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5月) 历史(选修)试题

合集下载

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历史含答案

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历史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5月阶段检测高二历史2023.5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岭南地区距今5000年前左右的沙下遗址、大屿山深湾遗址中,可以看到和早期良渚文化非常相似的陶器;与此同时期,在广东最早出现的几何印纹陶开始向北输出,传到了江西、浙南、闽北等地。

这反映了A.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B.岭南和长江下游经济文化交流频繁C.岭南有自己独特社会文化面貌特征D.岭南和长江下游进入高度文明社会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曲沃代翼”的过程中,梳理了曲沃一脉与晋国翼城一脉的国君对比(如下图)由图中信息可知当时A.礼崩乐坏局面拉开序幕B.传统政治秩序受到冲击C.分封宗法体制趋于崩溃D.周王共主地位发生动摇3.北魏孝文帝针对以往学校设置不够健全的弊病,“太和中改中书学为国子学”。

迁都洛阳之后,他亲祀孔子,征求“天下遗书”,在中央设立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小学,又在“县立讲学,党立教学,村立小学”。

上述措施体现了北魏孝文帝①削弱士族势力②推进汉化改革③改革科举④大兴文治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4.《唐律》规定:“处理农民逃亡问题是地方政府应尽的职责。

”而在武则天末年出现了括逃使。

括逃使以中央派员身份,专门处理户口脱籍问题。

所谓“开元已前,有事于外,则命使臣,否则止……为使则重,为官则轻”。

唐代官职体系的调整意在A.打击地方割据势力B.处理地方事务C.完善官僚制度体系D.加强中央集权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在西方世界,商业革命为此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乃至资产阶级革命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在东方世界,我们只看到了商业和城市规模的表象性促进,而文明内向的性格仿佛岿然不动。

导致这种结局的根源是A.经济形态的阻碍B.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C.程朱理学的束缚D.大陆文明体系的缺陷6.明朝监察御史组织形式上隶属于都察院,但可不经都察院而独立行使监察职权。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测试(5月)历史试卷 有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测试(5月)历史试卷 有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测试(5月)历史试卷(选修)2014.05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题答案请填涂于答题卡!1.《大传》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宗法皆然。

”清冯桂芬《复宗法议》:“宗法者,佐国家养民教民之原本也。

”由此推测,“宗法”的含义是A.区分同祖同宗子孙的制度B.按血缘推行教化的根本C.历代实施分封的制度基础D.按嫡庶治理社会的法则2.传说古代先王在农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农历一月叫政月。

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

这种为帝王名号改字的现象称之为“避讳”,主要说明了A.君权神授,天人感应B.规范法度的严肃性C.中央集权的力量D.皇权至上不可侵犯3.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惶恐不能答。

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丞相的事情,“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

这里所强调的是,丞相拥有A.监察百官之职B.审议决策之权C.上传下达之责D.专司行政之事4.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制度是A.创立郡县制B.开创科举制C.确立三省六部制D.确立王位世袭制度5.有史书记载某朝代政治制度时说:“计财之任虽三司之职,日生烦务、常程计度、薄书期会,则在有司;至于议有系于郡国之体、事有关于安危之机,其根本在于中书、枢密院,非有司可得而预也。

”材料反映了该朝代A.中枢部门根据行政的程序环节分工设立B.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C.三司、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权力相互掣肘D.中书、枢密院掌控国家最高决策权6.周振鹤在《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中说:“……元代的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扬州中学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月考试卷历史

扬州中学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月考试卷历史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测试试卷高二历史(选修) 2014.04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总分为120分。

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某学者指出:“中国史上秦以前的所谓封建,乃属一种政治制度,与秦以后的郡县制度相针对。

在西洋历史中古时期有一段所谓Feudalism的时期,Feudalism则并不是一种制度,而是他们的一种社会形态。

现在把中国史上封建二字来翻译西洋史上之Feudalism,便犯了名词纠缠之病。

”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史秦朝以前的封建是指封邦建国B.西洋历史中的封建是指一种思想潮流C.中国秦以后的社会是真正的封建社会D.中国史与西洋史没必要进行比较研究2.许倬云《西周史》记载:“西周分封并不只是周人殖民队伍分别占有一片东方的故地,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注:是族群间关系的重新组合),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分领了不同的人群。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西周分封伴随着殖民和扩张B.授民授土是西周分封的基本内容C.西周分封制推动了族群交融D.西周分封制的运作单纯依恃武力3.在一般公共场合常出现“同胞们”、“父老兄弟们”、“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等用语,又如常常借用亲属称谓词来称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为“叔叔”、“伯伯”、“阿姨”等等。

这些所反映现象的是A.血缘团体内部的凝聚力强固B.血缘意识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C.宗法血缘组织是生命共同体D.血缘组织与政治组织间的互动4.周代宗法制情形可从古代经典中约略窥见,如《仪礼·丧服·传》:“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收族(按,指团结族人)者也,不可以绝”,“异居而同财,有馀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又如《礼记·曲礼》:“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

材料主要表明周代早期A.血缘凝聚力受到地缘成分的影响而崩解B.宗法制的特色是父系与嫡长子继承制C.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受宗法力量支配D.丧服制度和行为规范弱化了血缘认同5.周天子掌有统治天下的权力,分封诸侯;诸侯掌有统治封国的权力,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掌有统治封邑的权力,又分封士。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卷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国学大师王国维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解释西周宗法制。

这里的“天”是指A.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B.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C.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D.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2、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叙述:“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在今陕西华县。

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

”对此材料分析错误的是A.受封的郑国国君是周王室的子弟B.郑国是拱卫王室的主要诸侯国C.郑国的版图在春秋时期发生变化D.幽王时期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3、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A、颁布《秦律》,以法治国B、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C、丞相掌握大权D、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4、司马光曾谈到“凡择言事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爱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知晓治体”。

这里的“言事官”是指A.丞相B.监察官C.内阁首辅D.军机大臣5、白钢的《中国政治制度史》:“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

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B.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6、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

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7、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8、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9、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蝴蝶效应:《南京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广州十三行垄断贸易的时代,推动了上海的崛起,中国进出口重心转移到长江中下游。

江苏省扬州市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一)(含解析)新人教版

江苏省扬州市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一)(含解析)新人教版

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一)(含解析)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答案】B考点:宗法制。

由题中所述中国强调姓的现象,可知与宗法制有关,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地位问题,A项被排除;“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说法并无法说明个人观念淡漠,C项被排除;本题也没有涉及专制王权问题,D项错误。

2.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答案】A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从题干信息“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以及“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可以看出,该学者强调秦始皇废除了依靠血缘关系的世卿世禄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全部由皇帝任免。

B项属于经济方面;C项和D项中的“分权”、“军功”等表述均与材料不符,故A项正确。

3.《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英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此话强调,君主应A.加强集权B.独尊儒术C.推行教化 D.顺应天意【答案】D考点: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春秋繁露》是西汉儒学家董仲舒的著作。

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创立新的儒学体系。

题干摘录的材料大致意思是:遵循天道的统治者能够使国泰民安,违反天道的统治者则会使天下大乱,故统治者的英明之处在于顺应天意、利用天道统治百姓。

【首发】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四)历史Word版含答案

【首发】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四)历史Word版含答案

2014-02-12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分值为100分。

第Ⅰ卷(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每年中国春运期间都有大量务工人员返乡过年,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注重亲人团聚的观念密切相关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禅让制D.世袭制 2.杨宽在《战国史》中写道:“‘士’原是贵族的最低阶层……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变革,文化学术相应地发生变革,得到进一步发展,士就大为活跃起来……”这A.推动了思想上的“百家争鸣”B.有利于儒学独尊地位的形成C.有利于程朱理学的发展D.推动了科举制度的改革 3.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下列属于其教育思想的是A.为政以德B.克己复礼C.设立太学D.有教无类 4.右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初期地方行政区划的情况,这一朝代最有可能是A.西周B.秦朝C.汉朝D.元朝5.君主专制从秦到清有不断强化的趋势,下列选项能反映这一发展趋势的是①秦国统一后秦王改称皇帝,设三公 ②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③明成祖朱棣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制 ④清朝设置军机处,助理军政事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6.(宋)范公偁《过庭录》载:“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

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

乡人子失意,山缀榜,先归。

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郞更在孙山外。

’”孙山等上榜是通过 A.承荫世袭 B.立功受奖 C.乡人举荐 D.科举考试 7.《中国文学史》在论述先秦的一部作品时写道:“诗人采用象征、比喻的手法,把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山川日月、香草美人、千里流沙、蜿蜒八龙等罗织起来,构成一个绚丽多彩的虚幻世界;另一方面,诗人又通过一系列曲折迷离的情节来展示对现实政治和坎坷人生的悲剧性思考。

”该作品的风格为 A.内容古朴的现实主义 B.脱离真实世界的唯心主义 C.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 D.关注自己内心的个人主义8.《真元妙道要略》中《道藏•洞神部•众术类》载“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

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二)(小高考模拟)历史(必修)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二)(小高考模拟)历史(必修)Word版含答案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总分值为100分。

第Ⅰ卷 (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战国时期,提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主张的思想家是A .孟子B .庄子C .韩非子D .墨子 2.“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A .春秋B .战国C .秦D .东汉3.秦始皇曾经在东巡中立了六块碑刻,右图为其中之一的《泰山石刻》,据传为当时大臣李斯所书。

它的字体应是A .甲骨文B .篆书C .行书D .楷书4.有学者指出:“行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是因为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

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

”由此可见,这位学者认为元代设置行省A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B .为了监察地方C .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 .为了加强对汉人的控制5.(宋)范公偁《过庭录》载:“吴人孙山,滑(gǔ)稽才子也。

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

乡人子失意,山缀榜,先归。

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郞更在孙山外。

’”孙山等上榜是通过A .承荫世袭B .立功受奖C .乡人举荐D .科举考试6.我国古代有很多关于农业的谚语,比如:“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这组谚语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A .遵循自然规律、不违农时B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C .面临自然灾害、难以抵御D .生产效率不高、自给自足7.明朝著作《五杂俎》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山右或盐、江苏省扬州市高二历史(必修)模拟试卷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

”这一现象表明A.徽商的发展优于晋商 B.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C.农村集市开始出现 D.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8.下列文献“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的是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C.《民报》 D.《新青年》9.仔细观察右图,该图反映的是A.鸦片战争形势B.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C.甲午中日战争形势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势10.“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

江苏省扬州中学13-14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历史(选修)(附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13-14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历史(选修)(附答案)

2014.04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题答案请填涂于答题卡!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2.冯天瑜著《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下列言论体现两翼思想的是A.清净无为天下正——明主治吏不治民B.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圣人执要,四方来效C.知其雄,守其雌——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D.反者道之动——治强生于法3.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A.分封制全面崩溃B.宗法制荡然无存C.郡县制初现雏形D.实行郡国并行制4.2013年福州屏山地铁站考古现场发掘出西汉时期闽越国宫殿遗址专用品“万岁”当(右图),还发现三口汉代水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汉初福州地区仍实施分封制B.“万岁"瓦当是我国出土的最早青瓷C.瓦当上的字体是当时流行的楷书D.汉代使用水排获取井水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 二 历 史(选修)试 题5.秦汉时期战争与先秦时期相比,北方地区战争次数大幅下降,而四川、江西、云南却由原来的6次、1次、2次分别增至36次、8次、11次。这反映出秦汉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迅速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C.政治中心迁往南方D.国家长期分裂,战乱不已6.如右图,元政府设置了一个东西延伸的带状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将两个大的蒙古都万户府重兵驻扎于此。另外,又将秦岭、汉中、北川的险地划归陕西行省,也驻有一个蒙古都万户府。元政府上述做法的目的不包括A.保障都城安全B.就近指挥,防止江南四行省反抗C.实现以北制南D.以山川形便划行省界,防止割据7.学者阎步克说:“(中国古代)一些时候官僚会趋于身份化、特权化、阶层化、封闭化、自主化,这种演化的最终结果会导致贵族化”。符合这一描述制度最有可能是A.分封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军机处8.《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对材料中转运使的设置,认识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分化事权的制度设计B.贯彻了以文治国的用人方略C.突出了中央集权的理财思路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9.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开端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10.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的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11.会审公廨是1869年出现在上海公共租界的一个特殊司法机关,由道台任命中方专职会审官(谳员),与外方陪审官(领事)会同审理租界内与华人有关的诉讼案件。会审公廨制度规定:当事人不用跪堂,还可以聘请律师,证人必须到庭接受双方交叉询问,对被告人不能刑讯逼供等等。据此判断以下关于会审公廨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维护了中国司法的自主权利B.说明中外反动势力已经勾结起来C.有利于近代中国司法制度的进步D.反映出清朝法律已与西方兼容12.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中指出:“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A.中国军事的落后B.中国科学落后C.中国无世界知识D.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1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后的几年中,西方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省略掉的“……”应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戊戌变法D.八国联军侵华14.右下图是张滨的漫画《甲午轶事》,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该漫画反映了A.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经济结构B.甲午战后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日益高涨C.甲午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改革的结果D.战争的结局在于中国落后的政治体制15.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一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李二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三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四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并不符合实际?A.张一B.李二C.王三D.赵四16.右图是1909年春刊发在上海《时务报》上讽刺清政府的漫画。某学习小组对此进行解读,最恰当的是A.“灵活的策略”B.“洋人的朝廷”C.“无奈的选择”D.“末日的徘徊”17.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蝴蝶效应:《南京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广州十三行垄断贸易的时代,推动了上海的崛起,中国进出口重心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广州与周边地区的衰落,引发了失业问题。失业问题又直接引发了A.太平天国运动B.民族工业兴起C.新思想的萌发D.洋务运动18.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A.宣扬自由平等思想B.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C.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D.将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大同思想结合19.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了不懈探索。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20.近代中国的落后,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疯狂侵略的结果,资本主义的侵略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状况是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恶性肿瘤”;但另一方面,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近代前期中国历史发展呈现的特征是A.中外发动势力由对抗到勾结B.封建秩序日益解体,政治经济文化日益近代化C.逐步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D.政治上日益半殖民地化,经济上日益半封建化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合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制表材料二自甲午以后,诏设学堂谕屡矣,而人才不出,何也?则以利禄之途仍在科目,欲其舍诗赋、八股、小楷之惯技,弃举人、进士之荣途,而孜孜致力于此,此必不可得之数也。是故变法必自设学堂始,设学堂必自废科目始。——两广总督陶模《图存四策折》(1901年) 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察举制”。(2分)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于察举制,科举制有哪些变化?(6分)(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观点提出的原因。(6分)22.(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茅建海《天朝的崩溃》材料二近代中国著名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三“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请回答:(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句话的含义。(2分)(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蒋廷黻的观点。(4分)(3)概述材料三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主要观点。(2分)(4)依据材料四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根据所学知识谈谈抗日战争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3分)23.(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数众多的来宾并不是以真正的使节资格到中国来的。他们来是为了赚钱,带来礼物并希望皇帝赏赐。为了不失伟大君王的尊严,这些赏赐远远超过他所收到的礼物的价值。他们把收到的钱用来购置中国商品,然后拿到他们本国出卖,获取大利。而且他们一登上中国的土地,他们的开支就都公款报销。看来中国人想照顾这些使节,或者不如说这些商人,其惟一目的就是要控制邻国,因此他们向皇上进贡什么样的礼物倒似乎是无所谓的。……然而这些蛮夷从老远带来这样一些琐细的东西却使国家为他们路上的开支花费了一大笔钱。好像中国人重视的倒不是这些自称使节的低下地位,而是炫耀他们君主的伟大。——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材料二窃惟夷情之强悍,萌于嘉庆年间,迨江宁换约,鸥张弥甚,到本年直入京城,要挟狂悖,夷祸之烈之极矣。……自换约以后,该夷……纷纷南驶,而所请尚执条约为据。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自图振兴……臣等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忧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惟有隐消其鸷戾之气,而未遽张以挞伐之威。倘天心悔祸,贱匪渐平,则……必能有所补救。若就目前之计,按照条约不使稍有侵越,外敦信睦,而隐示羁縻,数年间即系偶有要求,尚不遽为大害。——奕等《请设总理衙门等事酌情拟章程六条折》(1861年1月)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处理外交事务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清政府外交策略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24.(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有为人垢病之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摘编自程念棋《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材料二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似吸贵就贱,用近求远”。——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三(苏)辙曰:“以钱货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手,……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捶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续资治通鉴》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了哪些成效?(2分)(2)材料三中,苏辙抨击了王安石的哪一项变法措施?(1分)抨击的理由是什么?(2分)(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前政府经济工作的建议。(3分)25.(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改良旧制往往是挽救危机的重要举措,但改革的失效和阻滞容易导致矛盾激化甚至暴力革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梭伦材料二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梦蕉亭杂记》“百日维新”的103天内,光绪帝共发布各种谕旨300余件,内容涉及官制、法律、军事、经济、文教、人才选拔等各个方面。——《字林西报》材料三吾昔视欧美过高,以为可渐至大同,而今按之,则升平尚未至也。……若吾中国,自黄帝时即已征服而统一之,泱泱大国,比于全欧,假令立民主乎,则中国反不能强,不能安。……各国各自有教化、风俗、历史,万无以他国之政化可骤移用之理。——《康有为遗稿》材料四“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正因如此,史学界才有人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历史争鸣•回顾戊戌》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比较梭伦改革和戊戌变法的主要特征。(2分)分析导致两次改革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2分)(2)依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认识。(2分)(3)材料四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4)综合上述材料,两次改革结果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什么?(2分)命题、校对:方云华审核:王雄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选修)参考答案2014.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合计60分。21.(14分)(1)察举制是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而后由中央予以评定任用的选官制度。(2分) 变化:由强调门第到取消门第限制;由以官举士、权操于上到自由报考;由注重品德和学问的整体素质到更注重知识才能(或考试成绩)。(6分)(2)观点:废科举,设新式学堂。(2分)原因:科举制度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甲午战后,民族危机深重,变革图强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培养新式人才的需要。(4分,任意两点即可)22.(13分)(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2)“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指:自认为是天朝上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外国人,视外国为夷。(2分)“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指:鸦片战争后列强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2分)(3)观点: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促使中华民族深刻反思,最终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并诞生了新中国。(2分)(4)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争取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付出了巨大代价。(2分)民族精神:国家和民族利益至高无上;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敢于抗击、百折不挠的民族英雄气概和民族自强信念;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新精神;坚持正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3分;一点一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3.(13分)(1)特征:以贡赐贸易为手段;控制邻国、宣扬国威为目的;不计经济效益;不承认外国的平等地位。(3分,任意三点即可)原因: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天朝上国思想影响;自然经济造成的封闭心态。(3分,任意三点即可)(2)变化:信守条约,与列强合作;施以羁縻防范之策,处理外交关系。(4分)原因:两次鸦片战争战败,暴露中国落后;太平天国起义,国内矛盾尖锐;“换约”后,英法联军撤退。(3分)24.(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措施:市易法、均输法。(2分)成效: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分)(2)措施:青苗法。(1分) 理由:造成官吏徇私舞弊;增加地方政府负担。(2分)(3)建议:政府不可垄断市场,越位经营;完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关注民生。(3分,任意三点即可)25.(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特征:中庸(或节制、适度);激进(或急功近利)。(2分)原因:梭伦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取得较大支持;(1分)戊戌变法激化了社会矛盾,遭到广泛反对。(1分)(2)认识:盲目照搬西方政体,忽视中国国情;低估改革的困难,盲目乐观(或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等)。(2分)(3)依据:触动传统中国政治体制;影响其后历次革命运动。(2分)(4)启示:依据国情,实事求是,循序渐进。(2分;切合题意、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选修) 2013.1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曾论六家之要旨,其中“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是在论述A.墨家B.道家C.法家D.儒家2.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

”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A.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C.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3.“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对此评述不正确的是A.“孔子之术”仅仅指孔子个人的学说B.这一主张推动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C.它促进了西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D.这是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4.“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纤悉毕照,则自然意诚心正,而可以应天下之务。

”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李贽B.朱熹C.陆九渊D.王夫之5.黄宗羲的《明儒学案》记载某思想家“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朱熹C.王守仁D.李贽6.著名史学家钱穆在其《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曾用“发明民主精义”一语评价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并引用黄宗羲的观点佐证自己的论点。

下列各项中钱穆不可能引用的是A.“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B.“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

”C.“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D.“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7.《梦溪笔谈》记载:“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江苏省邗江中学民族部13-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修) (附答案)

江苏省邗江中学民族部13-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修) (附答案)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周本记》记载:三年,幽王嬖爱褒姒。

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

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

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

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

”。

伯阳抵触上述结论是基于:A.井田制的瓦解 B.分封制崩溃 C.宗法制被破坏 D.幽王的做法必然导致诸侯争霸2、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一段关于秦朝的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下列对题目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A. 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B. 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C. 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D. 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3、《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后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

后拜枢密副使。

”包拯在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时分别职掌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B.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C.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 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4、史皮尔在《最古老与最年轻的国家:中国与美国》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

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

”史皮尔在这里所说的制度是指A.察举制B.中央集权制度C.监察谏议制度D.科举制5、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

图1到图3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6、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5月) 政治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5月) 政治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5月)政治试题2014.5第Ⅰ卷(客观题共6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传统特色之一,就是与会领导人穿上主办国提供的服装来个家庭式大合影。

这一举措除了宣传东道主文化,还体现各成员共同创建“亚太大家庭”的理念。

这说明A.作为精神力量的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借助特定的活动与载体得以传播C.文化活动影响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2.西方学者约瑟夫·奈曾就柏林墙倒塌感慨:“早在柏林墙倒塌之前,西方的影视就已经‘穿墙而过’影响了一大批人。

如果没有西方流行文化经年累月传递的那些影像,光凭锤子和压路机是难以推倒柏林墙的。

”这表明①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②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④政治是文化的基础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3.“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太空计划的最新一步,也是中国全球地位不断提升的标志,在国际社会产生广泛影响。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表明A. 文化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B. 文化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C.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D. 科技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4.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呼吁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是“守护”环境的重要法宝。

之所以要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是因为A.先进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B.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D.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处于先导性地位5.2013年9月7日,第五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在北京启幕。

该艺术节所弘扬的道德模范的事迹和高尚品德,让人们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得到心灵的洗礼,增强了对生命价值的理解。

可见,优秀文化A. 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B. 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C. 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D. 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6.中国的围桌而食,追求的是一种家庭气氛,体现的是一种情感关怀;西方分食制、快餐化,显现一种独立性。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周练5历史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周练5历史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必修)20130223本卷分第Ⅰ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和第Ⅱ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分值为100分第Ⅰ卷(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力求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设置三公D.统一文字2.1851年和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在中国大地上都发生大规模革命运动。

这两场运动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C.都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D.都尝试推翻清政府,最后被其绞杀3.历史上,日本发动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下列有关这两次大规模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A.中国都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B.都以日本侵略者的失败而告终C.中国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D.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4.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这里“变局”和“创举”是指A.辛亥革命的爆发B.清王朝的推翻C.中华民国的成立D.清帝退位5.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的党是治不好天下的。

”建国后能体现中共上述思想的制度是A.民主集中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C.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其主要促成因素不包括A.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7.雅典民主制度中,城邦最高权力机关是A.十将军委员会B.公民大会C.民众法庭D.五百人议事会8.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A.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B.防止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C.消灭了封建残余D.维护了劳动人民的利益9.如果人们参观“巴黎公社墙”、观赏“公社战士英勇就义”图,其感受应不包括...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诞生B.公社战士的英勇不屈C.民族、阶级矛盾的激烈D.无产阶级革命的曲折10.西欧的崛起、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第三世界的不结盟运动使得国际关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5月) 生物(选修)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5月) 生物(选修)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5月)生物(选修)试题20140524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考场中考生聚精会神地答题时,直接参与这一活动的最小结构是A. 血液B.神经细胞C. 大脑D.神经系统2.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麦芽糖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检测到B.糖类在细胞内不能贮存C.糖类都是细胞内的能物质D.单糖、二糖和多糖在细胞内可以相互转化3.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D.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4.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各种蛋白质分子均以碳链作为骨架B.叶肉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叶绿体C.细胞膜成分中蛋白质含量最高D.蛋白质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5. 有关细胞中的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元素C、H、O、N的物质是核酸、酶、果糖、脂肪B.花生种子中没有蛋白质,只有脂肪,故用作为检测脂肪的材料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D.蛋白质的检测可用斐林试剂,且要现配现用6. 如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代表乳酸菌、衣藻、蘑菇和蓝藻,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

下列物质或结构不可能出现在阴影部分中的是A.RNAB.染色体C.DNAD.核糖体7. 以下关于构成生物体的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细胞代谢过程中,以上物质均可以作为能物质B.以上物质均可以通过特定的试剂,通过颜色反应进行鉴定C. 以上物质均可以作为激素调节生命活动D. 以上物质中的脂质、蛋白质和核酸都可以催化细胞代谢反应的进行8.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9. 如图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示意图,它们的共同点是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D.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六碳糖10.已知某条肽链由88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其中共有氨基6个,甲硫氨酸5个且在肽链中的位置为3、25、56、78、82,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C5H11O2NS。

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一)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一)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历史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2、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3、董仲舒《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英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此话强调,君主应A.加强集权 B.独尊儒术 C.推行教化 D.顺应天意4、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从王阳明思想来看,人的心与万事万物之理,彼此是同一的”。

以下言沦中,最能支撑汤因比这一论断的是A.“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B.“减得一分人欲,便得一分天理”C.“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D.“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5、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八月诏:“自今除台官(即御史),毋得用见任辅臣所荐之人”。

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又诏宰执不得荐举台谏官”。

这样做是为了A.削弱地方势力,加强集权 B.实现选贤任能C.推动理学传播 D.防止结党,限制宰相6、历史推论必须依据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相吻合的是7、截至1894年,外资在华企业不过一百余个,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

而到了1894年至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万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扩张了近8倍。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单元测试高三历史试卷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单元测试高三历史试卷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单元测试高三历史试卷2014.04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分值为120分。

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史载:公元前546年,在宋国的斡旋下,举行了有楚、晋两大诸侯国和宋、郑等十余小国参加的弭兵会议,达成“晋、楚之从(注:从国)交相见”的决议;此后,宋、郑等国“仆仆于晋、楚之廷”。

这段记载反映出A.周王室已经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 B.战国初年诸侯争霸极为激烈C.大小诸侯与周王室的宗法关系不同 D.当时分封制度受到较大破坏2. “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

苦斗十年,锻炼成一只不可战胜的力量。

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这段歌词描述的是A.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B. 长征时期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敌后抗日D.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3.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4.1950年1月18日新华社评论指出:“北京市军管会要收回的不是任何领事馆的‘办公地点和产业’,而是某些外国根据不平等条约而占据的中国地产。

”该评论A.反映了中苏结盟之后加快清除资本主义势力B.说明近代以来民族革命尚未胜利C.体现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D.表明抗美援朝战争迫在眉睫5.在雅典,城邦公民大会召开期间,其常务委员会都会向公民大会提出陶片放逐提案。

如果大会表决通过该提案,则于翌年2月或3月间实施放逐投票,得票最多的人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放逐期限为10年(或5年),被放逐者无权为自己辩护,须在10天内离开城邦。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测试(5月)数学试卷 有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测试(5月)数学试卷 有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测试(5月)数学试卷一、填空题:1.已知集合{1,1,2,4},{1,0,2}A B =-=-,则AB = .2.命题“∃x Q ∈,220x -=”的否定为 .3.函数y =的定义域为 .4.若角α的终边过点(5,12)P -,则cos α= .5.“0a =”是复数(,)z a bi a b R =+∈为纯虚数的 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6.若曲线x x x f -=4)(在点P 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3x -y =0,则点P 的坐标为 .7.复数231i i -⎛⎫ ⎪+⎝⎭的虚部..为 . 8.方程lg(42)lg 2lg3x x +=+的解集为 .9.设2()sin f x a x x =+,若(1)0f =,则(1)f -= .10.已知函数2()()ln f x ax x x x =+-在[1,)+∞上单调递增,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11.在△ABC 中,A B C 、、所对边分别为a 、b 、c .若tan 210tan A cB b++=,则A = .12. 对于函数)(x f ,在使)(x f ≥M 恒成立的所有常数M 中,我们把M 中的最大值称为函数)(x f 的“下确界”,则函数22)1(1)(++=x x x f 的下确界为 .13.求,则()f x 在R上单调递减,且(2)1f =,所以原方程有唯一解2x =.类比上述解题思路,方程623(2)2x x x x +=+++的解集为 . 14.已知偶函数()f x 满足对任意x R ∈,均有(1)(3)f x f x +=-且2(1),[0,1]()1,(1,2]m x x f x x x ⎧-∈=⎨-∈⎩,若方程3()f x x =恰有5个实数解,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 ___.二、解答题:15.设命题p :函数3()1f x x ax =--在区间[1,1]-上单调递减;命题q :函数21y x ax =++的最小值不大于0.如果命题q p 或为真命题,q p 且为假命题,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6.求证: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与x 轴交于(10),的充要条件为0a b c ++=. 17.已知函数.3cos 33cos 3sin)(2xx x x f += (1)将f (x )写成sin()A x ωϕ+的形式,并求其图象对称中心的横坐标;(2)如果△ABC 的三边a 、b 、c 满足b 2=ac ,且边b 所对的角为x ,试求x 的范围及此时函数f(x)的值域.18.如图,制图工程师要用两个同中心的边长均为4的正方形合成一个八角形图形.由对称性,图中8个三角形都是全等的三角形,设α=∠11H AA .(1)试用α表示11H AA ∆的面积;(2)求八角形所覆盖面积的最大值,并指出此时α的大小. 19.设函数()log (2)log (3),a a f x x a x a =-+-其中0a >且1a ≠. (1)已知(4)1f a =,求a 的值;(2)若在区间[3,4]a a ++上()1f 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20.函数2()()xf x x a e =-在2x =时取得极小值. (1)求实数a 的值;(2)是否存在区间[,]m n ,使得()f x 在该区间上的值域为44[,]e m e n ?若存在,求出,m n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高二数学月考附加题 5.241.求8的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项.2.(用空间向量解题)如图,四棱锥S ABCD -的高为2,底面ABCD 是边长为22的正方形,顶点S 在底面上的射影是正方形ABCD 的中心O .K 是棱SC 的中点.试求直线AK 与平面SBC 所成角的正弦值.3.甲、乙、丙三名音乐爱好者参加某电视台举办的演唱技能海选活动,在本次海选中有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若海选合格记1分,海选不合格记0分.假设甲、乙、丙海选合格的概率分别为231,,342,他们海选合格与不合格是相互独立的.(1)求在这次海选中,这三名音乐爱好者至少有一名海选合格的概率;(2)记在这次海选中,甲、乙、丙三名音乐爱好者所得分之和为随机变量ξ,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 ξ.4. 已知(x +1)n =a 0+a 1(x -1)+a 2(x -1)2+…+a n (x -1)n,(其中n ∈N *) (1)求a 0及S n =a 1+a 2+···+a n ;(2)试比较S n 与(n -2)·2n+2n 2的大小,并说明理由.高二数学月考参考答案 2014.51. {1,2}-2. ∀x Q ∈,220x -≠3. [0,2]4. 513-5. 必要不充分6. (1,0)7. 4-8. {0,1}9. 2 10.11. 23π 12. 12 13. {1,2}- 14.415)(6+15.解:p 为真命题⇔f ′(x)=32x -a ≤0在[-1,1]上恒成立⇔a ≥32x 在[-1,1]上恒成立⇔a ≥3.q 为真命题⇔Δ=2a -4≥0恒成立⇔a ≤-2或a ≥2.由题意p 和q 有且只有一个是真命题.p 真q 假⇔⎩⎨⎧<<-≥223a a ⇔a ∈φ;p 假q 真⇔⎩⎨⎧≥-≤<223a a a 或⇔a ≤-2或2≤a <3.综上所述:a ∈(-∞,-2]∪[2,3).16.证明:(1)必要性:由2y ax bx c =++的图象与x 轴交于(10),,可知方程20ax bx c ++=有一个根为1,即0a b c ++=;(2)充分性:若0a b c ++=,则2()(1)()y ax bx c a b c x ax a b =++-++=-++, 当1x =时,0y =,即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过(10),点.故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与x 轴交于(10),点的充要条件为0a b c ++=. 17. (1)23)332sin(2332cos 2332sin 21)32cos 1(2332sin 21)(++=++=++=πx x x x x x f由)332sin(π+x =0即Z k k x z k k x ∈-=∈=+πππ213)(332得即对称中心的横坐标为Z k k ∈-π213(2)由已知b 2=ac2222222222222222221cos2222(),2,3,2,23.1cos102325333952||||sin sin()132923332sin()13322a cb ac ac a cxac ac aca cb a b ac b a b aca c ac ac ab acx xxxxπππππππππππ+-+-+===--<∴+<+∴+<+≥∴≤+<∴≤<<≤<+≤->-∴<+≤<++≤+又即)(xf 的值域为]231,3(+综上所述,]3,0(π∈x)(xf值域为]231,3(+18.解:(1)设1AH为x,∴4sin tanx xxαα++=,4sinsin cos1xααα=++,()112218sin cos2tan sin cos1AA HxSααααα=⋅=++,(0,)2πα∈,(2)令sin cos(1tαα=+∈,只需考虑11AA HS取到最大值的情况,即为()()22418411tStt-==-++,当t=, 即︒=45α时,11AA HS达到最大此时八角形所覆盖面积的最大值为64-322.19.解:(1)12a=.(2)22225()log(56)log[()],24a aa af x x ax a x=-+=--由2030x ax a->⎧⎨->⎩得3,x a>由题意知33,a a+>故32a<,从而53(3)(2)022a a a+-=->,故函数225()()24ag x x a=--在区间[3,4]a a++上单调递增.①若01,a <<则()f x 在区间[3,4]a a ++上单调递减,所以()f x 在区间[3,4]a a ++上的最大值为2(3)log (299)1a f a a a +=-+≤,即2299a a a-+≥,解得5522a a ≥≤,又01a <<,所以01a <<. ②若31,2a <<则()f x 在区间[3,4]a a ++上单调递增,所以()f x 在区间[3,4]a a ++上的最大值为2(4)log (21216)1a f a a a +=-+≤,221216a a a -+≤,a ≤≤,与312a <<联立无解. 综上:01a <<.20.(1)()e ()(2)x f x x a x a '=--+,由题意知(2)0f '=,解得2a =或4a =. 当2a =时,()e (2)x f x x x '=-,易知()f x 在(0,2)上为减函数,在(2,)+∞上为增函数,符合题意; 当4a =时,()e (2)(4)x f x x x '=--,易知()f x 在(0,2)上为增函数,在(2,4),(4,)+∞上为减函数,不符合题意. 所以,满足条件的2a =. (2)因为()0f x ≥,所以0m ≥.① 若0m =,则2n ≥,因为4(0)4e f n =<,所以24(2)e e n n n -=. 设2(2)()e (2)xx g x x x -=≥,则2224(2)()e 0x x x g x x x ⎡⎤--'=+⎢⎥⎣⎦≥,所以()g x 在[2,)+∞上为增函数.由于4(4)e g =,即方程24(2)e e n n n -=有唯一解为4n =.② 若0m >,则[]2,m n ∉,即2n m >>或02m n <<<.(Ⅰ)2n m >>时,2424()(2)e e ()(2)e e m n f m m mf n n n ⎧=-=⎨=-=⎩, 由①可知不存在满足条件的,m n .02m n <<<时,2424(2)e e (2)e e m n m nn m⎧-=⎨-=⎩,两式相除得22(2)e (2)e m n m m n n -=-. 设2()(2)e (02)x h x x x x =-<<,则32()(44)e (2)(1)(2)e x x h x x x x x x x '=--+=+--,()h x 在(0,1)递增,在(1,2)递减,由()()h m h n =得01m <<,12n <<,此时24(2)e 4e e m m n -<<,矛盾.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m n 值只有一组,且0,4m n ==.高二数学月考附加题参考答案1.解析: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项是24443541870T T C x +===2.解析:,AC BD O ⋂=以O 为坐标原点,OA 为x 轴,OB 为y 轴,OS 为z 轴建立空间坐标系。

江苏省扬州中学12-1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12-1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测试高二历史(选修)2013.6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反映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 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3.《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

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

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A.郡县制度的发展B.以“孝道”治天下C.赋役制度的变化D.皇帝制度的形成4.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惶恐不能答。

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丞相的事情,“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

这里所强调的是,丞相拥有A.审议决策之权B.管理百官之职C.上传下达之责D.专司行政之事5.唐太宗在位时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

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

江苏省扬州市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扬州市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卷高二历史2015.7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无效。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在延续前代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与创新,以便达到“天下归周”、“天下归宗”和“天下归心”的目的。

下列与“天下归周”相对应的制度是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2.《旧唐书·薛登传》载:“开皇中,李谔论之于文帝曰:‘魏之三祖,更好文词,忽人君之大道,好雕虫小艺。

……代俗以此相高,朝廷以兹擢士。

故文笔日烦,其政日乱。

’帝纳李谔之策。

”材料表明隋初实行科举制的直接目的是A.打击豪强势力以促进统一 B.防止重臣专权以巩固皇权C.改变文风以选拔实用人才 D.弘扬儒家思想以笼络士心3.“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

”对此评论理解正确的是A.皇权专制得到加强 B.政府拥有了最终政务决策权C.皇权受到政府制约 D.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4.《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

由此可见明朝内阁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B.参与国是,地位逐步提高C.凌驾于六部之上,正式统率六部D.掌有决策权,日益威胁皇权5.英国外交家密迪乐(1815—1868年)在《中国人及其叛乱》一书中说:“我原本对叛军心怀同情,希望它能取而代之(清政府),没想到天王如此倨傲如此愚蠢,把我的同情心撕成碎片。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5月月考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5月月考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测试高二历史(选修)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反映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 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3.《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

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

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A.郡县制度的发展 B.以“孝道”治天下C.赋役制度的变化 D.皇帝制度的形成4.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惶恐不能答。

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丞相的事情,“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

这里所强调的是,丞相拥有A.审议决策之权 B.管理百官之职C.上传下达之责 D.专司行政之事5.唐太宗在位时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

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测试高二历史(选修)试卷2014.05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题答案请填涂于答题卡!1.《大传》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宗法皆然。

”清冯桂芬《复宗法议》:“宗法者,佐国家养民教民之原本也。

”由此推测,“宗法”的含义是A.区分同祖同宗子孙的制度B.按血缘推行教化的根本C.历代实施分封的制度基础D.按嫡庶治理社会的法则2.传说古代先王在农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农历一月叫政月。

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

这种为帝王名号改字的现象称之为“避讳”,主要说明了A.君权神授,天人感应B.规范法度的严肃性C.中央集权的力量D.皇权至上不可侵犯3.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惶恐不能答。

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丞相的事情,“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

这里所强调的是,丞相拥有A.监察百官之职B.审议决策之权C.上传下达之责D.专司行政之事4.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制度是A.创立郡县制B.开创科举制C.确立三省六部制D.确立王位世袭制度5.有史书记载某朝代政治制度时说:“计财之任虽三司之职,日生烦务、常程计度、薄书期会,则在有司;至于议有系于郡国之体、事有关于安危之机,其根本在于中书、枢密院,非有司可得而预也。

”材料反映了该朝代A.中枢部门根据行政的程序环节分工设立B.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C.三司、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权力相互掣肘D.中书、枢密院掌控国家最高决策权6.周振鹤在《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中说:“……元代的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对材料反映元代行省划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主要以加强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B.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客观上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D.使行省失去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造成制衡局面7.林则徐致信给维多利亚女王说:“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

故特明宣定例。

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清朝是当时世界霸主B.清朝断绝与英国的贸易C.林则徐主张合法贸易D.林则徐谙熟英国的政情8.图一、图二是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图片史料。

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图一图二A.图一的“天命诏旨书”具有浓厚的反封建意识B.图二是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安民靖土”文告C.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革命运动都打击了西方列强在华势力D.与图片有关的两次革命都学习西方,试图建立全新制度9.1861年清政府设立抚夷局,局设未久,即改为总理衙门,其办事人员及轮班入值方式均仿照军机处办理,择满汉各二员作为总办,二员为帮办,办理奏折、照会、文移、关税等事。

但它一直被视为一种临时性的机构。

终晚清之世,君臣朝野之间,士大夫顾清议多耻于任职其间,国史馆于大臣出任军机处、内阁、疆吏者皆立年表,而于总理衙门任事者,独无年表。

1901年总理衙门被改为外务部。

清末的总理衙门的设立与遭遇不能表明A.清朝天朝大国观念遭到打击而动摇的事实,外交观念开始近代化B.其职权太过有限,且带有屈辱色彩,士大夫普遍对其持排斥态度C.总理衙门后被改为外务部,结束了作为临时性机构的尴尬局面D.它有被迫适应外国资本主义需要的一面,带有半殖民地化的印记10.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B.反映了中国正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境地C.表明了清政府强烈的主权意识D.说明了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控制11.对“五四”集会游行示威,梁漱溟评价说:“纵然曹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

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

……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

”在此,梁漱溟A.赞扬了“五四”民主、科学的精神 B.认可国民的正义行动体现了自由原则C.肯定了“五四”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主张在民主法治的原则下捍卫国家权益12.国民党中央上海执行部成立于民国十三年二月,办公地点在今南昌路180号,至民国十五年一月停止活动。

该部由胡汉民、汪精卫、叶楚伧为常务委员,毛泽东、恽代英等分任秘书。

下列活动与该组织无关的是A.负责上海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党务B.贯彻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C.组织工农群众迎接北伐军进上海D.举行追悼孙中山逝世活动13.“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

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

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A.中共内部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D.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14.某同学在一篇名为《我的爷爷》的作文中写到:“①我的爷爷出生于1920年,18岁参加了工农红军闹革命;②之后跟随部队参加了百团大战等战役;③解放战争时期,又随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来到大别山脚下并扎根下来,率领当地农民进行土改运动;④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我爷爷担任人民公社书记,带领社员开荒修渠……”这段文字的四处叙述中,与史实相比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C.②③④正确,①错误D.②③正确,①④错误1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

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

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16.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将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C.注重行政区划管理D.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7.图2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其最主要的区别是A.实施群体不同B.享受权利不同C.社会制度不同D.主要作用不同18.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提出这一主张的主要原因A.邓小平与毛泽东对美国的认识不同 B.国内与国际形势的发展C.中国从“联苏”转为“联美D.国内主要工作重点的转移19.《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

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

”上述材料体现了新中国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外交B.取缔列强在华特权的强烈愿望C.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边20.“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

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施展霸权的理念。

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

”这段文字出现在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反映了美国A.强调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B.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C.仍然阻止中国回到联合国D.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合计6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12分)中国是官僚政治体制发育最为完备的国家,君臣关系成为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关键。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悼武王二年,始置丞相官,以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茂为左,疾为右。

庄襄王又以吕不韦为丞相。

及始皇立(指嬴政即位),尊不韦为相国,则相国、丞相皆秦官。

——《通典〃職官典〃第二十一》材料二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新唐书〃志第三十六〃百官一》材料三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

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

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秦丞相的来源和职责,以及至唐代发生的变化。

(5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隋唐时期宰相职权变化背后的道理。

(4分)(3)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分)以所学的史实加以说明。

(2分)22.(12分)“民族”这一概念至少有政治学中的“国族”和社会学或历史学中的“族群”两个含义。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1963年陕西宝鸡出土西周青铜器何尊上的铭文有‚宅兹中国‛,著名古代思想史专家葛兆光先生以此命名他的新书。

他指出,宅有定居的意思,中国可能指洛阳为中心的区域,并提出‚真有一个具有同一性的‘中国’吗?这个‘中国’是想象的政治共同体,还是一个具有同一性的历史单位?‛进而研究有关‚中国‛的历史叙述。

——引自葛兆光《宅兹中国》序材料二正式使用‚中华民族‛这个名称,最早大概是梁启超1902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他写道:‚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思想者厥惟齐。

‛以后,他在1905年初所写的《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中,七次使用‚中华民族‛这个名称。

材料三‚中华民族‛这个名称被广泛地使用,是在辛亥革命建立民国以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