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之《六国论·苏辙》中的虚词与实词(89处注释)

合集下载

《六国论 苏洵》虚词、实词、词类活用、变式句全注释

《六国论 苏洵》虚词、实词、词类活用、变式句全注释

六国论宋·苏洵六国破灭,非兵1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2力亏3,破灭之4道也5。

或6曰:六国互丧,率7赂秦耶?曰:不赂者8以9赂者丧,盖10失强援,不能独完11。

故曰:弊在赂秦也12。

1.兵:古,兵器;今:士兵。

2.而:<连>顺承关系,前后两项在事理上前后相承。

3.亏:使动用法,使......亏。

4.之:<助>用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

5.也:判断句的标志,用在句末的一种方式。

6.或:<代>不定代词,有的人。

7.率:一概,一律。

8.者:与前面的词组成名词性词组。

一般翻译为“......的人”、“......的事”。

9.以:<介>因为。

10.盖:<连>表示原因。

“因为”。

11.完:形容词用作动词。

保全。

12.也:因果句的句尾,用在句末的一种方式。

秦以13攻取之外,小14则获邑15,大16则得城17。

较秦之所得18,与战胜而得者19,其实20百倍;诸侯之所亡21,与战败而亡者22,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23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24,暴25霜露,斩荆棘,以26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27不甚惜,举以予人28,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29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30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31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32矣。

至于颠覆33,理34固35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36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37。

13.以:<介>用、拿、凭借。

14.小:形容词用作名词。

小的地方。

15.邑:县的别称。

16.大:形容词用作名词。

大的地方。

17.城:都城。

18.所得:所字结构,按照“所动词+的+名词”这样一种格式来对译。

此处翻译为“所得到的土地”。

19.得者:者与前面的词组成词,组成名词性结构。

“得到的土地”。

20.其实:古今异义,古:它的实际数目;今: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六国论》原文译文及注释

《六国论》原文译文及注释

《六国论》原文译文及注释苏洵《六国论》原文译文及注释《六国论》还是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也严重地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并且还告诫了关于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六国论》原文译文及注释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六国论苏洵〔宋代〕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译文及注释译文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六国论

六国论

《六国论》重要知识点整理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暴霜露(通“曝”,曝露)(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不要。

)2.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今义:连词(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7)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8)刺客不行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3.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2) 名词作动词。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自取下策)/义不赂秦(坚持正义)(3)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4.一词多义(1)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2)暴暴霜露(动词,曝露)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的)(3)事以地事秦(动词,侍奉)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4)犹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5)终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6)始始有远略(名词,起初)始速祸焉(副词,才)(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8)得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此言得之(动词,适合,得当)然后得一夕安寝(动词,获得)二、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表因果。

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2) 连词,表修饰。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3) 连词,表转折。

六国论(原文、译文及注释)

六国论(原文、译文及注释)

六国论(原文·题解·注释·译文)〔宋〕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选自《四部丛刊》本《栾城集》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殽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竟然不能免于灭亡。

我常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一定有可以使他们保全自己的策略。

因此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那班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势啊!秦王与诸侯争夺天下的地区,并不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区域;诸侯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地区,也不是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区域。

六国论原文、注释及赏析

六国论原文、注释及赏析

六国论原文、注释及赏析六国论原文、注释及赏析《六国论》是苏洵写的一篇古论文,论述的是战国时期六国灭亡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与原因,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为了警示北宋当时的统治阶级。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六国论原文、注释及赏析,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六国论原文、注释及赏析篇1六国论作者: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①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②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④继五国迁(31)灭,何哉?与⑤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⑥丧,齐亦不免⑦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⑧不赂秦。

是故(32)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33)速⑨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⑩,李牧连却之⑾。

洎⑿牧以谗⒀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⒁尽之际,可谓智力⒂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⒃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⒄,当(tǎng)(34)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⒅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⒆秦之心礼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21)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22),而(2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4)。

为(25)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26)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27)秦,而犹有可以(28)不赂而胜之之势。

六国论文言虚词_古今异义_词类活用_句式_一词多义)

六国论文言虚词_古今异义_词类活用_句式_一词多义)

六国论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暴霜露(通“曝”,曝露)(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2.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

以至于。

今义:连词,表示到达某种程度(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7)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8)刺客不行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古:咽下咽喉今:吞咽8.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古义:结交今义:和9.始速祸焉:古义:招致今义:速度3.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按理来说(2) 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以地事秦事:侍奉(3)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保全)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始速祸焉速:招致动词的使动用法:李牧连却之使……退却,译为打退4.一词多义(1)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2)暴暴霜露(动词,曝露)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的) (3)事以地事秦(动词,侍奉)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4)犹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5)终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 (6)始始有远略(名词,起初)始速祸焉(副词,才)(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 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8)得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此言得之(动词,适合,得当)势①有如此之势(优势)②其势弱于秦(势力)亡: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土地)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二、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表承接。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

《六国论》重要知识点整理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暴霜露(通“曝”,曝露)(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不要。

)2.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今义:连词(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7)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8)刺客不行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3.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2) 名词作动词。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自取下策)/义不赂秦(坚持正义)(3)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4.一词多义(1)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2)暴暴霜露(动词,曝露)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的)(3)事以地事秦(动词,侍奉)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4)犹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5)终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6)始始有远略(名词,起初)始速祸焉(副词,才)(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8)得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此言得之(动词,适合,得当)然后得一夕安寝(动词,获得)二、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表因果。

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2) 连词,表修饰。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3) 连词,表转折。

六国论翻译及知识点归纳

六国论翻译及知识点归纳

《六国论》翻译及知识点归纳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薪不尽,火不灭J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士,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翻译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教师版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教师版

《六国论》重要知识点整理作品译文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拿土地来贿赂秦国就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

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

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

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

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

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

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

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

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

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

”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

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

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

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

(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

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

六国论(文言虚词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句式 一词多义)

六国论(文言虚词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句式 一词多义)

六国论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暴霜露(通“曝”,曝露)(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2.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

以至于。

今义:连词,表示到达某种程度(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7)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8)刺客不行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古:咽下咽喉今:吞咽8.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古义:结交今义:和9.始速祸焉:古义:招致今义:速度3.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按理来说(2) 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以地事秦事:侍奉(3)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保全)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始速祸焉速:招致动词的使动用法:李牧连却之使……退却,译为打退4.一词多义(1)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2)暴暴霜露(动词,曝露)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的) (3)事以地事秦(动词,侍奉)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4)犹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5)终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 (6)始始有远略(名词,起初)始速祸焉(副词,才)(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8)得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此言得之(动词,适合,得当)势①有如此之势 (优势)②其势弱于秦 (势力)亡: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土地)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二、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表承接。

六国论知识点梳理

六国论知识点梳理

六国论知识点梳理《六国论》重要知识点整理一、文言实词1 (通假字(1)暴霜露(通“曝”,曝露)(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3)暴秦之欲无厌(通“魇”,满足)(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不要。

)2(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口倍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今义:连词(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乂,又一次(7)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乂发生另一件事情(8)刺客不行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3(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2)名词作动词。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自取下策)/义不赂秦(坚持正义)(3)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保全)/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4(一词多义(1)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而秦兵乂至矣)名词,军队)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2)暴暴霜露(动词,曝露)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的)(3)事以地事秦(动词,侍奉)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4)犹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5)终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6)始始有远略(名词,起初)始速祸焉(副词,才)(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8)得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此言得之(动词,适合,得当)然后得一夕安寝(动词,获得)二、文言虚词1(而(1)连词,表因果。

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2)连词,表修饰。

六国论原文、注释及赏析

六国论原文、注释及赏析

六国论原文、注释及赏析《六国论》是苏洵写的一篇古论文,论述的是战国时期六国灭亡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与原因,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为了警示北宋当时的统治阶级。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六国论原文、注释及赏析,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六国论原文、注释及赏析篇1六国论作者: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①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②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④继五国迁(31)灭,何哉?与⑤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⑥丧,齐亦不免⑦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⑧不赂秦。

是故(32)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33)速⑨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⑩,李牧连却之⑾。

洎⑿牧以谗⒀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⒁尽之际,可谓智力⒂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⒃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⒄,当(tǎng)(34)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⒅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⒆秦之心礼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21)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22),而(2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4)。

为(25)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26)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27)秦,而犹有可以(28)不赂而胜之之势。

苏辙六国论原文及注释

苏辙六国论原文及注释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来支持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若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
我总是为此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不怪罪那时六国诸侯们的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眼光短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
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

9《六国论》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doc

9《六国论》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doc

9《六国论》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
理.doc
《六国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篇散文,主要讨论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过程。

这篇文章涉及到实词虚词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词:
(1)名词:表示人、地方、事物等。

如:秦国、六国、长城、车轮。

(2)动词:表示行动、变化等。

如:灭、杀、攻、掠、取。

(3)形容词:表示人、地方、事物的特点。

如:美丽、强大、聪明、愚蠢。

(4)副词:表示时间、地点、语气等。

如:忽然、立刻、渐渐、始终。

2.虚词:
(1)副词:表示时间、地点、语气等。

如:啊、呢、乎、于、而、之、也。

(2)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我、你、他、她、它、他们。

(3)疑问词:表示询问。

如:谁、这、那。

(4)连词:连接并列的词语或句子。

如:啊、呢、乎、于、而、之、也。

通过对实词和虚词的归纳整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国论原文及字词翻译

六国论原文及字词翻译

六国论原文及字词翻译第一篇:六国论原文及字词翻译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国论原文及字词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六国论文言文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文言文翻译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六国论文言知识归纳

六国论文言知识归纳

《六国论》文言知识归纳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 (1)暴霜露 (通“曝”,曝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倘若) (3)暴秦之欲无厌 (通“餍”,满足)2.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到……结局今义:连词(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7)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8)刺客不行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3.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2) 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3)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 (保全)(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5)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小的方面,大的方面)4.一词多义(1)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2)暴暴霜露 (动词,曝露) 暴秦之欲无厌 (形容词,凶暴,残酷)(3)事以地事秦(动词,侍奉)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名词,事情)(4)犹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副词,仍然,还)(5)始始有远略(名词,起初)始速祸焉 (副词,才)(6)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副词,假使,如果) 并力西向 (动词,朝着,对着)二、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表因果。

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2) 连词,表修饰。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3) 连词,表转折。

而秦兵又至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燕虽小国而后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4) 连词,表承接。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2.之(1) 助词,的。

课内文言虚词实词整理·《六国论》

课内文言虚词实词整理·《六国论》

课内文言虚词实词整理·《六国论》一、而1.赂秦而力亏连词,表因果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连词,表修饰3.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连词,表修饰4.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连词,表转折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连词,表转折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连词,表转折7.二败而三胜连词,表并列8.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连词,表转折10.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连词,表转折11.而秦兵又至矣连词,表转折12.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连词,表承接二、何三、乎(无)四、乃(无)1.终继五国迁灭,何哉?疑问代词,为什么五、其六、且(无)七、若(无)1.其实百倍代词,它的2.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代词,它3.其势弱于秦代词,它的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代词,自己的八、所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所字结构,组成名词性短语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所字结构,组成名词性短语3.则秦之所大欲所字结构,组成名词性短语4.诸侯之所大患所字结构,组成名词性短语5.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结构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结构九、为1.至丹以荆卿为计动词,作为2.邯郸为郡动词,成为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介词,被4.为国者不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动词,治理;介词,被十、焉1.始速祸焉句末语气词十一、也1.破灭之道也表判断语气词2.弊在赂秦也表陈述语气词3.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表判断语气词4.斯用兵之效也表判断语气词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表陈述语气词6.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表陈述语气词十二、以十三、因(无)1.不赂者以赂者丧介词,因为2.秦以攻取之外介词,用,凭借3.以有尺寸之地副词,才4.举以予人连词,来,表目的5.以地事秦介词,用6.至丹以荆卿为计介词,用7.洎牧以谗诛介词,因为8.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介词,用9.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介词,用10.以趋于亡连词,表结果11.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介词,凭借12.苟以天下之大介词,凭借十四、于1.齐人勿附于秦介词,引出动作对象2.至于颠覆介词,引出动作对象3.以趋于亡介词,引出动作对象4.其势弱于秦介词,比十五、与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连词,和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连词,和3.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亲附4.当与秦相较介词,跟5.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连词,和十六、则1.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连词,就2.则秦之所大欲连词,那么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连词,那么4.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连词,那么十七、者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代词,……的土地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代词,……的土地3.不赂者以赂者丧代词,……的国家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代词,……的人十八、之1.秦以攻取之外助词,的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助词,的3.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助词,的4.则秦之所大欲助词,的5.诸侯之所大患助词,的6.以有尺寸之地助词,的7.子孙视之不甚惜代词,它8.然则诸侯之地有限助词,的9.暴秦之欲不厌助词的10.奉之弥繁代词,它11.侵之愈急代词,它12.此言得之代词,代上文的道理13.斯用兵之效也助词,的14.李牧连却之代词,它1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助词,的16.存亡之理助词,的17.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助词,的18.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助词,的19.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代词,它20.有如此之势助词,的21.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助词,取独2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助词,取独2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代词,它;助词,的24.苟以天下之大助词,强调定语后置2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助词,的(二)实词: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都,皆。

六国论苏辙注释 古文观止

六国论苏辙注释 古文观止

六国论苏辙注释:六国:齐、楚、燕、赵、韩、魏。

世家:《史记》记述诸侯王的传记称为世家(农民起义领袖陈涉、儒家创始人孔丘也被列入世家,此属例外)。

“六国世家”,即六国诸侯王的传记。

窃:私下,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五倍之地、十倍之众:谓六国与秦相比,有其五倍的土地、十倍的人口。

山西:古地区名。

战国、秦、汉时期,通称崤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

这里指崤山以西。

咎:怪罪。

疏:粗忽。

势:大势、形势。

不在齐、楚、燕、赵:这四国皆远离位于西部的秦国,不与其接壤,故云。

而在韩、魏之郊:韩国疆土有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南中部,介于秦、楚、魏三国之间,为军事上必争之地。

故云秦吞六国,首先战事当发生在“韩、魏之郊”。

郊,邑外为郊野。

周制,离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

后泛指城外、野外。

与下句“韩、魏之野”,的“野”,同义,都是田野、国土的意思。

塞:阻塞,挡住。

冲:要冲,军事要道。

蔽山东之诸侯:遮蔽了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

范雎:字叔,战国时魏人。

后入秦说秦昭王,他曾劝说昭王:“天下无变则已,天下有变,其为秦患者孰大于韩乎?王不如收韩。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收韩,收服韩国。

商鞅:也叫卫鞅,卫国贵族,公孙氏。

后入秦,劝说孝王伐魏,“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即秦并魏······孝公以为然。

使卫鞍将而伐魏······尽破之以归秦。

”魏惠王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

”(《史记·商君列传》)故云“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三句:范雌说秦王曰:“夫稚侯越韩、魏而攻齐纲寿,非计也。

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害于秦。

······越人之国而攻可乎?其于计疏矣。

······王不如远交而近攻。

古文观止之《六国论·苏辙》中的虚词与实词(89处注释)

古文观止之《六国论·苏辙》中的虚词与实词(89处注释)

六国论宋·苏辙尝1读六国世家2,窃3怪天下之4诸侯5,以6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7西向,以攻山西8千里之秦,而9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10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11计,盖12未尝13不咎14其15当时16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17。

1.尝:<副>表示已经过去,曾经。

2.六国世家:指《史记》中记载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诸侯国。

世家,是《史记》中传记的一种体裁,主要叙述世袭诸侯国君的事迹。

3.窃:<副>表示暗中进行。

暗地里,偷偷地。

4.之:<助>表示领属关系。

的。

5.诸侯: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国君。

6.以:<动>凭借。

7.发愤:立志,下决心。

8.山西:战国时期称崤山以西的地区为山西。

秦国地处崤山以西。

9.而:<连>表示转折关系。

10.之:<代>代指上文的“不免于灭亡”。

11.之:<助>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名词性偏正结构,表示前后两项的各种关系。

可译为“的”,可根据文义灵活译出。

12.盖:《辞源》、《古代汉语虚词》、《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盖”都没有“因此”义。

这个“盖”也就是“盖失强援”的“盖”,是“因为”之义。

该句是“前果后因”的因果复句。

13.未尝:没有、不曾。

14.咎:jiù责备。

15.其:<代>表示远指。

那些。

16.当时:指过去的时日。

17.也:<语气>肯定语气。

译文:我曾经《阅读》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自己心中暗暗责怪天下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下决心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

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为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形势。

夫秦之所以18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19,而在韩、魏之郊20;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21。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

六国论宋代:苏洵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②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④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⑤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作者介绍苏洵(1009年-1066 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创作背景《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

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 篇,都是史论的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宋·苏辙尝1读六国世家2,窃3怪天下之4诸侯5,以6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7西向,以攻山西8千里之秦,而9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10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11计,盖12未尝13不咎14其15当时16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17。

1.尝:<副>表示已经过去,曾经。

2.六国世家:指《史记》中记载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诸侯国。

世家,是《史记》中传记的一种体裁,主要叙述世袭诸侯国君的事迹。

3.窃:<副>表示暗中进行。

暗地里,偷偷地。

4.之:<助>表示领属关系。

的。

5.诸侯: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国君。

6.以:<动>凭借。

7.发愤:立志,下决心。

8.山西:战国时期称崤山以西的地区为山西。

秦国地处崤山以西。

9.而:<连>表示转折关系。

10.之:<代>代指上文的“不免于灭亡”。

11.之:<助>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名词性偏正结构,表示前后两项的各种关系。

可译为“的”,可根据文义灵活译出。

12.盖:《辞源》、《古代汉语虚词》、《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盖”都没有“因此”义。

这个“盖”也就是“盖失强援”的“盖”,是“因为”之义。

该句是“前果后因”的因果复句。

13.未尝:没有、不曾。

14.咎:jiù责备。

15.其:<代>表示远指。

那些。

16.当时:指过去的时日。

17.也:<语气>肯定语气。

译文:我曾经《阅读》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自己心中暗暗责怪天下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下决心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

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为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形势。

夫秦之所以18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19,而在韩、魏之郊20;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21。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22。

韩、魏塞秦之冲23,而25弊24山东26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睢27用于秦而收韩,商鞅28用于秦而收魏,昭王29未得韩、魏之心,而30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31范雎以为32忧。

然则32秦之所忌者33可以见矣。

18.之所以:“所”字结构是汉语语法界争论的热点问题。

此处教参的观点为。

“所+介词+谓语”是名词性词组作为谓语,“之”作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苏州文学院洪琰通过分析《史记》中“所”字结构得出,“之所”前后的名词和动词是主谓关系,“之”是不是用来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能确定,认为如果是的话,在用“所”字的前提下,有重复的嫌疑,洪琰认为“之”字只是古人用来凸显说话重心的一个标志。

19.也:<语气>助判断语气。

20.郊:泛指国土。

21.野:泛指国土。

22.也:<语气>助肯定语气。

23.冲:交通要道。

24.弊:通“蔽”,遮盖,遮挡,引申为掩护。

25.而:表示进层关系。

而且。

26.山东:崤山以东。

27.范睢:jū战国时魏人。

起初投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当门客,在一次随须贾出访齐国的过程中,朝堂上须贾被齐襄王数落得嚅嚅(rú)无言以对,是范雎挺身而出,侃侃而谈,为主人解了围,并维护了魏国的尊严。

范雎的雄辩之才深得齐襄王敬重,并送礼物,预留他为客卿,范雎拒绝。

须贾回国,不仅不赞扬他的高风亮节,反向相国魏齐诬告他私受贿赂,出卖情报。

范雎受尽相国魏齐摧残,装死后改名张禄,历经磨难在好友郑安平的帮助下,辗转被秦使王稽载入秦。

范雎设法跻身于秦廷后,开始施展他的全部谋略和才干,辅佐秦昭襄王,并深得赏识和器重,公元前266年出任秦相。

向秦昭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使秦国强大起来,进而吞并了六国。

28.商鞅:战国时卫人,姓公孙,名鞅,因功封于商,号商君,又称商鞅。

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

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说:“商鞅年轻有才,可以担任国相治理国家”,又对魏惠王说:“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投奔别国。

”魏惠王认为公叔痤已经病入膏肓,语无伦次,于是皆不采纳。

公叔痤转而让商鞅赶紧离开魏国,商鞅明白魏惠王不采纳公叔痤用他之言,也不会采纳杀他之言,所以并没有立即离开魏国。

后来在一位姓景的太监帮助下,见到了秦孝公,并用自己可以帮助秦国富国强兵的理论说服了秦孝公。

然后在秦国推行了著名的“商鞅改革”。

29.昭王:即秦昭襄王。

30.而:<连>表示转折关系,却。

31.而:<连>表示连贯关系,就。

32.以为:是“以......为......”省去“以”后面宾语的简略形式。

此处的意思为,主观上把什么当作什么。

33.然则:<连>表示连贯关系。

如此,那么。

34.者:<代>同动词组成“者”字结构,指代事物。

译文: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要害地区,不是放在齐、楚、燕、赵四国,而是放在韩、魏的国土;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关键地方,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四国,而是放在韩、魏的国土。

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的心腹之患。

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国家,所以那时天下最重要的地方,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

秦昭王在还没有得到韩、魏的真心归附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为此感到担忧。

那么秦国所忌惮的事物就可以看出来了。

秦之35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36。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37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38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39韩、魏诸侯之障,而40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41知天下之势耶?委42区区43之44韩、魏,以当45强虎狼之秦,彼46安得47不折48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49其兵于东诸侯,而50使天下偏51受其祸。

35.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用作主语。

36.也:<语气>助肯定语气。

37.而:<连>表示转折关系。

然而。

38.则:<连>此处表示顺承关系,所连接的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或说明。

可译为“就是因为”39.夫:<语气>表提挈语气。

40.而:<连>表示转折关系。

却。

41.岂:qǐ <副>加强反诘语气。

难道,怎么。

42.委:丢弃,放弃。

43.区区:<形>小,少。

44.之:<助>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名词性偏正结构,表示前后两项的各种关系。

此处为修饰关系。

45.当:抵挡,抵御。

46.彼:<代>他。

47.安得:<副>表示反诘。

怎能。

48.折:折服,屈服。

49.通:<动>通达,指行无所阻。

50.而:<连>表示进层关系,而且。

51.偏:通“遍”。

译文: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

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

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丢弃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普遍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52之53以54蔽其55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56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57得以58自完59于60其间矣61。

以四无事之62国,佐63当寇64之65韩、魏,使韩、魏无东顾66之67忧,而68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69二国委秦,而70四国休息于71内,以72阴73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74无穷,彼75秦者76将何为77哉78?不知出此,而乃79贪疆埸80尺寸之利,背盟败81约,以82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83。

至于84秦人得伺85其隙86以87取其国,可88不悲哉89!52.藉:jiè凭借。

53.之:<代>代指韩、魏。

54.以:<连>表示目的。

55.其:<代>代指前文的“天下之诸侯”。

56.摈:bìn排斥,摈弃。

57.因:<副>表示连贯。

便。

58.得以:可以,能够。

59.完:<动>保全,使完整。

60.于:<介>介绍处所。

在。

61.矣:<语气>助肯定语气。

62.之:<助>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名词性偏正结构,表示前后两项的各种关系。

此处为修饰关系。

63.佐:辅佐,帮助。

64.当寇:抵挡盗寇。

65.之:<助>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名词性偏正结构,表示前后两项的各种关系。

此处为修饰关系。

66.顾:回头看,环视。

67.之:<助>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名词性偏正结构,表示前后两项的各种关系。

此处为修饰关系。

68.而:<连>连贯关系。

那么,就。

69.以:<动>令,让。

70.而:<连>表示并列关系。

71.于:<介>介绍处所。

72.以:<连>表示目的。

来。

73.阴:<副>表示不公开。

暗中,暗地里。

74.夫:<语气>舒缓语气。

75.彼:<代>表示远指。

那。

76.者:<语气>舒缓语气。

77.将何为:宾语前置。

正常语序,将为何。

将,副词。

表示反诘。

还。

78.哉:<语气>助反诘语气。

呢。

79.而乃:<连>表示转折。

80.埸:yì边境。

81.败:<动>毁坏,破坏。

82.以:<连>表示结果。

以致。

83.矣:<语气>助肯定语气。

了。

84.至于:<连>表示他转。

85.伺:sì等待。

86.隙:空子,时机。

87.以:表示目的。

来。

88.可:加强反诘语气。

难道。

89.哉:<语气>助反诘语气。

吗。

译文: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然而全天下的其他诸侯却可以依靠着韩国、魏国作为他们自己西方的屏障,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

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内部得以保全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