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育在教育管理中的实施
积极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积极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现在社会提倡和谐社会,教育亦是需要和谐。
以往的幼儿教育状况往往出现了以下弊端,其中改革教育现状与社会发展需求不和谐;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孩子认知水平不和谐;改革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关系不和谐;改革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关系不和谐等等。
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和谐发展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深入理解和谐教育的实质与内涵,准确掌握幼儿学习的规律,积极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做到的职责。
一、和谐教育的重要性1.《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第三条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多处提到:"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等等。
幼教法规给我们指引了方向,在幼儿教育阶段,只有创设良好的和谐教育情境,深入探索和谐教育模式,使幼儿在学习、生活、交往各方面和谐发展,才能全面促进幼儿发展,并使其一生受益。
可见,在幼儿教育中实施和谐教育是有法可依的。
2.和谐教育可以造就幼儿积极性社会性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从小培养孩子具有同情心、爱心,友好、合作,具有责任心,能与他人和睦相处,活泼开朗、充满自信等等,对孩子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孩子品质的健康发展依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关怀和努力。
就家长而言,不仅需要确立孩子人格、社会性发展及培养的正确认识,同时更需要将这种正确认识转化为有效的行动,落实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如: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和能力,为孩子的处世为人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应向孩子传达积极的、向上的生活态度、观念和行为方式,让孩子从小确立真、善、美的价值观念;家长有责任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温馨、充满爱和关怀的生活环境,但同时又不能一味溺爱孩子,而是要将爱与应有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应该为孩子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条件,让孩子有机会在实践中提高交往能力和培养爱心、自信心与责任心等,同时注意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不良环境对孩子发展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要注意了解、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及策略,并在家庭内部及与幼儿园之间保持经常的沟通,达成积极的、和谐一致的教育。
以“和谐教育”为特色,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以“和谐教育”为特色,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黄津成(现供职于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撰写与1997年,参与杭州第十四中学课题“和谐教育”(省重点课题)研究的思考成果现代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就基础教育而言,时代要求基础教育要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要求学校应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个性发展、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为祖国为人民奉献、创造的志向之确定,作为根本任务。
素质教育便是适应这一时代要求而提出的。
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把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要求落实到工作中去呢?我们在实践中,探索了一条以和谐教育为特色,通过营造教育的和谐,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从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和谐教育之所以能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因为和谐教育所追求和教育目标与素质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
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
它要求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都在他们天赋所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和谐教育所追求的是“以培养跨世纪一代新人为出发点,协调学校内外教育诸因素;创设尽可能和谐完善的教育环境,以实现学生各种素质和个性和谐发展。
”它和素质教育一样,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己任的教育。
和谐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它能把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具体而实在地落实至教育实践中去,因此,和谐教育能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由传统的教育模式向和谐教育模式转变,首要的应该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而教师关于师生关系的意识,是建立新型教育模式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的和谐教育便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切入点。
和谐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改变师道尊严的传统师生观,建立起一种师生平等,师生合作、民主型的新型师生关系。
民主型、合作型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被动和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并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建立在对学生坦率、开明的基础之上。
教学中的和谐教育
和谐教育是一种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它强调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习惯和人际关系,使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成功的同时,也能获得内心的平衡和健康的成长。
在教学中实施和谐教育,需要教师们从多个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有各种情感的体验,教师应该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关怀和支持。
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沟通,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情感问题,提升情感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其次,教师需要注重班级和谐氛围的营造。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团队活动、班会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温馨的班级氛围。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素养培养。
和谐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品格和道德修养,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爱的品质,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最后,教师还应该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合作。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教育,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倾听家长对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主动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家校合作的有利氛围。
总之,和谐教育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与家长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只有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迈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教育作为人类社会非常重要的一环,更是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
教育的作用非常重要,是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根本,同时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保障之一。
更进一步地说,教育既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与技能,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关键环节。
因此,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关于实施和谐教育实施和谐教育是推动学校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那么,实施和谐教育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呢?在当今社会,我们要面对的最大问题之一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恶性竞争、斗争、冲突甚至暴力事件层出不穷,社会治安不断恶化,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要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学校环境,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和谐教育系统是源自德国的教育理念,他将教育分为和谐自我教育、和谐社会教育、和谐自然教育和和谐世界教育四个方面,从根本上建立起一个和谐的教育要素及教育体系,成功的实施和谐教育,在校内校外都存在重大的意义。
首先,在校内,积极推行和谐教育,可以培养大家关心他人的思想习惯,降低学生之间的紧张程度、差异程度、矛盾程度,提升人际关系,着力提高协作水平,形成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和和谐的班级文化。
同时,还可以增强绿色环保、健康生活意识,提高安全防护的能力,在不断地推行和谐教育的同时,不断加强师德,培养道德风尚,营造一个正向的文明氛围,让师生和睦相处、团结协调、共同发展。
其次,在校外,同样积极推行和谐教育、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不仅在滋润学校地区和谐整体所历经过程和成功所结果,更提高了学生的感恩意识、依法守法意识、规范行为意识等,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等诸多优势,在未来职业道路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实施和谐教育的根本目标。
全面和谐发展,不仅包括学生的身体健康、智力发展、情感发展等方面,同时也注重学生的道德、伦理、精神、美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和谐教育创建实施方案
和谐教育创建实施方案教育是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途径,而和谐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和谐教育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实施和谐教育,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方案来指导教育工作,下面将提出和谐教育创建实施方案。
一、建立和谐教育理念。
在学校教育中,要树立和谐教育的理念,将和谐融入教育的方方面面。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二、优化教育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要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学校要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效能,规范校园秩序,加强安全防范,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心理辅导机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推进和谐课堂建设。
教育教学是和谐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推进和谐课堂建设。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关注学生的发展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要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和谐成长努力。
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五、推动社会参与。
和谐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学校要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六、评估与调整。
和谐教育创建实施方案的落实需要不断进行评估与调整。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评估机制,对和谐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调整和改进,确保和谐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总之,和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需要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幼儿园班内和谐教育教案及实施方案
幼儿园班内和谐教育教案及实施方案
一、和谐教育教案
1、教学内容
(1)认识和谐
一、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和谐
二、学习和谐的重要性
(2)和谐行为
一、尊重彼此
二、真诚待人
三、欣赏彼此
四、尊重别人的感受
五、及时解决冲突
(3)培养和谐意识
一、通过谈话、故事和动画片来培养孩子的和谐意识
二、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孩子保持和谐的态度
2、教学目标
(1)普及孩子对和谐概念的认识
(2)让孩子掌握和谐行为的技能
(3)培养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和谐的意识
3、教学重点
1)知识点:尊重彼此、真诚待人、欣赏彼此
2)能力点:掌握和谐行为的技能
3)升华点:培养孩子和谐意识
二、和谐教育实施方案
1、时间安排
(1)和谐课上:每周安排一节和谐课,持续30分钟
(2)和谐游戏:每周安排一节和谐游戏,持续30分钟
(3)和谐活动:每周安排一次和谐活动,持续30分钟
2、教学内容
(1)和谐课:
1)通过讲述故事、谈论历史事件、提出问题,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和谐。
2)引导孩子们学习和谐的重要性,通过讨论,让孩子们有更深刻的理解。
(2)和谐游戏:
1)设计和谐游戏。
高校和谐教育管理的实施途径
展民主。没有高度 的民主 , 就不会 有高 水平 的学校 。世 界上 高水平 的 著名大学 , 基本上都是 以民主而著称 的。一 所学校如 果失去了 民主 , 失
必 体制 僵化 , 人才流 失 , 终导 致全面衰 最 爱因斯坦在《 教育》 论 中说 :学校 应该永远 以此 为目标 : 生 离开 去了 自由 , 然导 致思想 封 闭 , “ 学 败。所以 , 我们应该始终把 民主作为学校建 设的重要 目标 , 作为事业发 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 , 而不 是一个 专家。 人在身 心各 方面都存 在着 ”
I 建 立 和 谐 的 教 育 管 理 目标 、
教育管理目标是教育管理主体的管理活动 所要达到 的效果及其评 价标 准。目标的确定是教 育管理 的重要步 骤。为 了实现 目标 , 校就 学
“ 和谐 ” 思想的产 生、 形成与 发展 跟我 国传 统文 化哲 学紧 密相 连 。
一
必须规 定任务 , 明确职责。有了目标 , 学校管理 者就能 及日 指导、 寸 检查 、
高校 的 可持 续 发 展 。
【 关键词】 高校 ; 和谐 ; 教育管理 ; 实施途径
人类社会发 展过程中对社会发展模式内涵 的认识存在 一个由浅入 深、 由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 。作为社 会有机 体构成 部分 之一 的高校
4、 现 民主 性 管理 体
近代以来 , 人类 社会 有两 面旗 帜最 为鲜 艳 , 一是 科学 , 是民 主。 二 民主代 表着 人类对 社会认 识 教育管理 , 人们对它的认识 同样存 在一个认 识过 程。在 国家大 力提 倡 科学代表着人类对 自然 认识的 最高水 平 , 也应当高 度重视民主 、 极发 积 构建和谐社会 、 深化教育改革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今天 , 高校教育 管理 的最高水平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 的基 地 ,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 实施和谐教育管理理念势在必行。
和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 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和 汉文综合版 )
一
J 10 9第 2 u. 0 2 8卷第五期
总第 6 期 1
种描述,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因为这是单向的要求,师生之间 应该互相尊敬,互相爱护。其次,师生在教学中要民主平等。常言 道“ 尊其师,则信其道” ,师生之间的互敬互爱体现在教学中可以为 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快乐友爱的享受,充分 付晓荟 发扬教学民主,积极营造一种具有真诚、热爱、理解为特征的课堂 气氛,使学生能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认识到 自身的存在和价 ( 和田师专语言系 新疆和田 880) 400 值。另外,老师还可通过表扬、激励等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 L 捅 要J 文章从“ 人为本”的 以 科学发展 和谐教 观、 育建设的个体 养其主体意识。教育要以人为本,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才是教育的本 取 向及 微观层面阐 和谐教育 述了 对学校教 育的作用 和影响。 而明 和谐教 质和核心。 从 确了 育是 在硬环境方面,学校的教室设备、图书资料、体育场馆、餐厅 个 发展的概 念,我 们要使学 生了 和谐. 会和谐。 对和谐教 解 学 今天 育所作的 任 宿舍和交通条件的布局都应以方便学生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真 何一点探索,都是对和谐教育本身意义的进一步完善。
和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一
二、 从和谐教育建设的个体取向 看, 教育是培养人的 社会、教育和人三者间的关系问题是教育的基本问题,教育是 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的最有效工具 人的社会化过程,是变个体需要为社会需要的过程,教育总是通过 社会关系决定教育, 教育是社会关系借以影响人的最根本手段。 对人的培养塑造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因此,我们要建设的和谐教 我们办教育就是要为社会造就培养各级各类的和谐发展的人,同时 不足从教育 自身出发的,也不是仅仅从个人自身出发的,必须以 是否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本身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的。和谐教 也要满足每个个体自身的和谐发展需要,以及满足每个人千差万别 育既是和谐社会的子系统,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和谐教 的个性发展需要和兴趣需要。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也是我们建设 育应当体现在为人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创造 良好的条件,提供 和谐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和谐教育的任务是努力使我们的教育实 公平的机会; 体现在为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间的流动拓宽渠道; 践真正坚持教育方针的指导,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真正造就出和谐 一方面, 宏观的教育政策和法规应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 体现在将以 人为本的 科学发展观、 建立和谐社 会的理念作为 指导思 发展的人。 这是实施教 育和谐发展的 前提。另一方面,学 校与家庭、 社会三方 想, 使学校教育在和谐中求得发展,在发展中 创造和谐。我们所建 教育关系的 和谐是实 施和谐教育的 基础。 实施和谐教育, 学校教育、 设的和谐教育必须能够帮助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的和谐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必须形成 “ 目标一致、功能互补、配合密切” 发展;必须能造就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与人 的教育合力。 自身和谐发展需要的统一必然是建设和谐教育的内在价值追求。 和谐的学校教育应当是重视全体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教育,不 以人为本的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将对推动我国现 应当只重视一部分学生的发展而忽视另一部分学生的发展,不应当 代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推动和谐社会建立 只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而忽视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也不应当 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学校教育 只重视学生共性的教育而忽视学生个性的教育。和谐的学校教育应 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学校的和谐。坚持科 当是公平的、民主的教育。通过树立干部与教师的以人为本的服务 发腱观,促进学校教育和谐发展,必须坚持 “ 以学生为本”的办 意识,营造干群之间的和谐,教师之间的和谐,师生之问的和谐, 学方针,努力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和责任感。树立以人为本的观 以及学生之间的和谐,形成学校公平与民主的体制架构与团结合作 承担学生成长的全部责任,家庭 念,关注学生主体。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和 的文化氛围。学校教育不可能独 自 主体的,学生被动地接受的 “ 灌输式”的 “ 听话”的教育。因此, 和社会等环境因素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学校教育和谐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教育 讲,是成人社会建构了复杂的社会环境,而这个环境又必然影响和 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学校教育的根本任 塑造着这个社会中的学生。因此,和谐教育关注的范围不能局限于 务是育人,R.使所有学生健康成长、增长才智、成为成熟的社会 课堂教学或校园生活,必须扩展到学生成长背景中更广阔的领域。 p 公民,其职责就是为青年人进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这样的目的和 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构 统。和谐教育要从生态系统论角 度出发来考虑 使命 决定了我国办学必须坚持 “ 以学生为本”的方针。充分发挥 成~个完整的生态系 学生的成长,致力于优化上述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因素。和谐的学校 学生的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是指学生受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 教育应当是开放的、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通过形成家长和社会的 动性、创造性。 主体性的确立,必须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首先, 广泛参与,使学校教育把为社会的发展服务与为人的发展服务紧密 觉地置身于其 师生在人格上要互敬互爱。尊师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关于师生关系的 地结合起来,并在取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的同时,自
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北京市润丰学校校长 卓 立)
★ 和谐校园
☆“和谐”主题的雕塑
☆人与校园环境的和谐
▲ 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蓝天工程”
教育部门
拥有了丰富的 社会活动资源
避免了不必要 的重复建设
结合点
学生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
资源单位
▲ 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蓝天工程”
△学区化管理
▲ 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蓝天工程”
多元智能的培养
语言智能 音乐智能 空间智能 内省智能 数理逻辑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 自然观察智能 人际关系智能
⑤重视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情绪是不是愉快, 情感是不是丰富, 性格是不是活泼开朗, 与人交往是不是正常, 意志是不是坚强, 有没有耐挫折能力, 有没有应变能力……
播种思想就收获行为;
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
“七星好少年”
文明之星、学习之星、 体育之星、艺术之星、 劳动之星、科技之星、 助人之星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 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 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 和人文素养。
景观一:十二个功能展厅
四层 三层
12国际厅 9科技厅
11书画艺术厅 10校史厅 8科技厅 5工艺厅 7科技厅 4工艺厅
二层 6音乐舞蹈艺 术厅 一层 3爱国主义教 育厅
2民族厅
1办学理念 厅
(三)创设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
景观二:各种专用教室
景观三:校训墙,校训园
8
浮雕壁整体形式大方庄重,细节丰富,将校训醒目突出的置于壁画中间,校训的诠释置于 其下,便于观者理解校训的精髓。为了使得校训墙饱满,内容丰富,背景设计成浅浮雕卷 轴形式,根据校训的内容而刻画与之相关的艺术元素。 “勤勉,文雅”的钥匙开启智慧 之门,“活泼、奋进”的翅膀飞向美好明天。
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和最终追求。
在当今社会,和谐教育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怎样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第一部分:认识和谐教育的意义和谐教育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人文教育。
它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和谐教育的实施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和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德育。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和谐教育正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和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育。
只有和谐的学习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他们全面发展。
和谐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4.和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
学生的身体健康是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和谐教育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第二部分:实施和谐教育的策略实施和谐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制定相应的策略,以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1.建立和谐的教育环境。
和谐的教育环境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基础和保障。
教育工作者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宽松和谐的氛围。
教育工作者还应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他们提供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推行和谐教育课程。
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需求,设计一系列的和谐教育课程。
这些课程既要培养学生的德育,又要培养他们的智育和体育。
比如,在德育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
在智育方面,可以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体育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他们的体质水平。
3.注重全员参与和谐教育。
实施和谐教育不能仅仅依靠教育工作者,而应注重全员参与。
和谐实施方案
普宁侨中实验学校“加强学校管理,构建和谐校园”实施方案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也是全人类的美好愿望。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构建和谐教育。
构建和谐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教育规律的体现,是新时期新教育的新理念,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终身职责,是直接影响我校发展的一件大事。
根据上级各部门关于加强学校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学实际,决定在我校开展“加强学校管理,创建和谐校园”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一、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六中全会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按照这一要求,进一步解决学校存在的干部队伍、教职工队伍、学生队伍、安全稳定和各种质量发展上存在的不和谐问题,以及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关系上不和谐的问题,改善我校在促进学校教育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着力打造“质量、管理、服务、信誉”学校品牌。
二、和谐校园的含义及定位和谐校园是一种内外和顺、协调发展的团队精神,是在一定的规范下,学校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最终目标的一种校园文化精神。
和谐校园既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方法和一种过程。
创造一个互相关心,互相信任,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创造一个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创造一个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文化环境;创造一个整洁有序,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
三、构建目标构建依法治校、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勤奋笃学、充满活力、安全有序、质量优良、人心凝聚、奋发向上、协调发展的新侨实,力争一月有变化,三月有突破,一学期大变样。
四、具体要求我校目前教育教学秩序基本稳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但也过去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改善,有些问题渐渐暴露,如:班子成员之间、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内部与外部之间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和谐、不稳定因素;校园安全问题仍然存在着一定隐患;教师与学生内在素质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学校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班级管理中的和谐教育
班级管理中的和谐教育俗话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就是这个最小的主任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却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个班级的班风、学生的精神面貌、组织纪律的优劣、学习成绩的好坏都体现着班主任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有些班主任每天忙于班级管理,可是管理质量却不见成效,有些班主任看着云淡风轻,却对班级事务了然于胸。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谈一谈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谐教育。
一、以身作则,做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者学生们每天在学校除了和同学们相处的时间以外,就数和班主任接触的时间最多了。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谓言教不如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必须先做到,而且要做到最好,为学生在无形中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使学生为班主任的言行而自豪,以班主任的言行为榜样。
班主任希望自己带出来的学生是什么样的,自己就要做什么样的人。
如果教师是消极悲观的,不可能带出积极乐观的学生;如果教师是诚实守信的,学生也会以诚相待。
诸多教育的事例告诉我们正人先正己,教育不是大吹大擂而是以自己的言行点点滴滴滋润学生的工作。
二、左膀右臂,做好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学生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这里首要的力量就来自于班干部。
班干部的威信高、工作能力强,班主任的工作就会得心应手,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着重于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相对于从一开始自己带出来的班,有的班是教师从别的老师那里接手过来的,这样的班,老师接手前要先了解一下班里学生的情况,哪些同学在担任着班级职务,同学们和老师们的评价又是怎么样的,这样,工作开展就会比较得心应手。
选拔班干部的首要标准是,班干部自身的素质一定要高,能够自觉地用行为规范约束自己,久而久之,树立起威信;其次,班干部要有一技之长,不一定非要是学习成绩特别优异的,也不一定要“以毒攻毒”,而是基于性格特点,看到孩子在班级管理上的特长,尽可能为每一个孩子创造大的发展空间;再有,班主任要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在班干部初次管理班务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指导,等班干部摸索出一套管理的模式与办法后,大胆放手,只在班干部有求时必应;另外,一定要注意,在参加活动和日常管理时,互相要多多听取意见,谁的意见合理就采纳谁的意见,不搞一言堂。
实施和谐教育 做好班主任工作
实施和谐教育做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思想性和科学性都比较强的工作,单凭热情和苦干精神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理论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去管理和教育学生。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推广和实施为我们作好班主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我在实施和谐教育,做好班主任工作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和探索。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教育成败的关键是正确处理教育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师生关系。
因为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学生的个性也只有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生关系和谐的核心爱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学生的个性不仅不能得到健康发展,反而会受到挫伤。
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养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力量。
四年级上学期开学不久,我班一名运动员竟旷课一天。
为了弄清情况,我到他家里走访,了解到他出生三个月时,父母离婚,狠心的母亲竟弃他而走,父亲再婚,只好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
父母均不给抚养费,只靠爷爷的退休金和姑姑平时的救济来维持生活。
这次父亲硬把他拖走。
知道这些情况后,我要来了他姑姑家的电话号码,结果也没有消息,我把事情向校长反映,校长安慰我,看他明天能否来,如果不来,再采取别的办法。
第二天,他果然来了。
我问他为什么不上学。
他说爸爸要把他带走,他不同意,便把他锁在屋里。
第二天,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才把他送到学校。
为了让他安心学习,根据他家里的困难情况,我发动全班同学给他捐了钱买了衣服,裤子等送到他家里。
他感动的哭了。
说:“老师,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大家对我的关怀。
”现在他不仅能刻苦学习,还被评上了校十佳运动员。
实践证明,师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帮助学生是实现师生关系和谐的感情基础理解学生是爱学生的前提,不理解学生就不可能对学生产生爱。
教师要理解学生,就必须研究学生。
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导言教育是社会的脊梁,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实施和谐教育至关重要。
和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他人,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本文将探讨实施和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实施和谐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社会和谐意识和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和谐意识。
如今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尊重、理解和包容他人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学校和社区的各类活动,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以及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 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谐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环境,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
通过培养学生的情商和心理素质,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增强自信心,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
3. 促进个体发展和谐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和谐教育强调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才能的培养。
通过关注学生的艺术、体育和社团活动,学生可以发掘和发展自己的潜能,充分展示个人特长,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二、实施和谐教育的方法1. 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创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合理的规则和制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各种需要团结协作的活动,如集体劳动、社团活动和学生自治组织等,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意识。
2. 强化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和谐教育的基础,学校应重视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通过开展各类主题班会和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
此外,学校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开展励志教育讲座,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近年来,和谐教育逐渐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成为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
然而,实施和谐教育并非易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探索。
本文将浅谈关于实施和谐教育的方法和策略,探讨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一、实施和谐教育的方法和策略1. 渗透性教育:渗透性教育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育方法,它将和谐教育渗透到各个方面和领域。
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各种教学场景,例如课堂讨论、实践课程、社会实践等,把和谐教育贯穿其中。
在学生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贯彻和谐教育的理念,例如班级卫生管理、班级安全守则规定等。
这些渗透性教育的方法,无疑可以提高学生的和谐素养和全面的和谐发展。
2. 课程融合教育:课程融合教育是一种将和谐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中的教育方法。
例如,在语文课上可以注重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的培养,同时也可以关注学生的文明用语和行为规范。
在数学课上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并且重视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以此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数学思维和和谐的行为与态度。
3.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特点和潜力。
这些信息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在心理健康课程中,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关注学生的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控制等方面的培养,以此提高学生的和谐素养。
4. 校本特色教育:校本特色教育是各个学校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在实施和谐教育时,校本特色教育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以此帮助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教育工作者可以结合学校的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科技教育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健康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方式1. 重视学生个性差异学生的个性差异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和谐教育管理理念及其实施途径
和谐教育管理理念及其实施途径作者:冯瑞娜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年第02期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
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教育管理是实施和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一、和谐教育管理理念概念的界定1.和谐教育。
和谐教育就是对教育主体真善美境界的追求,是我国传统教育的宝贵财富,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
教育学家认为,无论是社会上还是学校里都有两种因素影响着教育工作:一类是确定性因素,另一类是非确定性因素。
这两类因素的交织就使教育工作出现波动现象。
教育工作是复杂多样的又是有针对性的。
无论是教育的主体还是教育的对象都是有差异的。
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不要满足于简单的一致。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在和谐环境下,采用和谐的方式使人得到和谐发展。
在和谐教育中如何创造和谐的环境,教育管理作为一种手段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育管理的和谐是实施和谐教育的主要内容。
2.和谐教育管理理念。
和谐教育管理就是在由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教育环境等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中,通过理性、民主的决策来营造和谐学校管理氛围,构建和谐的领导关系、教师关系、师生关系等,以实现学校教育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从宏观层面上看,就需要各级教育部门用和谐教育管理理念统领教育全局,制定教育制度,动员人民群众,使各级领导重视教育,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兴办教育。
从微观层面上看,不同部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有不同的功能和职责,而且管理过程的任何人和事都不是孤立的,时刻充满着矛盾和不协调的地方,只有运用和谐的教育管理模式才能使各方面协调一致形成整体合力,才能形成教育内部的和谐。
二、和谐教育管理理念的特征1.体现人性化管理。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人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其实管理的核心是管“人”,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
如果把具有思想、情趣、个性的人当作一般的“物”,“见物不见人”,过分强调制度的严格,势必造成人的创造欲窒息。
和谐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原则
和谐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原则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也是贯彻和谐教育原则的主阵地。
要占据这个主阵地,教师就要有鲜明的和谐教育的实施原则。
首先,教师必须处理好主体和主导的关系,要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贯彻到课堂的始终。
其次,教师要把创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则。
笔者认为,和谐教育的课堂教学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人本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
”把这句话放在现代教育的大环境下来考虑,就是课堂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因此,教师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启发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创建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的和谐课堂。
二、因材施教原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发挥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们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
”由于家庭教育、认知能力和意志品质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要研究他们、分析他们,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还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自主学习原则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师还要了解学生,引导他们自主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思考、质疑、操作、评价、反思、纠错,也就是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敢想、敢说、敢为的创造精神。
四、尊重原则尊重原则也就是民主原则。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品质、思想和思维方式,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和建议并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们。
教师应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帮助和指导他们学习和成长。
创建“和谐学校”工作制度
创建“和谐学校”工作制度和谐学校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营造和谐、健康、安全的学校环境,提高师生的工作效率和学习质量,根据教育部相关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和谐学校工作制度》。
二、校园秩序管理1.学生应该尊重师长,遵守校纪校规,在校园内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
2.学生不得参与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欺凌行为和违反法律法规行为。
3.教职工应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发挥导向作用。
4.学校建立健全学生自治组织,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民主管理。
三、家校合作2.学校应当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和决策过程,共同关心孩子的发展。
3.学校与家长要建立互信和合作的关系,共同促进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应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师长要发挥好教育引导作用。
2.学校要定期开展师生沟通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和需求,并及时解决问题。
3.学校鼓励师生之间进行友好交流,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1.学校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合理设置课程,提高教学效果。
2.教师要认真备课,按照教育教学要求,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3.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素质。
六、校园安全与卫生1.学校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校园安全宣传和教育。
2.学校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3.学校要定期进行卫生检查,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
七、奖惩机制1.学校要定期进行优秀学生表彰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对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3.学校要公正执行奖惩制度,确保公平公正。
八、考试评价1.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和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2.学校要建立科学、公正的考试评价机制,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察。
3.学校要积极推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减少对分数的过度依赖。
九、教育环境建设1.学校要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教育在教育管理中的实施广东省增城市菊泉中学钟伟民【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战略决策。
和谐社会是社会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它是经济增长与事业发展的统筹,是人口素质与综合实力的平衡,也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协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使得社会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
和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
实施和谐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孩子的素养,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关键词】和谐教育安全公平法制优质人文诚信【正文】前言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作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教育,其自身的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和谐发展。
因为教育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共资源,是社会公平、和谐的基础。
只有教育的公平才是最根本的公平,也是最基本的公平。
因此教育承担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责任。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
没有和谐教育,就没有和谐社会;同样,没有和谐社会,也就没有和谐教育。
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是同步发展的。
和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素质教育是我们应该遵循的教育思想,我们认为,各校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研究不同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模式,如愉快教育、成功教育、主体教育、创造教育、和谐教育等。
和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的办学模式,研究和谐教育正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
一、“和谐教育”提出背景(一)国内背景建设和谐社会是当前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
胡锦涛总书记也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
作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教育,其自身的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和谐发展。
因为教育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共资源,是社会公平、和谐的基础。
只有教育的公平才是最根本的公平,也是最基本的公平。
因此教育承担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责任。
和谐社会的主体应该是和谐的人,而培养和谐的人需要实施和谐教育。
和谐教育与激励教育、创新教育、愉快教育一样,都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
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相统一的实际出发,调控教育市场中诸多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和谐效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均衡发展的教育。
(二)国际背景“和谐教育”是一个国际性课题。
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首先是教育的和谐,这样才能促进文化、经济、科学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虽然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但是,如果我们构建了一个和谐的国际环境,那么就可能避免种种矛盾和种种冲突。
和谐的世界、和谐的社会、和谐的教育是我们人类发展的崇高理想。
我国教育的底子比较薄弱,要挤进教育的先进行列,保持教育的先进性,必须关注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结合本国的实际,调整教育方略。
中国教育的发展,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须高瞻远瞩的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构建和谐教育体系。
二、和谐教育概念的界定古今中外都有不少有关“和谐教育”的论述,对我们都有所启发;然而,当今中国提出的“和谐社会”,“和谐教育”是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提出的。
科学发展观的要点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所以,“和谐教育”的释义应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才是“和谐教育”。
“和”、“谐”这两个中国字,最早出现在《管子》一书中,书中写道“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
和合故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能伤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道则和,有德则合,有“道德”则“和合”;有“合和”则“和谐”,有“和谐”则“团结”,有“团结”则“成功”。
所以,“和谐教育”的释义应是: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以和谐促进团结和成功,这才是“和谐教育”。
孔子强调“和为贵”,“有教无类”,提出一个非常深刻的论点:“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即是承认多样,主张多样,不相同又和谐,即是发展。
从多样中寻求统一,通过多样而达到精益求精。
社会中一些人得到发展,也要使另一些人得到发展,即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孟子的名言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所以,“和谐教育”的释义应是:人人都有相同的机会受到教育,尊重个性发展,促进所有的人都得到和谐发展,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才是“和谐教育”。
三、实施和谐教育的意义(一)有利于全面提高孩子的素养如果把在棍棒底下,管、卡、压、讽刺、吓唬,或是放任不管中教育出来的孩子与在注重和谐教育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进行比较,他们绝对是不一样的。
后者培养出来的人才是高层次的,有教养的,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是伴随终生的。
因此,和谐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全面发展的要求。
(二)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谐教育符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提倡尊重学生,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为主,鼓励孩子自尊、自信、自强。
(三)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学生学习的优劣除了智力因素外,很大程度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和谐教育对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认为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接受愿望。
因此,教育的效果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和谐程度成正相关的关系。
四、实施“和谐教育”的六要素:安全、公平、法制、优质、人文和诚信。
(一)安全是和谐教育的基础学校的安全是教育和谐的基础,只有有了学校的安全,学生的安全,才有教育的和谐。
学校教育要通过内部管理的提升,外部关系的和谐两个方面来促进学校的安全。
主要措施是每个学校要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完善安全设施。
同时,要加强安全课程的教育与演练,提高师生应对危险的水平。
另外,教育局、学校要主动出击,搞好学校周边环境建设,争取社区与周边单位的支持,营造良好、和谐的周边关系。
(二)公平是和谐教育的核心对大多数人(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来说,教育是改变自身或家庭命运、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
对社会而言,教育是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
构建和谐教育,要让每一地区都能拥有优质教育资源,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重要的是受教育机会公平与均等。
这种均等是外来人口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受教育机会的公平与均等;不健全孩子与健全孩子的受教育机会均等。
因此,我们要加大对弱势群体、困难家庭学生的帮扶力度,使他们能轻松的完成学习,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掉队。
(三)法治是和谐教育的保证和谐教育是一种法治的教育。
和谐教育需要秩序和法治,必须有有条不紊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稳定安宁的周边环境。
要用法律的力量来强化管理。
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普及工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管理教育事业。
进一步端正教育行风,治理以权谋私、以教谋私现象。
学校要完善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制,建立章程,实行依法自主办学。
全面推进校务公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教代会制度,逐步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实行有效的法治管理、制度管理。
要用法律的力量来维护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执行国家的各项基本教育制度,在教育机构的设置、课程的开设、招生考试等方面,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解决好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或过轻的问题。
(四)优质是和谐教育目标打造和谐教育,根本上是要打造优质的和谐教育。
只有教育的优质,才具有和谐的可能。
因此,无论何时,教育质量是生命线的金玉良言都应是学校管理都的座右铭。
当然,这里的优质指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优质;质量指的是学生综合教育的质量。
因此,要打造优质教育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加强科研和课题成果转换两手都要抓,好的课题与科研成果会引领一个学校的发展。
另一方面,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名师工程。
人才是实现一切的根本与关键。
完善教师培训计划,从多方面、多渠道对教师进行培训、继续教育,促进教育人才的建设。
(五)人文是和谐教育的生命和谐教育是一种人文的教育。
用“爱”和“人文关怀”打造乐观、积极、向上的教育理想。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
课堂上,老师亲切和善的教态,生动幽默的语言,以及给予孩子鼓励的目光、神情、手势等体态语言的运用,都会激发起孩子学习的热情。
在教育中融入“爱”和“人文关怀”,可以为学生创立良好和谐的人间关系氛围,可以创立和谐的校园文化,把校园文化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独特的校园文化风格,可使全体师生每时每刻都能在潜移默化中享受文化的熏陶,实现人格的升华,激发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六)诚信是和谐教育的灵魂和谐教育是一种诚信的教育。
没有诚信,教育就失去灵魂,就不可能得到全社会普遍认同。
教育要以诚信赢得社会的支持,要维护教育自身的形象,切实规范办学行为,为社会作出表率。
要高度重视并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乱办班、乱收费等热点问题,严格改制学校的收费行为,组织并实施好“一费制”。
教师要以诚信赢得社会的尊重,继续抓好师德建设,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教师教育的全过程,引导教师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
加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书本上有关诚信的内容外,还应该把社会当作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大课堂,教育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上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起做人要诚实、讲信用的观念。
五、实施“和谐教育”中要注意的事项(一)在和谐施教中,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1、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学校主要是全体师生的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和友谊的关系;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信任与平等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是教与学的和谐由于教师的社会职责决定他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与作用;同时,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主体性,并使教学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