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运用中对主题与母题的再区分
电视剧母题与主题
创新道德观和价值观
挑战传统道德观和价值观,提出新的思考和见解,引导观众反思自身行为和价 值取向。
母题与主题的创新结合
母题与主题相互呼应
将母题和主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剧情更 加紧凑和有逻辑性。
创新元素融合
将多种创新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风 格和魅力,吸引观众的眼球。
深度挖掘文化内涵
将文化内涵融入剧情中,使观众在欣赏剧情 的同时,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爱情主题的多样性
爱情主题可以涵盖多种类型,如浪漫爱情、悲剧爱情、喜剧爱情等 ,为观众提供丰富的情感体验。
爱情主题的吸引力
爱情主题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情感需求和情感 体验,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家庭主题
家庭主题概述
家庭主题的现实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关系也 是电视剧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成长母题
总结词
成长母题主要关注个人成长和自我发现的过程,通常以主角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展开剧情 。
详细描述
成长母题通过描绘主角在面对困难、挫折和挑战时的成长过程,展现了个人从幼稚到成 熟的发展变化。它也强调了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对于自我认知、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的理
解和追求。
权力母题
总结词
权力母题主要探讨权力、政治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问题,涉及到社会阶层、权威和统治等方面的内容 。
02
不同的母题(如爱情、家庭、权力等)能够反映不同的主题,
为观众提供对主题的感知和理解。
母题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到主题的表达和呈现,是主题传达
03
的重要媒介。
主题通过母题来表达
01
电视剧的主题通常隐藏在母题之中,通过情节、人 物、场景等母题的展现来传达。
文学作品的母题分析
文学作品的母题分析文学作品的母题,又称为主题或情节,指的是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它是作品的灵魂、内核,是作品传递思想感情的核心。
作为读者,如果能够分析出作品的母题,就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含义和意义,从而更好地欣赏作品,发现作品中隐藏的魅力。
一、母题与情感的表达母题不仅是作品的内容,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一个好的作品,必须要有一个深刻的母题,并配以恰当的情感表达,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例如,某些爱情小说的母题可能是“爱情的力量”,而作者要通过小说来表达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爱情的执着等等情感。
当读者能够领会到这些情感时,就会对作品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
二、母题与文学传统母题与文学传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许多古典文学作品的母题,比如《红楼梦》中的“荣华富贵的虚妄”、“爱情的悲剧”,都在当时的文学传统中得到了充分的阐释。
新时代的现代文学作品,也在不断地继承和发展着先辈的母题。
三、母题与社会现实作品的母题还与社会现实息息相关。
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正是因为作者深刻地把握住了社会现实,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母题。
例如,钱锺书的小说《围城》,主要讲述的是困扰着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困境,以及对于人生、爱情、自由等等方面的思考。
通过这些思考,钱锺书向读者展示了自己对于爱情,对于家庭,对于道德的看法,从而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了作品。
四、母题与文学风格母题也与文学风格相关。
母题不同,则表现形式也不同。
不同的母题有不同的表达方法。
例如,莫言的小说《丰乳肥臀》,母题主要描述了中国农村家庭在政治、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变迁,而莫言在文学上的表达方式,则是采用了深入细致描绘生活细节的方法,从而更好地表现出母题。
五、母题的多重性母题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可以包含多种不同的主题。
同一个母题下,不同的作品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例如,关于时间的母题,可以被运用到很多不同的作品中,比如《乔布斯传》,它以乔布斯的人生为叙述对象,通过时间的重构来讲述一个有关成长和思考的故事。
主题与母题的区别与联系
浅谈主题与母题的区别与联系摘要:1.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是通过若干母题的组合表现出来;2.母题是具体的,主题是抽象的;3.母题是客观的,主题是主观的;4.母题是基本叙事句,主题是复杂叙事句。
关键词:主题、母题、概念、研究对象母题就是一篇文学作品中较小的单位。
例如《俄狄浦斯王》可以理解为命运的神喻,逃避厄运、乱伦、神谕的应验、自我惩罚等母题。
而主题为革命的正义性和战争性催毁人性。
主题是在母题的归纳上进行价值判断,母题为常量,而主题则是变量。
母题是潜在的主题是主题赖以生长的基础,源自原始文化的永久主题;主题是母体的具体化表现形式,是母题在演变中不断复活,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在一般文学类型中,一部分作品的构成不是一个母题可以做到的,它往往需要很多个母题,相互作用而成,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中就有复仇、忧郁、延宕、乱伦、篡位等多个母题。
但作品中有一个核心母题(Kenmotive),即是复仇,其他母题都是以"复仇"为中心而存在的,而故事情节也是根据这些母题的组合而建立起来。
主题是从作品的题材结构中抽象出来的带有作者主观情感色彩的观点、倾向。
无疑每部作品都有自己的主题。
但纵览全局我们可以看到某一主题往往是在许多作品中反复出现的。
如“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就是由古自今在无数作品中重复出现的主题。
母题研究了四个方面,分别为纯粹母题研究(孤寂、别离、怀古);情景母题研究(灰姑娘舞会遇郎君、世代家愁爱犹难);人物母题研究(复仇人物、贪婪人物、智慧人物);意象研究(花园、山谷、落叶、月光)。
主题研究了三个方面,分别为改造主题(浮士德形象的多重意义是改造的产物);阐释主题(在不同历史话境下主题的不同侧面);挪用主题(沿用旧有主题,表达不同的价值)。
母题与主题的概念往往因交叉而易于混淆,其区别如下:其一,母题较有具象性,是“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诸如生、死、离别、爱、时间、空间、季节、海洋、山脉、黑夜”。
实际运用中对主题与母题的再区分
实际运用中对主题与母题的再区分摘要:主题和母题是主题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也是非常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
在比较文学的主题学中也是如此,尤其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情况更为复杂。
对主题和母题这两个概念不但要正确地区分,准确地运用,而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对主题学做到更好的把握和理解。
关键词:主题学;主题;母题一、学界对主题和母题概念的界定主题学研究起源于19世纪德国的民俗学,主题学自从被纳入到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
就一直处于颇受争议的地位。
意大利的美学家克罗齐和美国文学理论家韦勒克就对其持排斥的态度,而美国的哈利,列文则极力为主题学研究存在的合理性进行辩护。
无论是赞成还是否定,他们都是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其做出评价的,难免会带上个人的主观色彩,打上时代的烙印。
一个有魅力的研究门类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的,最近二三十年西方比较文学界出现的主题学研究的“复兴”,以及近些年来比较文学主题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有力地证明了主题学研究存在的意义及合理性。
主题学研究为比较文学注入了新的血液,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因此比较文学主题学研究的理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很多人认为主题学研究就是研究文学作品的主题,即中心思想,而比较文学的主题学研究是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中同一主题或不同主题的比较研究。
这样理解就把主题学研究的对象狭隘化了。
实际上,主题学研究不仅是指对文学作品主题的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作品中母题、情境、“套语”等的研究。
在上述的研究对象中。
主题和母题是比较文学主题学研究的核心,这两个概念是很难区分的,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最容易被混淆。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更深入的认识和辨别,以便在实际中更好地操作。
门罗·c·比尔兹利认为“主题是指被一个抽象的名词或命名的东西,如战争的无益,欢乐的无常,英雄主义,丧失人性的野蛮”。
尤金·h·福尔克认为“主题可以指从诸如表现人物心态、情感、姿态的行为和言辞或寓意深刻的背景等作品成分的特别结构中出现的观点,作品的这种成分称之为母题;而以抽象的途径从母题中产生的观点,则可称之为主题”。
比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流传学:传统的影响研究把影响的过程划分出放送、传播、接受这三个方面,要求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描绘出“经过路线”。
流传学是站在“放送者”的角度,来对某个民族文学的作家、作品、文体,甚至是整个民族文学在国外的声誉、反响或影响,进行研究。
其研究的重点往往是放送者对接受者的影响。
2.渊源学:传统的影响研究把影响的过程划分出放送、传播、接受这三个方面,要求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描绘出“经过路线”。
渊源学是从接受的角度来研究某一文学作品的外来影响,研究它的题材、主题、思想、风格乃至艺术技巧等的来源。
研究者追根溯源,精心考证,探求它们的放送者,揭示其间的因果关系。
3社会总体想象物:即指全社会对一个异国社会文化整体所做的阐释。
因为想象主体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他们的思想必然受到其所属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他们被其自身所属的文化烙上了强烈的特征。
当他们对另一个文化进行审视时,必然带有其社会整体想象的浓厚印记。
4影响研究法国学派所提倡的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最早的研究方法后来成为最早的研究方法之一其理论依据在于各国文学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
“影响研究”。
由于各民族的文学之间,在历史上存在着大量的相互交往的联系,因此就出现了如下文学现象:日本的古典小说《源氏物语》中,就运用了不少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能七十二变,就吸收了印度佛经中神猴哈奴曼会三十六变的成分,孙悟空大闹天宫又发展了印度佛经《贤愚经》中顶生王闹天帝宫殿的故事;相传李白首先创作了《菩萨蛮》,但据考证,《菩萨蛮》是古代缅甸的乐调,经云南而传入中原;更早的《楚辞·离骚》,开头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维庚寅吾以降”。
这难以理解的“摄提”、“孟陬”等词,有的专家研究认为,它们是从国外传入的星座译名,极可能是希腊文,也可能是撒马里亚语等。
这类研究,由于主要是寻溯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交往联系,研究其渊源、媒介、流传、翻译、接受等等的影响事实,所以就叫它为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
母题与主题的联系与区别——以巴尔扎克《高老头》为例
总是蕴含着作者 的某种判断 。母题属于叙事 范畴 , 作家在运用 它 只看重其构成情节的功能性 , 而主题 属于思想范畴则必然会受 到 特定时代的特定观念 的影响 , 也因此造成了其不稳定 的特征 。由 此还可推 出母题具有 客观性 , 主题具有 主观性 的特征 。第 三 , 某 个主题如果被反复 申说 , 便失 去了对先 在母题置换 变形 ( i le ds a. p e et 的效果 , 为一个套语 (t 6t e , 际上 已成 为新 的母 m n) 成 s ro p ) 实 6 y 题。例如战争 的残 酷与罪恶这一主题在文学作品 中反复 、 大量 出 现, 成为一种 固定 模式 , 到类 似 母题 的作 用成 为情 节 生长点 。 起 (- -十二条军规》 就是这方 面的一个典型 例子。作 品借用传 统 的 战争叙述模式 实际上表现一种 生存 的荒诞感 。这类 主题其 思想 上的意义变得 不再 重要 , 品借用 它主要是 考虑其 叙事 ( 作 构成 情 节) 的作用。综合上 述分析 。 我们倾 向于 将母题 定义 为数量有 限 的, 客观 的、 以反 复利用 的情节 生长点 , 可 是最 小的叙述 单元 ; 主 题是包含 主观判断 的 , 带有特 定时代 特征 的对 作 品思想 的概括 , 属 于观念 范畴 , 数量是无 限的。主题在一定的条件下可 以起 到类
语 中语素与词汇 的关系 : 语素构成 词汇的意义而其本身含义却又
对这两个术语不 加区分的使用 。本文拟考察不 同国家 、 批评家使 用这两个概念 的情 况 , 以《 并 高老头》 为例具体分 析、 区别 这组概
浅谈主题与母体的关系论文
浅谈比较文学中主题与母题之间的关系摘要:主题学是比较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主题本身,对其他诸如母题,题材,情景以及套语等与主题密不可分的术语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特性也要进行探讨。
在对这些术语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主题学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两个术语——主题与母题很容易混淆,并且引起了较多的分歧。
关键词:主题,爱情,母题,战争,区别,联系引言:关于主题与母题的讨论到现在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来自各个不同的理论背景的比较文学学者们对它们之间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
到底什么是主题什么是母题,它们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
主题学是比较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主题本身,对其他诸如母题,题材,情景以及套语等与主题密不可分的术语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特性也要进行探讨。
而文学作品中的母题是主题学最基本的研究对象。
在对这些术语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主题学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两个术语——主题(theme)与母题(motive)很容易混淆,并且引起了较多的分歧。
现在甚至还出现了取消“母题”这一提法而以“题旨”代替的意见。
围绕着母题和主题的定义,欧美比较文学家至今都存在不同观点。
下面我们来对它们进行分析和比较。
通常所说的主题,是作家通过题材的描绘与艺术形式的塑造而呈现出来的中心思想。
美国学者门罗·C ·比尔兹利说到“主题是指‘被一个抽象的名词或短语命名的东西’”。
尤金·H ·福尔克:“主题可以指从诸如表现人物心态、情感、姿态的行为和言辞或寓意深刻的背景等作品成分的特别结构中出现的观点,作品的这种成分,称之为母题;而以抽象的途径从母题中产生的观点,则可称之为主题。
杨乃乔的《比较文学概论》中提到:“主题是一种概括的判断(包含了价值或情感倾向)。
在陈敦和刘象愚的《比较文学概论》中认为:主题是通过人物和情节被具体化了的抽象思想或观念,是作品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往往可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来表述。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比较文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比较文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一是;二是2、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文学产生于世纪末。
它的出现与当时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3、从比较文学的眼光看,我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与世界各国文学、、、的历史。
4、法国学者基亚认为比较文学实际上是史。
5、季羡林先生说过,从全世界文学艺术的历史来看,文艺理论真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确有创见而又能自成体系的只有三个地方,一个是,一个是,一个是从古代希腊、罗马一直到今天欧洲国家所在的广大地区。
6、在《长篇诗在中国何以不发达》一文中以一种宏观的视野,从传统文化、民族性格等方面探讨了缺类问题。
7、比较文学就是要突破各种学术研究的界限,“打通”整个文化领域,使文学研究进入了性研究的新阶段。
8、从积极的意义上看,东西方文化的沟通常常是在中实现的。
9、置身于接受者的立场,探讨作家作品的源流,分析它们所受到的各国文学的影响,这一研究被称为。
10、比较诗学是一门从跨文化的角度对、的比较研究。
11、比较文学是一门跨越民族,,文化和的文学研究。
12、比较文学要求在研究中国文学时,应以为背景,以为参照系统,认识和评价自己。
13、丹纳《艺术哲学》中提出的制约文学发展的三大要素中与达尔文进化论的“外界条件”相对应的是和。
14、文学理论对音乐的借鉴体现在对音乐和的吸收上。
15、在西方历史上,古希腊哲学家首创的哲学专题论文引起了哲学和文学的分化。
16、钱钟书先生曾倡导法,它不仅表现在文学范围内地域、时代、文类诸界限的打破,而且推向整个文化领域,体现为各个学科门类的汇通。
17、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18、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一书中使用了“世界文学”这个概念。
19、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叶席卷全欧的文学思潮为比较文学的诞生准备了文学土壤。
20、正是文化和文学的和使平行研究具有了可行性。
21、我国元代的著名杂剧流传到法国,伏尔泰读了之后,写了《中国孤儿》。
比较文学教程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教程名词解释1、影响研究:指以历史方法处理不同民族文学间存在的实际联系的研究,它的根基在于各民族文学的相互接触和交流。
2、文类学:是专门研究文学类型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历史和理论的分支学科。
3、比较诗学:是从跨文化的角度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比较研究。
4、渊源学:研究文学作品中主题、人物、情节、语言、风格等因素的来源,换句话说,即考察作家作品所吸收和改造的外来因素。
5、译介学:译介学又称“翻译” 。
是国际间文学影响和交流的最直接最普遍的手段。
如今翻译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
6、流传学:研究作家作品或一国文学在外国的成就、命运和影响,这种研究是从放送者出发研究接受者的,是一种从源到流的探索。
7、主题学:是比较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题学研究文学作品中内容的某些基本问题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文学中的表现方式,和不同国家的作家对这些问题的态度与看法。
它既可以对某种题材、人物、母题或主题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流传演变作历史的追寻,也可以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中类似的题材、情节、人物、母题、主题作平行研究。
8、平行研究:是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对相互间没有直接关联的两种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的研究。
例举1、平行研究的主要特点:a、能综观全局,同时更具评论精神。
平行研究较影响研究具有更多的理论价值和普遍意义,平行研究所具有的逻辑推理的思辨方法是它最有价值的方面之一。
b、用价值关系去取代事实关系,着重考察的主要不是外部关系,而是内部关系。
平行研究不再受“事实联系”的束缚,从而扩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空间,为了解各国文学特别是在各自独立的文化传统中发展起来的文学提供了理论通道。
也就是说,平行研究可以将地球各地的文学现象最大限度的纳入其研究领域。
2、2、主题学主要研究内容:a、题材史。
主题学中题材史研究采用的是影响研究的方法,即对某一题材、人物在不同民族文学中流传演变的历史的研究,b、主题学(狭义)。
狭义主题学探讨各国文学见没有联系的相同或相似内容如主题、题材、人物和环境等因素的异同。
比较文学中主题和母题的区别
比较文学中主题和母题的区别比较文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
你知道比较文学中主题与母题的区别在哪里吗?下面就让店铺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欢。
在比较文学中,要区别“主题”与“母题”,母题是一种描述,主题是有价值判断的。
比如“一个男人和几个女人”(唐璜)是一个母题。
比如“灰姑娘”(简爱)。
而“共产主义好”就是一个“主题”。
德国人早有“题材史”和“动机史”的研究。
但是文学研究中的主题研究是受到很多批评的,它们被认为是对碎片的兴趣比艺术本身更甚。
主题学研究也可以研究一些意向:龙、落叶、月亮还有一些民间故事的题材、人物形象,比如吝啬鬼、多余人、向上爬的形象。
举例1:蓝胡子bluebeard是一个富有的男人,他娶了六个妻子,第八个妻子,他交给她一把钥匙,说这个古堡哪里都可以去,就是这个房间不可以。
后来她还是打开了,发现了六具尸体。
这个故事流传了很久,在欧洲。
早先的童话总是把女性写为坏的、漂亮的、被动的,同时塑造男人为好的、积极的、英勇的。
但是后来的童话《格林童话》中有很多对女性的积极描写。
举例2:第一部欧洲小说《唐吉柯德》塞万提斯(1547-1616)当时被认为是不学无术的才子,19世纪才被上升为伟大的小说家。
《唐吉柯德》有第一、二部。
第一部描写唐的荒诞不经,在第二部,其他人也参与到他的角色扮演中来,配合唐吉柯德来重复旧世界。
而这个故事的时代背景是,西班牙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有了骑士的热潮。
小说和读者之间有一种默契,就是允许读者去解读。
皮蓝德娄手法:唐吉柯德和他的读者们的新故事。
如果说第一部写的唐吉柯德的疯病,第二部写的就是看了他的书的人的疯病,他们比唐吉柯德甚至更疯。
他们把颠倒过来的东西再颠倒过来。
现实和虚构并完全打通了。
塞万提斯认为翻译就是你把地毯翻过来看就是翻译,可见他对翻译的态度。
他创作了戏谑小说,他打开了小说的可能性,他告诉你这就是小说,他让读者可以在虚构和现实之间穿梭,他在书中一直告诉你我在写小说,你在读小说。
浅析比较文学中的主题与母题
题 的 这种 客 观 性 才得 以在 不 同 时代 的 不 同 民族 中 存在 由于母
题 的 客 观性 . 客观 的 事 物 总是 有 限 的 . 此母 题 受 制 于客 观 主 故
题 是作 品 中作 家 的思 想 、 感 的 倾 向 . 具 有 主 观性 , 一母 题 情 它 同 在 不 同 时 代 、 同 民族 的不 同作 家 笔 下 的不 同处 理 . 入 了 主 不 加 观 色彩 , 予 新 的 主题 意 义 。这 样 看 来 . 赋 主题 的数 目是 无 限 的。
的故 事 在不 同 国家 发展 演变 的 过 程 3数 目 .
一
学 研 究 的范 畴 。 天 振 教授 则 指 出 : 主题 学 只能 是 比较文 学 的 谢 “
一
个组 成 部 分 , 它着 重 研 究 同 一主 题 、 体裁 、 情节 、 物 , 型跨 人 典
般 说 来 . 题 的数 目虽 然 不 小 . 母 却是 有 限 的 . 人 以为 只 有
1 义 . 定 主 题是 作 品 中 的最 大 元 素 . 以分 解 . 是 艺 术 家依 据母 可 它 题 作为 基 本元 素 并 做 出 的主 观 意 志 的判 断 . 而主 题 表 明 了作 因 家 的立 场 、 度 、 点 、 美 以及 其 他 价 值 判断 等 。主 题 是作 品 态 观 审 中作 家 的思 想 、 感 倾 向 . 对作 品 的一 种 高度 的概 括 , 情 是 明显 带 有 作 者 的价 值 判 断 和主 观 色彩 正 如威 斯 坦 因 引用 德 国 人库 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比 如“ 变形 的故 事 ” 不 同 时代 、 同 民族 的不 同 作 家 的 笔 在 不
主 题学 研 究 作为 比较 文学 的重 要 分 支 . 应该 突 出地 表 现 其研 也 究 的跨 越性 . 因此 . 越 性 必然 是 其 重 要特 点 从 比较 文 学 的学 跨
简述主题与母题的关系
主题和母题是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有一些关系,但也存在一些区别。
定义上的区别:
主题(theme)通常是指文学或艺术作品所探讨的核心思想或概念。
它是作品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或想法,是创作者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核心信息。
母题(motif)则是指作品中的一些重复或相似的元素,如符号、形象、故事情节等。
它们通常用于深化主题或提供额外的意义层次。
作用上的区别:
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它贯穿整个作品,统领着作品的各个元素,包括人物、情节、场景等。
主题是作品的中心思想,是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观念。
母题则是表现主题的手段,它们通过特定的符号、形象或情节来突显或解释主题。
母题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提供更多的象征意义和深度。
表现形式上的区别:
主题通常是以抽象的概念形式存在,它是一种思想或观念的表达,可能涉及到伦理、道德、哲学等方面。
母题则通常以具体的形象或故事情节形式存在,它们是作品中的具体元素,可以是人物、场景、物品等。
母题可以是具象的符号或形象,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总的来说,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思想或观念,而母题则是表现这些主题的手段,它们通过具体的形象或故事情节来突出或解释主题。
虽然主题和母题在定义、作用和表现形式上存在一些区别,但它们都是文学和艺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共同构成了作品的完整性和意义。
选必上外国小说单元专题:母题与主题
母题与主题
——阐释小说的意义
• 经典作品总是浓缩着作家对于世界和人类 自身的深意思考,其中会涉及一些普遍的 命题,如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 命运、忏悔、责任、惩罚等,这些历久弥 新的命题,就是我们要探讨的母题。
任务一 厘清概念,认识母题
• 1问题探讨:阐说概念,概括明确 • 歌德说,母题是一种“人类过去不断重复,
回合 时间 一 二 三 四 五
鲨鱼的攻击
老人的回击
4.活动探究:海明威的风格一向以精简著称,小说
中却详写了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五个回合,近乎重复,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 从叙事上看,这部分是核心情节;从场景 上看,全景式地展现了搏斗过程的激烈、 悲壮;从形象上看,凸显了老人不放弃抗 争,虽然没有保住大鱼,却是精神上的强 者。五个回合重而不复,鲨鱼数量不断增 多,老人的工具越来越简陋,体力越来越 不支,凸显了力量的悬殊。在巨大困境中 展示的人物更震撼人心,也突出了海明威 的人生哲学,即不向命运屈服、永不服输 的斗士精神。
• 老人与大鱼的搏斗某种意义上也是作家与 写作的博弈。当时海明威的处境一如老人, 而在困境中的坚持极其艰难,也极为高贵。 最后他以《老人与海》这部“这辈子所能 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来回击质疑,也再 次超越限度,攀上写作的顶峰。这是海明 威面对困境自我突围的人生历程,正如作 家王小波所言“人类在与限度的斗争中成 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限度,当他不断 努力超越限度时,也就超越了庸常,这是 人之为人的高贵。海明威以极致超越极限, 代表着人类的高贵精神。
西方文学常见母题 中国文学常见母题 中西文学共同母题
命运、自由、 救赎、流浪、 复仇、伊甸 园……
爱国、乡愁、 成长、爱情、
单元教学设计下的母题教学探究
单元教学设计下的母题教学探究
一、母题教学探究的概念
母题教学探究是指以一个中心问题为主导,深入研究它的基本知识、基本思想以及基本原理,以期产生知识结构上的综合性理解活动。
它是一种以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融入主题式教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探究式、研究式学习,以使学生成为对知识的掌握者的教学方法。
二、母题教学探究的核心
1.问题:母题教学探究的核心是以一个主题作为中心,通过询问式的学习,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问题。
2.主题:在母题教学探究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在课程的主题中深入探究,引出相关话题,或者在有限讲解后询问学生相关知识,也可以提出解决问题思路和方法,探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组织形式:母题教学探究要求教师在课程的中心问题上,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满足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增强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母题教学设计的应用
1.识记式:列出主要考察对象所属类别,及其各个成员名称,能够加深学生对考察对象的认知,通过母题教学探究中的比较、归纳的学习,深入掌握考察对象的知识结构,并能在实践中正确运用知识。
2.理解式:以解决人们常见的生活困难、实际问题为主要考察对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出课堂中知识点的运用,让学生从实际出发,通过探究,理解和运用,把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综合式:一般是条件比较困难,或者是问题比较复杂涉及若干科学问题,需要学生通过借鉴研究方法,理性分析,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及其原理,来解决问题,从而加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高中小说阅读指导:小说主题
高中小说阅读指导:小说主题小说主题是指作者在作品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图画、塑造艺术形象显示出来的贯串小说始终的基本思想,又称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
小说主题能够揭示人性善恶、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
高考主要考查学生对小说主题复杂性的把握和挖掘。
小说主题的复杂性一、主题与母题主题是指作者通过文学作品传达的主要思想或中心信息。
母题是反复出现的想法、形象或元素,具有象征性的价值。
主题和母题的主要区别:1.主题是抽象的,母题是具体的;2.主题具有价值判断,而母题只是一种描述。
如“爱情”“战争”“复仇”是母题,而“爱情至上”“反对战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则是主题。
二、主题的复杂性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往往表现在小说主题的象征性和多义性两个方面。
1.象征性是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概括、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
在分析小说主题的象征性时,要注重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物象和环境的把握,体会其象征内涵。
2.多义性是指一些小说的主题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不是确定的,而是模糊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义的。
对于小说来说,“主题鲜明”很难说是一个优点,这缘于世界是复杂的,而小说作为世界的再现,必定是复杂的。
三、悲喜剧主题悲喜剧本是戏剧文学的一种体裁,其中结合了悲剧与喜剧的成分,由于小说具有复杂性,其主题也经常会出现悲喜剧皆有的现象,但占主导地位的悲剧性仍是小说的核心主题。
悲喜剧主题的特点:1.喜剧外壳悲剧内涵:悲喜剧主题的本质是悲剧,而喜剧则是外壳,通过喜剧的表达方式,更能衬托出悲剧主题的深刻性;2.以乐景写哀情:在悲喜剧主题的处理上,作家往往会采用以乐景写哀情的表达方式,让读者对悲剧主题更能感同身受。
高考小说选材人文主题梳理梳理历年全国卷及自主命题省份的高考真题,总结归纳后发现,在题材、主题及形象意蕴方面,皆以弘扬核心价值观为主,展现了中华民族在革命、建设、改革、复兴征程上的精小说主题的表现形式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对母题的理解
"母题" 通常指的是一个更广泛或更一般的主题、概念或问题,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狭义的课题或问题。
在学术或讨论中,研究者可能首先面对的是一个宽泛的母题,然后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界定,将其转化为更具体、更明确的研究课题。
举例来说,假设有兴趣研究"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这个母题:
-母题: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可能的研究课题:
1. "城市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 "城市化对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影响"
3.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4. "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5. "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
在这个例子中,"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母题,而具体的研究课题则可以是关于环境的不同方面,如空气质量、土地利用、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
通过明确定义研究的方向,研究者可以更具体、更深入地探讨母题下的各个方面。
在研究过程中,对母题的理解和界定是关键的一步,它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的范围,找到更具体、更可操作的研究问题。
“母题”视野下的比较阅读
“母题”视野下的比较阅读作者:王冉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2年第02期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本都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母题”,如亲情、友情、爱国、立志、仁爱等。
在教学中,教师借助“母题”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对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品悟语言运用、把握主旨思想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主题相近,比较人物形象朱自清的《背影》是写亲情的名篇。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侧重分析父亲的四次背影,以表现父爱的无私和伟大。
就单篇教学而言,这种教法应该是合理的;如果从“母题”角度来教学,则可让学生更立体地感受父亲的形象——既是“父亲”又是“儿子”的双重角色。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父亲的形象,笔者执教《背影》时运用了比较阅读教学方法。
首先,笔者提出一个比较问题:莫怀戚的《散步》也讲述了父亲与儿子的故事,两篇文章中的“父亲”“儿子”相同吗?学生纷纷发言,大多数学生认为《背影》中的父亲与儿子都是成年人,《散步》中的儿子是幼儿。
笔者继续发问:《散步》中的“我”既是父亲又是儿子,《背影》中的父亲是不是也兼具了儿子与父亲的双重角色呢?学生陷入沉思,笔者便让学生同桌讨论,不一会儿,便有学生举手说:“《背影》中的父亲也是儿子,他千里奔丧,安葬母亲,是在尽儿子的孝道;他为儿子买橘子、嘱咐茶房照顾儿子等则是出自父爱的本能。
”另一名学生补充道:“《散步》中的‘我’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选择时倾向于照顾母亲,是‘我’孝心的体现;委屈儿子是暂时的,以后机会多。
”笔者顺着这名学生的发言补充引导:“从你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两文中的两个人物既是父亲也是儿子,怎么概括出这种双重身份的特点呢?”学生没有这方面的感受,笔者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父母对家庭中长辈、晚辈的不同态度,再分组讨论。
学生将父母与文中的父亲进行比较后明确:《背影》中的父亲在失业之后,回家奔丧,还与儿子产生了隔阂,折射出中年人为生计而四处奔波、疲惫不堪的无奈与苦楚;而《散步》中的“我”面对的是一个生活小插曲,表现出中年人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的家庭责任感。
电视剧母题与主题
本剧以乔智庸的一生为主线,围绕着乔致 庸和两个女人之间的爱情以及乔致庸的义 信利思想展开,演绎了一个经商世家经由 家道中落、起死回生、大展鸿图等曲折兴 衰过程。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作为商人、 文人、侠客的不同风采。弘扬了晋商诚信 为本的商业精神和文化内涵。
该剧讲述的是民国初年,山西祁县年轻书 生田青因家庭变故和生活所迫,背井离乡 走西口的故事。描述了山西人走西口的艰 辛与悲凉,是一部山西人用坚韧、诚信写 就的奋斗历程。同时也赞美了中华民族为 了生存顽强拼搏的精神。
二、母体与电视剧主题
1、母题涵义 在人类历史上被各种艺术作品反复表现的、 凝聚着人类共同体(氏族、民族、国家乃至 全人类)的集体意识,具有类型化特征的精 神现象、题材范畴、主题指向及意象群体等。
2、母题类型及各种衍义 一个大的母题常常滋生出更小的母体。 一个艺术作品可能交织着几个不同的母题。
三、电视剧主题的终极诉求
电视剧主题的终极诉求一定是正义的、 人性的。不管叙事出发点是什么,主题的确 立必须建立在人性化的基础上。 人性是唯一不会过时的
一、影视剧的主题及其不同理解
• 1、主题是可以概括的思想,是抽象的。
• 2、主题是编剧的目标,是具体的。
• 3、主题可分情节主题与思想主题
• 4、主题即主控思想,包含价值与原因
• 5、主体与情感相关
• 总结:主题=具体内容+价值判断——>简练的 语句概括
故事讲述了东胜神州的傲来国花果山的一 块巨石孕育出了一只明灵石猴,石猴后来 拜须菩提为师后习得了七十二变,具有了 通天本领,于是占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 后来大圣受观音指引,拜唐僧为师,师徒 二人踏上了取经的路途。之后猪八戒,沙 悟能也加入队伍,师徒四人一路破除艰难, 除掉各种妖怪,最终成功到达西天,完成 取经任务。揭示了正本清源,不断纠正错 误观念和修炼方法,战胜自我,不断开悟, 最终得到真谛的艰难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运用中对主题与母题的再区分
高 丽丽 ( 北师 范大 学文学 院 , 河 河北
摘要: 主题 和 母 题是 主题 学研 究 中 非常 重 要 的 两 个概 念 , 也
石 家庄
0 09 ) 5 0 1
上 升 为 主 题 题 的 数 量 是 有 限 的 . 主 题 却 是 无 限 的 。 普 洛 母 而 如 普 说 民间 故 事 母 题 功 能 有 三 十一 个 . 可 ( a l re ) 约 有 梅 P u k l 说 Me " 百 个 . 朗 哲 ( l a e rn e) 出西 方 文 学 传 统 只有 五 十 法 E i b t F e z 1指 z h
念 , 如 生 、 、 别 、 、 间 、 间 、 节 、 泽 、 川 、 夜 诸 死 离 爱 时 空 季 海 山 黑 等 。 ” 乃 乔 在他 的《 杨 比较 文 学 概 论 》 中提 到 :主 题 是 一 种 概 括 “
与 子 ” 属 于 母 题 范 畴 . 什 么 把 它 当作 主题 来 研 究 呢 ? “ 与 本 为 父 子” 到底 属 于 母题 范 畴 还是 主题 范畴 ?主 题 和母 题有 什 么 区别 ? “ 与 子 ” 于 母 题 范 畴 没 有 任 何 疑 问 . 符 合 母 题 的 定 义 父 属 它 和 特 点 , 是 客 观 的 , 具 有 任 何 主 观 色 彩 、 感 倾 向和 价 值 判 它 不 情
文 化母 题 的移 位 与 运 用 . 时 “ 与子 ” 内涵 发 生 了一 定 的 这 父 的 变 化 索 尔 . 娄 小 说 中 的 “ 与 子 ” 贝 父 内涵 包 括 “ 缘 父 子 ” 精 神 血 “
一
维 谢 洛夫 斯 基 所 说 的 它 是 我 们 思 考 问 题 . 决 问题 所 使 用 的 最 解
目 . “ 索 尔 ・ 娄 长 篇小 说 中隐 喻 的 ‘ 与 子 ’ 题 ‘ 《 堡 如 论 贝 父 主 论 洪
的 礼 物》 隐喻 的 ‘ 中 父与 子 ’ 主题 ” 。这 时 就 会 有人 产 生 疑 问 :父 “
野蛮” 尤金 . 福 尔克认为 “ H. 主题 可 以 指 从 诸 如 表 现 人 物 心 态 、 感 、 态 的行 为 和 言 辞 或 寓 意 深 刻 的 背景 等 作 品 成 分 的 情 姿 特 别 结 构 中 出现 的 观点 , 品 的 这 种 成 分 称 之 为 母 题 ; 以 抽 作 而 象 的途 径 从 母 题 中产 生 的 观 点 . 可 称 之 为 主 题 ” 傲 等 在 其 则 陈 所编的《 比较 文学 》 中认 为 :母 题 , 的 是 在 文 学 作 品 中 反 复 出 “ 指 现 的 人 类 的 基 本 行 为 .精 神 现 象 以及 人 类 关 于 周 围 世 界 的 概
见 的 矛盾 人 物 。 因此 . 种 带 有 明 显 的 主 观 色 彩 的命 题 应 属 于 这 主 题 范 畴 而不 是 母 题 范 畴
( ) 二 读者 对 主题 与 母 题 的片 面 认 识 “ 与 子 ” 题 在 人 类 文 学 中 由来 已 久 . 以说 是 西 方 文 学 父 母 可 的 一个 永 恒 的 母题 , 索福 克 勒 斯 的 《 狄 浦 斯王 》 莎 士 比亚 的 如 俄 , 《 姆 雷 特 》 等 。但 在 一 些 资料 中 , 们 会 发 现 一 些 这 样 的题 哈 等 我
一
学 界 对 主题 和母 题 概 念 的界 定
主题 学 研 究 起 源 于 1 9世 纪 德 国 的 民 俗 学 .主 题 学 自从 被
纳 入 到 比较 文 学 的研 究 领 域 . 一直 处 于 颇受 争 议 的 地 位 。 意 就 大 利 的 美 学 家 克 罗 齐 和 美 国文 学 理 论 家 韦 勒 克 就 对 其 持 排 斥 的 态 度 .而 美 国 的哈 利 . 文则 极 力 为 主 题 学 研 究 存 在 的合 理 列 性 进 行辩 护 无 论 是 赞 成 还 是 否 定 . 们 都 是 处 于 一 定 的时 代 他
很多 人 认 为 主 题 学 研 究 就 是 研 究 文 学 作 品 的主 题 . 中心 即 思 想 . 比 较 文 学 的主 题 学 研 究 是 对 不 同 国 家 、 同 民族 的 文 而 不 学 作 品 中 同一 主 题 或 不 同 主 题 的 比 较研 究 这 样 理 解 就 把 主 题
的 判 断 ( 括 了价 值 和 情 感 倾 向 )而 母 题 的 含 义 主要 有 两 种 : 包 , 是 如 托 尔 舍 夫 斯 基 所 说 . 指 叙 事 句 的最 小 基 本 单 位 : 是 是 二
一
维 护 和抗 拒等 内容 构 成 了犹 太 文 学 中 的 “ 与 子 ” 题 的 内 涵 父 母 索尔. 娄小说中隐含的“ 与子 ” 学主题则是对“ 贝 父 文 父与 子 ” 这
二 、 际运 用 中 的 混 淆 与 误读 实 主 题 和母 题 两 个 概 念 在 理论 上 很 难 区 分 . 实 际 运 用 中更 在 易 混 淆 , 方 面 , 的人 把 本 属 于 主题 范 畴 的 内 容 归 入 母 题 ; 一 有 另 方 面 . 的人 只是 简 单 地 凭 感 觉 去 判 断 。 忽 视 了 一 些 特 例 。 有 而
类 的 一 种 基 本 行 为 , 该 属 于 母 题 范 畴 。 当 我 们 看 到 “ 雾 都 应 而 《 孤儿》 中的 友情 追 寻 主题 ” “ 奥 吉 马 奇 历 险记 》 或 《 中的 追 寻 自 由 主题 的独 特 性 ” 样 的题 目时 . 们 又 产 生 了疑 问 , 其 是 对 初 这 我 尤 学者 来 说 , 容 易 困惑 。 因此 . 们 必 须 具 体 问题 具 体 分 析 , 更 我 不 能产 生一 种 思 维 定 式 . 到“ 寻 ” 词 就认 为 是母 题 . 追 寻 自 看 追 一 “
断 。 犹 太 文学 中 的 “ 与 子 ” 题 是 一 种 历 时模 式 . 与 子 的 关 父 母 父 系 较 多体 现为 一 种 冲突 与 对 抗 . 父 ”作 为秩 序 和 固守 的象 征 , “ 而 “ ” 代 表 着 变 化 与 发 展 因此 . 以说 对 于 “ 亲 ” 威 的 子 则 可 父 权
一
四个 母 题 等 等 虽 然 我们 世 界 文学 的宝 库 中有 无 数 优 秀 的 经典 著作 , 总结起 来 . 们 蕴含的母题却 总是那么几个 : 和恨 , 但 它 爱 生 和 死 . 怒 哀 乐 等 但 同 一 母 题 的文 学 作 品却 可 以生 发 出无 喜 数 不 同 的 主 题 .如 战争 这 一 文学 母 题 经 过 不 同 作 家 的 处 理 . 就 表 现 出 了 不 同 的 主 题 : 的歌 颂 战 争 的正 义性 及 战争 中 的英 雄 有 人 物 . 的则 是 揭 露 战 争 的残 酷 性 和破 坏性 有
背 景 . 在 自 己的 立 场 上 对 其 做 出 评 价 的 . 免 会 带 上 个 人 的 站 难 主 观 色彩 . 上 时代 的烙 印 一 个有 魅力 的 研 究 门 类 是 经 得 住 打 时 间 的 考验 的 . 近二 三 十 年西 方 比 较 文 学 界 出 现 的 主 题 学 研 最
这 样 就使 主题 和母 题 两 个 概 念 更 加混 乱 . 面 便 是 二 者 混 淆 的 下 几个例子 : ( ) 一 研究 者对 主题 与母 题 的混 淆
究 的 “ 兴 ” 以 及 近些 年来 比较 文 学 主 题 学 研 究所 取 得 的成 果 复 . 有 力地 证 明 了主 题 学 研 究 存 在 的 意 义及 合 理 性 主 题 学 研 究 为 比较 文 学 注 入 了新 的 血 液 . 宽 了 比较 文 学 的 研 究 领 域 , 此 拓 因
比较 文学 主题 学 研 究 的理 论 前 景 是 非 常 广 阔 的
研究 者 对母 题 与 主题 的 混淆 主 要 体 现 在 实 际 运 用 过 程 中 在 一 些 资 料 和 论 文 中 我 们 可 以 看 到 这 样 的 题 目: 乱 伦 主 题 ” “ “ 社 会 . 人性 母 题 ” , 样 的题 目 , 使 我 们 对 主题 和 母 题 反 反 等 这 会 的 区 分 感 到 困 惑 乱伦 是 一 个 文 学母 题 . 在 中外 文 学 作 品 中 它
一
是 非 常容 易 混淆 的 两 个概 念 在 比 较 文 学的 主题 学 中也是 如 此 。
尤 其是 在 实 际运 用过 程 中情 况更 为 复 杂 对主 题 和 母题 这 两 个
概 念 不 但 要 正 确 地 区 分 . 准 确 地 运 用 . 而 且 要 具 体 问 题 具 体 分
析. 这样 才能 对 主 题 学做 到 更好 的把 握 和 理 解 关键 词 : 主题 学 : 题 : 题 主 母
不 断 出 现 , 人 类 的 基 本 行 为 . 客 观 的 . 带 有 任 何 主 观 色 是 是 不 彩 , 以“ 所 乱伦 ” 母 题 而 不 是 主题 。 反 社 会 . 人 性 ” 是 “ 反 是带 有 主 观 倾 向 的 价值 判 断 .它 一 般 是 从 多部 作 品 中 总 结 出 来 的 主 题 . 作 品 的 主人 公 一 般 都 是 与 家庭 和 社 会 格 格 不 入 的社 会 中 很 少
观 的 . 具有 任何 主观 色 彩 . 主 题 是 经 由作 者 处 理 后 . 纳 总 不 而 归
父子” “ 和 异化 父 子 ” 几 个 方 面 “ 与子 ” 别 代 表 了美 国和 等 父 分 犹 太 两 种 文 化 . 父 与 子 ” 关 系 体 现 出 两 种 文 化 的 关 系 . 示 “ 的 揭 出 了 文化 变迁 的 内涵 这 就 是 其 隐喻 的 “ 与 子 ” 父 主题 . 助 于 借 这 几 个方 面 , 者 表 达 了 传统 与 异 化 、 体 与异 己 的关 系 , 而 作 个 从 体 现 出对 整个 人类 文 化 的深 刻 思 考 又 如 . 字 面 上 以及 母 题 与 主 题 的 区 别来 看 。 追 寻 ” 人 从 “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