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8课

合集下载

高中岳麓版历史教材目录

高中岳麓版历史教材目录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8课渐进的制度创新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第11课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第12课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3课鸦片战争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15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第16课辛亥革命

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

第18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

变化的艰难历程

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19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20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第21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2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第23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4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5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27课新中国外交

第28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

第8课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史)知识要点总结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史)知识要点总结

必修一岳麓版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1、分封制——(P课本第2-3页)

⑴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

⑵目的:巩固统治。

⑶内容:①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王畿是周王的直接驻地;

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有异姓诸侯国;

③周王的亲族、姻亲和功臣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但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

⑷作用:①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②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P课本第3-4页)

⑴目的:①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②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⑵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

⑶内容: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确立了大宗、小宗体系。

⑷作用:①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②宗法制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③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⑸工具:周朝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以维护宗法分封制

3、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⑴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⑵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

总结:宗法制的特点:⑴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⑵大、小宗具有相对性;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配套ppt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配套ppt课件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自耕农经济发展状况。从表格数据来看,占有 20—130亩土地的户数占了绝大部分(74.1%),故A项说法正确。占 有高额土地数量的户数较少,还不足10%,故B项说法错误。土地兼 并不明显,无法反映出均田制是否遭到破坏,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 的是土地占有情况,无法反映农业生产率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A
核心观点 归纳整合
3.解体的影响 (1)自然经济解体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 资金,从而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自然经济的解体,是列强侵华的结果之一,中国的社会经济虽 然商品化的进程加快了,但是中国经济也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3)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基础,自然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 展,也在根本上冲击着封建制度。
核心观点 归纳整合
三、中国古代金融货币的发展
商 朝 商朝人在商品交换中,使用的货币主要是贝类,如:海贝、 骨贝、石贝等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以铜为材料,铸造货币,也使用黄金 和白银 秦朝用圆形方孔铜钱和黄金作为统一货币 唐朝时出现了柜坊(早期银行的雏形)和飞钱(类似于汇 票) 北宋时,四川地区首先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 的纸币 元朝将纸币作为主要货币推行 (1)明清时期形成以白银为主、铜钱为辅的银钱并行的 货币流通制度 (2)明清时期的徽商和晋商也经营金融活动,晋商在乾 隆年间开始兴办票号,经营存款、放贷、汇兑业务,也为 官府代解钱粮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

高一必修二历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后练习答案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后练习答案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后练习答案

第1课

阅读与思考

小农经济基本上自给自足,有一定封闭性;自耕农是国赋税的主要承担者,负担沉重;自耕农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难以扩大再生产,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较差。

解析与探究

农具的进步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蚌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制等金属农具;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牵引。这种进步不仅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得以保证。

自我测评

4、“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自耕农经济非常脆弱。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自耕农除铁盐之外,一般不必外求,因此生活比较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但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第2课

阅读与思考

材料反映了清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这种减弱的程度已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自我测评

2、第一,春秋时期,随着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它一方面表现为大量“公田”被抛荒,另一方面则是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第二,随着私有土地制的发展,各诸侯国为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先后进行了税制改革,如齐国的“相发而衰征”、鲁国“初税亩”。这些改革在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第三,战国时期,以秦国商鞅变法为代表的一系列诸侯国的变法运动,从法律上废除的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最终使土地私有制取代了井田制。

全球史观: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全球史观: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吴承明《市场.近现代化.经济史论》 ,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 年
全汉升先生撰写了多篇美洲白银输入中国的专题论文,他认同德科民 (De Comyn)的观点,即自1571年至1821年的二百五十年中,自 美洲运往马尼拉的白银共约4亿比索,其中约二分之一流入中国。 ——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晚明的影响,世界近现代史研究,2013年。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李贽、黄宗羲等人早期启蒙思潮 ;社会拜金逐利、奢 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侈盛行,王守仁更新理学,发展心学.
万历九年(1581 年)首辅张居正主持了“一条鞭法”的赋税改革,即赋役合一,按亩计税,用银交 白银大量流入促进赋役制度改革,从而又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纳。……白银的流入对解决中国的“银荒”发挥了重要作用。 ——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明王朝的影响》
海外市场的刺激下,沿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市镇经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济发达
社会拜金逐利、奢侈盛行,王守仁更新理学,发展心学; 读书人的困惑:王守仁的克服私欲还是李贽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李贽、黄宗羲等人早期启蒙思潮。 的人皆有私? 白银大量流入促进赋役制度改革,从而又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一、 教材分析(“马尼拉大帆船”)
当前研究状况: 研究较丰,多有公论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8课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精编解析版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同步练习第8课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精编解析版

第8课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一、选择题(48分)

1.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

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

A. 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B. 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

C. 拿破仑帝国的兴盛

D. 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

【答案】B

【解析】西班牙的殖民范围在美洲,排除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发达,殖民活动遍及世界各地,故B 正确。

拿破仑在最兴盛时期也没有控制爱尔兰,排除C。

爱尔兰是英国领土的一部分,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2.18世纪具有“日不落帝国”称号的贸易强国是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英国

D. 荷兰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欧国家殖民扩张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被称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故C项正确;西班牙、葡萄牙是16世纪的殖民帝国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B两项错误;荷兰是17世纪的殖民帝国,与题干时间不符合,故D 项错误。故选C。

3.“自从16世纪以来,法国统治者就处心积虑夺取在意大利的地盘,并且与哈

布斯堡王朝争雄长。只有波旁王朝被推翻之后,到了19世纪,法国才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海外殖民地”通过以上材料可以推断出

全球史观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全球史观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张箭:《豆薯——地瓜栽培传播史研究报告》
白“银中广国泛最流穷通的,人货也币随经身济携占带据一主把导凿,子刺和激一商杆品小经秤济。的前发者展用于切割金银,后者用于秤出重量。中国人做出这种事异常灵巧,他 们如需要二钱银子或五厘金子,往往一次就能凿下准确的重量,不必增减。”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海中外国市产场品的能刺够激远下渡,太沿平海洋地,区在出西现属资北本美主市义场萌上芽廉;价市出镇售经,济连发原达来独霸该地市场的西班牙丝织品也大受威胁。......中国蚕丝 生产普遍于各地,而以江苏和浙江之间的太湖流域最为重要。......海外市场对丝绸需求量非常大,因而刺激这个地区蚕丝生 产事业的发展,使人民就业机会与货币所得大量增加。”
——维基百科的地图解释
由西班牙垄断,以对华贸易为基础,以菲律宾为中转站,从16世纪下半叶绵延至19世纪初的银丝对流贸易。
历史概况
2.贸易盛况
吴承明关于 1570——1649 年间抵达马尼拉之中国商船数量与运回白银数量统计表
年代
船只数
输入白银(万两)
1570——1579
75
28.5
1580——1589
——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晚明的影响,世界近现代史研究,2013年。
历史概况
3.重新命名
因马尼拉是大帆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帆船主要由马尼拉当地木材所造,故 这条贸易航线被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课件
汉的漕渠、白渠。
3.治黄问题:黄河一直是中国农耕经济的命脉,黄河是否安流,成为
影响朝廷财政收入、人民生活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汉代起,政府经 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
4.西域的灌溉工程:坎儿井
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耕作方式)
阅读以下史料,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耕作方式? 甲骨文 “(王)大令众人曰,(xié )田。”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土地兼并
土地私有制的三种形式
君主土地私有
地主土地私有 主导
自耕农土地私有
合作探究 :
《题兴化寺园亭》 唐.贾岛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 。 (1)此诗反映的是什么社会现象?
土地兼并现象 (2)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
1、土地兼并的原因
听黄梅戏《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思考:
1、 上述分析表明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有哪些变化? 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时期 方式 原因
商周时期 春秋时期
大规模简单协作 自耕农经济出现
生产工具和耕 作技术的进步 以及私有土地 的出现
2、自耕农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春秋时期生产工具、耕作技术进步. (2)私有土地的出现. (3)宗法制的破坏和个体家庭逐渐成为社会基本单位等, 促使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生产工具的改进)

浅谈人教版和岳麓版两种教材作对比

浅谈人教版和岳麓版两种教材作对比

浅谈人教版和岳麓版两种教材作对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国普及,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各出版社依据课程标准,积极编写教材。目前为止,高中历史教材主要有岳麓版,人教版,人民版,大象版四种。针对现行历史教材,结合教学实际,我们选取使用最为广泛的岳麓版和人教版为研究对象,对二者的特点、优势以及不足进行探讨,分析在“一标多本”环境下,教师如何在领会课标要求下,对两种版本的教材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实际进行思考,进而更加有效的利用教材这一课程资源,以促进课改中的历史教学。

1 岳麓版教材的编写特点

1.1 “整体史观”

岳麓版教材以“整体史观”为指导。“整体史观”又称“全球史观”,形成于20世纪50、60年代,它“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在全球史观中,世界的历史本是纵横联系而不是分裂开来的。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体现了“全球史观”理念,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时,很自觉的形成全球的概念,从而培养起学生在历史学科中的全球意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中写到:“本书是一部世界史,其主要的特点就在于: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这说明,全球史观的培养不仅仅是史学研究者的要求,也是对当前高中生适应史学研究,更好的把握历史纵横,更有效的学习历史的要求。

1.2 “五彩缤纷”,便于进入情景教学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岳麓版教材一改以前通史文字叙述历史的形式,将历史图片和史料载入教材,图文并茂,使教材在外观上有了醒目的变化,形成了“五彩缤纷”的画面。课改以前,历史知识都是通过抽象的文字去阐释历史事件和人物,学生对“千篇一律”的文字没有什么兴趣,在枯燥和繁琐中对历史课程产生了厌恶心理,历史课堂就没有太多的活力。因此,将大量的图片、史料、地图、文献引文、启发性设问等引入课本可以减少学生的厌恶心理,能够使历史知识更加形象、生动,拉近了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死寂的历史鲜活起来。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给学生以视觉的享受,

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第八单元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

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第八单元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

3.影响 (1)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被卷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使中国的 社会结构 发生变化,出现新兴的社会 阶层——买办阶层。 (3)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 和思想
内容 政治 经济 两次鸦片战争 自然经济开始 解体 “向西方学习” 的新思潮 链接点 西方列强凭借武力打开中 国大门,对华倾销商品、掠 夺原料,中国自然经济开始 解体,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刺激了“向西方 学习”的新思潮的萌发
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 地位、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 它的产生冲击、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 的经济入侵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从政治上看,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力量 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 础,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 的曲折发展
源自文库
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 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 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
1.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2.表现 (1)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破产,“耕”和“织”分离,小农 经济开始解体。 (2)中国农副产品大量出口,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课本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课本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课本

1. 公元前722年,西撒罗尼迦王朝建立,开创了古巴比伦时代。

2. 公元前605年,巴比伦王国的统治者尼布甲尼撒第二世登基,开始了他的统治。

3. 公元前586年,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开始了他们的流放。

4. 公元前539年,巴比伦被波斯帝国攻占,结束了古巴比伦

时代。

5. 公元前521年,波斯帝国的统治者居鲁士一世登基,开始

了他的统治。

6. 公元前331年,波斯帝国被马其顿帝国攻占,结束了波斯

帝国时代。

7. 公元前323年,马其顿帝国的统治者亚历山大大帝去世,

结束了他的统治。

8. 公元前312年,亚历山大的儿子亚历山大小于登基,开始

了他的统治。

9. 公元前146年,马其顿帝国被罗马帝国攻占,结束了马其

顿帝国时代。

10.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凯撒大帝登基,开始了

他的统治。

11. 公元14年,凯撒大帝去世,结束了他的统治。

12. 公元37年,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托勒密一世登基,开始了他的统治。

13. 公元476年,罗马帝国被西罗马帝国攻占,结束了罗马帝国时代。

岳麓版历史高中必修二经济史范文

岳麓版历史高中必修二经济史范文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2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落实课标

古代农业耕作方式从宏观上讲包括耕地工具、播种方式、灌溉方式和生产组织方式四大部分。

一、精耕细作

1、耕地工具:①从原始社会到春秋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木器、石器和骨器;②铁器在春秋出现,铁器牛耕在战国推广;③在汉代普及并发明犁壁;④唐代在长江下游出现曲辕犁,标志传统步犁成熟定型;

2、播种工具:汉代赵过发明耧车;

3、水利与灌溉:①春秋战国时期建有楚国在安徽的芍陂、秦国在四川的都江堰、秦国在陕西关中平原的郑国渠;西汉的漕渠和白渠和新疆坎儿井;东汉王景治理黄河。②灌溉工具:在春秋战国是桔槔和辘轳;东汉毕岚发明翻车;三国马钧加以改进;唐宋发明筒车和畜力高转筒车;

4、生产组织方式:商周时期是在井田制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简单协作;从春秋开始出现家庭为生产单位的个体经营,并逐渐推广普及。

二、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是土地公有制;

2、商周时期是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3、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和变法运动,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形成了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包括土地国有制、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土地兼并现象贯穿始终。

4、关于土地兼并:

①根源: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②方式:土地买卖在汉代以后成为主要途径;③危害: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和徭役的征发;大批自耕农丧失土地后成为流民,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影响社会安定;④缓解:政府采取均田制等抑制兼并的措施;爆发农民起义打击地主阶级。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提纲(岳麓版)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提纲(岳麓版)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课题: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农业的起源

1.原始农业的产生:

2.地域差别:

①黄河流域:

②长江流域:

3.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

★4.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二.农业的发展(生产力方面)——从耒耜到曲辕犁

(一)耕作工具:

1.原始社会:

2.商周:

3.春秋战国:

4.西汉中期:

5.唐代:

★6.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二:

(二)灌溉工具:

古代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上古:

2.春秋战国:

3.西汉:

4.东汉:

5.西域:

三.农业的发展(生产关系进步)——从千耦其酝到个体农耕

1.商周时期:

2.春秋时期:自耕农经济:

①产生条件:

②特点:1 2 3

★③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三:

课题: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

2.奴隶社会:

(1)发展:产生于,盛行于,瓦解于,废止

于。

(2)实质:名义上为,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所以其实质是国家共有名义下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4)瓦解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根本)(直接)

表现:

(5)井田制废除的标志:

3.封建社会:

(1)形式:

(2)★发展:宋初,“田制不立”,“”,使两极分化激烈。明清时期,经济繁荣,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3)影响:

①经济上:②政治上

二、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租佃式经营的含义:

2.发展历程

①战国:

②汉代:的现象已比较普遍。

③宋代: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的重要经营方式。

④明清时期:

3.影响:使佃农对地主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生产关系(经济体制、国家政策)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一、精耕细作(人们不断更新生产工具、灌溉工具,提高农耕技术和水利技术,使粮食亩产量提高,是中国农业的特点,)(一)农业的起源:

1、原始农业的产生: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2、南稻北粟

3、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结合: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二)生产工具、农耕技术、灌溉工具、水利技术的进步:

1、生产工具的进步: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主要劳动工具是石斧、骨耜等石器;进入文明时代(商周),主要农业生产工具仍然是耒、耜,但是也出现了青铜农具;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

2、农耕技术的发展: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唐代曲辕犁。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3、灌溉工具:翻车和筒车等。

4、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春秋战国时期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汉明帝派王景负责治理黄河,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其中的代表。

(三)个体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产生:

1、产生:自耕农出现于春秋时期

2、形成原因:根本原因:生产力(铁犁牛耕)的进步。直接原因:私有土地的出现

3、小农经济的特点(评价):①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②封闭性: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与市场联系少;

③落后性:后期阻碍社会经济发展;④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等影响;⑤稳定性:在我国古代长期存在,稳定了社会经济;⑥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1到第13课知识点总结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1到第13课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1、农业的起源:原始农业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的发展。

2、农业区域:(1)黄河流域:粟麦(2)长江流域:水稻

3、工具、水利设施的变化

5、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①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②精耕细作;③男耕女织。

第二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奴隶社会井田制概念(性质):土地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2、井田制的内容(特点):①有公田和私田之分;②公田为贵族占有,由村社成员集体耕种;

③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3、井田制的瓦解:①时间:春秋时期开始崩溃,战国时期正式废除。

②原因:铁农具的使用(主要);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

4、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确立的时间:战国时期,延续了2000多年。

5、土地私有制的形式: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自耕农私有土地。

6、土地私有制的问题是:土地兼并严重

①危害:严重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②解决:统治者常采取措施,保护自耕农经济。如:公元485年,北魏颁布均田令。

7、租佃式土地经营方式的发展、作用:

发展:产生→较普遍→仅次于自耕农→高峰

↓↓↓↓

战国汉代宋代明清

作用:①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身份地位提高;

②通过抗租、减租斗争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定发展。

第三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1、四大经济区的形成的依据、表现、特点

⑴依据: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

⑶特点: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经的经济区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2、中国古代三次人口南迁高潮的的时间及共同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新殖民主义”请你搜集有关资料, 并思考:亚非拉美国家应如何应对这个 问题。
back
荷兰在西北非和美洲的殖民 back
思考:
规模性与规范性
back
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 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 立了13个殖民地,还在 西印度群岛夺取了许多 岛屿如牙买加等
伦敦公司在17世纪初 向北美移民,1607年建 立第一块殖民地
back
英国在北美的13个殖民地
二、三角贸易
归程 从美洲运金银到欧洲
A、荷兰的造船业最发达 B、荷兰的经济非常落后,只能依靠替别国运输商品赚钱 C、荷兰成为当时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D、荷兰的交通运输业发达
4、下列对黑奴贸易的理解,错误的是 ( B )
A、黑奴贸易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 B、黑奴贸易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非洲经济的发展 C、黑奴贸易为美洲的开发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 D、黑奴贸易给非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欧洲
美洲
三角航程一次航行六个月,做 三次买卖,获利100%-300%。
中程 运奴隶到美洲贩卖
取物口 出 ”到载 程
奴非上从 隶洲廉欧
“价洲 换货港
非洲
欧 你认为如何对殖民主义的历史作用作出恰如其分
洲 的评价呢?(分组讨论)

殖民主义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

①对殖民国家来说
它们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

本,使欧洲发展和兴旺起来。所以,早期殖民主义

就其推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来说,具有历史的 进步意义。客观上推进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加快

落后地区的近代化进程.
②对殖民地人民来说

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

落后。 A.种族灭绝 B.抢劫和掠夺财富
C.贩卖黑人奴隶
也可按”进步与非正义”角度评价
新航路的开辟图
美洲
印度
麦哲伦海峡
好望角
必修Ⅱ经济发展的历程(岳麓版)
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提问: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一、欧洲各国的殖民扩张
国家 主要殖民地域
特点
结果
葡萄牙
非洲东海岸和西海岸;亚 洲的马六甲、印度和印度 尼西亚沿海、中国澳门 ; 美洲的巴西
1.建立殖民据点、控制 商路;2.暴力掠夺和敲 诈勒索获取所需商品; 3.垄断亚欧贸易。
新航路开辟之后的约一个 世纪多一点,以墨西哥为例 印第安人口就减少了90%
直接抢夺金银,掠夺财富、资 源和劳动力
最早的奴隶贩子是葡萄牙人,西班牙、荷兰人、英国 人都参与了奴隶贸易,16世纪中期,英国参与奴隶贸 易很快成为最大的奴隶贩子
1、下列关于早期殖民帝国西班牙的表述中,正确的
是( D )
back
16世纪葡萄牙占领地区 16世纪西班牙占领地区
圣达菲
秘 鲁
利马
奥古斯丁 加拉加斯
教 教 皇皇
子午子
殖民者殖 民 者 瓜瓜 分 世
线午 线 里约热内卢
Leabharlann Baidu
界的先例界 的 先 例
圣地 亚哥
布宜诺斯艾利斯
一、杀鸡取卵的短视政策,一味贪婪搜 刮金银财富; 二、榨取的财富共贵族享受,使得半封 建的贵族经济和社会的重新改组成为不 必要了。(商业资本没转化为工业资本)
掠夺金银,开采矿山; 最大的殖民帝
建立农业大庄园。
国g
o
17世纪成为海 “海上马车夫”-组织大 上霸主,阿姆
型商业公司,发展银行 斯特丹成为国
信贷业,以亚洲、北美 际金融中心 go
为重点
1.海盗式掠夺(早期); 2.组织商业公司,从事 黑奴贸易,3.以印度和 北美作为扩张重点
18世纪确立 海上霸主地位, 并成为最大殖 民帝国 go
16世纪成为殖 民帝国,垄断 亚欧贸易达一 个世纪。
西班牙 荷兰 英国
除巴西以外的中、南美 洲的大部分、亚洲的菲
律宾 go
北美洲以新阿姆斯特丹为 中心的“新荷兰”;中国
的亚澎的湖爪、哇台湾、印度g尼o西
沿大西洋沿岸建立13 块殖民地;在亚洲的 印度西、东海岸建立
殖g民o地
将占领土地划入其版图;16世纪成为
合作探究:
回归前的香港和澳 门分别是英国和葡萄 牙和殖民地。这两地 的经济明显比内地要 发达。
请你谈谈对殖民 问题的看法。
课新后殖思民考主义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改变了直接的赤裸裸的暴力 和强权的殖民统治的旧方式,而采取更隐蔽的、 间接的殖民侵略手段。它们充分利用其经济优势, 对非西方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必要时 也使用军事手段),以控制取得政治独立的国家, 使这些国家继续充当其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 资场所,最大限度地榨取财富。国家政权和跨国 公司是新殖民主义侵略渗透的两大支柱。
A 进行殖民扩张的目的是占领市场和原料产地 B 殖民地全部在美洲 C 殖民扩张的主要方法是垄断商路,建立商站 D 掠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资本
2、葡萄牙人扩张的主要方向是( D )
A、欧洲和非洲 B、非洲和北美 C、亚洲和南美洲 D、非洲和亚洲
3、17世纪时,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对此理解确切
的是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