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根茎的环肽及其他类型化合物结构与活性研究

合集下载

生物活性多肽的结构与活性研究

生物活性多肽的结构与活性研究

生物活性多肽的结构与活性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作用。

由于多肽分子的结构特殊,可以通过改变其结构来调节其生物活性,因此研究多肽的结构与活性,对于深入了解生命的基本规律,发展新型生物药物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多肽的结构特点多肽是由氨基酸分子组成的链状分子,具有以下结构特点:(1)由氨基酸残基组成,一般长度在2-50个氨基酸残基之间;(2)具有立体构象,其中alpha-helix和beta-sheet是两种常见的二级结构;(3)具有特殊的线性序列,这种序列可以通过改变氨基酸的类型、数量、序列等来影响其整体结构和生物活性。

二、多肽的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多肽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二级结构:多肽的二级结构通过氨基酸残基之间的氢键、范德华力等力学作用而形成。

alpha-helix和beta-sheet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二级结构,它们的空间结构稳定,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

例如,人类血管紧张素(Ang) II是一种alpha-helix结构的多肽,其在人体内调节血压和水盐代谢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beta-sheet结构的多肽也常用于纤维蛋白原等慢性疾病的治疗。

2. 三级结构:多肽的三级结构是指多个二级结构之间的相对排列关系。

几乎所有生物活性多肽都具有一定的三级结构,其中对于线性多肽来说,手性构型的影响尤为重要。

例如,环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抵抗酶解和胃酸的破坏,因此常用于制备口服的多肽类药物。

3. 立体构象:多肽分子的立体构象通常由疏水基、静电相互作用、氢键、范德华力等力学作用决定。

一般来说,立体构象的调节可以使多肽分子在目标区域内更好的结合其靶标分子,并发挥生物活性。

例如,皮肤中的角蛋白具有一定立体构象,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防御压力平衡,从而保持皮肤的稳定性。

总之,多肽的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通过对多肽结构的研究,我们可以探索多肽几何结构及其生命活性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开发新型的生物医学材料和药物。

柑橘类植物和其它植物的GPAT和SOD基因分子进化分析

柑橘类植物和其它植物的GPAT和SOD基因分子进化分析

M o e u a ou in An lsso lc lr Ev l to ay i fGPAT n OD n s a dS Ge e
i t u n h r P a t n Cir s a d 0t e l n s
W U ,L U n Bo I Yo g
摘要: 甘油 一 磷酸 酰基 转移酶 ( P T 基 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 O 基因是与植物抗寒 和抗 逆密切相关 的 3一 GA ) S D)
2个基因 。为了研究柑橘类 植物之间以及 和其 它植 物之 间上述两基 因的分 子进化 的异 同 , 已经获得 的数 种柑
橘类植 物的 G A P T基 因、O S D基 因氨基酸序 列和通 过检索 G n ak数据库 获得 的相关 序列 为试验 数据 , eB n 使用
P U 4 0软件 , 过最 大简约法 , A P. 通 分别构建 G A P T基因 、e M F / n—S D基 因、 u Z O C / n—S D基 因和总 S D基 因的 O O
分子系统进 化树 。G A P T基 因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 , P T基 因在单子 叶和 双子叶植物 中的进化差异 GA 不大 , 在柑橘类植物 中的进化差异较大 ;e M F/ n—S D基因分 子系统进 化树分 析结果 表明 , 基 因分 子进化 与 O 该 植 物 自身的抗逆能力有密切关 系 ;u Z C / n—S D基 因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 表 明, 基因在进 化上是相 当保 O 该 守的。总 S D基 因分子 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 明,O O S D基 因的进化和聚类并不是 以植物 的科属 是否相 同或相 江 西农 Nhomakorabea 大 学学报
2 1 ,3 1 :1 2— 1 7 0 13 ( )0 6 0 6

中药化学10生物碱

中药化学10生物碱
一、物理性质
(一)性状
多数为结晶形固体,少数为非晶形粉末;少 数为液体——烟碱、毒芹碱、槟榔碱等。
多数无色或白色,少数有颜色生物碱有挥发性——麻 黄碱、烟碱。
(二)旋光性
大多数生物碱有旋光性,多呈左旋。
(三)溶解性
1、游离生物碱
亲脂性生物碱(叔胺碱、仲胺碱)——易溶 于亲脂性有机溶剂、酸水,难溶于水。
(一)总碱的提取
1、水或酸水提取法 可直接用水(提取盐、季铵碱)或
用0.5%~1%的酸水提取。 • 常用酸:盐酸、硫酸、醋酸、酒石酸 • 方法:渗漉、浸渍 • 缺点:提取液体积大、杂质多,需净化
净化方法:
(1)阳离子交换树脂法
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多为磺 酸型。交联度4%~8%。
先用中性水洗脱杂质,再用酸水或 盐水洗脱生物碱;也可先将树脂用氨水 碱化(PH10左右),再用有机溶剂回流 提取生物碱。
NH2 10.64
环己胺
NH2 4.58
苯胺
(3)立体效应
氮原子的周围取代基的构型、构象等立体
因素,如果阻碍氮原子与质子的结合,则使其
碱性降低。
CH CH CH3
CH CH CH3
OH NHCH3
OH N CH3
pKa
9.58
9.30 CH3
麻黄碱
甲基麻黄碱
(4)氢键效应
生物碱成盐后,氮原子附近如有羟基、羰 基并可与氮上的氢形成分子内氢键,使质子不 易离去,从而碱性增强。
H
CH3O
OCH3
罂粟碱
O OCH3
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
7、 吲哚类
N
H 吲哚
N
H 靛青苷
O Glc
N
O

桔梗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分析

桔梗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分析

83现代养生 2021年9月第21卷第18期中医药学与中西医结合桔梗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分析李华【摘要】 桔梗是我国中药中常见的药材,是一位中药中历史非常悠久的药材。

目前随着炮制技术等的发展,中药界对桔梗的研究在逐渐的深入。

桔梗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桔梗的化学成分最常见的是皂苷类成分,其次还有黄酮类、酚类等,并且目前还在不断的研究中。

桔梗的生物活性是依据其化学成分而得出的,目前已知的常见生物活性有抗炎、止咳化痰、抗肿瘤、降脂等,但大部分成分都是依据桔梗皂苷D 的,对其它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较少。

基于这种背景,对目前在桔梗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希望促进医药界尤其是中医界对桔梗的研究,以找到桔梗更多的入药价值。

【关键词】 桔梗;化学成分;生物活性中图分类号 R2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1)18-083-03作者单位:734300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桔梗的根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被入药了,多部药典中都有桔梗入药的记载。

比如《本草纲目》中提到:“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故名桔梗”。

在《神农本草经》中第一次见到桔梗入药的记载。

此外,在《伤寒论》中出现了桔梗汤等药剂,这些药剂的主药都是桔梗[1]。

桔梗在我国一般多见于东北、华北等地。

桔梗的味道比较苦以及辛辣,一般具有治疗咳嗽、祛痰等作用。

除此之外,桔梗还能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以及日、韩等地区都被作为一种食用蔬菜。

桔梗的营养非常丰富,因此其作用也就比较多。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桔梗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综述,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依据,希望发挥出桔梗更多的药用价值。

1 桔梗的特点桔梗是我国的产物,目前在日韩等地也有分布。

桔梗是一种耐干旱的植物,一般生长于山坡、草地以及灌木丛等。

它能较快的适应各类环境,较为喜欢湿润的气候。

研究表明,桔梗常见的分布地方为蒙古栎林、槲栎林、榛灌丛等[2]。

桔梗中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共3篇

桔梗中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共3篇

桔梗中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共3篇桔梗中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1桔梗中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桔梗,又称甘草冬凌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常被用于清热解毒、镇咳化痰等功效。

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本文将从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介绍。

一、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是桔梗的主要有效成分,其结构复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根据不同的结构特征,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桔梗皂苷Ⅰ、桔梗皂苷Ⅱ、桔梗皂苷Ⅲ、桔梗皂苷Ⅳ和桔梗皂苷Ⅴ。

其中,桔梗皂苷Ⅰ为桔梗中含量最高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其具有抗炎、镇咳、消肿等功效。

此外,桔梗中还含有甙类、黄酮类等化合物。

二、质量控制方法为了保证桔梗的安全、有效性,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

目前,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药材鉴定:桔梗的药材鉴定主要依据外观、性状、气味、味道、显微特征等进行判断。

例如,桔梗的外观为长圆柱形或半圆形,有色泽,质地坚实,断面平坦或略凹,气味香味特殊,味道微苦微辛。

2. 性状鉴别:桔梗的性状鉴别主要依据外观、气味、味道等进行判断。

例如,桔梗的气味特殊,有清香味,味道微苦、辛、甘。

3. 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方法,以桔梗皂苷Ⅰ为指标成分,测定桔梗中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含量。

4. 杂质检查:对桔梗进行杂质检查,包括微生物、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5. 质量标准:制定相关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质量控制指标、含量测定、杂质限量等。

综上所述,桔梗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具有多种功效。

为了保证其质量和安全,需要建立相关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综合以上所述,桔梗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其含有丰富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和其他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炎、镇咳、消肿等多种药理作用。

为了保证桔梗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建立全面、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包括药材鉴定、性状鉴别、含量测定、杂质检查和制定质量标准等方面。

2011华中农业大学国基名单

2011华中农业大学国基名单

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清单项目批准号 项目负责人 项目名称 申请代码1 项目类别 批准31170144 李祥敏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抑制病毒复制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31170160 肖少波 猪肺炎支原体全基因组ORFs的克隆、表达及诊断标识的挖掘 31171378 霍立军 小鼠卵泡不同发育阶段差异表达MicroRNA的筛选鉴定和功能研究 31172179 徐德全 miRNA在PRRSV感染PAM中作用及对不同猪种PPRSV易感性调控研究 31172192 樊斌 综合精细定位和选择性清扫策略鉴定猪SSC1上候选区域的脂肪沉积QT 31101693 刘向东 miRNAs介导Caveolin1基因调控副猪嗜血杆菌侵入后脑微血管内皮细31172201 李世军 KIT、MITF基因在鸭黑羽和白羽毛球中差异表达的调控机制及对羽色31101722 黄飞若 L-FABP对肠上皮细胞内乳糜微粒组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C1 31101776 宋卉 Visfatin介导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及其对淋巴细胞凋亡的调控 31172290 晏向华 L-亮氨酸调节仔猪骨骼肌自噬溶酶体形成的关键蛋白鉴定及其网络31172294 崔旻 趋化因子IP-10在病毒性脑炎中对中枢神经系统固有细胞作用的研究 31101794 王喜亮 干扰素对猪肝脏药物代谢酶CYP3A29的表达调控及分子机制研究 31172310 胡敏 捻转血矛线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传导通路重要基因结构和功能的31101808 方瑞 与弓形虫微线蛋白互作的宿主蛋白的筛选、鉴定及功能研究 31121004 陈焕春 动物重要病原分子生物学与致病机理 C1805 创新研31172325 曹胜波 乙型脑炎病毒激活小胶质细胞的分子机制 C1805 面31172326 方六荣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调控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31172327 徐晓娟 副猪嗜血杆菌表面蛋白与猪补体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31172328 张安定 髓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对猪链球菌2型感染的识别、应答及其31172352 贝为成 PhoBR双组份调控系统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致病性调控机制研究 31101843 陈颖钰 强弱毒力牛分枝杆菌调节树突状细胞精氨酸代谢的研究 C1 31101844 谭臣 猪链球菌2型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1660rr/hk调控机制研究 C1 31101856 郝海红 转录调控子Cj0440c对空肠弯曲杆菌耐药性和适应性的调控机理研究31101864 邱昌伟 硒抑制乳腺肿瘤血管生长的机理研究 C180801 青年31172374 郭定宗 STC-1在奶牛钙磷调控中的作用与分子机制研究 C180802 31101874 胡长敏 NF-κB信号通路调控S.aureus感染奶牛PMN凋亡机制的研究 51105160 熊利荣 禽蛋振动特性及声学方法检测蛋壳破损的机理研究 E05030 51105161 汲文峰 长江中下游地区牵引式土壤工作部件脱土降阻机理研究 E0 61102156 丁幼春 基于排种频率的小粒径精量排种器漏播检测与反馈机制 F0 41171436 齐振宏 基于循环经济的养猪业生态产业链共生模式与绩效研究 D0 71173085 何玉成 集中度效应分离及其在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绩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71173086 陶建平 基于保险主体效用与互动博弈的最优农业保险契约形成机制研究 71103069 熊学萍 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测度与经济福利效应研究 G0305 71103070 张红梅 基于情景分析的种植业保险产品定价及风险分散机制研究 71103071 李春成 农产品渠道冲突对渠道绩效的影响及协调策略研究 G03050 71103072 闵敏 农地价值的时空变异与农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研究- - 湖北省的实11101169 杨亚敏 自仿迭代函数系统的代数共轭系统及相关问题 A011405 21172083 马忠华 固体酸催化木质纤维素水解的作用机制与构效关系研究 B0 21175051 韩鹤友 量子点双光子荧光成像技术用于猪圆环病毒2型致病机理研究 21105034 鲁哲学 基于多孔纳米二氧化硅薄膜的蛋白质印迹方法研究 B05090 31101467 曹秀芳 植物精油导向的手性菊酯类似物的合成及杀虫活性研究 C1 31101692 陈建军 猪细胞凋亡实时检测微流控系统构建及其应用 C170102 41101409 翟瑞芳 集成航空影像与机载LiDAR数据的复杂建筑物重建研究 D0151173059 郑新生 生物质甲壳基催化剂的构建及其催化合成液态生物燃料的性21173092 张红雨 细菌代谢物浓度的化学信息学预测及在新型杀菌剂发现中的应用 31170046 陈守文 盐胁迫促进地衣芽胞杆菌高效合成聚γ-谷氨酸的代谢机制 31170047 孙明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Cry5Ba表达沉默的负调控因子及其调控31170048 王莉 鱼腥蓝细菌PCC 7120中ppGpp介导的严谨反应的确定及其调控异形胞发31100050 彭楠 极端嗜热古菌阿拉伯糖启动子转录激活模式的研究 C010202 31170106 王革娇 嗜砷性砷氧化细菌砷替代磷的分子机制 C010501 面31100096 赵述淼 极端嗜热硫化叶菌阿拉伯糖操纵子翻译起始机理的研究 C0 31170224 张忠明 豆科植物早期根瘤形成和发育中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31172093 杨在清 猪BMSCs的成脂分化及FSP27蛋白的调控机制 C040301 31110103912 赵开弘 从蓝细菌光敏色素分子设计光控开光荧光生物探针 C05 31100602 马彬广 原核基因表达水平热适应调控机理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C050 31100875 袁猛 水稻感病基因Xa13调控铜转运致病的分子机理解析 C060101 31130032 张启发 水稻S5杂种不育和广亲和的遗传与分子机理研究 C060503 31128011 佘群新 极端嗜热古菌CRISPR/Cas系统的功能研究 C060604 31100945 周菲 单子叶植物水稻和玉米的质体转录和转录后水平动态调控机制研究 31100962 谢为博 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高通量基因分型方法的开发与完善 31171441 吴昌银 水稻RPA基因家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C120204 31171469 周竹青 小麦韧皮部发育中功能蛋白和锌离子对筛分子编程性半死亡的调控31171523 何予卿 水稻胚乳蛋白质含量qpc1基因的图位克隆及其分子机理探讨 31171565 肖海林 玉米S-CMS育性恢复花粉内orf355-orf77转录本被降解过程的分子生31171901 阮丽芳 苏云金芽胞杆菌新型活性杀虫天然产物EXOTOXIN-X的分子结构及合31172017 练兴明 水稻磷转运蛋白基因OsPT2的调控机理研究 C150701 41171213 郑世学 几种农业土壤微生物代谢热动力学的定量表征及与土壤质量的关联J1103510 熊立仲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理科基地学生科研能力提高项目 J010 严建兵 生科31172011 马爱民 平菇子实体分化发育相关非编码小分子RNA的鉴定及功能研究 31171649 陈福生 红曲菌产色素基因簇的克隆、功能分析与调控表达 C20010 31101239 范刚 柑橘中糖苷香气前体物质香气活性评价及体内合成-释放机制研究 31171694 刘晓宇 辛硫磷在鲫鱼体内残留代谢及对生物标志物诱导规律研究 31101290 蔡朝霞 基于磁性分离和多色荧光标记同步快速识别多种食源性细菌 31101320 黄茜 蛋清卵粘蛋白抗H1N1病毒特性及分子机制研究 C200205 31171756 徐晓云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分子机制与定量构-效关系研究31101365 邓红兵 壳聚糖-有机累托石基多功能聚乙烯复合保鲜膜的构效关系研究 31101366 邱宁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储藏阶段鸡蛋劣化分子机制研究 C200301 31100343 周琼 三峡库区食物网汞富集特征及其对调度节律的响应研究 C030 31100378 李莉 微囊藻毒素持续性作用对斑马鱼性腺发育的毒性影响及其机制 31172052 顾泽茂 长江中下游地区鱼类寄生锥虫的物种多样性与进化研究 C0 31101647 朱玉蓉 印记学习对鳑鮍繁殖行为影响的研究 C040302 青年31172410 熊邦喜 我国不同地理种群环棱螺的遗传多样性与分类阶元的研究 31172420 梁旭方 leptin对草鱼和鳜鱼糖脂代谢及摄食调控机理比较研究 C1 31172421 王春芳 低磷条件下由维生素D受体介导的鱼类NaPi -IIb转运载体表达的分31172433 刘学芹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及其分子机理 C190 31171602 宋波涛 糖酵解途径在马铃薯低温糖化过程中的应答及其对低温糖化调控机31171603 田振东 StLRPK1类受体激酶介导的PTI免疫应答在马铃薯晚疫病抗性中的作31101191 聂碧华 马铃薯-病毒亲和与非亲和互作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克隆和鉴定31171929 罗正荣 与中国甜柿单宁凝固有关的两个功能基因及其育种应用研究31130046 胡春根 柑橘特异资源早实枳短童期性状遗传与分子机理研究 31101528 张金智 PtF-box基因在柑橘成花转变中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 C1501 31171960 李汉霞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抗性基因克隆及其抗性差异机理 C15020 31171974 张余洋 调控番茄抗坏血酸氧化酶基因关键转录因子克隆与功能分析 31171985 宁国贵 月季及其近缘种MYB不同类型转录因子的结构及功能研究 C 31101568 吴华 DNA甲基化在荷叶铁线蕨配子体性器官分化中的作用 C150302 31171995 包满珠 悬铃木FT同源基因(PaFT)选择性剪切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剪切机理31171996 陈龙清 荷叶铁线蕨无配子生殖形成多孢子体行为的相关基因挖掘与功能分31101576 张蔚 矮牵牛应答低温胁迫的MYB类转录因子的分离及其功能验证 C 31172000 别之龙 砧用南瓜盐胁迫响应基因表达谱分析及重要耐盐基因鉴定 31170526 徐有明 樟树人工林木材形成过程与木材性质变异的研究 C160301 31170564 郑波 多肽类植物激素TDIF影响植物维管形成层分裂与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31100458 杜克兵 杨树耐涝分子生理机理及抗性基因鉴定 C160502 青31170646 陈玉琼 茶叶氟与多糖的结合机制及其安全性变化研究 C161104 31170657 王彩云 PEPC基因在石斛属植物C3/CAM转换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分子进化研究31100508 施雪萍 樟树体细胞胚发生早期的转录组分析及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 31171773 龙超安 柑橘生防菌34-9活性代谢物-苯乙醇抑制青霉发生的作用机制 郭文武 园林31170166 杨光圣 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9012AB不育基因Bnms3的功能分析 31100140 邹维华 植物纤维素酶协同蛋白的功能研究 C020101 青年科31100319 李成芳 厢作免耕稻田小气候变化对土壤呼吸与组分的影响研究 C0 31172137 付新华 中国熠萤亚科分类及系统发育学研究 C040501 面上31100876 邹珺 杂交导致的油菜基因组胁迫与转座子激活的联系及其遗传效应 31171188 范楚川 甘蓝型油菜千粒重主效位点TSWA7b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的鉴定 31100883 张立武 甘蓝型油菜每角粒数显性主效QTLqSS.C9精细定位与克隆 C 31171492 曹凑贵 外源抗虫基因对水稻钾素利用与光合生产及产物分配特性的影响 31171524 王令强 水稻次生细胞壁合成调控网络及其关键因子功能的研究 C1 31171583 葛贤宏 A基因组在甘蓝型油菜形成与进化中的遗传及表观遗传变化 31101173 刘超 甘蓝型油菜半矮杆基因BnA3.dwf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C130405 31171592 金双侠 植物凝集素基因在棉花中的功能分析 C130406 面上31171593 林忠旭 棉花偏分离染色体的遗传机理和效应剖析 C130406 31171594 汪波 干旱胁迫下苎麻表达谱研究及抗旱基因的克隆 C130406 31101185 杨细燕 细胞壁松弛蛋白GhEXL调节棉花抗旱的的分子机理研究 C13 31130040 涂金星 油菜隐性核不育分子机理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 C1305 31101398 谢甲涛 核盘菌低毒菌株中病毒SsHV的卫星RNA生物学功能分析 C14 31101399 郑露 希金斯刺盘孢致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C140102 31101430 王永模 褐飞虱微卫星位点筛选及东南亚地理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C1 31171846 华红霞 褐飞虱翅发育相关基因克隆及其对翅型分化的调控作用研究 31171856 雷朝亮 FPPS调控棉铃虫趋光后生殖补偿的分子机理 C140205 31101445 陈利珍 甜菜夜蛾中肠Cry2A特异性结合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特性研究 31171874 王沫 甜菜夜蛾蛹黑突变体的遗传及黑化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 C140 31101590 徐章逸 茯苓菌核形成差异菌株的遗传鉴定及重要经济性状相关联分子标记31170615 王满囷 云斑天牛性信息素分离鉴定及其性信息素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分41101280 展茗 不同水分管理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排放的影响机制 D0 姜道宏 植科21177047 刘名茗 碳纳米管表面Bt毒蛋白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在土壤残留分析中31100038 张巨源 蓝细菌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胞外多糖输出系统的生理功能31172018 石磊 油菜BnBOR1s和BnNIP5;1s吸收、转运硼的分子机制 C 31172019 徐芳森 油菜应答低磷胁迫的差异表达蛋白及其功能与代谢途径解析 31172027 王荔军 硅提高植物抵抗环境胁迫的细胞结构基础 C150702 41171174 黄魏 数字土壤制图中土壤-环境知识的提炼与融合 D010501 41101192 陈家赢 WebGIS环境中的遥感土壤水分自适应变化检测共享体系研究 41101193 杨勇 基于贝叶斯最大熵的土壤连续属性空间预测研究 D010501 41171196 蔡鹏 病原菌与土壤颗粒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 D010503 面上41171197 冯雄汉 铁/铝氧化物与几种土壤有机磷的界面反应特性及作用机制 41171212 胡荣桂 土壤N2O与CO2排放的关系及其与有机碳的耦合机制 D01050 41101240 荣兴民 土壤颗粒影响有机磷农药降解菌表面性质与降解活性的机制 41171223 李朝霞 砾石及土层厚度对薄层紫色土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机制 D0 41171240 孙学成 两个冬小麦基因型活化和吸收土壤钼的差异及其根际调控机制 41171375 邱国红 土壤锰氧化物与硫化矿物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研究 D01090 41101464 熊双莲 水稻穗部畸形病形成的根际As、Cu特征及调控研究 D01090 41101494 宋明伟 流域典型EDCs污染物多介质环境风险研究——以北江流域为例 41101522 郝蓉 消落带土壤黑碳在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归趋中的作用及机制 41103035 谢明吉 丛枝菌根共生体系中砷的迁移、转化及与宿主抗砷毒的关系 51108206 左行涛 PVDF离子交换膜-水界面氟离子迁移转化的微观机制与调控研究别 批准金额 开始日期 结题日期 学院及分子机制研究 C010802 面上项目 60 2012/1/1 2015/12/31 动科动医诊断标识的挖掘 C010901 面上项目 53 2012/1/1 2015/12/31 动科动医筛选鉴定和功能研究 C120102 面上项目 65 2012/1/1 2015/12/31 动科动医PRSV易感性调控研究 C170101 面上项目 60 2012/1/1 2015/12/31 动科动医候选区域的脂肪沉积QTN C170102 面上项目 63 2012/1/1 2015/12/31 动科菌侵入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通透性的作用机制 C170102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1 2012/1表达的调控机制及对羽色的影响 C170103 面上项目 62 2012/1/1 2015/12/31 及机制研究 C170105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1 2012/1/1 2014/12/31 动科动医巴细胞凋亡的调控 C180102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3 2012/1/1 2014/12/31 动关键蛋白鉴定及其网络解析 C180104 面上项目 62 2012/1/1 2015/12/31 动统固有细胞作用的研究 C1802 面上项目 66 2012/1/1 2015/12/31 动科动医调控及分子机制研究 C1803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1 2012/1/1 2014/12/31 动重要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C1804 面上项目 62 2012/1/1 2015/12/31 动科定及功能研究 C1804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3 2012/1/1 2014/12/31 动科动医 C1805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600 2012/1/1 2014/12/31 动科动医C1805 面上项目 61 2012/1/1 2015/12/31 动科动医子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 C1805 面上项目 62 2012/1/1 2015/12/31 动科动医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C1805 面上项目 61 2012/1/1 2015/12/31 动科动医感染的识别、应答及其致炎性紊乱机制的研究 C1805 面上项目 62 2012/1/1 2015/致病性调控机制研究 C180503 面上项目 62 2012/1/1 2015/12/31 动科动医代谢的研究 C180503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1 2012/1/1 2014/12/31 动科动医控机制研究 C180503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3 2012/1/1 2014/12/31 动科动医和适应性的调控机理研究 C180702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2 2012/1/1 2014/12/31 C1808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3 2012/1/1 2014/12/31 动科动医研究 C180802 面上项目 61 2012/1/1 2015/12/31 动科动医凋亡机制的研究 C180805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5 2012/1/1 2014/12/31 动科理研究 E0503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5 2012/1/1 2014/12/31 工学阻机理研究 E050702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5 2012/1/1 2014/12/31 工学与反馈机制 F010405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5 2012/1/1 2014/12/31 工学与绩效研究 D011201 面上项目 60 2012/1/1 2015/12/31 经管土管绩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G0305 面上项目 42 2012/1/1 2015/12/31 经管土管险契约形成机制研究 G0305 面上项目 42 2012/1/1 2015/12/31 经管土管究 G0305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1 2012/1/1 2014/12/31 经管土管分散机制研究 G0305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9 2012/1/1 2014/12/31 经管土管略研究 G030502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9 2012/1/1 2014/12/31 经管土管制研究- - 湖北省的实证研究 G031203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9 2012/1/1 2014/12/3题 A011405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3 2012/1/1 2014/12/31 理学效关系研究 B0210 面上项目 60 2012/1/1 2015/12/31 理学2型致病机理研究 B050902 面上项目 60 2012/1/1 2015/12/31 理学法研究 B050902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5 2012/1/1 2014/12/31 理学虫活性研究 C140502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1 2012/1/1 2014/12/31 理学用 C170102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3 2012/1/1 2014/12/31 理学物重建研究 D010702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3 2012/1/1 2014/12/31 理学态生物燃料的性能研究 E030905 面上项目 60 2012/1/1 2015/12/31 理学杀菌剂发现中的应用 B031001 面上项目 61 2012/1/1 2015/12/31 生科氨酸的代谢机制 C010201 面上项目 54 2012/1/1 2015/12/31 生科的负调控因子及其调控模式 C010201 面上项目 62 2012/1/1 2015/12/31 生的确定及其调控异形胞发育起始的机制研究 C010201 面上项目 60 2012/1/1 2015/1研究 C010202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5 2012/1/1 2014/12/31 生科C010501 面上项目 58 2012/1/1 2015/12/31 生科机理的研究 C010503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5 2012/1/1 2014/12/31 生科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C020402 面上项目 60 2012/1/1 2015/12/31 生科C040301 面上项目 58 2012/1/1 2015/12/31 生科光生物探针 C050201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260 2012/1/1 2016/12/31 物学研究 C050505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3 2012/1/1 2014/12/31 生科解析 C0601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8 2012/1/1 2014/12/31 生科研究 C060503 重点项目 310 2012/1/1 2016/12/31 生科C060604 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 20 2012/1/1 2013/12/31 生科平动态调控机制研究 C060605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8 2012/1/1 2014/12/31 的开发与完善 C0608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4 2012/1/1 2014/12/31 生科研究 C120204 面上项目 50 2012/1/1 2015/12/31 生科子编程性半死亡的调控研究 C1302 面上项目 60 2012/1/1 2015/12/31 生科其分子机理探讨 C130401 面上项目 57 2012/1/1 2015/12/31 生科录本被降解过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C130403 面上项目 50 2012/1/1 2015/12/31 OXIN-X的分子结构及合成基因簇的确立 C140602 面上项目 52 2012/1/1 2015/12/3 C150701 面上项目 60 2012/1/1 2015/12/31 生科征及与土壤质量的关联解析 D010504 面上项目 65 2012/1/1 2015/12/31 生提高项目 J0106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 400 2012/1/1 2015/12/31 生的鉴定及功能研究 C1506 面上项目 60 2012/1/1 2015/12/31 食科控表达 C200101 面上项目 64 2012/1/1 2015/12/31 食科合成-释放机制研究 C2001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4 2012/1/1 2014/12/31 诱导规律研究 C200103 面上项目 60 2012/1/1 2015/12/31 食科多种食源性细菌 C200103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0 2012/1/1 2014/12/31 食科 C200205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2 2012/1/1 2014/12/31 食科制与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C200210 面上项目 60 2012/1/1 2015/12/31 食科鲜膜的构效关系研究 C2003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3 2012/1/1 2014/12/31 研究 C2003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0 2012/1/1 2012/12/31 食科响应研究 C030604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0 2012/1/1 2014/12/31 水产性影响及其机制 C031002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5 2012/1/1 2014/12/31 水产与进化研究 C040201 面上项目 61 2012/1/1 2015/12/31 水产C040302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1 2012/1/1 2014/12/31 水产类阶元的研究 C1903 面上项目 59 2012/1/1 2015/12/31 水产理比较研究 C190401 面上项目 62 2012/1/1 2015/12/31 水产-IIb转运载体表达的分子调控机制 C190401 面上项目 62 2012/1/1 2015/12/31 分子机理 C1906 面上项目 62 2012/1/1 2015/12/31 水产及其对低温糖化调控机制研究 C130407 面上项目 46 2012/1/1 2015/12/31 铃薯晚疫病抗性中的作用机理 C130407 面上项目 58 2012/1/1 2015/12/31 基因的筛选、克隆和鉴定 C130407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2 2012/1/1 2014/12/31 其育种应用研究 C150102 面上项目 62 2012/1/1 2015/12/31 园林机理研究 C150102 重点项目 280 2012/1/1 2016/12/31 园林调控机制 C150103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5 2012/1/1 2014/12/31 园林异机理 C150202 面上项目 64 2012/1/1 2015/12/31 园林克隆与功能分析 C150203 面上项目 60 2012/1/1 2015/12/31 园林构及功能研究 C150302 面上项目 56 2012/1/1 2015/12/31 园林的作用 C150302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0 2012/1/1 2012/12/31 园林物学意义及其剪切机理的研究 C150303 面上项目 64 2012/1/1 2015/12/31 相关基因挖掘与功能分析 C150303 面上项目 64 2012/1/1 2015/12/31 园林及其功能验证 C150303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5 2012/1/1 2014/12/31 园林耐盐基因鉴定 C1504 面上项目 52 2012/1/1 2015/12/31 园林研究 C160301 面上项目 56 2012/1/1 2015/12/31 园林与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C160501 面上项目 66 2012/1/1 2015/12/31 园林 C160502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4 2012/1/1 2014/12/31 园林究 C161104 面上项目 58 2012/1/1 2015/12/31 园林机理及其分子进化研究 C161201 面上项目 60 2012/1/1 2015/12/31 园林基因的功能研究 C1612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5 2012/1/1 2014/12/31 园林霉发生的作用机制 C200301 面上项目 61 2012/1/1 2015/12/31 园林Bnms3的功能分析 C020101 面上项目 60 2012/1/1 2015/12/31 植科C0201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0 2012/1/1 2012/12/31 植科的影响研究 C0306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4 2012/1/1 2014/12/31 植科C040501 面上项目 45 2012/1/1 2015/12/31 植科系及其遗传效应 C0601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2 2012/1/1 2014/12/31 植科位与候选基因的鉴定 C060103 面上项目 60 2012/1/1 2015/12/31 植科细定位与克隆 C060103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0 2012/1/1 2012/12/31 植科产物分配特性的影响 C130301 面上项目 59 2012/1/1 2015/12/31 植科功能的研究 C130401 面上项目 66 2012/1/1 2015/12/31 植科及表观遗传变化 C130405 面上项目 61 2012/1/1 2015/12/31 植科研究 C130405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3 2012/1/1 2014/12/31 植科C130406 面上项目 50 2012/1/1 2015/12/31 植科C130406 面上项目 63 2012/1/1 2015/12/31 植科C130406 面上项目 65 2012/1/1 2015/12/31 植科子机理研究 C130406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5 2012/1/1 2014/12/31 植科的利用 C1305 重点项目 260 2012/1/1 2016/12/31 植科学功能分析 C140102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1 2012/1/1 2014/12/31 植科C140102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1 2012/1/1 2014/12/31 植科传结构研究 C1402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1 2012/1/1 2014/12/31 植科的调控作用研究 C140202 面上项目 60 2012/1/1 2015/12/31 植科C140205 面上项目 52 2012/1/1 2015/12/31 植科及功能特性研究 C140205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2 2012/1/1 2014/12/31 植科机理研究 C140501 面上项目 58 2012/1/1 2015/12/31 植科济性状相关联分子标记发掘研究 C1506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3 2012/1/1 2014/12/3合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C160902 面上项目 63 2012/1/1 2015/12/31 植科的影响机制 D010506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6 2012/1/1 2014/12/31 植科备及在土壤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B0701 面上项目 60 2012/1/1 2015/12/31 资糖输出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在胁迫条件下的转录调控机理研究 C0102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0机制 C150701 面上项目 60 2012/1/1 2015/12/31 资环与代谢途径解析 C150701 面上项目 55 2012/1/1 2015/12/31 资环C150702 面上项目 60 2012/1/1 2015/12/31 资环D010501 面上项目 60 2012/1/1 2015/12/31 资环测共享体系研究 D0105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6 2012/1/1 2014/12/31 资环究 D0105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6 2012/1/1 2014/12/31 资环D010503 面上项目 65 2012/1/1 2015/12/31 资环特性及作用机制 D010503 面上项目 65 2012/1/1 2015/12/31 资环合机制 D010504 面上项目 70 2012/1/1 2015/12/31 资环降解活性的机制 D010504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6 2012/1/1 2014/12/31 资环的影响机制 D010505 面上项目 70 2012/1/1 2015/12/31 资环及其根际调控机制 D010506 面上项目 65 2012/1/1 2015/12/31 资环学研究 D010901 面上项目 62 2012/1/1 2015/12/31 资环控研究 D0109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6 2012/1/1 2014/12/31 资环—以北江流域为例 D010903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6 2012/1/1 2014/12/31 资中的作用及机制 D011003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6 2012/1/1 2014/12/31 资环主抗砷毒的关系 D0308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5 2012/1/1 2014/12/31 资环微观机制与调控研究 E0804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5 2012/1/1 2014/12/31动科动医1 动科动医12/31 动科动医12/31 动科动医15/12/31 动科动医21 2012/1/1 2014/12/31 动科动医 2015/12/31 动科动医12/31 动科动医2014/12/31 动科动医2015/12/31 动科动医2/31 动科动医2014/12/31 动科动医015/12/31 动科动医12/31 动科动医12/31 动科动医12/31 动科动医012/1/1 2015/12/31 动科动医2/31 动科动医12/31 动科动医12/31 动科动医2014/12/31 动科动医14/12/31 动科动医1 工学12/31 工学12/31 工学经管土管12/31 经管土管/31 经管土管经管土管12/31 经管土管1 经管土管1/1 2014/12/31 经管土管31 理学1 理学12/31 理学2/31 理学5/12/31 理学12/31 生科生科2015/12/31 生科12/1/1 2015/12/31 生科 生科12/31 生科/31 生科2016/12/31 生科/31 生科生科/31 生科2014/12/31 生科12/31 生科015/12/31 生科1 生科2015/12/31 生科1/1 2015/12/31 生科2015/12/31 生科2015/12/31 生科食科2014/12/31 食科食科014/12/31 食科15/12/31 食科2014/12/31 食科食科/31 水产014/12/31 水产2015/12/31 水产2015/12/31 园林2015/12/31 园林2014/12/31 园林1 园林园林1 园林园林园林2015/12/31 园林015/12/31 园林/12/31 园林5/12/31 园林5/12/31 园林014/12/31 园林31 园林31 植科12/31 植科014/12/31 植科12/31 植科/12/31 植科12/31 植科植科植科2/31 植科2/31 植科12/31 植科1 植科14/12/31 植科1/1 2014/12/31 植科015/12/31 植科12/31 植科2015/12/31 资环金项目 10 2012/1/1 2012/12/31 资环资环014/12/31 资环资环014/12/31 资环/31 资环1 资环2014/12/31 资环014/12/31 资环4/12/31 资环2014/12/31 资环。

植物中的环肽分子_谭宁华

植物中的环肽分子_谭宁华

04-I-004植物中的环肽分子谭宁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650204昆明E-mail: nhtan@目前在植物中发现的环肽分子主要是指由2-37个L-氨基酸通过肽键组成的环状分子。

它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代谢产物,自1959年第一个环肽的结构确定和1964年德国学者提出环肽生物碱概念以来,植物环肽研究已走过近半个世纪历程,已发现的450多个环肽分布在25科65属120种植物中,分属两大类八个类型。

目前已发现这些环肽分子具有抗肿瘤、镇静、免疫抑制、子宫收缩等活性。

在植物体中环肽类化合物可能与其防御反应和金属离子的利用有关。

我们1991年从中药太子参中发现太子参环肽A和B以来,建立了植物环肽完整的化学研究体系;从石竹科和番荔枝科等28种植物中发现了112个环肽分子,包括79个新环肽;开展了植物环肽的结构骨架分类及其生物学意义研究;完成了太子参环肽B的酶环化反应;提出了植物环蛋白为原生代谢产物,而其它植物环肽属非基因产物,可能通过多酶途径合成,为次生代谢产物的新观点;制定了以太子参环肽A和B作为中药太子参药材质量控制成分的技术方法。

本文结合我们近15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工作介绍在植物中已发现的环肽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化学研究和生物学研究的方法与重要进展。

关键词:环肽;植物;结构;功能;化学;生物学参考文献:[1] Tan NH and Zhou J. (2006). Chemical Reviews, 106: 840-895Cyclopeptides in PlantsNinghua Ta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hytochemistry and Plant Resources in West China,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650204 KunmingE-mail: nhtan@We define plant cyclopeptides as cyclic compounds formed mainly with the peptide bonds of 2-37 protein or non-protein amino acids and discovered in higher plants, mainly L-amino acids. Since cyclolinopeptide A was isolated and determined from Linum usitatissimum in 1959 by Kaufmann and Tobschirbel, about 450 cyclopeptides have been discovered from higher plants during past half century, belonging to 25 families, 65 genera and 120 species, and dividing into two classes and eight types. They showed antitumor, sedative, immunosuppressive, uterotonic activities, and might function as ionphores in plants and be regarded as a new family of plant defense peptides. My Lab has investigated plant cyclopeptides for 15 years, which was involved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tudies including new methods, new technologies, new discovery and new ideas. Herein I would like to report some important results in our researches.。

桔梗茎叶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炎活性研究

桔梗茎叶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炎活性研究

桔梗茎叶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炎活性研究欧丽兰;余昕;朱烨;张椿【摘要】[目的]研究桔梗茎叶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炎效果.[方法]建立4种动物模型,观察桔梗茎叶不同部位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浓度1%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鸡蛋清诱导大鼠足跖肿胀和大鼠肿胀足炎性组织中PGE2的影响.[结果]桔梗茎叶不同部位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急性炎症导致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鸡蛋清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及鸡蛋清致大鼠肿胀足炎性组织中PGE2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生物碱部位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桔梗茎叶提取物生物碱部分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其他各部位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00)025【总页数】3页(P10272-10274)【关键词】桔梗(RADIX PLATYCODONIS);提取物;抗炎作用【作者】欧丽兰;余昕;朱烨;张椿【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药学院,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药学院,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药学院,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药学院,四川泸州6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桔梗(RADIX PLATYCODONIS)为桔梗科(Campanulaceae)植物桔梗[Plta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的干燥根,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部[1]。

在《神农本草经中药彩色图谱》中,将桔梗列为中品。

其性平,味苦,辛,具有宣肺、利咽和祛痰的作用,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和肺痈吐脓等[2]。

桔梗是药食同源植物,在四川的梓潼、巴中、中江和盐亭等县都有大面积栽培,在当地的使用历史近百年。

目前,对桔梗根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研究较多,但对桔梗茎叶的化学成分的抗炎作用研究鲜有报道,药理作用也仅限于提取物方面。

生物活性环肽研究进展李韦霖黄嘉琪

生物活性环肽研究进展李韦霖黄嘉琪

生物活性环肽研究进展李韦霖黄嘉琪作者:吴小佳等来源:《乡村科技》 2018年第8期肽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酰胺键的化合物,分为直链肽化合物和环肽化合物。

20 世纪40 年代,人类发现了史上第1 个抗菌类Gramicidin S 环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从植物、细菌、真菌及海洋生物有机体中分离到数目众多的特殊结构的环肽。

由于环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特殊的结构、丰富的活性和广泛的分布性等特征,已成为近些年研究的热点。

1 环肽的免疫抑制活性环孢菌素A作为一种重要的环肽物,主要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来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环孢菌素A是在1976 年Rüegger A等[1]从土壤中真菌的发酵产物得到的。

Borel JF 等[2]通过小鼠皮肤移植免疫排斥反应试验发现环孢菌素A有很好的免疫抑制活性。

目前,该种环肽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后的抗免疫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病[3]。

植物中同样含有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环肽类物质,如菊科类型环肽,该类环肽由程东亮等和王峥涛等从我国传统中药紫菀中不断分离出来。

2 环肽的抗菌活性经过几十年来各国人员的研究发现,大部分环肽的抗菌方式基本相同,即通过自促进方式摄入并进入细胞质膜,干扰细胞质膜屏障,从而起到抗菌的作用[4]。

肽类抗生素不容易引起耐药性,且与其他的抗生素不容易产生交叉耐药性,因而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和研究[5]。

2010 年,项斌等[6]从天山堇菜中分离纯化出多种天然环肽,天山堇菜不同溶剂提取物对金葡菌等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2015 年,陈奕君等[7]用硅胶吸附柱色谱技术、凝胶色谱技术、薄层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桶状海绵中提取出4 种环肽:环(脯氨酸-甘氨酸)二肽[cyclo-(y-L-Pro)](Q5)、环(苏氨酸-脯氨酸)二肽[cyclo-(Thr-L-Pro)](Q7)、环(脯氨酸-缬氨酸)肽[cyclo-(D)-Pro-(D)-Val](Q11)、环(脯氨酸-缬氨酸)二肽[cyclo-(L-pro-L-val)](Q15),其中Q5 对枯草芽孢杆菌表现出较弱的抑菌活性,Q7 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表现出较弱的抑菌活性。

桔梗皂甙D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和机制研究

桔梗皂甙D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和机制研究

桔梗皂甙D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和机制研究代群;黄宣;陈喆【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latycodin D(PD)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human stomach cancer SGC7901 and the related mechanism.[Methods] SGC7901 was cultured in virto and was treated with 5~20μm·L-1 concentrations of PD.Cell proliferation was examined by MTT assay.Cell apoptosis was detected by Annexin V FITC/PI double staining.The change of mitochondrial trans-membrane potential was measured by JC-1 staining.The potein expression of 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leaved PARP,bcl-2,bax,p-ERK,ERK,p-JNK,JNK,p-p38 and p38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Results] MTT results showed that PD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SGC7901 cell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at 24h and 48h.SGC7901 cells treated with PD for 24h showed significantly enhanced apoptosis and weakened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cells.Western blot results showed that PD could up-regulate expression of cleaved PARP,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bax,p-JNK,p-p38 protein,decreased bcl-2,p-ERK protein,the expression of ERK,JNK,p38 protein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Conclusion] PD may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 the apoptosis of SGC7901 cells.Thes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PD inhibited cell proliferation by inhibiting the ERK signaling.PD effect on bax and bcl-2 by activation of JNK and p38 signaling pathway resulted in the decrease of mitochondrialmembrane potential and activation of caspase,which induced the apoptosis of cancer cells.%[目的]探讨桔梗皂甙D(platycodin D,PD)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加入终浓度分别为5~20μm·L-1的PD.采用MTT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xin V/PI双标法检测细胞凋亡率,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D对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leaved PARP、bcl-2、bax和对MAPK信号通路蛋白ERK、JNK、p38及其磷酸化蛋白p-ERK、p-JNK、p-p38表达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PD作用24h和48h后,PD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D作用SGC7901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leaved PARP、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bax蛋白表达量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bcl-2蛋白表达下降,同时p-JNK、p-p38水平明显升高,p-ERK蛋白水平下降,ERK、JNK、p38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PD对胃癌细胞SGC7901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PD通过抑制ERK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细胞增殖,通过激活JNK和p38信号途径调控bax和bcl-2表达,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进而激活caspase,诱导癌细胞凋亡的发生.【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41)007【总页数】7页(P573-579)【关键词】PD;SGC7901;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bcl-2家族蛋白;MAPK信号通路【作者】代群;黄宣;陈喆【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杭州310006;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杭州310006;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杭州3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1胃癌是国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从分子肿瘤学角度分析,胃癌的发病机制在于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

柑橘(福橘)健康植株叶、茎、根部位内生菌脂肪酸生物

柑橘(福橘)健康植株叶、茎、根部位内生菌脂肪酸生物

柑橘(福橘)健康植株叶、茎、根部位内⽣菌脂肪酸⽣物柑橘(福橘)健康植株根、茎、叶部位内⽣菌脂肪酸⽣物标记的分布特性郑雪芳、刘波*、阮传清、林营志、肖荣风、朱育菁、范国成、蔡⼦坚(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柑橘黄龙病研究中⼼)摘要:对柑橘(福橘)的根、茎、叶进⾏磷脂脂肪酸(PLFA)测定和分布特征分析。

结果表明:从柑橘植株体内检测到⼤量的PLFA,其中指⽰细菌的16:0脂肪酸⽣物标记量最⼤,指⽰放线菌的10Me 17:0次之,指⽰真菌的18:3ω6c(6,9,12)⽣物标记量最⼩。

福橘不同部位内⽣菌的分布量不同,表现为叶⽚内⽣菌分布量最⼤,其次是根,茎部最少的规律。

福橘植株体内优势微⽣物种群为指⽰细菌的16:00、指⽰真菌的18:1 w5c和指⽰嗜热解氢杆菌18:00,其中⽣物标记16:00和18:1 w5c在福橘健叶分布量最⼤,⽣物标记18:00在福橘健根分布量最⼤。

关键词:柑橘;内⽣菌;PLFA;分布1 材料与⽅法1.1 供试材料供试柑橘品种为福橘,种植于福建福州晋安区柑橘品种改良试验场,采集福橘健康植株和黄龙病发病株的根、茎、叶(图1),贮存于4℃冰箱备⽤。

图1 福橘健康植株1.2柑橘内⽣菌脂肪酸⽣物标记分析⽅法柑桔植株内⽣菌PLFA的提取步骤如下:称取10g柑桔植株不同部位(根、茎、叶)于研钵中,⽤液氮研磨成粉状,装⼊50mL 离⼼管中,加⼊20 mL 0.2mol·L-1的KOH甲醇溶液,充分混匀,斡旋样品5min,100℃⽔浴10min(此过程为避免管内液体沸出,可先不盖离⼼管盖⼦,⽤保鲜膜封住管⼝);加⼊3 mL 1.0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和pH值,充分摇匀;加⼊10 mL正已烷,充分摇匀,在2000r·min-1条件下离⼼15min,将上层正⼰烷相转⼊⼲净玻璃试管中,吹⼲;加⼊0.6mL体积⽐为1:1的正已烷:甲基叔丁基醚溶液,充分溶解,转⼊GC⼩瓶,⽤于脂肪酸测定。

三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三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三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噻吩类化合物在菊科植物中广泛分布,并且具有很好的细胞毒活性、抗菌活性、光活性、杀蚊活性;生物碱结构多变且具有复杂多环骨架,在植物体内容易产生结构新颖的新骨架化合物,这两类化合物在新药开发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为了从药用植物中寻找这两类结构新颖并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本论文选取了两种菊科植物:黄冠菊(Xanthopappus subacaulis C. Winki)和菊叶千里光(Senecio chrysanthemoides)以及一种富含生物碱植物的糖胶树(Alstonia scholaris)展开对其次生代谢物及其活性进行了研究。

采用常规的提取、萃取、正相反相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葡聚糖凝胶、大孔树脂、MCI、高效液相等手段从上述植物中分离得到98个化合物,利用各种现代波谱技术1D-NMR、2D-NMR、IR、UV、EIMS、ESIMS和HRESIMS、X-单晶衍射分析、CD激子手征性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从黄冠菊全草中分离得到了55个化合物,包括一对邻羟基苏式与赤式异构、四对顺反异构和碳骨架异构的噻吩类化合物(6个新的噻吩类化合物),5个呋喃环倍半萜类化合物(2个新的呋喃倍半萜),其它的为黄酮、二萜、三萜、降碳紫罗兰酮、甾体、木脂素、香豆素类化合物。

通过对分离到的化合物做活性测试,我们发现噻吩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细菌活性,化合物Xs1是(具有苏式-邻二醇构型的噻吩),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最小抑制浓度(MIC)为7.25μg/mL,而化合物Xs2是(具有赤式-邻二醇构型的噻吩)具有广谱的抗细菌活性,对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 ce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白菜软腐氏菌Erwinia carotovora的MICs值分别为12.5、15.5、7.25、7.25μg/mL。

柑橘属类黄酮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柑橘属类黄酮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第27卷第1期Vol 127,No 11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Xihua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2008年1月Jan 12008文章编号:16732159X (2008)0120032204 收稿日期:2007210228 作者简介:焦士蓉(19682),女,安徽安庆人,副教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食品生物方面的研究。

柑橘属类黄酮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焦士蓉1,2,黄承钰2(11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9;21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四川成都610041)摘 要:文章对柑橘属类黄酮的分布、提取及纯化进行了综述,着重对类黄酮的抗氧化、抗炎症、抗凝血、抗血栓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预防癌症、抑菌作用等生理活性进行了梳理,阐明了柑橘属类黄酮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抑制自由基介导的细胞信号、炎症、变态反应、血小板凝聚,微生物、肿瘤和肝细胞毒等作用,从药物原料及保健食品角度指出了柑橘属类黄酮具有的应用前景,为黄酮类化合物在医药行业和食品行业的深入研究开发奠定基础。

关键词:柑橘属;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Q946184;S666 文献标识码:A 大量研究发现上千种植物化学物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可保护身体避免退行性疾病如癌症、动脉粥样硬化。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膳食黄酮的摄入量成反比[1]。

柑橘属植物富含植物化学物类黄酮[2],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柑橘属类黄酮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炎症、抗癌活性、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胆固醇的增加等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柑橘属类黄酮的分布、提取、纯化及生理活性进行综合阐述,为柑橘属类黄酮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1 柑橘属类黄酮的分布目前从柑橘属中鉴定出的类黄酮单体有60多种,主要包括黄烷酮、黄酮、黄酮醇以及主要存在于血橙中的花青苷,其中以黄烷酮的含量最为丰富,但是后两者却表现出更重要的生物活性。

中药枳壳中环肽成分的研究

中药枳壳中环肽成分的研究

中药枳壳中环肽成分的研究彭文文;黄茂波;宋卫武;谭宁华【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4(026)009【摘要】运用硅胶、凝胶和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中药枳壳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环肽成分:环-(亮氨酸1-异亮氨酸2-丙氨酸3-苏氨酸4-甘氨酸5-苏氨酸6-苯丙氨酸7)(1)、环-(甘氨酸1-亮氨酸2-缬氨酸3-亮氨酸4-脯氨酸5-丝氨酸6)(2)、环-(亮氨酸1-亮氨酸2-脯氨酸3-酪氨酸4-甘氨酸5-丝氨酸6-脯氨酸7)(3)、环-(甘氨酸1-甘氨酸2-亮氨酸3-亮氨酸4-亮氨酸5-脯氨酸6-脯氨酸7-苯丙氨酸8)(4)、环-(脯氨酸-丙氨酸)(5)、环-(丙氨酸-异亮氨酸)(6)、环-(丙氨酸-亮氨酸)(7).除2和4外,其余环肽均为首次从中药枳壳中分离得到.【总页数】5页(P1416-1420)【作者】彭文文;黄茂波;宋卫武;谭宁华【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天然产物与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45;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Q9946.8【相关文献】1.中药枳壳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J], 舒尊鹏;胡书法;翟亚东;周加林;王秋红;匡海学2.枳壳中脂溶性部位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 [J], 陈海芳;魏玲;袁金斌;王发英;黎艳刚;涂明珠;杨武亮3.脑得生丸中中药成分红花的药效成分槲皮素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J], 程军;于治国;毕开顺4.中药枳壳中柚皮苷和橙皮苷的提取方法研究 [J], 刘学仁;蔡品品;向显智;吕鉴泉5.中药郁金挥发油成分及挥发油中蜡质成分研究 [J], 汤敏燕;孙凌峰;汪洪武;刘艳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桔梗皂苷D经CYP的代谢活化在抑制A549细胞活性中的作用研究

桔梗皂苷D经CYP的代谢活化在抑制A549细胞活性中的作用研究

桔梗皂苷D经CYP的代谢活化在抑制A549细胞活性中的作用研究宋丹妮;陈苏勤;管文燕;周徐陈;张正光;郭园园【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22(31)19【摘要】目的探究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s)对桔梗皂苷D的代谢活化及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的活性影响。

方法构建稳定表达CYP1A1、CYP1A2、CYP2B6、CYP2E1的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系,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1,2,4μmol/L)的桔梗皂苷D孵育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各A549细胞系活性;将桔梗皂苷D与CYP1A1、CYP1A2、CYP2B6、CYP2E1重组代谢酶进行体外孵育120 min,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法检测药物浓度变化,并使用分子对接模型对桔梗皂苷D与CYP450s的结合位点和结合力进行预测分析。

结果成功构建稳定表达CYP1A1、CYP1A2、CYP2B6、CYP2E1的A549细胞系,Western blot及PCR均能检测出目的条带。

随着桔梗皂苷D浓度的增加,与另外3组细胞系相比,高表达CYP1A1组A549细胞活性被明显抑制(P均<0.05);与另外3组代谢酶相比,桔梗皂苷D与CYP1A1体外孵育120 min后含量显著降低(P均<0.05);分子对接模型显示,桔梗皂苷D与CYP1A1有较强的结合力,氢键、盐桥及疏水相互作用为主要的相互作用力。

结论桔梗皂苷D能被CYP1A1代谢活化,并增强对肺癌细胞的活性抑制作用。

【总页数】6页(P2647-2651)【作者】宋丹妮;陈苏勤;管文燕;周徐陈;张正光;郭园园【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南京鼓楼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相关文献】1.刺五加皂苷B和皂苷E抑制巨噬细胞活化作用的实验研究2.人参皂苷Rc、Re、Rf 和Rg1对药物代谢酶CYP1 A1活性诱导作用研究3.桔梗皂苷-D抑制非小细胞肺癌H460和A549细胞黏附、侵袭和迁移的作用机制研究4.桔梗皂苷D联合伊马替尼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5.知母皂苷AⅢ促进曲美替尼对肺癌A549细胞抑制活性的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橘皮素的裂解规律

橘皮素的裂解规律

橘皮素的裂解规律橘皮素(naringin)是一种存在于柑橘类水果中的化合物,属于黄酮类化合物。

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橘皮素的裂解规律是指橘皮素在体内或体外被分解、代谢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下面将详细介绍橘皮素的裂解规律。

橘皮素在体内的裂解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橘皮素的裂解受到人体内酶的作用。

研究发现,人体内的酶可以将橘皮素分解为其代谢产物,如橙皮苷(naringenin)、橙皮酸(naringenin acid)等。

另一方面,橘皮素的裂解还受到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以将橘皮素转化为其代谢产物,如橙皮苷酶(naringenin glucosidase)等。

橘皮素在体外的裂解规律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橘皮素的裂解受到温度的影响。

研究发现,较高的温度可以加速橘皮素的裂解速率。

另一方面,橘皮素的裂解还受到pH值的影响。

研究表明,酸性条件下橘皮素的裂解速率较快,而碱性条件下橘皮素的裂解速率较慢。

橘皮素的裂解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食物中的其他成分可以影响橘皮素的裂解速率。

研究发现,某些食物中的成分,如脂肪、蛋白质等,可以与橘皮素发生相互作用,影响橘皮素的裂解和吸收。

总结起来,橘皮素的裂解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体内酶的作用、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温度、pH值、食物中其他成分的影响以及个体差异等。

了解橘皮素的裂解规律对于合理利用橘皮素的生物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研究橘皮素裂解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有助于优化橘皮素的应用方式和提高其生物利用率,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保健功效。

环二肽的研究进展

环二肽的研究进展

环二肽的研究进展环二肽是一类含有两个氨基酸残基的肽链,这两个氨基酸残基通过一个烷基桥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环状结构。

环二肽因其结构独特、稳定性高,以及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功能而备受关注。

近年来,环二肽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涉及到其生物合成、免疫调节、抗菌、肿瘤治疗等多个领域。

1.生物合成环二肽的生物合成通常是通过革兰氏阳性菌属于Bacillus、Streptomyces、Micrococcus、Staphylococcus等多种细菌完成的。

这些细菌在各自的菌株内部都具备生物合成环二肽的基因组,其中具有关键作用的基因tps(terpene synthase)编码的是一种环二肽合酶。

通过tps基因的表达和活性调节,菌株内部就能够完成环二肽的生物合成。

2.免疫调节环二肽在生物体内具有较强免疫调节作用,可以调节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IL-4和IL-5的产生。

这些细胞因子与机体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环二肽的作用就在于通过调节这些因子的平衡来影响身体的免疫反应。

研究表明,环二肽在免疫调节作用中发挥的具体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到细胞膜的信号转导、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等方面。

3.抗菌环二肽也表现出了与多种病原菌作战的能力。

有研究表明,环二肽可能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膜和蛋白质等成分而导致菌体死亡。

对于某些耐药菌和对于传统抗生素不敏感的菌株,环二肽也能够产生有效的抗菌作用。

因此,环二肽作为潜在的抗感染新药物备受关注。

4.肿瘤治疗总之,环二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日益深入,研究人员们正在努力寻找这类分子的更广泛应用。

从生物合成到免疫调节、抗菌与肿瘤治疗,环二肽的研究为广大生物科学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并且为医学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O O
7 1 6 5 4
OH
2 3
OH
PCR-1
5-hydroxymethyl-1-[2-(4-hydroxyphenyl) -ethyl]-1H-pyrrole
PCR-2
methyl 3,4-dihydroxybenzoate
7 CHO 1
6Hale Waihona Puke 5 4O2 3
OH
8
PCR-3
3-hydroxy-4-methoxybenzaldehyde
橘根茎的环肽及其 他类型化合物结构 与活性研究
橘根茎的环肽及其他类型化合物结构与活性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新化合物结构鉴定
4. 小结
1. 研究背景
橘:芸香科(Rutaceae)柑橘 属(Citrus reticulata Banco.) 植物。其果皮青皮是我国传 统中药材,具有理气降逆、调 中开胃等功效。为研究其药理 活性的化学基础,我们开展了 对橘根茎的系统化学成分研究。
2. 材料与方法

2.2 仪器与试剂
质谱(MS):用Auto-spec3000质谱仪测定. H-NMR和C-NMR:为Brucker AMX-400和DRX-500M Hz,以TMS为 内标。 层析材料:为中国青岛海洋化工集团公司生产的薄层层析硅胶和柱 层析硅胶。 反相材料:MCI、RP-18。 其他分离材料:LH-20葡聚糖凝胶、D-101大孔脱糖树脂。 显色剂:5%硫酸-乙醇溶液(通用)、碘蒸气(通用)、3%碘化 铋钾溶液、0.2%茚三酮溶液。 试剂:为分析纯试剂、工业试剂(重蒸后实验用)。
4.小 结


本实验从橘根茎中分离纯化得到6个化合物,并通 过多种波谱及理化方法鉴定了其结构。其中PCR-1 为一个新的;PCR-2,3为苯环衍生物; PCR-4,5 为香豆素; PCR-6为柠檬苦素。 芸香科柑橘属植物历来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与重要 经济作物。对橘根茎化学成分系统研究是非常有价 值的,并且对于合理利用和开发芸香科柑橘属植物 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背景

主要化学成分及活性 *植物环肽 *生物碱 *黄酮 *柠檬苦素类 *香豆素类 *挥发油
2. 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橘根茎采于大理市宾川,由云南省药检所鉴定 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根茎。样品标本陈列于中 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 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PCR-4
xanthyletin
PCR-5
6-methoxy-7-(3-methybut-2-enyl)-2H-chromen-2-one(PCR-6)
PCR-6
Limonin
3.结果与新化合物结构鉴定
化合物PCR-1是白色结晶。
通过HR-ESI-MS(m/z=216.0901([M+H+]-))判断化合物含氮,分子式为 C13H13NO2,分子不饱和度为8;从1H-NMR可观察到8个氢信号,其中有5个芳香 氢信号,分别是7.01 (1H, d), 6.90 (1H, dd), 6.99 (2H, d),6.73 (2H, d),6.14(1H,d)。根据耦合常数计算,判断6.99 (2H, d),6.73 (2H, d,) 属于1、4取代苯环,7.01 (1H, d)、6.90 (1H, dd)和6.14(1H,d)属于2位 取代吡咯环。在3.88和4.53处一对互相耦合的三重峰,表明分子中有-CH2CH2-片段。9.44处单氢信号表明分子中可能有醛基。在13C-NMR谱图中,共13 个碳信号。包括两个-CH2-信号,8个-CH-信号,3个季碳信号。δ 180.820处CH-信号进一步说明化合物含有一个醛基,δ 116.146、δ 130.886与氢谱中 6.99 (2H, d),6.73 (2H, d)对应,进一步说明了化合物含有1、4位取代苯 环片段。因此推断化合物为PCR-1,通过HMBC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推断。
橘根茎(10Kg)
甲醇提取3次 甲醇浸膏4Kg 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
乙酸乙酯(246g)
硅胶,凝胶 RP-18,HPLC
正丁醇
石油醚(102g) 硅胶,凝胶
水部位
待处理
RP-18,HPLC
PCR-1
PCR-2
PCR-3
PCR-4
PCR-5
PCR-6
3.结果与新化合物结构鉴定
从橘的根茎中共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解析出结构6个,分别为 PCR-1、PCR-2、PCR-3、PCR-4、PCR-5和PCR-6。其结构分别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