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
2024版哲学与人生教案范文
一、教案名称:2024版哲学与人生教案范文二、课时安排:本教案共5章,每章安排2课时,共计10课时。
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哲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生素养。
四、教学内容:1. 第四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2. 第五章: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生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哲学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第一章:哲学的基本概念1.1 哲学的定义与起源1.2 哲学的基本问题1.3 哲学的分类与方法第二章: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2.1 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2.2 哲学与生活智慧的联系2.3 哲学与个人成长的关系第三章: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含义3.1 人生观的定义与作用3.2 价值观的含义与分类3.3 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系第四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4.1 哲学对人生观的影响4.2 哲学对价值观的塑造4.3 哲学在人生道路选择中的作用第五章: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5.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5.2 培养健康的价值观5.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哲学与人生观价值观六、第六章:西方哲学概述6.1 古希腊哲学6.2 启蒙时期的哲学6.3 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七、第七章:中国哲学概述7.1 儒家哲学7.2 道家哲学7.3 佛教哲学八、第八章:道德哲学与人生8.1 道德与伦理的概念8.2 道德哲学的主要理论8.3 道德哲学在人生中的应用九、第九章:政治哲学与人生9.1 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9.2 主要政治哲学理论9.3 政治哲学与个人生活十、第十章:美学哲学与人生10.1 美学的基本概念10.2 美学哲学的主要理论10.3 美学哲学在人生中的意义十一、第十一章:心理学与人生11.1 心理学基本概念与理论11.2 心理学家的人生观与价值观11.3 心理学在个人成长中的应用十二、第十二章:社会学与人生12.1 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理论12.2 社会学视角下的人生解读12.3 社会学在个人生活与社会的互动中的作用十三、第十三章:历史文化与人生13.1 历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13.2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生观与价值观13.3 历史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十四、第十四章:科学技术与人生14.1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14.2 科学技术对人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14.3 如何在科技时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十五、第十五章:哲学与人生实践15.1 哲学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15.2 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哲学智慧15.3 哲学与人生幸福的关联重点和难点解析本套教案《2024版哲学与人生教案范文》涵盖了哲学的基本概念、哲学与人生的关系、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概述、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美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文化、科学技术以及哲学与人生实践等多个方面。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哲学的定义和作用,认识到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2. 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明确哲学的研究对象。
3. 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提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哲学的定义和作用2. 哲学的基本问题3.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哲学的定义和作用,哲学的基本问题。
2. 教学难点: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的定义、作用和基本问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哲学在人生中的具体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哲学对人生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讲解哲学的定义、作用和基本问题。
3. 案例分析:分析哲学在人生中的具体应用。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哲学对人生的意义。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哲学流派,认识到哲学的多样性。
2. 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常见的哲学流派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生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常见的哲学流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2.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生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常见的哲学流派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生中的具体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常见的哲学流派。
2. 讲解:讲解常见的哲学流派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3. 案例分析: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生中的具体应用。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意义。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生的定义和价值,认识到人生观的重要性。
《哲学与人生》教案(完整版)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授>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公元前638年11月初一,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
宋军的数量小于楚军,处于劣势。
但是宋军占据了河边的有利地形,在楚人还没渡完河的时候,宋军已经列阵完毕。
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中职)
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中职)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辩证唯物主义中自觉能动性的基本观点和作用,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的意识,积极面对人生挑战。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自觉能动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理解自觉能动性在人生发展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观念:激发自强不息的意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运用:运用自觉能动性,积极面对人生挑战,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教学内容1.自觉能动性的基本观点1)自觉能动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
它指出,人在实践中具有自觉的、有目的的能动性。
2)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只有发挥自觉能动性,才能创造出新的社会形态和文明成果。
2.自强不息的意识1)自强不息是指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放弃、不气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2)自强不息的意识是人生成功的重要保证。
只有具备自强不息的意识,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3.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1)自我价值是指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是人生发展的重要目标。
2)通过发挥自觉能动性和自强不息的意识,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实现人生的成功和幸福。
使学生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的标准,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的标准;理解通过实践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情感态度观念:勇于实践,不断研究,积极探索,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运用:通过实践提高自身能力,为人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内容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的标准,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体系。
2)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正确处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才能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2.通过实践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1)实践是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
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引言在当今社会,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人文素养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人生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哲学与人生教学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个针对高中学生的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哲学基础知识的学习1.1 哲学的定义与起源(200字)这一部分将介绍哲学的基本定义和起源,帮助学生了解哲学学科的范畴和它对人类思维的重要性。
1.2 哲学思维的培养(300字)探索哲学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哲学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哲学史与思想家(400字)介绍一些重要的哲学史事件和思想家的思想,如古希腊哲学、启蒙运动等。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哲学思想对人类历史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第二部分:人生教育与人生意义的思考2.1 人生教育的重要性(200字)解释什么是人生教育,以及为什么它在当代社会变得如此重要。
探讨人生教育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以及它如何帮助学生面对人生的挑战。
2.2 人生意义的思考(300字)引导学生探索人生意义的问题,培养他们对生活的思考和评估。
通过学习不同的哲学和宗教观点,帮助学生探索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2.3 人生目标与职业规划(400字)教导学生设定长期的人生目标,并与之匹配的制定职业规划。
学生将学会如何为自己的人生设定目标并追求自己的梦想。
第三部分:伦理道德与社会责任3.1 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200字)介绍伦理道德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如道德行为、道德相对主义等。
帮助学生了解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它们来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2 伦理决策与伦理困境(300字)引导学生思考伦理决策的过程,并讨论在伦理困境中做出正确决策的挑战。
通过案例研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解决伦理问题的能力。
3.3 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400字)教导学生作为公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如环境保护、公益活动等。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理解哲学的定义和特点1.2 探讨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3 理解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第二章:人生的价值观2.1 理解价值观的定义和作用2.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价值观2.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人生中的体现第三章:人生的目标与意义3.1 探讨人生目标的设定和追求3.2 理解人生意义的哲学思考3.3 引导学生思考并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意义第四章:人生的道德观4.1 理解道德的定义和作用4.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道德观4.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道德行为中的体现第五章:人生的心理健康5.1 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5.2 探讨哲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第六章:人与社会的关系6.1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6.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对个人与社会的看法6.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的体现第七章:人生的工作与职业规划7.1 探讨工作与职业对人生的意义7.2 分析不同哲学流派的工作观与职业规划思想7.3 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价值观制定职业规划第八章:人生的婚姻与家庭观念8.1 理解婚姻与家庭的定义和作用8.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对婚姻与家庭的看法8.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婚姻与家庭关系中的体现第九章:人生的成功与挫折9.1 理解成功与挫折的定义和意义9.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对成功与挫折的看法第十章:人生的信仰与精神追求10.1 理解信仰的定义和作用10.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对信仰和精神追求的看法10.3 引导学生培养个人信仰和精神追求,提升人生品质第十一章:人生的成长与自我提升11.1 理解个人成长的过程与重要性11.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个人成长与自我提升的观点11.3 引导学生运用哲学思想制定个人成长计划,提升自身能力第十二章:人生的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12.1 理解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的含义和重要性12.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的观点12.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中的体现第十三章:人生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3.1 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对人生的影响13.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13.3 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第十四章:人生的比较与跨文化理解14.1 理解跨文化比较的意义14.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跨文化理解和比较的观点14.3 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第十五章:人生的反思与终身学习15.1 理解反思在人生中的重要性15.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反思与终身学习的观点15.3 引导学生培养反思习惯,终身学习,实现人生价值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哲学思想来指导个人成长和发展。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一)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了解哲学的定义和起源1.2 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1.3 探讨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使学生认识到哲学与人生的紧密联系。
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教学内容:哲学的定义和起源:解释哲学的概念,介绍哲学的历史发展。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探讨哲学对人生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哲学的指导作用:讨论哲学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和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起源,引导学生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讲授和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二)第二章:人生的意义与目标2.1 探讨人生的意义和目标2.2 理解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生意义的解释2.3 分析个人价值观对人生目标的影响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标的重要性。
使学生了解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生意义的解释。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对人生目标的影响。
教学内容: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探讨人生为何重要,人生有哪些目标。
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意义:介绍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生意义的观点和解释。
个人价值观对人生目标的影响:分析个人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生目标的确定和实现。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人生的意义和目标,介绍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意义观点。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个人价值观对人生目标的影响,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讲授和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三)第三章:道德与伦理3.1 理解道德和伦理的概念3.2 探讨道德和伦理的原则和价值观3.3 分析道德和伦理在个人和社会中的应用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和伦理的基本概念。
使学生了解道德和伦理的原则和价值观。
教学大纲——哲学与人生
教學大綱——哲學與人生任課:蘇子敬課程名稱:哲學與人生開授系科:通識教育必選上課時數:2 學期學分數:2 總學分數:2一、教學目標:1、領略哲學的特質及其與人生間的關係。
2、學習哲學家面對人生的智慧和態度。
3、擴大視野、開拓胸襟,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反省批判的精神。
4、幫助深層了解自身生命和周遭人事物,進而對當代文化和時代問題有所省思。
5、培養閱讀中國哲學文獻及領受藝術電影的興趣與能力。
二、教學方法及評量:1、方法:以人生各層面為緯,哲學的反思為經,影片等視聽資料或詩文小說為題材,進行講授(分析、概括、興發、提問)、欣賞和交流討論,並配合些許課外作業以激發和陶養。
2、評量:期中讀書心得報告、期末考、平常作業(生平志趣與生活點滴)、學習態度與上課表現。
三、教學內容及進度:1、(1)引發志趣:交流與分享──走上哲學的歷程。
(2)課程介紹及預備。
2、哲學的意義:何謂哲學?其與其他人生領域(如宗教、道德、藝術、文學、歷史、科學、政經)間的關係為何?(1)由王夫之〈玉連環〉詞及時事評論說起。
(2)觀賞波蘭‧奇士勞斯基影片〈十誡‧生命無常〉及交流討論。
3、人生根本問題的思索——人是什麼?生命的意義與目的為何?如何面對命運與死亡?(1)人的根本特徵。
(2)莊子中的寓言故事。
(3)觀賞日本‧黑澤明影片〈生之慾〉及交流討論。
(4)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朝聞道,夕死可矣!」孟子曰:「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附:程子語錄一則、唐君毅先生文選數則)4、人生的價值取向——何謂美好人生?(1)人生與親密關係——a.觀賞波蘭‧奇士勞斯基影片〈愛情影片〉、〈十誡‧婚姻之鑰〉及交流討論;b.五倫的解析;c. 觀賞波蘭‧奇士勞斯基影片〈十誡‧遺產風波〉及交流討論;d. 觀賞台灣921紀錄片〈生命〉(課外)及交流討論。
(2)人生與政治經濟——觀賞(美)影片〈大國民〉或〈芝加哥〉及交流討論。
(3)人生與道德——觀賞(日本)黑澤明影片〈羅生門〉及交流討論。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一、教案名称:《哲学与人生》第一章教案1.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哲学的定义、功能和任务,理解哲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哲学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探讨人生价值的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2 教学内容(1)哲学的定义与功能(2)哲学与生活的关系(3)哲学的任务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哲学的定义与功能(2)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1.4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1.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新课导入:介绍哲学的定义、功能和任务。
(3)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哲学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体会哲学的价值。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1.6 课后作业二、教案名称:《哲学与人生》第二章教案2.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哲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哲学发展脉络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2.2 教学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的历史演变(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3 教学重点与难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的历史演变2.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历史举例法和小组讨论法,帮助学生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和历史演变,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2.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
(2)新课导入: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阐述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
(3)历史举例:分析哲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和学说,展示哲学的发展脉络。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1-普通高级中学选修科目「哲学与人生」课程纲要
* 自然哲學、生命哲學、人性論、倫理學、美學、社會哲學、宗教哲學。
1-2七大主題:
* 宇宙、生命、人性、倫理、藝術、社會、宗教。
1-3七大焦點:
* 增進個人具宇宙的宏觀。
* 增進個人個體生命與基因發展的微觀。
* 增進個人了解價值觀與人生的關係。
* 增進個人道德觀與人生的關係。
* 增進個人了解藝術與人生的關係。
三、比較漸進與 1.認識人的價值需要超越 1-1說明人的幸福如同亞里士多德所言,必須在物質與精神上皆獲得滿足才是,人必須由物質超越到精神,而精神生活則須要「漸(進)中有頓(立即領悟)、頓中有漸」。 的意涵
四、認識人性 1.認識由孟子、告子篇「生之謂性」到自我實現 1-1說明由告子所謂的人性的意義祗是在於人性的低層面,人性的高價值則在於能由本性的、動物性的價值發展到自我實現、自我超越的意義。 五、區別生力與衝力 1.認識本能的限制與追求幸福的渴望 1-1說明順從自然也祗是表現出生力(vitality),但須理解生力除了動物性的生活外,生力中渴求自我發展的能力是藉着生命衝力(élan vital)達成的(參閱法國哲學家柏格森Henri Bergson的生命哲學)。
哲学和人生教学大纲PPT课件
课程介绍
2
(一)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 6 好人生路
(二) 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 6 人生态度
(三)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 6 发展的能力
(四) 顺应历史潮流,确立远大的人生理 6 想
(五) 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6
复习考试2 机 动2
合 计36
新大纲对哲学与人生课教师的要求
怎么做
3
人生问题的分析
2
哲学观点与人生问题的联系
1
与人生问题紧密联系的哲学观点
教材的基本线索
教学的基本环节
教学的基本环节
• 步骤: • 导入环节:案例+问题 • 理解、分析环节:案例+体验 • 践行环节:活动+方法
• 准确理解把握大纲精神:学哲学,用哲 学,学会做人为目标
• 跳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密切联系学生 的实际生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 本观点和方法
辅文
链接、名 案例
(增加) 言
可读性
体验与探 知识、能 情感态度 参与性
究
力
教材为教学教法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 1、模块化结构为教学安排提供了 多种选择
2、模块化结构为课堂教学的拓展 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提倡对话式、体验式教学
教 法 《大纲》对教学原则与方式方法的规定
• 1.教学原则
•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 (2)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 • (3)坚持知、信、行相统一。
第二单元
和谐人际关系 人生动力
人生态度
顺境逆境
第三第三单单元元
体验成功 创新能力
人生能力
明辨是非
第四单元
人生目标 意志责任
2024年《哲学与人生》教案(精选)
2024/2/29
1
目 录
2024/2/29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哲学基本概念与思想体系 • 人生价值与意义探讨 • 自我认知与成长策略 •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 情感管理与心理健康维护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2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 目标
2024/2/29
3
人际关系问题
表现为沟通障碍、冲突和孤独感。应对方法包括学习沟通技巧、建立 支持系统、寻求专业帮助等。
2024/2/29
25
保持心理健康途径和建议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饮食, 适度运动,良好的睡眠习惯。
应对压力
学习有效的应对压力方法,如 时间管理、放松技巧、寻求支 持等。
培养积极心态
关注积极的事物,保持乐观和 自信,培养心理韧性。
01 02
西方哲学流派
包括古希腊哲学(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中世纪哲学(如经院哲 学)、近代哲学(如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等)和现代哲学(如分析哲学 、大陆哲学等)。
东方哲学流派
包括中国哲学(如儒家、道家、佛家等)、印度哲学(如瑜伽派、胜论 派等)和日本哲学(如神道、禅宗等)。
2024/2/29
03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策略
尊重他人、关注他人需求、主动沟通、建立信任 。
3
维护人际关系策略
保持联系、定期聚会、分享生活点滴、互相支持 。
2024/2/29
22
06 情感管理与心理 健康维护
2024/2/29
23
情感管理原则和方法
2024/2/29
认知重评
01
通过改变对情境的评价和解释,以更积极、理性的方式看待问
1-《哲学与人生》教案
一、教案主题:《哲学与人生》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理解哲学的功能和任务。
2. 培养学生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 引导学生运用哲学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哲学的定义与起源:哲学的定义,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哲学的功能与任务:哲学的功能,哲学的任务。
3. 人生问题概述:人生问题的含义,人生问题的主要方面。
4. 人生观与价值观:人生观的定义,价值观的定义,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系。
5. 道德观及其在人生中的作用:道德观的定义,道德观在人生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生问题概述,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含义和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人生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哲学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和分析。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哲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人生问题的思考深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章节:《哲学与人生》的实践应用1. 教学内容:本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哲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包括如何运用哲学思考方式解决个人问题,如何在职场中运用哲学思维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心理健康等。
2.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哲学思维解决问题。
3.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表现、课后实践报告。
学生需要提交课后实践报告,描述他们如何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的哲学知识。
七、教学章节:《哲学与人生》的不同文化视角1. 教学内容:本章节将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观念和人生观,包括东方哲学、西方哲学等。
2.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哲学与人生教案定稿
哲学与人生教案定稿一、课程概述1. 课程定位: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探索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提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课程目标:(1)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2)掌握哲学思考方法,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3)探讨哲学与人生的相互关系,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4)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1. 哲学的基本概念:哲学的定义、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方法2. 哲学的历史发展: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现代哲学、中国哲学3. 哲学的主要流派: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实证主义、存在主义等4.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哲学等5. 哲学思考方法: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辩证法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2. 案例分析法:分析哲学家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贡献;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培养独立思考能力;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哲学思考和写作训练,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四、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2. 教学进度:按照教案定稿进行教学,每周2课时;3. 教学评价: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课程论文等相结合。
五、课程资源1. 教材:推荐《哲学与人生》等相关教材;2. 参考书目: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哲学著作和论文,以拓展视野;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哲学讲座、文章等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3.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哲学的魅力,提高哲学素养。
4. 实践性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哲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人生境界。
哲学与人生第三版教学大纲
哲学与人生第三版教学大纲第一章:导论1.1 哲学的定义与意义- 哲学的起源与发展- 哲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2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1.3 哲学思维方法与批判精神的培养- 辩证思维与分析思维- 逻辑推理与批判思维第二章:存在与本质2.1 存在主义的核心观点- 存在与本质的关系- 人的存在与自由意志2.2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存在的种种困境与挑战- 人的自我实现与价值追求第三章:人类与社会3.1 社会与个体的关系- 社会对个体的限制与影响 - 个体对社会的改造与发展 3.2 道德与伦理问题- 道德的起源与发展- 道德规范与个体的选择第四章:知识与真理4.1 知识的本质与来源- 经验与理性的辩证关系- 科学与非科学知识的区别 4.2 真理的多元性与相对性- 真理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文化相对主义与普世价值观第五章:宗教与信仰5.1 宗教与哲学的区别与联系- 宗教的信仰与神秘经验- 哲学对宗教信仰的批判与反思 5.2 宗教与人生意义的探索- 宗教对存在意义的回应- 信仰与人生的指引第六章:哲学与艺术6.1 艺术的定义与特点- 艺术对现实与理想的反映- 艺术的审美价值与审美体验 6.2 哲学与艺术的关系- 艺术对人生意义的贡献- 哲学对艺术的解读与评价第七章:哲学与人生的指导7.1 哲学与幸福的追求- 幸福的不同理解与探索- 哲学对幸福的思考与引导7.2 哲学与人生的意义- 自我实现与人生价值的追求- 哲学对人生意义的启示与指引结语- 课程回顾与总结- 对学生的启发与期望注:本教学大纲提供了哲学与人生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授课顺序,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大纲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大纲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觉能动观点。
人类的自觉能动性是指人类在实践中能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自觉能动性是人类发展的基础。
通过自觉能动性,人们可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
2)自强不息的精神。
自强不息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
自强不息的精神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实现人生的成功。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观摩评议、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等。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热情,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
同时,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到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对人生目标的影响。
2)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明确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2.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1)认识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指导学生在个人理想的基础上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实现社会理想做出贡献。
2)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
3.理想信念与责任感1)了解理想信念对人生目标的重要性,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自己的人生追求。
2)强调个人责任感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在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同时,承担起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4.远大的人生理想1)指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勇于追求卓越,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2)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指导学生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的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律、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和情感管理策略,及其对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意义。
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人际交往,增强沟通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成功率。
中职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
中职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Philosophy and Life Curriculum OutlineI。
Course Nature and Task___ the "Three Represents," this course deeply implementsthe ___ students on the basic viewpoints and methods of Marxist philosophy and how to be a good person。
Its task is to help students learn and apply the viewpoints and methods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deal with the basic problems in their life development。
___ ideals。
and gradually form a correct worldview。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___To enable students to ___ related to life development。
___ in life development using the basic viewpoints and methods of Marxist philosophy。
guide students to make correct ___ choices。
form a positive and upward attitude towards life。
and lay the ___.III。
Teaching Content。
Specific Teaching Objectives。
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
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
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一)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客观世界运动的规律性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
指导学生从主客观条件出发,正确进行人生选择,增强自信自强的意识,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物质运动的规律性等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
运用: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教学内容1.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客观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2)人生选择及其作用。
分析人生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2.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
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一)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客观世界运动的规律性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
指导学生从主客观条件出发,正确进行人生选择,增强自信自强的意识,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物质运动的规律性等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
运用: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教学内容1.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客观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2)人生选择及其作用。
分析人生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2.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
人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是社会的现实的人,人通过积极行动实现人生成功。
(2)人生行动要遵循客观规律。
既要敢于行动,又要善于行动,脚踏实地走好人生之路。
3.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1)自觉能动性的观点及其对人生发展的指导意义。
尊重客观实际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才能调动每个人都蕴涵着的巨大潜能。
(2)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个人存在与人生意义。
积极发掘自我潜力,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肯定自己、关爱自己,增强自信自强意识,坚定走好人生每一步。
(二)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事物的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其对树立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意义。
指导学生学会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自觉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人生发展中的顺境与逆境,处理好人生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等基本观点;理解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正确对待人生矛盾、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观念:尊重他人,乐观进取,正视矛盾,不怕挫折,积极向上。
运用:处理好自己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自身成长中的困难和挫折,解决好现阶段人生发展中遇到的矛盾。
教学内容1.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1)事物在普遍联系中存在,人在普遍联系中生存,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物质世界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人际关系具有复杂性、交互性。
社会交往的作用。
(2)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人、理解人、平等待人,学会交友,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
2.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1)一切事物都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人生是一个不断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2)顺境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顺境与逆境的联系与转化。
顺境为人生发展提供机遇与条件,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
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
3.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积极面对和解决人生中的各种矛盾,促进人生发展。
(2)学会一分为二和全面地看问题,在人生发展中正确处理主观努力(内因)与外部条件(外因)的关系,立足于自身的主观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心智不断走向成熟。
(三)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实践与认识相统一、透过现象看本质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思维方法的作用,及其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重要意义。
指导学生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增强创新意识,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实践和认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理解明辨是非、理性思维、不断创新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情感态度观念:注重实践、勇于探索,科学思维、善于总结,留心观察、是非分明,努力学习、开拓创新。
运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创新。
教学内容1.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1)辩证唯物论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实践出真知,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锻炼提高的。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人生能力,在实践与认识相互作用和统一的过程中总结失败经验,体验成功快乐。
2.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1)学习现象与本质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观点,掌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方法。
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能否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上。
(2)学会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识别假象,明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3.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1)科学思维方法及其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加强思维训练。
(2)创新思维的特点及作用。
在人生发展中努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四)顺应历史潮流,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理想信念的作用,及其对确立人生理想的重要意义。
指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社会发展规律、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以及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解人生目标、人生理想和个人的社会责任等人生问题。
情感态度观念:顺应潮流,志存高远,坚定信念,勇担责任。
运用:自觉地把个人成长纳入社会发展之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理想。
教学内容1.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个人目的、动机与社会发展规律之间关系的原理。
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需要人的创造性活动;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2)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2.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1)社会理想的特点及其作用。
个人理想的特点及其作用。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2)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社会发展中规划个人发展、树立人生理想,积极创造实现人生理想所必需的条件。
3.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1)理想信念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对人生成长有重要作用。
(2)实现理想信念必须有意志和责任作为保证。
人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和社会责任感,青年学生要具有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意志与责任。
(五)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人的社会本质、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的全面发展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对发展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利己与利他、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劳动奉献中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人的本质的社会历史性、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以及社会进步对人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理解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在劳动奉献和自身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
情感态度观念: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热爱劳动、积极奉献,尊重个性、全面发展。
运用: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关系,自觉地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内容1.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1)人的本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观点和方法。
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2)个人既要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又要积极助人、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2.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1)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相统一的观点。
人的价值的实现与评价。
人的价值贵在奉献。
正确看待苦与乐、生与死的关系。
(2)劳动既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也是体现人的本质力量、提升主体能力的活动。
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3.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发展条件在相互促进中实现和谐的整体的发展,是指克服了发展的片面性,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条件。
(2)个性自由是指个人的能力和潜能,按照个人的意愿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挥和发展。
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个性自由与社会约束的关系。
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条件,推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四、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1.教学原则(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增强教育的时代感,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穿始终。
(2)坚持知、信、用相统一。
使学生掌握与人生成长关系密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把做人的基本道理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既提高哲学素养,又提高道德品质,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3)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
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强化哲学基本观点在人生成长问题中的运用,讲究实际效果,防止空洞说教。
2.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教学,采取合作探究、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客观的社会现象和学生的人生实际出发,通过知识学习与案例分析,融入学生所需要的哲学与人生知识。
教学方法的运用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层次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哲学与人生的教学。
3.活动建议课堂教学要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要充分利用课时计划中安排的教学辅助活动学时和其他实践活动时间,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