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人教版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人教版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动 物的分类如图所示:1. 鸟的特征:鸟有 羽 和 翼 ,多数善于 飞行;它们的身体呈 纺锤形 ,可以降低飞 行时的 阻力 ;有角质的 喙 ,足上有 鳞 片 。

第三节 我国的珍稀动物1.我国的珍稀动物及主要分布区域: 珍稀动物名称 分布区域2. 鸟的羽毛分正羽 和 绒羽 。

如图所示:3.哺乳动物的特征:哺乳动物的身体表面都 有 毛 ,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 个部分;它们都用 乳汁 喂养后代;用肺 呼 吸.四川、甘肃、陕西的山区 小兴安岭、长白山一带 广西南部植被繁茂的地区 长江中下游及其支流、湖泊 长江 3. 鱼的特征:鱼终生生活在 水中 ,鱼类的 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个部分;大部分 有 鳞 ,用 鰓 呼吸,用身体的摆动和鳍的 协作进行 运动 。

普氏原羚 西北地区第二节 动物的分类2. 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动物的生存:(1)砍伐森林导致野生动物失去营巢环境。

(2)人类为了获取资源而疯狂猎盗。

(3)人类修建的建筑物挤占动物的栖息地。

3.野生动物生存受威胁的等级划分:濒危:指动物的野生群体数量已降到濒 临灭绝的程度。

而且危险依然存在。

易危:指野生动物群体数量明显下降, 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1.昆虫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分 头 、 胸 、 腹 三部分,头部有一对 触角 和一对 复 眼 ,胸部有 三 对足。

如图所示:2.两栖动物的皮肤 裸露 ,一般没有 鳞 和 甲 。

它们的幼体用 鰓 呼吸 ,适于 水 中 生活;成体主要用 肺 呼吸 ,适于 陆上 生活。

3.爬行动物的特征: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 脊椎 动物,它们的身体表面一般 稀有:指动物自定名以来,记录的数量 就有限。

有 鳞 或 甲 ,用 肺 呼吸。

4.动物的分类主要依据身体的 外部形态 、 内部结构 、 胚胎发育 特点等。

根据身第二单元 动植物的繁殖第四节 用种子繁殖望天树、凤仙花);5.靠动物粪便传播(草 莓等).1. 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它们的颜色、大小、形 状等一般不相同。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梳理人教鄂教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梳理人教鄂教版

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梳理•人教鄂教版第一单元:生活和科学1.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方法和知识体系。

2.科学的四种基本技能包括观察、比较、分类和实验。

3.观察是运用感官来获取信息的过程。

4.比较是将事物的特点进行对比,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

5.分类是将事物按照某种特点进行归类。

6.实验是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来验证假设。

7.科学家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人员,他们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发现和解释规律。

第二单元:天文地理1.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是一个蓝色的球体。

8,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的交替,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四季的变化。

9.人们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和阴影的变化来判断时间。

10地球上有五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欧洲。

11地球上有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12我们生活的中国位于亚洲大陆。

13地球表面有许多地理现象,如山脉、平原、河流、湖泊等。

第三单元:生物世界1.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

14动物可以分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等。

15动物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和特点,适应了不同的生活环境。

16植物可以分为水生植物、陆地植物和空气植物等。

17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制造食物和释放氧气。

18植物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可以提供食物、氧气和美丽的环境等。

第四单元:物质与能量1.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2.物质可以通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进行转换。

3.物体的重量是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

4.物体的形状是由物体的性质和外力共同决定的。

5.能量是使物体发生变化或产生工作的原因。

6.能量可以分为机械能、光能、声能、电能和热能等。

7.能量可以转换和传递,例如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第五单元:科学实验1.科学实验是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来验证假设,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

2.科学实验要进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实验计划、收集实验材料和准备实验器材等。

3,科学实验的步骤包括提出问题、制定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等。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一.我们又长大了1.青少年的身体是在不停地生长发育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身高在逐渐增长。

二.升旗台在哪里1.八个方位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2.要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首先要选取一个参照物。

参照物不同,描述方式也不同。

3.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规律先确定东方,再由“前北后南左西右东”确定方位。

这里的参照物是“太阳”。

三.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1.旗杆顶上有个滑轮装置,叫做“定滑轮”。

2.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

3.滑轮分为两种,一种叫“定滑轮”,一种叫“动滑轮”。

定滑轮不能省力气,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气,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4.滑轮组: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使用的装置。

四.旗杆的影子1.一天中影子和方向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五.影子为什么会变化1.旗杆的影子在一天中不断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有一定规律。

2. 旗杆影子的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东升西落,太阳越高,影子越短,太阳的方位变化,影子的方位随之变化。

六.校园里有哪些动植物1.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和动物;非生物指没有生命的物体。

2.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都对刺激有反应。

十二.追寻风的足迹1. 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

比如,从北方吹来的风叫北风,从东北方吹来就叫东北风2. 风的大小用风力表示,风力有十三个等级,零级最小(无风),十二级最大。

3. 为了准确测量风的方向和大小,气象台是用风向标和风力计来测量的。

十三.是谁制造了风 1.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2.自然界的风是太阳使空气流动起来形成的。

十四.云的观测1. 观测云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天气。

云状、云量是云的观测的重要内容。

2. 根据外形特征,云可分成层状云、积状云和波状云等。

3. 把整个天空划分为十等分,估计一下天空中所有云能占几份(十分之几)就是几个云量。

人教版鄂教版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重点考点

人教版鄂教版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重点考点

人教版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重点考点必背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第一节鸟和哺乳动物1.鸟的特征:鸟有羽和翼,多数善于飞行;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有角质的喙,足上有鳞片。

2.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

3.哺乳动物的特征:哺乳动物的身体表面都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它们都用乳汁喂养后代;用肺呼吸.4.鱼的特征:鱼终生生活在水中,鱼类的身体可分为头、躯于和尾三个部分;大部分有鳞用鰓呼吸,用身体的摆动和鳍的协作进行运动。

第二节动物的分类1.昆虫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

2.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一般没有鳞和甲。

它们的幼体用鰓呼吸,适于水中生活;成体主要用肺呼吸,适于陆上生活。

3.爬行动物的特征: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表面一般有鳞或甲,用肺呼吸。

4.动物的分类主要依据身体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胚胎发育特点等。

根据身体内是否有脊椎骨所组成的脊椎,科学家将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动物的分类如图所示:第三节我国的珍稀动物1.我国的珍稀动物及主要分布区域:2.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动物的生存:(1)砍伐森林导致野生动物失去营巢环境。

(2)人类为了获取资源而疯狂猎盗。

(3)人类修建的建筑物挤占动物的栖息地。

3.野生动物生存受威胁的等级划分:濒危:指动物的野生群体数量已降到濒临灭绝的程度。

而且危险依然存在。

易危:指野生动物群体数量明显下降,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稀有:指动物自定名以来,记录的数量就有限。

第四节动物的繁殖1.鸡蛋包括胚盘、蛋黄和蛋白。

2.很多动物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

昆虫、鱼、鸟和两栖动物的受精卵都是在母体外孵化的,这种繁殖方式叫卵生。

哺乳动物受精卵是在母体内发育成幼体从母体中生出,这种繁殖方式叫胎生。

第五节用种子繁殖1.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它们的颜色、大小、形状等一般不相同。

2.菜豆种子和蚕豆种子的都是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其中胚由胚芽、胚根、子叶组成。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1、知道自己的身高、体重、臂长、头围、坐高、脚长。

2、制作一张身体生长记录卡包括哪些内容?答:包括姓名、时间、身高、体重、臂长、头围、坐高、脚长等,还要贴上自己的照片,总结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

4、我们的身体哪些部位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哪些部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根据过去的身体变化预测自己一年后的变化?答:我的头围变化不大,手掌的指纹和三年级是一样,没有变化;发生明显变化的是我的身高,体重也明显增加,还有我的臂长和坐高都明显增加。

根据这些变化我估计我明年的身高会增加3厘米,体重会增加2公斤,坐高会增加1厘米;头围变化不大可能会增加1厘米,指纹不会变化。

5、我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答:我长高了,体重增加了,指纹没有变化,头围变化不大。

身体有些部位变化明显,有些变化不明显,有些没有变化。

2、升旗台在哪里1、在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时,需要选定另一个物体作(参照物)。

2、人们常用(前)(后)(左)(右);为了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会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方向。

3、说说升旗台在校园的什么地方?你是以什么为参照物?每个同学的描述一样吗?为什么?答:升旗台在校园教学楼的正东方向。

我以教学楼为参照物。

每个同学的描述不一样,因为每个同学选择的参照物不一样。

4、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辨认方向?答:白天可以利用太阳辨别方向,太阳东升西落;晚上北斗星在正北方;还可以利用自然界的植物辨认方向,枝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

3、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1、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2、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的作用能改变方向不能省力。

3、跟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动滑轮的作用能省力,不能改变方向。

4、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的装置叫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方向。

5、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该处运用滑轮有什么好处?答:窗帘上用到了滑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起重机上也用到了滑轮,这些滑轮是滑轮组,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可以省力。

鄂教版:四年级上科学复习资料F附答案

鄂教版:四年级上科学复习资料F附答案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提后画√,错的画×)1、我们小学今天的气温是28度(×)2、百叶箱内的温度计的水银泡(感温泡)距离地面1.5米(√)3、风从东南方吹来的风,我们就叫它东南风(√)4、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是下午1点-3点(√)5、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是6月(×)6、我们见到树枝摇晃,说明今天的风是三级微风(√)7、如果天空中布满乌云,云量就是10个,今天一定要下雨(×)8、雨滴模糊成片,雨声激烈,地面很快形成积水,这时下的是中雨(×)9、人们通过气象雷达、激光、气象卫星等现代科技手段可以预测近期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的情况(√)10、观察动物的表现和一些自然现象也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天气(√)11、自然界风的形成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而形成的(×)12、住在海边的人都感觉的到,白天风从海上吹来,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三、选择题(将你认为对的题号填入题后“()”号内)1、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段是(A)A、凌晨3-5点B、半夜C、上午D、下午2、下面地点测量的气温可以代表校园里的气温的是(C)A、教室内B、校门口C、树荫下D、操场上3、风从东方吹来,现在刮得是(B)A、北风B、东风C、南风D、西风4、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今天吹的是(A)A、北风B、东风C、南风D、西风5、大自然的风的制造者,主要的是(D)A、地球的引力B、流水的力量C、空气的浮力D、太阳的热辐射力第四单元(18——21课)一、填空题1、在学校里我们做的最多的体育运动是(做操、跑步等)。

2、用仪器可以(更准确、清楚地)反映身体的状况。

3、打球时,身上(发热),跑得太快时,感到(上气不接下气),胸部(剧烈起伏)运动。

4、人的呼吸是(一个连贯)的过程,需要许多器官(共同配合)来完成。

人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的。

5、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其分支组成。

人教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解读

人教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解读

人教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解读知识点1:物体的重量物体的重量是指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力,用“N”表示。

重量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量也越大。

知识点2:物体的浮力物体在液体中会受到上浮的浮力,浮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

当物体的体积大于所排开液体的体积时,物体会浮在液体上;当物体的体积小于所排开液体的体积时,物体会沉在液体中。

知识点3: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物体质量,用“g/cm³”表示。

密度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小,物体的质量越小。

密度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体会浮在液体上还是沉在液体中。

知识点4:磁性物质磁性物质是指具有吸引铁或钢铁的性质的物质,如铁、钢铁和镍等。

这些物质可以通过磁铁产生磁力,吸引其他磁性物质。

知识点5:非磁性物质非磁性物质是指不具有吸引铁或钢铁的性质的物质,如木头、塑料和玻璃等。

这些物质无法通过磁铁产生磁力,也无法被磁铁吸引。

知识点6:温度的变化温度是物体热量的表现形式,用“℃”表示。

温度的变化可以引起物体的体积变化,当温度升高时,物体的体积会膨胀;当温度降低时,物体的体积会收缩。

知识点7:水的三态水可以存在三种不同的状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当水的温度低于0℃时,水会凝固成为冰,处于固态;当水的温度在0℃到100℃之间时,水会处于液态;当水的温度超过100℃时,水会变成水蒸气,处于气态。

以上就是人教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的部分知识点解读。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重量、浮力和密度,以及磁性物质和非磁性物质的特点,还可以认识到温度对物体的影响以及水的三态变化。

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对科学世界的探索和理解。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一、导言欢迎阅读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材。

本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各种有趣的科学实验和活动,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本教材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

二、生命科学1、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学生将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的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同时,学生将了解植物如何利用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和氧气。

2、动物的生命活动: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了解动物如何获取食物、如何进行呼吸、如何进行运动等。

同时,学生还将了解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微生物的世界:微生物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了解微生物的种类、生长和繁殖,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三、物质科学1、材料:学生将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包括金属、塑料、木材等。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如何比较和测量材料的硬度、韧性、密度等属性。

2、力和运动: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了解力的概念、类型和作用效果,以及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工具测量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如何计算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3、空气和水:空气和水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物质。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了解空气的组成、性质和作用,以及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工具测量空气和水的温度、湿度等属性。

四、地球与宇宙科学1、地球的构造和地形:学生将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地壳运动和地震等地质现象。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如何识别不同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征。

2、天文常识: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了解太阳系中行星、卫星和恒星的基本知识,以及宇宙中的一些神秘现象,如黑洞、星云等。

3、环境与保护:学生将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学生将学习如何减少废弃物、保护水资源、回收利用物品等环保知识。

五、结语通过学习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学生将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人教版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知识点1.在辽阔的大自然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不同的(动物)不仅(身体)有差异,(运动方式)也各有特点。

2.水牛和牛背鹭是常见的动物,它们经常出现在(水田)、(沼泽地)等处。

3.鸟有(翼)和(羽毛),多数善于(飞行),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有角质的(喙),足上有(鳞片)。

4.绵羊、梅花鹿、猫和兔的身体表面都有(毛),它们都用(乳汁)喂养后代,属于(哺乳动物)。

5.有(翼)、能(飞行)是鸟的重要特征。

6.用(鳃)呼吸、在(水中)生活是鱼的重要特征。

7.根据身体内是否有由脊椎骨所组成的脊柱,科学家将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8.蝗虫、蝴蝶的身体有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

这样的动物叫作昆虫。

9.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身体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胚胎发育特点)等。

10.两栖动物的皮肤裸落,一般没有(鳞)或(甲)。

它们的幼体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成体主要用(肺)呼吸,适于(陆上)生活。

11.野生动物身上常有(致病微生物),不能(食用)。

12.鲤鱼和鲨鱼相同的地方是有(鳃)和(鳍)。

13.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它们身体表面一般有(鳞)或(甲),用(肺)呼吸。

14.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动物,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15.(白头叶猴)主要分布在广西南部植被繁茂的地区。

(中华秋沙鸭)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长白山一带繁殖。

(扬子鳄)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其支流、相连的湖泊。

(中华鲟)主要分布于长江。

(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陕西的山区。

16.白鱀豚是我国特有的(淡水鲸),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

濒危动物白鱀豚主要以(鱼类)为食。

17.人类的一些行为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如(砍伐森林)、(盗猎)、(修建建筑物挤占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18.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在西北许多地方都曾有分布。

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全册知识点总结

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全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天气与气候1.一天的气温1、空气的温度简称气温。

2、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做气温计,气温计由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等部分组成,读数时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

3、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在室外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空旷处、距离地面约1.5米测得的空气温度。

4、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早晚温度低,中午及午后温度高。

5、气象人员一般用安装在百叶箱中的温度表测量气温。

百叶箱一般安放在草坪上,箱门向北开,避免阳光直射入箱内。

箱内温度表的玻璃泡要距离地面1.5米左右。

6、百叶箱内主要安装的有干球温度表、湿度表、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

7、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有定时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根据需要,还会有日均温、月均温和年均温。

2.风向和风力1、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

比如从东面吹来的风叫做东风。

风向有东风、西风、南风、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西北风等。

2、风力是指分的强度。

一般根据风吹到地面或海面的物体上产生的各种现象,把风力的大小分为13级,最小是0级,最大是12级。

现在气象部门有把12级以上、摧毁力极大的风补充到18级。

3、风力歌: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2级风来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动小树摇,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便,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12级陆上很少见。

4、我们可以制作简易的“风向标”或“风旗”来观测风。

风向标静止后,箭头所指示的方向就是风向。

5、风不仅有方向,还有速度,即风速。

不同的风速对应不同的风力等级。

气象部门常用风向风速仪观测风向和风速。

其中,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即为来风方向,根据风杯的转速可以计算出风速。

风速一般以米/秒为单位。

除此之外,还有手持风速仪。

3.观测云和雨1、云和雨也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2、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情况。

把观察范围内的天空均分为10份。

估计云遮蔽的份数,就是云量。

人教版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背诵提纲

人教版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背诵提纲

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1、鸟有哪些共同特征?答:鸟有翼和羽毛,多善于飞行;它们的身体呈防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有角质的喙,足上有鳞片。

(家禽也属于鸟类)2有翼能飞的动物都是鸟吗?答:错。

有翼能飞是鸟的重要特点,但不是只要有翼就都是鸟,比如蝙蝠、鼯鼠就不是鸟,是哺乳动物。

3哺乳动物的特点是什么?答:它们的身体表面都有毛;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部;都用乳汁哺育后代;胎生、恒温、用肺呼吸4动物分类标准是什么?答:一是身体的外部形态;二是内部结构;三是胚胎发育等5、鱼的特点是什么?答:在水中生活,都有鳃、鳍,用鳃呼吸。

鲸在水里生活但不是鱼,它用肺呼吸所以是哺乳动物。

6、昆虫的特点是什么?答:昆虫的特点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蝗虫、蝴蝶、蛛蛛、蜻蜓、蚂蚱等老都是的7、两栖动物的特点?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

一般没有鳞和甲,它们的幼体用鳃呼吸。

适于水中生活;成体主要用肺呼吸,适于陆地生活。

如青蛙、大鲵8、爬行动物的特点是什么?答:身体表面有鳞和甲,用肺呼吸。

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如蛇、龟、蜥蜴等9、根据动物体内是否有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哪两类?它们分别包含哪些动物?答: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包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和其他。

无脊椎动物包含昆虫和其他10、野生动物生存受威胁的等级划分是什么?答:分为濒危、易危、稀有三个级别。

濒危指动物的野生群体数量已降到濒危灭绝的程度,而且危险因素依然存在。

如白鳍豚、杨子鄂、白头叶猴、中华沙鸭、普氏原羚等;易危指野生群体数量明显下降。

需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如中华鲟。

稀有是指动物自定义以来。

记录的数量有限,如熊猫11、人类的哪些行为影响了动物的生存?答:砍伐树木、盗猎、修建建筑、破坏环境,吃野生动物等11、为了保护野生动物,人类做了哪些措施,我们小学生应该怎么做?12、答:人们建立了自然保护区,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等。

人教版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人教版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第一节鸟和哺乳动物1.鸟的特征:鸟有羽和翼,多数善于飞行;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有角质的喙,足上有鳞片。

2.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

如图所示:3.哺乳动物的特征:哺乳动物的身体表面都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它们都用乳汁喂养后代;用肺呼吸.3.鱼的特征:鱼终生生活在水中,鱼类的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个部分;大部分有鳞,用鰓呼吸,用身体的摆动和鳍的协作进行运动。

第二节动物的分类1.昆虫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

如图所示:2.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一般没有鳞和甲。

它们的幼体用鰓呼吸,适于水中生活;成体主要用肺呼吸,适于陆上生活。

3.爬行动物的特征: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表面一般有鳞或甲,用肺呼吸。

4.动物的分类主要依据身体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胚胎发育特点等。

根据身体内是否有脊椎骨所组成的脊椎,科学家将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动物的分类如图所示:第三节我国的珍稀动物(1)砍伐森林导致野生动物失去营巢环境。

(2)人类为了获取资源而疯狂猎盗。

(3)人类修建的建筑物挤占动物的栖息地。

3.野生动物生存受威胁的等级划分:濒危:指动物的野生群体数量已降到濒临灭绝的程度。

而且危险依然存在。

易危:指野生动物群体数量明显下降,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稀有:指动物自定名以来,记录的数量就有限。

第二单元动植物的繁殖第四节用种子繁殖1.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它们的颜色、大小、形状等一般不相同。

2.菜豆种子和蚕豆种子的都是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其中胚由胚芽、胚根、子叶组成。

如图所示:3.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1.适宜的温度;2.一定量的水(种子不能被水全部浸没);3.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不一定需要土壤和阳光。

4.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开花传粉受精后形成的。

5.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有:1.靠风传播(例蒲公英、柳树、芦苇、玉米、水稻等);2.靠动物传播(例:苍耳等);3.靠水流传播(莲蓬、椰子);4.靠自身力量传播(例:望天树、凤仙花);5.靠动物粪便传播(草莓等).第五节不用种子怎么繁殖1.有些植物的根、茎、叶脱离母体后,能生根发芽,长成与母体一样的新植株。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一.我们又长大了1.青少年的身体是在不停地生长发育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身高在逐渐增长。

二.升旗台在哪里1.八个方位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2.要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首先要选取一个参照物。

参照物不同;描述方式也不同。

3.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规律先确定东方;再由“前北后南左西右东”确定方位。

这里的参照物是“太阳”。

三.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1.旗杆顶上有个滑轮装置;叫做“定滑轮”。

2.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

3.滑轮分为两种;一种叫“定滑轮”;一种叫“动滑轮”。

定滑轮不能省力气;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气;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4.滑轮组: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使用的装置。

可以省力气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四.旗杆的影子1.一天中影子和方向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五.影子为什么会变化1.旗杆的影子在一天中不断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有一定规律。

2. 旗杆影子的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东升西落;太阳越高;影子越短;太阳的方位变化;影子的方位随之变化。

六.校园里有哪些动植物1.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和动物;非生物指没有生命的物体。

2.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都对刺激有反应。

3.动植物在分类时必须先确定一个分类标准;不同的分类标准得出的分类结果也不同。

七.观察一棵树树的作用:1.美化环境2.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3.建筑材料4.防风固沙5.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八.小动物的家1.小动物的“家”也就是它们的栖息地;是它们生活、躲藏、休息的地方;虽然不同的动物的“家”各不相同;但都具有隐蔽性的特点。

2.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不同生活习性的动物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九.观察蚂蚁1.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人教版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人教版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人教版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第一节:鸟和哺乳动物科学家将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其中鸟和哺乳动物都有脊椎骨。

鸟的特征包括有羽和翼,能够飞行;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有角质的喙,足上有鳞片。

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

我国珍稀动物的主要分布区域包括大熊猫、中华秋沙鸭、白头叶猴、扬子鳄、中华鲟和白鱀豚。

哺乳动物的特征包括身体表面都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用乳汁喂养后代;用肺呼吸。

第二节:鱼、昆虫、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鱼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个部分;大部分有鳞,用鳃呼吸,用身体的摆动和鳍的协作进行运动。

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

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一般没有鳞和甲。

它们的幼体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成体主要用肺呼吸,适于陆上生活。

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身体表面一般有鳞或甲,用肺呼吸。

第二单元:动植物的繁殖不同植物的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等一般不相同。

菜豆种子和蚕豆种子的都是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其中胚由胚芽、胚根、子叶组成。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量的水(种子不能被水全部浸没)和充足的空气,不一定需要土壤和阳光。

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开花传粉受精后形成的。

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有靠风传播、靠动物传播、靠水流传播和靠自身力量传播。

第三单元:野生动物的保护人类的砍伐森林、猎盗和修建建筑物等活动会影响动物的生存,挤占动物的栖息地。

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威胁的等级划分包括濒危,指动物的野生群体数量已降到濒临灭绝的程度,而且危险依然存在。

易危动物是指野生动物群体数量明显下降,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而稀有动物则是指动物自定名以来,记录的数量就有限。

为了保护这些动物,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比如加强保护和繁殖工作。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用种子繁殖。

有些植物靠风、水、动物传播种子,比如望天树、凤仙花、草莓等。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单元练习题第一单元(1——5课)一、填空题1、和前一年比我们(又长大了)2、科学合理的预测对我们的(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3、在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时,需要选定另外一个物体作(参照物)4、要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弄清楚方向)是很重要的5、学校旗杆的影子在一天中是变化的,早上影子在(西边)、晚上影子在(东边)6、上午旗杆的影子长短也是变化的,从早上到中午影子由(长逐渐变短)二、判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错的画×)1、和一年前比较,我身体变化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2、一年来我的手没有发生变化(×)3、预测不是随意想象,它是对一些问题进行的一种科学合理的推测(√)4、升国旗用的是动滑轮(×)5、通过观测物体的影子可以辨别方向(√)6、动滑轮能省力,定滑轮不能省力(√)7、一天中影子的变化是没有规律可循的(×)8、一天中气温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关(√)三、问答题1、和一年前比,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长高了、增重了、四肢变粗了、女生开始发育、个别男生出现喉结)2、描述学校旗子所在的位置一般以什么作参照物?(一般以校门、教学楼、运动场、广场等为参照物)3、滑轮可以分为几类,各有什么作用?(可分为动滑轮、定滑轮和滑轮组;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4、说一说一天中影子变化的规律?(上午,影子在物体的西边,中午,影子在物体的身下[夏天]或正北方[除夏天以外],下午,影子在物体的东边)5、太阳的运动与物体的影长之间有什么联系?(早上和傍晚太阳高度较低,物体的影子较长,中午太阳高度较高,物体的影子较短)6、太阳的运动与气温之间有什么联系?(早上和傍晚太阳高度较低,阳光斜射,气温较低;中午太阳高度较高,阳光直射,气温较高)7、连接吊车钓钩的滑轮是动滑轮还是定滑轮?(动滑轮)四、实践技能题1、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旅游,你靠什么辨别方向?(晴天白天看太阳,晚上看北斗星;阴天看树冠生长的方向,树冠南边生长的茂盛一些即密一些)2、做课本P7下面的比实验,填表格。

小学四年级的科学上册的总结复习学习资料鄂教版本

小学四年级的科学上册的总结复习学习资料鄂教版本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与一年前对比,我们身体的身高和体重等都有所增添,但我们的指纹、血型、DNA都不会发生改变,此外面部容颜变化不显然。

展望其实不是任意想象,科学合理的展望对我们的科学研究拥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在描绘一个物体的地点时,需要选定此外一个物体作参照物。

假如选定的参照物不一样,那么对同一个物体的地点描述结果有可能不相同。

“在”字后边的事物就是参照物。

如:升旗台在校门的对面,“在”字后边是“校门”,那么“校门”就是参照物。

要正确描绘物体的地点,弄清楚方向是很重要的。

面向东方站即刻,前方是东,后边是西,左面是北,右边是南。

依据滑轮的特色和作用,能够分为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三类。

定滑轮的支架是固定不动的。

定滑轮不可以省力,可是能够改变力的方向,使工作更为便利。

动滑轮连同支架是能够挪动的,动滑轮能够省力,但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综合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长处,它既能够省力,又能够改变力的方向。

物体影子的变化是由地球自转造成太阳地点变化形成的。

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物体影子指向西方,影长较长,此时温度低;夜晚太阳在西方落下,物体影子指向东方,影长较长,此时温度低;正午,物体的影子指向正北方,此时影长最短,温度为一天中最高。

上午影子由长变短,温度由低高升,下午影子由短变长,温度由高降低。

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全部的动物都一定生活在一个它适应的环境中,不一样生活习惯的动物生活的环境也不一样。

固然不一样的动物的“家”各不相同,但都拥有隐蔽性的特色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蚂蚁是用触角进行沟通的。

它们力气很大,是货真价实的鼎力士,喜爱吃甜食,不会游泳。

蝗虫、蝴蝶、蜻蜓、蟋蟀、蚊子、苍蝇都和蚂蚁的特色相像,它们都属于昆虫。

昆虫的共同特色是: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拥有这些特色的动物就是昆虫。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学问背诵要点第 1 课鸟和哺乳动物1.鸟的特征:鸟有羽和翼,多数擅长飞行;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有角质的喙,足上有鳞片。

2.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

如下图:3.哺乳动物的特征:哺乳动物的身体外表都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局部;它们都用乳汁喂养后代;用肺呼吸.3. 鱼的特征:鱼终生生活在水中,鱼类的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个局部;大局部有鳞,用鰓呼吸,用身体的摇摆和鳍的协作进展运动。

4、在宽广的大自然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不同的动物不仅身体有差异,运动方式也各有特点。

5、鸟喙与足的特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取食方式是相互适应的。

6、鸟有哪些共同特征?答:鸟有翼和羽毛,多数擅长飞行;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有角质的喙,足上有鳞片。

7、绵羊、梅花鹿、猫、和兔有哪些共同特征?答:绵羊、梅花鹿、猫和兔的身体外表都有毛,它们都用乳汁喂养后代,属于哺乳动物。

蝙蝠、鼯鼠、鲸都是哺乳动物。

有翼能飞行是鸟的重要特征,用鳃呼吸、在水中生活是鱼的重要特征。

第 2 课动物的分类1.昆虫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局部,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

如下图:2.两栖动物的皮肤暴露,一般没有鳞和甲。

它们的幼体用鰓呼吸,适于水中生活;成体主要用肺呼吸,适于陆上生活。

3.爬行动物的特征: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外表一般有鳞或甲,用肺呼吸。

4.动物的分类主要依据身体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胚胎发育特点等。

依据身体内是否有脊椎骨所组成的脊椎,科学家将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动物的5、用鳃呼吸,在水中生活是鱼的重要特征;鲤鱼和鲨鱼都有鳃和鳍。

6、依据身体内是否有由脊椎骨所组成的脊柱,科学家将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7、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身体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胚胎发育特点等。

8、两栖动物的皮肤暴露,一般没有鳞或甲。

它们的幼体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成体主要用肺呼吸,适于陆上生活。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一.我们又长大了1.青少年的身体是在不停地生长发育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身高在逐渐增长。

二.升旗台在哪里1.八个方位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2.要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首先要选取一个参照物。

参照物不同,描述方式也不同。

3.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规律先确定东方,再由“前北后南左西右东”确定方位。

这里的参照物是“太阳”。

三.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1.旗杆顶上有个滑轮装置,叫做“定滑轮”。

2.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

3.滑轮分为两种,一种叫“定滑轮”,一种叫“动滑轮”。

定滑轮不能省力气,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气,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4.滑轮组: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使用的装置。

可以省力气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四.旗杆的影子1.一天中影子和方向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五.影子为什么会变化1.旗杆的影子在一天中不断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有一定规律。

2. 旗杆影子的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东升西落,太阳越高,影子越短,太阳的方位变化,影子的方位随之变化。

六.校园里有哪些动植物1.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和动物;非生物指没有生命的物体。

2.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都对刺激有反应。

3.动植物在分类时必须先确定一个分类标准,不同的分类标准得出的分类结果也不同。

七.观察一棵树树的作用:1.美化环境2.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3.建筑材料4.防风固沙5.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八.小动物的家1.小动物的“家”也就是它们的栖息地,是它们生活、躲藏、休息的地方,虽然不同的动物的“家”各不相同,但都具有隐蔽性的特点。

2.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不同生活习性的动物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九.观察蚂蚁1.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们又长大了1、知道自己的身高、体重、臂长、头围、坐高、脚长。

2、什么是科学预测?科学预测有什么作用?答:科学预测并不是随意想象,它是我们根据已有的一些知识和经验,并在对过去和现在进行调查、测量和研究的基础上,对一些问题进行的一种科学合理的推测。

科学合理的预测对我们的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3、制作一张身体生长记录卡包括哪些内容?答:包括姓名、时间、身高、体重、臂长、头围、坐高、脚长等,还要贴上自己的照片,总结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

4、我们的身体哪些部位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哪些部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根据过去的身体变化预测自己一年后的变化?答:我的头围变化不大,手掌的指纹和三年级是一样,没有变化;发生明显变化的是我的身高,体重也明显增加,还有我的臂长和坐高都明显增加。

根据这些变化我估计我明年的身高会增加3厘米,体重会增加2公斤,坐高会增加1厘米;头围变化不大可能会增加1厘米,指纹不会变化。

5、我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答:我长高了,体重增加了,指纹没有变化,头围变化不大。

身体有些部位变化明显,有些变化不明显,有些没有变化。

2、升旗台在哪里1、在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时,需要选定另一个物体作(参照物)。

2、人们常用(前)(后)(左)(右);为了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会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方向。

3、说说升旗台在校园的什么地方?你是以什么为参照物?每个同学的描述一样吗?为什么?答:升旗台在校园教学楼的正北方向。

我以教学楼为参照物。

每个同学的描述不一样,因为每个同学选择的参照物不一样。

4、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辨认方向?答:白天可以利用太阳辨别方向,太阳东升西落;晚上北斗星在正北方;还可以利用自然界的植物辨认方向,枝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

3、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1、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2、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的作用能改变方向不能省力。

3、跟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动滑轮的作用能省力,不能改变方向。

4、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的装置叫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方向。

5、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该处运用滑轮有什么好处?答:窗帘上用到了滑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起重机上也用到了滑轮,这些滑轮是滑轮组,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可以省力。

6、为什么向下拉绳子,国旗会向上升呢?答:旗杆上的滑轮是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向下用力,国旗就向上升。

7、仔细观察旗杆,发现了什么?答:旗杆的顶部有一个滑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

4、旗杆的影子1、太阳每天都在运动,早晨太阳在东方,旗杆的影子在西方;中午太阳在南方,旗杆的影子在北方;傍晚太阳在西方,旗杆的影子在东方。

可见太阳方向与旗杆影子的方向总是相反。

2、一天中,阳光下旗杆的影子最短的是中午,最长的是早上和傍晚。

3、不透明的物体在光照下都有影子。

4、旗杆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答:旗杆在阳光的照耀下才会有影子。

5、旗杆的影子在一天中是怎样变化的?答;旗杆的影子是这样变化的:早上影子最长,落在西方,逐步偏向西北,到了中午影子最短,落在北方,从下午到傍晚影子又逐渐变长,方向由北偏向东北,最后落在东方,影子最长。

6、一天中影子发生了哪些变化,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答:一天中影子的长度和方向发生了变化;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一天中影子的长度和方向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同一时刻,不同的物体,在阳光下影子的方向一致,大小长短不一样。

(影子的变化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5、影子为什么会变化1、什么是模拟实验?答:我们在验证自己的推测时不是直接观察研究真实的物体,而是用类似的假想器材来再现演示,这种办法是模拟实验。

2、在做影子的模拟实验时,手电筒怎样移动“旗杆”的影子变化和实际的旗杆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一致?答:手电筒移动的方向和太阳运动的方向保持一致,并且和太阳的运动轨迹相同,才会使变化一致。

3、旗杆影子变化是怎样形成的?答:影子的变化是由太阳的运动形成的,中午的太阳并不是从头顶划过,而是由南方划过。

4、太阳的运动与物体的影长及气温之间有什么联系?答: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气温最低,物体的影子最长;中午太阳当空照,气温最高,物体的影子最短,傍晚时分气温下降到很低,影子也是最短。

6、校园里有哪些动植物1、制作小组观察计划包括哪些内容?答:一、弄清观察目的,二、制定路线图,三、准备工具(木棍、铲子、放大镜、记录纸、笔、昆虫盒)四、不伤害动植物,注意安全,五、作好记录。

2、在校园里寻访动植物时,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答:要防止被一些小动物咬伤,特别是有毒的小动物,不要用手去直接接触和捕捉小动物;不要攀爬,防止摔伤,还要注意所带工具,不要造成伤害。

7、观察一棵树1、树有树冠、树干、树根三部分,树的器官有树根、树干、树皮、树枝、树叶。

2、植物是有生命的,大树是植物也有生命。

3、蘑菇不是植物,是真菌类。

4、观察树木是要注意:不要弄伤了树木,也不要随意采摘叶子。

5、拓印树皮的方法答: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突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6、怎样给树木制作身份证?答:用一张硬卡纸,上面写清树名、树干有多粗、树冠有多大、树有多高、树叶的形状和颜色、树皮的颜色、树龄,最后写上制作人和制作的时间。

8、小动物的家1、在校园里观察小动物需要带的工具有:放大镜、铲子、小棍子、手套等。

2、你打算怎样观察校园里的小动物?答:先制定好观察计划,然后准备好放大镜、铲子、小棍子、手套等工具,再按计划观察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和它们家的环境和特点,最后做好观察记录。

在观察时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同时不要破坏小动物们的生活环境,不伤害小动物。

答;①在纸盒中放入碎石和土壤,②洒入适量的水,③放入蚯蚓④用布盖住并用橡皮筋固定。

观察实验活动结束后把小动物放回大自然。

9、观察蚂蚁1、怎样捕捉蚂蚁?答:在蚂蚁出没的地方放置食物,等蚂蚁出现后用毛笔将蚂蚁刷入瓶内,用带有气孔的盖子盖好。

观察完毕后将蚂蚁放回大自然。

2、怎样才能更好的观察蚂蚁?答;1、将蚂蚁放入透明的玻璃瓶内,限制蚂蚁的活动范围,用放大镜观察。

2、将蚂蚁放入装有水的浅水碟子中,这样它不能到处乱爬,注意不要放置很长时间,以免将蚂蚁淹死。

3、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生活习性?你还有什么其他发现?答:蚂蚁身体黑褐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蚂蚁的生活习性是:蚂蚁喜欢群居,居住在干燥隐蔽的洞穴里,爱吃糖类、面包屑、蔬菜类食物,也吃一些小昆虫。

我发现蚂蚁不会游泳,也不会沉入水底,蚂蚁分为工蚁、蚁后、雄蚁;蚂蚁的爬行速度比较快,有的蚂蚁长有翅膀,还有毒。

4、实验研究:蚂蚁会游泳吗?需要的器材:水槽、水、蚂蚁、毛笔、放大镜实验方法:在水槽里装入适量的水,将蚂蚁用毛笔刷入水槽内,用放大镜观察。

看到的现象:蚂蚁浮在水面上,拼命挣扎,没有沉入水底结论:蚂蚁不会游泳,也不会沉入水底5、蚂蚁怎样搬运食物?答:当蚂蚁发现食物后就会用嘴咬住食物,拖回洞里。

当食物太大时,它就会召集伙伴,许多蚂蚁团结起来,齐心协力把食物搬回家。

10、更多的小动物1、昆虫有哪些共同特征?答: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第三单元11、今天的气温是多少1、空气的温度,就是我们常说的气温。

气温通常用摄氏度表示,也可以用℃表示。

2、测量气温是观测天气的重要内容。

3、气象站测量气温是在百叶箱里进行的。

4、会读温度计上的刻度。

如:20℃读作二十摄氏度,—8℃读作零下八摄氏度。

5、给你一支温度计你打算怎样测量气温?答:选择一个空旷的草坪上,手捏温度计的上端,使温度计的水银泡距离地面1.5米,不让太阳光直射温度计等3—5分钟,读出温度计上的读数,便是当日的气温。

6、一天中气温是怎样变化的?答:早上气温最低,然后气温逐渐升高,到了中午气温最高,到了下午温度又逐渐下降。

12、追寻风的足迹1、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风从什么方向吹来就叫什么风。

如:从北方吹来就叫北风,从东北吹来就叫东北风。

2、风的大小用风力来表示。

风力有十三个等级,从零级到十二级。

3、风向用八个方位表示,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4、为了测量风的方向和大小,气象台是用风向标和风力计来测量的。

5、如何制作风向标?答:①剪大小相同的两片纸,②把两片纸胶到一起,尾部分开,③将缝衣针固定在小棍上④再将缝衣针插入纸片中⑤在风中,纸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6、如何制作风力计?答:①在量角器半圆的圆心处插入一颗铁钉固定②把拴球的棉线系在铁钉上③给小球配重,在小球上插入几颗铁钉,使小球在风大时吹的角度大,风小时吹的角度小④在风中,让量角器顺着风向,观察小球被风吹起的角度。

13、是谁制造了风1、空气的流动产生了风。

2、风是空气的上下运动形成的。

3、生活中还有哪些方法能产生风?产生风的原因是什么?答:电扇,用扇子扇、摩托车从身边经过时,产生风的原因是某种力量使空气流动起来,就形成了风。

4、风的模拟实验实验器材:观烟箱、蜡烛、蚊香、火柴实验过程:把蚊香点燃,放在观烟箱下面的方口附近,观察蚊香烟的流动方向。

再把蜡烛点燃,放进观烟箱里,观察蚊香烟的流动方向有什么变化。

看到的现象:蜡烛点燃后,蚊香烟向观烟箱内流动结论:空气变热流动,就能产生风。

5、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答:太阳把地面的空气变热,空气就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空气又变冷,空气变冷就下降,这样空气有升有降,就流动起来形成了风。

6、关于风的其他知识:有飓风、季风,台风,风还能发电。

14、云的观测1、观测云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天气。

云状、云量是云的观测的重要重要内容。

2、云有各种形状,根据外形特征,云可以分成层状云、积状云、波状云等,我知道的云状还有卷积云、勾卷云、碎雨云。

3、把整个天空划分为十等份,估计一下天空中所有云能占几份,就是几个云量。

例如天空中所有的云大约占天空的十分之五,云量就是五个。

4、当云量小于1时是晴天,云量为1—3时是少云,云量为4—7时是多云,云量为8—10时是阴天。

15、下雨啦1、雨是怎样形成的?答:太阳光把陆地和海洋的水晒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不断上升,遇冷后凝结成云中的小水珠,小水珠越积越多,落下来,就形成了雨。

2、说说水缸穿裙,大雨淋淋的科学道理。

答:水缸穿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水缸壁凝结成了小水珠,所以看上去像穿了裙子一样。

说明空气的湿度较大,水蒸气不断的上升,在空中不断地凝聚,所以不久就会下大雨,因此水缸穿裙,大雨淋淋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3、下雨前地面会返潮,说说其中的科学道理。

答:下雨前必须会有水蒸气不但上升凝聚才会形成雨。

地面返潮,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稍低的地面凝结成小水珠,地面就会很潮湿,形成返潮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