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复习资料笔记整理
行政公文写作复习内容整理
![行政公文写作复习内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0dbb5f555270722182ef7c4.png)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公文。
请示:是下级单位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
总结: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对自身某一实践活动或某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的回顾,找出内在规律,以指导未来实践时使用的公文。
计划:是为了在一定时间内实现某一目标而预先对某项工作做出安排部署时使用的公文
17、行政公文最后生效的标识是指压盖于属时之上的机关印章。
18、行政公文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使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
19、公文的发文字号一般包括机关代字、年份、顺序号三项内容。
20、公文得到行文方向有四个,即上行、下行、平行、泛行。
21、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要用公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要用通告。
22、《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自2000年8月24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23、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6选2,分A\B卷的)出材料写公文或病文修改,请注意这6种文种的写作格涉及国内外;通告的告知范围在国内一定范围。
③发文机关不同。各级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都可发布通告;公告的发文机关级别相对高、规模相对大。
④发布方式不同。公告与通告均能用登报、电视的形式;但通告可用张贴形式,公告一般不张贴。
10、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区别
12、函的写作要求(注意事项)
开门见山,直叙其事;措辞得体,平等待人
内容表述上,要直接简洁
语言运用上,要平和得体
事项说明上,要单一确定
13、通报的写作要求(注意事项)
公文写作常识知识点总结
![公文写作常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336473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9.png)
公文写作常识知识点总结一、公文的基本要求1、明确性:公文要求言简意赅,排除歧义,表达的信息明确无误,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内容。
2、规范性:公文遵循一定的格式和写作规范,包括标题、主体、落款、签章等内容,要求统一、规范。
3、权威性:公文是国家机关和组织单位的正式文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要求语言严谨、内容可靠。
4、规范用语:公文要求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避免口头化和方言化,注重用词精准、得体。
5、书写工整:公文要求字迹工整、布局整齐,给人以良好的视觉效果。
6、内容真实:公文内容应真实可靠,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与事实不符的内容会对信誉造成负面影响。
7、逻辑严密:公文应当思路清晰、条理分明,逻辑严密,表达流畅。
二、公文的基本结构公文一般分为前言、正文和结尾三部分。
1、前言部分:前言是公文的开端,一般包括标题、行文时间、发文单位、主题等内容。
前言部分要求简洁明了,使接收者在阅读时能够迅速领会公文的主旨。
2、正文部分:正文是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呈请、批示、决定等不同类型的文书内容。
要求结构严谨,内容真实。
3、结尾部分:结尾部分一般包括落款人、联系方式、日期等信息。
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完整。
三、公文写作的基本规范1、在公文写作中,应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尽量避免使用口头用语和方言用语,要求用词精准、得体。
2、公文应力求简练明了,排除歧义,使接收者在阅读时能够迅速领会公文的主旨。
3、公文撰写中应注意使用规范的标点符号,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提高公文的阅读流畅度。
4、公文中日期、单位、人名、地名等要写到位,不得有错别字、漏字、重字等错误,确保公文的书写工整。
5、在公文写作中,要特别注意公文格式的规范,包括行文模式、标题、正文、落款等格式的统一。
6、公文写作要求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达流畅自然,语言得体,突出公文的权威性和规范性。
7、公文撰写时应注意审慎,了解上级机关的政策、法规,尊重法律法规,不得超越职权,确保公文内容符合实际情况。
公文写作函知识点总结
![公文写作函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476e85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9.png)
公文写作函知识点总结一、公文写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公文的定义和特点公文是指国家机关、团体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为了处理行政、经济、文化等事务所制定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
公文的特点包括:正式、权威、规范、严肃、准确、可复制、稳定、有约束力等。
2、公文的种类和格式公文根据用途和形式的不同分为行政公文、公司公文、法律公文等。
公文格式一般包括标题、发文单位、文号、日期、正文、落款、附件等要素。
3、公文写作的原则和要求公文写作遵循的原则包括真实性、明确性、规范性、简明性、逻辑性、严谨性、稳重性等。
同时还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规范标准,尊重对象的权利和利益。
二、公文写作的内容和结构1、公文的主体结构公文的主体结构一般包括标题、正文、落款等部分。
其中正文又分为前言、正文主体和结语三部分。
2、公文的内容要点公文的内容包括主题、目的、理由、决定、要求、措施、期限、附件等。
这些内容要点都应该在公文的主体结构中得到明确的表达。
3、公文的语言和文字要求公文的语言要求应该正式、规范、严谨,避免使用方言、口语和不规范的用词。
文字要求则应该简单明了,逻辑性强,条理清晰。
三、公文写作的基本要领和技巧1、公文写作的基本要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领包括:正确理解主题、合理安排结构、准确表达内容、严格掌握法规、规范用词语言、规范格式要求等。
2、公文写作的技巧公文写作的技巧有:审题慎思、文字简练、表达准确、格式清晰、理由充分、分析全面等。
四、公文写作的常见错误及改进方法1、公文写作的常见错误公文写作中常见的错误包括:表达不清楚、文字臃肿冗长、格式不规范、用词不当、句式复杂晦涩等。
2、公文写作的改进方法改进公文写作的方法有:精简文字、修改句式、规范格式、修改用词等。
同时还需要对照相关规范标准和法规,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写作水平。
五、公文写作的实际应用技巧和注意事项1、公文写作的实际应用技巧在实际公文写作中,应该注重对用词、格式、内容等细节的把握,同时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做到正文到位、用词妥当、附件完整、格式规范等。
公文写作重要基础知识点
![公文写作重要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53a24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8.png)
公文写作重要基础知识点公文写作是一项重要的沟通工具,是用于在机构、组织或政府部门之间传递信息和做出决策的正式文书。
下面是公文写作的一些重要基础知识点:1. 标题和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主题,是吸引读者关注的重要元素。
标题应该准确、清晰地表达文档的主要内容。
2. 正文结构和段落:公文的正文结构应该合理有序,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
每个段落应该以一个主题句开头,然后通过相关论据和细节来支持主题句。
3. 使用简明清晰的语言:公文应该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指定具体的词汇和短语可以确保读者理解文字的意义。
4. 段落和句子的连贯性:在公文写作中,段落和句子之间的连贯性非常重要。
使用适当的过渡词和短语,以便使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更加流畅,帮助读者理解和跟随思路。
5. 准确使用标点符号和拼写:在公文写作中,准确使用标点符号和拼写是必不可少的。
标点符号可以帮助传达正文的意义和重要性,而正确的拼写可以增加文档的可信度。
6. 适当的公文格式和布局:不同类型的公文可能有不同的格式和布局要求。
学习并遵守正确的格式和布局规范是确保公文专业性和整洁性的重要因素。
7. 注意公文的风格和语气:公文通常应该保持正式和客观的风格和语气。
避免使用情感色彩强烈的词语或个人意见,而应以客观的事实和数据为基础来表达观点和建议。
综上所述,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点涉及标题和标题、正文结构和段落、语言清晰简明、连贯性、标点符号和拼写的准确性、格式和布局要求以及风格和语气的选择。
通过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可以提高公文的质量和专业性,有效地传递信息和实现目标。
2021年行政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积累
![2021年行政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积累](https://img.taocdn.com/s3/m/f05d905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e.png)
2021年行政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积累一、标题1. 标题应简明扼要、具有概括性和导读性,能够准确地反映文档的内容和主题。
2. 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一般为行文的总主题词。
二、格式1. 行文应使用标点符号,注意指派各项意见以分号或缩行分隔,使其结构清晰。
2. 文章应予段落分明,每段意思要完整,并注明标题,使读者易于理解。
三、字符1. 行文应使用规范的标点符号和半角字符。
2. 避免使用过长的句子和繁琐的修辞,以保持文章简洁明了。
四、文体1. 行政公文应使用正式的文体,避免使用口语化、随意化的表达方式。
2. 行文应注意准确、明确地表达意思,避免产生歧义。
五、用词1. 使用行政公文特定的词汇,注意遵循相应的规范和规则。
2. 避免使用高深、复杂的词语,应以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词汇表达。
六、字体1. 使用标准的字体和字号,避免使用奇特的字体和过小的字号。
2. 避免在正文中大面积使用加粗、加下划线、加斜体等修饰,只需使用在必要的地方,以免干扰阅读。
七、语法1. 注意语法的准确性和语句的连贯性,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句子。
2. 确保句子的主谓宾结构清晰,避免产生歧义。
八、结构1. 行文应按照逻辑顺序展开,先简要介绍背景,再逐步展开主要内容,最后进行总结。
2. 段落之间应有过渡语句,确保文章的连贯性和条理性。
九、附件1. 如有需要,可以在行文中添加附件,对于需要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在附件中进行补充。
2. 附件的内容应与正文相互辅助、相互补充,确保读者可以完整地理解文档的意义和要求。
行政公文写作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包括标题、格式、字符、文体、用词、字体、语法、结构和附件等方面。
只有熟悉这些基本知识,并加以运用,才能写出准确、简洁、规范的行政公文。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必背内容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必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38059f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7.png)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必背内容
一、常用公文分类:请示、报告、通知、通报、函、纪要。
二、公文行文规范:
(一)标题:公文的标题由发文单位、公文主要内容、文种三个要素组成。
例:XXXX部门关于XXXX的请示。
(二)主送单位的填写:
.
上行文:报告、请示都属于上行文,主送单位填写对应的需要报告或请示的单位名称或部门名称,注意需要填写全称或规范化简称,请示只能主送一个单位。
.
.
平行文:函属于平行文,可以多头主送。
.
.
下行文:通知、通报等,主送单位按先外后内、先高级别后低级别的顺序填写,不同系统间单位用逗号隔开,同一系统不同部门间用顿号隔开。
.
(三)抄送单位的填写:填写需要阅知的单位或者部门即可,注意报告和请示一般不需要抄送下级单位。
(四)正文:采用仿宋三号字体,行间距28磅,字体一般为黑色,段落首行缩两个字符。
表格图形等尽量放到附件中。
正文中如果需要层次,层次序号写法为: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结束语另起一行,结束时标点符号应为句号。
落款时间应为阿拉伯数字,例:2021年11月3日。
党政公文写作笔记
![党政公文写作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b0ccaa2915f804d2a16c15c.png)
党政公文写作基础知识一、含义、特点与作用1.党政公文是应用文的一种2.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3.广义公文是我国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用来办理公务的应用文。
eg.常用事务性文书、会议文书、礼仪文书4.狭义公文专指党政机关的公文,全称国家党政机关公文5.《条例》规定的党政公文种类有15种: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6.党政公文的特点:工具性、政策性、法定性、权威性、程式性、时效性、受命性、集体性、紧急性7.党政公文的作用:规范和约束、领导和指导、沟通和合作、宣传和教育、凭据和史料作用二、格式(一)一般格式1.一份党政公文在文面上可分为版头、主体和版记三部分2.版头包括:(1)公文份数序号eg.07(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秘密、机密、绝密)eg.秘密★5年(3)紧急程度(特急、急件)(4)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两字组成(5)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依次组成eg.国发〔2010〕2号(6)签发人3.主体包括:(1)公文标题(2)主送机关(3)公文正文: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4)公文附件(5)发文机关署名(6)成文时间(7)印章(8)附注4.版记包括:(1)抄送机关(2)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5.公文的排版正文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二)特定格式《国家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了三种公文的特定格式:信函格式、命令格式、会议纪要格式三、标题与正文(一)标题完全式的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依次构成(事由是“关于……”的短语)(二)正文1.一体式结构:整个正文内容由一个或若干个自然段构成,无层次序号,没有小标题(篇段合一:只有一个自然段)2.三段式结构:由开头、主体、结尾构成(“虎头、熊腹、豹尾”)(1)开头一般一个自然段,主要阐述行文必要性(eg.原因、目的、依据、意义、背景、存在的问题等,2~3个);过渡句一般要照应事由和文种(2)主体:条款式和小标题式(3)结尾:概括总结式、希望号召式、强调要求式、专用术语式、秃尾四、行文1.行文关系p31上下级关系、隶属关系、平级关系、非隶属关系、业务指导关系、间接关系2.行文方向: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泛行文3.行文方式:逐级行文、越级行文;单独行文、联合行文4.行文规则: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五、管理1.发文办理:交拟、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2.收文办理:签收、登记、审核、拟办、批办、承办、催办3.立卷归档:立卷、归档。
公文写作笔记
![公文写作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93fbc30453610661ed9f439.png)
书面表达必备的素养:一、语法:1.通过…使…(无主语,2选1)二、逻辑:1.思想-行动(虚-实):(振奋)精神-(树立)信心- (鼓舞)干劲三、修辞:写作公文的特殊要求:一、文字关(一)准确1.基本上完成85%2.即日起,未经批准的黄色音像制品一律不准播放。
(二)简洁{多用短句,少用长句}(三)庄重(书面语)1.已经–业经2.黄色–色情淫秽3.夫妇–夫妻配偶4.给予…经费–划拨核拨5.两条腿办事–徒步奔跑6.安全工作…:免责–搞好安全工作;避责–对外分清责任,避免推诿;不能揽责–权责明晰7.到……止–截至……(四)得体二、规范关(一)文种1.上行文:请示、报告2.下行文:决议、决定、通知、通报、批复3.平行文:函辨析:(1)赞扬:通报(小)–决定(大,“荣誉称号”搭配“决定”)(2)告示:(二)格式1.两个依据:(1)《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2012版为准)(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 – 2012)要点:(1)三部分组成:版头、主体、版记(2)公文标题构成:完全式=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错误示例:a.关于向左xx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b.关于申请购买复印机的请示要求:准确、简洁、醒目错误示例:a.准确:xx局关于转发《第四季度安全生产会议纪要》的通知b.简洁:天河区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开展争创全国卫生城市活动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改后天河区人民政府转发广东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开展争创全国卫生城市活动的通知c.完整性:-固定词语不能上下拆分-相对固定的短语尽量顾及(3)结构层次序数词第一层:“一、”第二层:“(一)”第三层:“1.”第四层:“(1)”*第五层:其一、二、三;首次,其次,再次;第一、二、三…2.请示a.主体分段:理由段–事项段–补充说明段–“妥否,请批复”b.报送原则:- 一般不送领导- 一事一报- 一头报送(多头抄送)- 逐级报送(公司xx部–公司–集团:广州市万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营销管理部- 广州市万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晟地产集团)3.通知a.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主题b.错误示例:通知现定于明天上午9时在大礼堂举行纪念建厂30周年大会,届时除离退休职工外,请各单位整队入场。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重点)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f257f7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3.png)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④⑤⑥1、公文的特点: O公文有法定的作者,公文有法定的权威 (赋予公文以机关喉舌的地位),公文有特定的效应,④公文有规范的体式。
2、公文的分类1)按公文的来源:对外文件、收来文件、内部文件2)一个单位的对外文件,按照行文关系: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3)公文的内容是否涉及党和国家的秘密:秘密文件、普通文件、公布文件4)从公文制发机关的性质:法律、法规文件,行政文件、党的文件3、公文的种类共有 15 种: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4、各类公文的定义1)决定: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2)决议: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3)通知: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4)通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5)批复: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6)通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7)公报: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8)请示: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9)报告: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10)函: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 答复审批事项。
纪要: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拟制5、公文的办理办理管理 6、 不属于文件备案的范围 起草审核(发文机关办公室审核)签发(本机关负责人审核签发、 签署意见、姓名、日期) 收文办理:签收、登记、初审、 承办、 传阅、催办、答复 (承办、传阅系新增) 发文办理:复核、登记、印制、核发 整理归档 O 人事调整、内部机构设置、表彰决定 请示报告、会议活动通知、会议纪要、领导讲话、情况通报、工作要点、工作总结 机关内部工作制度、工作方案 ④其他不具有普遍约束力、不可反复适用的文件7、复核后的公文:确定发文字号,分送范围,印制份数。
公文写作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公文写作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c51198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9.png)
公文写作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公文写作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在行政管理和业务活动中,按照一定格式和规范撰写的正式文件。
它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以下是公文写作必考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公文的分类公文根据其性质和用途可分为指令性公文、报告性公文、请示性公文、通知性公文、决定性公文等。
二、公文的格式1. 2. 发文机关:标明公文的起草单位。
3. 发文日期:公文的成文时间。
4. 主送机关:公文的接收对象。
5. 正文: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
6. 附件:附加的文件或材料。
7. 签发人:公文的签发者。
8. 印章:公文的正式标记。
三、公文的语言特点1. 规范性:使用标准的语言和格式。
2. 简洁性:语言简练,避免冗长。
3. 准确性:表达清晰,避免歧义。
4. 逻辑性:结构合理,逻辑严密。
四、公文的写作步骤1. 明确目的:确定公文的目的和要求。
2. 收集资料:搜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3. 构思结构:设计公文的框架和结构。
4. 撰写正文:按照既定结构撰写公文内容。
5. 审核修改:对公文进行审核和修改,确保无误。
6. 签发盖章:完成公文的签发和盖章流程。
五、公文的写作技巧1. 开头要引人入胜: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吸引读者注意。
2. 主体要条理清晰:按照逻辑顺序安排内容。
3. 结尾要简洁有力:总结全文,明确表达公文的目的。
4. 注意用词:使用正式、规范的语言。
六、公文的注意事项1. 遵循格式:严格按照公文的格式要求进行写作。
2. 注意时效性:公文应具有时效性,避免过时。
3. 保护隐私:在公文中注意保护个人和组织的隐私。
4. 避免敏感内容:不涉及政治敏感或不适宜公开的内容。
七、公文的审核与归档1. 审核:对公文的内容、格式、语言等进行严格审核。
2. 归档:将公文按照规定进行归档保存,便于日后查阅。
通过以上归纳总结,可以看出公文写作是一项需要细致入微、严格遵守规范的工作。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公文写作的质量和效率。
最新公文写作知识点汇总
![最新公文写作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450e65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a.png)
最新公文写作知识点汇总公文写作是公务员、政府机关等工作人员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为了帮助大家提高公文写作水平,以下是一些最新的公文写作知识点汇总:一、公文的种类与概念2.公文的种类:包括公文、公函、公报、公告等,根据使用范围的不同,还可以分为中央文件和地方文件。
二、公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1.公文的基本要素:标题、正文、日期、署名、印章、附件等。
2.公文的结构:分为主题、导言、正文、落款几个部分,其中正文又分为目的、过程、结果三个部分。
三、公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1.科学安排材料:公文应按照事实经过和逻辑关系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不应随意组织,也不应过多的发表个人意见。
2.严格控制篇幅:公文要简明扼要,言简意赅,不应过多冗长,避免重复、废话等。
3.注意语言准确性:公文应使用规范的汉语表达,语法准确,词语清晰简练,不使用口语化表达和夸张语言。
4.注意格式规范:公文的格式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格式进行书写,包括页边距、行间距等要求。
5.注意使用公文常用的固定词语和套语:如“兹有”、“兹批准”、“请按执行”等,避免个人主观色彩的表达。
四、公文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1.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中立性:公文要以客观、中立的态度来写,避免使用主观个人感情色彩的词语表达。
2.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公文中的信息应真实、准确,避免虚假、错误的信息。
3.注意整体效果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公文的整体格式、内容和语言表达等要统一、协调,确保整体效果的一致性。
4.注意行文的流畅性和条理性:公文要有清晰的逻辑脉络,行文要流畅、通顺,条理要清晰明确。
5.注意审慎用词和注意言辞的客观性:公文中的词语要慎重选择,避免使用带有贬义或歧视性的词语。
总之,公文写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学习和实践的技能,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提高,可以提高公文的质量和效果。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对大家在公文写作方面有所帮助。
公文写作复习资料笔记整理
![公文写作复习资料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65b73309ec3d5bbfc0a7450.png)
15种狭义公文一、意见 (P140)范围: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1。
标题发文机关+事由+的意见2。
正文[一段]简要说明行文的目的、背景、依据或缘由.“经……考察/同意,为……,现提出以下意见”[二段]全面具体、层次分明地写出意见的具体内容,采用分条列项的结构。
3.结尾上行文:“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准各地执行。
"下行文:“以往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可平行)二、通知 (P154)范围: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种类:a.指示性通知(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交代工作、布置任务)b。
转文性通知(把现有的公文转给相关机关了解与执行)c.事务性通知(用来传达、安排事务性工作,包括会议通知、机构变动通知、人事调整通知、更改名称通知、启用印章通知等)d。
任免通知(上级机关向有关部门正式传达相应的人事任免事项)(事务性通知格式)XX省XX厅关于召开高校创业教育工作会议的通知一、会议议题(会议的背景、依据、目的)二、时间地点(现定于X月X日在XX市教育厅XX楼XX室召开)三、与会人员(各市教育局派4人,各省属高校派2人,其中主管XX工作的负责同志1人)四、会议议程(一)总结…成绩和经验(二)全面部署…工作(三)对…工作全面大检查五、其他(开会几天、食宿问题)*转文性通知注意点:1。
上级转下级→批转,平级/下级转上级→转发2.标题①不能有“…的通知”的通知;②非法规、规章的公文,要去掉书名号《》;③被转发的公文中有“关于”时,转发就不再用“关于”④再转发时,去掉“过桥单位"(省教厅转发后,扬大再转,去掉“省教厅”,正文中交代一下)[例]《国务院关于XXX的意见》→《扬州大学转发国务院关于XXX意见的通知》3。
正文[一段]通知决定:“XXX(上级)同意XXX(下级)《文件名》,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XXX(机关名)制定的《文件名》,业经XXX(上级)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公文基础必学知识点
![公文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3beaf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f.png)
公文基础必学知识点1. 公文的定义:公文是指政府及其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依法办理公务或为公共利益而发布的文件、书信、表格等各种文字资料。
2. 公文的分类:- 行政公文:由政府机关、政府部门和其下属单位发布的公文,包括公告、通知、命令、决定、函、报告等。
- 企事业单位公文:由企事业单位发布的公文,包括通知、函电、报告、规章制度等。
- 社会团体公文:由社会团体发布的公文,包括通告、通知、函电、决议案等。
- 个人公文:由个人发布的公文,包括请示、报告等。
3. 公文的基本要素:- 发文机关:发布公文的机关名称。
- 文种:公文的种类,如通知、函件、报告等。
- 日期:公文的发文日期。
- 标题:公文的主题或名称。
- 正文:公文的核心内容,包括事实、理由、意见等。
- 签署:公文的署名和签字。
- 附件:公文中的附加材料,如表格、资料等。
4. 公文的格式要求:- 公文要求使用正楷或宋体字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或五号。
- 公文的页边距一般为上下2.5厘米,左右2厘米。
- 公文要求以黑色墨水或钢笔书写,不得使用号笔、彩色墨水等。
- 公文要求使用统一的文件格式,包括页眉、页脚、标题居中、缩进等规范。
5. 公文的语言特点:- 公文使用的语言应严谨、简洁、准确,避免使用口语化、隐晦或夸张的表达方式。
- 公文要求使用规范的词汇和术语,尽量避免使用冷僻、晦涩或歧义性的词语。
- 公文要求使用正式的语气和语态,属文体语言,禁用口语、方言等非标准语言。
以上是公文基础必学的知识点。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公文写作规范还需根据不同机关、单位的规定和要求进行补充学习。
公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公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30ca91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3.png)
公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公文的概念和特点1. 公文的概念公文是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完成管理工作需要,用以传达决策、规章、指示、通知、报告、函电等内容的文字资料。
2. 公文的特点(1)权威性:公文是国家机关和相关组织发布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2)规范性:公文具有一定的格式和规范,清晰明确。
(3)正式性:公文是一种正式文书,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定。
(4)严肃性:公文在语言表达和风格上要求严肃、稳重。
(5)保密性:某些公文内容需要保密,不能随意泄露。
(6)持续性:公文具有一定的延续性,需要妥善保存和归档。
二、公文的种类和结构1. 公文的种类(1)决议:规定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文件。
(2)公告:对外公布重大事项的文件。
(3)通知:通告部署具体工作的文件。
(4)报告:上级机关或领导汇报工作情况的文件。
(5)公函:机关、团体或组织之间通讯往来的文件。
2. 公文的基本结构(1)标题:表明公文类型、标题、编号、日期等。
(2)发文单位:写明机关名称、公文名称、成文时间等。
(3)正文:详细阐述公文的内容和要求。
(4)落款:写明领导签署的姓名和职务,盖章。
三、公文的写作要求和技巧(1)准确:公文要求表达的内容准确无误。
(2)简练:语言简明扼要,表达清晰明了。
(3)规范:遵循公文的格式和规范,格式规范。
(4)恰当:表达方式要合适,表达语气得体。
(5)严谨:语言用词严谨,态度严肃。
2. 公文的写作技巧(1)突出重点:在文章前两段中突出重点,突出主题。
(2)逻辑清晰:结构要合理清晰,表达思路条理清晰。
(3)准确措辞:语言表达要准确地传递信息,措辞得体。
(4)语言简练:觉得表述要直接、简练,少用冗长复杂句式。
(5)检查审查:用词和写法要一丝不苟,文风正规。
(6)格式规范:格式要符合规范,不符合规范要及时修改。
四、公文的修改和审定1. 公文的修改(1)修改原则:修改公文要坚持准确、清晰、简练、规范的原则。
(2)修改方法:通过增删、改正、调整等手段进行修改。
公文基础知识考点
![公文基础知识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a346bd1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2.png)
公文基础知识考点摘要:一、公文概述1.公文的定义与分类2.公文的作用与重要性二、公文格式规范1.公文文头2.公文编号3.公文正文:一、公文概述1.公文的定义与分类公文是指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之间,用于处理公务的正式文件。
根据用途、性质和格式等方面的不同,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和事务性公文等。
2.公文的作用与重要性公文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传递信息、沟通上下级、汇报工作、请示意见、指导工作、签订协议等的重要工具。
掌握公文写作知识,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工作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文格式规范1.公文文头公文文头是公文的标志,一般包括发文机关名称、文件字号和发文日期。
文头应简洁明了,便于识别。
2.公文编号公文编号是公文的唯一标识,由发文机关代码、年份和序号组成。
编号应完整、规范,便于查找和管理。
3.公文正文公文正文是公文的核心内容,应做到观点明确、论述严谨、条理清晰。
正文结构一般包括开头、正文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4.公文附件公文附件是公文正文的补充材料,应与公文正文紧密相关。
附件应标注序号和名称,并注明页数和份数。
5.公文签发与盖章公文签发是指领导人对公文审批同意后签字的过程。
盖章是指在公文上加盖发文机关公章。
签发和盖章是公文生效的标志。
三、公文写作技巧1.明确主旨与目的在撰写公文时,要明确公文的宗旨和目的,确保内容紧密围绕主题展开。
2.结构清晰公文结构要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公文内容。
3.语言简练公文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啰嗦。
同时,注意措辞得体,符合规范。
4.规范用词公文中应使用规范的汉字、标点符号和计量单位,避免错别字、口语化和不规范的表达。
5.注重行文逻辑公文行文应注重逻辑性,论证充分,避免跳跃性和矛盾性。
四、公文处理流程1.拟稿拟稿是公文写作的第一步,要做到内容完整、结构合理、语言准确。
2.审稿审稿是对公文内容、格式等进行审查,确保无误。
公文写作格式笔记
![公文写作格式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defba5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e.png)
公文写作格式笔记
1. 日期:在公文写作中,首先要写明日期,一般写在纸张右上角或左上角。
2. 收信人信息:公文的第一部分通常写明收信人的信息,包括单位名称、收信人姓名和职务等。
3. 发信人信息:紧接着收信人信息下方,写明发信人的单位名称、发信人姓名和职务等。
发信人信息应该与收信人信息对齐。
4. 称呼:在发信人信息下方空一行,写明收信人的称呼,以“尊敬的”或“敬启者”开头,后接收信人的职务和姓名。
5. 正文:在称呼下方空两行,开始写公文的正文。
正文要简洁明了,内容要简明扼要,表达要清晰明了,可以采用概括性的段落来分隔不同的内容。
6. 结尾:正文结束后,空两行写上“谢谢!”或者“敬礼!”等表
示感谢和客套的话语。
7. 发件人签名:在谢谢或敬礼下方,空两行写上发件人的姓名和职务。
8. 发件人联系方式:在发件人签名下方,空一行写上发件人的联系方式,包括电话号码、传真号码和电子邮件地址等。
9. 抄送:如果需要抄送的话,空两行写上“抄送:”字样,然后
写上抄送单位的名称和收信人的姓名和职务。
10. 附件:如果有附件需要寄送,则在抄送下方空两行写上“附件:”字样,然后写明所附文件的名称和数量。
11. 地址:在附件下方空两行,写上发信人的单位地址,包括省份、城市、街道和邮政编码等。
12. 正式章:公文写作最后一步是盖章,公文的末尾应保留一定空间留给公章盖印。
注意:以上每一部分都要分别明显,且不能有与标题相同的文字。
公文写作复习知识点(整理).doc
![公文写作复习知识点(整理).doc](https://img.taocdn.com/s3/m/284b6cbd8e9951e79a892706.png)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一、公文的定义和分类(一)定义公文,是公务活动中所形成和使用的文字材料,是方针,政策,法规, 政令和信息,情况的表现者,运载者,是机关实施管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工具,发挥着上令下达,下情上报和信息沟通的重要作用•公文贯穿机关管理工作的始终•我们要向上级报告情况,需要写成文件;我们要向乡镇村安排什么工作,提工作要求,需要写成公文印发下去,备查,备用,便于基层照章执行;我们要告知社会公众一个什么决定,也要印制成公文•因此,公文写作与我们每一个机关告知人员息息相关,可以说,具备较强的公文写作能力,是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当前,各级各部门都十分缺乏优秀的文秘工作人员,有许多年轻人因为具备较好的文字功底,而被选拔进市,县党委,政府机关工作,从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和人生境遇,一些机关还因为选不到合适的文秘人员而发愁.由此可见,重视公文写作,加强公文写作,对于年轻人来说,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二)分类1,按照制文机关的种类划分:党务机关公文,行政机关公文,司法机关公文,军事机关公文,企事业单位公文,社会团体公文•今天讲的,重点是行政机关公文•2,按照行文方向划分:上行公文,平行公文,下行公文.草拟公文前必须弄清楚行文方向,才能确定文种,内容,措辞等•3,按照保密程度划分: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内部材料,普通公文5种.我们在起草或者管理公文时,必须要按照该公文的秘密等级来处理,涉及秘密问题的,不能泄密•4,按照紧急程度划分:特提公文,特急公文,加急公文,平急公文,普通公文5种•紧急公文的处理,我在后面要专门给大家讲•5,按照使用范围划分: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决定,通知,通报,报告, 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全是通用公文;司法类的公文,经济类的公文,任免类公文,议案,提案,建议等等,属专用公文•今天讲的,主要是通用公文•6,按照规范性和颁发程序的规范程度,行政约束力的强弱划分:规范性公文和非规范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有13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非规范性公文:除规范性公文以外的公文•常用的非规范性通用公文有调查报告,工作计划类,工作总结类,提案,建议,说明,讲话稿,简报信息,书信类,启事类,条据类,表格类,大事记等等•(三)机关公文要素机关公文由版头,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组成•(四)公文处理包括哪些工作公文处理包括拟制,办理,管理,立卷归档在内的一系列衔接有序的工作二,公文写作的共性要求公文不同于其他文字作品,它的写作,制发,处理必须按照固有的规定,特定的体例格式来进行•(一)确定文种这是写作公文首先要明确的•我们在写作公文前,要弄清楚这个文件具有或者说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个文件材料•根据写作的背景,目的,受文对象(为什么要写这个文件;写这个文件要达到什么目的,是安排工作,通报情况,还是解决困难问题;文件是写给哪个部门,是上行,平行还是下行),确定采取哪个文种• 一般说来: 1,要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选择《决定》文种•比如:党中央决定在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开展讲政治,讲正气,讲团结的"三讲"活动,这对党的建设来说,是件大事,所以用决定文种;每年初的农村工作会议,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县政府都要出台一个《关于兑现**年农村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的决定》,这就是个奖惩决定•2,要向社会公众或者广大行政管理相对人宣布重要事项或决定,适用公告公告.比如,要在县城取公告取缔三轮车,或者实行三轮车分单双号进城运营,这涉及到广大三轮车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我们就要事先以各种方式发出公告,告知社会各界•联合执法队,建设局,交警大队•要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该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比如停水停电,适宜采用通告文种.3,我们要将上级的文件批转给下级执行,或者要求下级从哪些方面作好哪件工作时,一般印发《通知》4,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选用报告类文种,如工作报告,情况汇报等等.(在其中,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有特指内容的文种,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向同级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情况)5,向上级机关反映并请求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选用《请示》.6,答复下级机关的请求事项,用《批复》.7,我们要对某项重要工作或者某个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一般选用《意见》.8,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也就是说不存在直接的行政管理关系的机关之间,比如绥江县与三峡公司,与市财政,审计,国土等市政府部门,商洽问题,询问或答复问题,一般用《函》.9,明确通过会议形式决定的事项,记录会议精神,选用《会议纪要》.10,还有一种《命令》文种,主要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如主席令,国务院令),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如通缉令),这些法规,规章的制定,要省级以上的国家机关才能制定和通过,因此,在市,县两级,一般不涉及到《命令》文种.以上讲的是一般原则,具体采用哪类文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二)规范写作公文写作要努力做到"七个规范":1,主题规范.主题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任何文章都要有主题,公文也不例外.公文主题规范.题的提炼标准,就是集中单一,鲜明显露.要求一文一事,一个主题,主题鲜明突出•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要鲜明直接,不能含糊,不能让人产生歧义•2,使用材料规范.公文材料的选用标准必须是真实典型,新鲜有力.所谓真实,就是实实在在使用材料规范•存在的,反映当前事物本质规律的真实.我们分析问题时,所列举的现象,不是假的,人为编造的,也不是偶然现象和个别现象•所谓典型,就是既是个性特征,又是共性特征.新鲜有力,就是我们所列举的,分析的问题,,提出的办法,必须是符合当前实际的,必须是有说服力的•你不能在说今年的工作时,还拿去年,前年的数据和一成不变的措施办法,因为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尤其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和人的民主法制意识普遍快速增强的这么一个时代下,如果总是一成不变,不思进取,不思考,不调研,写公文也好,安排工作也好(事实上,写公文也是安排工作的一种方式),都做不到"有的放矢"一即对准目标放剑,一剑中的•公文的选材标准与文学作品不同,公文强调真实,强调掌握最基础最真实的材料,摒弃想象(合理的推测可以),而想象则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灵魂.3,文章格式规范.公文普遍的结构格式是:公文标题一主送机关一正文一结尾一成文时间•为文章格式规范• 了便于大家理解,我把公文格式方面的内容分为写作格式和印制格式两个方面来讲,这里主要讲公文的写作格式,写作格式包括标题,正文,结尾三个部分•1标题:公文标题的写法一般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例如:县国土局要向市国土局写一个请求帮助解决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请示,标题就是"绥江县国土资源局关于请求帮助解决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请示";板栗乡人民政府要向县政府报告一个煤矿安全事故的调查报告,则标题就要写成"板栗乡人民政府关于**煤矿安全事故的调查报告".2主送机关的写法:一是只写受文机关的名称,不写领导个人名字(领导特别要求的除外);二是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例如:市委,市政府,其他需要送达的受文机关采取抄送方式(调查报告因为是知阅性公文,受文单位不特别确定,除了要求有主送机关的,可以不写主送机关);三是用统称或者规范的简称,不能随意写,如市政府,市人民政府都是规范的简称,但不能写成市府;四是行文关系,只能逐级行文,一般不能越级行文(如要上报省政府的文件,一般只能市政府转报),某些经费请示属特殊情况•3正文的写法:正文是主送机关以下,结束语之前的部分•正文是一篇公文用笔最多,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是在主送机关之后,先写一段或几句导语,说明写这篇公文的原因,根据或者目的,导入正文•正文要做到逻辑层次清楚有序,说理简洁准确并力求深刻,用语符合规范•4结尾:正文写完后,一般要写几句号召的话(一般针对下行文),或者表决心,态度的话(上行文)•《请示》要说"妥否,请批示;《意见》要说"以上意见若无不妥,请批转执行;《通知》和《报告》可以不要结尾,说完就落款结束;讲话稿类的一般有鼓劲,号召的话语;汇报材料一般有表示感谢和今后打算,态度的•4,文字表述规范•公文的用语用字要求简明,准确,朴实,得体,通俗, 易懂,体现字面意义文字表述规范•而非联想意义,讲求陈述性,写实性,而非描绘性,虚拟性•一般以概述为主,据事说理,言之有物•不像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需要大肆铺展,渲染,大量的想象,细致的描写,这些,恰恰是写公文所忌讳的.(比较文学作品语言与公文语言的异同: 同是写一个夜晚发生的一件事,武侠小说写"月黑风高夜,***燕子李三一个鹞子翻身越窗而入,手起刀落,一剑封吼,杀死了仇家;而公文只写某年某月某日,谁在家中被人杀死,或者谁杀死了仇家.)所以,很多时候, 我们看文学作品很过瘾,看公文则觉得死板,千篇一律,这个跟公文的性质有关系,但是公文同样可以写得很好,好的法规性,政策性公文,充分考虑了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反应,可以做到面面俱到或滴水不漏,好的讲话稿可以写得饱含感情,深刻,精彩.5,标点符号使用规范.该用逗号用逗号,该用句号用句号.需要慢慢积累琢磨.要注意:转发标点符号使用规范.上级或下级文件时,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有书名号的,取消书名号);此外,标题中不要过多出现"通知"两个字,比如省,市层层转发国务院一个文件的通知,到县级,可直接说转发国务院***文件的通知.6,数字和计量单位使用规范.一般使用阿拉伯数字.前后要统一,不能一时用大写,一时用小数字和计量单位使用规范.写.7,印制规范.包括印制格式,排版,用纸规格,紧急程度,发文机关,发文字号,印制份数,印制规范.发送单位,印制机关等要素标识.目前各单位在印制上比较规范,请大家在制文的过程中,拿单位印制好的文件来参考学习,我只点几个方面的细节:1印制格式(印制方式):两种,红头文件和白头文件.红头就是单位的文件头,简报,信息等,一般适用于正式形成的请示,报告,意见,通知, 函等文件.白头就是不冠特定的文件用纸,直接排版印制,一般会议印发的讲话稿,汇报材料等用白头印制.调查报告,对内的工作方案(如单位解放思想大讨论方案)这类文件既可印制成红头,也可印制成白头,视具体情况定.红头文件拟文单位,成文时间等落款在结尾处,白头文件一般把拟文单位,成文时间放在标题下.2签发:公文的制作签发程序很严谨,不能谁写谁签都行.重要文件要一把手或单位主持工作的领导签发,一般文件由一把手,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委托的领导签发.3印鉴:即盖章,也有讲究.首先是不能盖倒了;其次是要盖在单位落款和成文时间之间,具体有下套,中套两种盖法;联合行文的落款盖印,一般每排平行落两个单位的名称,依次往下排,盖印时不能相互侵占.现在有很多新成立的机构,需要启用新印章,印鉴的启用也有规范,要持机构成立的批准文件向公安机关申请,雕刻好后,由县政府办行文告知各乡镇各部门后启用,行文宣布启用之前盖的印无效.4成文时间:领导签发的时间,而不是拟稿的时间和印制时间,印制时间在版记部分专门有一栏,哪天印的就写哪天.5行文层次序数的写法及排版:目前有些乱.一个正式的文件材料,除总标题外一般有四个层次,总标题用二号华文中宋字体.第一个层次,是大标题,一般用三号黑体,写成一,二,三;第二个层次是小标题,用(一),(二),(三)来表示,三号楷体;第三个层次用阿拉百数字表示,即1.2.3.,可以三号仿宋加粗以醒目;第四个层次用(1),(2),(3)表示.三,几种常用公文的写作要具体讲怎么写公文很难,通过听讲了以后就能写好公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我写了8年公文,要总结经验,头脑里几乎还是空的•我个人的体会是,要写好公文,除了多了解,多熟悉工作,多写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在此,也只是和大家作粗浅的交流•(一)常用规范性公文常用规范性公文1,请示:如果某个单位在推行工作中遇到了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比如资金,政策等,需要上级帮助解决,就得写成请示.写请示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只能一事一请,不能在一个请示里夹带多个请示事项,要资金就只写要资金的请示,需要某个政策性决定的,就写成单一的请示.二是一请一报,一个请示只能报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报送•三是一般不越级请示,但特殊情况除外(如经费请示),在实践中本着解决问题的原则,不僵化,不教条•四是要简短精炼,简洁明了地讲明原因,困难, 对请求事项要明确,要多少钱,要什么政策,至于人家怎么批是人家的事,还要讲明你要的钱主要是用作哪个方面•2,报告:报告是典型的上行公文,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的询问等•报告的特点是阅知性,不是批复,答复性,看的人可以签署意见,也可以不签署意见或表态•所以,在选择这个文种的时候,要选择那些只需要上级知道的工作或事件,或者向就某项工作提意见建议,但不一定需要批复•1分类:一是工作报告,是按照上级机关要求做作的报告,如政府工作报告;二是情况报告,即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或觉得应该让上级知道某个重要事项的当前情况(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报告);三是回复性报告回答上级问询,落实上级临时交办的某项工作(关于审计意见整改情况的报告);四是备案报告(规范性文件备案).2写法:一是要有导语,说明依据什么写这个报告,或者为什么要写这个报告(依据什么机关的什么通知精神,或者根据某位领导的批示精神,我们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二是总体结构一般是:第一,基本情况;第二,主要做法;第三,收到的效果;第四,存在的问题;第五,今后工作的建议.这是常规格式,具体中有变化.如人大视察**法的实施情况,就可以先写成效(可以一并写做法),再写问题,最后写建议,三个部分完成•我们要向市政府报一个土地使用及管理工作方面的情况报告,就要有基本情况(建设用地,开发区用地),问题,措施•回复报告的写法比较直接,上级问什么问题,我们就答什么问题,一条一条的答(如审计意见整改报告用打酱油的钱打了醋我们是怎么整改的,程序不规范我们是怎么整改的挤占专项建设资金我们是怎么整改的).三是结尾•回复报告写"专此报告,请阅";工作报告写"以上报告当否,请阅示";备案报告写"请予审查". 切忌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3,意见:分为上行意见,平行意见,下行意见三种,上行意见一般上级要作出处理或者答复,平行意见则一般提供给对方参考,对方可以不执行,下行意见则具有指示性,下级应该遵照执行.意见的写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但一般应该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印发关于开展某项工作的意见为例):指导思想和原则,目标和意义,方法和步骤,工作要求等.4,通知:通知的应用范围很广泛•传达指示,部署工作,实施管理措施,处理公共事务,任免干部等等,都需要印发通知.通知以红头文件和白头文件印发都行•属下行文,要下级机关(或受文对象)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这与请示,报告不同,比意见要细),要具有操作性•例如写一个会议通知,开会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有些什么要求等等,要一,二,三逐一说清楚,让看的人一看就明白•通知可以不写结束语•5,工作计划类: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某项工作或全面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的文件,明确下一步做什么,怎么做•工作计划要有操作性(缺乏操作性是当前部门上报工作计划的通病)•计划,规划,方案,要点,都属于计划类公文范畴.计划类公文必须具备目标,措施,步骤三要素.计划类公文有两种格式:一是文字表述式,一是图表式(图表式越来越多,清晰,明了,包含的信息量大),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拟办实事分解,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分解,议提案办理责任分解等都是图表式.当前部门上报的计划类文件普遍缺乏前瞻性和操作性,都是泛泛而谈,随便写几条(以收集政府工作报告素材为例).6,工作总结类:1定义2分类:综合性总结(单位工作总结),专题性总结(专项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学习,思想,工作)3写作关键和重点:其特点是实践性,经验性,自述性,理论性(不仅陈述工作情况,更要揭示理性认识,不仅回答"是什么",更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一般包括本年度(半年)基本工作情况,所做的主要工作,工作进度,取得哪些成绩经验,存在的不足和教训,下步工作计划(个人总结写努力方向).个人总结要抓住主要问题,把握写的侧重点,突出收获最大,成绩最突出或者感受体会最深的东西,不是记流水帐•当前各部门上报的工作总结类材料,缺乏亮点的提炼和总结,都是按部就班写来,看不出我们与别的县相比有什么亮点,与去年相比有哪些做得更好,政策上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二)常用非规范性公文常用非规范性公文有讲话稿,调查报告,汇报材料,礼仪讲话,简报信息等,下面分别作简单介绍.1,讲话稿:主要有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讲话(报告),汇报材料,传达提纲,述职讲话稿:报告等.标题的写法:工作报告和会议讲话的标题可以使用标题式(主标题, 副标题构成,主标题是报告内容的精炼,概括,副标题写报告人,报告时间,比如《解放思想,团结奋进,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是主标题,副标题是**省长*年*月在**会议上的报告则是副标题);还有一种常用的标题,就是讲话人+会议名称+文种构成,如《张县长在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简洁明了.主体内容和基本要求:上年(上一阶段)工作回顾,存在问题和困难,下年工作任务,措施.要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安排工作.总体要求是中心突出,议题集中,政策清楚,任务明确.写的好的讲话,还需要生动,富于感情.工作报告比较正规,用语庄重,一般不用口语化语言,一般不举例子,但工作做的怎么样,要用详实的数据说话,一般不允许脱稿临场发挥会议讲话就相反,用语要力求生动,可以较多的使用口语化语言,体现个人风格,可以临场脱稿发挥.(脱稿讲话责任认定)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一是全面,深入了解工作情况,包括困难问题,经验教训,才能做到落笔真实,全面,客观;二是要了解有关政策,特别是新机遇新政策,有什么好的新的政策,有什么限制因素和政策,拟订措施才能够有针对性,体现时代性;三是高度要站够,(高度不够是现在部门起草报告最突出的毛病),你如果是代县长拟讲话稿,就要站在县长的角度思考问题,该讲什么,该怎样讲,都有讲究;你若是代书记拟讲话稿,就要站在书记的角度思想如何讲,怎样讲,二者是有差别的.部门代拟讲话稿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高度不够,二是不结合本县本工作实际,不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三是提炼归纳不够,逻辑性不强(段落之间,层次之间).比如,去年我们县召开了大规模,高规格的全县教育工作会议,总结近几年来的教育工作,出台一些新的开创性的重要政策措施(教师调整政策,稳定教师队伍的办法,实行中高考政府奖励政策等).教育局很重视筹备工作,代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拟的讲话稿先后修改了两次才送到两办,但最后修改很大,许多内容都没用,原因就在于没有结合我们的实际,没有突出我们的亮点(通篇基本讲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发展的意见纲领精神).讲话稿的用语和感情问题:有人认为公文都是平铺直叙,没有感情的.其实不然,好的公文可以写得既朴实,又有文采,体现讲话人的心声;既有操作性,又能带来听觉和感官上的享受•过去我们认为公文中不适宜引经据典,富有文米,这是片面的看法.公文的写作特别是讲话稿的写作,要视讲话人的风格而定,有的领导喜欢引经据典,我们就要考虑和体现他的风格,有人说我不具备丰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怎么办,现在网络可以帮忙,可以针对性的查阅,学习,选择.2,汇报材料和传达提纲:都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实事求是•汇报材料和传达提纲:汇报材料事实准确,重点突出,要有事例和数据,事例要有说服力•一般根据工作情况来安排框架,但上级有明确要求内容的,一般按上级要求逐一汇报•传达提纲的写作要点:一是不能原原本本的照搬领导讲话或讨论发言,要抽取,综合主要的,有代表性的体现会议精神的东西;二是要有侧重,要将本地区本部门急待落实的方面作为传达重点(比较工业园区与沿江路复建与我县的关系和意义);三是贯彻落实措施也要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3,礼仪讲话:欢迎词,答谢词,祝酒词,悼词,纪念性讲话等(我把开幕词,闭幕词也列入礼礼仪讲话:仪讲话).其特点:一是简短精炼;二是富有感情,欢迎词,祝酒词要热情洋溢,悼词要沉痛沉重;三是力求文采斐然.讲起来流畅悦耳,听起来文采飞扬• 一般要避免小标题•欢迎词除在开篇表示欢迎外,要简要介绍本地的风土人情,经济社会概貌(但是忌写得呆板),要展望今后的合作与情谊,最后要有祝愿的话.(例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种狭义公文一、意见 (P140)范围: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的意见2.正文[一段]简要说明行文的目的、背景、依据或缘由。
“经……考察/同意,为……,现提出以下意见”[二段]全面具体、层次分明地写出意见的具体内容,采用分条列项的结构。
3.结尾上行文:“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准各地执行。
”下行文:“以往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可平行)二、通知 (P154)范围: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种类:a.指示性通知(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交代工作、布置任务)b.转文性通知(把现有的公文转给相关机关了解与执行)c.事务性通知(用来传达、安排事务性工作,包括会议通知、机构变动通知、人事调整通知、更改名称通知、启用印章通知等)d.任免通知(上级机关向有关部门正式传达相应的人事任免事项)(事务性通知格式)XX省XX厅关于召开高校创业教育工作会议的通知一、会议议题(会议的背景、依据、目的)二、时间地点(现定于X月X日在XX市教育厅XX楼XX室召开)三、与会人员(各市教育局派4人,各省属高校派2人,其中主管XX工作的负责同志1人)四、会议议程(一)总结…成绩和经验(二)全面部署…工作(三)对…工作全面大检查五、其他(开会几天、食宿问题)*转文性通知注意点:1.上级转下级→批转,平级/下级转上级→转发2.标题①不能有“…的通知”的通知;②非法规、规章的公文,要去掉书名号《》;③被转发的公文中有“关于”时,转发就不再用“关于”④再转发时,去掉“过桥单位”(省教厅转发后,扬大再转,去掉“省教厅”,正文中交代一下)[例]《国务院关于XXX的意见》→《扬州大学转发国务院关于XXX意见的通知》3.正文[一段]通知决定:“XXX(上级)同意XXX(下级)《文件名》,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XXX(机关名)制定的《文件名》,业经XXX(上级)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段]通知指示(非必要)[三段]通知附件(非必要)*任免通知正文要求:①决定任免的时间、机关、会议或依据的文件;②任免人员的姓名和具体职务。
(先任后免,排名官职由高到低)三、通告 (P134)范围: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循或者周知的事项。
种类:知照性通告、规定性通告*通知与通告的区别:1.使用范围不同。
通知使用范围比通告宽泛2.受文对象不同。
通知一般有具体的受文单位或人员,具有专指的约束力;通告的受文对象是广大公众,具有泛指的约束力3.性质内容不同。
通知是下行文,在发文机关和受文者之间存在上下级关系;通告的发文机关和受文者之间不存在上下级关系四、公告 (P131)范围: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发文字号不是公告的必备要素,只要在标题下方居中标注序号“第x号”即可。
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公告2.正文[一段]简要交代行文的目的、背景、依据。
“……,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二段]精炼准确、分条列项公布事项。
3.结尾“特此公告。
”*公告与通告的区别:1.发文机关不同。
公告的发文机关是层次级别较高的国家机关;通告的发文机关没有严格的层次限制,经常是各级政府。
2.发布事项不同。
公告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通告是有关工作部门对某一方面工作作出规定和安排的一般业务事项。
3.发布范围不同。
公告必须面向国内外发布;通告仅限于国内与此相关的一些范围。
4.发布方式不同。
公告采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方便快捷、波及面广的媒体;通告可以使用这些媒体,也可以利用公开张贴、悬挂、下发等形式。
5.发布目的不同。
公告是以发布事项、传达消息、让人“知”为目的;通告是公布事项让人遵守的,要求“知且行”。
五、通报 (P162)范围: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种类:表扬性通报、批评性通报、传达性(情况)通报(格式一)xxx关于表扬/批评xxx的通报[一段]a.详细叙述先进/错误的主要人员及具体行为,于何时何地遇到何种情况,如何处理、结果和影响。
b.分析评价和处理意见。
“xxx决定,对xxxx予以通报表扬/批评。
”[二段]希望号召。
a.“希望受到表扬的先进(地区)再接再厉,开拓进取,进一步做好xxxxxx。
”b.“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从xxxx中吸取教训,xxxxx。
”(格式二)xxx关于xxxxx情况的通报[一段]通报缘由。
“xx年xx月xx日xx单位发生了xxxx事件(背景),为了xxxx(目的),现将情况通报如下:”[二段]详细介绍通报情况,可进行适当的事件分析。
[三段]发文机关的意见与要求。
*通报与通知的区别:1.用途上,通报的用途不如通知广泛2.行政约束力上,多数通知有较强的行政约束力,通报的行政约束力较小些3.写法上,通报篇幅一般较长,提出要求的语气不如通知严厉(通报侧重于具体情况的描述,通知侧重于措施的提出)六、公报 (P127)范围: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种类:会议公报(党)、统计公报(国家行政机关)、外交公报(国家)*发文字号:会议/外交公报可无发文字号,统计公报可用流水号。
*成文日期:一般标注在标题下方,用圆括号括入(会议公报格式)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1.会议基本情况(各自成段):①XXX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②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共委员202人,候补中共委员163人…从事文化研究的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③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2.会议议定事项:①全会听取和讨论了XXX的工作报告…②全会充分肯定XXX的工作…3.一般要写一段要求式或号召式的结语:全会号召,全党要…(统计公报格式)1.标题发文机关(可略)+事由(有时可无“关于”)+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发展统计公报》2.正文①数据产生的背景和来源;②各方面的数据(涉密数据不可公布;数据务必准确)(外交公报格式)1.标题国名/政府+事由+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XXX共和国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联合公报》会议名称+新闻公报《哈中吉俄塔乌六国元首会议新闻公报》2.正文①会晤基本情况;②达成的共识及各方观点;③结尾七、报告 (P144)范围: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种类: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关于xx情况)+的报告2.正文(三段式)一段过渡语“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为此,特作如下报告”。
一般二段详,三段略a.工作报告:基本情况;成绩和经验;问题不足和改进方法。
b.情况报告:情况或问题发生的经过;分析原因和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和办法。
c.答复报告:叙述上级交办的任务;处理过程;处理结果并遵循意见。
3.结尾“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示”“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示”“特此报告”*报告事项客观真实;内容重点突出;语言得体,语气谦虚;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八、请示 (P148)范围: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的请示2.正文[一段]请求具体帮助的请示,要详细写清困难和有关情况,尽量摆清问题,以期得到上级机关的帮助。
[二段]直截了当地写出请求事项。
请求资金数额要精确,不能有“大概”“左右”;请求批拨物资要交代品名、规格、数量。
3.结尾“以上请示,请予审批”“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单位执行”*附注:成文日期下一行,居左空二字,圆括号注明(联系人:XXX 联系电话:XXXXX)*一文一事,单头请示(只能有一个主送机关,双头领导选直属上级),不越级请示,不抄送下级。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1.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是办件或称批件;报告是阅件,下情上达。
2.写作性质不同。
请示是请求性公文,报告是陈述性公文。
3.行文时限不同。
请示必须在事前,得到批示后才能行动;报告在事前、事中、事后均可。
4.主送机关数量不同。
请示只能是一个;报告是一个或两个。
九、批复 (P152)范围: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1.标题a.发文机关+事由+文种《xxx关于xxxx有关问题/情况的批复》b.“加意见”式:发文机关+意见+事由+文种《xxx关于同意xxxx的批复》c.“加受文机关”式:发文机关+事由+受文机关+文种《国务院关于将辽宁蛇岛划为重点自然保护区给辽宁省人民政府的批复》d.发文机关+事由+请示机关+旁涉机关+文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圳特区私人建房问题给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并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批复》2.正文[一段]“你们/你部/校/单位《关于xxxx的请示》(人社发﹝2017﹞98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二段]态度明确。
“(不)同意xxxx。
”针对请示中的问题作出答复和指示。
3.结尾“特此批复”“此复”*主送机关一般为报送请示的下级机关。
特殊情况:a.主送机关为“转报机关”,即答复“转报请示”的批复;b.省略主送机关,即标题中有“请示机关+旁涉机关”十、决定 (P110)范围: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种类:决策指挥性决定、表彰处分性决定、变更撤销决定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少数)发文机关+文种《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2.日期a.如果会议通过决定,需要在标题下用括号写明什么时间、什么会议通过;b.有的决定还要写何时发布;c.有的为了给执行决定留有一段准备时间,还要写上决定的生效日期。
3.正文(1)宣布法规、机构设置、人事安排等决定——缘由+内容(行文简短、直陈其叙、篇段合一、不作分析)(2)安排重要工作,处理重大问题等决定——缘由+内容+执行要求(3)表彰、处分性决定——先进事迹(错误事实)及评价+表彰(处分)决定+号召、希望及要求*以说明为主,用来表达决定的具体内容、事项或要求;在全文和每部分之首适当结合议论,用来明确篇旨和段旨。
*表彰处分性决定与表扬批评性通报的区别:1.程度性质不同。
2.奖惩措施不同(定性与否)。
*表彰性决定与表扬性通报的区别:1.从发布机关的层次级别来看,表彰性决定的发文机关一般层次较高且常是被表彰对象的非直接上级机关;表扬性通报的发文机关多是被表彰对象的直接上级机关。
2.从被嘉奖对象先进事迹的类型及影响范围来看,若是在长期艰苦的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卓著适用于表彰性决定;表扬性通报使用的规格低于前者,但使用范围可大可小。
3.从表彰奖励的规格来看,表扬性通报多侧重于介绍被嘉奖对象的先进事迹,进行恰切的评价及适当的表扬奖励,其规格低于表彰性决定,但及时性胜于表彰性决定。
*处分决定与批评性通报的区别:1.行文目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