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1 必修二 第二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苏教版]
必修2第1章第2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9331变式课件)27PPT
![必修2第1章第2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9331变式课件)27PPT](https://img.taocdn.com/s3/m/e5d57129581b6bd97f19ea65.png)
二、关于9∶3∶3∶1的变化 致死现象
3、若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 则 9∶3∶3∶1的变化为3∶1
例4.某种鼠中,黄鼠基因(Y)对灰鼠基因(y)为显性, 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t纯合时 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 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它们所生的子代表现 型比例为( ) [答案] A A . 3∶ 1 B . 9∶ 3∶ 3∶ 1 C . 4∶ 2∶ 2∶ 1 D . 1∶ 1∶ 1∶ 1
二、关于9∶3∶3∶1的变化 致死现象
例5.某种鼠中,黄鼠基因(Y)对灰鼠基因(y)为显性, 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 或t纯 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 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它们所生的子代 表现型比例为( ) A . 2∶ 1 [答案] A B . 9∶ 3∶ 3∶ 1 C . 4∶ 2∶ 2∶ 1 D . 1∶ 1∶ 1∶ 1
二、关于9∶3∶3∶1的变化 累加效应 9∶3∶3∶1变化为1∶4∶6∶4∶1
例8.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 少。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 a,B和b)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 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 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 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 比例分别为( )
[答案] A
A.9种,1∶4∶6∶4∶1
C.9种,9∶3∶3∶1
B.3种,1∶2∶1
D.3种,3∶1
二、关于9∶3∶3∶1的变化 基因互作 指非等位基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影响同一 性状表现的现象
例9.紫花和白花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某 紫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性状可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子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16 [答案] A C.子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D.亲代紫花植株测交,后代紫花∶白花为1∶1
2020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电子课本课件【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8e445767bb4cf7ec4bfed01e.png)
第一章 生物科学和我们
2020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 与进化)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身边的生物科学
2020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 与进化)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遗 传与进化)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目录
0002页 0036页 0038页 0072页 0106页 0172页 0206页 0272页 0338页 0372页 0374页 0477页 0541页 0557页 0573页 0607页 0641页
第一章 生物科学和我们 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粮食问题 第二节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科学思维 第一节 减数分裂 生殖细胞的形成 授精——孕育新的生命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应用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三节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二节 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 DNA的复制
3.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1课时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课件(苏教版必修2)
![3.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1课时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课件(苏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df09e9e55ef7ba0d4a733ba1.png)
B.aaBb和AAbb
D.AABB和aabb
【尝试解答】
【解析】
C
F2中,扁盘形:圆形:长圆形≈9:6:1,又
因为该性状由两对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容易得出:
当A、B同时存在时,表现型为扁盘形;当A、B不同 时存在,仅存在A或仅存在B时,表现型为圆形;当A、 B同时不存在时,表现型为长圆形,故F1的基因型为 AaBb.又因为亲本全为圆形,所以只有选项C符合.
②基因型共有9种,基因型通式分别为:Y_R_、
Y_rr、yyR_、yyrr。其中纯合子4种,即YYRR、
YYrr、yyRR、yyrr,各占总数的1/16;只有一对基
因杂合的杂合子4种,即YyRR、Yyrr、YYRr、
yyRr,各占总数的2/16;两对基因都杂合的杂合子1 种,即YyRr,占总数的4/16。
Aa×Aa→后代有 2 种表现型(3A_∶1aa); Bb×bb→后代有 2 种表现型(1Bb∶1bb); Cc×Cc→后代有 2 种表现型(3C_∶1cc); 所以 AaBbCc×AabbCc,后代中有 2×2×2=8 种表 现型。 3 又如该双亲后代中表现型 A_bbcc 出现的概率为: 4 1 1 3 (A_)× (bb)× (cc)= 。 2 4 32
要点二
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
1.常见题型:推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亲子代的 基因型和表现型,求相应基因型、表现型的比例
或概率。
2.思路: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
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等位基因就可分解
为几个分离定律,如AaBb×Aabb可分解为以下两 个分离定律:Aa×Aa;Bb×bb.(分离定律是解决自 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苏教版教学素材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必修)
![苏教版教学素材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20888af2941ea76e58fa047e.png)
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必修)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第一节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形成部位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巢过程有变形期无变形期子细胞数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 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1章 第2节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1章 第2节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78005c6c58fb770bf78a5592.png)
第2课时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学习目标] 1.简述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过程,并说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2.说出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3.概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掌握核心概念间的关系。
一、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1.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测交——F1(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交配。
(2)遗传图解(3)实验结论①F1是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
②F1产生了YR、Yr、yR、yr四种类型、比例相等的配子。
③F1在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自由组合定律(1)发生时间:形成配子时。
(2)遗传因子间的关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3)实质: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归纳整合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2)联系①均适用于真核生物核基因的遗传。
②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规律同时起作用。
③分离定律是最基本的遗传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例1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
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B.黑光×白粗→25黑粗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答案D解析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就是论证杂种F1产生配子时,是否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产生四种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配子,最佳方法为测交。
D项符合测交的概念和结果:黑粗(相当于F1的双显)×白光(双隐性纯合子)→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四种类型,比例接近1∶1∶1∶1)。
例2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C.两亲本间的组合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答案D解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生物在产生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021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
![2021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62c4d04b35eefdc9d333ad.png)
2021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生物科学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学生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
下面小编整理的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3、两条遗传基本规律的精髓是: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4、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现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
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说:生物的性状是1/ 6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再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6、减数_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_。
在减数_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_两次。
减数_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7、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8、减数_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_。
9、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10、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_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高中生物必修二 学习笔记 第1章 微专题二 自由组合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
![高中生物必修二 学习笔记 第1章 微专题二 自由组合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53786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4.png)
自由组合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一、运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要学会运用分离定律的方法解决自由组合的问题。
请结合下面给出的例子归纳自由组合问题的解题规律。
1.方法:分解组合法。
2.思路: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杂合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 ×Aabb 可分解为Aa ×Aa 、Bb ×bb 。
3.常见题型:推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亲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求相应基因型、表型的比例或概率。
4.根据亲本的基因型推测子代的基因型、表型及比例——正推型 (1)配子类型及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求AaBbCc 产生的配子种类,以及配子中ABC 的概率。
产生的配子种类:Aa Bb Cc ↓ ↓ ↓ 2 × 2 × 2=8种 产生ABC 配子的概率为12×12×12=18。
[规律] ①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所产生配子种类数等于2n 种(n 为等位基因对数)。
②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杂交,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各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2)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概率问题如AaBbCc 与AaBBCc 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再用乘法原理组合。
⎭⎪⎬⎪⎫Aa ×Aa →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 ∶2Aa ∶1aa )Bb ×BB →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 ∶1Bb )Cc ×Cc →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 ∶2Cc ∶1cc )⇒后代有3×2×3=18(种)基因型 又如该双亲后代中,基因型AaBBCC 出现的概率为12(Aa)×12(BB)×14(CC)=116。
(3)子代表型种类及概率问题如AaBbCc ×AabbCc ,其杂交后代可能有多少种表型?⎭⎪⎬⎪⎫Aa ×Aa →后代有2种表型Bb ×bb →后代有2种表型Cc ×Cc →后代有2种表型⇒后代有2×2×2=8(种)表型 又如该双亲后代中表型A_bbcc 出现的概率为34(A_)×12(bb)×14(cc)=33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3dbc951eb91a37f0115c7d.png)
第二节遗传的基本规律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内容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讲述的是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同样是从遗传性状研究出发来揭示遗传的规律.由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在基因分离定律的基础上讲述的,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某种程度上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和拓展,秉承了基因分离定律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由于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涉及到两对相对性状,解释过程较为繁琐,同时,又与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的减数分裂过程密切相关,大大增加了教学难度,因此,在实施本小节内容的教学时,宜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化静态为动态,化无形为有形,重现试验过程,突破难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学习科学的实验方法、科学的思维过程、科学的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应用及解遗传题的技能、技巧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通过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掌握解遗传题的技巧和方法,使学生所学知识加以扩展、深化、综合和提高。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是在学习了基因分离定律基础上进行拓展,运用基因分离定律的研究思想和方法能进行一些探究活动,通过创设探究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分析:〔知识性目标〕1.准确描述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解释、进行验证,阐明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利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解答遗传学问题的技能技巧。
〔态度性目标〕1.通过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体验孟德尔对科学研究坚持不懈的态度以及科学探索的精神。
发现基因分离定律的过程,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2.借助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过程,确立科学发现的一般程序和科学思想方法,形成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的习惯,养成探索和创新意识。
〔技能性目标〕1.准确运用生物学术语、图解解释遗传学现象,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高一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解题方法答案解析
![高一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解题方法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1bd2a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6.png)
高一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解题方法答案解析1 白色盘状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全是白色盘状南瓜,产生的中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有株,则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 )A. 株B. 株C. 株D. 株【答案】B【解析】白色盘状南瓜自交,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盘状白色球状黄色盘状黄色球状,其中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占,共有株。
而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占,所以有株。
故选:B。
1 下图表示豌豆杂交实验时自交产生的结果统计。
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这个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B. 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 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D. 亲本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看出,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性状的分离比约为达标检测1F 1F 240001333200040008000F 1F 2(A_B_):(A_bb):(aaB_):(aabb)=9:3:3:1(Aabb)1624000(aaBB)1614000÷2=2000例题1F 1F 2F 1F 2,所以的基因型为双杂合子;而亲本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
故选:C1 有两个纯种的小麦品种:一个抗倒伏但易感锈病,另一个易倒伏但能抗锈病。
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让它们进行杂交得到,再进行自交,中出现了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都能稳定遗传B. 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结合的概率相同C. 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占D. 中易倒伏与抗倒伏的比例为,抗锈病与易感锈病的比例为【答案】D 【解析】A、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新品种的基因型是,其中能稳定遗传的比例是,A错误;B、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一般雄性配子要多得多,但是雌雄配子结合的概率相同,B错误;C、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新品种的基因型是,占总数的,C错误;D、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中易倒伏与抗倒伏的比例为,抗锈病与易感锈病的比例为,D正确。
2021版高考生物(苏教版)复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含答案
![2021版高考生物(苏教版)复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fcb8bc0c22590103029d7e.png)
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
C.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4种配子
1.在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的F2中、与F1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个体占1/4。(√)
2.F1(基因型为YyRr)产生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提示]精子的数量比卵细胞的多。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4种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应用的相关题型
考查根据亲代的基因型推配子和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
[答案](1)基因的分离
(2)不符合、因为玉米粒色和粒形的每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均为3∶1、两对性状综合考虑、如果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1自交后代分离比应符合9∶3∶3∶1、与实际情况不符。
(3)①纯种有色饱满的玉米和纯种无色皱缩的玉米杂交、获得F1
②取F1植株、与无色皱缩的玉米进行杂交
③收获杂交后代种子、并统计不同表现型的数量及比例1∶1∶1∶1
3.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探究不同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科学探究)
4.解释、解决生产与生活中的遗传问题(社会责任)
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及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发现问题——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实验过色圆粒
↓⊗
F29黄色圆粒∶3黄色皱粒∶3绿色圆粒∶1绿色皱粒
b.一对基因纯合、一对基因杂合的单杂合子共有4种、每一种单杂合子在F2中所占比例均为1/8。
第2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备考课件)
![第2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备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9d346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e.png)
3 :1
每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仍然遵循 定律。
分离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提出假说
(一)假说——演绎法
假设:黄色—Y 绿色—y 圆粒—R 皱粒—r
①两对性状分别由 控制。
两对遗传因子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1﹕1﹕1
3.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方法①测交法:双杂合子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②自交法:双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③花粉鉴定法:若双杂合子的花粉有 种,比例为 。(直接证据)④单倍体育种法:取双杂合子进行 培养后, 用 。处理能获得 种植株, 比例为 。
(一)假说——演绎法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 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 种,)假说——演绎法
规律梳理
Y_R_
Y_rr
yyR_
yyrr
黄圆
绿圆
黄皱
绿皱
9 : 3 : 3 : 1
重组类型
亲本类型
表现型
同源
等位
非同源
非等位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减Ⅰ后期, 染色体上的 基因自由组合。 ——实质
非等位
非同源
配子类型及数目比 :AB﹕Ab﹕aB﹕ab = 。 ——直接证据
(一)假说——演绎法
规律梳理
基因型
双纯合:一纯一杂:双杂合:
YYRR、YYrr、yyRR、yyrr
(各占F2中的1/16)
YYRr、yyRr、 YyRR、 Yyrr
(各占F2中的1/8)
YyRr
(占F2中的1/4)
(一)假说——演绎法
规律梳理
Y_R_
Y_rr
yyR_
yyrr
苏教版教学课件生物苏教版必修二扬州市集体备课课件--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苏教版教学课件生物苏教版必修二扬州市集体备课课件--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https://img.taocdn.com/s3/m/c3ceb52e58fb770bf78a558f.png)
花粉 纯合二倍体 选择 优良品种
3.2 多倍体育种
一般认为,当植物体的内外环 境发生骤变时,正在分裂的细胞 中的纺锤体可能受到破坏,已经 复制的染色体不能分配到细胞两 极,细胞也就不能分裂成两个子 细胞,于是形成了染色体组加倍 的细胞。
三倍体西瓜为什么无子?
事实:
三倍体西瓜是用二 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 经过专门处理后杂交获 得的多倍体植物。
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 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 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 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 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相关概念
等位基因
性状与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表现型与基因型
3、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
孟德尔为了证实自己 对性状分离现象推断的 正确性,首创了测交实 验方法。
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
2.3 多倍性变异
指在与正常的 二倍体细胞相比, 具有更多染色体 组的变异。
3、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3.1 单倍体育种
3.2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的优缺点
优点:明显缩短育种
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缺点:技术较复杂,
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多 限于植物。
单倍体育种示意图
离体 培养
人工诱导染 色体加倍 单倍体
育
具 有 稳 的定 品遗 种传 性 状
2)医学上
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发病率 很高。例如,多指的遗传。 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发病率较 低,但在近亲结婚的情况下,将会 大增。例如,先天性聋哑的遗传。
多指的遗传
亲代
配子
多指
×
正常
子代
多指 正常
1
︰
1
多指的遗传
亲代
多指
【优化方案】江苏专用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3章第2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苏教版必修2
![【优化方案】江苏专用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3章第2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苏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e2484d14866fb84ae45c8d44.png)
伴性遗传 1.伴性遗传的方式及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①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②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 ③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即“母病 儿必病。女病父必病”。 ④男性正常,其母亲、女儿全都正常。 ⑤男性患病,其母亲、女儿至少为携带者。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①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②具有连续遗传的特点,即代代都有患者。 ③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都是患者,即“父 病女必病,儿病母必病”。 ④女性正常,其父亲、儿子全都正常。 ⑤女性患病,其父母至少有一方患病。 (3)伴Y染色体遗传 ①男性全患病,女性全正常。 ②遗传规律为父传子,子传孙。
(3)F2共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1 1 1 1 ①纯合子( YYRR+ YYrr+ yyRR+ yyrr) 16 16 16 16 4 4 12 共占 ,杂合子占 1- = ,其中双杂合个体 16 16 16 4 (YyRr)占 ,单杂合个体(YyRR、YYRr、Yyrr、 16 2 8 yyRr)各占 ,共占 。 16 16 10 3 ②F2 中亲本类型(Y- R- +yyrr)占 ,重组类型( 16 16 3 6 Y- rr+ yyR- )占 。 16 16
3.验证理论推断的正确性实验——测交实验 (1)实验图解
测交后代 表现型 比例
YyRr 黄圆 1
Yyrr 黄皱 ∶
yyRr 绿圆 1 ∶
yyrr 绿皱 1
1 ∶
(2)结论:F1形成配子时,位于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离或组
思考感悟 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减数分裂时随性染色体 分离,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什 么规律? 【提示】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0232024苏教版必修二自由组合定律作业
![20232024苏教版必修二自由组合定律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9320256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c.png)
自由组合定律A级——基础综合综1.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运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B.孟德尔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提出了基因的概念C.“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属于孟德尔的假说D.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l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1:1:1:1解析:选B孟德尔杂交实脸过程中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A正确;孟德尔并没有提出“基因”一词,B错误;“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C正确;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脸中,Fl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1:1:1:1,D正确。
2.(2023・无锡测试)蝴蝶的性状中紫翅(八)对黄翅(a)为显性,绿眼(B)对白眼(b)为显性。
现用基因型为AABb利AAbb的蝴蝶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表型为()A.紫翅绿眼、黄翅白眼B.紫翅白眼、紫翅绿眼C.黄翅绿眼、黄翅白眼D.紫翅绿眼、黄翅绿眼解析:选B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蝴蝶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分别表现为紫翅绿眼、紫翅白眼,B正确。
3.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①B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②B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③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④B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⑤B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①④⑤B.①②®C.①③⑤D.②®©解析:选A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脸中,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且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l(YyRr),则Fl产生的配子类型、测交后代的表型、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均为1:1:1:1;而Fl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2:2:4:1:2:1:2:1,即①④⑤符合题意,A正确。
4.豌豆黄色(Y)对绿色(y)、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
现有一绿色圆粒(yyRr)婉豆,自花传粉得到R;Fl再次自花传粉,得到Fz。
苏教版高中生物目录
![苏教版高中生物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d208147f5acfa1c7aa00cc42.png)
必修一第一章生命科学和我们1、身边的生物科学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1、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2、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2、细胞的类型和结构3、物质的跨膜运输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1、A TP和酶2、光合作用3、细胞呼吸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1、细胞增殖2、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3、关注癌症必修二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1、身边的生物科学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1、细胞的减数分裂2、有性生殖第三章遗传和染色体1、基因的分离定律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2、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3、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4、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5、关注人类遗传病第五章生物的进化1、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2、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必修三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1、身边的生物科学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第二章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人体的稳态第2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4、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2、生物群落的构成3、生物群落的演替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1、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五章人与环境1、人类影响环境2、创造人与自然和和谐选修一第一章无茵操作技术实践1、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第二章发酵技术实践1、运用发酵技术加工食品2、测定发酵食品中的特定成分第三章酶的应用技术实践1、酶的制备和应用2、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第四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1、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2、分子生物学技术选修二第一章生物科学与现代农业1、繁殖与育种技术2、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疾病的防治3、现代农业第二章生物科学与工业1、发酵工程与食品生产2、酶工程3、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制药第三章生物科学与健康1、人类辅助生殖技术2、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3、人体器管移植第四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1、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2、合理利用生物资源选修三第一章基因工程1、基因工程概述2、基因工程的应用3、蛋白质工程第二章细胞工程1、细胞工程概述2、植物细胞工程3、动物细胞工程第三章胚胎工程1、动物的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2、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及其应用第四章生态工程1、生态工程的原理及类型2、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高中生物必修二复习提纲(详细)
![高中生物必修二复习提纲(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0e157e00763231126edb11e6.png)
高中生物复习(二)基因的分离规律名词: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
(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
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7、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
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 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
D∶d=1∶1;两种雌配子D∶d=1∶1。
)8、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9、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0、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1、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可稳定遗传。
12、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13、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测交是检验生物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14、基因的分离规律: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
15、携带者:在遗传学上,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
16、隐性遗传病:由于控制患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所以又叫隐性遗传病。
苏教版 必修2 课件:3.2.1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苏教版 必修2 课件:3.2.1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b3d0d46df8c75fbfc67db255.png)
圆粒种子 =101+32=133 皱粒种子 =315+108=423
圆粒:皱粒 = 接近于3:1
粒色
黄色种子 =315+101=416 绿色种子 =108+32=140
黄色:绿色 = 接近于3:1
结论:豌豆的粒形、粒色的遗传 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 P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F1 黄色圆粒
F2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
只患多指 3/8 只患先天性聋哑 1/8 既患多指又患先天性聋哑 1/8 完全正常 3/8
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一个细胞中同源染
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则自由组合。
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1.指导杂交育种: 如果某作物的高杆(A)对矮杆(a)为显性,感病(R)对抗 病(r)为显性。Aa和Rr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 等位基因。今有高杆抗病和矮杆感病纯种,人们希望 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在最少的世代内培育出矮杆抗 病新类型。应该采取的步骤是: (1)_让__高__杆__抗__病__和__矮__杆__感__病__的__两__品__种__进__行__杂__交__得__到__F_1_。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实验: Yy 杂种子一代 Rr
yy
×
rr
隐性纯合子
配子: YR Yr yR yr yr
测交后代:
Yy Rr
Yy yy rr Rr
yy rr
1 : 1 :1 : 1
孟德尔测交实验
项目
表现型
实际 F1作母本 子粒数 F1作父本 不同性状的数量比
结果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2021-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二课件:第三章 第二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021-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二课件:第三章 第二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82d05ccaa76e58fafab003f9.png)
第1课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刷基础
12.[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19高一下期中]一个基因型为BbRr(棕眼右癖)的男人与一个基因型为 bbRr(蓝眼右癖)的女人结婚,所生子女中表现型的概率各为ꢀ ꢀ的类型是(ꢀꢀ)B
A.棕眼右癖和蓝眼右癖ꢀꢀꢀB.棕眼左癖和蓝眼左癖 C.棕眼右癖和蓝眼左癖ꢀꢀꢀD.棕眼左癖和蓝眼右癖
01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1课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刷基础
题型1ꢀ孟德尔科学实验的方法
1.孟德尔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进行遗传实验研究获得成功的 原因(ꢀꢀB)
A.正确地选用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受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先分析多对性状后,再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C.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 D.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第1课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刷基础
题型6ꢀ两对或多对基因控制一种性状
15.[山东菏泽2018高一期末]某植物种子的颜色受A和a、B和b、D和d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 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同时具备A、B、D三个基因个体的种子有色,否则无色。现有一结有色种 子的植株自交,子代中无色种子占 ꢀ。则该植株基因型不可能是(ꢀꢀ)A
解析
单独研究每一对基因的遗传情况,子代中YY∶Yy=(1+1+2)∶(1+1+2)=1∶1,说明亲本的基因 型为YY×Yy;同理子代中RR∶Rr∶rr=(1+1)∶(2+2)∶(1+1)=1∶2∶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 Rr×Rr。综上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B正确。
第1课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1课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刷基础
8.[山东菏泽一中2019高一下期末]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 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1与玉米 丙杂交(如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遗传因子组成为(ꢀꢀC)
苏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复习课)
![苏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复习课)](https://img.taocdn.com/s3/m/f98750ffbcd126fff7050be0.png)
F1 F2
(名校课 堂)苏 教版高 中生物 必修二 基因的 自由组 合定律 (复习 课)PPT -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DdRr
种植F1代,自交
D_R_ D_rr ddR_ ddrr 种植F2代,抗倒抗病
不抗倒 不抗倒 抗倒 抗倒 (ddR_ )连续自交,直
抗病 不抗病 抗病 不抗病 到能得到稳定遗传的矮
3/16
杆抗病(ddRR)水稻。
生物必修2
(名校课 堂)苏 教版高 中生物 必修二 基因的 自由组 合定律 (复习 课)PPT -优秀 课件【 标准版 本】
2、指导医学实践:
例如: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患者(由显性
致病基因D控制),母亲表现型正常。他们婚后却生
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先天性聋哑的孩子(先天性聋哑
是由隐性致病基因p控制),问:
①该孩子的基因型为__d_d__p_p_____,
②父亲的基因型为____D__d_P_p_____,
③母亲的基因型为____d_d__P_p_____,
④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小孩,则可能出现的表现型有哪
些?概率分别是多少?
只患多指 3/8 只患先天性聋哑 1/8
既患多指又患先天性聋哑 1/8 完全正常 3/8
你能解释其中的奥妙吗?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一课时)
【考纲解读】
考纲要求
高考示例
常பைடு நூலகம்题型 预测热度
自由组合定律及 应用 C(Ⅱ)
2014上海,25, 2分 2014山东,28, 14分 2015海南, 12, 2分 2015安徽,31I,15分
选择题和非选 择题
★★★
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决定性别
玉米一般都是雌雄 同株的农作物。雌花 的花序在叶腋呈穗状, 由显性基因Ba控制的, 其隐性等位基因为ba。 雄花的花序在顶端称 天花,由显性基因下 Ts控制的。
性指数决定性别
果蝇的性别取决于性指数即性染色 体(X)和常染色体组数(A)的比。 线虫也是由性指数来决定性别。
环境决定性别
1.2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 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 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 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 自由组合。
1.3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测交
F1
×
配子
测交 后代
比例 1 ︰ 1 ︰ 1 ︰ 1
测交结果证明,位于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 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 是互不干扰的。
1.4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2.2 性别决定的主要类型
1) ZY 型 2) ZW 型
1) ZY 型
特点:
雌性个体体细胞内有 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 XX,雄性个体体细 胞内有两条异型的性 染色体XY。
范围:
大多雌雄异体的植 物,全部哺乳动物、 多数昆虫、一些鱼 类和两栖类。
XY型生物的性别决定
亲代
×
减数分裂
配子
卵子
精子
子代 比例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就是遗传。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性别决定 3、伴性遗传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提出 内容 验证 应用
高的茎杂交紫1.实花1验豌基豆因和矮分茎离白定花律豌的豆 提出
亲代
×
F1
F2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孟德尔把具有2对相对性状的纯 种豌豆杂交,F1自交后统计处F2 共有四种类型的种子,即黄色圆 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 皱粒,它们的数目为315、101、 108、32,其数目比接近于9︰3 ︰3︰1。
1)育种 2)医学上
1)育种
选
择
多
不
次
淘
同
杂
汰
的
交
、
品
、
选
种
自
育
杂
交
交
以小麦为例
具
状 的 品 种
有 稳 定 遗 传
性
小麦的选育
亲代
DDRR
×
ddrr
F1
DdRr
配子 DR
Dr
dr
dR
F1自交 DR
Dr
dr
dR
DR
DDRR
DDRr
DdRr
DdRR
Dr
DDRr
DDrr
Ddrr
DdRr
dr
DdRr
Ddrr
1 ︰1
2) ZW 型
特点:
雌性个体体细胞内有 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 ZW,雄性个体体细 胞内有两条同型的性 染色体ZZ。
范围:
大多雌雄同体的植 物,鸟类、蝶类和 蛾类 。
ZW型生物的性别决定
亲代
×
减数分裂
配子
卵子
精子
子代 比例
1 ︰1
2.3 性别决定的其他方式 基因决定性别 性指数决定性别 环境决定性别
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的婚配图
亲代
×
配子
子代 比例
1︰1
女性携带者与男性色盲的婚配图
亲代
×
配子
子代
比例 1 ︰ 1 ︰ 1 ︰ 1
想一想:
为什么红绿色盲患者 中男性多于女性?
你知道还有哪 些属于伴性遗 传?
ddrr
ddRr
dR
DdRR
DdRr
ddRr
ddRR
F2
高茎抗病 9/16
高茎不抗病 3/16
矮茎不抗病 1/16 矮茎抗病 3/16
F2中矮茎不抗病类型植物的 连续自交及选育
F2自交 ddRr
×
ddRr
配子 dr
dR
dr
dR
F3 ddrr
ddRr
ddrr
ddRR
F2中矮茎不抗病类型植物的 连续自交及选育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亲代
×
配子 F1
配子
F1 自交
F2
F2想一9 想︰:3 ︰ 3 ︰ 1
9 ︰ 3 ︰ 3 ︰1 1、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形状分离比?
2、如果单独考虑1对相对性状的遗 传,那么分离比又将会是两对相对 性状的遗传彼此是独 立的,另外,不同对 的相对性状之间可以 自由组合。
吻
雄幼体 雄虫
3、伴性遗传
由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 的形状在遗传时与性别 联系在一起,这类性状 的遗传被称为伴性遗传, 也叫性连锁遗传。
你能看出上图是什么图案?
燕子
圆形
628
女性正常与男性色盲的婚配图
亲代
×
配子
子代 比例
1︰1
女性携带者与男性正常的婚配图
亲代
×
配子
子代
比例 1 ︰ 1 ︰ 1 ︰ 1
自
选
交
育
ddRr
…
ddRR
稳定遗传 的纯合体
ddRr
2)医学上
分析家族系谱中两种遗 传病同时发病的情况,并且 推断出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 型以及她们出现的概率,为 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 论依据。
以多指聋哑疾病为例
以多指聋哑疾病为例
子代
ddpp
配子
dp
dp
亲代
Dd?Pp?
ddP?p
以多指聋哑疾病为例
DdPp
DP
Dp
dP
dp
ddPp
dP DdPP DdPp ddPP ddPp dp DdPp Ddpp ddPp ddpp
以多指聋哑疾病为例 只患多指 3/8 表现型完全正常 3/8 既患多指又患聋哑 1/8 只患先天性聋哑 1/8
2、性别决定
定义
类型
其他 方式
2.1 性别决定的定义
性别决定是指雌雄异体的生 物决定性别的方式。性别主 要是由基因决定的,作为基 因的载体,某些染色体的出 现与组合,和性别紧密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