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与.

合集下载

高中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

高中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

高中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高中常考的18个文言文虚词为: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具体用法如下:一、而(一)连词1、用来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2、用来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用来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祭十二郎文》)4、用来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5、用来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用来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7、用来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8、用来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二、何(一)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二)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用在形容词前,用来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四)通“呵”,可译为喝斥。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如下:一、而1.连词:(1)转折关系。

(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

(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

(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

(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

(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

(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

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二、何1.疑问代词:(1)作宾语,“什么、哪里”。

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

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

何+名词。

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

例:何谓阁子也?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

何+形容词。

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

何+动词,位于句首。

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4)何乃:怎能。

(5)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三、乃1.副词:(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

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2)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

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

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

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
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有很多,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例子:常用的实词:
1. 行:走。

2. 走:跑。

3. 语:说。

4. 故:所以,因此。

5. 顾:回头看。

6. 以为:认为。

7. 是:这,这个。

8. 亦:也。

9. 乃:才,仅仅。

10. 至:到达。

常用的虚词:
1. 之:的,它,他们,这,此。

2. 于:在,对于,到,给,向。

3. 以:用,把,因为,在...之前,通过,除了。

4. 与:和,同,跟,给。

5. 其: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这个。

6. 焉:于是,在哪里,怎么。

7. 然:这样,然则(然而)。

8. 则:那么,就是,却。

9. 乃:才,仅仅。

10. 乎:呢,吗。

这些词在文言文中十分常见,但文言文词汇量非常大,还有许多其他的实词和虚词需要学习。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文言文词汇,建议查阅专业的文言文词典或相关教材。

文言文虚词与的用法和例句

文言文虚词与的用法和例句

文言文虚词与的用法和例句一、文言文虚词与的用法和例句在学习和阅读文言文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实则含义丰富的虚词,其中之一就是“与”。

本文将重点讨论“与”的用法及其常见的例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这个常见的虚词。

一、“与”的基本用法1. 作介词,“与”表示并列、共同的意义。

例如:“天与人归哉!”(《孟子·滕文公上》)其中,“与”表示天和人具有共同的归宿。

2. 作连词,“与”连接两个或多个并列成分,多用于表示选择、对比或对等关系等。

例如:“先王之道,斯道也,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论语·学而》)其中,“与”连接了诸多动词,并表示逐步推进的关系。

二、“与”的具体用法和例句1. 表示交往、相处在一些文章中,“与”可用来表示人际关系亲密、交流相处的情景。

例如:“是日朝麦场穑。

”(《水浒传》)其中,“朝麦场穑”表示宋江与同伴一起去麦场收割庄稼,共同完成任务。

2. 表示并列、共同之义作为一个介词,“与”常用于表达两者拥有共同特征的意义。

例如:“古人有云:言既过贵以行险,则固无此残也。

”(《宋史·党项传》)其中,“言既过贵以行险”,表示当言语越过了应有的尊重边界时,就肯定会发生冲突。

3. 表示选择、对比或对等关系作为一个连词,“与”常用于连接两个并列成分,表示相对或对比关系。

例如:“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中,“靖康耻”与“臣子恨”构成对立关系,表达了作者内心深深的不满情绪。

4. 表示条件、因果等复杂逻辑关系在一些状语从句和条件从句中,“与”常用来连接动宾补足语或表达递进、因果等复杂的逻辑关系。

例如:“先师屏蔽方寸之余念而纾腹心之痛,世奉先师则渐将斯屏蔽之忠亮继焉。

”(《戴德启示录》)其中,“渐将”与“继焉”表达了递进的关系,描述了以后人将先师的精神转承下去。

三、小结通过以上对“与”的用法和例句进行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看出,“与”在文言文中具有广泛和多样的用法。

文言虚词(乃、若、所、为、焉、与、于、何、乎、则、以)k

文言虚词(乃、若、所、为、焉、与、于、何、乎、则、以)k

•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表近指,相当于“ ”“这样”“如此” 这样”“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齐桓晋文之事》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 ②君子哉若人 尚德哉若人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尚德哉若人! • ③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你既然如此记着我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你既然如此记着我……) 。(你既然如此记着我 )
• 【所】 名词,处所,地方。 (一)名词,处所,地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促织》 (《促织》) 而母立于兹。( 。(《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 志》)
•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所”字 字结构, .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 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 的人” 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 的人 的事物” 的情况” 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的情况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 ④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 《信陵君窃符救赵》 •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 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 . 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 后序》 。(《〈指南录〉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 信陵君窃符救赵》 耳。 (《信陵君窃符救赵》)

文言文常用虚词和实词

文言文常用虚词和实词

文言文常用虚词和实词一、虚词:(一)而1、表承接关系:之后,然后(“而”前后两个动词在时间上有先后区别且有承接关系)例: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顺 2、表并列关系:又、一边……一边、或不译(“而”前后的内容彼此地位平等,或两个动作同时间发生)例:使之冲烟而飞鸣泉香而酒洌往来而不绝者任重而道远接 3、表修饰关系:着、……地(“而”前是状语,修饰形容“而”后的动词谓语)例:久而乃和杂然而前陈者4、表递进关系:而且、并且(“而”后意思比“而”前意思更进一层)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温故而知新转接5、表转折关系:但是、却、可是、然而例:学而不思则罔6、表因果关系:因而、所以例:感极而悲者矣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矣7、句子之间或句内语言内容之间的连接:无义(或表示“如果”、“却”的意思)例:而或长烟一空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二)之1、代词:(代替句中的人、事、物)他、她、它、这件事、这样的例:友人惭,下车引之环而攻之而不胜属予作文以记之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公输为楚造云梯之械共工怒触不周之山2、助词:A、结构助词:的例:山间之朝暮也B、主谓之间,取独:无义例:当余之从师也C、音节助词:无义例:公将鼓之怅恨久之久之,目似瞑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D、宾语前置的标记:无义例: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3、动词:到、去、往例:辍耕之垄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鲍浩然之浙东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4、相当于“以”:(意思得看具体语境)例:局促一室之内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三)焉1、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例:且焉置土石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陈述语气助词:了例:因以为号焉3、人物对话语言中:啊、呢例:万钟于我何加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4、相当于“于此”的结合: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5、相当于“之”:(代词)它,指代“这件事”例:父异焉见贤思齐焉(四)以1、动词:认为、以为例: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皆以美于徐公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2、介词:用、凭借(依靠)、根据、按照、拿、因为、把例:必以分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醒能述以文者策之不以其道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连词:A、表目的: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以昭陛下平明之理B、表结果:以致例: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4、相当于“而”:例: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计日以还俯身倾耳以请卷石底以出5、“以”通“已”;例:固以怪之矣6、助词:的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7、动词:任用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8、“以”与“为”组合使用:A、以为:认为B、以(之)为:把……当作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五)乃1、副词:A、连接副词:于是,就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B、情态副词:竟然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C、时间副词:才、始、刚刚例:以衾拥覆,久而乃和2、动词:是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代词:你(的)例: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六)其1、代词:A、人称代词:他、它例:卜者知其指意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B、指示代词:那、那个例:其人视端容寂2、副词(语气):A、反问:难道例:其真无马邪B、命令、希望:希望例:安陵君其许寡人C、情态:其实例:其真不知马也(七)为1、动词:(读第2声)A、行为动作:做、认为、成为、当作、说、(语境中的引申意)例:并自为其名为人五,为窗八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坛而盟 B、判断动词:是(算是)例: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轩敞者为舱此为何若人必为有窃疾矣2、介词:被(读第2声)、给、对、向、替(读第4声)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士卒多为所用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3、名词:思想活动(心情)例:或异二者之为4、语气助词:呢例:夫子何命焉为(八)于:(介词)在、到、从、对、向、比、给、跟、与例:太守与客来饮于此请广于君每自比于管中、乐毅所恶有甚于死者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九)者:代词(十)也:(助词)呢、啊、或不译例: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安求其能千里也夫战,勇气也[注]常用实词备忘:1、是:①这个、这、这样,相当于“此”②判断动词“是”:问今是何世斯是陋室实是欲界之仙都2、食:①动词:吃(的)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不饱,力不足②名词:食物便欣然忘食一箪食,一豆羹主人日再食③动词:通“饲”,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之而不能尽其材3、然①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欣然规往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②代词:这样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③连词:然而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然志犹未已(《隆中对》)④形容词:对,正确吴广以为然4、故①旧的②因此,所以③“旧的”引申:旧的知识、朋友5、“是以”与“以是”、“由是”:因此(因为这个)、由于这个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以是人多以书借余6、甚①很、十分:②(比)……还(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7、则①副词,相当于“乃”:就是例:见渔人,乃大惊②连词 A、表示因果:就、便、那么例:得之则生,弗得则死B、表示假设:假若、如果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③名词:准则、法则8、固①副词 A、本来、原来例:固以怪之矣子固非鱼也B、固然例:我非子,固不知子矣②形容词,顽固、固执;坚决地例: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吾义固不杀人9、虽①虽然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之械,必取宋②即使例:故虽有名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欲言,无可进者10、且①连词 A、而且、并且例:B、况且、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焉置土石②副词,将要、快要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18个虚词的用法与意义

18个虚词的用法与意义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因、于、与、则、者、之)十二、因(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译文:无不是就着材料原来的形状模拟各种事物的形象。

②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译文:所以凡是要做事就一定要遵循法令制度来行动,改革制度的人要根据时势而变通!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译文:善于打战的人会根据形势把战争朝着有利的方向引导。

④我欲因之梦吴越。

《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文: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2.依靠,凭借。

①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屈原列传》)译文:又凭借丰厚的钱财贿赂(在怀王手下)当权的大臣靳尚。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译文:依靠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

3.表条件,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鸿门宴》)译文:不如趁此机会好好地对待他。

②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译文:顺着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译文:秦国趁着胜利的机会,宰割天下的土地,分裂各国的河山。

4.表方法。

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通过宾客到蔺相如门前谢罪。

(二)连词1.表原因。

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译文:由于(因为)建造玉清宫,砍伐山中的树木,获得建造的材料,砍伐地方(面积),人人都见得到。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谏太宗十思书》)译: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赏罚不当。

(二)副词。

表承接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

(《赤壁之战》)译文:于是拔刀砍断面前放奏章的桌子。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

③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

(《段太尉逸事状》)译文:(太尉)于是开导他们说:“郭尚书难道亏待你们了吗?④因招樊哙出(《鸿门宴》)译文:于是招樊哙出来。

文言虚词(完整版)

文言虚词(完整版)

①却看妻子愁何在。 ② 豫州今欲何至? ③ 何由知吾可也。 ①子恃何而往?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 今日之中国! ③作计何不量!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③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⑤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11)“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2.形式为“如 …… 何”译为 “把…… 怎么样”。①如太行、王屋何? ②其如土石何?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如: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 悦,免成役
1.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相与枕藉乎舟中。 4.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5.吾尝疑乎是。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③细若蚊足。 ④仿佛若有光。 ⑤貌若甚戚者。 ⑥唐雌对曰:“否,非若是也。” ⑦意色扬扬,若自矜诩。 ⑧形若土狗。 ⑨呆若木鸡。 ⑩若无罪而就死地.
①若所市于人者。 ②若毒之乎? ③更若役,何富贵也。 ④若为佣耕,何富贵。 ⑤若翁廉。 ⑥若何为生我家? ⑦若入前为寿。 ⑧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⑨予我千金,吾生若。 ⑩若素名勇。
1.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2.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3.今君乃亡赵走燕。 4.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7.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1.是乃仁术也。 2.视之,乃庞德也。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4.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5.诸葛亮真乃神人。 6.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 7.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文言文虚词“与”“则”和翻译练习八 已完善

文言文虚词“与”“则”和翻译练习八 已完善

文言文虚词积累和课外短篇练习(八)一.虚词15.【与】(一)介词。

1.介词。

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③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石钟山记〉》④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庄暴见孟子》)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二)连词。

1.连词。

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勾践灭吴》)(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勾践灭吴》)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3.对付。

①庞煖(nuân同"暖")易与耳。

(《史记》)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

(《崤之战》-《骞叔哭师》)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汉书》)(四)通假。

通"欤"。

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16.【则】(一)连词。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连词
用于连接两个并列的词语或短语,表示并列关系。
ABCD
助词
用于修饰名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用 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

表示推测、反问、强调等语气,相当 于现代汉语中的“大概”、“难道” 、“一定”等。
用于修饰名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 “的”。
助词
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等。
3
代词
用于代替前面提到的名词或短语,避免重复。
03
文言虚词的用法
助词
语气助词
用于表达说话人的语气,如疑问、感叹、陈述等。常见的语气助词有“乎”、“哉”、 “矣”、“也”等。例如,“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中的“哉”表达了强烈的
感叹语气。
结构助词
用于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所属、修饰、领属等关系。常见的结构助词有“之”、“者 ”等。例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之”用于表示所属关系。
遇到不熟悉的文言虚词,及时查阅相关资料, 深入了解其意义和用法。
常见错误与纠正方法
01
意义混淆
避免将文言虚词与其他同义词或 近义词的意义混淆,通过辨析比
较,明确其虚词的历史背景和演变 过程,避免对其意义和用法产生
误解。
02
语法位置不当
注意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位 置,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 法
• 文言虚词概述 •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 • 文言虚词的用法 • 文言虚词的辨析与运用
01
文言虚词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文言虚词是指古代汉语中那些没有具 体词汇意义、只表示语法意义的词。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1.而2.与3.乃4.其5.所6.为7.焉8.以9.因 10.于 11.则 12.之1.【而】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例】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2.【与】(一)介词。

1.介词。

和,跟,同。

【例】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2.给,替。

【例】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3.比,和……比较。

【例】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连词。

和,跟,同。

【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勾践灭吴》)(三)通假。

通“欤”。

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例】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3.【乃】(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例】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桃花源记》)【例】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师说》)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二)用作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一、【之】1.代词⑴人称代词①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

例:A 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B 子孙视之不甚惜。

(《六国论》)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②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

例:A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B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⑵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

例: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D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2.助词⑴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

例:A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B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⑵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⑶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例: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B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⑷表明定语后置,不译。

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B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⑸音节助词,不译。

例: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说》)3.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译为:“到、往”。

例:A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五人墓碑记》)B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二、【为】1.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翻译比较灵活,如:⑴做、作例:A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⑵治、治理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⑶担任、充当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文言虚词与的用法

文言虚词与的用法

文言虚词与的用法
文言虚词与的用法:
1.作介词
⑴引进共同活动的人。

译为: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⑵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受益者)。

译为:给,替,为。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作连词
⑴表示并列关系。

译为: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
⑵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合虚词,表选择。

常用“与其”跟“宁”、“毋宁”、“孰若”、“岂若”等配合。

可译为:“与其……宁可(哪如、宁肯)……”。

①与人刃我,宁自刃。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

(《童区寄传》)
3.作语气助词,通“欤”。

①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
②无乃你是过与?(《季氏》)
③然则废衅钟与?。

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翻译

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翻译


①而君幸舎臣(幸好,侥幸) 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偏义复词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作状语,名词、 形容词作动词,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名 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动 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的特殊用法 七个方面。其中尤以名词作状语,名词、 形容词作动词,使动、意动为重点。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下:
礼贤下士(谦逊地对待)
旦暮且下(攻下,打下)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低等的《邹忌讽齐王纳谏》) 每薄暮,下管键(使用《狱中杂记》)
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少于《赤壁之战》)
辞:
辞决而行(辞别) 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语)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推辞)
表选择关系
或者曰:夏商周汉封建 而延
农历每月的第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一天
词语
古义
哪怕;怕什 么;怎怕。 有德行的人
今义
不值得做,犯不 着。 年长的人 因结婚而产生的 夫妻关系
例句
何苦而不平 以公子为长者
何苦 长者
婚姻
姻亲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
一词多义
理解时要以本义为基础,一是要掌 握一个词的常见义项,注意与现代汉语 的区别较大的义项;二是掌握联系语境
处理政务的地方。
⑷如有司案图:通“按”,察看。 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也:通“穆”。
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 ,仔细。
直上载公子上坐(通“座”) 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通“向” )
公子与侯生决(通“诀”)
古今异义
这一类实词,从字面上看与今词意义相 同,而实际上意义不同甚至相反。学习、复 习时可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褒贬色 彩的转换、名称说法的改变以及单双音的变 化等方面进行辨析,防止以今义释古义。

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总结

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总结

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一词多义1.安①动词,养,养生——(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疑问代词,怎么,哪里——(尔安敢轻吾射)③形容词,安逸、安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④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风雨不动安如山)⑤形容词,安全——(凭君传语报平安)2.薄①迫近,接近——薄雾冥冥②轻视——(不宜妄自菲薄)3.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③记录——(策勋十二转)④计谋——(束手无策)4.朝①朝见,朝拜——(皆朝于齐)②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朝代——(自将磨洗认前朝)④早晨——(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5.发①发射——(见其发矢十有九中)②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中)③开放——(野芳发而幽香)④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⑤头发——(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6.夫①那——(予观夫巴陵胜状)②句首发语词(夫大国难测也)③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④成年男子的通称(荷担者三夫)7.赋①征收,敛取——(岁赋其二)②赋税——(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③古代一种文体(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8.过①经过——(过零丁洋)②到——(及鲁肃过寻阳)③犯过失——(人恒过)④拜访——(过故人庄)⑤过分,过于——(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9.及①比得上——(徐公何能及君也)②等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10.加①增加——(而山不加增)②虚夸,指以少报多——(牺牲玉帛,弗敢加也)③戴——(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④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11.见①同“现”——(路转溪头忽现)②引见——(胡不见我于王)③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论战)④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⑤知道——(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⑥看见——(昨日见军贴)12.居①过了——(居十日)②停留——(不可久居)③居住——(面山而居)13.乐①以……为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②使……快乐——(钟鼓乐之)③乐趣——(而不知人之乐)④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14.临①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②来到,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③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④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15.穷①穷尽,动词——(欲穷其林)②尽头,名词——(而不知其所穷)③穷尽,形容词——(乐意无穷)④深——(穷冬烈风)⑤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欤)16.书①书写——(即书诗四句)②文件——(军书十二卷)③书本——(无从致书以观)17.意①心情——(宾客意少舒)②情趣,意趣——(醉翁之意不在酒)③意思——(略无慕艳意)④意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8.得①能够——(二者不可得兼)②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也)③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9.使①命令、派遣——(使宣叩头谢主)②出使——(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③假使、假若——(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常见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1 之:①作代词,译为“他(她、它)等;②作助词,译为“的”③做动词,译为“去、到、往;”④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完整版)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完整版)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且 "或 "而且 " 。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 就 ""接着 ",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可是 ""却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若是 ""若是 " 。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通“尔 ”,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 ";有时也作主语,译为"你 "。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通 “如 ”:忧如,忧如。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

①不多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此后】才,刚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此后已。

【而况】即 “何况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暴风波不能够鸣也。

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边常有语气助词"哉 ""也 ",可译为 "为什么 ""什么原因 "。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6.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故又大施忠焉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课堂检测: 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介词,跟、和、同
2.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连词,和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连词,和
4.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5.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6.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故又大施忠焉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六国论》)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三)用作动词 1.给予、授予、赠给的意思。 如: 则与一生彘肩。
(《鸿门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鸿门宴》)
2.结交、亲附的意思。 如: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 所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
与秦而不助五国也。
(《六国论》)
课堂检测: 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4.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5.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6.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故又大施忠焉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课堂检测: 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介词,跟、和、同
2.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连词,和
4.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介词,和
动词,给
5.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6.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故又大施忠焉 亲附,跟随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欣赏,称誉 8.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课堂检测: 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介词,跟、和、同
2.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连词,和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连词,和
4.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介词,和
动词,给
5.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6.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故又大施忠焉 亲附,跟随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课堂检测: 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介词,跟、和、同
2.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连词,和
10.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和……相比,谁…… 11.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 参与 12.渔夫见而问之:“子非三闾大夫与?” 通“欤”,语气助词
(五)用作复音虚词 【孰与】【与……孰】 表示比较与选择, 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如: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判断加色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D.使与之游,待之极厚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08湖南 B. 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 须虏大合,然后与战 秦伯说,与郑人盟 C. 时与论说 竑乃与同列谋先启其端 介词 连词 对 跟 跟 跟 跟 跟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连词,和
4.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介词,和
动词,给
5.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6.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故又大施忠焉 亲附,跟随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欣赏,称誉 8.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交往
9.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乎?
10.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4.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5.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6.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故又大施忠焉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课堂检测: 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介词,跟、和、同
2.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连词,和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4.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2.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连词,和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连词,和
4.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介词,和
动词,给
5.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6.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故又大施忠焉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课堂检测: 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介词,跟、和、同
2.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连词,和
课堂检测: 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介词,跟、和、同
2.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连词,和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连词,和
4.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介词,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6.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故又大施忠焉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课堂检测: 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介词,跟、和、同
和……相比,谁…… 11.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
12.渔夫见而问之:“子非三闾大夫与?”
9.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乎? 连词,和
10.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和……相比,谁…… 11.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 参与 12.渔夫见而问之:“子非三闾大夫与?”
9.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乎? 连词,和
11.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
12.渔夫见而问之:“子非三闾大夫与?”
9.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乎? 连词,和
10.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11.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
12.渔夫见而问之:“子非三闾大夫与?”
9.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乎? 连词,和
10.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3.赞许、同意的意思。 如: 吾与点也。 4.等待 如: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5.参加,参与,读yù 如: 蹇叔之子与师。(《崤之战》)
(四)通假现象 1.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 或疑问。 如: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恐怕要责备你了) 2.通“举”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一)用作介词 1.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 “和”“跟”“同”等。 如: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鸿门宴》)
孰与君少长。 (《鸿门宴》) 秦伯说,与郑人盟。
(《烛之武退秦师》)
2.相当于“给”“替”。
如: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
(二)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 如: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