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试验设计试验PAGE
《生化实验技术》综合设计实验方案设计报告
《生化实验技术与应用》实验设计方案实验项目:水果基因组DNA 的提取与转基因成分分析 专业:生物技术 班级:101 日期:3月1日 一、实验目的:1、掌握提取植物组织基因组DNA 的基本方法。
2、掌握二苯胺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DNA 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3、学会转基因植物转基因成分的分析4、学习DNA 的水平式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学会操作。
5、掌握高速冷冻离心机、微量移液枪、水平电泳仪等仪器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核酸是生物有机物体重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生物体中核酸常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核酸分为DNA 和RNA 两大类,前者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后者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及核仁里。
在制备核酸时,通过研磨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使核蛋白被释放出来。
苯酚可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溶于酚相,DNA 则溶于上层水相。
将氯仿与苯酚混合使用,可减少酚相中因水的存在而造成DNA 的少量溶解。
95%乙醇可使核酸从水相中沉淀出来,用70%的乙醇洗涤可以除一些盐分,经Rnase 降解RNA ,可得较纯的DNA 。
DNA 含量与纯度测定,目前常用紫外吸收法,利用核酸在260nm 有吸收峰,根据公式[DNA(μg /mL)=A260*50*稀释倍数]可计算出核酸DNA 的浓度。
由于蛋白质在280nm 有吸收峰,可根据比值判断DNA 纯度:A260/A280<1.8时,表明蛋白质含量偏高;1.8<A260/A280<1.9时,表明样品较纯;A260/A280>2.0时,表明RNA 或DNA 碎片较多。
二苯胺法定量测定DNA 的原理为:在强酸、加热条件下,可以使DNA 中的嘌呤碱基与脱氧核糖间的糖苷键断裂,产生嘌呤碱基、脱氧核糖与嘧啶核苷酸。
其中,2’-脱氧核糖在酸性环境中成为w-羟基-r-酮基戊醛,此物与二苯胺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在595nm处有最大吸收。
DNA在40-400ug范围内光吸收值与DNA 含量成正比。
在转基因技术中,外源基因导入到植物体中时,通常使用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启动下游编码基因的转录。
高级生化技术实验报告
高级生化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和应用高级生化技术,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体内化学过程的理解,并研究其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准备- 实验用细胞培养基- 细菌培养板- RNA提取试剂盒- 蛋白质表达载体- Plasmid DNA纯化试剂盒实验步骤1. 细胞培养:使用实验用细胞培养基培养细胞,维持合适的环境条件。
2. 细菌培养:将细菌样品接种在细菌培养板上,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3. RNA提取:使用RNA提取试剂盒,按照说明书的指导进行细胞中RNA的提取。
4. Plasmid DNA纯化:将含有目标基因的细菌培养物收集,使用Plasmid DNA 纯化试剂盒纯化目标基因。
实验结果通过细胞培养和细菌培养,我们成功获得了足够数量的细胞和细菌样品。
通过使用RNA提取试剂盒和Plasmid DNA纯化试剂盒,我们也成功提取到了目标物质RNA和目标基因。
结果分析获得RNA和纯化目标基因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RNA的提取可以用于研究细胞基因表达水平,了解细胞内的生化过程。
而纯化的目标基因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基因编辑、转基因技术等。
应用前景高级生化技术作为现代生物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中所使用的技术可以应用于:- 医学研究:通过研究细胞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探寻疾病发生的机制,找到新的药物靶点,并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农业领域:通过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产量和品质,为粮食安全和农作物种植提供支持。
- 环境保护:通过分析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生化功能,寻找利用细菌来降解有害物质、污染物的方法,提高环境保护的效率。
总结本实验成功应用了高级生化技术,通过细胞培养、细菌培养、RNA提取和Plasmid DNA纯化等步骤,获得了目标物质。
基于这些成果,我们探讨了高级生化技术在医学、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生化实验 设计试验--PAGE
tetramethyl ethylene diamine, 简称TEMED)的
作用下,聚合交联而成的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
Exit 生命科学学院
实验原理
设计试验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按其有无浓缩效应分为连
生 续及不连续系统,在连续系统中凝胶总浓度、缓 物 冲液PH均相同,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主要靠电 化 荷及分子筛效应得以分离;在不连续系统中缓冲 学 液离子成分、PH、凝胶总浓度及电位梯度均不连 实 续,带电颗粒在电场中泳动不仅有电荷效应和分 验 子筛效应,还具有浓缩效应,可使稀的样品在电
生
生物化学实验
物 化
设计试验
学 实
主讲:刘连芬
验
聊城生命科学学院
E-Mail:liulianfen@
生命科学学院பைடு நூலகம்
设计试验
相关知识背景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生 electropHoresis, PAGE)是以聚丙烯酰胺为支 物 持介质的电泳。聚丙烯酰胺是由单体丙烯酰胺
物 1.准确称取新鲜材料3g,加入9ml 提取缓冲液
Exit 生命科学学院
设计试验
生 物 化 学 实 验
Exit 生命科学学院
设计试验
试剂
1、1mol/L盐酸48.0 mL Tris 36.6g TEMED 0.24 mL
生
物
2、Acr 28.0g
Bis 0.753g
化 3、过硫酸铵 0.14- 0.3g
学
4、1mol/L盐酸48 mL Tris 5.98g TEMED 0.48 mL
化 (acrylamide. Acr)和交联剂N, N’-甲叉双丙烯
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
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生物化学实验是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药物开发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
一、色谱技术色谱技术是一种分离和分析物质的方法,根据分子的化学性质和大小差异,将混合物分离成各个组分。
常见的色谱技术包括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LC)和薄层色谱(TLC)等。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色谱技术常用于对生物样品中的分子进行纯化和分析。
例如,气相色谱可用于分析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小分子化合物,液相色谱则可以用于分离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生物大分子。
二、电泳技术电泳技术是利用电场作用下物质的电荷和大小差异,将混合物分离成各个组分的方法。
常见的电泳技术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凝胶过滤电泳等。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电泳技术常用于分离和检测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例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用于分离和测定蛋白质分子量,SDS-PAGE则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的纯度。
三、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利用质量分析仪器对物质的质量和结构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质谱技术包括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TOF-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等。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质谱技术常用于鉴定和定量生物分子。
例如,利用质谱仪可以对蛋白质进行鉴定,通过测定样品中蛋白质的质量和碎片离子的质量谱图,确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四、核酸杂交技术核酸杂交技术是利用互补的DNA或RNA序列进行结合,从而检测目标序列的方法。
常见的核酸杂交技术包括Southern blot、Northernblot和in situ hybridization等。
在生物化学实验中,核酸杂交技术常用于检测和定量特定DNA或RNA序列的存在。
例如,Southern blot可用于检测DNA片段在基因组中的分布和拷贝数,Northern blot则可用于检测特定mRNA的表达水平。
生化DNA设计性试验方案.doc
(一).从动物细胞提取DNA一、实验原理真核生物的一切有核细胞(包括培养细胞)都能用来制备基因组DNA。
真核生物的DNA是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内,因此,制备DNA的原则是既要将DNA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等分离,又要保持DNA分子的完整。
提取DNA的一般过程是将分散好的组织细胞在含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蛋白酶K的溶液中消化分解蛋白质,再用酚和氯仿/异戊醇抽提分离蛋白质,得到的DNA溶液经乙醇沉淀使DNA从溶液中析出。
蛋白酶K的重要特性是能在SDS和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存在下保持很高的活性。
在匀浆后提取DNA的反应体系中,SDS可破坏细胞膜、核膜,并使组织蛋白与DNA分离,EDTA则抑制细胞中Dnase的活性;而蛋白酶K可将蛋白质降解成小肽或氨基酸,使DNA分子完整地分离出来。
二、仪器及试剂1.仪器:恒温水浴锅、台式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GeneQuant)、移液器、玻璃匀浆器、离心管(灭菌)、吸头(灭菌)2.试剂:(1)细胞裂解缓冲液:Tris (pH8.0) 100 mmol/L EDTA (pH 8.0) 500 mmol/L NaCL 20 mmol/L SDS 10%胰RNA酶20ug/ml(2)蛋白酶K:称取20mg蛋白酶k溶于1ml灭菌的双蒸水中,?C20℃备用。
(3)TE缓冲液(pH 8.0):高压灭菌,室温贮存。
(4)酚:氯仿:异戊醇(25:24:1)(5)异丙醇、冷无水乙醇、70%乙醇、灭菌水。
三、操作步骤1.取新鲜或冰冻动物组织块0.1g(0.5cm3),尽量剪碎。
置于玻璃匀浆器中,加入1ml的细胞裂解缓冲液匀浆至不见组织块,转入1.5ml离心管中,加入蛋白酶K(500ug/ml)20μl,混匀。
在65℃恒温水浴锅中水浴30min,也可转入37℃水浴12~24h,间歇振荡离心管数次。
于台式离心机以12000 rpm离心5min,取上清液入另一离心管中。
2.加2倍体积异丙醇,倒转混匀后,可以看见丝状物,用100ul吸头挑出,凉干,用200ul TE重新溶解。
最新生物化学设计性实验报告
最新生物化学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性实验,探究特定生物化学过程的机制和特点,验证理论假设,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验技能。
实验背景: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化学变化及这些变化与生物体功能之间关系的科学。
设计性实验是生物化学教学和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实验材料:1. 酶类样品2. 底物溶液3. 缓冲液4. 酶活性测定试剂盒5. 分光光度计6. 离心机7. 微量移液器8. 试管和比色皿9. 冰浴和恒温水浴实验方法:1. 预实验:首先对酶样品进行纯化,并通过酶活性测定初步了解其活性范围。
2. 实验设计: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一系列实验,包括不同pH值、温度、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3. 实验操作:a. 准备一系列不同pH值的缓冲液,并调整酶样品和底物溶液至相应pH值。
b. 在不同温度下(如25℃、37℃、50℃)测定酶活性,记录数据。
c. 改变底物浓度,观察米氏常数(Km)和最大速率(Vmax)的变化。
4. 数据分析:利用图表和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酶活性与实验条件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1. 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图显示,酶活性在特定pH值下达到最大,而在过高或过低的pH值下活性显著降低。
2.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图表明,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在接近50℃时急剧下降,表明酶可能发生变性。
3. 底物浓度实验结果显示,当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酶活性趋于平稳,计算得到的Km值与文献值相近。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酶活性受pH值、温度和底物浓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表明设计性实验是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原理的有效手段。
同时,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问题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改进机会。
生化实验报告
生化实验报告生化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生化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其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生化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技巧,并通过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生化实验在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引言:生化实验是一种通过分析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来研究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方法。
它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本实验将通过模拟常见的生化实验,探索其原理和方法,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试剂、培养基、培养皿、显微镜、离心机等。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样本:收集需要研究的生物体样本,如血液、尿液等。
2. 提取样本中的生化成分:使用适当的试剂,将样本中的生化成分提取出来。
3. 分离和纯化生化成分:使用离心机等设备,将提取的生化成分分离和纯化。
4. 测定生化成分的浓度:使用光谱仪等设备,测定生化成分的浓度。
5.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样本中的生化成分含量和活性。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可以通过测定血液样本中的葡萄糖含量来确定,这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 尿液中的尿素浓度可以通过测定尿液样本中的尿素含量来确定,这对肾脏功能的评估和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 蛋白质的浓度可以通过测定样本中的吸光度来确定,这对疾病的诊断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生化实验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测定血液中的生化指标,可以诊断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此外,生化实验还可以用于药物研发。
通过测定药物对特定生化成分的影响,可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然而,生化实验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实验结果受到实验条件和操作技巧的影响。
其次,某些生化实验需要大量的样本和设备,成本较高。
此外,一些生化指标的测定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结论:生化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药物的研发。
生化实验报告
生化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生物体进行生化实验,探索其生物学特性和生化反应规律。
实验材料,小鼠、果蝇、大豆、细菌培养基、生化试剂等。
实验方法:1. 对小鼠进行实验,将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一定剂量的葡萄糖溶液,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小鼠的血糖水平变化和生化指标的变化。
2. 对果蝇进行实验,将果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饲养在高温环境下,对照组饲养在常温环境下,观察果蝇的生长发育和生化代谢的差异。
3. 对大豆进行实验,将大豆种子浸泡在不同浓度的盐水中,观察大豆的生长情况和生化成分的变化。
4. 对细菌进行实验,将细菌接种在不同营养基上,观察其生长速度和代谢产物的差异。
实验结果:1. 小鼠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的血糖水平显著升高,血清中的胰岛素水平下降,对照组小鼠的血糖水平无显著变化。
说明葡萄糖溶液注射导致小鼠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升高。
2. 果蝇实验结果显示,高温环境下果蝇的寿命显著缩短,生化代谢速率加快,对照组果蝇的寿命正常,生化代谢速率稳定。
说明高温环境对果蝇的生化代谢产生负面影响。
3. 大豆实验结果显示,在高盐浓度环境下,大豆的生长受到抑制,生化成分中的蛋白质含量下降,对照组大豆的生长和生化成分无显著变化。
说明高盐浓度对大豆的生化代谢产生不利影响。
4. 细菌实验结果显示,不同营养基对细菌的生长和代谢产物有显著影响,说明细菌的生化代谢对营养基的需求存在差异。
实验结论,通过对不同生物体进行生化实验,我们发现生物体的生化代谢受到环境因素和营养因子的影响,不同生物体对外界环境和营养条件的适应能力不同,生化反应规律也存在差异。
这些实验结果为我们深入了解生物体的生化特性和生物学规律提供了重要参考。
实验展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生物体的生化代谢机制,研究生物体在不同环境和营养条件下的适应策略,为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
结语,生化实验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不同生物体的生化特性进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为生物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生化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生化系统综合实验报告1. 引言生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个生化反应和生物分子组成。
了解和研究生化系统对于理解生物体的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加深对生化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2. 实验目的1. 掌握生化实验操作技能;2. 了解常用的生化实验仪器和试剂的使用方法;3. 学习采集和处理实验数据;4. 加深对生化反应和生物分子的理解。
3. 实验材料与方法3.1 材料- 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PCR仪、电泳仪;- 实验试剂:DNA提取试剂盒、PCR试剂盒、琼脂糖、DNA分子量标记物。
3.2 方法1. DNA提取:从植物叶片样品中提取DNA,按照DNA提取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操作;2. PCR扩增:通过PCR扩增特定基因片段,使用PCR试剂盒和PCR仪进行反应,优化PCR反应条件,包括温度和时间;3. 准备琼脂糖凝胶:按照说明书将琼脂糖溶解于TAE缓冲液中,并将其倒入电泳仪模型中固化;4. 准备DNA样品:将PCR扩增产物与DNA分子量标记物混合,加载到琼脂糖凝胶槽中;5. DNA电泳:将琼脂糖凝胶放入电泳仪中,设定合适的电流和时间进行电泳,观察DNA迁移结果。
4.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成功提取了植物叶片样品的DNA,并通过PCR扩增得到了特定基因片段。
下图展示了PCR电泳结果:![PCR结果](PCR_result.png)通过结果观察,我们发现所有样品都成功扩增出了目标基因片段,并且具有相似的大小。
这说明我们的PCR反应条件是合适的,并且得到了高质量的PCR产物。
通过DNA电泳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样品之间的DNA迁移距离存在差异。
这是因为DNA分子的大小不同,在电场力下会以不同的速度迁移。
另外,我们还看到了DNA分子量标记物,在琼脂糖凝胶上形成了明显的条带。
通过与标准品的比较,我们可以估计出PCR产物的大小。
5.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进行了DNA提取、PCR扩增和DNA电泳等生化实验操作。
生化实验 设计试验--PAGE
生命科学学院
设计试验
实验原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按其有无浓缩效应分为连 续及不连续系统,在连续系统中凝胶总浓度、缓 冲液PH均相同,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主要靠电 荷及分子筛效应得以分离;在不连续系统中缓冲 液离子成分、PH、凝胶总浓度及电位梯度均不连 续,带电颗粒在电场中泳动不仅有电荷效应和分 子筛效应,还具有浓缩效应,可使稀的样品在电 泳中浓缩成层,因而具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分辨率。 按器材来分主要有垂直的圆盘电泳和板状电泳。 下面就三种物理效应的原理分别加以说明:
Exit Exit
生命科学学院
设计试验
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垂直板 1.装胶槽: (1)配1%的琼脂糖: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5g琼脂糖,加水 500ml,然后在电炉上加热至微沸,并不断搅拌,溶液由浑浊 变为透明即可。 (2)取两块电泳玻板(其中一块有凹槽),用铬酸洗净, 再用自来水冲洗2-3次,最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放于相应的 支架上直立干燥。(洗净的玻板内面要避免手指触摸,以防 沾污) (3)将带有凹槽的玻璃放在凝胶模高一点的孔中,另一平 板放于凝胶模有底槽的一边. (4)将已插好玻板的凝胶模夹到贮槽中(使略低的玻板一 侧靠近负极),然后双手以对角线的方式旋紧螺丝帽. (5)倾斜电泳槽,用滴管吸取少量的1% 琼脂糖溶液,封好 凝胶模板底边和侧边 Exit
3、过硫酸铵 5、Acr 10.0g 6、蔗糖 40.0g
4、1mol/L盐酸48 mL Tris 5.98g TEMED 0.48 mL
7、电极缓冲液Tris 6.0克;甘氨酸 28.8克;加水到1L 用时稀释10倍
Exit
生命科学学院
设计试验
实验步骤
生 物 化 学 实 验
一、样品的提取 二、PAGE电泳 三.结果分析
药大生化设计实验报告
药大生化设计实验报告引言生化设计实验是药学专业学生培养中重要的一门实验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悉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操作,了解不同药物对生物体的影响,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本次实验旨在设计一个新型药物,并通过生化实验来评估其对细胞的影响。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设计了一个基于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药物。
首先,从现有的药物中筛选出具有抑制细胞增殖效果的化合物A,作为我们设计的基础药物。
然后,我们希望通过对化合物A的结构进行修饰,产生一系列新型化合物,以寻找更具活性的药物。
最后,通过细胞培养和药物处理实验,评估设计出的化合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实验步骤1. 从现有药物中筛选出化合物A,并确认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
2. 根据化合物A的结构,设计一系列新型化合物,进行合成。
3. 对设计出的化合物进行质量分析,包括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技术。
4.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癌细胞株,例如HeLa细胞。
5. 将细胞分成多组,每组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化合物,进行处理。
6. 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记录细胞数量和生长情况。
7. 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实验结果化合物A的抑制效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从已有的药物中筛选出了化合物A,并通过细胞培养实验评估了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够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
新型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根据化合物A的结构,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新型化合物,通过有机合成方法成功合成了这些化合物。
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的分析证实了化合物的结构正确性。
新型化合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细胞培养和药物处理实验,我们评估了新型化合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新的化合物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细胞的增殖,且在低浓度下就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果。
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出了一系列新型的化合物,并通过细胞培养实验评估了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这些新型化合物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为进一步的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生化实验设计1
实验设计:酶偶联反应测定血清中的肌酐一、广泛查阅文献、确定候选方法:经过查阅相关文献,根据方法选择的要求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充分了解各方法的科学依据和真实的使用价值,再根据临床应用价值、实验室条件等综合分析后,目前主要的肌酐测定方法有化学测定法(碱性苦味酸法)、酶法、高效液相层析法、拉曼散射法、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及电极法等。
二、候选方法设计:1、实验原理:肌酐经肌酐水合酶催化生成肌酸,肌酸与肌酸激酶、丙酮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的级联催化作用下生成乳酸,并将NADH变成NAD+,测量在340nm处监测NADH吸光度变化速率,其降低程度与肌酐含量呈正比例,反应式如下P教材1982、反应最适条件探讨:设计一系列实验分别探讨该候选方法的最适试剂浓度、缓冲体系的种类、离子强度、pH值、反应温度和时间、检测波长等。
3、候选方法的初步试验:——对候选方法做初步评价试验,包括:①标准曲线和重复性;②质控血清和新鲜标本的重复试验;③分析浓度不同的标本,并与公认的参考方法的结果对比。
三、方法学评价:(一)重复性试验:检测候选方法的随机误差。
批内重复性试验:目的是测定实验方法的偶然误差,但产生偶然误差的原因也可能由于仪器、温度、试剂、标准品缺乏稳定性,吸量、计时、混匀等操作缺乏重现性造成,应排除这些因素才能把试验所产生的误差归于方法学的误差。
重复性试验依据时间间隔可分为批内、天内、天间三种重复性试验。
方法学评价重复性试验应由实验者作批内(或天内)及天间重复性试验原理:批内重复性试验是指在相同条件下(用同样的方法,同一种试剂和标准品,同一台仪器,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人操作,并保持实验期间准确度不变)对同一标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m轮,每轮n次重复测定,以获得批内精密度数据的试验方法。
其结果能反映各次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用于客观评价酶偶联反应测定血清中的肌酐随机误差的大小。
操作步骤:将血清标本用酶偶联反应测定血清中的肌酐作5轮,每轮4次血糖测定,即可获得20个测定数据。
生化实验设计1
生化实验设计1实验设计:酶偶联反应测定血清中的肌酐一、广泛的文献回顾和候选方法的确定:在查阅相关文献后,根据方法选择的要求选择各种方法方法进行比较,充分了解各方法的科学依据和真实的使用价值,再根据临床应用价值、实验室条件等综合分析后,目前主要的肌酐测定方法有化学测定法(碱性苦味酸法)、酶法、高效液相层析法、拉曼散射法、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及电极法等。
二、候选方法设计:1、实验原理:肌酐经肌酐水合酶催化生成肌酸,肌酸与肌酸激酶、丙酮酸激酶、乳在酸脱氢酶的级联催化下,产生乳酸,NADH转化为NAD+,在340nm处测量NADH吸光度的变化率。
降低程度与肌酐含量成正比。
反应式如下P 1982、最佳反应条件探讨: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探讨了最佳试剂浓度、缓冲体系类型、离子强度、pH值、反应温度和时间、检测波长等。
候选方法初步试验:候选方法初步评价试验,包括:① 标准曲线和重复性;②质控血清和新鲜标本的重复试验;③ 对不同浓度的样品进行分析,并与公认的参考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
三、方法学评价:(一)重复性测试:检测候选方法的随机误差。
批内重复性试验:目的是确定实验方法的偶然误差,但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由于仪器、温度、试剂和标准缺乏稳定性,以及抽吸、计时、混合和其他操作缺乏再现性造成的。
为了将测试引起的错误归因于方法学错误,应消除这些因素。
根据时间间隔,可将重复性试验分为三种类型:批内、日内和日间。
方法学评估重复性试验应由试验人员在批次内(或天内)和天与天之间进行。
原理:批内重复性试验是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方法、相同的试剂和标准、相同的仪器,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人操作,并在试验过程中保持准确度不变),对同一样品进行m轮重复性试验,一种试验方法,每轮重复测定N次,以获得批内精密度数据。
结果可以反映测量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并可用于客观评估酶偶联反应测定血清中的肌酐随机误差的大小。
操作步骤:酶偶联反应测定血清样品。
生化试验设计PPT学习教案
透析袋中,将透析袋放入
盛有300ml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
中,pH为7.0,透析12小时,
目的是除去样品中分子量
较小的杂质或用于更换样
品中的缓冲液。透析袋一
般用硝酸纤维素制成,又
称玻璃纸。
第12页/共26页
纯化
a、凝胶色谱柱的制作:①取长40厘米,内径1.6厘米
的玻璃管,两端需用砂纸磨平。②底塞的制作:打孔 →挖出凹穴→安装移液管头部→覆盖尼龙网,再用100 目尼龙纱包好,插到玻璃管的一端。(注意事项:底 塞中插入的玻璃管的上部不得超出橡皮塞的凹穴底面, 否则难以铺实尼龙网,还会导致液体残留,蛋白质分 离不彻底。③顶塞的制作:打孔→安装玻璃管。)④ 组装:将上述三者按相应位置组装成一个整体。⑤安 装其他附属结构。
凝胶色谱法原理 凝胶电泳法原理标准比色法原理
当不同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 量较小 的蛋白 质容易 进入凝 胶的内 部通道 ,而相 对分子 质量较 大的蛋 白质无 法进入 内部通 道只能 在凝胶 外部移 动,路 程较短 ,移动 速度较 快,相 对分子 质量不 同的蛋 白质因 此得以 分离。
。
不同蛋白质的带电性质、电量、形状 和大小 不一样 ,在电 场中受 到的作 用力大 小、方 向、阻 力不同 ,导致 不同蛋 白质在 电场中 的运动 方向和 运动速 度不一 样
第6页/共26页
在一定量的血液中, 血红蛋白经少量的盐 酸的作用,使亚铁血 红素变成高铁血红素 。呈现较稳定的棕色 ,用水稀释后与标准 色比较,即可得出每 100ml血液中的含量
实验试剂
1、0.9%的氯化钠溶液 2、蒸馏水 3、有机溶剂(甲苯) 4、磷酸缓冲液 5、柠檬酸钠 6、凝胶色谱柱实验所需用品 7、SDS-PAGE实验所需用品 8、血红蛋白计、0.1mol/L盐酸溶液、载玻片、刺血针
生化试验设计报告
生物化学期末设计实验报告——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质含量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报告人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报告时间__________ 选择考核形式___自主答辩____ 考试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该考试模式共分为两个阶段:自主安排内容设计实验、递交实验设计报告、进行现场解答辨析(也可通过考生自行准备ppt展示配合解说)、最后呈交实验报告。
内容自定,最好在原本所学基础上深化拓展,有创新和实践意义的为佳。
一、实验目的1.熟练应用分光光度计2.掌握标准曲线法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3.掌握关于蛋白质测定(学习考马斯亮蓝(Coomassie Brilliant Blue)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原理和方法)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是利用蛋白质―染料结合的原理,定量的测定微量蛋白浓度的快速、灵敏的方法。
考马斯亮蓝G―250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颜色形式,红色和蓝色。
它和蛋白质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在一定蛋白质浓度范围内,蛋白质和染料结合符合比尔定律(Beer’s law)。
此染料与蛋白质结合后颜色有红色形式和蓝色形式,最大光吸收由465nm变成595nm,通过测定595nm处光吸收的增加量可知与其结合蛋白质的量。
蛋白质和染料结合是一个很快的过程,约2min即可反应完全,呈现最大光吸收,并可稳定1h,之后,蛋白质―染料复合物发生聚合并沉淀出来。
蛋白质―染料复合物具有很高的消光系数,使得在测定蛋白质浓度时灵敏度很高,在测定溶液中含蛋白质5µL/ml时就有0.275光吸收值的变化,比Lowry法灵敏4倍,比紫外吸收法灵敏10~20倍。
测定范围为10-100µg蛋白质,微量测定法测定范围是1-10µg蛋白质。
生化实验报告操作流程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酶活性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酶活性的技术。
3. 了解酶活性受底物浓度、pH值、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在一定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与酶的浓度成正比。
本实验通过测定在一定时间内酶催化底物反应产生的产物浓度,来计算酶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1. 酶制剂2. 底物溶液3. 紫外分光光度计4. pH计5. 恒温水浴6. 移液器7. 试管8. 离心机9. 试剂:缓冲液、标准品等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将酶制剂、底物溶液、缓冲液等试剂准备好,确保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
2. 设置实验组:- 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酶制剂和底物溶液。
- 调整pH值至适宜范围。
- 将试管放入恒温水浴中,设定反应温度。
3. 测定酶活性:- 使用移液器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底物溶液和酶制剂。
- 将试管放入紫外分光光度计中,设定波长和灵敏度。
- 记录反应前后的吸光度值。
- 重复上述步骤,设置不同底物浓度、pH值、温度等条件,进行对比实验。
4. 数据处理:- 根据吸光度值和标准曲线,计算产物浓度。
- 根据反应时间和产物浓度,计算酶活性。
- 分析不同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
5. 结果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 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五、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2. 使用移液器时,注意准确量取试剂,避免误差。
3. 调整pH值时,应使用精确的pH计,确保pH值稳定。
4. 实验过程中应保持实验环境清洁,避免污染。
5.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调整实验条件。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此处根据实际实验数据填写)七、结论(此处根据实验结果填写)八、讨论(此处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九、参考文献(此处列出实验过程中参考的文献)十、附录(此处可附上实验数据表格、图片等)注意:以上实验报告仅为示例,具体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需根据实际实验情况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科学学院
设计试验
.样品浓缩效应 上述不连续系统中的三种不
生 物
连续使样品在浓缩胶中得到浓缩。 ()凝胶孔径不连续性。在上述三层凝胶
中,样品胶及浓缩胶为大孔胶;分离胶为小孔
学 ()将带有凹槽的玻璃放在凝胶模高一点的孔中,另一平板
实
放于凝胶模有底槽的一边. ()将已插好玻板的凝胶模夹到贮槽中(使略低的玻板一侧
验 靠近负极),然后双手以对角线的方式旋紧螺丝帽 .
()倾斜电泳槽,用滴管吸取少量的 琼脂糖溶液,封好凝胶
模板底边和侧边
生命科学学院
设计试验
.分离胶的配制:
将贮液(除过硫酸铵外)按比例混合成工作液,按比例迅速
生
生物化学实验
物
化
设计试验
学 实
主讲:刘连芬
验
聊城生命科学学院
:
生命科学学院
设计试验
相关知识背景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是以聚丙烯酰胺为支持介
生 质的电泳。聚丙烯酰胺是由单体丙烯酰胺( . )和交联
物 剂, '甲叉双丙烯酰胺( , )在催化剂过硫酸铵(()简称)
化
或核黄素(即 )和加速剂, , ' , '四甲基乙二胺 ('' , 简 称)的作用下,聚合交联而成的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
种蛋白质按电荷多少,分子量及形状(既荷质比),以一定顺序排
成一个个区带。
连续体系应用也很广,但无浓缩效应, 利用分子筛及电荷
效应进行样品分离,条件温和,对生物活性的保持有益。
生命科学学院
设计试验
生 物 化 学 实 验
生命科学学院
设计试验
生 物 化 学 实 验
生命科学学院
设计试验
生 物 化 学 实 验
附近,被浓缩形成一个狭小的中间层。由于浓缩胶为大孔胶 ,
对样品没有分子筛作用。
生命科学学院
设计试验
.分子筛效应: 分子量或分子大小和形状不同的蛋白质通
过一定孔径分离胶时,受阻滞的程度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迁移
率,这就是分子筛效应。蛋白质进入的同一孔径的分离胶后。
生
此时,高电压消失,在均一的电压梯度下,由于甘氨酸解离度增 加,加之其分子量小,其有效泳动率增加,赶上并超过各种血
化 电流强度 ,η 为电导率与电导率成反比,所以低电导区就有
学 了较高的电位梯度。这种高电位梯度使蛋白质和慢离子在
实
快离子后面加速移动。在快离子和慢离子的移动速度相等 的稳定状态建立之后,则在快离子和慢离子之间形成一个
验 稳定而又不断向阳极移动的界面。由于蛋白质的有效迁移
恰好介于快、慢离子之间 ,因此也就聚集在这个移动的界面
物 清蛋白。进入同一孔径的小孔胶时, 蛋白分子量小且为球形
化 的蛋白质分子所受阻力小,移动快,走在前面;反之阻力大,移
学
动慢,走在后面,从而通过凝胶的分子筛作用将各种蛋白质分 成各自的区带。
实
.电荷效应 进入的分离胶中,各种蛋白所带净电荷不同,而
验 有不同的迁移率。表面电荷多,则迁移快;反之则慢。因此各
实 间,于是蛋白质就在快、慢离子形成的界面处,被浓缩成为
验 极窄的区带。当进入的分离胶时,甘氨酸解离度增加,其有
效迁移率超过蛋白质;因此氯离子及甘氨酸根沿着离子界面
继续前进。蛋白质分子由于分子量大,被留在后面,然后再
分成多个区带。(如图)。
生命科学学院
设计试验
生 物 化 学 实 验
生命科学学院
设计试验
验
生命科学学院
设计试验
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取琼脂糖,加水 ,然后在
生 电炉上加热至微沸,并不断搅拌,溶液由浑浊变为透明即可。
物
()取两块电泳玻板(其中一块有凹槽),用铬酸洗净,再 用自来水冲洗次,最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放于相应的支架
化 上直立干燥。(洗净的玻板内面要避免手指触摸,以防沾污)
(⑶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电位梯度的高低与电泳速度
的快慢有关() ,迁移率低的离子在高电位梯度中可以与迁
移率高而处于低电位梯度的离子具有相应的速度(即高慢
生 低快) ,电泳开始后 ,由于快离子迁移率最大 ,就会很快超过
物
蛋白质,因此在快离子后面形成一个离子浓度低的区域 ,即低 电导区 ,电场强度与电导成反比关系: η,式中为电场强度为
有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简称)及。的作用是维持溶液的电中
生
性及值,是缓冲配对离子。在任何溶液中均易解离出,在电 场中迁移率快,走在最前面成为快离子。电极缓冲液中的甘
物 氨酸(),其在的电极缓冲液中 ,易解离出甘氨酸根(-),而
化 在的凝胶缓冲体系中,甘氨酸解离度最小,仅有 —,因而在
学
电场中迁移很慢,称为慢离子。大多数蛋质在左右在或时均 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其有效迁移率介于快离子和慢离子之
加入过硫酸铵混匀,不要剧烈搅拌以免带进空气。混合后用
生 注射器将工作液慢慢地、连续地沿管壁注入安放好的电泳板
物
中,分离胶的高度约距矮玻璃板,然后立即用注射器在分离 胶液面上缓缓加入毫米的蒸馏水层,可以看见凝胶与水之间
化
胶。在电场作用下,蛋白质颗粒在大孔胶中泳
学
动遇到的阻力小,移动速度快,当进入小孔胶
实 时,受到的阻力加大,移动速度减慢,因而在
验 层凝胶交界处,样品迁移受阻而压缩成很窄的
区带,并在此界面上依其电荷效多少依次排列
分开,通常可浓缩样品倍。
生命科学学院
设计试验
()缓冲体系离子成分及值的不连系性。在三层凝胶中均
学
实
验
生命科学学院
实验原理
设计试验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按其有无浓缩效应分为连
生 续及不连续系统,在连续系统中凝胶总浓度、缓 物 冲液均相同,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主要靠电荷 化 及分子筛效应得以分离;在不连续系统中缓冲液 学 离子成分、、凝胶总浓度及电位梯度均不连续, 实 带电颗粒在电场中泳动不仅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 验 效应,还具有浓缩效应,可使稀的样品在电泳中
生命科学学院
设计试验
试剂
、盐酸
生 物、 化 、过硫酸铵
学
、盐酸
实、
验 、蔗糖
、电极缓冲液 克;甘氨酸 克;加水到用时稀释倍
生命科学学院
实验步骤
设计试验
生
一、样品的提取
物
化
学
二、电泳
实
验
三.结果分析
生命科学学院
(一)、样品的提取
设计试验
生 一、过氧化物同功酶的提取
物 .准确称取新鲜材料,加入 提取缓冲液()和 化 少许石英砂,研磨成匀浆。 学 离心,上清液为可溶性蛋白和同工酶的粗提液。 实 .取上清液,分别加入蔗糖和溴酚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