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穿越维也纳森林》公开课教案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小学】沪教版五年级上册《穿越维也纳森林》PPT27页

【小学】沪教版五年级上册《穿越维也纳森林》PPT27页
【小学】沪教版五年级上册《穿越维 也纳森林》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穿越维也纳森林》公开课学案第二课时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穿越维也纳森林》公开课学案第二课时

《穿越维也纳森林》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将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出来,领会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游记的特点,并进行写作迁移。

2.体悟维也纳森林和惊世之作诞生之间的联系,感受蕴藏在森林中的动人故事赋予维也纳森林的无穷魅力。

二、重点难点1.重点:积累描写维也纳森林美景的词句。

2.难点:体悟维也纳森林和惊世之作诞生之间的联系,感受蕴藏在森林中的动人故事赋予维也纳森林的无穷魅力。

三、导学问题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课文是怎样描写维也纳的美景的?2.课题中的穿越仅仅是穿越维也纳森林吗?读了文中的三个有关音乐家的故事后,你觉得还有没有更深层的含义?四、参考资料音乐之都维也纳旁有一座举世闻名的森林,维也纳森林。

许多奥地利音乐家都曾经用他们的音乐,描绘过维也纳森林的美丽。

但是对大多数奥地利人来说,维也纳森林旁的格林津(Grinzing)似乎更具吸引力,因为它是著名酒村的聚集地。

维也纳森林位于维也纳城西部,其间的树林草地都是敞开的,是本地人散步、郊游之处。

这里是奥地利著名的富人区,期间散布着各式别墅。

格林津就在森林旁边,原本是一个古老的村镇,背后就是出名的卡伦山(以前奥地利军队大战土耳其人的战场)。

镇里全是做新酒生意的庭院酒家,就是前面是古老房子的店铺,后面就是山坡上的葡萄园。

我们一步入小镇,就看到曲曲弯弯的小路两旁,排列着许多小酒馆,同行的奥地利朋友说,与遍布维也纳大街小巷的各色酒馆不同,在格林津的酒馆喝到的,是当年酿制的新葡萄酒。

根据维政府允许当地的葡萄农出售用自己当年种植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

区别它与传统酒馆很简单,就是看其门前是否挂着一串赤松枝。

那松枝是主人在招呼路人:这里有新酿的好酒,快来品尝吧!夏季,客人就直接坐在葡萄山上喝酒,边喝边品尝各式冷菜和烤肉。

其实,食物的好坏并不要紧,关键要能喝到最新的美酒,同时,随意悠闲的气氛,也是客人们喜欢上这里的理由。

小学五年级语文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案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教案五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摇篮”、“掺和”等词语的意思。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难点:让学生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维也纳有哪些了解呢?2、我们已经初步知道课文是从四个方面来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是那四个方面呢?交流,齐读。

(课件出示四个中心句,齐读)(二)、细读感悟,体会音乐之都的魅力。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方面,知道维也纳是(接读: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让我们在《蓝色多瑙河》的旋律中感受这音乐摇篮,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过渡:维也纳不仅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还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板书(装饰)这里的装饰,你能换个词语吗?(打扮)现在我们就来到维也纳街道,自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维也纳是如何被音乐装饰起来的?a “在这儿,到处可以看到大音乐家们的铜像或大理石像”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从哪里看出来呢?“到处”看出铜像很多,你能想象下,在哪里能看到音乐家铜像或大理石像呢?(交流时出示图片)走在大街上,可以看到()来到花园里,可以看到()站在商店门口,可以看到()你能读出音乐家铜像或大理石像的多吗?指名读。

维也纳到处可以看见音乐家的铜像或大理石像,真是一个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啊,齐读这一段中心句。

装饰维也纳的还有什么?b “为了纪念乐坛大师……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

”从这句话中,你又读出了些什么?老师注意到了两个词语“许多”“多”,将这两个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感受到了什么?(1)句子很精确,体现了语言的严谨。

五年级语文上册 穿越维也纳森林 1教案 沪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穿越维也纳森林 1教案 沪教版

穿越维也纳森林关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生字,理解“妩媚万分”、“触景生情”等词语,积累文中描写维也纳森林美景的词句。

2.结合课内外资料,感悟维也纳森林和惊世之作诞生之间的联系,感受蕴藏在森林中的动人故事赋予维也纳森林的无穷魅力。

3.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4.领会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游记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描写维也纳森林美景的词句。

2.感悟维也纳森林和惊世之作诞生之间的联系,感受蕴藏在森林中的动人故事赋予维也纳森林的无穷魅力。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1.[出示课题]学生轻声读课文,想想:维也纳森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学生交流,教师梳理,小结板书:优美的景色动人的故事(说明:学生初读课文,说说对课文的整体印象,教师的梳理和板书其实是对课文的概括。

)二、学习感悟课文(一)优美的景色1.课文是怎样描写维也纳森林的美景的?浏览课文,将描写维也纳景色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

2.交流,出示:这片苍翠而幽静的森林从维也纳市的西南部向南绵延展开,连绵起伏。

美丽的美伦纳河悠悠流过,溪泉淙淙,百鸟争鸣。

两岸葱郁的树木倒映水中,水清林绿,荡游其间,妩媚万分。

茫茫森林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在微风吹拂下松涛起伏,就像施特劳斯在《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样:鸟儿的啼唱,流泉的呜咽,微风的低吟,空气的芬芳,使人神往,令人赞叹……1)自由朗读,指导朗读。

理解“妩媚万分”2)观看视频感受美。

3)带着美好的感受朗读。

4)配乐朗读(说明:引导学生朗读写景的句子,并通过视频观赏美景,来感受、品味美景。

)(二)动人的故事1.维也纳森林的美丽景色真实令人陶醉,在森林中有着许多美丽而幽雅的小村庄,至今仍然保留着几百年前的古朴风貌。

在这里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几个动人的故事呢?分别是关于谁的故事?自读,交流(施特劳斯、贝多芬、舒伯特)。

2.他们在维也纳森林中创作出不朽的名篇(板书:创作名篇)。

请你读读这三个动人的故事想一想,恬静神秘的维也纳森林和作曲家惊世之作的诞生之间有什么联系?找找文中的语言动笔划一划,说一说。

2019最新整理-(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穿越维也纳森林 1

2019最新整理-(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穿越维也纳森林 1

2019最新整理-(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穿越维也纳森林 1关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生字,理解“妩媚万分”、“触景生情”等词语,积累文中描写维也纳森林美景的词句。

2.结合课内外资料,感悟维也纳森林和惊世之作诞生之间的联系,感受蕴藏在森林中的动人故事赋予维也纳森林的无穷魅力。

3.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4.领会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游记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描写维也纳森林美景的词句。

2.感悟维也纳森林和惊世之作诞生之间的联系,感受蕴藏在森林中的动人故事赋予维也纳森林的无穷魅力。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1.[出示课题]学生轻声读课文,想想:维也纳森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学生交流,教师梳理,小结板书:优美的景色动人的故事(说明:学生初读课文,说说对课文的整体印象,教师的梳理和板书其实是对课文的概括。

)二、学习感悟课文(一)优美的景色1.课文是怎样描写维也纳森林的美景的?浏览课文,将描写维也纳景色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

2.交流,出示:这片苍翠而幽静的森林从维也纳市的西南部向南绵延展开,连绵起伏。

美丽的美伦纳河悠悠流过,溪泉淙淙,百鸟争鸣。

两岸葱郁的树木倒映水中,水清林绿,荡游其间,妩媚万分。

茫茫森林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在微风吹拂下松涛起伏,就像施特劳斯在《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样:鸟儿的啼唱,流泉的呜咽,微风的低吟,空气的芬芳,使人神往,令人赞叹……1)自由朗读,指导朗读。

理解“妩媚万分”2)观看视频感受美。

3)带着美好的感受朗读。

4)配乐朗读(说明:引导学生朗读写景的句子,并通过视频观赏美景,来感受、品味美景。

)(二)动人的故事1.维也纳森林的美丽景色真实令人陶醉,在森林中有着许多美丽而幽雅的小村庄,至今仍然保留着几百年前的古朴风貌。

在这里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几个动人的故事呢?分别是关于谁的故事?自读,交流(施特劳斯、贝多芬、舒伯特)。

2.他们在维也纳森林中创作出不朽的名篇(板书:创作名篇)。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穿越维也纳森林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穿越维也纳森林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穿越维也纳森林教学目标1.了解伊索寓言中的经典故事之一“乌鸦和狐狸”的故事情节2.把故事中的人物描写抽象化,将其赋予意义和象征3.在故事中学习“不轻信他人”的道理4.培养学生口语和听力表达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预备知识1.熟知伊索寓言这一文学体裁的特点和构成要素2.能够听懂和发表简单的故事3.知道狐狸和乌鸦的常见形象,并借助语言将其形象化教学准备1.乌鸦和狐狸的形象图片和大型卡通画2.虚拟场景器材,如视频剪辑器教学方法1.形式多样化,如讲解、读书、图片展示、视频展示等等。

2.问答式交流,分组探讨和展示模式。

教学过程1.使用图片展示乌鸦和狐狸的形象,并引入这个寓言的故事背景。

学生可以唱一段歌曲来引入故事情节,提高课程的音乐性。

2.把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抽象化。

对于乌鸦和狐狸的形象,学生可以用他们在寓言中承担的角色来描述他们的特点。

狐狸可以被描述为诡计多端的聪明人,而乌鸦可能被描述为天真的食客。

3.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展示他们是如何理解寓言中人物的特点的,并在小组内形成表述的共识。

然后可以利用虚拟场景技术来模拟场景,让学生更易于投入到学习中去。

4.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的重要性。

通过对故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故事中存在的潜在意义,并探讨故事中存在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5.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小组内让学生根据故事创作朗读成语短文,让短文的内容包含“喻意”和“教训”,并在众人面前演示自己的创意。

6.最后通过问答方式结束课程。

要求学生掌握寓言故事的教训,了解“不轻信他人”的道理,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口语表述,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2.组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图片、短文的表述和讨论能力。

3.分析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表现出的思维和表达质量。

教学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乌鸦与狐狸”的故事背景和情节,通过抽象化人物特点,探讨“不轻信他人”的道理。

2019秋沪教版语文五上《穿越维也纳森林》word教学设计

2019秋沪教版语文五上《穿越维也纳森林》word教学设计

*35 穿越维也纳森林1.了解维也纳森林和惊世之作诞生之间的联系,从中感受蕴藏在森林中的动人故事赋予维也纳森林的无穷魅力,感受音乐家们热爱自然、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情感。

(穿越的意思维也纳森林的特点)2.课文中是怎样直接描写维也纳森林的美景的?用“~~~”在文中划出有关句子。

⑵完成练习:在幽静的森林中,约翰`施特劳斯看了,听到了,想到了,于是触景生情,创作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是啊,维也纳森林的优美景色令人心驰神往。

投影句子:多少年来,有多少音乐家、诗人、画家在这幽深的林中完成了许多不朽的惊世之作,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1. 质疑(由哪些音乐家有什么惊世之作有哪些动人的故事)2. 小组合作学习,认真读读第3节到第5节,1.用“——”划出音乐家和他们的惊世之作。

板书:音乐家惊世作品3. 随机交流:[关于施特劳斯]体会施特劳斯在森林中触景生情,谱写名曲。

[关于贝多芬]⑴读课文,体会贝多芬的痛苦、抗争⑵拓展感受:《海里根斯泰特遗书》⑶指导读句,将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关于舒伯特]⑴交流所见,出示场景:磨坊菩提树水井⑵练习说话:舒伯特在他的住房里经常临窗欣赏这番情景:。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今天,我们跟随作者的足迹(穿越维也纳森林),回顾一路穿越的点点滴滴,让我们感动是音乐家们穿越身体的(病痛)、穿越生活的(贫困),穿越内心的(痛苦),在苍翠幽深的森林里,换以宁静与快乐。

看,茫茫森林(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在微风吹拂下松涛起伏。

)听,林间奏起爱的乐章:(鸟儿啼唱,流泉呜咽,微风低吟,空气芬芳,使人神往,令人赞叹……)板书设计:*35 穿越维也纳森林路线:进入森林来到小村登上古堡音乐家惊世之作动人的故事附送:第九册第八单元2019秋沪教版语文五上《绿毛龟》word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准“咬、嚼、吞”等词语的读音。

联系文章内容理解“恬适、一见钟情、食态可掬、卖弄”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描绘绿毛龟高雅姿态的句子。

最新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穿越维也纳森林》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最新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穿越维也纳森林》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穿越维也纳森林》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将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出来,领会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游记的特点,并进行写作迁移。

2、过程与方法在读中感受,在议中体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悟维也纳森林和惊世之作诞生之间的联系,感受蕴藏在森林中的动人故事赋予维也纳森林的无穷魅力。

教学重点积累描写维也纳森林美景的词句。

教学难点体悟维也纳森林和惊世之作诞生之间的联系,感受蕴藏在森林中的动人故事赋予维也纳森林的无穷魅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1.媒体演示,师述:维也纳自然风光优美,建筑艺术典雅,更让人难忘的维也纳时时离不开音乐。

2.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3.今天,我们将来到维也纳又一个著名的景点,一起去《穿越维也纳森林》。

2、新课学习整体了解打开书本,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初步领略了维也纳森林的魅力,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维也纳留给你的印象。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填空。

作者来到维也纳,进入森林,来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上_____________,听说那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____曾触景生情创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不朽的惊世之作,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学生交流,教师梳理,小结板书:优美的景色动人的故事。

学习课文(一)优美的景色课文是怎样描写维也纳的美景的?交流,出示:这片苍翠而幽静的森林从维也纳市的西南部向南绵延展开,连绵起伏。

美丽的美伦纳河悠悠流过,溪泉淙淙,百鸟争鸣。

两岸葱郁的树木倒映水中,水清林绿,荡游其间,妩媚万分。

正音:淙、妩,理解词语。

指导读句。

带着美好的感受读这段话。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穿越维也纳森林》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穿越维也纳森林》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穿越维也纳森林》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自主地学习课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并能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区别“幽静、幽雅、幽深”等词语的意思。

2.能根据“穿越”森林的线索,将恬静神秘的维也纳森林和作曲家惊世之作的诞生紧紧地联络在一起,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将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诵出来,并自主地积攒文中有关描写维也纳森林美景的词语或句子。

4.收集有关的资料,说说其他音乐家与其作品之间的故事。

重点难点:了解维也纳森林的景色特点及三位作曲家创作惊世之作的过程,从中感受他们热爱自然、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一、印象景物,初步感知1.媒体简介初步领略了维也纳的魅力,用一句话说一说对维也纳的印象。

2.提醒课习题,学生质疑(穿越的意思维也纳森林的特点)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答自由朗诵课文:1.作者穿越森林的路线是怎样的?用“。

”在文中进行标注。

2.课文中是怎样直接描写维也纳森林的美景的?用“~~~”在文中划出有关句子。

3.交流板书:进入森林来到小村来到小村登上古堡4.交流出示1:这片苍翠而幽静的森林从维也纳市的西南部向南绵延展开,绵亘不绝。

美丽的美伦纳河悠悠流过,溪泉淙淙,百鸟争鸣。

两岸葱郁的树木倒映水中,水清林绿,荡游其间,妩媚万分。

(1)正音:淙妩(2)引导读句出示2:茫茫森林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在微风吹拂下松涛起伏,就像施特劳斯在《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样:鸟儿的啼唱,流泉的哽咽,微风的低吟,空气的芬芳,使人憧憬,令人赞赏……(1)指导读句(2)完成练习:在幽静的森林中,约翰`施特劳斯看了,听到了,想到了,于是触景生情,创作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故事品味是啊,维也纳森林的柔美景色令人心驰憧憬。

投影句子:多少年来,有多少音乐家、诗人、画家在这幽深的林中完成了许多不朽的惊世之作,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1. 质疑(由哪些音乐家有什么惊世之作有哪些动人的故事)2. 小组合作学习,仔细读读第3节到第5节,1.用“——”划出音乐家和他们的惊世之作。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穿越维也纳森林》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穿越维也纳森林》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穿越维也纳森林》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维也纳森林的地理、历史及文化背景,掌握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能够理解课文的主旨,把握文章的结构,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优美文字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情感。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人沟通、分享和合作。
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五年级学生,经过前四个年级的学习,他们在语文知识、阅读理解、表达能力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策略进行引导。此外,学生对异国文化的了解有限,对维也纳森林的认知度不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学会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理解课文内容。
5.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阅读,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增进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反思,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结合课文内容,开展跨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促进文化自信心的建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穿越维也纳森林》评课稿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穿越维也纳森林》评课稿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穿越维也纳森林》评课稿一、引言《穿越维也纳森林》是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主人公穿越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本评课稿将对该课文进行详细评析,从内容组织、语言表达、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评课内容分析1. 课文内容概述《穿越维也纳森林》是一篇以现实与想象交织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因为捡了一个音乐盒而穿越到了维也纳森林,他在森林中经历了与动物的对话,亲身感受到了森林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危害,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参与到保护森林的行动中。

2. 课文内容细化解读•第一部分:小男孩捡到音乐盒,穿越到维也纳森林–引出主人公的穿越故事,建立起悬念。

•第二部分:小男孩与森林中的动物发生互动–通过对话,描绘出森林动物的形象,展现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动物们表达了他们对森林环境破坏的忧虑,引导学生关注生态保护问题。

•第三部分:小男孩参与森林保护行动–小男孩和动物们一起拯救森林,呼吁学生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者。

–强调每个人的力量都可以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3. 课文语言表达分析•语言生动形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对话,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词语简练准确:作者运用简练准确的词语,让学生更好理解故事情节。

•视角独特: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教学目标评价1. 课文分析与理解通过学习本课文,学生应该能够: * 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故事情节; *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形象描写和语言表达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本课文的引导,学生应该能够: * 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3. 提升语文素养通过学习本课文,学生应该能够: *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增强语文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建议和改进意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使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 * 创设情境:通过图文结合或故事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穿越维也纳森林PPT教学课件

穿越维也纳森林PPT教学课件

夏天,用电风扇对
人吹风为什么会有凉 爽的感觉?
你理解它的做法吗?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比较
蒸发
不 同 发生温度 点
任何温度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程度
缓慢

1.都是汽化现象

2.都要吸热
沸腾
达到沸点 且 继续吸热
液体表面 和内部 剧烈
液化
1、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2、液化的两种方式: 降低温度、压缩气体体积 3、液化放热.
注意
(1)平时我们看到的”白气”(如冬天说话时口 里冒出的白气)不是气体,因为纯净的水蒸气 是无色无味的,我们看不见,摸不着。我们 看到的白气是一些小水滴,是液体,所以通 常看到有“白气”都发生了液化现象。
(2)判断液化时,一定要弄清楚是哪里的气 体液化,因为液化的一种方式为降低温度, 所以通常为温度高的气体碰到温度低的物体 发生液化。
这片苍翠而幽静的森林 从维也纳市的西南部向南绵延 展开,连绵起伏。美丽的美伦 纳河悠悠流过,溪泉淙淙,百 鸟争鸣。两岸葱郁的树木倒映 水中,水清林绿,荡游其间, 妩媚万分。
茫茫森林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在微风吹
拂下松涛起伏,就像施特劳斯在《维也纳森林
的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样:鸟儿的啼唱,流泉
的呜咽,微风的低吟,空气的芬芳,使人神往,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你感受过吗?
探索实验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探究酒精蒸发是否吸热。 温度计,酒精。
实验步骤:
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觉?
2、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 扇,温度计读数有什么变化?如果温度计不涂 酒精,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会变化吗?
实验结论: 蒸发吸热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35 穿越维也纳森林丨沪教版(2015秋)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35 穿越维也纳森林丨沪教版(2015秋)

穿越维也纳森林教学目标:1、学习字词,辨析“幽静”、“幽雅”、“幽深”词义的不同。

2、根据穿越森林的线索,将恬静神秘的维也纳森林和音乐家惊世之作诞生的故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描写维也纳森林美景的词句。

4、搜集有关资料,说说其他音乐家与其作品之间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根据穿越森林的线索,将恬静神秘的维也纳森林和音乐家惊世之作诞生的故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工具:教学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媒体播放维也纳景色师:在古老的欧洲大地上,有一个国家、有这么一座城市,它虽然不大,却世界闻名,它就是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

维也纳的西南部绵延着青翠茂密的森林,它就是享誉世界的维也纳森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维也纳森林。

2、揭示课题,读题初步领略了维也纳的魅力,能用一句话说说对维也纳的印象吗?3、作者写维也纳,为什么选取穿越维也纳森林来写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要求:(1)读一读: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想一想:作者穿越森林的路线是怎样的?用“。

”在文中进行标注。

(3)划一划:课文中是怎样直接描写维也纳森林的美景的?用“”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1)请学生串读课文。

(2)读词语:恬静苍翠百鸟争鸣触景生情生机勃勃俊俏呜咽低吟芬芳“呜咽”的“咽”是一个多音字,还有两个读音,一个是yàn,谁能为它组个词?(狼吞虎咽)另一个是yān,谁来组词?(咽喉)yè“低吟”的“吟”最后一笔是横折。

(3)交流自学要求(2)随机板书:路线:进入森林来到小村登上古堡(4)交流自学要求(3):出示1:这片苍翠而幽静的森林从维也纳市的西南部向南绵延展开,连绵起伏。

美丽的美伦娜河悠悠流过,溪泉淙淙,百鸟争鸣。

两岸葱郁的树木倒映水中,水清林绿,荡游其间,妩媚万分。

①正音:淙妩②把句子读正确。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穿越维也纳森林_沪教版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穿越维也纳森林_沪教版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穿越维也纳森林_沪教版
1)
2)空气的芬芳,使人神往,令人赞叹……(朗读体会)
一、再读课文,小组深入学习。

1、是啊!这些句子的描写无不令我们对这世界闻名的维也纳森林神往,那么这
恬静神秘的维也纳森林和作曲家惊世之作的诞生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维也纳森林作曲家作品
(学生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据说,圆舞曲的“国王”约翰﹒施特劳斯触景生情,用动人的旋律,描述了波光粼粼、蜿蜒多姿的多瑙河。

叙述了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维也纳森林的美丽景色。

贝多芬怀着巨大的悲痛,以坚强的毅力写下了著名的《海里根斯泰特遗书》,表达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愤愤不平。

舒勃特在他的住房里经常临窗欣赏这番情景,并唤发起强烈的创作意识,后来谱写了《美丽的磨坊姑娘》这首名曲。

朗读指导,感受作家每一部作品的诞生都是与当时的背景、人物的心情或者感人的故事有关。

二、总结课文,课后拓展
名的维也纳森林神往,是这恬静而神秘的维也纳森林激发了作曲家们创作的激情,写下了许多惊世之作,我们中国作家冼星海曾经站在黄河边,目睹黄河的滚滚波涛,浊流宛转,掀起万丈狂澜的气势,写下了著名的《黄河大合唱》,其实课外还有许多作曲家们谱写曲子的故事,让我们课后做个有心人收集这样的故事,下节课我们准备开个“走进音乐”的欣赏交流活动。

【板书设计】
维也纳森林作曲家作品
维也纳森林约翰﹒施特劳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维也纳森林约翰﹒施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
海里根斯泰特村子贝多芬《海里根斯泰特遗书》
欣特布吕尔小村舒伯特《美丽的磨坊姑娘》。

2022-2022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穿越维也纳森林》公开课

2022-2022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穿越维也纳森林》公开课

2022-2022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穿越维也纳
森林》公开课
《穿越维也纳森林》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理解“妩媚万分”、“触景生情”等词语,积累文中描写维也纳森林美景的词句。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积累描写维也纳森林美景的词句。

赋予维也纳森林的无穷魅力。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课文是怎样描写维也纳森林的美景的?
2.维也纳森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维也纳森林位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市,是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森林是一片保持原始风貌的天然林,主要由混合林和丘陵草地组成,共1250平方公里,一部分伸入维也纳市。

维也纳森林旁倚美伦河谷,水清林碧,给这座古城增添了无比的妩媚。

同时,维也纳森林还对洁净空气起着重要作用,拥有“城市的肺”的美
誉。

施特劳斯谱写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更使它名扬世界。

森林里有许多清流小溪、温泉古堡以及中世纪建筑的遗址和古老的寺院,但最吸引人的则是一些美丽而幽静的小村庄。

几个世纪以来,许多音
乐家、诗人、画家在此渡过漫长的时光,产生不少名扬后世的不朽之作。

“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的外祖父在维也纳森林中的扎尔曼村有一所爬满青藤的乡间小舍,小施特劳斯就是在这里渡过了他的青少年时光。

自1829年起,他常在维也纳森林中度夏。

森林中百鸟的啼鸣、流泉的呜咽、微风的低吟、空气的芬芳、马车的得得声都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诞生了。

2。

五年级语文学案 穿越维也纳森林(区一等奖)

五年级语文学案 穿越维也纳森林(区一等奖)

穿越维也纳森林【学习目标】1.在反复诵读中,初步感知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1.反复诵读课文,初步感知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1.读拼音,写汉字。

维也nà()森林有370万公qǐng()。

森林里多为阔叶林,yú();槐、桉、桐、bǎi ()等十种树木交相混杂。

许多飞qín()走兽在此安家。

这真是上天cì()给奥地利人的礼物。

2.请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公顷(qǐng/qīng);颁发(pān/bān);柏树(bǎi/bó);骤然(zhòu/jù);眺望(tiào/tiǎo);炫目(xuán/xuàn)。

3.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宜人;温()尔();层层()();()()所及;无边()();赏心()()。

(1)森林上空,树叶(),密不透风。

(2)今天天气晴朗,只要(),那些远山上的树木,都看的清清楚楚。

(3)放眼望去,辽阔的大海真是()。

4.挑自己最喜欢读的段落或者句群大声朗读,争取能背诵。

5.森林给人的感受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之间怎样的关系?为保持这样的关系维也纳人做了哪些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越维也纳森林》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将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出来,领会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游记的特点,并进行写作迁移。

二、过程与方法
在读中感受,在议中体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悟维也纳森林和惊世之作诞生之间的联系,感受蕴藏在森林中的动人故事赋予维也纳森林的无穷魅力。

教学重点
积累描写维也纳森林美景的词句。

教学难点
体悟维也纳森林和惊世之作诞生之间的联系,感受蕴藏在森林中的动人故事赋予维也纳森林的无穷魅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1.媒体演示,师述:维也纳自然风光优美,建筑艺术典雅,更让人难忘的维也纳时时离不开音乐。

2.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3.今天,我们将来到维也纳又一个著名的景点,一起去《穿越维也纳森林》。

二、新课学习
整体了解
打开书本,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初步领略了维也纳森林的魅力,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维也纳留给你的印象。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填空。

作者来到维也纳,进入森林,来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上_____________,听说那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曾触景生情创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等不朽的惊世之作,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学生交流,教师梳理,小结板书:优美的景色动人的故事。

学习课文
(一)优美的景色
课文是怎样描写维也纳的美景的?
交流,出示:
这片苍翠而幽静的森林从维也纳市的西南部向南绵延展开,连绵起伏。

美丽的美伦纳河悠悠流过,溪泉淙淙,百鸟争鸣。

两岸葱郁的树木倒映水中,水清林绿,荡游其间,妩媚万分。

正音:淙、妩,理解词语。

指导读句。

带着美好的感受读这段话。

指名读,齐读。

(二)动人的故事
维也纳森林的优美景色确实令人陶醉,但我想他之所以闻名天下,绝不仅仅因为这些。

(引读第三节一、二句)
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惊世之作,这样动人的故事,你又了解了哪些呢?简单交流。

选择你喜欢的故事,仔细地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这个故事会留给你那么深刻的印象?
交流:
施特劳斯的故事
指名交流
理解:触景生情。

播放录像,创设情境,体会施特劳斯在森林中触景生情,谱写了惊世之作。

完成练习:
在维也纳森林中,施特劳斯欣赏到了这样美丽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他感受到了__________,于是,他________________。

指导朗读。

贝多芬
指名交流。

出示补充资料,体会贝多芬当时的心情?指导读句。

贝多芬之所以称得上伟大就在于他并没有屈服于命运,出示补充资料。

谈谈此时最大的感触?指导读句。

整段朗读。

舒伯特
交流所见。

我们是不是也能通过这些来想象当年的场景。

出示:
磨坊菩提树水井舒伯特故居
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清晨。

指导朗读。

(三)情感升华
整体回顾,深入体会维也纳森林的魅力。

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三、结论总结
全文分为6小节,第一节从维也纳这座城市入手,概括了维也纳处处蕴藏着音乐的源泉,回荡着动人的旋律。

首先将读者引入了这座城市所带来的独特的音乐氛围之中,也为下文的内容做了铺垫。

以下各小节分别从美丽的美伦娜河、美丽而幽雅的小村庄、欣特布吕尔小村中的磨坊和水井以及卡伦古堡入手,既而引出了一位位音乐家及他们的惊世之作的诞生。

四、课堂练习
维也纳森林,你默默地向世人展示着迷人的魅力: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业布置
1.抄写词语。

2.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3.搜集有关的资料,说说其他音乐家与其作品之间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穿越维也纳森林
优美的景色触景生情动人的故事
战胜命运(创作名曲)
激发灵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