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
文言文18个虚词在这里,要整理的同学拿走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1)连词 1>表并列 今译为:而且、又 。
例释:①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过秦论》②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③永州之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④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也《荆轲刺秦王》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
例释:①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③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逍遥游》 3>表转折 今译为:却、但。
例释: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③而伤长者之意《荆轲刺秦王》 ④然而成败异变《过秦论》⑤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 4>表递进 今译为:并且、而且例释: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5>表修饰 今译为:着、地。
例释: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③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荆轲刺秦王》 ④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⑤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⑥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逍遥游》 6>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
例释: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师说》③今行而无信《荆轲刺秦王》 ④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祭十二郎文》 7>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 例释:①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 ③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荆轲刺秦王》8>表目的 今译为:来 例释: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9>表方位 今译为:以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
《问说》 ② 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2)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①而其勿忘乃父之志 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3)语气词 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文言文虚词
18个文言文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另补充:然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④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⑤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⑥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高考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一些虚词另有实词的用法,为方便表述起见,本清单将其一并解释。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表示递进关系,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祭十二郎文》)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表示转折关系,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表示假设关系,如果,假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表示因果关系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表示目的关系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代词通“尔”,第二人称,你的,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副词通“如”,好像,如同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2.何疑问代词单独做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做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哪里,什么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做定语,什么,哪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疑问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为什么,怎么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怎么,多么,怎么这样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语气助词相当于“啊”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动词通“呵”,喝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过秦论》)3.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表反问语气,吗,呢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吧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啊,呀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18个文言虚词详解
18个文言虚词详解如: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二)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四)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五)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女口: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二.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女: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女: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女是而已。
(《师说》)2、“以”字主要的用法:一、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①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②野马也, 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逍遥游》)③斧斤以时入山林。
(《寡人之于国也》)(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寡人之于国也》)(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如:罚所及,则无以怒而滥刑。
(《谏太宗十思疏》)(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女口: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女口: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战国策•周策》)二、用作连词。
十 八 个 文 言 虚 词
十八个文言虚词一、而1.连词(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蟹六跪而二螯。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
例: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
例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例②:吾恂恂而起。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
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例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
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例②: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既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二、何1.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例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2)作宾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例①:豫州今欲何至?例②:大王来何操?(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例①:然则何时而乐耶?例②: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泽为“为什么”、。
“怎么”。
例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例②:公何能及君也?(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3,复音虚词。
“何如”、“何以”“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18个文言虚词及意思
18个文言虚词及意思
1. 也(yě):表示同样、并且的意思。
2. 乃(nǎi):表示是、就是的意思。
3. 莫(mò):表示不、没有的意思。
4. 亦(yì):表示也、同样的意思。
5. 皆(jiē):表示都、全都的意思。
6. 或(huò):表示或者、或许的意思。
7. 岂(qǐ):表示表示反问的意思。
8. 弗(fú):表示不、没有的意思。
9. 非(fēi):表示不、非常的意思。
10. 斯(sī):表示如此、这样的意思。
11. 前(qián):表示之前、以前的意思。
12. 后(hòu):表示之后、以后的意思。
13. 亦(yì):表示也、同样的意思。
14. 者(zhě):表示人、物的意思。
15. 矣(yǐ):表示动作或状态已经发生的意思。
16. 乎(hū):用来构成疑问句的意思。
17. 焉(yān):用于构成疑问句或感叹句的意思。
18. 矣(yǐ):表示动作或状态已经发生的意思。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例句是有原文与译文的)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其中“因、以、于、则、之、乃、而”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
常见考法是采用课内与卷内句对照区分的题型进行考查,但近几年广东卷主要是卷内句的对照区分。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如: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文言文中虚词大全
文言文中虚词大全文言文中虚词共有十八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详解: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
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
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
文言虚词18个(自己整理)
. . . .文言文·文言虚词18个1.【而】(一)连词1、①剑阁峥嵘而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②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2、①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②少饮辄醉,而年又最高。
(《醉翁亭记》)3、①景公乃下席而之曰。
(《晏子治东阿》)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4、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7、①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②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季氏将伐颛臾》)8、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过论》)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二)代词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复音虚词“而已”、“而后”、“而况”1、“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2、“而后”,“才,方才”2.【何】(一)疑问代词1、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楼记》)2、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①然则何时而乐耶?(《楼记》)(二)疑问副词1、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观沧海》)(三)复音虚词“何如”、“何以”、“何许”、“何乃”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或“什么样”①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2、“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3、何许”,表地点的疑问词,相当于“何处”或“什么地方”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五柳先生》)4、“何乃”,相当于“怎么能”。
①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四)通假字。
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利兵而谁何。
18个文言文虚词详细注解及举例
18个文言虚词集录1.而(er)(1)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①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②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③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④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或“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⑤表示假设关亲。
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⑥表因果关系。
相当于“因而”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2)代词。
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3)复音虚词“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2.何(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②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2)副词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1.而2.与3.乃4.其5.所6.为7.焉8.以9.因 10.于 11.则 12.之1.【而】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例】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2.【与】(一)介词。
1.介词。
和,跟,同。
【例】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2.给,替。
【例】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3.比,和……比较。
【例】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连词。
和,跟,同。
【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勾践灭吴》)(三)通假。
通“欤”。
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例】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3.【乃】(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例】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桃花源记》)【例】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师说》)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二)用作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文言虚词(全)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 3.日食饮得无衰乎?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 于此乎 ! 5.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6.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1.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2.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 必有余地矣。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2、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3、其不受教者常有一二。 4、公问其故。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 4.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5.则齐国其庶几乎? 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常见文言虚词(18个): 4、若
①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 ②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③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 彰其咎。 ④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⑤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 与结盟好。 ⑥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⑦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⑧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⑨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 ⑩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
(6)“何意”:⑴什么意思。 却不害我, 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 ⑵岂料,哪里料到。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7)“何由”:⑴如何。 长夜沾湿何由彻。 ⑵什么原因。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⑶从什么地方。何由知吾可也?
(8) “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
(9)“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 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②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
文言文中虚词大全
文言文中虚词大全文言文中虚词共有十八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贝叽者、之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详解: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 •表示因果关系。
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
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
(完整版)文言虚词归纳
精心整理文言虚词用法总结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常见文言虚词20个。
(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
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虚词一览表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表示并列时,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二)表示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三)表示承接关系。
就,接着,或不译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四)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六)表示修饰关系。
?地,着,或不译?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七)表示因果关系。
?因而如: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论语》)(八)表示目的关系。
来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2.代词。
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3.助词。
(4.动词。
同“如”,好像,如同。
如: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荆人夜涉》)5.复音虚词"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常见的文言文虚词
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一、而(一)连词1、用来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2、用来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用来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祭十二郎文》)4、用来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5、用来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用来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7、用来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8、用来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二、何(一)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二)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用在形容词前,用来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四)通“呵”,可译为喝斥。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喝斥他是谁。
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三、乎(一)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高中语文18个文言虚词归纳
18个文言虚词归纳,一篇全掌握!在文言文中,有实词和虚词之分。
虚词不像实词那样有固定单一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往往有着不同的含义,这也就造成了识记的困难。
因此本文总结了常见的18个虚词,并给出了相应例句,可当做文言文虚词的背诵,亦可作为查阅之用。
按此顺序:而、何、乎、乃、其| 且、若、所、为、焉| 也、以、因、于、与| 则、者、之1、而1、连词:(1)转折关系。
(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
(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
(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
(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
(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
(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
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2、何1、疑问代词:(1)作宾语,“什么、哪里”。
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
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
何+名词。
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
例:何谓阁子也?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
何+形容词。
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
何+动词,位于句首。
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高考必背文言虚词18个
文言虚词1、而(1)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②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③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④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或“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⑤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⑥表示因果关系。
相当于“因而”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2)代词。
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3)复音虚词“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2、其(1)代词,又分几种情况①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第三人称代词。
应译为“它”“他”不能加“的”秦王恐其.破璧。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
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的”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④指示代词,表远指。
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⑤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2)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
视情况译为“大概”“难道”“还要”“希望”等或省去。
文言文常用虚词
文言文常用虚词一、而㈠[ér]⑴名词。
鳞属颊侧下垂的毛。
⑵代词。
1、你。
例:余知~无罪也。
2、你的。
例:~翁归,自与汝复算耳!⑶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相当于“并且”。
例:妇拍~呜之。
2、表示顺承关系。
相当于“就”。
例:先度其足~置之其坐。
3、表示进层关系。
例: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4、表示转折关系。
相当于“然而”、“可是”。
例骨已尽矣,~两狼之并驱如故|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山不加增。
5、表示修饰关系。
例:久~不去。
6、表示假设关系。
相当于“如果”。
例:诸君~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7、表示因果关系。
相当于“因面”。
例:遏其生气,以求重价,:~江浙之梅皆病。
⑷助词。
1、表示偏正关系。
相当于“着”、“地”。
例:佣者笑~应曰“……”|吾尝终日~思矣。
2、表示语气。
相当于“耳”。
例:今之从政者殆~!㈡[néng]名词。
才能。
通“能”。
例:德合一君,~征一国。
二、何㈠[hé]⑴代词。
表示疑问。
1、什么。
例:大王来~操?2、哪里。
例:豫州今欲~至?⑵代词。
与动词“如”、“若”、“奈”连用,表示“怎么样”。
例:今日之事~如?|此为~若人?|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⑶副词。
表示反问或感叹。
1、怎么。
例:~不试之以足?2、这么。
例:妇啼一~苦!3、多么。
例:开国~茫然!㈡[hè]动词。
担,负。
通“荷”。
例:~蓑~笠。
三、乎[hū]⑴助词。
语气词。
1、表示疑问或反诘。
相当于“吗”、“呢”。
例:吾射不亦精~?|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2、表示感叹。
相当于“呢”、“啊”。
例: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表示揣测。
相当于“吧”、“呢”。
例:或能免~?4、表示停顿。
例:众言同,于是~书。
5、表示性态。
例:以无厚入有间,恢恢~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⑵介词。
相当于“于”。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己|旦余济~江湘。
四、乃[nǎi]⑴代词。
1、相当于“你”。
例:今欲发(发兵)之,~肯从我乎?2、相当于“你的”。
文言文中虚词大全
文言文中虚词大全文言文中虚词共有十八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详解: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
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
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
文言文中虚词大全
文言文中虚词大全文言文中虚词共有十八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详解: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
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
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虚词:一.而(1)通“尔”,译作“你的”:例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例2: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2)连词:①顺连常见:通常不译,译作“又”“来”亦可(特点:前后结构一致,多为动词)例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例2: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转连常考:通常译作“但是”“却”例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例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二、何(1)最常见:特殊疑问词(四个代表wh-,how)例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译为:“why”例2: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译为:“Bei Liu,where are you going?”例3: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为:“My lord,what did you bring with?”例4:水何澹澹。
《步出夏门行》译为:“How peaceful the wave is!”(2)最常考:宾语前臵三、乎(1)语气助词最常见(疑问、感叹、休息下):事实上,英语中的语气助词多单独使用,如oh,wow,ouch,但汉语中不仅有这样的用法,还可以放在句子里辅助性的表示全句语气,“你干啥”就没有“你干啥啊”给力,特别是你再给“啊”字来个长音。
“乎”字就是在句中句尾承担这样的作用(不单独使用)。
例1疑问: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译为“吗”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译为“呢”例2感叹: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译为“啊”(2)介词最常考:①相当于“于”,多放在谓宾之间(所以语法课很重要,快复习笔记):例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译为“于”例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译为“在”②译为“……的样子”:例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四、乃(1)顺承最常见:译为“才”“就”例1: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2)转承最常考:译为“却”“竟”例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桃花源记》)(3)代词例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五、其(1)一二三人称皆可指(不论he、she、I,不管一二三):例1:秦王恐其破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作“他”例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译作“自己”(2)(2)语气词最常考(从内容和语法上都可以进行判断):例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译作“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这个最常见常考,请画★号。
例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译作“一定”六.且(1)连词最常见(前后多为动词):译作“而且”“还”例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例2:示赵弱且怯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副词表“将要”“暂且”:例1: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例2: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孔雀东南飞》)七、若(1)本义指女性化妆(2)“像”“好像”为常见义例1: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例2: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1.1)代词(你、你们、这)【1.1表示由(1)直接衍生出来的意思】例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译为“你们”(1.2)虚拟语气最常考(如果、假设)例1: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赤壁之战》)八、所(1)本义伐木声,引申出伐木的“场所”“地方”例1: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2)助词最常见例1: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Catching up asking for crickets,Cheng dare not to extort,al so don’t have anything to compensate.(不定式在后补充说明“anything”)例2: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With improperly promotion,I dare not hesitate or wish anyth ing more.(I have nothing to hesitate or wish.)(3)“为……所”“所以”最常考例1:嬴闻如姬父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信陵君窃符救赵》)译为“被”例2: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译为“用来……的方法”例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的原因”九、为(1)本义象鼻灵活,引申出“做”“为”等意义,又可作系词表“是”例1: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报任安书(节选)》)例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例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廉颇蔺相如列传》)(2)“为……所”最常考例1: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十、焉(1)语气词最常见例1:割鸡焉用牛刀(《论语》)疑问语气,译为“怎么”例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不译例3: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译为“……的样子”(2)兼词最常考兼词真是个好名字,听我细细道来你会觉得它超简单。
事实上,兼词就是一个词在语法同兼任两个语法角色放在句尾(上课我会讲讲“兼”字的画法,超形象),一般兼词同时承担介词“于”和代词“之”的角色。
例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译为“必在我的老师在这些人中”例2:且焉臵土石?(《愚公移山》)译为“在哪里放土和石头”。
十一、也(此字为非重点)(1)判断语气词最常见例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疑问、感叹、祈使语气,翻译为“呢”“啊”“吧”等词。
例1: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过秦论》)表感叹,译为“啊”例2: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表疑问,译为“啊”或“呢十二、以(1)象形本义得出“用”“把”“凭借”之义,多当作介词例1: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用”例2: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凭借”(这句话考题很喜欢用)(2)连词最常见,译为“来”或不译,常用来连接相同结构(多有动词)例1:忽魂悸以魄动。
(《梦游天姥吟留别》)“魂悸”和“魄动”是用“以”字连接的相同结构例2: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石钟山记》)“以”字连接前后动词“拥”和“入”例3: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来”(3)连词,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但不太常见例1: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4)动词,译为“认为”“以为”例1: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触龙说赵太后》)十三、因(1)象形本义得出“依靠”“凭借”例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2)“凭借某个原因,所以……”,常翻译为“因此”“于是”例1:因拔刀斫前奏案。
(《赤壁之战》)十四、于(1)介词最常见,翻译为“在”“到”例1:乃设九宾礼于庭。
《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前“于”字译为“从”,后“于”译为“比”(2)被动最常考,译为“被”例1: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被赵王宠幸”例2: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十五、与(1)图形本义指“给予”例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2)介词最常见,多翻译为“和”“跟”例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例2: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十六、则(1)图形本义指“法则”“规范”,动词指效法、仿效(2)顺连最常见,多翻译为“那么”“就”例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例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转连最常考,多翻译为“可是”“却”例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例2: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诗经》)译为“虽然他家离我这么近,可是人却像在远方”十七、者(1)图形本义翻译为“这”,代指“……的人或东西或事情”例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廉颇这个人”例2: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译为“有再说让长安君做人质的人”(2)句尾语气词,可不译例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十八、之(1)动词,“到……地方去”例1: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2)代词超常见,多第三人称指代(他、她……)和指示代词(这、此……)有时也指第一二人称,较少见,可参见附2例1: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3)助词超常见,译为“的”或不译例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为“的”(4)最常考: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烛之武退秦师》)注意:这句话翻译为“半年时的我,犹且还比不上别人”。
“臣之壮也”并非第整个例句的主干,而是一个主语从句,在从句里有主谓语“臣”和“壮”,“之”字放在从句里表示它所在的句子不是独立的主干结构,而是从属于语的,这就是“之”字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所在。
例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5)最难点:宾语前臵的标志例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注意:正确的句式应该是“不知句读”,但否定句经常把宾语前臵,“之”就是这种变化的标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说“你不是人啊”,有时会把宾语放在前面,变成“人你都不是啊”是一个道理,只不过这里没有“之”做标志而已。
例2: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