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基础”教材研究
浅析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
在 当前 , 艺术设 计类专 业在快速发展 中暴露 出教学方面 的一些 问科建设 中学术性的欠缺等, 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除 了这 几个老 生常谈 的方面之 外, 有关艺术设 计类专业 在
基础课教 学 改革 的讨论 中 , 另一个主要 的但往往 易于被 忽视 的
施教 者 也 提 出 了相 应 的 要 求 。
内容包括 体积 、 间、 空 材料 组合 搭配 、 结构练 习及有关绘 画 的 自
然分析 、 型、 动、 造 运 透视 , 以及 与雕 塑有关 的空间及 造型等 ; 在
从教 师 的角度来讲 , 艺术设 计类专 业基 础课教 学改革 的 对 探 索与讨论不能只局 限于学科 、 课程等客观 因素。首先, 师应 教
缺乏个 性表 现的问题。对于 当前 国内的艺术设计类专 业基础课 教学 而言 , 学生的作业缺 乏个性表现这 一 问题依 然是普遍存 在 的。考察包豪斯基础课程授课 内容 的设置 , 依现有资料 , 魏玛 时 期 的包豪 斯基础课程 以对形 式的把握能力 为训练 主线, 以培 养 学生 的个 性、 造力为 目的, 究 内容包括 自然 、 理 、 创 研 肌 结构 、 表 现、 空间、 色彩 、 图及制作工具的运用等相关方面 的内容 ; 构 德绍 时期 的基 础课程 , 照学校 必须讲授平 面 、 依 立体 、 色彩 的构成规 律 的要求 , 具体授 课 内容 由讲授相关 内容 的教 师 自主安排 , 究 研
此, 因而对 于真正 的艺术 设计类专 业基 础课“ 叶障 目, 一 不见泰 山” 。这 类学校往往不能建 立起 自身应有 的教学配套设施。 考察 艺术设计 类专 业基础课 程的 由来 , 我们 知道包 豪斯设
立 基 础课 程 是 因 为 伊 顿 的建 议 — — 设 立 预 科 , 决 学 生 的作 业 解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创新研究通过对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与课程定位的重新构架为学生梳理出清晰的学习与思考路径,搭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宽平台”,提出“发现、借鉴、创造”的理念,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的新思考解决设计基础课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感性审美”“理性创作”的专业能力。
标签:艺术设计;基础课;教学创新G40引言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基础来源于西方设计教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美术教育课程体系基础上增加了“包豪斯”三大构成进而演变成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体系。
促进了我国的艺术教育由“工艺美术”向“现代艺术设计”的转变。
随着艺术设计专业的蓬勃发展以及设计理念的不断深化以往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基本存在于每一所艺术设计院校并且渐渐成为设计教育以及学生能力发展的壁垒。
1设计类基础课面临的问题问题一:设计的本质在于解决问题,拥有专业技能则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但是在目前的本科教育中两者相互脱离,大量设计类课程在授课过程中过分强调专业技能培养,而对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不深,渐渐地让学生的思考变得狭窄。
基础课程还停留在以往的内容上,是否应该变革显而易见。
问题二:设计基础课程体系不明朗,造成课程定位缺失。
目前高校设计基础课程大致包含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图形创意等。
这些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造型与创意思维能力。
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并未强化课程定位,对课程属性未作明确规范,造成教学执行与教学效果的不明朗。
问题三: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程中暴露出的“散、浅、懒”现象。
由于教学体系与课程定位的不完善缺乏设计核心本质的思考,对很多课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体现在作业上就显得非常的肤浅。
在学习后续课程时,学生对于构成学的知识并不能主动调出来运用。
应该让学生明白所学内容“来自何方,去向何处”调动起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并与后续课程做好衔接。
2艺术设计基础课教学方法探索2.1明确定位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设计是什么”和“为什么要学习专业基础课程”。
艺术设计研究论文15篇(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艺术设计研究论文15篇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体系创新研究艺术设计研究论文摘要: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统文化素养的深厚积累,对一个中国艺术设计师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要创造出中国艺术设计的特色与风格,提升中国艺术设计在世界设计界的地位和影响离开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行不通的。
正如我国老一辈设计大师韩美林先生说的一样:“我始终坚信,我的路在中国”。
关键词艺术设计研究设计论文艺术设计艺术设计研究论文: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体系创新研究摘要:文中从造型艺术与设计艺术的关系出发,具体分析了艺术设计从产生、发展到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过程和根源,深入剖析了目前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现状以及其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体系;教学改革;创新一、造型艺术与设计艺术的关系我国的设计教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直至建国初期在北京成立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这是实用美术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实用美术人才,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人们的观念、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促进了中国设计教育的迅猛发展。
在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新专业目录中,原有的“工艺美术”由“艺术设计”取而代之,完成了艺术设计与纯造型艺术在学科上的分离,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这是社会发展状态下的历史必然。
二、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现状回顾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二十几年的历史与现状,不难发现,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还存在着许多弊端。
从起源说,艺术设计与造型艺术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对西方艺术设计表现形式的简单模仿;二是始终摆脱不了对纯造型艺术专业教学的依赖和影响。
没有把二者作为两个独立的学科去看待,以至于不论是在几十年不变的美术高考招生中,还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都脱离不了传统美术的模式与要求。
【艺术形式论文】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研究
【艺术形式论文】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研究摘要:本文对目前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及设计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实际与教改实验,以《包装设计》与《设计素描》课程为例,对如何建立基础课程与设计实践课程之间的榫卯关系,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建立课题意识,创新专业课程教学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艺术设计;包装设计;设计素描一、激发学生主体意识,重建主体性教学文化现代课程理论普遍认为课程是学校教学的核心问题,课程的来源及目标的确立一般有三个基本因素制约:知识、学生、社会。
[1]没有知识的课程是不存在的,任何形态课程的本质是知识。
故而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把“基础”视为一段必然的知识授受与技能训练的过程,强调“基础”知识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课程组织是先开设造型基础与设计基础课程,再过渡至专业课程的纵向结构安排。
将原本强调感受、创新思维的艺术知识以定论的形式讲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应用在艺术实践教学中,能够增长学生的知识但却不利于知识的创新。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课程改革也必须确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唤醒学生发展的自觉性与自主性。
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是传播既有知识,更是个人潜能和自我意识的诱发。
[2]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生源多为“基础”中等上下程度的学生,在单一的造型基础应试标准衡量下,学生在学习态度、能力、主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
在实际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与自信有实际“操作层面”上的意义。
要求教师要围绕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来设计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掘学生的个体特质与专业能力,逐步建立学习自信,以达到均衡发展。
二、建立课题意识,创新设计专业课程教学1.课程设置及现状我国普通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大致有以下几种模式:一类是以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为主的造型基础课程,以构成、图案、字体、装饰画等为主的设计基础课程。
这种对造型技法、传统图案的侧重带有上世纪我国本土工艺美术教育的基本特征,事实上目前仍有院校在沿用此课程体系。
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在我国,高等学院艺术专业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一般分为两条线路:(1)源于前苏联和西方的绘画基础教育,通常包括素描和色彩两个课程;(2)源于“工艺美术”概念的设计基础教育,通常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也被统称为“三大构成”、构成设计或是设计基础。
作为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他们在大学一年级阶段一般都会进行这两方面的课程训练。
在我国的高等艺术设计专业从开创到发展的今天,时代在变化,教育对象在变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化,因此,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基础教育模式也应该随之而变化。
1 设计基础课程模式的现状在我国,绝大部分艺术专业类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接受过绘画基础教育,他们需要参加相关的选拔性考试获得资格后才能报考艺术类的院校,进入大学进行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学习。
近年来,高考艺术类考试的改革和调整将绘画基础即素描、色彩为主的考试作为基本的选拔标准,逐渐取消了在上个世纪90年代盛行的设计专业的专业设计考试,对于刚进入大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设计,怎么样设计,设计是什么很茫然。
因此如今大学中设计基础课程也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设计基础的课程,使学生在思维上由之前接受的传统的绘画思维转变到设计思维,为后期专业设计做好思维、理论和技法等方面的准备。
受包豪斯的理论及其现代设计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大学艺术设计专业都普遍开设了以三大构成为主要内容的设计基础课程。
至今,仍有不少学校保留了此课程。
但是在几十年的教学中,该课程逐渐僵化,强调构成定理,比如,点线面的形式、作用和意义;形式美的基本法则等,对于美的理解走向了公式化的理解,忽视了人对于美的感受,忽视了包豪斯理念中设计不能脱离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发展的理念。
从而使得设计基础课程逐渐走向教条化。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更新之快,文化艺术传播之广,方式之多样,我们对于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模式的调整势在必行。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有必要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以期能够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式,分析其教学效果,并提出相应的课程改进策略,从而为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通过开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究,可以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总结,有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创新和发展。
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提供参考,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
2. 正文2.1 建构主义理论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是一种探索性的教育方法,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和发现。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审美素养。
通过引导学生从观察、实践和反思中构建自己的艺术作品,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帮助他们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思维。
建构主义理论还注重学生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学生可以相互启发、交流思想,促进自己的理解和创意。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立共同的目标和任务,鼓励学生共同合作完成作品,通过互动和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创新产生。
建构主义理论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观念和能力,通过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和任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激励,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发现和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创造力。
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创新课程研究
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创新课程研究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电脑没有普及,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开始了蓬勃发展,并进入全面改革的新的发展阶段。
艺术设计教育规模发展迅猛,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密切,逐步实现了从传统的工艺美术教育向艺术设计教育的转型。
改革开放之后,欧美和日本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体系、理论、方法、课程等,通过人员交流、展览、讲学等形式,纷纷传入中国设计院校,引起了从理念到实践的改革,明显地促进了当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包括基础课程在内的改革与发展。
对高校美术专业造型基础教学的现状分析,我总结出三个方面。
首先美术造型基础课程设置不完善,造型基础课与下一阶段创作要有承前启后的关系,避免当前“基础”是基础、“创作”是创作的现象,基础与产品设计创新之间不能脱轨,课程设计缺乏课程理论的指导,专业基础课程设计没有纳入教育科学的轨道,缺乏课程理论的指导与参照;其次是院校教学环境软实力建设相对薄弱,高校在教学运行中积累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形成了区域性的教学风格,出现了不同层次的基础教材,教师队伍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学科教学体系相对落后;最后是课程内容选择偏颇,在专业基础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存在着十分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内容庞大繁杂,分支课程数量过多并时有重复,貌似十分完整;另一方面作为艺术设计人才所应具备的许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则在课程内容中没有相应设置,以致形成严重空缺。
构建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创新课程是必要的,它的开设可以实现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自身对造型基础的创造精神,使学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所学技巧与客观物象本身,从而激发出学生对造型基础主观性的探索,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创新课程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创新课程的意义在于适应当今艺术类人才发展的需要,以当代艺术理论为指导,高校发展改革为背景,调动学生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才能明确构建创新课程的思路。
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研究
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建立起对造型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自己的造型能力和审美眼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艺术设计专业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对于专业造型基础课程的研究和改进也变得尤为重要。
背景介绍部分将从专业发展历程、教学实践经验和学科特点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造型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也将结合当前国内外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引入相关数据和案例,分析造型基础课程在整个艺术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影响力。
通过对背景介绍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专业造型基础课程的发展历程和教学现状,为后续课程内容分析和教学方法探讨提供有力的支撑。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深入研究,可以探索和发现相关教育领域中的问题与挑战,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这一研究对于完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综合造型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造型基础课程内容,可以全面了解该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有助于揭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改进措施。
探讨教学方法与实践,有助于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探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促进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优化课程体系和提出优化建议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更好地规划和设计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对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可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综述、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多种研究方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深入了解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艺术设计基础课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艺术设计基础课是艺术类院校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意思维和设计技能。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结合艺术设计基础课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设计技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教学策略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例如,在讲解色彩搭配时,可以展示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色彩运用,从而加深对色彩搭配的理解。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引入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艺术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设计比赛、作品展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是艺术设计的核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引导学生关注设计领域的前沿动态,了解最新的设计理念。
(2)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 注重实践操作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实践操作:(1)设置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设计实践。
(2)组织学生参加设计比赛、实习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设计软件、书籍、网络资源等,帮助学生进行实践。
5. 强化团队协作艺术设计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完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1)开展团队项目,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协调。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与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探讨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文章首先介绍了建构主义理论的相关基本概念,然后结合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特点,分析了建构主义理论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为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一、引言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特点,探讨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利用建构主义理论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提高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建构主义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知名科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一种重要的认知心理学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是通过不断地主动建构和重建来理解和应对客观世界的,认为知识不是被 passively acquired,而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的互动、感知、理解和建构形成的,这种互动过程是深刻和高效的(Piaget, 1985)。
建构主义理论还强调了个体的情感和意义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倡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以及教育的社会化和合作性。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相关研究表明,建构主义理论主张的个体主动建构和重建的认知过程对于个体的认知发展和知识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了教学过程中个体的参与和活动性,以及教学内容的情境化和个性化,这对于教学策略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建构主义理论与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结合1.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特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中最基础的教学环节,旨在为学生提供绘画、造型、色彩等艺术设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广泛、教学形式多样、学习过程复杂等。
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涉及到诸多的艺术设计基础知识和技能,如绘画、造型、色彩等,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艺术感知和理解的程度,而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往往难以满足这一要求。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学生们掌握艺术设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课程之一。
传统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往往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关注,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面对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研究者开始探讨如何改进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和创造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对学生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效果。
通过深入分析建构主义理论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明确基于该理论设计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原则与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
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践,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和价值,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促进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3 研究意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究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为有效和科学的教学指导。
通过深入探讨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组织课程,引导学生有效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
这将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推动艺术设计教育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本研究将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推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艺术设计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2. 正文2.1 建构主义理论在艺术设计教学的应用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认为知识并非是客观存在的,而是通过个体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构建起来的理论。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可以被应用于教学设计、课程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选择以及学生学习评价等方面。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的概述,结合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文章首先介绍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建构主义理论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价方式的建构。
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展望和建议。
一、引言建构主义理论是20世纪后半叶产生的一种教育理论,它主张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和建构来实现教育目的。
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它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审美情趣和表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的梳理和教学实践的分析,探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二、建构主义理论概述建构主义理论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种教育理论,它主张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和建构来获得知识。
建构主义理论与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有着明显的不同,它认为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交互和对新知识的建构来获得知识,并将之应用到实践中。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不断地探索、发现和建构知识来获得新的认识;学习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学习者在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中获取知识,并通过交往和合作来建构新的认识;学习是一个个体化的过程,每个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都是独特的,因此学习者之间的差异需要被充分尊重。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的积极主动参与和建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和资源,让学习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建构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习者的差异性,关注学习者的个体需求,引导学习者在交往和合作中共同建构新的认识。
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它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通过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设计丰富的学习活动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浅谈艺术设计专业基础体系创新性研究2
浅谈艺术设计专业基础体系创新性研究
(2)
ﻭ
综上所述,创新性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体系应当包括系统化的设计造型、设计色彩、三大构成、图形图像等课程,在课程教学要求上必须贯穿理论与结合的教学基本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教案等多方面也要进行有益的研究和创新。
立足于我们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实,借鉴西方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课程,结合我国的艺术设计实际情况,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体系进行探索与创新,我们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将长期伴随着我国的,培养出一批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ﻭ
ﻭ :
ﻭﻭ。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高职高专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提问的策略研究高职高专英语课堂,这一培养未来英语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正日益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提问的策略研究,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让我们来比喻一下高职高专英语课堂的重要性。
它就像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导师,在知识的海洋中引导着学生们探索。
通过高职高专英语课堂,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然而,如果这位导师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学生的潜能可能会被忽视。
高职高专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提问的策略研究,可以用三个比喻来形容。
首先,它像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倾听学生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教学。
教学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知识水平,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服务。
其次,它像是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教学需要建立丰富的信息资源库,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信息选择。
最后,它像是一位热情的导游,带领学生探索知识的奥秘。
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新的领域和挑战,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然而,高职高专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提问的策略研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教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尚不成熟,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其次,教学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这对相关机构来说是一个挑战。
最后,教学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
为了解决高职高专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提问的策略研究面临的挑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教学在教育领域的研发和应用。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教学的投入,推动教学在教育领域的科技创新。
其次,建立健全的教学实施机制。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制定相关政策,明确教学的实施目标、任务和责任,确保策略的有效实施。
最后,加强跨学科合作,培养专业人才。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鼓励和支持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教学工作,培养一批具有跨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
探讨大学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实践
探讨大学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实践一、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内涵包豪斯对上述传统学院式教育的变革造就了大量适合时代要求的现代设计人才。
而包豪斯课程最新颖的地方恰恰是其基础课程,这些课程由伊顿、康定斯基、克利等先锋派大师任教,他们非常注重对个体的启发,而且敏锐地意识到了工业化世界的特点,并致力于将所有的创造活动联合为一个整体并最终创造出统一而整体的、调和了艺术与工业的艺术品。
包豪斯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并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的成功更证明了表面学院派的教育形式不可能承担培养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重任。
由此可知,艺术的变革没有一劳永逸的模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证艺术教育与时代的同步。
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立不能因循守旧于学院派传统的表面形式,走向教条化、技术化,而应把握其创新的核心精神,那才是学院派得以辉煌的真正基础。
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日益兴起,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培养出的学生不但要有基本的专业技术素养,还要对各种不同文化有着广泛的涉猎,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设计作品要具有独特的原创性。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又分为很多不同专业方向,如“环境设计专业”“平面设计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动画设计专业”等等,因此学生要学习很多门各自专业的技术类课程,而几门基础课程“素描”“速写”“色彩”因已有考前班的技术训练,所以,学生大都具备了这几门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更应注重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才是一个学习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所需要的大基础。
这种大基础包含3个基本要素:即开阔的眼界、独立的思考和深入的探究。
只有具备了这样基础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源源不断地创造出好的艺术设计作品。
三、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一)利用多种途径开阔学生的眼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都具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因为学生在考前班里进行了大量的训练。
谈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教学(一)
谈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教学(一)内容摘要:艺术设计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标。
如今,艺术多元化的大趋势与旧的教学体系之间的矛盾日益显露,设计专业的基础课与专业课脱节的现象也较严重。
因此,建立多元的教学体系,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是高校艺术类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基础教学专业教学改革创新一、目前设计艺术教育中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基础教学的目的应该是注重怎样培养学生通过基础课的学习,由浅入深地认识和掌握设计语言,并能把握和运用各种语言,为以后的专业设计创作服务。
然而,目前艺术类院系的基础课教学从形式到内容大多数还属于传统模式,教学目的不太明确,学生大部分时间集中在临摹、写生之阶段,单纯追求写实技术能力的培养。
对基础课的教学,教师要求标准仍倾向于为提高技术而深入刻画,是为真而画,并不是为美而画。
写实技艺的能力训练能增强作品的表现能力,这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一味地强调技艺而表现内容和思想却处于空白或盲目状态时,表现技巧就会变得苍白而无力。
艺术设计不是复制自然的美,而是创造,是对内容进行形式美的创造。
在这样的基础教学模式及标准要求下,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些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时,针对设计特别是命题设计,往往是一筹莫展,不知道怎样针对命题而思考,思维方法和角度局限于平常的思维方式而无法突破,即使在收集资料出入图书馆资料室,往往也是漫无目的地浏览。
有些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基础课成绩很好,可到高年级进入专业课时,设计意识跟不上、思维放不开,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想象。
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的关系应该是相互衔接、相辅相承的关系,而不是独立的两个学科。
二、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脱节的原因目前,有些院校的基础课教学还沿袭着前苏联美术教育模式,重视对客观对象结构关系的视察力和表现力的培养,却排斥“艺术是心灵的”这一重要的艺术准则。
重视对客体准确再现却忽视了对学生审美的感受和艺术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艺术表现局限于抄摹写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 “ 设计基础 ”教材研究
李斌 ( 苏 南通 大 学 美术 与 设 计 学 院 2 60 江 2 07)
摘要 :N 2 o 最初翻 译 《 计基 础 》第4 ,到 第50 ko l 设 版 f i的顺利 完 同有 个 初步 的 认识 , 这样 也 有利 于 下面 中外 “ 础 ”的 比较 顺利 基 成 ,再到2 0 年至20 年 《高等设计教育研 究》分期刊 出,最后辽 宁 展开 。这里 主要 包 括三 本 比较 典 型 的 “ 04 06 基础 教 材 ” ,即 《 术基 艺 美术 出版 即将 的 出版 , 前后 经 历 了 漫 长 的 6 时 光 ,太 多 的 感 悟 、 茫 础 》、 《 年 设计 基础 》和 《 艺术 形式 》 。 然 、化解和触动。 同时 ,由此 带来的对 国内外 “ 计基 础”教 材的长 设 ① 既然 同是 “ 础 ” ,就 必 然 有相 同或 相 近 的地 方 。 三本 基 期关注 。文章 以 美国 《 计基础 》第5 i 设 5 为切入 点 ,通过对 英 、美和 教材 都有 一 些章 节 探讨 艺 术 ( 计 )元 素和 原 则 ,尽 管在 不 同 的 设 国 内的 一 些 “ 础 ” 教 材 的 分 析 比较 ,客 观 地 总 结 一 些规 律 和 心 得 体 教 材 中称 呼有 点不 一 样 , 如 《 基 设计 基 础 》 中 的 “ 设计 元 素 ” , 会 ,以赐读者 ,或为将 来的 “ 基础 ”教材 的编写提 供一 点浅 薄的参 在 《 艺术 形 式 》 中变 成 了 “ 觉 体 验 的语 言 ” ,但 本 质 上 都 一 视 样 。这关 系 到 艺术 与设 计关 系 问题 ,这 个话 题 在 艺术 圈子 了已经 考。 关键 词 :设 计基 础 ;篇 章 结 构 ;叙 述 方 法 “ 论 ”很 多年 了,直 到现 在 还 喋喋 不休 ,没完 没 了 ,笔 者认 为 讨 挺 无 聊 的 ,笔 者 不 是 说 美 术 与 设 计 没 有 区别 ,只 是 万 事 得 有 个
一
、
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基础 ”教 材及 引进 出版 概况
英 国和 美 国在 美 术 与 设 计 方 面 出版 了几 个 系 列 不 同版 本 的 “ 基础 ”教 材 ,如 : 由英 国 州 立鲍 灵 格 林 大 学 艺 术学 院 的 奥 克 维 克 、 斯丁 森 、威 格 、坡 恩 和 卡 伊 顿 等 几位 艺 术 家合 编 写 并 由 M G a - i C p n e ,n . c rw H ¨ m a is Ic 出版 的 《 艺术 基 础》 , l2 年 首 次 21 发行 ,从 1 2 年  ̄ 2 0 年期 间共 出九个 版 本 ,每 一次 都 作 了 比较 2 1 10 2 j 大 的改善 ,中央 美术 学 院主 办 的 《 世界 美术 》 从 1 9 年 N2 0 年 97 00 用 了近 5 的时 间 ,分 2 期连 载 刊 出 了 由芷 子 翻译 的第 九版 《 年 0 艺 术基 础 》 ; 由T o s n 司 出版 的一 套 “ 础 ”,如 : 《 hmo公 基 色彩 基 础》、 《 素描 基础 》、 《 剖基 础 》等 等 ,十 余本 并 由上 海人 民 解 美 术 出版 社于 2 0 年 引 到 国 内发行 , 由汤凯 青 翻译 ;由夏 威夷 大 05 学的终 身 教授 杜 安 ・ 瑞 伯利 和夏 威 夷州 立 图书 馆 的沙 拉 ・ 普 普瑞 伯 利 合作 编 著 的 《 艺术 形式 》 ( 七修 改 版 由堪 萨斯 大学 的帕特 里 第 克・ 佛兰 克 编 写 ) ,从 1 7 年 第 一 版 的 问世 到 现在 已经 出 了七 个 92 版 本 ,从 视觉 艺术 的 角度 ,更 广泛 的范 围论 述 艺术 形式 语 言 ( 这 里 把 《 术 形 式 》 也 归入 “ 础 ”是 因为 它 与 《 术 基 础 》 、 艺 基 艺 《 设计 基础 》 有 比较 多的 大 同小异 的地 方 ); 由俄 亥俄 州立 大 学 的大卫 ・ ・ 尔和 斯 蒂 芬 ・ 艾 奥 彭塔 克编 著 的 《 计基 础 》 ,从 l 7 设 99 年  ̄2 0 年 已经修 订 了5 ,出 了5 , 为美 国众 多 设计 院校 广 泛 J 102 次 版 使用 ,笔者 最初 在 2 0 年 翻译 的是 第 四版 ,第 五 版 出来 后 ,又 以 01 第 五 版 为标 准 ,对 译 好 的 材 料 做 了修 改和 调 整 ,并 于 2 0 年 到 04 2 0 年 分 四期在 《 06 设计 教 育研 究 》上 以连 载 的方 式刊 出 ,各 方 面 反应 尚好 ,鉴于 此 ,辽 宁美 术 出版 社决 定 将 以整 书形 式 重新 正 式 出版 。 既然 提 到 了美 国和 英 国 的一 些 “ 础 ” ,笔 者 就 把 几 个 系 基 列 的 “ 础 ”稍 作 比较 。这 样有 利 于读 者对 英 、美 “ 础 ”的异 基 基
“ ” ,过 分 了就 没什 么 意义 ,这 也 只 是 中国 艺术 圈里 的特 有 现 度 象 ,国外 也许 会 好 一些 。因为 这 已经 变 成常 识 了 :艺术 与 设计 的 区别 是 以实 实在 的 “ 式 “ 存在 的 ,美 术 学 院 ,设计 学 院 ,它 形 而 们 不一 样 , 学生 上 的课 程 也 不 一 样 ,展 示 作 品也 不 一 样 , 中 国 画 , 油 画 与装 饰 、环 境 艺术 也 不 一 样 ,但 思 想 、主 题 和 个 人 修 养 ,甚 至 于 “ 础 ”还 是有 很 多相 同点 的 ,或者 说 “ 相 同 ”, 基 很 笔 者 不相 信拥 有 渊 博 的 中国古 文 知识 和 深厚 的 中 国人物 画 的 能力 会 对 设 计 有 什 么 坏 处 。这 两 本 书 都 谈 的 是 “ 础 ” ,什 么 是 基 基 础 ?它 在 这里 有 “ 泉 ”的含 义 ,基 础很 大 程度 不 是什 么表 现 形 源 式 ,而 是 “ 些最 基 本 图形 构成 元 素 ”以及 它们 的组 织 原则 ,再 一 说 彻底 一 点 ,只 要是 以影像 形式 ( 管平 面 的还 是三 维 的 ) 出现 不 在 人们 跟 前 的都包 括 某 些元 素和 原 则 。 因此 ,看 到这 两 本 书 “ 基 础 ”有 “ 相似 ”的地 方不 要觉 得 奇怪 。 ② 基本 出发 点 不 同 。英 国 的 《 术 基础 》 “ 书 的 内容集 艺 本 中 在 视 觉 艺 术 , 特 别 是 那 些 有 时 涉 及 ‘ ’的 艺 术— — 即 ,油 美 画 、素 描 、雕 塑和 版 画 。我 们把 某 些 门类 作 为 ‘ ’的 艺术 来选 美 择 ,而 不考 虑 过于 狭 窄得 的 门类 , 如设 计 、摄 影 、陶 瓷 、金 属工 艺 品和 其他 门类 。 ” 因此 可 以认 为 , 《 艺术 基 础 》有 点 “ 美 大 术 ”的 意味 , 而且 书 中 的所 有理 论 如艺 术来 源 ,风 格 、流 派 、 图 例 来 源都 属 于我 们 传统 意 义上 的 “ 美 术 ” 的范畴 ,其 实, 它是 纯 在 “ 艺术 ”范 围下 谈 “ 术 ” ,如把 书 名 《 术基 础 》 改成 《 美 艺 美 术 基础 》, 实质 上 也不 是不 可 以,只 是稍 觉 得 小气 。上 文 引言 中 出现 “ 计 ” ( 中是 否 定 的 )二字 整 书 中绝无 仅 有 的 ,而且 图 设 文 书 中 的插 图也 主 要来 源 于 “ 美术 ”。夏 威 夷大 学 的终 身教 授 杜 纯 安 ・ 瑞 伯 利 和 夏 威 夷 州 立 图 书馆 的沙 拉 ・ 瑞 伯 利 合 作 编 著 的 普 普 《 艺术 形 式 》涉及 甚 广 ,有 点 像 “ 艺术 大 全 ”,其 内容 包括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