着 原有 权利 高度 集 中、政府 统管 一切 的社会 管 理服务 方式 己走 到 了新 旧交 替 的十字路 口 。 党 的十七 大报 告提 出 “ 科 学发 展观 ,第 一要 义 是发 展 ” ; 十 八大 报告 则 明确 指 出 “ 必须 更加 自觉 的
1 广 东加 强社 会 建 设 认 识 的重 大
飞 跃
根据 中国社科 院此前 的一 份调 研报 告 ,中 国的 社会 结构 落后于 经济 结构 l 5年 , 而 在广 东这 类经 济 发达 地 区 , 这 一差 距更 大 。 “ 一 条腿长 ( 经济 建设 ) 、
一
家 将部 分权 力返还 给社 会 以后 ,仍然 是社会 管理 的主导 ,仍 需有效 地对 社会进 行管 理 ,这是 各级
确 保 社会 即充 满活 力有 和 谐有序 的机制 体制 ”等 社 会 建设 的 目标 。把 “ 社 会体 制 ”写入 “ 中 国特
色 社会 主 义制 度 ” 。 十八 大提 出 的政 治建 设 、 经 济 建 设 、文化 建 设 、社会 建 设 、生 态 文 明建设 五 位
一
的社 会 。 市场经 济 日益要 求 平等 竞争 、 多元主 体共 存 的特 性 , 以前单 向 的、政 府包 揽社 会治 理 的传统
政 府提 上议 事 日程 的重 要课 题 。尤 其 是党 的十八 大 ,对 这一 问题 ,作 出重要 部署 ,提 出在科 学发 展 观 的指 导 下 ,在 未来 5年 “ 加快 形成 科学 有效 的社会 管理体 制 ” ,为 到 2 0 2 0年 如期 实现全 面建 成高水 平 的小康社 会 目标打 下具有 决 定性 意义 的 基 础 。广 东 省对社 会建 设极 为重视 ,大 大加 快社 会 管理体 制 改革 的步伐 ,这 一重要 问题 的破 题 ,
收 稿 日期 :2 0 1 3】 1 0 8
把推 动经 济社 会发 展作为 贯彻 科 学发展 观 的第 一要
义” 。 增加了“ 加 快 形成科 学有 效 的社会 管理 体制 ” ,
项 目来 源 :本 文是广 东 省哲学 社会 科学规 划 办项 目 《 珠 三角 城市 基层 社会 治理创 新研 究 》的阶 段性 成果 。粤 社科规 划 办 ̄. [ 2 0 1 2 ] 0 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