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导学案(无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单元教师展示周恩来的照片和《觉醒年代》大的网络热语“我们随手翻过的历史书和划过线的重点,那便是他们的一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和周总理回到20世纪50年代,去感受新中国外交的风云变幻与跌宕起伏。
教师活动11、教师展示旧中国的外交事件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旧中国的外交特点。
2、教师布置自学任务,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81-P82第一子目内容完成新中国在1949年到1953年的外交事件时间轴的梳理。
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3、学生阅读史料,提前关键信息并对结合刚才所学回答问题(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它为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提供了交往和沟通的基础,有利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能够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尊重、平等、和平的理念,有助于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符合国家利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2、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原因?引导学生分小组探究原因,并在探究过程中注意史料实证的意识。
3、教师开展评价任务——探究分享,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完成情况。
2、教师开展评价任务——评价外交,引导结合刚才所学评价中美大使级会谈。
1、教师展示万隆会议周总理作息表和图片周总理吃饭的保温杯,提问学生从周总理身上学习到什么精神?2、教师讲述结束语:在周总理的努力下,新中国外交局面赢得赞誉与支持,到他逝世前有107个国家与中国建交。
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等外交思想至今仍在指导中国的外交工作。
周总理曾说过“为7.板书设计【作业参考答案】1、C2、A3、D4、学生通过完成外交任务计划书,将所学外交知识运用到实际的问题解决上,本题具有较强地开放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资料搜集整理能力,小组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完成外交任务任务书时,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中国外交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家国情怀。
部编八下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
部编八下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部编八下历史第五单元的第16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材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展现了我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的立场和智慧,强调了我国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外交理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我国在政治、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发展。
但学生在外交领域的知识相对较弱,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外交政策可能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外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建立后的重大外交事件,掌握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国际观,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建立后的重大外交事件,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难点:理解我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的立场和智慧,以及外交政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历史事件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外交情境。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外交意识。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与本课相关的历史视频、图片等素材。
3.讨论话题:如“我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的立场和智慧”、“如何看待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如抗美援朝、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生:提出:1953年底
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生:完善:1954年
周恩来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吴努发表联合声明
教学难点:
1、回顾建国初期国家面临的局势及观看视频,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内容,认识到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观看视频,说出万隆会议召开前与会议中面临的困难,理解“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归纳万隆精神的内涵;分析概括新中国初期取得重大的外交成就的原因,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二)合作探究
出示任务:任务二
1.回顾建国初期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及识读《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形势图》,概括我国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
2.阅读材料,回答新中国初期我国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和策略;观看视频说出毛泽东采取了什么外交方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3.阅读教材及结合材料,讨论归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的?怎样完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2:国际环境
师: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实行军事封锁和禁运。新中国成立时,整个国际形势非常复杂,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斗争的局面,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支持中国;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敌视中国,美国不甘心在中国遭受失败,妄图通过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扼杀新中国于摇篮之中。面对这样的国际环境,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和策略?
4.阅读教材82页材料研读,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归纳它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所起的作用。
部编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导学案)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美苏对华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2.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学习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
【学习难点】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的正确理解。
【学习过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教师:同学们认识图片中的这个人物吗?学生:周恩来。
教师:周恩来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外交家,他以出色的外交才能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那么他对我国的外交事业有哪些贡献呢?让我们来了解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知识点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背景(1)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
(2)在建国的第一年里,新中国就同苏联等_______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而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________________政策,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
2、提出(1)________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________地区关系问题进行谈判,________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2)1954年,周恩来又与________、________两国总理进行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3、内容:________________、互不侵犯、________________、平等互惠、________________。
4、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1、时间:________年。
2、地点:在________________的万隆。
3、人物: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中国代表团团长________)。
4、性质:第一次没有________________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案(无答案)-最新教育文档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案2019年月周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的是外交政策。
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采取态度,实行政
年底,周恩来在接见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现在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后来印度、缅甸两国总理积极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
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周恩来提出了“”的方针,促进了该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
A B
C D.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案设计(无答案)
目标导学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பைடு நூலகம்
1、背景: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
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
政策,并对
中国沿海实行封锁和禁运。
2、内容:1953 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现在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
和
,互不侵犯,互不
国家参加的亚
非会议。
2、中国贡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 各
国的团结与合作。
1、思考“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指什么?
合作
2、这幅漫画中这个任人宰割的清朝官员,是谁的写照?而周围那群举着鞭子、举着刀枪的强 盗又指的是谁?可以用哪些词汇来形容这一形象呢?
探究
A.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四项基本原则
D.合作共赢原则
5、1949年10月~1950年10月,新中国同苏联、保加利亚、朝鲜、瑞典、丹麦等17个国家建立 外交关系。这表明,新中国在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 )B
A.只注重与近邻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封锁
C.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被接纳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美国在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中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部分
D.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4、在 2014 年的一次演讲中,缅甸总统吴登盛指出,“……不仅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且 不断与时俱进,成为国与国关系的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是( )B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2018-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导学案-Word版
1.史料展示:
材料:“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已逐渐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我相信,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将会被赋予全新的时代意义,从而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2004年6月,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讲话
2.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
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D.求同存异
3.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强调“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下列有关“求同存异”方针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达到团结的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席代表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4.面对一些国家的咄咄相逼,当时周总理采取了哪些对策?
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五、检查反馈:
1.新中国成立后,率先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A.美国B.印度C.苏联D.蒙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新中国外交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通过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领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对处理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价值。
二、学习重难点: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
2、对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的正确理解。
三、自学检测
②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③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导学案(无答案)
课型新授课课题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年级八年级主备人备课时间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识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内容, 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周恩来在会中提出的方针等基础知识;2、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内容, 认识到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重点、难点)3、理解“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 归纳万隆精神的内涵;分析概括新中国初期取得重大的外交成就的原因, 增强民族自豪感, 激发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3.理解“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归纳万隆精神的内涵;分析概括新中国初期取得重大的外交成就的原因,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3、理解“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归纳万隆精神的内涵;分析概括新中国初期取得重大的外交成就的原因,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课堂教学流程】【学案自学梳理知识】任务一: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 完成自学检测试题, 识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的基础知识。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 外交政策: 新中国建立以后, 奉行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 外交环境:(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 就同___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 实行_______政策, 对中国实行封锁和_______。
3. 提出: 1953年, _______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首次提出_______, 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4.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_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
5.发展:_______年, 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分别与_______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 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6.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导学案(无答案) (1)
一、学习内容: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二、学习目标:学习和掌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万隆会议以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求同存异”的方针。
三、课前自主学习: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背景:○1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的外交政策。
○2建国后,新中国展开积极地外交活动,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__ __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而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_______ _____,并对中国沿海实行。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__ __年,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___ __地区关系问题进行谈判,___ _ _在接见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项原则。
(4)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
2、万隆会议的召开:(1)时间:___ ____年地点:在____________的_ ___(2)会议的性质:第一次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内容:讨论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果:针对帝国主义国家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___ ___ 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意义:万隆会议反映了亚非人民,保卫,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这种精被称为“”)四、当堂练习:1.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的国家是()A. 保加利亚B. 北朝鲜C. 苏联D. 罗马尼亚2.我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A. 万隆会议上B. 1953年中印两国代表团谈判时C. 日内瓦会议上D. 1954年6月,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时3.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里,同中建交的国有()A. 17个B. 20个C. 13个D. 5个4.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召开的地点是()A. 万隆B. 吉隆坡C. 新德里D. 河内5.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A. 1955年B. 1958年C. 1960年D. 1965年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A. 党与党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B. 民族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C. 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D. 国际组织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7.新中国建立之初,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A.和平外交政策 B.外交孤立政策C.扶蒋反共政策 D.积极扶助政策8.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充满硝烟和艰辛,其根本原因是( )A.新中国刚刚成立,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B.中国的经济比较落后,实力比较弱C.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敌视D.我国在国际上基本没有朋友9.一时间中印友好掀起热潮,周总理所到之处响起“印地秦尼巴依巴依”(印中人民是兄弟)和“潘查希拉金德巴”(五项原则万岁)的欢呼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自学目标】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概括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2. 通过了解周恩来在外交上的成绩认识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一生为之努力奋斗!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制定的背景;为什么说“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自学填空】【合作探究】 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形势思考:当时我国外交面临怎样的形势?假如你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你会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 如何理解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巩固练习】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率先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A.美国B.印度C.苏联D.蒙古2.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惧。
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
”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D.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3.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C.平等互利D.求同存异4. 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1953年我国首次提出的B.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C.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关系D.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5.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强调“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
下列有关“求同存异”方针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达到团结的目的②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③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6. 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 )①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相同②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③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④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愿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下列对周恩来重大历史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①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②参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谈判和重庆谈判③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9.万隆会议上出现了哪些不协调的声音?周恩来是如何应对的?【本课反思】。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八年级下册《历史》的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各项成就,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和完善。
教材通过讲述重大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取得的成就。
但是对于外交领域的知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以及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各项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以及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各项成就。
2.难点: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学生对外交领域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外交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下册《历史》2.课件:相关外交事件的图片、视频等资料3.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以及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各项成就。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外交的发展历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6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外交政策的演变。
教材内容包括: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中非合作、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新中国建立后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外交领域的知识较为薄弱,对于一些重要的外交事件和外交政策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外交政策的内容,以及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过程,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非合作、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重要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到自豪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过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非合作、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重要历史事件。
2.难点:外交政策背后的政治智慧和外交策略。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分享学习心得。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外交政策的内容和作用。
4.情景模拟:模拟外交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外交活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资料:关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相关资料,如历史事件、图片、视频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建立后的历史背景,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导学案【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的和平外交政策。
2.分析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因和特点。
3.理解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意义。
二、课前预习1.请大家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简述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
2.思考:中国为什么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是什么?三、课堂学习1.新课呈现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2.学习探究(1)请大家看PPT,了解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的和平外交政策。
并回答以下问题:①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有哪些?(2)小组合作,在小组内讨论:为什么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的原因有哪些?(3)展示与分享请几个小组发言,分享你们的讨论结果。
3.拓展延伸请同学们思考: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有何意义?请两两合作,互相讨论并回答以上问题。
随后,请一些同学发言,分享你们的讨论结果。
四、课后作业1.整理笔记,复习课堂所学知识。
2.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意义”为题,写一篇短文。
五、学习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对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的和平外交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明白了中国坚持这一政策的原因和特点,并深刻意识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意义。
通过小组合作和分享讨论,我增强了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关注国际事务,积极参与讨论。
【导学案】(续)一、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的和平外交政策。
2.分析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因和特点。
3.理解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意义。
二、课前预习1.请大家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简述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
2.思考:中国为什么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是什么?三、课堂学习1.新课呈现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学案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导学案【学习目标】1. 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了解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
【学习重难点】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内容及作用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及影响【自主学习】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政策。
新中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但是,以国为首的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态度,实行外交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和。
2.年,周恩来在接见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1.万隆会议: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召开的亚非会议。
这是第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亚非会议。
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周恩来提出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中国代表团积极开展会外交往,加强了同的团结与合作。
2.日内瓦会议:年,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达标训练】1. 新中国首次完整地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A.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B.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C. 1955年亚非会议期间D.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2,在2014年的一次演讲中,缅甸总统吴登盛指出,“……不仅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且不断与时俱进,成为国与国关系的指导原则”。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16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材通过介绍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等历史事件,展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新中国的成立,对我国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外交领域的知识相对较弱,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对我国外交政策的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多停留在表面,对于事件背后的外交政策和原则理解不够深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掌握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我国外交事业感到自豪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难点:事件背后的外交政策和原则,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历史事件,分析事件背后的外交政策和原则。
3.案例分析:通过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等案例,深入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下册《历史》。
2.课件:相关历史事件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学生活动材料:分组讨论的表格、案例分析的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历史事件,分析事件背后的外交政策和原则。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认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导学案(无答案)
“)“““。
(“【学习目标】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外交政策、外交原则和外交方针;理解和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影响;知道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和成就。
【学习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
【学习难点】正确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复杂的国际形势,以此理解我国外交局面打开的不易,体会以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的智慧和努力。
【自主导学】(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合作探究】1.新中国与中国近代史的外交有何不同?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同”异”各指什么?(“求同存异”的含义:(1)“求同”的“同”①共同的经历:都曾遭受殖民主义的侵略。
②共同的任务: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
③共同的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存异”的“异”: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意识形态。
【达标测试】A卷1.(2019·黑龙江鸡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下列属于其内容的是()材料二周恩来健步走向讲台,平静地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的痛苦和灾难中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相互了解和尊重、相互同情和支持…”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印尼、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等纷纷离座,争相同周总理握手。
就连之前态度一直非常强硬的菲律宾外交部长罗慕洛都高度评价周总理的讲话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示了民主精神的”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发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扩大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争取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周恩来总理参加的是哪个国际会议?中国是如何对待与会的亚非国家的?周恩来的讲话产生了什么影响?(3)请你概括材料一、二表现出的中国外交理念的共同之处。
写出两点)(4)根据材料三,分析积极的外交活动对国内和平建设的作用。
【拓展提升】万隆会议后,一位路透社记者曾报道:大家都承认周恩来的才智至高无上地主宰着会议……代表们惊叹地说:‘他是以怎样的洞悉力察觉并道破大家心窝里想说的话啊!’”求同存异的方针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适用吗?实际上它存在什么道理?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利⑤和平共处⑥求同存异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⑤⑥2.岁月留痕,照片是研究历史的珍贵资料。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学案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详见PAD推送试题1.2006年,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年贺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这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哪一原则的基本思想保持了一致(C)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科教兴国战略2.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A)A.1953年B.1955年C.1971年D.1972年3.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是周恩来总理说于(C)A.访问印度和缅甸时B.日内瓦国际会议上C.万隆会议上D.第26届联合国会议上4.下列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B)A.互相尊重领土主权B.独立自主C.互不侵犯D.平等互利5.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D)A.在国际上产生很深远的影响B.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C.在与印度等国家的交往中多有体现D.只适用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6.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A)A.中印谈判B.中缅谈判C.中苏谈判D.中美谈判7.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B)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以五大国身份之一参加日内瓦会议8.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其主要背景是(A)A.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中提出“反对共产主义问题”,怀疑中国搞“颠覆”活动B.亚非国家间社会制度不同C.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民族矛盾和边界冲突D.亚非国家过去经历的遭遇不同9.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运用的是(B)①“求同存异”的方针②“一边倒”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③④下列成就中,按取得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中葡两国举行澳门交接仪式②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③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A.③②④①B.②③④①C.②④③①D.③④①②【答案】A今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
人教版部编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教学内容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型新授课编号5.万隆会议(1)召开:1955年,周恩来参加在印度尼西亚________召开的亚非会议。
(2)地位:第一次没有_______________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方针: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_____”方针。
(4)影响: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理解历史)结合图片、资料,细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以下问题,并交流收获,将正确理解进行标识记录。
探究一:你能用一两个词来概括新中国以前的外交政策吗?探究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所面对的外交环境怎样的?(提示:美苏两国对待中国的不同)探究三:阅读以下两段材料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设公报中。
50多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材料二: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家璇在2004年6月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讲话依据材料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探究四:阅读以下两段材料材料一:“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原则首次提出针对的是 ( )主备李天云审核教研组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 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2.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3. 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4. 能够概括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重点、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会议”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探讨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了解历史)浏览课本小标题及正文,写出本课学习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什么?问题:(1)(2)二、合作学习,成果展示(识记历史)阅读教材正文,请注重基本的知识点,并对有效信息加以提炼,注意在课本上勾画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历史科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组长:
材料二: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
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根据材料和所学回答:这幅漫画中这个任人宰割的清朝官员,是谁的写照?而周围那群举着鞭子、举着刀枪的强盗又指的是谁?可以用哪些词汇来形容这一形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