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不虚

合集下载

虚词不“虚”

虚词不“虚”

虚词不“虚”单就词语本身意义而言,虚词确实不如实词来得“实在”,但若放到具体语境中,一个用得巧妙的虚词,其意蕴之丰富,恐怕也要令再出色的实词逊色三分。

如“其”这个虚词,在文言文中常作代词用,除此之外,还可以作副词,赋予句子某种特殊的语气,同时表达特定情境中人物的特殊感情。

我们不妨借助高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几篇文章,分析一下古人是如何巧用“其”这个虚词的。

一、表示期待、希望的思想感情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与妻书》一文中,有这样几句:“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意思是说:“儿子依新已经五岁了,转眼长大,希望你好好抚育他,使他像我一样。

”这是民主主义战士林觉民在参加广州起义前三天夜里,给妻子在手绢上写的一封绝命信中的几句话,他在信中嘱托妻子,要将儿子抚养成人,将来继承他的遗志,完成他未尽的事业。

这里“其”与其它词结合在一起,表示“希望”的语气,恰当地表现了作者的这种情感。

整个句子蕴涵极丰,既有丈夫对妻子的嘱托,又包含了志士对未来的期盼。

另外文中还有一句:“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汝其勿悲!”意思是:“一定也乐于牺牲我自己和你自己的福利,给天下人民谋求永久的幸福。

希望你不要悲伤。

”作者为大义而置生死于不顾,但又挂念妻子,生怕她悲伤,所以以大义开导她,劝她要想得开,“其”放在这个语境中,恰当地表现了作者的至诚至爱之情以及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操。

二、表示无可奈何的尴尬境遇第六册选文《崤之战》一文中,有“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意思是攻打它(郑国)又攻不下,包围它(郑国)又没有后继之兵,我们还是撤军吧。

这里“其”可译为“还是”,与“也”配合,表示婉商语气,将说话人面对左右为难情势时的无可奈何表达得淋漓尽致。

秦穆公不听蹇叔的谏言,派孟明等人率师东行去攻打郑国,用蹇叔的话说,是“劳师以袭远”。

但还未到郑国,人家已有了防备,内应杞子又逃之夭夭,此时孟明等人陷入了两难之中,攻打郑国吧,将士疲惫难以攻克;包围它吧,又缺少后援,晋文公只好无可奈何地说:“我们还是回去吧。

18个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18个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18个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虚词是指在句子中不具备具体意义的词语,它们在语法结构和语义表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18个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一、介词(Prepositions)介词是用来表示名词、代词与其他词语之间关系的虚词,常常用于表示位置、方向、时间等。

1. in:表示在某个位置或时间,例如“in the classroom”(在教室里),“in the morning”(在早上)。

2. on:表示在某个平面或表面之上,例如“on the table”(在桌子上),“on Monday”(在星期一)。

3. at:表示在某个特定位置或时间,例如“at the park”(在公园里),“at 5 o'clock”(在五点钟)。

二、连词(Conjunctions)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语、短语、从句等的虚词,用于表达句子之间的关系和逻辑。

1. and:表示并列关系,连接两个相同等级的句子或词语,例如“I like tea and coffee”(我喜欢茶和咖啡)。

2. but:表示转折或对比关系,连接两个相反或不同的句子或词语,例如“I am tired, but I need to finish my homework”(我很累,但是我需要完成作业)。

3. or:表示选择关系,连接两个或多个可替换的句子或词语,例如“You can choose tea or coffee”(你可以选择茶或者咖啡)。

三、助词(Particles)助词是用来补充和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虚词,它们通常不具备独立的意义。

1. to:表示动词不定式的标志,例如“to read”(阅读),“to go”(去)。

2. not:表示否定意义,通常与助动词连用,例如“do not”(不做),“can not”(不能)。

四、后置介词(Postpositions)后置介词是指放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位置或方向的虚词。

实词和虚词知识点总结

实词和虚词知识点总结

实词和虚词知识点总结在语法学中,实词和虚词是两种基本的词类,它们在句子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实词是能够独立表示事物、人、地点、状态、行为等具体意义的词,而虚词则是没有具体意义,只能在句子中起连接作用或表示语气、语态等功能的词。

下面将对实词和虚词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一、实词实词是具有具体意义的词,它可以独立表示事物、人、地点、状态、行为等。

在句子中,实词往往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是句子的核心部分。

实词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等。

1.名词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具体或抽象事物的词,是一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实词。

名词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专有名词是特指某一个人或事物的名称,如中国、张三、李四等;普通名词则是泛指某一类人或事物的名称,如书、花、水等。

2.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状态或行为的词,是实词中最具有活力和变化性的一种词类,它通过时态、语态、情态等变化来表示不同的意义。

动词可以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实义动词表示具体的动作或行为,如跑、吃、看等;系动词则表示状态、属性或关系,如是、有、变成等。

3.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颜色等的词,它在句子中通常修饰名词或代词,起到描绘或修饰的作用。

形容词可以分为限定形容词和描绘形容词,限定形容词具有限制性,如一些、这些、每个等;描绘形容词则具有描绘性,如美丽的、聪明的、高大的等。

4.数词数词是表示数量、次序、比例等概念的词,它可以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两种,基数词表示数量的大小,如一、二、三等;序数词表示次序或顺序,如第一、第二、第三等。

5.代词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的词,它可以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多种类型,用于表示不同的指代关系。

6.副词副词是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原因等概念的词,它在句子中通常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起到修饰或状语的作用。

副词可以分为时间副词、地点副词、方式副词、程度副词等多种类型。

(完整版)现代汉语虚词

(完整版)现代汉语虚词
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刚才、正在、 就、将要、快要、马上、立刻、顿时、渐渐、 终于、忽然、偶尔、常常、时常、永远、永 久、一直、一向、一再、再三、屡次……
表示程度:很、挺、更、更加、极、越、极 其、非常、十分、最、太、过于、稍微、略 微、略略……
表示范围:都、全都、总、统统、仅仅、只 表示重复:连续、又、再、也、还 表示语气:可、却、倒、偏、决、难道
二、介词: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 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的词。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 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等。
表示时间的 从、在、由、到、于、趁
表示处所、方向 在、从、打、向、朝、冲、沿着、 顺着
表示对象、范围 对、跟、同、和、给、为、至于、 关于
表示依据、方式 按照、依据、以、本、通过、经 过
表示原因、目的 由于、因为、为了、为着
表示比较 比、同、和、与
表示排除 除了、除开
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
如: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 往、把、经过、通过。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 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 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 词可以。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表示肯定、否定:可能、不、没有、没、必 定、必、也许、或许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 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 “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 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 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 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 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 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虚词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虚词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虚词一、副词:1、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起限制、修饰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时间、频率、语气等或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词;2、具体分类如下:1表程度: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差不多、几乎、过于、太、比较、相当、多么2表范围:全、都、总、共、总共、统统、只、只有、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尽、净、就、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切、一味、统统、唯独; 3表时间: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就要、马上、立刻、顿时、赶紧、终于、老是、总是、早就、起初、原先、一向、从来、偶尔、随时、忽然、永远、始终;4表频率: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偶尔、又、再、还、也、屡次、经常、不断、反复、曾经、仍然5表肯定、否定: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甭、不妨6表语气: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是、是否、可、也许、难怪、大约、大概、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却、倒、必定、或许7表示情貌: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渐渐、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3、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 时间副词不能做定语;如:不能说“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 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不能说“正在是早晨八点整”;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不能说“从曾经、到刚刚”;4、“没有”没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否定行为的发生;在名词前是动词,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对事物的领有;例如:①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学生;副②你没有诗经吗动“没有”和“没”是有区别的:“没”不能用在句末,也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没有”就可以;如:不能说“他来了没”“没;”只能说“他来了没有”“没有;”5、有少数形容词和某些副词,都经常作状语,要细心分辨;例如:①雨后青山格外秀丽; ②这件衣服特别好看;③你不能持一概否定的态度; ④大家一致同意大会的决定;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词的组合来分辨它们的词性;例如:我们可以说“任务特别”,也可以说“特别任务”,但“格外”没有这种用法;可见“特别”是形容词,“格外”是副词;又如:可以说“意见一致”,也可以说“一致意见”,“一概”没有这种用法;能作谓语、定语、状语,而意义不变的是形容词,不能作谓语、定语的是副词;6、“白、怪、老、净”等,同名词组合时是形容词,同动词、形容词组合时是副词;因为在两个位置上意义是不同的;比较下边两组词:白布白跑一趟老朋友老说不完怪事怪好看净水身上净是泥7、副词只有“很”、“极”可以作补语;例如:①这办法好得<很> ; ②这办法好<极> 了;8、有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1单用的:说了又说吃得下就吃说清楚再走下大雨也去2前后配合用的:又…又越…越也…也不…不既…又非…不3和连词配合用的:不但…还只有……才既然…就虽然…却如果…就不论…都即使……也除非……才9、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副词;我很高兴;很所有人都不能离开;都我们常常忘记过去;常常我最喜欢画画; 最我们立刻出发;立刻他猛然回头; 猛然我们反正要离开的;反正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必须校园里的月季花太美丽了,看到它的人简直不愿离开;太、简直、不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再三、甚是、不、颇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过分二、介词:1、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前,组成“介词宾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起修饰和补充说明的作用;引出时间、处所、方向、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例如:引出时间:从、自从、打、到、在、由、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引出处所、方向:从、自、打、往、朝、向、到、至、在、于、由、沿着、顺着引出方式、方法: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经、把、通过、根据、据、以、将、就、凭、依、用、靠、拿引出原因、目的:因、因为、由于、为、为了、为着引出对象、关联:对、对于、关于、和、同、跟、与、替、给、叫、让、把、任被、将、管、论、顺、连、凭、至于引出比较:比、和、同、与、跟引出排除:除了、除非、除开、除去2、例句:1从第一组开始值日表起始 2往北走表方向3沿着河边跑步表处所 4从早到晚不闲着表时间5给病人送药表对象 6依照他的样子做表方式7由于着凉他病倒了表原因 8比前几天热多了表比较9我在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表方向、表方向、表对象10在你的生命里有多少第一次值得回味;表处所11通过听专家的报告,我们又有了新的收获;表方式3、指出下列句子中介词短语的用法;❶在教室学习; 介词短语作状语表处所;❷飞机飞向上海; 介词短语作补语表方向;❸一本关于鲁迅的书; 介词短语作定语表对象;可见,介词结构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例如:〔在阅览室〕看书表处所〔从早上〕开始睡<到晚上>表时间〔沿着河边〕走表方向〔对学生〕负责表对象〔连根〕拔起表对象〔比过去〕更好表比较有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例如:①他作了一个关于诗人杜甫的学术报告;②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正确的;4、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的界线是清楚的,如“从、被、对于、关于”等;有的词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场合是动词,如“在、比、给”等;例如:①他把书放在桌上;介词②他在家里.动词③许多同学都比我学习好;介词④我们要比干劲,比速度,比质量;动词⑤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⑥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5、怎样区分介词和动词看句中除了这些词之外,还有没有第二个谓语动词,如果有,它是介词或副词,如果没有则是动词;❶王老师在家; ❷王老师在家备课;❸王老师在备课; ❹王老师坐在沙发上;A、“在”的后面是名词性词语,它们的前后没有别的动词了,其中的“在”是动词,如例❶;B、“在”的后面是名词性词语,它们的前后还有别的动词了,其中的“在”是介词,如例❷和例❹ ;C、“在”的后面是动词性词语,其中的“在”是副词,如例❸;6、有两个特例:叫、让动词中的使令动词叫他打了介词叫他来了动词让他打了介词让他来了动词区分办法:能换成介词“被”的是介词,不能换成介词“被”的是动词;7、练习:指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词类;1你为谁——要为群众着想;2应该对事不对人;——要对人民负责;3今天非跟他比个高低不可;——你比他差远了;4我们到上海,你们到哪儿——我们到上海参观;5爸爸给他一只金笔;——爸爸给他买一支金笔;6小王在家吗——小王在家看书呢;7窗户朝南;——窗户朝南开;8朵朵葵花向太阳;——朵朵葵花向太阳开;9跟上队伍——跟党走10这件事不能由你;——这活由你负责;11请拿这本书——拿这本书看12到黄山经过南京吗——他们经过南京去上海;第二课时三、连词:1、起连接作用的词;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前后有并列、转折、选择、递进、条件、因果、假设等关系;例如:1短暂和渺小连接两个词,表示关系2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连接两个词,表示关系3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连接两个分句,表示关系2、分类列举:并列关系:和、同、跟、与、既……又、及、以及承接关系:然后、于是、既……就、从而、既然、选择关系:或、或者、要么、还是、就是、与其、宁可、与其……宁可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可是、却、然而、即使、不过递进关系:而、而且、尤其、尚且、并、进而、乃至、并且、况且、何况、不但、不仅、固然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以致条件关系:只有、只要、不论、不管、无论、除非、尽管假设关系:如果、那么、不然、否则、假如、倘若、要是、哪伯、纵令、纵然、纵使;3、连词常常成对搭配使用或与副词搭配使用;例句:1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假设关系2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条件关系3既然你答应了别人,就应该说到做到;承接关系4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递进关系4、“和、跟、同、与”既是介词,又是连词,共同点是在它们两边都可以出现名词X和Y,怎样分辨例句:A、快考试了,我和小张都很着急;连词B、于是,我和小张商量了一下;介词1交换位置法;如果是连词,X和Y可以换位而意义不变;如果是介词,或者不能换位,或者换位后意义改变;2省略法;连词“和”可以省略,介词“和”不可以省略;3插入成分法;如果是介词,可以在介词之前停顿,并且插入副词状语;如果是连词,在连词之前不能停顿,不能插入副词状语;错我只和小张都很着急; 对我只和小张商量了一下;5、为了准确地表达思想,在书面语中,一般把“和”用作连词,把“同”用作介词;例如:我国根据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同其他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练习:指出句中“和”、“跟”、“同”、“与”的词性;1解放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学校和医院;连词2他的母亲和他的老师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连词3宝山老汉过去在背地里,也曾同他们一起偷偷骂过张林;连词4校长和书记都赞同这一意见;连词5王经理同小张谈过一次话了;介词6等我跟朋友协商一下再告诉你吧;介词7南端与苏州河相连;介词8小张没跟小李一齐来;连词9小张和小李都是北方人;连词10你去跟小李说说吧;介词11小李跟小王都来过我家;连词12你同小李都是安徽人吗连词13北部与蒙古接壤;介词14中国与埃及都有悠久的文化;连词四、助词:助词起辅助作用的词,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常见的有下面这些:结构助词:的、地、得、所比况助词:似的时态助词:着、了、过、来着语气助词:陈述语气:的、了、吧、呢、着呢、嘛、呗、罢了而已、也好、也罢、啦,嘞、喽疑问语气:吗么、吧、呢、啊祈使语气:吧、呢、了、啊呀、哇、哪感叹语气:啊呀、哇、哪、呵一结构助词:指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助词;“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样子;在定语后面写做“的”,在状语后面写做“地”,在补语前写做“得”;这样可使书面语言的结构关系更加清楚明白;例如:①灿烂的春天到来了;②同学们都很快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③张老师高兴得说不出话来;1、“的”的主要作用A、作定语的标志;如:伟大的祖国明媚的春光激烈的战斗值得注意的是,有时用“的”和不用“的”,语义不同;例如:“日本朋友”和“日本的朋友”B、构成“的”字短语;“的”字短语 = X+的 = 名词性短语;如:这本书是小王的,那本书是小李的;窗台上有两盆花,红的是牡丹,黄的是茉莉;C、表示列举不尽这阵子,他总算摆了个小摊儿,卖点儿烟卷儿糖果什么的,维持生计;D、与副词“是”配合,表示强调的语气,是语气词;例如:南京的夏天是非常之热的,你可要有思想准备;南京的夏天非常之热,你可要有思想准备;E、夹在动宾之间,表完成态;相当于动态助词;例如:他是上周三去的北京;2、“地”的主要作用:“地”作为结构助词,主要作用只有一个:作状语的标志;例如: 这尼姑有四五十岁,满脸横肉、两只邪眼,穿一件玄缎袈裟,手捻着—挂佛珠,皮笑肉不笑地问道:“二位女施主,有何贵干”3、“得”的主要作用:“得”作为结构助词,主要作用是:作补语的标志;例如: 长途旅行,难耐寂寞,想事想得头疼,看书看得眼酸,只有聊天最能在不知不觉中消磨时间,而且富有娱乐性;“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4、练习一:将下面四句话中用拼音“de”标注的部分换成相应的结构助词;1彻底de解决问题是不容易的;2问题彻底de解决了;3问题解决de不彻底;4问题得到了彻底de解决;5、练习二:用“的地得”填空1这是我书; 2他读好专心哟3到您班上来读书是非常好幸运 ; 4这件事算了什么呢5他拼命跑,终于追上了他; 6我看见老师笑容了;7小川跳好高哟6、练习:给短语填上“的、地、得”①猛烈北风⑪胜利到达②惨痛教训⑫愤怒声讨③鲜艳红旗⑬勇敢战士④迅速前进⑭耐心说服⑤丰富经验⑮热烈庆祝⑥巨大变化⑯积极参加⑦分析透彻⑰服务周到⑧广泛阅读⑱描写生动⑨贯彻及时⑲毕生精力⑩观察仔细⑳感动流泪二动态助词1、动态助词包括“着、了、过”,附着在动词后面,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如:我正写着作业;“了”表示已经完成;如:我写完作业了;“过”表示曾经发生过;如:我早就去过北京了;2、“过”表示动作的方向时,是趋向动词,不是助词;如:火车开过南京,到了上海;3、判断下列句中“过”的词性;他走过小桥,来到河对岸;有实义,趋向动词他读过这本书;无实义,动态助词过了小桥;单独带宾语,动词谁之过;过错,名词三语气助词:1、语气助词举例:1基本的语气助词:了、的、呢、啊、吧、吗2扩展的语气助词:啦、哪、哇、呀、嘛、哟、呗、喽、嘞、来着、着呢、的话、也罢、罢了、不成、得了……2、几个基本语气助词的表意特点:1了:他今天早晨搬走了;表陈述语气,兼表肯定,表事态的变化已成定局;注意分辨“了”的几种语法类别:出现在句中谓词后是动态助词:她去了北京;出现在句末名词后是语气助词:她去北京了;出现在句末谓词后是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的兼用:她去了;2的:主要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加强强调的语气;例:他会回来的,你放心吧; 他会回来,你放心吧;语气助词“的”和结构助词“的”的区别:他是卖菜的结构助词; 他是会来的语气词;怎样辨别语气助词“的”和结构助词“的”看能否去掉:句末的“的”去掉以后,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是语气词;不能去掉的是结构短语,“的”与前边的名词或短语组成“的”字短语;例如:①他今天会回来的;→他今天会回来;语气助词②他是个开车的;→他是个开车;结构助词看能否补出相应名词:在结构助词“的”的后边可以补出中心语,语气助词“的”的后边补不出中心语;例如:①游泳的很多;→游泳的人很多;②他会来看你的;→他会来看你的看能否与语气词连用:语气词“的”可以与其他语气词连用,结构助词“的”不能连用;例如:①他们家也真够痛苦的了;②在公务往来中你私自接受客户送的礼物,对你会有影响的啊看加“不”的位置:在表示肯定和强调语气的“是……的”句子,表示否定时,“不”放在“是”之后;句末为结构助词“的”的句子,表示否定时,“不”放在“是”之前;例如:他不是卖菜的; 他是不会来的;3啊:粘附于句末或句中停顿处是语气助词;独立于句外是叹词;例:啊,多好啊前为叹词,后为语气助词4连:“连”作为助词,主要作用是增添强调的语气;例:这件事,连处长都说不清楚;其他助词:所、被、们1所:A.构成“所”字短语“所”字短语 = 所 + 动词 = 名词性短语例:眼前的所见所闻告诉我,今天这块乐土最显美丽与神奇的地方,是这片雨林;B.与介词“被”配合表示被动;例: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所战胜;2被”:作助词时,只表被动;例:帽子被他偷走了; 帽子被偷走了;名词前的“被”是介词, 动词前的“被”是助词;3们:用在指人的普通名词后面,表示群体的意义;老师们、同学们、孩子们、乡亲们、同志们、弟兄们、先生们、老师和同学们“们”只是表示群体而不计量,所以数量确定的词语,后面不再用“们”;如:三个工人们;一千群众们;这些说法错误指人的专有名词有时也可加“们”,表示某一类人或“等人、之流”的意思;如:一切恶潭险水,都不在现代的李冰们的眼里;陈士强们拉了一天船,半夜未到家;指物的名词后面加“们”,是修辞上的拟人用法;例如:蟋蟀们、燕子们、星星们、柳树们第三课时五、叹词:1、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声音的词;如“哈哈、唉呀、啊、哼、呸、唉、哎、哟、哎哟、咳、哦、喂、嗯”等;①哈哈我猜着了; ②唉呀这么大的西瓜③哦,我想起来了; ④喂现在开会了;⑤嗯我马上就去; ⑥嗨,我在这里;⑦唉又输了; ⑧哎呀,你放开手吧;⑨呀,竟然还有这么美丽的景色例①表喜悦,②⑨表惊讶,③表醒悟,④⑥表呼唤,⑤表应答;⑦表叹息, 例⑧表命令;注意:叹词的独立性最强,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常作独立成分;2.叹词“啊”与语气助词“啊”不同;例如:⑩咱们走的不是一条路啊⑪啊,今年的庄稼长得真好哇语气词“啊”总是附着在句末,念轻声,永不独立,如例⑩;叹词“啊”不念轻声,总是独立在句子结构之外,如例⑪;语气词“啊”总是附着在句末,念轻声,永不独立,如例⑥;叹词“啊”不念轻声,总是独立在句子结构之外;3、另外,叹词可以作句子成分;如:“他哼了一声”作谓语,这属活用;“只听见里发出‘喂、喂’的声音”作定语;六、拟声词:用来摹拟自然界各种声音的词;例如:嗡嗡、哗啦啦、当当当、潺潺、叭叭、砰、呜、吱吱、咪呜、哗哗、轰隆隆、沙沙、乒乒乓乓、哇哇、噔噔、咚、咣、丁当、叽叽喳喳、劈里啪啦①羊儿咩咩地叫着,乌鸦呱呱地叫着;②一个小旦咿咿呀呀的唱着③“哗啦”一声掉在地上;七、特别说明:1、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词性是可能会发生变化的;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到句子中去辨别词性;2、辨别词性应该从该词语的语法功用入手;如果无法一下子判定词性,可尝试运用排除法;八、综合练习:一辨别句中划线词的词性:1.他手里拿着一束鲜艳的花;名词 1.这两个数的和是几名词2.今天我买东西花了很多钱;动词 2.我和他都是苏州人;连词3.他那天穿了一件花衣服;形容词 3.我和他说了几句苏州话;介词1.你快叫几个人过来帮忙;数次 1.他顺利通过了这次考试;动词2.这两个数的和是几代词 2.通过这次考试,他发现了问题;介词二判断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词性:1、报告我的报告已经做好了,请首长你过目;动词名词2、我们冒着危险,攀过最危险的山崖,最后才找到下山的路;名词形容词3、爸爸常常教训我要做一个好人,我要紧记他的教训;动词名词4、我会永远爱我的母亲,由今天直到永远;副词名词5、这是一个非常时期,大学要非常小心,才可以渡过难关;形容词副词6、他是我们单位的领导,在他的领导之下,我们今个月的工作成绩大大提高了;名词动词7、这宗意外的大概情形怎样你可以说个大概;副词名词8、气温很低,只有零下五度,游击队员化整为零,进入山区暂避寒冬;数词名词9、你以后不要挂念我,也不要奢望我对你的挂念;动词名词三判断下列词语在句中的词性:1、花;1小明今天穿的一袭花衣裙,真的十分好看;形2志明花了整个月的零用钱,去买一辆模型车,实在不值得;动3案头上插了一束花,幽香四溢; 名2、光:4大家都离开了,光剩下他一人; 副5月亮的光洒落大地,这是个银白色的世界;名6请你不要胡乱猜测,难道光头就一定是和尚形3、册:7这一册同学录,很有纪念价值,请你好好保存;量8特区政府很关心市民的健康,时常印制一些小册子,提醒大家注意卫生;名4、地:9中国的体操运动员的技术很好,三个前空翻之后,着地仍稳若泰山;名10我拼命地向前游,到达终点之后,才知道自己破了大会纪录;结构助词5、过:11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升上中三已经几月了;动12志明做了整天的功课,不知道他吃过饭没有;动态助词6、回:13经过十年,也终于回到土生土长的故乡; 动14香港到北京的路已走了很多回了,对于当中的一切都很熟悉;量7、对:15你这样做就对了; 形16祖父对我很好,他时常买礼物给我,又关心我的功课;介8、下:17躺在树下,仰望天上的浮云,忽然有一种十分悠闲舒适的感觉;名18你只是被蚊子叮了一下,为什么膀子就红肿得那么厉害量四指出各组中相同的词在不同的句子中的词性;1、①上北京动②走上讲台趋向③长在坡上名2、①早就起来了动②坐起来趋向3、①过大年动②飞过高山趋向③飞过一回助4、①走回家趋向②回家了动5、①要上大学了副②要了两杯可乐动6、①没有钱动②没有难住他副7、①他老是那么累副②他显得老多了形8、①脸都气白了形②这半年又白干了副9、①脾气很怪形②怪有意思的副10、①看了这本书动态助词②看完这本书了语气助词11、①你们俩比一比动②他比你劲大介12、①打哪说起介②打了一场球动13、①非常好副②非常时期形14、①给他一本词典动②给他买了一本词典介五指出下列词在句中的词性1、小鳟鱼象箭一样游来游去;助2、敌人后路被切断了;助3、油灯点着了;动4、肉太多,我吃不了;动5、啊这是怎么回事啊叹、助6、我没有看见他;副7、小君还没来;副 8、小君心里没有我;动9、小伟没来;副 10、小伟没书;动11、买一尺白布;形 12、白跑一趟;副13、这是个老问题;形 14、他老说没完;副15、人多力量大;形 16、班上多了一个人;动17、这楼多高啊副 18、你说这楼到底有多高代19、我们比质量,不比数量;动 20、他的成绩比我的成绩好;介21、我是对事不对人;动 22、我们对人民负责;介23、我给你一本书;动 24、我给你买一本书;介六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DA.①这朦胧的月光,实在照不了多远;②月色便朦胧在水气里;B.①掌握法律武器,增强禁毒意识;②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在幸福之中呢C.①他工作随便,学习松懈;②刚才出力摇船犹如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D.①酒香不怕巷子深. ②这本书的内容很深,可真难懂;七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CA、①他在学校里②他在阅览室学习B、①这座房子朝南②他朝北走去了C、①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应该一起抓②张健和李升一同到北京去了D、①运动会上,他得到了百米冠军②他的字写得很工整。

虚词辨析

虚词辨析

虚词辨析一、什么是虚词虚词是指不能单独成句,意义上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

汉语的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1.副词: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等,而不能修饰或限制名词的词。

如:都、只、再三、屡次、很、更、越、也、还、不、竟然、居然等。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

如:从、自、往、朝、在、当(方向、处所或时间)、把、对、为(对象或目的)、以、按照(方式)比、跟、同(比较)、被、叫、让(被动)等。

3.连词:连接词、词组或句子动词。

如:和、与、而且、但是、因为、如果、只要等。

4.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如的、地、得、所,时间助词,如了、着、过,语气助词,如呢、吗、吧、啊。

5.叹词、象声词从略。

啊咦嗨唉哎呀;呼呼哗啦咪咪二、试题特点高考对虚词的考查全用选择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二是辨别文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

从命题的角度来说,有下列特点:1.注重常用虚词的使用现代汉语的虚词总量比起实词来要少得多。

尽管数量较少,使用频率较高,但高考涉及的虚词是更常用的。

2.注重近义虚词之间微细差别的比较一些常用虚词之间在意义,用法上的差别比较细微,如“再”和“又”、“进而”、“从而”等,高考的试题往往注重这些差别的比较,以求准确使用。

三.方法与指导1、吃准含义虚词的作用主要是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帮助实词造句,其本身的意义不大实在,但并不意味着虚词一点实在意义都没有。

在虚词使用中,我们同样需要吃准虚词的含义。

①要不是老师及时提醒我,否则,我准会办错事。

②岳飞戎马一生,是一位抗金英雄,可终于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在风波亭。

①句中“否则”就是“要不是……就……”的意思,与前面“要不是”语意重复,应该删去。

②句中“终于”有努力获得某种结果之意,而“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在风波亭”显然不是岳飞想努力获得的。

③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文言文实词虚词

文言文实词虚词

一、词类(一)1.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的词。

2.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二)实词1.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或时地的名称。

比如:桌子、早晨、秋天、广东。

2.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

比如:跑、挑、爱、恨。

3.形容词。

表示形状、性质、状态。

比如:大、小、美丽、善良、雪白、墨绿。

4.数词。

表示数目或次序,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

比如:六、第七。

5.量词。

表示计算单位。

比如:个、颗、条、捆。

6.副词。

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

比如:很、都、全。

7.代词。

起代替和指示作用。

比如:你、我、他、这、那。

(三)虚词1.介词。

主要用于修饰、补充谓词性词语,标明跟动作、状态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目的、对象等。

比如:自从、依据、靠、因为、由于、为了、对于。

2.连词。

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表示并列、选择、递进、转折、因果等。

比如:和、跟、同、或、或者、并且、但、但是。

3.助词。

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等。

比如:的、地、得、着、了、过。

二、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意义:词的意思。

用法:词在句中的作用。

1.之代词:(1)他、它、她、他们。

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

(2)这。

之二虫又何知。

助词: (1)的。

羔羊之皮。

(2)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翻译时可不译。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3)宾语前置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到、、、、去。

沛公引兵之薛。

(5)时间+之顷之。

2.以(1)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2)率领。

宫之奇以其族行。

(3)认为,以为。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4)原因。

宋人执而问其以。

(5)介词,因为。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6)介词,用。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7)介词,凭借、、、身份,按照。

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8)介词,在、、、时候。

(秦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9)连词。

虚词

虚词

3.表示时间:刚、正、将、老(是)、总(是)、 早就、已经、正在、立刻、马上、起初、原先、 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时、忽然等。 例如:他立刻跑到了办公室。 4.表示频率:又、再、还、也、屡次、常常、往往、 经常、不断、反复等 例如:张青同学经常迟到。 5.表示语气:不、没、没有、别、未必、准、一定、 必定、必然、却、倒、可、就、幸亏、难道、也许、 大约、好在等。 例如: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一下钻进草丛里了。
哇: 叹词 和: 连词
在: 介词
很: 副词 的、了: 助词 嗖: 拟声词
2.动态助词:着、了、过。 它们附着在动词的后边,表示动作行为
的状态,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在进行或 持续中,“了”表示已经完成或实现, “过”表示曾经发生过。 例如: (1)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 上路才转身回去。 (2)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 (3)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
3.方式、方法、手段 :按、按照、照、依、依照、 本着、经、经过、据、根据、通过、以、将、把、 被、凭、鉴于等。 例如:按照多劳多得原则,张猛分得的奖金最多。 4.原因、目的 :因、因为、由于、为了、为着。 例如:因为李明品行突出,被评为优秀三好学生! 5.对象、范围、关联 :对、对于、关于、替、同、 与、把、将、被、顺。 例如:作家对人民应该歌颂。 6.表示排除 :除、除了、除开、除去。 例如:除了李福,同学们都交作业了。
3.语气助词:呢、 啊、吗、吧、嘛、罢、 么、了、哇、啦、哪、呀、哩等。
语气助词,放在句子的末尾,表示陈述、 疑问、祈使和感叹等语气。 例如: (1)他说,住那儿多年了。(表示陈述语气) (2)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
钱吗?”(表示疑问语气) (3)山,好大的山啊!(表示感叹语气)

现代汉语虚词

现代汉语虚词

四、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 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以分为三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 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 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 么、哇”。
五、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 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六、拟声词:模拟声音的词。
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刚才、正在、 就、将要、快要、马上、立刻、顿时、渐渐、 终于、忽然、偶尔、常常、时常、永远、永 久、一直、一向、一再、再三、屡次…… 表示程度:很、挺、更、更加、极、越、极 其、非常、十分、最、太、过于、稍微、略 微、略略……
表示范围:都、全都、总、统统、仅仅、只 表示重复:连续、又、再、也、还 表示语气:可、却、倒、偏、决、难道 表示肯定、否定:可能、不、没有、没、必 定、必、也许、或许
二、介词: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 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的词。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 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等。
表示时间的 从、在、由、到、于、趁 表示处所、方向 在、从、打、向、朝、冲、沿着、 顺着 表示对象、范围 对、跟、同、和、给、为、至于、 关于 表示依据、方式 按照、依据、以、本、通过、经 过 表示原因、目的 由于、因为、为了、为着 表示比较 比、同、和、与 表示排除 除了、除开
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 啦啦”。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 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 “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 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 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 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 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 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

现代汉语虚词(分类、用法、区别方法)

现代汉语虚词(分类、用法、区别方法)
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可能、不、没有、 没、必定、必、也许、或许
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 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 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 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 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
么、哇”。 注:语气助词一般在句末。
五、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 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一般在句首)
六、拟声词:模拟声音的词。
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 啦啦”。
判断方法(模拟人、物发出来的声音)
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 务”,“刚才的情况”。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 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 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 “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 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 D、时间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从 前是从前” 时间副词不能。 练习: A.立刻、马上、正在、早已、从来、即将 B.最近、现在、目前、早上、从前、将来
二、介词: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 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的词。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 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等。
表示时间的 从、在、由、到、于、趁
表示处所、方向 在、从、打、向、朝、冲、沿着、 顺着

虚词概念及用法

虚词概念及用法

虚词概念及用法一是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二是不能单独成名,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三是不能重叠。

这些与虚词无词汇意义有关。

词按照语法功能的区别,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与“实词”相对的就是虚词。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

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

汉语是虚词特别丰富的语言,这是由汉语特性决定的。

汉语的虚词是封闭的,包括极不常用的不过1000个左右,掌握汉语几百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可以说是学好汉语的关键。

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

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

实词是开放性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所编的《现代汉语词典》收实词五万多条,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收了九万多条,就一般常用的词来说,大约也在二万五千左右。

虚词的数目则要少得多,就现代汉语里的虚词来说,大约在八百左右,常用的也只有三百五十个左右。

虚词数量虽少,但重要性从总体上说不亚于实词,就个体说比实词还要重要。

有人把实词比作人体的血肉、骨头、毛发,把虚词比作人体的经络。

这比喻当然也不一定恰当,但这主要在说明虚词数量虽少却非常重要。

因为虚词的运用往往会牵涉到整个句子的结构,影响到整个句子的意思。

我们要是把某些个实词(如“桌子”“馒头”“电灯”)取消掉,对我们说话当然会有些影响,但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至少不会影响到正常交际。

可是我们如果把现代汉语里的“的、了、吧、不、也、吗、呢”去掉了,那影响可就大了,就会影响到正常交际。

由于虚词在数量上要比实词少得多,而重要性不亚于实词,甚至大于实词,因此虚词在交际中的使用频率比实词要高得多。

像“的”“了”,它们的使用频率竟高达3~5%,这是任何一个实词没法相比的。

(完整版)中考16个虚词

(完整版)中考16个虚词

文言文专题复习——虚词(16个)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6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何、为、若、且、虽、乎、者”。

《中考指要》p.52强调了前9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

一、复习“之”(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1.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

如: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代人,他们)(《出师表》)②太医以王命聚之……谨食之(代物,指蛇)(《捕蛇者说》)③操蛇之神闻之(代事,这件事)(《愚公移山》)④肉食者谋之(代事,这件事)(《曹刿论战》)“之”代人时,多指代第三人称,但是,有时“之”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我们”。

如: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①主人处处款之(《于园》)2.“之”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如: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曹刿论战》)(二)“之”用作助词,有四种情况:1.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

如: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③小大之狱。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3.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4.“之”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5. “之”用作音节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

如:久之,目似瞑。

(《狼》)(三)“之”用作动词。

译为:“去”、“往”、“到……去”。

如:至之市。

《郑人买履》练一练解释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1.辍耕之陇上()(《陈涉世家》)2.二世杀之()(《陈涉世家》)3属予作文以记之 ( )(《岳阳楼记》)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岳阳楼记》)5.怅恨久之()(《陈涉世家》)6.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二、复习“其”1.用作人称代词,代第三人称,译为“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虚实结合虚词不“虚”

虚实结合虚词不“虚”

虚实结合虚词不“虚”作者:王旗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32期摘要虚词作为词语的一部分,虽然没有实在的意义,除副词外,一般也不能单独充当句子的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但是却可以帮助句子构成某种结构,从而形成一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虚词不“虚”,一直是高考和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

本文通过例举常用近义虚词并加以详细辨析,以引导读者能够结合具体语境,正确、精准地使用近义虚词。

关键词虚词辨析语言Abstract The function word as a part of the word, although there is no real meaning, in addition to adverbs, the general can not act as a sentence alone, can not answer the question alone, but it can help the sentence constitute a certain structure, thus forming a certain grammatical relationship, therefore, Not "virtual", has bee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the examination of an important test center. In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near-normal function words and detailed analysis, to guide the reader to combine the specific context, correct and accurate use of near-meaning function words.Keywords function word; discrimination; language虚词作为词语的一部分,虽然没有实在的意义,除副词外,一般也不能单独充当句子的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但是却可以帮助句子构成某种结构,从而形成一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虚词不“虚”,一直是高考和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一、文言虚词的概念与作用文言虚词指的是在古代汉语(文言文)中没有实际意义或者具有较为模糊含义的词语。

这些虚词在句子中不起名词、动词或者形容词的作用,但却对句子的结构和修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之”:表示所属关系或者替代名词。

例如,“日以继夜而驰,不暇自喘则矣。

”中的“之”就是替代后面的动作。

2. “其”:表示代词关系,“他”,“她”,“它”的替代词。

例如,“其人贱而嫉,德行败坏”。

3. “乎”: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

例如,“存亡独立乎?”4. “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里”,可以用来指示地点、时间等。

例如:“水皆上扬,浅北深南焉”。

5. “哉”:用于感叹句,表达惊讶、赞美等情感。

例如:“骚人之墓可传也哉!”6. “乃”:表示结果、原因等意思。

“既然如此”,“因此”,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

例如,“乐毅深忌制之,乃使隰朋委让而东伐”。

7. “乘”:表示利用或依靠某种情况达成目的。

“利用”,“趁着”。

例如:“卢卫还,乘其顺也。

”二、文言虚词的具体用法及举例1. 虚词“若”- 表示条件,“如果”。

例如:“若彼有藉,则能以抵夷狄。

”- 引导假设,“假如”,“要是”。

例如:“人皆爱其亲,又何必拘泥于称谓哉?其父未尝无违时,若果只本然知之。

”2. 虚词“而”- 表示转折关系。

例如:“巧者劳而智者忧。

”- 与动作动词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例如:“报怨仇者,不负庖人之器;亲所好事者,求其所以喜”。

3. 虚词“乃”- 表示结果。

“于是”,“然后”。

例如:“力不足施行而哀告,则上曰:‘吾力已竭矣’乃止焉”。

4. 虚词“以”- 表示手段、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用”。

例如:“以德服人者,人不疾亡也”。

- 引导原因状语从句。

例如:“以君之无道伤百姓,则国之殃。

”5. 虚词“焉”- 表示地点,“在那里”。

例如:“余将及汝球诸侯聚兵焉。

”- 表示整体范围。

例如:“吏子罪己而后治人,则官乃正矣”。

实词和虚词

实词和虚词

词性知识一、分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二、实词(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2、种类: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4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5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6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3、名词的语法特征: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3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5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6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二)动词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1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2表示发展变化的:在、存在、有、发生、演变,发展、生存、死亡、消失、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化、消失)3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活动动词)4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愿动词)5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趋向动词)6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3、动词的语法特征: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盖房子、抱孩子、挖洞、听收音机。

乎虚词义项和例句

乎虚词义项和例句

乎虚词义项和例句
1. 乎(hū)
- 虚词,表示疑问、迟疑、惋惜等情绪,常用于古文和文言文中。

- 例句:此事峰回路转,我乎寒乎。

(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2. 虚(xū)
- 虚词,表示非实际、不存在、空无等意思。

- 例句:他大言不惭,言之凿凿,实则无凭无据,完全是在讲虚话。

3. 词(cí)
- 虚词,表示语言中最小的语义单位,具有某种特定词性的语素。

- 例句:这段话中含有许多形容词和动词。

4. 义项(yì xiàng)
- 虚词,表示词语的不同义义或含义的分类。

- 例句:这个词的不同义项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

5. 实际(shí jì)
- 表示真实、存在的事物或情况。

- 例句:我们需要把理论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虚词的对比

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虚词的对比

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虚词的对比
文言虚词和现代汉语虚词是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

虚词是一
种没有实际意义,用于构建句子结构或表达语言关系的词语。

下面
将比较文言虚词和现代汉语虚词的一些不同之处。

1. 功能
1.1 文言虚词
- 文言虚词用于表示句子的语法关系,如“之”、“乎”、“者”等。

1.2 现代汉语虚词
- 现代汉语虚词用于表示句子的语法关系、修饰和连接单词或
短语,如“的”、“了”、“得”等。

2. 用法
2.1 文言虚词
- 文言虚词的用法较为固定,且在句子中通常有较高的位置。

2.2 现代汉语虚词
- 现代汉语虚词的用法相对灵活,可以出现在句子的不同位置。

3. 影响
3.1 文言虚词
- 文言虚词的使用使句子更具古风,但有时会增加句子的复杂度。

3.2 现代汉语虚词
- 现代汉语虚词的使用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但有时也可能造成语意的模糊。

4. 举例
4.1 文言虚词
- 夫子之言,信乎其不欺我也。

4.2 现代汉语虚词
- 这本书是我的。

- 他跑得很快。

5. 结论
虚词在文言虚词和现代汉语虚词中有一些不同之处。

文言虚词
使用较为固定,且在句子中通常具有较高的位置,使句子更具古风。

现代汉语虚词使用相对灵活,可以出现在句子的不同位置,使句子
更加简洁明了。

在使用虚词时,我们应根据语境和表达需求选择合
适的虚词,以确保语言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虚词

虚词

总结二: 使用虚词,要注意它们在句中 的位置,如果位置恰当,句意就准 确鲜明,否则,不仅会使句意不明。 甚至会改变句子原意。一是否定副 词在把字句、被字句中放在 “把”“被”字之前;一是复句中 关联词的位置:分句间的主语一致 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反 之,放在主语的前面。
判断依次填入下面各句的虚词正确的一 组。
1、或者,不能用于疑问句,只能用于肯定句 中表选择。
2、均为连词。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程 度、范围上的延伸;以致,用于下半句开头,表 因果关系,但多指不好的或陈述者不愿看到的结 果。 3、在表示动作重复或继续时,“再”,多用 于未实现的动作,“又”用于已实现的动作。
总结一: 有些虚词,在使用过程中有 范围、意义、语法等方面的特殊 规定,只有了解这些规定性用法, 才能做到准确运用。 要了解用法,一靠积累,二可在 辨析时造些熟悉的句子加以类比.
• 虚词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 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 题(少数副词除外)。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 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 • 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 介词、叹词、拟声词。无论在现代汉语中, 还是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 但作用却很大。
语气词“的”和助词“的”的区别
• “的”的后面能不能添相应的名词。能添加的是助词,不 能添加的是语气词。 • 删去“是、的”之后,句子的基本意思改变没有;改变了 的,“的”是助词,相反就是语气词。

那岸上站着的一群人是看划龙船的。 他是会来的。 他今天会回来的。
助词 语气词 语气词
• 注意虚词的特殊表意作用。 选择准确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 1、你至今还没拿定主意考文科 B 考理科? (A、或者 B、还是) 2、他非常用心地写生, B 野地里刮 起沙来都不知道。(A、以致 B、以至) 3、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接着飞快地 在地图上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 地 A 看了一阵。(A、又 B、再)

190个文言实虚词

190个文言实虚词

180个文言实词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摆正位置:在复句中,如果前后分句的主语一致, 关联词语就放在主语后,如果前后分句主语不同, 则关联词语就应放在主语之前。 • (1)来参加会议的人较多,他因为性格内向,个 头不高,所以人们一直没有特新品种 的研制开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应用练习 • (1)李明诧异地问:“难道他到现在还没拿定主意考文 科或者考理科?” • (2)深圳地方那么大,何况你又不知道他的地址,一下 子怎么能找到他呢? • (3)他常常写小说,偶然也写写诗。 • (4)校运会上我受伤了,同学们不但关心我,连班主任 也给我包扎伤口。 • (5)污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严重污染,许多水生动植 物大量减少和绝迹。 • (6)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 关部门的重视呢?
虚词不虚
目标要求
• 1:弄清什么是虚词,虚词的种类及其语法 意义。 • 2运用有关虚词知识辨析并修改病句。
• 虚词是有别于实词(名动形数量副代拟叹) 的无词汇意义却有语法意义的不能充当句 子成分的词。主要有介词、连词、助词等。 • 虚词虽然没有词汇意义但却具有语法意义。 用不好就会影响表情达意,甚至形成病句。
• 1:虚词的作用主要是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帮助实词造句,其本身的意义不大实在, 却并不意味着一点实在意义都没有。如: • (1)要不是老师及时提醒我,否则,我准 会办错事。 • (2)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 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 神赔偿
• 2分清区别 • (1)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 上下颠簸,( )这么一条小船。(况且、 何况) • (2)他非常用心地写生,( )野地里 刮起风沙也不理会。(以致、以至) •
• 5辨明关系 • (1)水库建成后,即使遇上十天半月不下 雨和多年不遇的大旱,庄稼也能保收。 • (2)这本书已经出版多年了,所以作者 最 近又作了较大的修改。
• 6不可滥用:虚词当用则用,不该用就不用滥用不 大会使表达啰嗦,而且有时还会使表达混乱。 • (1)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 错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销售的违法 行为,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 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 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 (2)错用关联词语: • 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 一个流氓抬举为殿帅太尉。 • (3)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 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的 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 • (4)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 由于国棉一厂长期以来不抓革新,总落在国棉二 厂后面,产量不是比国棉二厂低,就是质量比国 棉二厂差。
• 7谨防漏用 • (1)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在塑造一代 女皇武则天的形象有重大突破。 • (2)大家对护林员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材的 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8关联词语的使用
• 关联词语是复句的有机部分。一个复句用 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 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 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 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 • (1)滥用关联词语: • 有一些电视剧不能采用的原因,是因为它 们格调太低,只能迎合少数人的口味。
• 3合理搭配:虚词多是单独使用的,但也有 不少是搭配使用的,其搭配都有一定规律, 不可打破的。 • (1)减负,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而 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因此,必须动员社会 各方面的力量参与。 • (2)作为中学生,无论生理上和心理上, 都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极易受 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