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38PPT(岳麓版)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岳麓版历史必修二】 (共28张PPT)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岳麓版历史必修二】 (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b2237c83c4bb4cf7ecd169.png)
——1978年小岗村村民的“生死契”
有人向凤阳县委举报小岗村“分田单 干”,“搞资本主义”。
1979年3月,,《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发文,指分田不得人心,必须坚决纠 正错误。
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上,有 人批评安徽省委既违背宪法,又违背 党的决定。
县委书记陈庭元:“已经分到户了, 就先让他们干到秋后再说吧!”
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
2、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
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
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
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户1985年,城市个体企业达到450万
个 规模扩大
雇佣工人
社会主义是否允许“剥削”?
经济学家林子力根据马克思 《资本论》的一个算例,认为 只要雇工不多于8人,就仍然保 持着劳动者的身份。
雇工不超8人符合社会主义
82年宪法规定,个体经济是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完全没有提私营经济。
82年宪法未承认私营经济
的知青大军如潮水般涌回城市;
此后数年内农村改革释放出剩余
劳动力约1.3亿人。他们要吃
饭,他们要工作,他们要生存!
知青回城当月,国务院批转发展个体经济的报告
1980年放宽对个体经济的政策,鼓励自谋职业
1983年允许农民购置农机具从事生产运输
1983年允许农民进行长途贩运,销售农产品 ……
1983年,农村个体工商户达420万
吴起
战国时期魏国改革家, 变法失败被乱箭射死。
商鞅
战国时期秦国改革家, 变法强秦,后被车裂。
有人向凤阳县委举报小岗村“分田单 干”,“搞资本主义”。
1979年3月,,《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发文,指分田不得人心,必须坚决纠 正错误。
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上,有 人批评安徽省委既违背宪法,又违背 党的决定。
县委书记陈庭元:“已经分到户了, 就先让他们干到秋后再说吧!”
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
2、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
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
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
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户1985年,城市个体企业达到450万
个 规模扩大
雇佣工人
社会主义是否允许“剥削”?
经济学家林子力根据马克思 《资本论》的一个算例,认为 只要雇工不多于8人,就仍然保 持着劳动者的身份。
雇工不超8人符合社会主义
82年宪法规定,个体经济是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完全没有提私营经济。
82年宪法未承认私营经济
的知青大军如潮水般涌回城市;
此后数年内农村改革释放出剩余
劳动力约1.3亿人。他们要吃
饭,他们要工作,他们要生存!
知青回城当月,国务院批转发展个体经济的报告
1980年放宽对个体经济的政策,鼓励自谋职业
1983年允许农民购置农机具从事生产运输
1983年允许农民进行长途贩运,销售农产品 ……
1983年,农村个体工商户达420万
吴起
战国时期魏国改革家, 变法失败被乱箭射死。
商鞅
战国时期秦国改革家, 变法强秦,后被车裂。
(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共27张PPT)
![(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015a8e30242a8956bece456.png)
深层点拨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
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
场。判断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 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加社会主义 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知识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业。
突破: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 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主题一主干梳理Fra bibliotek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主题二 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几次转变
1.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年,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 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2.多种所有制并存(1978~199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 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经济 为辅的经济体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 经营转变。 主题二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年) 导读 史料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及带来的积极作
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 化农业的转变。
主题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练史料 史料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
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
知识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
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
场。判断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 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加社会主义 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知识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业。
突破: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 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主题一主干梳理Fra bibliotek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主题二 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几次转变
1.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年,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 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2.多种所有制并存(1978~199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 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经济 为辅的经济体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 经营转变。 主题二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年) 导读 史料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及带来的积极作
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 化农业的转变。
主题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练史料 史料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
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
知识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共31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2477118b52acfc789ebc99c.png)
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 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前提: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的一系列环节 目的: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原因 土地改革 封建土地制 度严重阻碍 生产力发展 核心内容 地主私有 农民私有 意义 解放生产力 开辟农业发 展道路 进一步解放 生产力 挫伤积极性 调动积极性 农业大发展
小农经济阻 农业合作化 碍国民经济 发展 片面追求 人民公社化 一大二公
家庭联产 吸取教训 承包责任制 体制改革
1978年-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 示意图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78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7年 1998年
二、敢问路在何方——农村包围城市 变:经营方式, 含义: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 分配方式 家各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成分户自主经 营,自负盈亏。 没变:所有制的 基础 基础:坚持土地公有制 内容:土地承包、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2.(2015· 广东文综· 16)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 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 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 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 业。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经营方式—— 集体经营
分配方式—— 平均主义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共26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0a003b2bceb19e8b8f6baaf.png)
一
二
三
二、国有企业改革
1.经过 (1)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
体制改革起步。
(2)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目标是要建立社
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自主思考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曾经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 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松绑”之风吹向全国,试推测“‘松绑’之 风吹向全国”最早可能是在哪一年,为什么。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目标导航
1.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实行的背景、 内容和作用 2.国有企业改革的 目标 3.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确立
方法点拨
1.了解 1978 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作用, 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和目标,说明生产 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
提示:1984年。原因: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 节即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3)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
一
二
三
2.结果 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 集团。 3.影响 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答案:A
探究点
当堂检测
1.“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 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 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 ( ) A.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B.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全面启动政治体制改革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次会议是在总结了过去社会主义建设 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的一个新开端,这是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故选C项。 答案:C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38PPT()(共38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38PPT()(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9f78bf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a.png)
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种局面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计划经济体制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于“一五计划”末期,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逐 渐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基本特征:
①.所有制形式单一公有制,排斥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 ②.生产经营决策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缺乏自主权(以指令性计划为
意义: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 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成果
存在的问题:下岗职工增加、部分职工生活困难等。
探究:如何看待国有企业职工 下岗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把企业推向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企业职工下岗 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
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是把高度集中的管 理体制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 管理体制,以充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创 造性和积极性。
在所有制改革方面,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 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分配改革方面,把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 改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分配制度。
于是,在1978年12月的一个夜晚,他们聚在一起,开了个秘密会议,决定冲破旧的经营管理体制,并写下了保证书,包产到户……
2 这些实际上、都是刺对农激民了的剥供夺,给使增农民加惊恐和和买不满方,纷市纷场杀猪的宰羊形,成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逐计渐划形 经成济3了不、一等批于产有社实会品力主和义和活,企力资的本业大主企义的业也集有分团计;划化; 加快,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脱颖而出。 4、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企业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把公有制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计划经济体制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于“一五计划”末期,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逐 渐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基本特征:
①.所有制形式单一公有制,排斥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 ②.生产经营决策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缺乏自主权(以指令性计划为
意义: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 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成果
存在的问题:下岗职工增加、部分职工生活困难等。
探究:如何看待国有企业职工 下岗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把企业推向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企业职工下岗 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
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是把高度集中的管 理体制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 管理体制,以充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创 造性和积极性。
在所有制改革方面,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 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分配改革方面,把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 改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分配制度。
于是,在1978年12月的一个夜晚,他们聚在一起,开了个秘密会议,决定冲破旧的经营管理体制,并写下了保证书,包产到户……
2 这些实际上、都是刺对农激民了的剥供夺,给使增农民加惊恐和和买不满方,纷市纷场杀猪的宰羊形,成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逐计渐划形 经成济3了不、一等批于产有社实会品力主和义和活,企力资的本业大主企义的业也集有分团计;划化; 加快,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脱颖而出。 4、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企业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把公有制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十九课-经济体系改革-课件PPT精品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十九课-经济体系改革-课件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ba9673dd3383c4ba4cd2b3.png)
传•经统济三实件力宝明:显增陈强皮。老姜禾秆草 5•0经年济代运三行件质宝量:和司效机益医不生断猪提肉高佬。 8•0人年民代生三活件水宝平:总电体视达冰到箱小洗康衣机 90年代三件宝:买楼买车买电脑
5、改革的成果 ——建社立会社主会义主市义场市经场济经济的确立
含. 义: 以…为主体 , 多种…并存 过程: 1992年“十四大” 确立目标
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各种商品的生产 和销售价格,都是由中央统一制定的。 这种排斥市场的僵化的体制,影响了人 们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商品供应的严 重不足,人民消费水平低下。
材料2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 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 措施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 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 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 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 了。
•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 础上的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坚持社会主义 制度的前提下的市场经济。
特征是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 与其他所有制和分配形式并存。
想一想、议一议: 1、市场经济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 你或家庭带来了哪些影响?
广•经州济三稳件定宝,的高重速大增变长化。:
1997年“十五大” 理论创新
非公有制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 结果: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992年底,全国城乡共有个体工商户 1533.9万家,从业人员2467.7万,其中登记注 册的私营企业13.9万家,从业人员达到231.9 万。1997年,全国个体工商户高达2850万户, 从业人员5441万,私营企业达96万家,从业 人员1349万。1999年1月4日,经国家外经贸 部批准,有20家私营企业首批获得了自营进 出口权。这20家私营企业涉及饲料、食品、 农业开发、医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等行业, 充分表明了非公有制经济正成为我国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改革的成果 ——建社立会社主会义主市义场市经场济经济的确立
含. 义: 以…为主体 , 多种…并存 过程: 1992年“十四大” 确立目标
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各种商品的生产 和销售价格,都是由中央统一制定的。 这种排斥市场的僵化的体制,影响了人 们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商品供应的严 重不足,人民消费水平低下。
材料2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 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 措施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 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 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 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 了。
•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 础上的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坚持社会主义 制度的前提下的市场经济。
特征是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 与其他所有制和分配形式并存。
想一想、议一议: 1、市场经济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 你或家庭带来了哪些影响?
广•经州济三稳件定宝,的高重速大增变长化。:
1997年“十五大” 理论创新
非公有制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 结果: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992年底,全国城乡共有个体工商户 1533.9万家,从业人员2467.7万,其中登记注 册的私营企业13.9万家,从业人员达到231.9 万。1997年,全国个体工商户高达2850万户, 从业人员5441万,私营企业达96万家,从业 人员1349万。1999年1月4日,经国家外经贸 部批准,有20家私营企业首批获得了自营进 出口权。这20家私营企业涉及饲料、食品、 农业开发、医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等行业, 充分表明了非公有制经济正成为我国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优秀课件(28张)(共28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优秀课件(28张)(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ecc5d789b6648d7c1c7463d.png)
18
1992年 计划还是市场 邓小平一锤定音
1992年1月至2月, 邓小平以88岁的高龄 毅然南巡。南方谈话 中以深刻的智慧和巨 大的理论勇气提出社 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 经济,从而解决了困 惑中国多年的难题, 给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确定了新的目标模式。
19
(三)解放国家——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1. 建立过程 (1)提出:中共十四大(1992年) (2)入宪:全国人大修宪(1993年) (3)发展:十五大(1997年) 2. 特征 P89 3. 作用 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 经济真正接轨,加快现代化进程。
中国为什么需要改革! 中国需要怎样的改革? 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3
一、中国为什么需要一场改革
视点一:政府报表中的中国农村
1978年全国人民公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0.11元,1.9亿人每人每天 能挣0.13元,有2.7亿人每天挣0.14元。有2/3农民 生活水平不如50年代,1/3农民生活水平不如30年 代。 ——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
材料二: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 两厂仅相隔一墙,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 门管。所以导致了冶金部把铜调到外地去,而电缆厂要 从云南调进铜,这样就造成了运输上的浪费和时间上的 浪费。
15
(二)解放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 局部试点阶段(1978——1984) 扩大自主权 厂长负责制
7
一、中国需要一场改革吗? 贫 穷 的 中 国 农 村 困 窘 的 中 国 城 市 低 效 的 中 国 经 济 封 闭 的 中 国 社 会
8
视点五:国家领导人的决心
陈云(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8年12月说:
建国快三十年了,现在还有要饭的,怎么行呢?
1992年 计划还是市场 邓小平一锤定音
1992年1月至2月, 邓小平以88岁的高龄 毅然南巡。南方谈话 中以深刻的智慧和巨 大的理论勇气提出社 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 经济,从而解决了困 惑中国多年的难题, 给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确定了新的目标模式。
19
(三)解放国家——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1. 建立过程 (1)提出:中共十四大(1992年) (2)入宪:全国人大修宪(1993年) (3)发展:十五大(1997年) 2. 特征 P89 3. 作用 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 经济真正接轨,加快现代化进程。
中国为什么需要改革! 中国需要怎样的改革? 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3
一、中国为什么需要一场改革
视点一:政府报表中的中国农村
1978年全国人民公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0.11元,1.9亿人每人每天 能挣0.13元,有2.7亿人每天挣0.14元。有2/3农民 生活水平不如50年代,1/3农民生活水平不如30年 代。 ——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
材料二: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 两厂仅相隔一墙,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 门管。所以导致了冶金部把铜调到外地去,而电缆厂要 从云南调进铜,这样就造成了运输上的浪费和时间上的 浪费。
15
(二)解放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 局部试点阶段(1978——1984) 扩大自主权 厂长负责制
7
一、中国需要一场改革吗? 贫 穷 的 中 国 农 村 困 窘 的 中 国 城 市 低 效 的 中 国 经 济 封 闭 的 中 国 社 会
8
视点五:国家领导人的决心
陈云(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8年12月说:
建国快三十年了,现在还有要饭的,怎么行呢?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c12a4001f69e31433294fd.png)
-----胡海燕:《拉开农村经济改革序幕的“18个红手印”》
思考:改革前的小岗村现状如何?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农村篇----苏醒的大地
穷则思变的小岗村--第一个吃螃蟹的村
1978年12月
地点 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 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 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 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 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 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 (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 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中国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摘要》有关数据 思考: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必要吗?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什 么变化?产业结构调整有什么意义?
农村篇----苏醒的大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苏醒的人民(发展乡镇企业)
城市篇---苏醒的企业
计划指令---高度集权旧体制的 切肤之痛
改革前的首钢是北京最大的国 有企业,没有自主权,由远离生产 第一线的政府机关直接经营企业, 连盖一个厕所都要报批。“一年四 季下计划,春夏秋冬调指标”,朝 令夕改,企业无所适从。
--- 潘承凡:《小岗:在历史转折点上——寻访农村大包干发源地凤阳县小岗村》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合影
第三章: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的创新探索
农民的自我实践
从实践上升为理论
家 土庭地实联长质产期承承:包包农给责村各任经制个营是农管户指理使在用土方,地式农公的业有变集制革体基,生础农产上变,成把
思考:为什么“分田到户”会“坐牢杀头”? 为什么“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
有人说“包田到户”是走资产阶级自由化道路, 公社主要领导认为,小岗简直在开历史倒车,立 即停了小岗村化肥等农用物资的供应,理由是共 产党的东西不能用来搞资本主义。你来说说是姓 “资”还是姓“社”?
思考:改革前的小岗村现状如何?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农村篇----苏醒的大地
穷则思变的小岗村--第一个吃螃蟹的村
1978年12月
地点 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 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 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 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 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 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 (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 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中国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摘要》有关数据 思考: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必要吗?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什 么变化?产业结构调整有什么意义?
农村篇----苏醒的大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苏醒的人民(发展乡镇企业)
城市篇---苏醒的企业
计划指令---高度集权旧体制的 切肤之痛
改革前的首钢是北京最大的国 有企业,没有自主权,由远离生产 第一线的政府机关直接经营企业, 连盖一个厕所都要报批。“一年四 季下计划,春夏秋冬调指标”,朝 令夕改,企业无所适从。
--- 潘承凡:《小岗:在历史转折点上——寻访农村大包干发源地凤阳县小岗村》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合影
第三章: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的创新探索
农民的自我实践
从实践上升为理论
家 土庭地实联长质产期承承:包包农给责村各任经制个营是农管户指理使在用土方,地式农公的业有变集制革体基,生础农产上变,成把
思考:为什么“分田到户”会“坐牢杀头”? 为什么“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
有人说“包田到户”是走资产阶级自由化道路, 公社主要领导认为,小岗简直在开历史倒车,立 即停了小岗村化肥等农用物资的供应,理由是共 产党的东西不能用来搞资本主义。你来说说是姓 “资”还是姓“社”?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精品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4fc16b7fd5360cbb1adb0c.png)
行政指令管理经济,造成官僚主义和大量的 资源浪费,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三、 解放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农村改革的推动。 (1)原因:
②国企存在弊端,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2)过程:
①局部试点阶段(1978---1984) 扩大企业自主权 厂长负责制 ②全面展开阶段(1984----1992) 增强企业活力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③深化改革阶段(1992---今)
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贫困,生产积极性不高
中国需要改革吗?
视点二:史学家笔下的中国城镇
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年平均工资:1957年是637元,1978 年是644元。 ——林蕴辉《国史札记》 天津市:1975年,工厂第一线工人70%是二级工,月薪41.5 元。1950年人均住房面积3.8平方米,1972年,3平方米。 ——杨继绳《三十年河东》
中国需要改革吗? 视点一:政府报表中的中国农村
1978年全国人民公社社员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平均74.67元,其 中2亿农民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0.11元, 1.9亿人每天能挣0.13元,有2.7亿人每天挣0.14元。有2/3农民 生活水平不如50年代,1/3农民生活水平不如30年代。 ——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 一遍哨子不买账,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逛。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化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小岗村1979年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政府 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 任务的80倍。小岗村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平均每 人400多元。在当时,对这群‚叫花子‛来说,这无 疑是一座光芒四射的金山。 ——《交锋》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共23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0af97e9844769eae109ed67.png)
实行:78——82邓小平肯定——87年98%实行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概念及特征
前提 特征 生产上
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 包产到户 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分配上 性质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 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管理方式的变革
4、历史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 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 众的生产积极性。
②.必要性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社 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C、四川、浙江
D、安徽、江苏
④公私合营(对资本主义个商业 的改造)(部分)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是( )
1、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
1)农村改革的推动 2)国企存在弊端
2、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国有企业改革①84年的决定: ②92年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 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 企业实现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 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以适应发展社会化大生 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
材料二 改革开放前,农村条件差,生活苦,“交通靠毛驴和行 走,运输靠小车和背篓,通讯靠喇叭和人吼,治安靠柴门和家 狗”,“早晚天天喝菜粥,中午白薯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 油” 。当时,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农村社员出工是: “一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四遍哨子才慢慢跟 后逛”,而且“出工一条龙,干活一窝蜂;评分到半夜,吵架 闹轰轰”。
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6、作用: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概念及特征
前提 特征 生产上
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 包产到户 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分配上 性质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 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管理方式的变革
4、历史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 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 众的生产积极性。
②.必要性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社 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C、四川、浙江
D、安徽、江苏
④公私合营(对资本主义个商业 的改造)(部分)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是( )
1、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
1)农村改革的推动 2)国企存在弊端
2、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国有企业改革①84年的决定: ②92年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 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 企业实现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 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以适应发展社会化大生 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
材料二 改革开放前,农村条件差,生活苦,“交通靠毛驴和行 走,运输靠小车和背篓,通讯靠喇叭和人吼,治安靠柴门和家 狗”,“早晚天天喝菜粥,中午白薯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 油” 。当时,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农村社员出工是: “一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四遍哨子才慢慢跟 后逛”,而且“出工一条龙,干活一窝蜂;评分到半夜,吵架 闹轰轰”。
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6、作用: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岳麓版历史必修二】 (共28张PPT)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岳麓版历史必修二】 (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b2237c83c4bb4cf7ecd169.png)
改革海海,破浪前行
——40年的“资”“社”相争
吴起
战国时期魏国改革家, 变法失败被乱箭射死。
商鞅
战国时期秦国改革家, 变法强秦,后被车裂。
王安石
宋代改革家,变法失败, 背负千古骂名。
张居正
明代改革家,去世后被 抄家灭族。
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社会并不交换自己的
产品。
——马
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上,有 人批评安徽省委既违背宪法,又违背 党的决定。
县委书记陈庭元:“已经分到户了, 就先让他们干到秋后再说吧!”
安徽省委要求不论什么制度,先稳定, 集中精力搞好春耕生产,已经分田的 不要退回去。
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决 议,不许分田单干,除边远地区外不 要包产到户。
1957年,浙江永嘉县推 行包产到户,被作为“方 向道路错误”遭到层层批 判。县委书记被撤销党内 外一切职务,干部群众分 别被判有期徒刑,刑期最 高20年。
1962年,杨伟名发表 《当前形势感怀》主张包 产到户,被批判为“资本 主义复辟的反动纲领”, 后被打为反革命,文革期 间,杨伟名不堪凌辱,与 妻子服毒自杀。
——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进 程》70年代兴建的17个大型化肥工厂,在1979年以后陆续投产,每年增产化
肥1000多万吨; 杂交水稻、玉米以及棉花良种的普遍推广; 过去长期的农田水利建设,到1979年,全国共修筑大中小型水库8.4万余
座,灌溉面积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亿亩增加到7亿亩。
——萧冬连《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第2回合 个体与私营经济姓什么?
1979年2月,760万上山下乡
的知青大军如潮水般涌回城市;
此后数年内农村改革释放出剩余
——40年的“资”“社”相争
吴起
战国时期魏国改革家, 变法失败被乱箭射死。
商鞅
战国时期秦国改革家, 变法强秦,后被车裂。
王安石
宋代改革家,变法失败, 背负千古骂名。
张居正
明代改革家,去世后被 抄家灭族。
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社会并不交换自己的
产品。
——马
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上,有 人批评安徽省委既违背宪法,又违背 党的决定。
县委书记陈庭元:“已经分到户了, 就先让他们干到秋后再说吧!”
安徽省委要求不论什么制度,先稳定, 集中精力搞好春耕生产,已经分田的 不要退回去。
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决 议,不许分田单干,除边远地区外不 要包产到户。
1957年,浙江永嘉县推 行包产到户,被作为“方 向道路错误”遭到层层批 判。县委书记被撤销党内 外一切职务,干部群众分 别被判有期徒刑,刑期最 高20年。
1962年,杨伟名发表 《当前形势感怀》主张包 产到户,被批判为“资本 主义复辟的反动纲领”, 后被打为反革命,文革期 间,杨伟名不堪凌辱,与 妻子服毒自杀。
——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进 程》70年代兴建的17个大型化肥工厂,在1979年以后陆续投产,每年增产化
肥1000多万吨; 杂交水稻、玉米以及棉花良种的普遍推广; 过去长期的农田水利建设,到1979年,全国共修筑大中小型水库8.4万余
座,灌溉面积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亿亩增加到7亿亩。
——萧冬连《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第2回合 个体与私营经济姓什么?
1979年2月,760万上山下乡
的知青大军如潮水般涌回城市;
此后数年内农村改革释放出剩余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优秀教学课件(26张)(共26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优秀教学课件(26张)(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f52913858fb770bf78a553d.png)
体制:人民公社化体制 弊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严重挫伤 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材料三: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 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 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 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 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四: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 墙之隔,本可以资源共享,但在计划经济下没有横向联系,电缆 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 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 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 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 2、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原因 是什么?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严重 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合作探究 (二)
材料一:针对社会上一些新现象,当时出现大争论:“包产 到户是单干,是倒退,是地主经济复活”、“乡镇企业是 不正之风之源,姓资”、“企业改革搞厂长负责制,是削 弱党的领导,是资本主义复辟” … 材料二:所谓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完全由市场 自发调节的商品经济……可见,典型的全社会范围的市场 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反“和平演变”战略》 问题:1.上述材料中中国思想界争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你 认为出现这种争论的实质原因是什么?
牛刀小试
怎么理解“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 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就是自己的。 ——民间谚语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所有形式:
A、土地私有,自主经营,按劳分配 B、土地公有,集体经营,平均主义 C、土地公有,自主经营,按劳分配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共32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e883fcb76eeaeaad1f3308b.png)
上
自 主 学 习
下
退
推进新课
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会议作出了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即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全会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幅度提高生产力, 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 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即提出需要进行 经济体制改革) 全会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提出应大力精简 各级经济行政机构。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 以党代政、以政代食等长期存在问题。
的……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 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问 中国的改革为什么会首先在农村兴起?农村改革的 题 情 主要内容是什么? 境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自 主 学 习 原因:①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
上
自 主 学 习
下
退
推进新课
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材料一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 原 材料二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 始 资 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 料 材料三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 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明代)
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 业生产是否得到健康发展;②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内容: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已关系到农 民的温饱问题,所以要先从农村开始改革;③一些农民 和地方领导已在一些地区大胆进行了改革试验,农村已
自 主 学 习
下
退
推进新课
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会议作出了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即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全会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幅度提高生产力, 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 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即提出需要进行 经济体制改革) 全会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提出应大力精简 各级经济行政机构。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 以党代政、以政代食等长期存在问题。
的……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 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问 中国的改革为什么会首先在农村兴起?农村改革的 题 情 主要内容是什么? 境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自 主 学 习 原因:①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
上
自 主 学 习
下
退
推进新课
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材料一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 原 材料二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 始 资 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 料 材料三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 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明代)
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 业生产是否得到健康发展;②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内容: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已关系到农 民的温饱问题,所以要先从农村开始改革;③一些农民 和地方领导已在一些地区大胆进行了改革试验,农村已
高一历史必修二岳麓版经济体制改革PPT课件PPT
![高一历史必修二岳麓版经济体制改革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d623c54680203d8cf2f2467.png)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会场
( 【名 示校 范课 教堂 学) 课高 件】一高历一史历必史修必二修岳二麓岳版 麓经版济经体 济制体改制革P改P革TPPTPT- 优 -全秀文课课件件【(标推准荐版)本 】
历史老师的疑问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有什么意义? • 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是中国经济与世界 经济正式接轨,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 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历史回顾
1978年12月的一个夜晚,村干部和十几户农民按 手印立下大包干秘密协议,协议上写着:“每户 保手保岗全证要证村村完钱把第年这 这 国 么成要他一人崭之的成每粮们次均新后经就户”的向纯的中济与的“小国收一国改影全如孩家入页 经 革 响年 果 养 交 分, 济 是 呢上 村 到 了 别指 迅 如 ?交 干 公 由18的 速 何部 原的 粮岁便 发 进坐 来公 ,”是 展 行牢 的粮 还。经, 的杀, 了结22济那 呢头不 贷果元改么 ?,再款,猛革,有其向。1增9,中什他国71到99农家年1979户伸小年97 年的1300元。几位单干的农民只知道自己是冒着 “杀头的危险”,却不知已经翻开了中国崭新的 一页。
课堂总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从 此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 改革根本目的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前提是坚持 社会主义制度,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一大二公” 的集体生产;乡镇企业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 在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有步骤分阶段的改革。 1992年,中共十四大进一步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它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 段。
历史回顾
承包 土地后的 农民憧憬 着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公告
人民公社的弊端
材料: 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所谓 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以 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
经弊济端条件:、人贫民富水公平社不体同制的合经作营社管合并理后过,于一集切财产 上核中交算,公,社 统分, 一配多 分上者 配不 ,平退实均,行主少部义者分不的严补供重,给,在制全(不社包利范括于围大调内办统公一共 食动堂农、吃民饭生不产要钱积,极叫性做,共产阻主碍义了因素农)村,经造济成了平 均的主发义,展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社员
发展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
背景(前提):全国农村普遍建立了农业生产责 任制;8亿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意义: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民致 富,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乡镇企业的竹编手工业生产。
广东乡镇企业
3.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84年 第二阶段:从1985年到1992年 第三阶段:从1993年至今
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这些实 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 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 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2.内容: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农村改革基本 经历三大步:包产 单干,离土不离乡 ,离土又离乡其中 “离土不离乡” 指什么?
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乡、镇政府; 撤消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1、十年“文革”使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 发展
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工作中心的转移,提 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1978年
决定: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 革开放。
影响 :揭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4.性质:
仍然是公有制,只是对集体经济经营方 式和分配方式的改革
5.影响:
克服了分配中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生产 积极性
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真正开始历史 性变革
新中国我国农村经历生产关系的变革?
土地改革 农村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国有企业的建立
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在没收的官僚资本, 征用、征购、管制及代管的外资企业转变 的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 起主导作用。
民经济的基础。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要求 人民公社的弊端(历史因素) 地方政府政策开明,党中央的肯定 安徽、四川自然灾害严重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 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的 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 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因而是一场 广泛深刻的革命。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根本原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的生产关 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动
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 料公有制前提下的变革(这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的前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方 式的一次伟大变革(这是其性质,即管理方式的 变革,而不是所有制的变革)
回答: 1. 旧的经济管理体制是什么?
人民公社体制 2.经济体制改革从哪方面开始?
农业 3.改革后普遍实行何种生产组织形 式?有何意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文革时期的凤阳花鼓:凤阳地多 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 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80年代初凤阳花鼓:说凤阳,道 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 了三大步,如今飞出了金凤凰。 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 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 食4450万千克。
(二)国有企业改革——城市
1、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 国企存在弊端,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
展 农村改革的推动
为什么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材料一:1956年,上海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 采取购买风扇、鼓风机降温的措施,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 的措施也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层层批报,当时要经过十一个 部门审批,盖11个章。等最后的章盖完了,夏天已经过去 了。
改革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允许产品 进入市场,自由买卖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创办乡 镇企业
【合作探究】
安徽凤阳县是一穷乡僻壤之地,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 乡,凤阳花鼓闻名全国。1978年,安徽发生特大旱灾,凤阳县 许多人都外出讨饭了。没有外出的小岗村农民感到与其坐等饿 死,不如大胆想个办法。于是,在1978年12月的一个夜晚,他 们聚在一起,开了个秘密会议,决定冲破旧的经营管理体制, 并写下了保证书,包产到户……
1978年-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 示意图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78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7年 1998年
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结合图片和资料,分析改革前后的不同,想一 想,凤阳小岗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是在安徽省政府鼓励下,农民把生 直接原因: 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即
安徽凤阳花鼓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 社员叶旗衡在自家春联上 这样写道……
已经过去
借
吃
新
一
账
斤
还
买
旧
一
账
斤
账
斤
账
斤
不
不
清
断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
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 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 义。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概况
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定的生产关 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行方式。它包括社会经济 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制度、形式、方法以及经济 运行机制。
根本目的:解放生产力 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一)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1.原因: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农业是国
人民公社的弊端
材料: 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所谓 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以 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
经弊济端条件:、人贫民富水公平社不体同制的合经作营社管合并理后过,于一集切财产 上核中交算,公,社 统分, 一配多 分上者 配不 ,平退实均,行主少部义者分不的严补供重,给,在制全(不社包利范括于围大调内办统公一共 食动堂农、吃民饭生不产要钱积,极叫性做,共产阻主碍义了因素农)村,经造济成了平 均的主发义,展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社员
发展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
背景(前提):全国农村普遍建立了农业生产责 任制;8亿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意义: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民致 富,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乡镇企业的竹编手工业生产。
广东乡镇企业
3.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84年 第二阶段:从1985年到1992年 第三阶段:从1993年至今
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这些实 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 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 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2.内容: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农村改革基本 经历三大步:包产 单干,离土不离乡 ,离土又离乡其中 “离土不离乡” 指什么?
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乡、镇政府; 撤消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1、十年“文革”使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 发展
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工作中心的转移,提 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1978年
决定: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 革开放。
影响 :揭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4.性质:
仍然是公有制,只是对集体经济经营方 式和分配方式的改革
5.影响:
克服了分配中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生产 积极性
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真正开始历史 性变革
新中国我国农村经历生产关系的变革?
土地改革 农村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国有企业的建立
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在没收的官僚资本, 征用、征购、管制及代管的外资企业转变 的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 起主导作用。
民经济的基础。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要求 人民公社的弊端(历史因素) 地方政府政策开明,党中央的肯定 安徽、四川自然灾害严重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 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的 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 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因而是一场 广泛深刻的革命。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根本原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的生产关 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动
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 料公有制前提下的变革(这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的前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方 式的一次伟大变革(这是其性质,即管理方式的 变革,而不是所有制的变革)
回答: 1. 旧的经济管理体制是什么?
人民公社体制 2.经济体制改革从哪方面开始?
农业 3.改革后普遍实行何种生产组织形 式?有何意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文革时期的凤阳花鼓:凤阳地多 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 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80年代初凤阳花鼓:说凤阳,道 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 了三大步,如今飞出了金凤凰。 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 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 食4450万千克。
(二)国有企业改革——城市
1、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 国企存在弊端,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
展 农村改革的推动
为什么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材料一:1956年,上海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 采取购买风扇、鼓风机降温的措施,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 的措施也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层层批报,当时要经过十一个 部门审批,盖11个章。等最后的章盖完了,夏天已经过去 了。
改革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允许产品 进入市场,自由买卖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创办乡 镇企业
【合作探究】
安徽凤阳县是一穷乡僻壤之地,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 乡,凤阳花鼓闻名全国。1978年,安徽发生特大旱灾,凤阳县 许多人都外出讨饭了。没有外出的小岗村农民感到与其坐等饿 死,不如大胆想个办法。于是,在1978年12月的一个夜晚,他 们聚在一起,开了个秘密会议,决定冲破旧的经营管理体制, 并写下了保证书,包产到户……
1978年-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 示意图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78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7年 1998年
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结合图片和资料,分析改革前后的不同,想一 想,凤阳小岗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是在安徽省政府鼓励下,农民把生 直接原因: 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即
安徽凤阳花鼓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 社员叶旗衡在自家春联上 这样写道……
已经过去
借
吃
新
一
账
斤
还
买
旧
一
账
斤
账
斤
账
斤
不
不
清
断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
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 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 义。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概况
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定的生产关 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行方式。它包括社会经济 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制度、形式、方法以及经济 运行机制。
根本目的:解放生产力 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一)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1.原因: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农业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