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化学(鲁科版)练习:第7章 第21讲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 Word版含解析
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高二化学(鲁科版)练习:第7章 第22讲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
m
n
x
y
a、b、c、d 与 m、n、x、y 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
解析:(1)H2 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
向进行,即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逆反应方
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2)相同温度时平衡常数不变,
2
1
A.曲线 a 对应的反应温度最高 B.如图中 M、N、Q 点平衡常数 K 的大小关系为 K(M)=K(Q)<K(N) C.相同压强下,投料相同,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关系为 c>b>a D.N 点时 c(NH3)=0.2 mol/L,则 N 点的 c(N2)∶c(NH3)=1∶1 解析:合成氨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温度越高,越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曲 线 a 的氨气的物质的量分数最高,其反应温度相应最低,故 A 错误;平衡常数 只与温度有关,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题图中 M、N、Q 点平衡常数 K 的大小关系为 K(M)=K(Q)>K(N),故 B 错误;反应为 放热反应,反应温度越高,越不利于反应的进行,相同压强下,曲线 a、b、c 的氨的物质的量分数:a>b>c,则反应温度:a<b<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达到平衡时间越短,即达到平衡的时间:c<b<a,故 C 错误;在 N 点氨气的物 质的量分数为 20%,剩余氮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分数的和为 80%,N 点 c(NH3) =0.2 mol/L 时,氮气和氢气的浓度和为 0.8 mol/L,因为 n(N2)∶n(H2)=1∶3, 则 c(N2)=0.2 mol/L,c(N2)∶c(NH3)=1∶1,故 D 正确。 答案:D 9.(2017·江西宜春联考)已知温度为 T0 时,可逆反应:X(g)+Y(g)―→Z(g)(未配 平),在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a 所 示。其他条件相同,温度分别为 T1、T2 时发生反应,Z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 系如图 b 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全国通用近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高效演练直击高考7.2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高效演练直击高考7.2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高效演练直击高考7.2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高效演练直击高考7.2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的全部内容。
7。
2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高效演练·直击高考1。
(2018·黄山模拟)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A。
SO2氧化为SO3,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2SO2(g)+O2(g)2SO3(g)B。
500 ℃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ΔH<0C.H2、I2、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加深H2(g)+I2(g)2HI(g)D.实验室采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Cl2+H2O H++Cl—+HClO【解析】选D.加入催化剂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但不会引起平衡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错误;合成氨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500 ℃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是从反应速率不能太低和催化剂的活性两方面考虑,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错误;在H2(g)+I2(g) 2HI(g)平衡中,增大压强,浓度增加,颜色加深,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错误;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大,化学平衡逆向进行,减小氯气溶解度,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正确。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课件 鲁科版.ppt
考点二 化学平衡的计算——“三段式”法
【知识梳理】
1.分析三个量:即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2.明确三个关系
(1)对于同一反应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2)对于同一生成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3)各转化量之比等于各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3.计算方法:三段式法
可按下列模式进行计算:如mA(g)+nB(g) pC(g)+qD(g)
(a-mx)m·(b-nx)n
【提示】
题组一 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1.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 应:①NH4I(s) NH3(g)+HI(g);②2HI(g) H2(g)+ I2(g)达到平衡时,c(H2)=0.5 mol/L,c(HI)=4 mol/L,则
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C )
A.9
B.16
C.20
D.25
【解析】 根据题意: 2HI(g) 平衡浓度/(mol·L-1): 4
H2(g) + I2(g) 0.5
起始浓度c(HI)=平衡量+变化量
=4 mol·L-1+0.5 mol·L-1×2=5 mol·L-1
则c(NH3)=c(HI)起始浓度=5 mol·L-1 根据平衡常数定义:K=c(NH3)·c(HI)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栏目索引
考点一 化学平衡常数 考点二 化学平衡的计算
——“三段式”法 考点三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课堂小结 · 真题巧妙发掘
考点一 化学平衡常数 【知识梳理】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可以是物质的任一浓度( × ) (2)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改变平衡常数( × ) (3)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 ) (4)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 √ ) 2.在一定温度下,三个反应: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7章第2节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课件鲁科版
[深度归纳] 三种特殊情况的归纳理解 (1)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化学平衡没影响。 (2)“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条件 原平衡体系―充―入―惰――性―气―体→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 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3)通过图像分析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 SO2、O2、SO3 三种气态物质建立化学平 衡后,改变条件对反应 2SO2(g)+O2(g) 2SO3(g) ΔH<0 的正、逆反 应速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A
B
C
D
①加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图像是_C__ (填字母,下同),平衡不___ 移动。
压强(对 反应前后气 增大压强 向气体分子总数_减__小__的方向移动
有气体 体体积改变 减小压强 向气体分子总数_增__大__的方向移动
参加的 反应前后气 改变压强
反应) 体体积不变
平衡_不___移动
温度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向_吸__热__反应方向移动 向_放__热__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
提醒:(1)催化剂同程度改变 v 正与 v 逆,平衡不移动;(2)温度改变对 任何可逆反应均有平衡移动,但压强改变只对有气体参与且反应前后气 体系数不相等的反应有平衡移动。
达到
v正_=__v逆,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
平衡时 度__保__持__不__变_____
答案
以上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若开始加入生成物,从逆反应建立平衡,则 v -t 图为____________。
答案
(3)特征
答案
[深度归纳]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 (1)一般标志
(2)等价标志 ①全部是气体参加的非等体积反应,体系的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 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②对同一物质而言,断裂的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的化学键的物 质的量相等。 ③对于有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的颜色不再随时间而 变化。 ④绝热体系的温度不变,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⑤全部是气体的非等体积反应,恒压条件下,若密度不再变化;对 于有固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恒容条件下,若密度不再变化。
新高考化学(鲁科版)一轮复习题库:第七章第二讲化学平衡移动(含答案解析)
第二讲化学均衡挪动一、选择题1.必定温度下, 1 mol X 和 n mol Y在体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响:X(g) +2Z(g) + M(s) , 5 min 后达到均衡,此时生成2a mol Z 。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用 X 表示此反响的反响速率是-· min-(0.1- 2a) mol L·11B.当混淆气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响达到均衡状态C.向均衡后的系统中加入 1 mol M ,均衡向逆反响方向挪动D.向上述均衡系统中再充入 1 mol X , v 正增大, v 逆减小,均衡正向挪动分析由题给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2a mol Z耗费 a mol X ,利用化学反响速率的定义可知 v(X) =a mol=0.1a mol· L- 1- 1( 2 L ×5 min)· min;因 M 为固态,故均衡向右移动,气体质量变小;若均衡向左挪动,气体质量增添,故当混淆气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可说明反响达到均衡状态;增大 M 的量,均衡不发生挪动;向均衡系统中再充入 X ,反响物浓度增大,均衡正向挪动,v 正、v 逆都增大。
答案 B2.已知图一表示的是可逆反响CO(g) + H2C(s)+ H 2O(g)H >0 的化学反响速率(v)与时间 (t)的关系,图二表示的是可逆反响2NO 2N 2O4(g)H<0 的浓度 (c)随时间 t 的变化状况。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图一 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高升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B .若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反响的H 增大C.图二 t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高升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D.若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混淆气体的均匀相对分子质量将减小分析由图一可知,t2时正、逆反响速率均加速且发生突变,化学均衡正向挪动,可能是高升了温度也可能是增大了压强,依据H 所表示的意义,不论均衡怎样挪动,H 不变,所以 A 正确,B错;由图二可知,t1时改变均衡条件的瞬时,NO2和N2O4的浓度均增大,而后c(NO2)减小, c(N 2O4)增大,均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给系统增大压强,但不行能是由温度改变惹起的,选项 C 错;若增大压强,均衡正向挪动,N2O4的体积分数增添,所以混淆气体的均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D 错。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试题:第七章 第二讲 化学平衡移动(鲁科版)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第二讲化学平衡移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题6分,共42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3·郑州质检)一定温度下,1 mol X和n mol Y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Y(g)2Z(g)+M(s),5 min后达到平衡,此时生成2a mol 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X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是(0.1-2a) mol·L-1·min-1B.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向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1 mol M,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 mol X,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正向移动解析由题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2a mol Z消耗a mol X,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可知v(X)=a mol(2 L×5 min)=0.1a mol·L-1·min-1;因M为固态,故平衡向右移动,气体质量变小;若平衡向左移动,气体质量增加,故当混合气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可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增大M的量,平衡不发生移动;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X,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v正、v逆都增大。
答案 B2.(2013·合肥调研)已知图一表示的是可逆反应CO(g)+H2(g)C(s)+H2O(g)ΔH>0的化学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图二表示的是可逆反应2NO2(g)N2O4(g)ΔH<0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B.若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反应的ΔH增大C.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D.若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减小解析由图一可知,t2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且发生突变,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可能是升高了温度也可能是增大了压强,根据ΔH所表示的意义,不管平衡如何移动,ΔH不变,所以A正确,B错;由图二可知,t1时改变平衡条件的瞬间,NO2和N2O4的浓度均增大,然后c(NO2)减小,c(N2O4)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给体系增大压强,但不可能是由温度改变引起的,选项C错;若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N2O4的体积分数增加,因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D错。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考点规范练20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单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点规范练20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I2在KI溶液中存在平衡I2(aq)+I-(aq)(aq),某I2、KI混合溶液中,c()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I2(aq)+I-(aq)(aq) ΔH<0B.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B时I2的转化率更高C.若T1℃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D.温度为T1℃时,向该平衡体系中加入KI固体,平衡正向移动2.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K值有变化,平衡一定移动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K值一定增大C.K值不变,平衡不可能移动D.相同条件下,同一个反应其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增大到原来的2倍,K值也增大到原来的2倍3.已知某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其他条件不变,平衡时c(CO2)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衡状态A与C相比,平衡状态A的c(CO)较小B.在t2时,D点的反应速率:v(逆)>v(正)C.反应CO(g)+H2O(g)CO2(g)+H2(g)的ΔH>0D.若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4.PCl3和PCl5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将PCl3(g)和Cl2(g)充入容积为2 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PCl3(g)+Cl2(g)PCl5(g),并于10 min时达到平衡。
有关数据如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10 min内,v(Cl2)=0.04 mol·L-1·min-1B.升高温度(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平衡时PCl3的物质的量变化<1C.当容器中Cl2为1.2 mol时,反应达到平衡D.平衡后移走2.0 mol PCl3和1.0 mol Cl2,相同条件下再达平衡时,c(PCl5)<0.2 mol·L-15.用于净化汽车尾气的反应:2NO(g)+2CO(g)2CO2(g)+N2(g),已知该反应在570 K时的平衡常数为1×1059,但反应速率极慢。
全国通用近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时梯级作业二十二7.2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时梯级作业二十二7.2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时梯级作业二十二7.2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时梯级作业二十二7.2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的全部内容。
课时梯级作业二十二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A)(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题7分,共42分)1。
(2018·淄博模拟)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 B(g)+2C(g),且达到平衡。
当升高温度时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B。
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气态C。
物质A一定为非气态,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若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则平衡向右移动【解析】选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A项错误;若A为气态,则平衡移动后气体的密度不发生变化,B项错误;由于密度变化,物质A一定为非气态,升温正向移动,故C项正确;在容积不变的反应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对平衡无影响,D项错误。
【易错提醒】化学平衡移动的3个易错问题(1)当反应混合物中存在与其他物质不相混溶的固体或液体物质时,由于其“浓度"是恒定的,不随其量的增减而变化,故改变这些固体或液体的量,对平衡没有影响。
[推荐学习]2019版一轮优化探究化学(鲁科版)练习:章末排查练(七) Word版含解析-
章末排查练(七)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一、化学反应速率1.活化分子的碰撞都是有效碰撞。
()2.温度越高,活化分子百分数越大、浓度越大。
()3.压强越大,活化分子百分数越大。
()4.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在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5.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固定的,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用量,反应速率保持不变。
()6.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反应就不再进行。
()7.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8.在恒温条件下,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9.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反应物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10.其他条件不变,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1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2.加入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改变了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 13.一定条件下,某一反应的活化分子在反应物分子中所占百分数是一定的。
() 14.同一反应,在相同时间间隔内,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和意义都不一定相同。
()15.5 mol·L-1·s-1的反应速率一定比1 mol·L-1·s-1的反应速率大。
() 16.一个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反应速率成正比。
()17.正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18.对于某可逆反应,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
()答案:1.× 2.√ 3.× 4.√ 5.√ 6.×7.×8.×9.×10.√11.×12.×13.√14.×15.×16.×17.×18.√二、化学平衡1.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在恒容条件下,有两个平衡体系:A(g)2B(g);2A(g)B(g),都增加A的量,A、B转化率都变小。
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7章第2讲 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学案 鲁科版
第2讲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2019·备考】最新考纲: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
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4.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频数:★★☆难度:★★☆)1.可逆反应(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特点①二同:a.相同条件下;b.正、逆反应同时进行。
②一小: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小于(填“大于”或“小于”)100%。
(3)表示在化学方程式中用“”表示。
2.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建立过程在一定条件下,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加入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
反应过程如下:以上过程可用下图表示:(3)平衡特点1.教材基础判断(1)2H2O2H2↑+O2↑为可逆反应( )(2)可逆反应不等同于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可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3)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指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若用不同物质表示时,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 )(4)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 )答案(1)×(2)√(3)√(4)√2.(LK选修4·P41“联想·质疑”改编)向含有2 mol的SO2的容器中通入过量氧气发生2SO2+O22SO3,充分反应后生成SO3的物质的量________2 mol(填“<”、“>”或“=”,下同),SO2的物质的量________0 mol,转化率________100%。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24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含解析)鲁科版-鲁科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建议用时:35分钟)A级基础达标1.(2019·陕西部分学校联考)已知HI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会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过程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活化能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I的平衡转化率C.降低温度,HI的分解速率加快D.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可说明该反应2HI(g)H2(g)+I2(g)达到平衡状态A [使用催化剂可以减小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但不改变转化率,A正确,B错误;降温反应速率减慢,C错误;该反应为等体积反应,M是不变的量,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D错误。
]2.可逆反应N2(g)+3H2(g)2NH3(g),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开始时加入2 mol N2和3 mol H2,达平衡时,NH3的浓度不可能达到( )A.0.1 mol·L-1B.0.2 mol·L-1C.0.05 mol·L-1D.0.15 mol·L-1B [2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假设反应能够进行到底,则3 mol H2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此时NH3的浓度为0.2 mol·L-1,但由于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反应,所以NH3的浓度达不到0.2 mol·L-1。
]3.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A.SO2被氧化为SO3,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2SO2(g)+O2(g) 2SO3(g)B.500 ℃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ΔH<0 C.H2、I2、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加深:H2(g)+I2(g)2HI(g)D.实验室采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Cl2+H2O H++Cl-+HClOD [加入催化剂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但不会引起平衡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 错误;合成氨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500 ℃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是从反应速率不能太低和催化剂的活性两方面考虑,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 错误;在H 2(g)+I 2(g) 2HI(g)平衡中,增大压强,浓度增加,颜色加深,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 错误;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大,化学平衡逆向进行,减小氯气在水中溶解度,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 正确。
2020届一轮复习鲁科版 第7章 第21讲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 学案
第21讲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
2.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4.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自发过程(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特点①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放出热量)。
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性(无序体系更加稳定)。
2.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
3.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1)焓判据放热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ΔH<0,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故只用焓变判断反应方向不全面。
(2)熵判据①熵:描述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S。
熵值越大,体系混乱度越大。
②常见的熵增过程a.气体的扩散;b.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S(g)>S(l)>S(s);c.反应前无气体,反应后有气体产生的过程;d .反应前后都有气体,但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
③熵判据:体系的混乱度增大,ΔS >0,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
但有些熵减的过程也能自发进行,故只用熵变来判断反应方向也不全面。
(3)复合判据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是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共同影响的结果,反应方向的复合判据为ΔH -T ΔS 。
当ΔH -T ΔS ⎩⎪⎨⎪⎧<0时,反应能够自发进行=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1)ΔH <0,ΔS >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2)NH 4HCO 3(g)===NH 3(g)+H 2O(g)+CO 2(g) ΔH =185.57 kJ·mol -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3)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 2(l)??Mg(l)+Cl 2(g)的ΔH >0、ΔS >0(√)(4)反应NH 3(g)+HCl(g)===NH 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 <0(√)1.(2018·漳州调研)已知①碳酸钙的分解CaCO 3(s)===CaO(s)+CO 2(g) ΔH 1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②氯酸钾的分解2KClO 3(s)===2KCl(s)+3O 2(g) ΔH 2在任何温度下都自发进行,下面有几组焓变数据,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ΔH 1=-178.32 kJ·mol -1 ΔH 2=-78.3 kJ·mol -1B .ΔH 1=178.32 kJ·mol -1 ΔH 2=-78.3 kJ·mol -1C .ΔH 1=-178.32 kJ·mol -1 ΔH 2=78.3 kJ·mol -1D .ΔH 1=178.32 kJ·mol -1 ΔH 2=78.3 kJ·mol -1答案 B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则可以减缓海轮外壳的腐蚀B .2NO(g)+2CO(g)===N 2(g)+2CO 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 >0C .加热0.1 mol·L -1 Na 2CO 3溶液,CO 2-3的水解程度和溶液的pH 均增大D .对于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ΔH <0),加入少量浓硫酸并加热,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均增大 答案 C解析 在海轮外壳附着一些铜块,形成铁铜原电池,铁比铜活泼,铁被腐蚀,A 项错误;题中已知的反应是一个熵减的反应,若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需要ΔH<0,B项错误;碳酸钠水解吸热,加热促进水解,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碱性增强,C项正确;因为此反应放热,加热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1.勒夏特列原理是自然界一条重要的基本原理。
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NO 2气体受压缩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 .对2HI(g)H 2(g)+I 2(g)平衡体系加压,颜色迅速变深C .合成氨工业采用高温、高压工艺提高氨的产率D .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常加入少量铁屑以防止氧化解析:2NO 2(g)N 2O 4(g)的反应体系中,加压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加压的瞬间c (NO 2)浓度增大,颜色变深,然后浓度再逐渐减小,颜色先变深后变浅,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 正确;反应2HI(g)H 2(g)+I 2(g)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加压时平衡不移动,但因体积减小,c (I 2)增大,颜色加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故B 错误;N 2(g)+3H 2(g)2NH 3(g) ΔH <0,加压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但升温却抑制反应的正向进行,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 错误;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常加入少量铁屑来防止Fe 2+的氧化,发生的反应是不可逆过程,故D 错误。
答案:A2.(2017·安徽合肥质检)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 2(g)N 2O 4(g)。
当下列所给有关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混合气体的压强B .混合气体的密度C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D.c (N 2O 4)c (NO 2)答案:B3.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做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催化剂CO2(g)+H2(g)Δ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B.降低温度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解析:选项A,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压强对CO的转化率无影响;选项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CO的转化率;增大CO的浓度会降低CO的转化率;选项D,更换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答案:B4.如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ΔH<0的平衡移动图像,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是()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解析:A项,升高温度,同时加压,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逆反应速率应在原速率的上方,故A错误;B项,降低温度,同时减压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正反应速率应在原速率的下方,故B错误;C项,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逆反应速率应在原速率的上方,但正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错误;D项,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图像符合,故D正确。
答案:D5.(2017·辽宁朝阳重点中学联考)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X(s)+3Y(g)2Z(g)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入少量He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容器内压强减小C.继续加入少量X,X的转化率减小,Y的转化率增大D.继续加入少量Y,再次平衡时,Y的体积分数比上次平衡小解析:充入少量He使容器内压强增大,但各气体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A错误;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但是温度升高,所以压强不一定减小,B错误;继续加入少量X,X是固体,平衡不移动,Y的转化率不变,C错误;继续加入少量Y,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再次平衡时,Y的体积分数比上次平衡小,D正确。
答案:D6.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 A(g)+y B(g)z C(g),平衡时测得C的浓度为1 mol·L-1,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1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x+y>z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B的转化率降低D.A的体积分数减小解析:新平衡时C的浓度大于原来的0.5倍,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x+y<z,A和B的转化率增大,A的体积分数减小,故D正确。
答案:D7.I2在KI溶液中存在平衡I2(aq)+I-(aq)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I2(aq)+I-(aq)I-3(aq)ΔH<0B.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b时I2的转化率更高C.若T1℃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D.温度为T1℃时,向该平衡体系中加入KI固体,平衡正向移动解析:根据图示,温度升高,c(I-3)减小,平衡左移,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 正确;由于升温平衡左移,状态b比状态a的I2的转化率低,B错误;T1℃时d 状态未达到平衡,向a状态转变时,c(I-3)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即v正>v逆,C正确;增大c(I-),平衡正向移动,D正确。
答案:B8.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N2O4,建立了平衡:N2O4(g)2NO2(g),测知N2O4的转化率为a%,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再通入1 mol N2O4,待重新建立新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b%。
a与b的大小关系为() A.a<b B.a>bC.a=b D.无法确定解析:不少同学认为,增加反应物的量,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故选择A项导致错误。
若在新、旧平衡之间设置一个中间过程,则有利于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假设将状态Ⅰ的容器的容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再加入1 mol N2O4,即构成其他条件不变时与之等效的中间状态Ⅲ,N2O4的转化率相同。
将状态Ⅲ压缩到状态Ⅱ,平衡逆向移动,N2O4的转化率减小。
答案:B9.相同容积的甲、乙、丙、丁四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同样的可逆反应:2A(g)+B(g)3C(g)+2D(g),起始时四个容器中所装A、B的量分别见下表。
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转化率为甲<丙<丁<乙B.B的浓度为甲>丙>乙>丁C.A的转化率为甲<乙<丙<丁D.B的浓度为丁>丙>乙>甲解析:以乙为基准,丙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降低;丁相当于在乙的基础上增加B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A的转化率升高;甲相当于在丙的基础上降低B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降低。
因此,A的转化率关系为甲<丙<乙<丁。
体积相等时,B的浓度大小关系与物质的量大小关系一致。
以乙为基准,甲相当于在乙的基础上增加A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B 的物质的量减少;丙相当于在乙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B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丁相当于在丙的基础上降低A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B的浓度增大。
因此,B的浓度大小关系为丁>丙>乙>甲。
答案:D10.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0,单位mol·L-1),当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c1∶c2=1∶3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C.X、Y的转化率不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 mol·L-1解析:X(g)+3Y(g)2Z(g)起始浓度/(mol·L-1)c1c2c3平衡浓度/(mol·L-1)0.10.30.08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与其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即(c1-0.1)∶(c2-0.3)=1∶3,则c1∶c2=1∶3,故A正确;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反应起始时c1∶c2=1∶3,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与其化学计量数成正比,转化的物质的量也为1∶3,则转化率应相等,故C错误;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由于题目条件c1、c2、c3均不为0,则开始时若平衡正向移动,起始浓度c1应小于0.14 mol·L-1,开始时若平衡逆向移动,c1大于0即可,所以0<c1<0.14 mol·L-1,故D正确。
答案:C11.(2017·广州质检)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新型RuO2催化剂对上述HCl转化为Cl2的总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1)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αHCl~T曲线如下图:则总反应的ΔH________0(填“>”“=”或“<”);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与K(B)中较大的是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请在上图画出相应αHCl~T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αHCl的有________。
(填字母序号)A.增大n(HCl) B.增大n(O2)C.使用更好的催化剂D.移去H2O解析:(1)结合题中αHCl~T图像可知,随着温度升高,αHCl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得出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即ΔH<0;A、B两点A点温度低,平衡常数K (A)大。
(2)结合可逆反应:2HCl(g)+12O 2(g)H 2O(g)+Cl 2(g)的特点,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αHCl 增大,则相同温度下,HCl 的平衡转化率比增压前的大,曲线如答案中图示所示。
(3)有利于提高αHCl ,则采取措施应使平衡2HCl(g)+12O 2(g)H 2O(g)+Cl 2(g)正向移动。
A 项,增大n (HCl),则c (HCl)增大,虽平衡正向移动,但αHCl 减小,错误;B 项,增大n (O 2)即增大反应物的浓度,D 项,移去H 2O 即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均能使平衡正向移动,两项都正确;C 项,使用更好的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移动,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