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1——5 课)一、填空题1、和前一年比我们(又长大了)2、科学合理的预测对我们的(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3、在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时 ,需要选定另外一个物体作(参照物)4、要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弄清楚方向)是很重要的5、学校旗杆的影子在一天中是变化的 ,早上影子在(西边) 、晚上影子在(东边)6、上午旗杆的影子长短也是变化的 ,从早上到中午影子由(长逐渐变短) 二、 判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错的画X )1、和一年前比较,我身体变化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V )2、一年来我的手没有发生变化(X )3、 预测不是随意想象,它是对一些问题进行的一种科学合理的推测(V )4、 升国旗用的是动滑轮(X )5、通过观测物体的影子可以辨别方向(V )6、动滑轮能省力,定滑轮不能省力(V )7、一天中影子的变化是没有规律可循的(X ) 8 —天中气温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关(V ) 三、 问答题1、 和一年前比 ,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 (长高了、增重了、四肢变粗了、女生开始发育、个别男生出现喉结)2、 描述学校旗子所在的位置一般以什么作参照物?(一般以校门、教学楼、运动场、广场等为参照物)3、滑轮可以分为几类 ,各有什么作用?(可分为动滑轮、定滑轮和滑轮组;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滑轮组既能省力又 能改变用力方向)4、 说一说一天中影子变化的规律?(上午 ,影子在物体的西边 ,中午,影子在物体的身下 [夏天]或正北方 [除夏天以外 ],下午,影子在物体的东边)5、 太阳的运动与物体的影长之间有什么联系?(早上和傍晚太阳高度较低 ,物体的影子较长 ,中午太阳高度较高 ,物体的影子较短)6、 太阳的运动与气温之间有什么联系?(早上和傍晚太阳高度较低 ,阳光斜射 ,气温较低;中午太阳高度较高 ,阳光直射 ,气温较高) 四、实践技能题1、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旅游 ,你靠什么辨别方向?(晴天白天看太阳 ,晚上看北斗星;阴天看树冠生长的方向 ,树冠南边生长的茂盛一些即密一些) 第二单元( 6——10 课) 一、填空题1、 校园里 ,有许多动植物与我们(和谐地)生活在一起2、 观察树木时 ,不要(弄伤)了树木 ,也不要随意(采摘叶子)3、 我们观察小动物的“家”应该带上(小棍子、手套、放大镜、小铲子)等工具4、 知了的家安在(树上) 、鱼的家安在(水中) 、燕子的家安在(屋檐下)5、 捉来的小动物 ,我们观察后应该(放回大自然)6、 昆虫这类动物的特点是: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腹部有六条腿)7、 观察一棵树的方法有: (测量树干的粗细、拓印树皮、观察树叶)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提后画V ,错的画X )2、通过观察一片树叶可以知道这是一棵什么树(V )4、校园里的树都是一年四季不落叶子的树种(X ) 6、蝴蝶、蛾、蚕、螳螂等大都是昆虫(V ) &灌木是一些长得较矮小的树类(V )1、我们的校园里有许多飞禽走兽(X ) 3、荆门市的市树是石榴(V ) 5、蚯蚓的家安在阴暗潮湿的泥土中(V )1、在什么地方容易找到蜈蚣?(在阴暗的石块、土堆、腐树干等下面容易找到蜈蚣)2、捉到小动物观察后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小动物?(捉到小动物观察后应该将它们放回大自然)3、怎样捉蚂蚁带回家观察?(在蚂蚁出没的地方放置食物、用毛笔将蚂蚁刷入瓶内、用带有气孔的盖子盖好)4、蚂蚁的身体结构有什么特点?(蚂蚁的身体结构的特点是:身体分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条腿,有的蚂蚁还有一对翅膀,是昆虫类动物)5、蜈蚣和蜘蛛为什么不是昆虫?(因为蜈蚣有许多条腿、蜘蛛有八条腿,而昆虫只有六条腿,所以它们都不是昆虫)第三单元(11——17 课)一、填空题1、空气的温度就是我们常说的(气温),常常用(摄氏度〈° C〉表示2、(测量气温)是观测天气的重要内容3、百叶箱是一个里面放有(温度计)等气象观测仪器的物体4、百叶箱箱门朝北,以免(日光直接射入箱内)5、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风从什么地方吹来就叫(什么风)6、为了准确测量风的方向和大小,气象台是用(风向标和风力计)来测量的7、云有各种形状,根据外形特征,云可分成(层状云、积状云和波状云)等8、把整个天空划分为十个等份,估计一下天空中所有云能占几份,就是(几个云量),云量小于(1)时,是晴天;云量为(1-3)时,是少云;云量为4-7 时,是多云;云量为8-10 时,是阴天.9、气象站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雨量的,降雨量是指(雨水在水面积聚的深度),以(毫米[mm] )为单位10、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提后画" ,错的画X)1、小学今天的气温是28度(X)2、百叶箱内的温度计的水银泡距离地面 1.5米(V)3、风从东南方吹来,我们就叫它东南风(V)4、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是下午1点-3点(V)5、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分是6月(X)6、我们见到树枝摇晃,说明今天的风是三级微风(V)7、如果天空中布满乌云,云量就是10个,今天一定要下雨(X)&雨滴模糊成片,雨声激烈,地面很快形成积水,这时下的是中雨(X)9、人们通过气象雷达、激光、气象卫星等现代科技手段可以预测近期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的情况(V)10、观察动物的表现和一些自然现象也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天气(V)11、自然界风的形成是由于地球的转动而形成的(X)12、住在海边的人都感觉的到,白天风从海上吹来,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V)三、选择题(将你认为对的题号填入题后“ ()”号内)1、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段是(A)A、凌晨3-5点B、半夜C、上午D、下午2、下面地点测量的气温可以代表校园里的气温的是(C)A、教室内B、校门口C、树荫下D、操场上3、风从东方吹来,现在刮得是(B)A、北风B、东风C、南风D、西风4、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今天吹的是(A)A、北风B、东风C、南风D、西风5、大自然的风的制造者,主要的是(D)A、地球的引力B、流水的力量C、空气的浮力D、太阳的热力6、荆地区一年中下雨较多的季节是(B)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如果没有百叶箱,应该把温度计放在什么位置测气温?(如果没有百叶箱,应该把温度计放在通风、不被阳光直接照射的位置[ 如树阴下、屋檐下等]测气温)2、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风的方向和大小呢?(用纸条或红领巾、点燃的蜡烛、看风车转动的快慢等方法可以知道风的方向和大小)3、摇动扇子,我们就感觉到有风,这是什么原因?(摇动扇子,我们就感觉到有风,这是由于摇动扇子使扇子周围的空气流动起来,空气流动就形成了风)4、在自然界中,什么物体能使空气流动起来?它是怎样“造”出风来的?(在自然界中,太阳的热能能使空气流动起来。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分析-人教鄂教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分析-人教鄂教版
本文档主要分析了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点。
以下
是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的详细分析:
第一单元:认识科学
- 科学是什么: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方法。
- 科学的特点:科学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可重复性等特点。
- 科学的应用:科学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改善生活。
第二单元:认识物质
-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 物质的性质:物质具有颜色、形状、质地等性质。
-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发生溶解、燃烧、融化等变化。
第三单元:认识能量
- 能量的来源:能量可以来自太阳、风、水等自然界的能量源。
- 能量的转化:能量可以转化为热能、光能、机械能等不同形式。
- 节约能源:我们应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第四单元:认识生物
- 动物的特点:动物可以移动、呼吸、感觉等。
- 植物的特点:植物可以光合作用、吸收水分等。
- 生物的生长:生物可以通过生长增加体积和数量。
第五单元:认识地球
-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天体。
-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 地球的组成:地球由大气层、水圈、岩石圈等组成。
第六单元:认识天气
- 天气的变化:天气可以变化为晴天、阴天、雨天等不同的状态。
- 天气的预报:我们可以通过气象仪器和观察天象来预测天气。
- 天气的影响:不同的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农作物产量有影响。
以上是对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点进行的简要分析。
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科学知识。
人教版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动 物的分类如图所示:1. 鸟的特征:鸟有 羽 和 翼 ,多数善于 飞行;它们的身体呈 纺锤形 ,可以降低飞 行时的 阻力 ;有角质的 喙 ,足上有 鳞 片 。
第三节 我国的珍稀动物1.我国的珍稀动物及主要分布区域: 珍稀动物名称 分布区域2. 鸟的羽毛分正羽 和 绒羽 。
如图所示:3.哺乳动物的特征:哺乳动物的身体表面都 有 毛 ,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 个部分;它们都用 乳汁 喂养后代;用肺 呼 吸.四川、甘肃、陕西的山区 小兴安岭、长白山一带 广西南部植被繁茂的地区 长江中下游及其支流、湖泊 长江 3. 鱼的特征:鱼终生生活在 水中 ,鱼类的 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个部分;大部分 有 鳞 ,用 鰓 呼吸,用身体的摆动和鳍的 协作进行 运动 。
普氏原羚 西北地区第二节 动物的分类2. 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动物的生存:(1)砍伐森林导致野生动物失去营巢环境。
(2)人类为了获取资源而疯狂猎盗。
(3)人类修建的建筑物挤占动物的栖息地。
3.野生动物生存受威胁的等级划分:濒危:指动物的野生群体数量已降到濒 临灭绝的程度。
而且危险依然存在。
易危:指野生动物群体数量明显下降, 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1.昆虫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分 头 、 胸 、 腹 三部分,头部有一对 触角 和一对 复 眼 ,胸部有 三 对足。
如图所示:2.两栖动物的皮肤 裸露 ,一般没有 鳞 和 甲 。
它们的幼体用 鰓 呼吸 ,适于 水 中 生活;成体主要用 肺 呼吸 ,适于 陆上 生活。
3.爬行动物的特征: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 脊椎 动物,它们的身体表面一般 稀有:指动物自定名以来,记录的数量 就有限。
有 鳞 或 甲 ,用 肺 呼吸。
4.动物的分类主要依据身体的 外部形态 、 内部结构 、 胚胎发育 特点等。
根据身第二单元 动植物的繁殖第四节 用种子繁殖望天树、凤仙花);5.靠动物粪便传播(草 莓等).1. 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它们的颜色、大小、形 状等一般不相同。
小学四年级的科学上册的总结复习学习资料鄂教版本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与一年前对比,我们身体的身高和体重等都有所增添,但我们的指纹、血型、DNA都不会发生改变,此外面部容颜变化不显然。
展望其实不是任意想象,科学合理的展望对我们的科学研究拥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在描绘一个物体的地点时,需要选定此外一个物体作参照物。
假如选定的参照物不一样,那么对同一个物体的地点描述结果有可能不相同。
“在”字后边的事物就是参照物。
如:升旗台在校门的对面,“在”字后边是“校门”,那么“校门”就是参照物。
要正确描绘物体的地点,弄清楚方向是很重要的。
面向东方站即刻,前方是东,后边是西,左面是北,右边是南。
依据滑轮的特色和作用,能够分为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三类。
定滑轮的支架是固定不动的。
定滑轮不可以省力,可是能够改变力的方向,使工作更为便利。
动滑轮连同支架是能够挪动的,动滑轮能够省力,但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综合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长处,它既能够省力,又能够改变力的方向。
物体影子的变化是由地球自转造成太阳地点变化形成的。
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物体影子指向西方,影长较长,此时温度低;夜晚太阳在西方落下,物体影子指向东方,影长较长,此时温度低;正午,物体的影子指向正北方,此时影长最短,温度为一天中最高。
上午影子由长变短,温度由低高升,下午影子由短变长,温度由高降低。
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全部的动物都一定生活在一个它适应的环境中,不一样生活习惯的动物生活的环境也不一样。
固然不一样的动物的“家”各不相同,但都拥有隐蔽性的特色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蚂蚁是用触角进行沟通的。
它们力气很大,是货真价实的鼎力士,喜爱吃甜食,不会游泳。
蝗虫、蝴蝶、蜻蜓、蟋蟀、蚊子、苍蝇都和蚂蚁的特色相像,它们都属于昆虫。
昆虫的共同特色是: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拥有这些特色的动物就是昆虫。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一.我们又长大了1.青少年的身体是在不停地生长发育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身高在逐渐增长。
二.升旗台在哪里1.八个方位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2.要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首先要选取一个参照物。
参照物不同,描述方式也不同。
3.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规律先确定东方,再由“前北后南左西右东”确定方位。
这里的参照物是“太阳”。
三.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1.旗杆顶上有个滑轮装置,叫做“定滑轮”。
2.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
3.滑轮分为两种,一种叫“定滑轮”,一种叫“动滑轮”。
定滑轮不能省力气,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气,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4.滑轮组: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使用的装置。
四.旗杆的影子1.一天中影子和方向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五.影子为什么会变化1.旗杆的影子在一天中不断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有一定规律。
2. 旗杆影子的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东升西落,太阳越高,影子越短,太阳的方位变化,影子的方位随之变化。
六.校园里有哪些动植物1.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和动物;非生物指没有生命的物体。
2.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都对刺激有反应。
十二.追寻风的足迹1. 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
比如,从北方吹来的风叫北风,从东北方吹来就叫东北风2. 风的大小用风力表示,风力有十三个等级,零级最小(无风),十二级最大。
3. 为了准确测量风的方向和大小,气象台是用风向标和风力计来测量的。
十三.是谁制造了风 1.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2.自然界的风是太阳使空气流动起来形成的。
十四.云的观测1. 观测云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天气。
云状、云量是云的观测的重要内容。
2. 根据外形特征,云可分成层状云、积状云和波状云等。
3. 把整个天空划分为十等分,估计一下天空中所有云能占几份(十分之几)就是几个云量。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分析-人教鄂教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分析-人教鄂教版
本文档将对四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该教材采用人教鄂教版。
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分类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 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能流动。
- 液体具有一定的形状,但没有固定的体积,可以流动。
- 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可以自由流动。
知识点二:物质的性质
- 物质的性质包括颜色、形状、质地、透明度等。
- 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进行判断。
-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知识点三:物质的变化
- 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形态或状态上发生的改变,如溶解、熔化等。
-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性质上发生的改变,如燃烧、腐烂等。
知识点四:物质的存在状态
- 物质的存在状态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 不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状态。
知识点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是通过物质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离和提纯的过程。
- 常见的物质分离方法有过滤、蒸发、沉淀等。
知识点六:物质的转化
- 物质的转化是指物质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新的物质。
- 物质的转化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
以上是对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的简要分析,该教材涵盖了物质的分类、性质、变化、存在状态、分离与提纯以及转化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鄂教版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重点考点
人教版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重点考点必背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第一节鸟和哺乳动物1.鸟的特征:鸟有羽和翼,多数善于飞行;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有角质的喙,足上有鳞片。
2.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
3.哺乳动物的特征:哺乳动物的身体表面都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它们都用乳汁喂养后代;用肺呼吸.4.鱼的特征:鱼终生生活在水中,鱼类的身体可分为头、躯于和尾三个部分;大部分有鳞用鰓呼吸,用身体的摆动和鳍的协作进行运动。
第二节动物的分类1.昆虫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
2.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一般没有鳞和甲。
它们的幼体用鰓呼吸,适于水中生活;成体主要用肺呼吸,适于陆上生活。
3.爬行动物的特征: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表面一般有鳞或甲,用肺呼吸。
4.动物的分类主要依据身体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胚胎发育特点等。
根据身体内是否有脊椎骨所组成的脊椎,科学家将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动物的分类如图所示:第三节我国的珍稀动物1.我国的珍稀动物及主要分布区域:2.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动物的生存:(1)砍伐森林导致野生动物失去营巢环境。
(2)人类为了获取资源而疯狂猎盗。
(3)人类修建的建筑物挤占动物的栖息地。
3.野生动物生存受威胁的等级划分:濒危:指动物的野生群体数量已降到濒临灭绝的程度。
而且危险依然存在。
易危:指野生动物群体数量明显下降,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稀有:指动物自定名以来,记录的数量就有限。
第四节动物的繁殖1.鸡蛋包括胚盘、蛋黄和蛋白。
2.很多动物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
昆虫、鱼、鸟和两栖动物的受精卵都是在母体外孵化的,这种繁殖方式叫卵生。
哺乳动物受精卵是在母体内发育成幼体从母体中生出,这种繁殖方式叫胎生。
第五节用种子繁殖1.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它们的颜色、大小、形状等一般不相同。
2.菜豆种子和蚕豆种子的都是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其中胚由胚芽、胚根、子叶组成。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1、知道自己的身高、体重、臂长、头围、坐高、脚长。
2、制作一张身体生长记录卡包括哪些内容?答:包括姓名、时间、身高、体重、臂长、头围、坐高、脚长等,还要贴上自己的照片,总结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
4、我们的身体哪些部位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哪些部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根据过去的身体变化预测自己一年后的变化?答:我的头围变化不大,手掌的指纹和三年级是一样,没有变化;发生明显变化的是我的身高,体重也明显增加,还有我的臂长和坐高都明显增加。
根据这些变化我估计我明年的身高会增加3厘米,体重会增加2公斤,坐高会增加1厘米;头围变化不大可能会增加1厘米,指纹不会变化。
5、我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答:我长高了,体重增加了,指纹没有变化,头围变化不大。
身体有些部位变化明显,有些变化不明显,有些没有变化。
2、升旗台在哪里1、在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时,需要选定另一个物体作(参照物)。
2、人们常用(前)(后)(左)(右);为了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会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方向。
3、说说升旗台在校园的什么地方?你是以什么为参照物?每个同学的描述一样吗?为什么?答:升旗台在校园教学楼的正东方向。
我以教学楼为参照物。
每个同学的描述不一样,因为每个同学选择的参照物不一样。
4、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辨认方向?答:白天可以利用太阳辨别方向,太阳东升西落;晚上北斗星在正北方;还可以利用自然界的植物辨认方向,枝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
3、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1、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2、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的作用能改变方向不能省力。
3、跟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动滑轮的作用能省力,不能改变方向。
4、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的装置叫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方向。
5、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该处运用滑轮有什么好处?答:窗帘上用到了滑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起重机上也用到了滑轮,这些滑轮是滑轮组,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可以省力。
鄂教版:四年级上科学复习资料F附答案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提后画√,错的画×)1、我们小学今天的气温是28度(×)2、百叶箱内的温度计的水银泡(感温泡)距离地面1.5米(√)3、风从东南方吹来的风,我们就叫它东南风(√)4、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是下午1点-3点(√)5、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是6月(×)6、我们见到树枝摇晃,说明今天的风是三级微风(√)7、如果天空中布满乌云,云量就是10个,今天一定要下雨(×)8、雨滴模糊成片,雨声激烈,地面很快形成积水,这时下的是中雨(×)9、人们通过气象雷达、激光、气象卫星等现代科技手段可以预测近期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的情况(√)10、观察动物的表现和一些自然现象也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天气(√)11、自然界风的形成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而形成的(×)12、住在海边的人都感觉的到,白天风从海上吹来,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三、选择题(将你认为对的题号填入题后“()”号内)1、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段是(A)A、凌晨3-5点B、半夜C、上午D、下午2、下面地点测量的气温可以代表校园里的气温的是(C)A、教室内B、校门口C、树荫下D、操场上3、风从东方吹来,现在刮得是(B)A、北风B、东风C、南风D、西风4、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今天吹的是(A)A、北风B、东风C、南风D、西风5、大自然的风的制造者,主要的是(D)A、地球的引力B、流水的力量C、空气的浮力D、太阳的热辐射力第四单元(18——21课)一、填空题1、在学校里我们做的最多的体育运动是(做操、跑步等)。
2、用仪器可以(更准确、清楚地)反映身体的状况。
3、打球时,身上(发热),跑得太快时,感到(上气不接下气),胸部(剧烈起伏)运动。
4、人的呼吸是(一个连贯)的过程,需要许多器官(共同配合)来完成。
人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的。
5、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其分支组成。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一、导言欢迎阅读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材。
本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各种有趣的科学实验和活动,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本教材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
二、生命科学1、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学生将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的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同时,学生将了解植物如何利用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和氧气。
2、动物的生命活动: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了解动物如何获取食物、如何进行呼吸、如何进行运动等。
同时,学生还将了解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微生物的世界:微生物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了解微生物的种类、生长和繁殖,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三、物质科学1、材料:学生将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包括金属、塑料、木材等。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如何比较和测量材料的硬度、韧性、密度等属性。
2、力和运动: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了解力的概念、类型和作用效果,以及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工具测量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如何计算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3、空气和水:空气和水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物质。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了解空气的组成、性质和作用,以及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工具测量空气和水的温度、湿度等属性。
四、地球与宇宙科学1、地球的构造和地形:学生将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地壳运动和地震等地质现象。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如何识别不同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征。
2、天文常识: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了解太阳系中行星、卫星和恒星的基本知识,以及宇宙中的一些神秘现象,如黑洞、星云等。
3、环境与保护:学生将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学生将学习如何减少废弃物、保护水资源、回收利用物品等环保知识。
五、结语通过学习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学生将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人教版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知识点1.在辽阔的大自然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不同的(动物)不仅(身体)有差异,(运动方式)也各有特点。
2.水牛和牛背鹭是常见的动物,它们经常出现在(水田)、(沼泽地)等处。
3.鸟有(翼)和(羽毛),多数善于(飞行),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有角质的(喙),足上有(鳞片)。
4.绵羊、梅花鹿、猫和兔的身体表面都有(毛),它们都用(乳汁)喂养后代,属于(哺乳动物)。
5.有(翼)、能(飞行)是鸟的重要特征。
6.用(鳃)呼吸、在(水中)生活是鱼的重要特征。
7.根据身体内是否有由脊椎骨所组成的脊柱,科学家将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8.蝗虫、蝴蝶的身体有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
这样的动物叫作昆虫。
9.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身体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胚胎发育特点)等。
10.两栖动物的皮肤裸落,一般没有(鳞)或(甲)。
它们的幼体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成体主要用(肺)呼吸,适于(陆上)生活。
11.野生动物身上常有(致病微生物),不能(食用)。
12.鲤鱼和鲨鱼相同的地方是有(鳃)和(鳍)。
13.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它们身体表面一般有(鳞)或(甲),用(肺)呼吸。
14.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动物,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15.(白头叶猴)主要分布在广西南部植被繁茂的地区。
(中华秋沙鸭)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长白山一带繁殖。
(扬子鳄)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其支流、相连的湖泊。
(中华鲟)主要分布于长江。
(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陕西的山区。
16.白鱀豚是我国特有的(淡水鲸),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
濒危动物白鱀豚主要以(鱼类)为食。
17.人类的一些行为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如(砍伐森林)、(盗猎)、(修建建筑物挤占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18.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在西北许多地方都曾有分布。
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全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天气与气候1.一天的气温1、空气的温度简称气温。
2、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做气温计,气温计由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等部分组成,读数时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
3、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在室外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空旷处、距离地面约1.5米测得的空气温度。
4、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早晚温度低,中午及午后温度高。
5、气象人员一般用安装在百叶箱中的温度表测量气温。
百叶箱一般安放在草坪上,箱门向北开,避免阳光直射入箱内。
箱内温度表的玻璃泡要距离地面1.5米左右。
6、百叶箱内主要安装的有干球温度表、湿度表、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
7、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有定时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根据需要,还会有日均温、月均温和年均温。
2.风向和风力1、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
比如从东面吹来的风叫做东风。
风向有东风、西风、南风、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西北风等。
2、风力是指分的强度。
一般根据风吹到地面或海面的物体上产生的各种现象,把风力的大小分为13级,最小是0级,最大是12级。
现在气象部门有把12级以上、摧毁力极大的风补充到18级。
3、风力歌: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2级风来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动小树摇,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便,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12级陆上很少见。
4、我们可以制作简易的“风向标”或“风旗”来观测风。
风向标静止后,箭头所指示的方向就是风向。
5、风不仅有方向,还有速度,即风速。
不同的风速对应不同的风力等级。
气象部门常用风向风速仪观测风向和风速。
其中,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即为来风方向,根据风杯的转速可以计算出风速。
风速一般以米/秒为单位。
除此之外,还有手持风速仪。
3.观测云和雨1、云和雨也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2、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情况。
把观察范围内的天空均分为10份。
估计云遮蔽的份数,就是云量。
人教版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背诵提纲
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1、鸟有哪些共同特征?答:鸟有翼和羽毛,多善于飞行;它们的身体呈防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有角质的喙,足上有鳞片。
(家禽也属于鸟类)2有翼能飞的动物都是鸟吗?答:错。
有翼能飞是鸟的重要特点,但不是只要有翼就都是鸟,比如蝙蝠、鼯鼠就不是鸟,是哺乳动物。
3哺乳动物的特点是什么?答:它们的身体表面都有毛;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部;都用乳汁哺育后代;胎生、恒温、用肺呼吸4动物分类标准是什么?答:一是身体的外部形态;二是内部结构;三是胚胎发育等5、鱼的特点是什么?答:在水中生活,都有鳃、鳍,用鳃呼吸。
鲸在水里生活但不是鱼,它用肺呼吸所以是哺乳动物。
6、昆虫的特点是什么?答:昆虫的特点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蝗虫、蝴蝶、蛛蛛、蜻蜓、蚂蚱等老都是的7、两栖动物的特点?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
一般没有鳞和甲,它们的幼体用鳃呼吸。
适于水中生活;成体主要用肺呼吸,适于陆地生活。
如青蛙、大鲵8、爬行动物的特点是什么?答:身体表面有鳞和甲,用肺呼吸。
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如蛇、龟、蜥蜴等9、根据动物体内是否有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哪两类?它们分别包含哪些动物?答: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包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和其他。
无脊椎动物包含昆虫和其他10、野生动物生存受威胁的等级划分是什么?答:分为濒危、易危、稀有三个级别。
濒危指动物的野生群体数量已降到濒危灭绝的程度,而且危险因素依然存在。
如白鳍豚、杨子鄂、白头叶猴、中华沙鸭、普氏原羚等;易危指野生群体数量明显下降。
需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如中华鲟。
稀有是指动物自定义以来。
记录的数量有限,如熊猫11、人类的哪些行为影响了动物的生存?答:砍伐树木、盗猎、修建建筑、破坏环境,吃野生动物等11、为了保护野生动物,人类做了哪些措施,我们小学生应该怎么做?12、答:人们建立了自然保护区,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等。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一.我们又长大了1.青少年的身体是在不停地生长发育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身高在逐渐增长。
二.升旗台在哪里1.八个方位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2.要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首先要选取一个参照物。
参照物不同;描述方式也不同。
3.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规律先确定东方;再由“前北后南左西右东”确定方位。
这里的参照物是“太阳”。
三.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1.旗杆顶上有个滑轮装置;叫做“定滑轮”。
2.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
3.滑轮分为两种;一种叫“定滑轮”;一种叫“动滑轮”。
定滑轮不能省力气;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气;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4.滑轮组: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使用的装置。
可以省力气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四.旗杆的影子1.一天中影子和方向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五.影子为什么会变化1.旗杆的影子在一天中不断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有一定规律。
2. 旗杆影子的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东升西落;太阳越高;影子越短;太阳的方位变化;影子的方位随之变化。
六.校园里有哪些动植物1.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和动物;非生物指没有生命的物体。
2.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都对刺激有反应。
3.动植物在分类时必须先确定一个分类标准;不同的分类标准得出的分类结果也不同。
七.观察一棵树树的作用:1.美化环境2.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3.建筑材料4.防风固沙5.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八.小动物的家1.小动物的“家”也就是它们的栖息地;是它们生活、躲藏、休息的地方;虽然不同的动物的“家”各不相同;但都具有隐蔽性的特点。
2.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不同生活习性的动物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九.观察蚂蚁1.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一.我们又长大了1.青少年的身体是在不停地生长发育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身高在逐渐增长。
二.升旗台在哪里1.八个方位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2.要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首先要选取一个参照物。
参照物不同,描述方式也不同。
3.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规律先确定东方,再由“前北后南左西右东”确定方位。
这里的参照物是“太阳”。
三.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1.旗杆顶上有个滑轮装置,叫做“定滑轮”。
2.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
3.滑轮分为两种,一种叫“定滑轮”,一种叫“动滑轮”。
定滑轮不能省力气,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气,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4.滑轮组: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使用的装置。
可以省力气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四.旗杆的影子1.一天中影子和方向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五.影子为什么会变化1.旗杆的影子在一天中不断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有一定规律。
2. 旗杆影子的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东升西落,太阳越高,影子越短,太阳的方位变化,影子的方位随之变化。
六.校园里有哪些动植物1.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和动物;非生物指没有生命的物体。
2.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都对刺激有反应。
3.动植物在分类时必须先确定一个分类标准,不同的分类标准得出的分类结果也不同。
七.观察一棵树树的作用:1.美化环境2.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3.建筑材料4.防风固沙5.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八.小动物的家1.小动物的“家”也就是它们的栖息地,是它们生活、躲藏、休息的地方,虽然不同的动物的“家”各不相同,但都具有隐蔽性的特点。
2.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不同生活习性的动物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九.观察蚂蚁1.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单元练习题第一单元(1——5课)一、填空题1、和前一年比我们(又长大了)2、科学合理的预测对我们的(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3、在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时,需要选定另外一个物体作(参照物)4、要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弄清楚方向)是很重要的5、学校旗杆的影子在一天中是变化的,早上影子在(西边)、晚上影子在(东边)6、上午旗杆的影子长短也是变化的,从早上到中午影子由(长逐渐变短)二、判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错的画×)1、和一年前比较,我身体变化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2、一年来我的手没有发生变化(×)3、预测不是随意想象,它是对一些问题进行的一种科学合理的推测(√)4、升国旗用的是动滑轮(×)5、通过观测物体的影子可以辨别方向(√)6、动滑轮能省力,定滑轮不能省力(√)7、一天中影子的变化是没有规律可循的(×)8、一天中气温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关(√)三、问答题1、和一年前比,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长高了、增重了、四肢变粗了、女生开始发育、个别男生出现喉结)2、描述学校旗子所在的位置一般以什么作参照物?(一般以校门、教学楼、运动场、广场等为参照物)3、滑轮可以分为几类,各有什么作用?(可分为动滑轮、定滑轮和滑轮组;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4、说一说一天中影子变化的规律?(上午,影子在物体的西边,中午,影子在物体的身下[夏天]或正北方[除夏天以外],下午,影子在物体的东边)5、太阳的运动与物体的影长之间有什么联系?(早上和傍晚太阳高度较低,物体的影子较长,中午太阳高度较高,物体的影子较短)6、太阳的运动与气温之间有什么联系?(早上和傍晚太阳高度较低,阳光斜射,气温较低;中午太阳高度较高,阳光直射,气温较高)7、连接吊车钓钩的滑轮是动滑轮还是定滑轮?(动滑轮)四、实践技能题1、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旅游,你靠什么辨别方向?(晴天白天看太阳,晚上看北斗星;阴天看树冠生长的方向,树冠南边生长的茂盛一些即密一些)2、做课本P7下面的比实验,填表格。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背诵要点第1课鸟和哺乳动物1.鸟的特征:鸟有羽和翼,多数善于飞行;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有角质的喙,足上有鳞片。
2.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
如图所示:3.哺乳动物的特征:哺乳动物的身体表面都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它们都用乳汁喂养后代;用肺呼吸.3.鱼的特征:鱼终生生活在水中,鱼类的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个部分;大部分有鳞,用鰓呼吸,用身体的摆动和鳍的协作进行运动。
4、在辽阔的大自然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不同的动物不仅身体有差异,运动方式也各有特点。
5、鸟喙与足的特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取食方式是相互适应的。
6、鸟有哪些共同特征?答:鸟有翼和羽毛,多数善于飞行;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有角质的喙,足上有鳞片。
7、绵羊、梅花鹿、猫、和兔有哪些共同特征?答:绵羊、梅花鹿、猫和兔的身体表面都有毛,它们都用乳汁喂养后代,属于哺乳动物。
蝙蝠、鼯鼠、鲸都是哺乳动物。
有翼能飞行是鸟的重要特征,用鳃呼吸、在水中生活是鱼的重要特征。
第2课动物的分类1.昆虫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
如图所示:2.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一般没有鳞和甲。
它们的幼体用鰓呼吸,适于水中生活;成体主要用肺呼吸,适于陆上生活。
3.爬行动物的特征: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表面一般有鳞或甲,用肺呼吸。
4.动物的分类主要依据身体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胚胎发育特点等。
根据身体内是否有脊椎骨所组成的脊椎,科学家将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动物的5、用鳃呼吸,在水中生活是鱼的重要特征;鲤鱼和鲨鱼都有鳃和鳍。
6、根据身体内是否有由脊椎骨所组成的脊柱,科学家将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7、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身体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胚胎发育特点等。
8、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一般没有鳞或甲。
它们的幼体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成体主要用肺呼吸,适于陆上生活。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期中复习资料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一.我们又长大了1、青少年的身体是在不停地生长发育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身高和体重在逐渐增长。
但我们的指纹、血型、DNA、胎记、痣、酒窝、双眼皮都不会发生改变,另外头部相貌变化不明显。
2、我们身体的生长发育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个体间数据存在差异,九岁之前男生发育最快,十到十二岁女生发育速度快。
3、预测并不是随意想象,科学合理的预测对我们的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二.升旗台在哪里1.八个方位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2.要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首先要选取一个参照物。
参照物不同,描述方式也不同。
3.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规律先确定东方,再由“前北后南左西右东”确定方位。
这里的参照物是“太阳”三.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1.旗杆顶上有个滑轮装置,叫做“定滑轮”2.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
3、滑轮分为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4、定滑轮不能省力气,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气,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4.滑轮组: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使用的装置。
四.旗杆的影子一天中影子和方向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五.影子为什么会变化1、旗杆的影子在一天中不断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有一定规律。
2.旗杆影子的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东升西落,太阳越高,影子越短。
太阳的方位变化,影子的方位随之变化。
3、同一时刻不同物体在阳光下影子的方向是一致的,只不过长短不同而已。
一天中物体的影长和方向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物体影长和气温的变化都是太阳的运动引起的。
4、不透明的物体在光照下都有影子。
影子的方向与光照的方向相反或相对。
5、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物体影子指向西方,影长教长,此时温度低;傍晚太阳在西方落下,物体影子指向东方,影长教长,此时温度低;正午,物体的影子指向正北方,因为此时太阳并不是从头顶划过,而是从南部天空划过的,此时影长最短,温度为一天中最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期末复习题第一单元(1——5课)一、填空题1、和前一年比我们(又长大了)2、科学合理的预测对我们的(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3、在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时,需要选定另外一个物体作(参照物)4、要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弄清楚方向)是很重要的5、学校旗杆的影子在一天中是变化的,早上影子在(西边)、晚上影子在(东边)6、上午旗杆的影子长短也是变化的,从早上到中午影子由(长逐渐变短)二、判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错的画×)1、和一年前比较,我身体变化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2、一年来我的手没有发生变化(×)3、预测不是随意想象,它是对一些问题进行的一种科学合理的推测(√)4、升国旗用的是动滑轮(×)5、通过观测物体的影子可以辨别方向(√)6、动滑轮能省力,定滑轮不能省力(√)7、一天中影子的变化是没有规律可循的(×)8、一天中气温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关(√)三、问答题1、和一年前比,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长高了、增重了、四肢变粗了、女生开始发育、个别男生出现喉结)2、描述学校旗子所在的位置一般以什么作参照物?(一般以校门、教学楼、运动场、广场等为参照物)3、滑轮可以分为几类,各有什么作用?(可分为动滑轮、定滑轮和滑轮组;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4、说一说一天中影子变化的规律?(上午,影子在物体的西边,中午,影子在物体的身下[夏天]或正北方[除夏天以外],下午,影子在物体的东边)5、太阳的运动与物体的影长之间有什么联系?(早上和傍晚太阳高度较低,物体的影子较长,中午太阳高度较高,物体的影子较短)6、太阳的运动与气温之间有什么联系?(早上和傍晚太阳高度较低,阳光斜射,气温较低;中午太阳高度较高,阳光直射,气温较高)四、实践技能题1、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旅游,你靠什么辨别方向?(晴天白天看太阳,晚上看北斗星;阴天看树冠生长的方向,树冠南边生长的茂盛一些即密一些)第二单元(6——10课)一、填空题1、校园里,有许多动植物与我们(和谐地)生活在一起2、观察树木时,不要(弄伤)了树木,也不要随意(采摘叶子)3、我们观察小动物的“家”应该带上(小棍子、手套、放大镜、小铲子)等工具4、知了的家安在(树上)、鱼的家安在(水中)、燕子的家安在(屋檐下)5、捉来的小动物,我们观察后应该(放回大自然)6、昆虫这类动物的特点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腹部有六条腿)7、观察一棵树的方法有:(测量树干的粗细、拓印树皮、观察树叶)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提后画√,错的画×)1、我们的校园里有许多飞禽走兽(×)2、通过观察一片树叶可以知道这是一棵什么树(√)3、荆门市的市树是石榴(√)4、校园里的树都是一年四季不落叶子的树种(×)5、蚯蚓的家安在阴暗潮湿的泥土中(√)6、蝴蝶、蛾、蚕、螳螂等大都是昆虫(√)7、昆虫都是能吐丝结网的小动物(×)8、灌木是一些长得较矮小的树类(√)三、问答题1、在什么地方容易找到蜈蚣?(在阴暗的石块、土堆、腐树干等下面容易找到蜈蚣)2、捉到小动物观察后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小动物?(捉到小动物观察后应该将它们放回大自然)3、怎样捉蚂蚁带回家观察?(在蚂蚁出没的地方放置食物、用毛笔将蚂蚁刷入瓶内、用带有气孔的盖子盖好)4、蚂蚁的身体结构有什么特点?(蚂蚁的身体结构的特点是:身体分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条腿,有的蚂蚁还有一对翅膀,是昆虫类动物)5、蜈蚣和蜘蛛为什么不是昆虫?(因为蜈蚣有许多条腿、蜘蛛有八条腿,而昆虫只有六条腿,所以它们都不是昆虫)第三单元(11——17课)一、填空题1、空气的温度就是我们常说的(气温),常常用(摄氏度〈°C〉)表示2、(测量气温)是观测天气的重要内容3、百叶箱是一个里面放有(温度计)等气象观测仪器的物体4、百叶箱箱门朝北,以免(日光直接射入箱内)5、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风从什么地方吹来就叫(什么风)6、为了准确测量风的方向和大小,气象台是用(风向标和风力计)来测量的7、云有各种形状,根据外形特征,云可分成(层状云、积状云和波状云)等8、把整个天空划分为十个等份,估计一下天空中所有云能占几份,就是(几个云量),云量小于(1)时,是晴天;云量为(1-3)时,是少云;云量为4-7时,是多云;云量为8-10时,是阴天.9、气象站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雨量的,降雨量是指(雨水在水面积聚的深度),以(毫米[mm])为单位10、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提后画√,错的画×)1、小学今天的气温是28度(×)2、百叶箱内的温度计的水银泡距离地面1.5米(√)3、风从东南方吹来,我们就叫它东南风(√)4、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是下午1点-3点(√)5、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分是6月(×)6、我们见到树枝摇晃,说明今天的风是三级微风(√)7、如果天空中布满乌云,云量就是10个,今天一定要下雨(×)8、雨滴模糊成片,雨声激烈,地面很快形成积水,这时下的是中雨(×)9、人们通过气象雷达、激光、气象卫星等现代科技手段可以预测近期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的情况(√)10、观察动物的表现和一些自然现象也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天气(√)11、自然界风的形成是由于地球的转动而形成的(×)12、住在海边的人都感觉的到,白天风从海上吹来,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三、选择题(将你认为对的题号填入题后“()”号内)1、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段是(A)A、凌晨3-5点B、半夜C、上午D、下午2、下面地点测量的气温可以代表校园里的气温的是(C)A、教室内B、校门口C、树荫下D、操场上3、风从东方吹来,现在刮得是(B)A、北风B、东风C、南风D、西风4、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今天吹的是(A)A、北风B、东风C、南风D、西风5、大自然的风的制造者,主要的是(D)A、地球的引力B、流水的力量C、空气的浮力D、太阳的热力6、荆地区一年中下雨较多的季节是(B)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四、问答题1、如果没有百叶箱,应该把温度计放在什么位置测气温?(如果没有百叶箱,应该把温度计放在通风、不被阳光直接照射的位置[如树阴下、屋檐下等]测气温)2、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风的方向和大小呢?(用纸条或红领巾、点燃的蜡烛、看风车转动的快慢等方法可以知道风的方向和大小)3、摇动扇子,我们就感觉到有风,这是什么原因?(摇动扇子,我们就感觉到有风,这是由于摇动扇子使扇子周围的空气流动起来,空气流动就形成了风)4、在自然界中,什么物体能使空气流动起来?它是怎样“造”出风来的?(在自然界中,太阳的热能能使空气流动起来。
太阳的热量使被太阳直射的地方的空气变得热起来,向上升去,其他地方较冷的空气流过来补充,空气流动就形成了风)5、怎样观测云呢?(云状、云量是云的观测的重要内容)五、实验技能题1、参考课本P36-37的图,说一说风向标的制作方法(剪打小相同的两纸片——两纸片胶到一起,尾部分开——将缝衣针固定在小棍上——再将缝衣针插入纸片中)2、参考课本P38-39的图,说一说风力计的制作方法(在量角器半圆的圆心处插入一颗铁钉固定——把拴球的棉线系在铁钉上——给小球配重,在小球上插入几颗铁钉,使小球在风大时吹得角度大,风小时吹得角度小——在风中,让量角器顺着风向,观察小球被风吹起的角度)3、生活中哪些方法能产生风?产生风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电扇、烧煤炉等方法能产生风。
产生风的原因是它们都能使空气流动起来)4、认真做课本P41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2)、空气成为什么会流动起来?(1、这种现象说明了不点燃蜡烛,蚊香的烟是直升的,点燃蜡烛后,蚊香的烟沿着玻璃管道流动。
2、空气流动起来的原因是:蜡烛点燃后使竖着的玻璃管中的空气受热上升,横着玻璃管中较冷的空气流过去补充,就形成了流动的空气,空气流动就形成了风)第四单元(18——21课)一、填空题1、在学校里我们做的最多的体育运动是(做操)2、用仪器可以(更准确、清楚地)反映身体的状况3、打球时,身上(发热),跑得太快时,感到(上气不接下气),胸部(剧烈起伏)运动4、人的呼吸是(一个连贯)的过程,需要许多器官(共同配合)来完成5、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其分支组成6、呼吸系统将(含氧较多)的新鲜空气送入肺中,将(二氧化碳)和人体不需要的气体排出体外7、人是时刻要呼吸的,呼吸系统的(保健)是很重要的8、(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9、每个人的呼吸次数与每个人的(肺活量)有关10、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吸足一口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11、10岁少年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次数应在(25次)以下12、(经常参加运动)可以增大肺活量13、运动时(心跳)加快,(脉搏)也会加快14、通常心脏是有规律地(收缩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15、在每次心跳过程中,静脉血管中的血液(流入心脏),心脏的血液(流入血管)16、心脏收缩,大量血液流入动脉,动脉发生(弹性扩张),心脏舒张时,动脉又(恢复原状),这种动脉所产生的搏动,就是(脉搏)17、心脏的收缩舒张能力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18、适量运动时,大脑皮层中的(运动中枢)兴奋,可使支配学习的(思维中枢)得到积极的休息,这样,再学习时,效果会更好19、人的学习运动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大脑)20、呼吸系统正常工作是(健康的基本保证)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提后画√,错的画×)1、运动对我们的健康有利,因此我们应该经常做剧烈的运动(×)2、经常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我们的肺活量(√)3、呼吸系统将含氧较多的新鲜空气送入肺中,将二氧化碳和人体不需要的气体排出体外(√)4、运动时心跳加快,脉搏也会加快(√)5、经常运动的人比不爱运动的人平常心跳要快一些(×)6、心脏的收缩舒张能力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7、经常在电脑上上网可以使大脑变得更灵敏(×)8、10岁少年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次数应在50次以上(×)三、选择题(将你认为对的题号填入题后“()”号内)1、运动过后人的呼吸会(B)A、减慢B、加快C、变长D、变短2、运动过后人的呼吸会(C)A、减慢B、变长C、加快D、变短3、人的正常心跳的范围是(B)A、30-50B、70-80C、100-110D、130-1404、我们的正常呼吸的范围是(A)A、20-30B、30-40C、40-50D、50-605、支配人学习的是大脑皮层中的(D)中枢A、运动B、情绪C、视觉D、思维6、支配人说话的是大脑皮层中的(B)中枢A、运动B、语言C、视觉D、思维7、支配人学习的是大脑皮层中的(C)中枢A、视觉B、语言C、运动D、思维8、脉搏跳动是由(C引起的A、血管扩张B、血液流动C、心脏跳动D、血管收缩四、问答题1、在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有哪些不同的感觉?(在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身上发热、心跳加快、呼吸也加快)2、人的呼吸是怎样进行的?(人的呼吸是一个连贯的过程,需要许多器官共同配合来完成,人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