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探究题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小说探究》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小说探究》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小说探究》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16分)阴影与阳光徐慧芬14岁的中学生小蒙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

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

黑板报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

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

于是他从自己教室搬来一张凳子。

人站在凳子上,高了,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的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

正在他脸贴玻璃、专心张望的时候,值班教师走了过来,有点狐疑地问了一番后,就要他赶快回家。

巧的是,这天夜里,这一层办公室遭窃,所有老师的抽屉都被翻过,连零星小钱都被搜走了。

这样,作为最后一个离校又有点古怪行为的学生,小蒙就有理由被唤到教务处谈话。

虽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课教师全部担保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教务处出来的小蒙仍忍不住掉了眼泪,因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学用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其中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学。

今天的事就更糟糕了。

小蒙向妈妈哭诉了今天的遭遇:他放学回家途经一个专卖复习资料的书屋,买了两本书,刚准备跨上自行车,迎面一辆卡车突然掉下一个大纸箱。

纸箱破了,里面的儿童玩具散落一地。

待车上司机发现,将车停下来时,周围已有人趁机捡了便宜溜走了。

他看司机挺急,就帮着司机把玩具捡起装回箱子里。

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车却不见了!那是才买不久的新车啊!“好心没好报!小偷太坏了!呜……”小蒙边说边哭,眼泪越流越多。

“哭什么?哭了车子就能回来吗?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训。

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妈妈不是要你做一个自私的人,问题是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小蒙的妈妈唠唠叨叨边劝边教训儿子。

“你在培养儿子朝自私方向发展吗?”小蒙的爸爸从外面踏进门,听到妻子的话,打趣道。

“你倒还有心情说笑话!你儿子前天为班级做事,被人疑心当贼;今天做好事,被贼偷了车!”小蒙的妈妈把儿子今天的遭遇愤愤地说给丈夫听,一旁的小蒙哭得更厉害了。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探究小说结尾的妙处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探究小说结尾的妙处专题训练(含答案)

小说专题训练——探究小说结尾的妙处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看座相裕亭某一年,小麦扬花、青杏挂枝的时候,盐河口捕鱼的汪福,正在大盐东沈万吉——沈老爷家秫子地边的河心岛上扳罾捉鱼,河对岸,一辆马车“吁——”的一声,停下了。

当时,汪福认为是过路的商客,停下来观看他如何捉鱼呢。

所以,他没去搭理对方,只顾忙于扳暂、收鱼。

可等他看清楚河对岸那个身着长袍的老人,是沈家的老太爷沈万吉时,汪福立马慌了手脚,他赶忙扔下手中的暂网,抱起刚刚捕捉到的一对大白萝卜似的锤花鱼,蹚水跑到河对岸来,硬将那一对尚在拧滚、打挺儿的锤花鱼,塞到沈老爷的马车上。

汪福所扳罾的那个小岛,坐落在沈万吉沈老爷家的地头,谁能说那个河中的小岛,不是沈家的呢?他汪福怎么就堂而皇之地在人沈家的小岛上搭起草棚,扯起网绳,坐收“鱼”利呢,显然是不合章法。

汪福下意识地给沈老爷作揖、求饶说:“托沈老爷的福,小民汪福,在此混口饭吃。

”沈老爷支吾了一声,好像没当回事情。

沈老爷或许就是一时兴起,想停车看看风景。

刚才,若不是汪福那一番作揖求饶的话,沈老爷没准都不记得河对面那片绿油油的秫子地是他家的。

汪福看沈老爷不言语,他心里越发紧张了。

误认为沈老爷要拿他是问。

汪福当即表示收网走人。

言外之意,求沈老爷宽容他这一次。

以后,他不敢再来了。

哪知,沈老爷看汪福那副惊慌惊恐的样子,如同说笑一般,告诉他:“那个小岛,送给你啦!”说完,沈老爷登上马车,走了。

汪福却愣在那儿,瞬间不知所措。

马夫看汪福半天没醒过神来,便回头大声告诉他:“沈老爷发话,那个小岛送给你啦!”汪福这才“扑通”一声,跪在沈老爷马车后面的烟尘里,接连磕了几个响头,以谢沈老爷的大恩大德。

这以后,汪福的日子愈发充实了,他拆掉岛上那个临时搭建的小草棚,板板整整地盖起两间门窗敞亮的小茅屋。

之后,他一边打鱼,一边铲除岛上的杂草、芦柴,开垦出一垄垄的地块儿,种上了辣椒、茄子、韭菜、洋芋,入秋以后,又种了几畦翠莹莹的芫荽、菠菜和过冬的小麦。

语文新高考小说阅读探究题型的3种考法

语文新高考小说阅读探究题型的3种考法

语文新高考小说阅读探究题型的3种考法探究题往往要求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或者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这种题型往往不设置唯一性答案,旨在鼓励考生积极思考,培养考生的探索和思辨精神。

探究题涉及的方面较多,如对作品情节安排合理性的探究,主题、标题意蕴的探究,艺术手法的探究等。

图片考法一:情节合理性探究备考·关键能力情节构思类探究题主要是对小说情节方面的探究,主要包括探究情节结构技巧,情节安排的合理性,尤其是结尾安排的合理性。

其探究内容已超出了情节内容本身,也比情节作用题带有更强的综合性,往往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注意情节自身的关联性与逻辑性对小说情节的探究,首先要从情节自身分析。

如果是前文情节发展的必然,并且有严密的逻辑性,则合理,赞同;否则不合理,不赞同。

②注意情节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情节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如果人物形象已经丰满,情节再节外生枝,可视为多余;如果情节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有补充完善作用,则视为合理。

③注意情节是否符合主题表达的需要主题要通过一定的情节表现出来,如果某一情节对揭示主题有重要的作用,则视为合理;否则多余,不合理。

题型标志设问示例题干中往往有“谈观点”“说理由”等作答动词和“情节”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1)文中某一情节是否必需?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2)把文中某一情节删去可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2 解题——明确答题步骤,找准答题依据“四个角度”解答情节合理性探究题①明确表达出观点最重要的是先确定自己的观点,观点确定了,才能围绕观点组织材料,并形成答案。

②从文本情节引述论据分析对于情节合理性的探究,绝对不能离开文本而漫无边际地去谈,而应该紧密结合文本,并运用文本中的具体情节、事件等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③从文本叙事形式分析文本的叙事形式,包括结构的组织、线索的安排、叙事的顺序等。

20 高考新题型现代文阅读Ⅱ小说之文本特征探究题答题攻略-高考语文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全国通用)

20 高考新题型现代文阅读Ⅱ小说之文本特征探究题答题攻略-高考语文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全国通用)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类文本阅读
20 小说创新题之文本特征探究答题攻略
高考新题型典例集训
一 考题考向
1. 考题式样
1. (刘慈欣《赡养上帝(节选)》)作家刘慈欣认为科幻文学需要保 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请从“科学性”与“文学性”的角 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
2. (郑武文《万年桥》)历史小说是以真实历史为依据的文学创作, 请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分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
景物描写、心理描写、人物特点四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角度,赏析“诗意小说”的特征。
答案 这三则材料的诗意之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百合花》没有正 面描写战争的残酷,而是描写了新媳妇和通讯员美好的第二次相见,虽误解却有情趣。②富有诗意 的景物描写。《哦,香雪》通过满月、山谷、小路、败草、树干等诗化景致的描写,烘托了寂静、 清冷的氛围,为下文香雪心境的变化做了铺垫;《荷花淀》选取诗意的意象,如洁白如雪的苇席、 透明的薄雾、荷叶荷花香等,字里行间充满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③细腻生 动的心理描写。《百合花》中“不断向房里瞅着”“好像在掂量”等细节,表现出新媳妇为是否献出新 被子而展开的纠结;《哦,香雪》中,香雪端详铅笔盒时一系列的细微动作,如“打开”“一拍”“合严 ”“又打开”“摸出”“放进去”“又合上”等,表现了她爱护珍惜铅笔盒的心理;《荷花淀》表现了在唯美 诗意的情境下,水生嫂等待丈夫回来的恬静而不急躁的心情。④清新自然的人物形象。三篇选文分 别塑造了娴静美好、深明大义的新媳妇形象,细腻纯真、自尊自爱的少女形象,勤快利落、温柔贤 淑的水生嫂形象,这些人物都是美好自然、淳朴善良的。总之,清新、温柔、情趣、明媚、细腻、 娴静、美丽,这些诗意之美洋溢在三则材料中,故可称之为“诗意小说”。(写出两个角度即可)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之探究题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之探究题

4、马因为主人的一句谩骂,就自己把自己弄瞎了。 你认为它这样做值得吗?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 的看法。(6分) 莫言《马语》
❖ (1)答值得的,要答出下面几个要点:①保住了自 己的尊严;②没在战场上驰骋,却可以为生产服 务,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活出自己的 尊严,这同样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 3、(2014,天津)《枣香醉人》:本文标题为“枣香 醉人”,有人认为也能以“根”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 请阐明理由。(4分)
❖ 4、(2014,辽宁)《数学家的爱情》:数学天才为什 么赢得爱情又为什么失去爱情?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你从这个人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8分)
❖ 5、(2014,湖北)《六指猴》:这篇微型小说的段落 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形式。作者为什么 要采用这种写法?请结合全文,探探你的看法。(8分)
【答案】示例二: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 罗永才最终摆脱丧妻之悲,主要是受到王石匠 和老山民的影响,以及大自然的启迪。王石匠 的淡定、老山民的坚忍,分别折射出中国传统 文化精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他们的 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了罗永才,从而使得他发 现了春回大地的可爱、人间生活的温暖。
以小见大,由点及面,从个人到人生
【2016年江苏卷】16. 请探究小说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6分)
① 这个六月没有士兵因战事而伤亡、腐烂,会 明对此感到欣慰; ②在喂鸡的行为中,会明体验到幸福感; ③从热衷于战争转变到“非战主义”,会明感 到思想提升的快乐; ④心灵世界由单一走向丰富,会明的生命变得 更加立体。
注意围绕关键词“微笑”分析 对“意义”理解要深化
【2016年新课标3】 (4)是否状告酒店,“我 ”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2023届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考点突破:多角度探究作品(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考点突破:多角度探究作品(含答案)

文学类阅读:多角度探究作品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山村的墓碣冯至德国和瑞士交界的一带是山谷和树林的世界,那里的居民多半是农民。

虽然有铁路,有公路,伸到他们的村庄里来,但是他们的视线还依然被些山岭所限制,不必提巴黎和柏林,就是他们附近的几个都市,和他们的距离也好像有几万里远。

他们各自保持住自己的服装,自己的方言,自己的习俗,自己的建筑方式。

山上的枞林有时稀疏,有时浓密,走进去,往往是几天也走不完。

林径上行人稀少,但对面若是走来一个人,没有不向你点头致意的,仿佛是熟识的一般。

每逢路径拐弯处,总少不了一块方方的指路碑,东西南北,指给你一些新鲜而又朴实的地名。

有一次,我正对着一块指路碑,踌躇着,不知应该往哪里走,在碑旁草丛中又见到另外一块方石,向前仔细一看,却是一座墓碣,上边刻着:一个过路人,不知为什么,走到这里就死了。

一切过路人,从这里经过,请给他作个祈祷。

这四行简陋的诗句非常感动我,当时我真愿望,能够给这个不知名的死者作一次祈祷。

但是我不能。

小时候读过王阳明的瘗旅文,为了那死在瘴疠之乡的主仆起过无穷的想象;这里并非瘴疠之乡,但既然同是过路人,便不自觉地起了无限的同情,觉得这个死者好像是自己的亲属,说得重一些,竟像是所有的行路人生命里的一部分。

想到这里,这铭语中的后两行更语重情长了。

由于这块墓碣我便发生了一种从来不曾有过的兴趣:走路时总是常常注意路旁,会不会在这寂静的自然里再发现这一类的墓碣呢?人们说,事事不可强求,一强求,反而遇不到了。

但有时也有偶然的机会,在你一个愿望因为不能达到而放弃了以后,使你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在那些山村和山林里自然没有再遇到第二座这样的墓碣,可是在我离开了那里又回到一个繁华的城市时,一天我在一个旧书店里乱翻,不知不觉,有一个二寸长的小册子落到我的手里了。

封面上写着:“山村的墓碣。

”打开一看,正是瑞士许多山村中的墓碣上的铭语,一个乡村牧师搜集的。

欧洲城市附近的墓园往往是很好的散步场所,那里有鲜花,有短树,墓碑上有美丽的石刻,人们尽量把死点缀得十分幽静;但墓铭多半是千篇一律的,无非是“愿你在上帝那里得到永息”一类的话。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探究是否矛盾(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探究是否矛盾(含答案)

小说专题训练------探究是否矛盾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玛丝洛娃的绝望①这天夜里,玛丝洛娃久久不能入睡。

她睁大眼睛躺在板铺上,想着心事。

②她想,她到了萨哈林岛后绝不能嫁个苦役犯,要么嫁个长官,或者嫁个文书,至少也得嫁个看守。

他们都是色鬼,想起那个辩护人怎样盯住她,庭长怎样盯住她,法庭上遇见她和故意从她身边走过的男人怎样盯住她。

③她想到许许多多人,就是没有想到聂赫留朵夫。

因为回想起来太痛苦了,这些往事原封不动地深埋在她的心底。

今天她在法庭上没有认出他来,倒不是因为她最后一次看见他时他还是个军人,没有留胡须,如今却留着大胡子,显得很老成,主要是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到过他。

在他从军队回来,却没有拐到姑母家去的那个可怕的黑夜,她在心里把她同他发生过的事全部埋葬掉了。

④在那个夜晚以前,她满心希望他回来,因此不仅不讨厌心口下的娃娃,而且常常对她肚子里时而温柔、时而剧烈地蠕动的小生命感到亲切。

但在那个夜晚以后一切都变了。

后来的遭遇使未来的孩子纯粹成了累赘。

⑤两位姑妈都盼望聂赫留朵夫,可是他回电说不能来,因为要如期赶回彼得堡。

玛丝洛娃决定自己到火车站去同他见面。

玛丝洛娃服侍两个老姑娘上床睡了,怂恿厨娘的女儿玛莎陪她一起去。

⑥这是一个黑暗的风雨交作的秋夜,温暖的大颗雨点时下时停。

玛丝洛娃虽然熟悉这条路,但或许太兴奋,在树林里还是迷失了方向。

玛丝洛娃一跑上站台,立刻从头等车厢的窗子里看见了他。

这节车厢里的灯光特别明亮。

有两个军官面对面坐在丝绒座椅上打牌。

聂赫留朵夫穿着紧身的马裤和雪白的衬衫,坐在软椅扶手上,臂肘靠着椅背,脸上泛着让玛丝洛娃感到神秘奇怪的笑容。

玛丝洛娃急切地用冻僵的手敲敲窗子。

但就在这当儿,火车缓缓开动了。

一个军官手里拿着纸牌站起来,往窗外张望。

她又敲了一下窗子,把脸贴在窗玻璃上。

那个军官想放下窗子,可是怎么也放不下来。

聂赫留朵夫站起来,推开那个军官,粗暴地把窗子放下,这时玛丝洛娃彻底看清了仅一窗之隔的这张陌生的脸上那神秘奇怪的笑容。

2023届高考语文小说专题训练--探究小说主人公(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小说专题训练--探究小说主人公(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小说专题训练--探究小说主人公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跳马路内小孩小名叫阿毛。

副队长到嘉定拉队伍时,他正在路边讨饭,不知怎地跟定了副队长,就一起到了镇上,听口音是上海本地人。

大队长说,这么小的孩子,就带在队伍上吧,只是不要给他耍刀玩枪,出去贴贴标语也好。

小孩是读过点书的,国民革命、新四军、抗日救亡,全都会写,只是缺乏管教,两个队长调教了好些天,现在可以带出去了。

这支队伍上,大队长是体育教员,三十一岁,副队长是个读书郎,只有十八岁。

小孩有一天问福元,阿叔,我是不是跟错了人,我想跟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大王,天天与日本人干仗,怎么跟了两个先生?不但不发枪给我,还要读书写字,要练游泳和跳马。

福元大笑。

昨天夜里,两个队长商量关于孙庆荣公开投敌的事。

说孙庆荣得了日本人的钱粮军火,必来寻衅,决定连夜召集人马,撤出上海。

大队长却崴了脚,只得回家休养。

副队长孤身往西走了。

天亮时,福元带着小孩去看大队长。

大队长说,你带小孩去芦苇荡避避风头吧。

临别,大队长摸摸小孩的头,问说,跳马练得如何?小孩说,报告司令,矮一点的木箱能跳过去。

大队长说,你记得我说的话,练好体育,等你长大,去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日本人跳马水平很高,不要输给他们。

小孩说,司令,都打仗了,还参加什么运动会。

大队长说,体育和读书写字一样,让你学会做人,亡国奴才是没有资格上赛场的。

这是八月的天气,没有一丝风。

福元背着步枪,带着小孩往西走。

阿叔,你手上这杆枪是我搞来的。

当天副司令带了我去警察局借枪。

警察一问副司令才十八岁,胆气冲天,不肯借。

后来司令来了,警察问他会不会打枪。

司令借了一杆,哗哗地拉了枪栓,走到街上,又往对面巷子里走了五十步,一枪就把警察局的招牌给打下来了。

警察服了,就说,二位的气度,能带十万兵,备长枪十支,短枪两支,子弹五箱,送至府上。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司令。

福元看了看小孩,忍不住打趣说,王桥村的那个小姑娘,叫啥名字。

小孩说,叫芳蕙,不大识字,跑得比我还快,司令说她可以做田径运动员,司令天天想开运动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4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 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6分)(2011《这 是你的战争》)
• 答:(1)深刻寓意:①雪:昆明很少下雪,用下 雪天寒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②腊
梅林:用傲雪的腊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 格。

表现人物:①孟弗之见到雪白的腊梅林,暗喻
他路遇蒋姓学生后的沉重心情。②萧子蔚、澹台玮
• 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的特征:经历平 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
• 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 • 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2012全国卷《马裤先生》)
• 观点一:同意,“我”也有人性弱点。 • ①“我”对马裤先生的不当言行不加制止,听之
• 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 • 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小说探究题规律总结
①小说探究题虽然每年都有变化,但探究点 都离不开小说的四要素——人物、环境 、 情节 、主题。
② 小说探究题仍然保持与散文探究题一样的 风格。基于文本内部的不同角度和层面的 探究,不求向文本外部拓展延伸。
于典型环境中,以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凸显作品主题。
• 小说三要素:
1. 人物
2 .情节
主题
3 . 环境
小说阅读探究题 一、不同角度和层面
考纲提示: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 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不同角度和层面:思想内容(人物、情节、环境) +艺术表现(语言、表现手法)
14. 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 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试作探究。 (6 分) (2012江苏《邮差先生》)
一 考点解说
《考试说明》: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以 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 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 响进行分析。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 表看法。
面对雪已消了大半的腊梅林,暗示他们消解了内心
的淡淡纠结,彼此之间理解更深了。③澹台玮走入
腊梅林,人与梅相映,隐喻坚贞人格。

14. 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 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试作探究。 (6 分) (2012江苏《邮差先生》)
• 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的特征:经历平 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
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 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2012全国卷《马裤先 生》)
(4)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这对现 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8分) (2012辽宁《最后的黄豆》)
14. 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 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试作探究。(6 分) (2012江苏《邮
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的特点
1.答案的开放性——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2.理解的多元性——可以做多重理解 3.设题的多角度性——题目的多样化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阅读“探究题”解题策略
解题策略
一 了解考纲要求 二 明确答题角度 三 把握解题思路
高考小说阅读探究题举例
22.“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 你的理解。(6分) (2011山东卷《审丑》)
③小说的主人公是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
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情的节情结景,构
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④小说的主人公是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 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主表旨现情中感国
14.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 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2010《溜索》)
任之;②“我”对马裤先生的讽刺过于夸张,且 语言近于刻薄;③“我”对自己缺乏反思精神。
深刻意蕴: ⑴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 ⑵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互相信任,关心爱护; ⑶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 牛那样软弱畏缩; ⑷“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 情感取向: ⑴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 ⑵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赞美; ⑶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⑷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美。
.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 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 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 见解。(8分)(2010年安徽) 14、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探究其中的深刻意 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2010江苏卷《溜索》)
14、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 人物的作用。(6分) (2011江苏卷《这是你的战争》)
小说阅读探究题
15.小说题为“侯银匠”, 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 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 的理由。(2008《侯银 匠》)
①小说的主人公是侯银匠,侯菊与父亲相依 为命,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 写侯菊就是写侯银匠。 人物性格人物关系
②小说的主人公是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 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 侯银匠的人生况味。 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15、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 的看法。(6分)(2011浙江卷《第9车厢》)
高考小说阅读探究题举例
12.“冬阳”在行文中着墨不多,却是标题的一部分。 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4分)(2012上海《冬阳·童 年·骆驼队》)
15、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作品蕴含的情感。(6 分)(2012 福建《双琴人文精神:
小说阅读探究题 一、不同角度和层面
考纲提示: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 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 探究。
不同角度和层面:思想内容+艺术表现
解决的方法途径
抓住文体(小说、散文)特点 明确答题要点 解决角度难点
明确概念
• 小说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