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词和虚词.

合集下载

实词和虚词

实词和虚词

实词和虚词实词和虚词是语言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

实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汇,能够独立构成一个句子成分,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虚词则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词汇,只能附着在实词上,起到一定的语法作用,如介词、连词、助词和感叹词等。

首先,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地点、抽象概念等的词语,如“桌子”、“学生”、“爱情”、“房间”等。

名词具有实际意义,可以作为句子的主语、宾语或补足语。

此外,动词是表示动作、状态或存在的词语,如“跑”、“看”、“是”等。

动词是句子的谓语,用来说明主语的动作或状态。

再者,形容词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语,如“漂亮的”、“高大的”、“聪明的”等。

形容词可以给出事物的外貌、性质和特征等信息。

副词则是表示动作方式、程度、时间或地点的词语,如“快速地”、“非常”、“昨天”、“外面”等。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也可以修饰整个句子。

另外,介词是用来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其他词之间关系的词语,如“在”、“从”、“到”等。

介词通常用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语、短语、从句或句子的词语,如“和”、“但是”、“因为”等。

连词可以连接并列成分、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

此外,助词是在句子中起到辅助作用的词语,如“的”、“地”、“得”等。

助词可以起到限定名词、构成动词结构、表示程度等功能。

最后,感叹词是表示强烈情感或感叹的词语,如“哇”、“嗯”、“好美啊”等。

感叹词通常不具备实际意义,只起到表达情感的作用。

实词和虚词在语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实词能够给出具体意义,描述事物的特征和行为,起到知识传递和交流的作用;而虚词则通过在句子中的使用,起到构建语法结构、表达语义关系的作用。

实词和虚词的合理运用能够帮助人们准确地表达思想,使语言更加丰富生动。

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

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

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特点。

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1)实词绝大部分是自由的(即能单独成句),虚词绝大部分是粘着的(不能单独成句)。

(2)绝大部分实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

例如“有”可以组成“我有”“都有”,也可以组成“有人”“有进步”“有吗”。

绝大部分虚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固定的。

例如“吗”“的”总是后置的(好吗、新的),“被”“也”总是前置的(也去,被发现)。

(3)实词是开放类,虚词是封闭类。

所谓开放类,指的是难于在语法书里一一列举成员的大类。

所谓封闭类,是指可以穷尽地列举其成员的不很大的类。

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和实词

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和实词

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和实词
在文言文中,虚词和实词是常见的词类。

虚词一般是没有实在
意义的词,用来连接句子或表达语义的变化;而实词则有具体的意义,用来表示具体的事物、动作或状态。

常见的虚词
1. 的:表示所属关系或修饰关系,如“孔子的学生”、“的地方”。

2. 之:表示动作的方向,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向”,如“投之以桃”。

3. 乎:用于疑问句或反问句中,表示询问或加强语气,如“何乎?”、“不乎?”。

4. 者:用于表示已知事物的角色或身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人”或“者”,如“吾谁与归?”。

5. 也:用于肯定句或反问句中,表示肯定或加强语气,如“吾
闻之也”、“汝亦不知也”。

常见的实词
1. 人:表示人类,如“人之初”、“君子之交”。

2. 所:表示动作的对象,如“所言者”、“所见即所得”。

3. 之:表示动作的方向,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给”或“至”,如“以礼相待之”。

4. 有:表示具备或拥有,如“有德者必富”、“群盲之马”。

5. 是:表示肯定或断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的用法,如“天道是可知也”。

以上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和实词的简单介绍,只涵盖了一部分常用词汇。

在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熟悉这些常见的虚词和实词是十分重要的。

实词和虚词详解

实词和虚词详解

实词和虚词详解实词和虚词在语文的学习和运用中非常的频繁,为使得同学们更好的掌握实词和虚词的运用,小编给整理了实词和虚词详解,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词类知识及相关练习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依语法功能和语汇意义,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语法功能上,实词可直接组成短语,可以充当短语或句子成分,也可以带上语调构成句子。

词汇意义上,实词表示事物的实在意义。

实词主要有名、动、形、数、量、代六类: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包括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的名称。

例如: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表示人或事物:工人学生河流高原宇宙思想科学表示时间:大寒未来下午秋天表示方位:上面后头华北中原名词的鉴别:一般不和副词结合(如:不能说“不宇宙”);前面可加数量词(如:四位客人);表人的名词后可加“们”表复数(如:同志们);常做主语和宾语。

小练习:用横线标出下列语段中的名词。

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的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

这么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而这大地就是印度的广大人民群众。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可能意愿等意义。

例如: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驾起橹,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读、笑、操作、进行、保卫表示人或事物的发展、变化:提高转变减少表示心理活动:想希望同意怕表示存现:消失有无出现表示使令:使让请求允许表示能愿:能可以应该必须表示趋向:上下来去起来表示判断:是动词的鉴别:能受“不”的修饰;但除表示心理活动和表示感觉的词以外,一般不受“很”修饰;可附加“着、了、过”表时态;重叠式有“试一下”之意;做谓语,且一般可带宾语。

实词和虚词

实词和虚词

数词:表示数目(包括确数、概数和序数)。
注意:第一,第二也属于数词。
五、量词
量词: 表示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分类: ①物量词 : 只、个、件、间、所、座。 对、双、群、伙、帮、副、批。 点、些。 寸、亩、斗、克、立方米、人次。 杯、盘、碗、桶、 堆、封 ②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量。 次、趟、回、遍、 顿

功能: ①量词常用在数词后面,组成数量短语,充 当主语、定语。 例如:一斤是十两、一座钟。

六、代词
六.代词 分类: A 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 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您们、 他们、她们。 B 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哪(问人或事 物)、哪儿、多么 (问程度)、 怎么 、怎样、 怎么样 (问性质状态) 。 C 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 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 (指数量)、 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
他是一个高而 瘦的老人,须发都 花白了, 还戴着 大 眼镜。我对他很 恭敬 ,因为我早听 质朴、 博学 的人。 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
1、因为人多,屋子里很 热 。 2、我们按照程序 严格 把关。 3、他的字写得很 工整 。 4、酒香不怕巷子 深 。 5、这本书的内容很 深 ,可真难懂。
四、数词


三、连词 连接词、短语、句子、句群、段落,能表示 某些逻辑关系。 连接词和短语的有:和跟 与 同 或 既 等。 连接短语或句子的有:还是不但 就是 不管 无 论 除非 不论 等。 连接句子的有:要么 何况 况且 然后 以致于是 与其……宁可 因为……所以 如果……就 虽然……但是 只有……才只要……就 等等 连接词、短语、句子的有:而并 并且 而且 或 者 等。 连接句群、段落的有:至于 于是 但是 然而 因此 等。

实词和虚词

实词和虚词

实词和虚词一、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

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1)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2)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

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

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地跑)。

(4)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表基数的,如“一、 103”等。

表示序数的,如“第一、第八”等。

表示分数的,如“三分之一、50%”等。

表示概数的,如“五千左右、接近一万、七八斤”等。

表示倍数的,如“三倍、五倍”等。

(5)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

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

表物量的,如“尺、寸、斤、两、元、个,件、双”等;表动量的,如“次、回、趟、阵、下、遭”等;表复合量的,如“人次、架次、立方米每秒”等。

(6)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

它包括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等),指示代词(这、那、这些、那样等),疑问代词(什么、哪里、怎么、多少等),物主代词(它、它们等)。

二、虚词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

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

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语气词、拟声词。

(1)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

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

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也许、大概”等)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词特点。

(2)助词: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

语文知识一:实词与虚词

语文知识一:实词与虚词

4、由于没有完成作业,所以电视就不能看。
5、只要没有完成作业,电视就不能看。 6、即使完不成作业,今晚的电视也还得看。 7、虽然没有完成作业,但是今晚的电视还是应该 看。
助词的概念
助词四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后面,表示 某种附加意义的虚词。 助词的分类
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如:的、地、得等)、 动态助词(如:着、了、过等)、语气助 词(如:呢、吗、吧等)三类。
连词的概念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
连词的性质 连词有的表示并列、选择、递进等关 系,有的表示因果、条件、假设、转 折等关系。连词有时也与副词合起来 表示语句的关联。
找出下面句子中的连词和表示关联的副词,并指 出表示哪种关系。 1、请老师和学生都来。
2、请老师或学生都行。
3、不但请老师来,而且请校长也来。
的、地、得(结构助词)
助 (其他助词) 们、所、似的 词
语 气 词
(询问语气) 吗、呢
的、了(陈述语气)
着、了、过(动态助词)
附着在词、短 语的后面,表 示一定的附加 意义
注 意
(祈使或感 啊、吧、呀 叹语气)
(附着在词语、句子 的末尾,表示语气)
拟声词: 指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 例: 沙沙、哗哗、乒乒乓乓 哇哇、噔噔
物量词(数词+物量词+名词)
丈 尺 米 两 磅 吨 亩元 角
量 词
动量词(动词+数词+动量词)
次 回 趟 遍 下 阵 遭 笔 口
我、你、他、自己……
(人称代词) 起替 代作 用
代 词
谁、什么、哪、怎样…… (疑问代词)
这、那、每、各……
(指示代词)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在短 语和句子 中表示某种关系或附加意义。

实词和虚词

实词和虚词

实词和虚词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名词•动词•形容词实词•数词•量词•代词一、名词——表示人或者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的词叫做名词。

• 1.表示人或具体事物: 学生、河流、水果、衣服• 2.表示抽象事物: 教育、交通、事物、战争、和平、语法、科学、民主、道德• 3.表示时间: 昨天、晚上、黎明、秋天、刚才• 4.表示处所: 郊区、附近、到处、远近• 5.表示方位:东、西、南、北、中、里、外、上、下、前头、后头、东面、西方、上边、下边、以前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 1.表示动作、行为。

例如:走打说作保护分析赞成旅行• 2.表示存现、变化。

例如:有存在出现消失发生灭亡增加缩小扩大发展下降• 3.表示心理活动。

例如:爱恨想忘记觉得感到希望羡慕憧憬回忆• 4.表示使令,简称使令动词。

例如:使叫让请派要求命令禁止推选委托任命• 5.表示可能、意愿,简称能愿动词。

例如:能能够应该可以必须得(děi)要会愿意肯敢• 6.表示趋向,简称趋向动词。

例如:来去回上下出进起上来下去回来出去进来起来•7.表示判断,简称判断词。

只有一个“是”。

三.形容词——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

• 1.表示形状。

例如:高大粗细圆长弯曲宽广鲜红雪白狭窄笔直• 2.表示性质。

例如:好坏优秀恶劣诚实虚伪狡猾美丽高尚伟大朴素• 3.表示状态。

例如:迅速敏捷匆忙平静悠闲混乱愉快轻松痛苦疲倦急躁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简单数词和复合数词,数词的分类基数和序数确数和概数,分数和倍数五.量词——表示人、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 A 个体量词:只个件间所座• B 集合量词:对双群伙帮副批• C 不定量词:点些• D 度量衡量词:寸亩斗克立方米人次• E 借用量词:碗、桶、瓶、身、手、笔、刀、口、屋、子、堆、封、卷、捧、张、担、铲• A 表示动作行为的量:次趟回遍下阵番遭顿•动量词• B 借用动作有关的名词、动词表示动量:切一刀叫一声射三箭工作一天劳动三小时六.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实词和虚词

实词和虚词


语法特点 副词一般只同动词、形容词相结合,例 如“都去、常去、就去、很大、更大、多么 大”。如果代词“这样”、“这么”、“那 样”、“那么”代替了动词,副词也可以用 在它们前面,如“已经这样了”、“就这么 着吧”。名词数量词做谓语时,副词也可以 同它们结合,如“这儿就三个人”、“今天 才九号”。 副词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做状语,“机”、 “很”可以做补语。如“你太好了”、“他 曾经来过”、“味道好极了”。


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
1.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示例:公元前8 世纪 20世纪80年代 公元前403年 公元7年 1994年 10月1日(年份一般不用简写,如1990年 不应简作“90年”或“九0年”) (引文著录、行文注释、表格、索引、年表等, 年月日的标记可按GB/T 7408-94的扩展格式: 1994-10-01) 2.时、分、秒。示例:4时 15时40分 14时12分36 秒 (必要时,可按GB/T 7408-94的扩展格式: 04:00 15:40 14:12:36)
1、表示人或者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时
间、处所、方位等。
表示人或具体事物:学生
河流 水果 衣服 表示抽象事物: 教育 交通 事物 战争 和平 语法 科学 民主 道德 表示时间: 昨天 晚上 黎明 秋天 将来 刚才 表示处所: 郊区 附近 到处 左近 表示方位: 东 西南 北中 里外 上下 前头 后头 东面西方 上边下边 以前
A.表示动作.行为。例如:走 打说 作保护 分析赞成 旅行 B.表示存现.变化。例如:有 存在出现 消失发生 灭 亡增加 缩小扩大 发展下降
C.表示心理活动。例如:爱 恨 想忘记 觉得感到 希 望羡慕 憧憬回忆 D.表示使令,简称使令动词。例如:使 叫 让请 派 要求 命令禁止 推选委托 任命 E.表示可能、意愿,简称能愿动词。例如:能 能够 应该 可以 必须 得(dei) 要 会 愿意 肯 敢 F.表示趋向,简称趋向动词。例如:来 去 回上 下 出 进起 上来下去 回来出去 进来起来 开来 G.表示行动始终。例如:开始 进行 停止继续 H.表示判断,简称判断词。只有一个“是”。

语文基础知识-----实词 虚词

语文基础知识-----实词 虚词
人称代词:你、我、他她(们)、别人、人家 指示代词:用来指代人和事物 疑问代词:表示有疑而问(询问)或无疑而问 (反问、设问)
虚词
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和形容词,表示程 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表示程度:
很、最、极、挺、太、非常、十分、 更加、 几 乎、过于、稍微、越、分外、极其等
表示范围:
都、 总、总共、共、统统、只、仅仅、一齐、 单、就……
难道、究竟、偏偏、大约、何尝、竟然、不妨、 只好、难怪、明明
介词
介词起标记作用 表示时间处所方向:
从、 自从、到、往、在、由、至、趁 表示原因目的: 因、因为、由于、为了
表示方式、方法、依据、工具、比较: 按、按照、依照、靠、本着、用、通 过、根据、比 表示实施、受事:
被、给、让、叫、归、把、管
其他助词: 给、连、们
拟声词
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又叫“象声词” 叽里咕噜、叮拎咚隆
叹词
叹词是表示感叹和呼唤、应答的词 啊、哎呀、咦、哎、喔 、呸
THE END
语气词
语气词常用在句末表示种种语气:
表示陈述语气:的、了、吧、着、也罢、也好 表示疑问语气: 吗、呢、啊 表示祈使语气:吧、了、啊
表示感叹语气: 啊
表示时间、频率: 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 刚、正、在、将要、立刻、马上、 顿时、渐渐、早晚、从来、终于、 屡次、还、再、常常、仍然、赶紧 等等
表示处所: 处处、到处、四处、随处
表示肯定、否定:
必须、准、的确、不、没有、未、别、莫、勿、 是否、不必、不曾 表示情态、方式: 大肆、肆意、特意、猛然、亲自、忽然、公然、 连忙、赶紧、悄悄、大力、独自、阔步、稳步 表示语气:
表意愿:肯、敢、要、愿 注:不能用在名次前面、不能重叠,不能加 着、了、过

语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语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语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一、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

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也有人认为代词属于虚词,但多数学者认可代词为实词,因为代词虽然很难解释独立语义,但毕竟其指代内容是明确的。

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将很难达到。

(一)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

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

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

(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如:一、十、第八、每等。

(五)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

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

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六)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

如:你、他们、这、彼等。

二、虚词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

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

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叹词、拟声词。

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但作用却很大。

(一)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

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

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也许、大概”等)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词特点。

(注:汉语的副词与英语不同,在英语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词都是副词,但在汉语中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形容词同样也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文言文实词虚词

文言文实词虚词

一、词类(一)1.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的词。

2.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二)实词1.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或时地的名称。

比如:桌子、早晨、秋天、广东。

2.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

比如:跑、挑、爱、恨。

3.形容词。

表示形状、性质、状态。

比如:大、小、美丽、善良、雪白、墨绿。

4.数词。

表示数目或次序,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

比如:六、第七。

5.量词。

表示计算单位。

比如:个、颗、条、捆。

6.副词。

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

比如:很、都、全。

7.代词。

起代替和指示作用。

比如:你、我、他、这、那。

(三)虚词1.介词。

主要用于修饰、补充谓词性词语,标明跟动作、状态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目的、对象等。

比如:自从、依据、靠、因为、由于、为了、对于。

2.连词。

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表示并列、选择、递进、转折、因果等。

比如:和、跟、同、或、或者、并且、但、但是。

3.助词。

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等。

比如:的、地、得、着、了、过。

二、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意义:词的意思。

用法:词在句中的作用。

1.之代词:(1)他、它、她、他们。

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

(2)这。

之二虫又何知。

助词: (1)的。

羔羊之皮。

(2)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翻译时可不译。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3)宾语前置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到、、、、去。

沛公引兵之薛。

(5)时间+之顷之。

2.以(1)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2)率领。

宫之奇以其族行。

(3)认为,以为。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4)原因。

宋人执而问其以。

(5)介词,因为。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6)介词,用。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7)介词,凭借、、、身份,按照。

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8)介词,在、、、时候。

(秦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9)连词。

实词和虚词

实词和虚词

词性知识一、分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二、实词(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2、种类: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4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5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6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3、名词的语法特征: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3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5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6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二)动词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1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2表示发展变化的:在、存在、有、发生、演变,发展、生存、死亡、消失、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化、消失)3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活动动词)4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愿动词)5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趋向动词)6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3、动词的语法特征: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盖房子、抱孩子、挖洞、听收音机。

高中文言字词(120实词+18虚词)

高中文言字词(120实词+18虚词)

高中语文文言字词一.120个实词1.爱:(1)宠爱 (2)吝惜 (3)喜爱 (4)爱慕 (5)通“菱”,隐藏2.安:(1)安全 (2)安逸 (3)安抚 (4)安稳 (5)养 (6)安置 (7)哪里3.被:(1)表被动 (2)披散 (3)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4)覆盖 (5)遭受4.倍:(1)通“背”,背离 (2)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3)更加5.本:(1)本来(2)草木的根(3)根本(4)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5)版本(6)推究6.鄙:(1)边远的地方 (2)轻视 (3)浅陋无知7.兵:(1)兵法 (2)兵器 (3)军队 (4)用兵器杀人8.病:(1)担心 (2)疾病 (3)缺点 (4)责备9.察:(1)观察 (2)明察 (3)清高 (4)推举 (5)明智10.朝:(1)早晨 (2)朝廷 (3)朝见 (4)朝代11.曾:(1)指中间相隔两代的亲属 (2)曾经 (3)通“层”,重叠 (4)竟12.乘:(1)登 (2)乘坐 (3)凭借 (4)冒着 (5)顺应13.诚:(1)真诚 (2)确实 (3)果真14.除:(1)除掉 (2)台阶 (3)授予官职 (4)除非15.辞:(1)古代的一种文体 (2)文辞 (3)借口 (4)推辞 (5)辞别16.从:(1)参加 (2)跟随 (3)听从 (4)由,自 (5)挨着17.殆:(1)危险 (2)接近 (3)大概18.当:(1)掌握 (2)在 (3)把守 (4)判决 (5)相抵 (6)将 (7)任 (8)恰当19.道:(1)取道 (2)道路 (3)主张 (4)策略 (5)谈论 (6)道理20.得:(1)获得 (2)应该 (3)心得 (4)得当21.度:(1)越过 (2)尺码 (3)次 (4)考虑 (5)估计 (6)限度 (7)衡量(8)创作(9)法度22.非:(1)没 (2)反对 (3)错误23.复:(1)重叠,重复 (2)恢复 (3)答复 (4)再24.负:(1)倚仗 (2)使承担 (3)背着 (4)辜负 (5)背弃 (6)失败25.盖:(1)遮盖 (2)伞 (3)超过 (4)大概26.故:(1)老交情 (2)所以 (3)原因 (4)仍日27.顾:(1)拜访 (2)回头看 (3)还 (4)考虑 (5)不过28.固:(1)坚固 (2)坚决 (3)固执 (4)坚守 (5)本来29.归:(1)女子出嫁 (2)回来 (3)归附30.国:(1)国都 (2)地方 (3)国家 (4)国事31.过:(1)经过 (2)拜访 (3)责备 (4)过分 (5)超过 (6)过错32.何:(1)怎么 (2)什么 (3)为什么 (4)多么33.恨:(1)愤恨 (2)遗憾34.胡:(1)泛指北方边地与西域的民族 (2)为什么 (3)什么35.患:(1)担心 (2)毛病 (3)灾难36.或:(1)迷惑 (2)有时 (3)倘若 (4)有的 (5)有人 (6)也许37.疾:(1)疾病 (2)快 (3)痛苦 (4)嫉妒 (5)痛恨38.及:(1)比得上 (2)赶上 (3)等到 (4)牵连到 (5)到 (6)趁 (7)与39.即:(1)登上 (2)立即 (3)就 (4)就是40.既:(1)不久 (2)既然 (3)已经41.假:(1)临时充任 (2)借助 (3)假的 (4)假期42.间:(1)中间,指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2)量词(3)一会儿(4)从小路(5)间或 (6)挑拨 (7)参与 (8)间隙 (9)隔离43.见:(1)拜见(2)召见(3)表被动(4)显现,后作“现”(5)见面(6)加在动词前代称自己 (7)知道44.解:(1)解剖 (2)解除 (3)理解 (4)缓解 (5)消除45.就:(1)就职 (2)靠近 (3)受,接受 (4)登上46.举:(1)推举 (2)攻取 (3)举起 (4)尽,全都 (5)举出 (6)举办47.绝:(1)断笔 (2)与世隔绝 (3)横渡 (4)尽 (5)等过48.堪:(1)胜任 (2)能够 (3)忍受49.克:(1)战胜 (2)约束 (3)能够50.类:(1)类似 (2)种类 (3)事物51.怜:(1)可爱 (2)怜爱 (3)怜悯 (4)可惜52.弥:(1)长久 (2)满,遍 (3)更加53.莫:(1)日落之时 (2)不要 (3)不 (4)没有谁54.明:(1)今之次,第二年 (2)闻明 (3)贤明 (4)明亮 (5)照明55.内:(1)内心 (2)接纳,后作“纳” (3)里面56.期:(1)穿一年孝服的人 (2)规定的时日 (3)一周年 (4)期望 (5)约会57.奇:(1)余 (2)以…为奇 (3)奇异的58.迁:(1)晋升 (2)改变 (3)贬商59.请:(1)请求 (2)表示请求对方允许说话人做某事 (3)邀请60.穷:(1)失意 (2)走到尽头 (3)处境艰难 (4)尽61.去:(1)距离 (2)流走 (3)过去的 (4)除去 (5)离开62.劝:(1)勉励 (2)劝说63.却:(1)退 (2)回头 (3)击退 (4)再64.如:(1)往 (2)或者 (3)按照 (4)像 (5)及,比得上 (6)假如65.若:(1)像 (2)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3)你们 (4)比得上 (5)如果66.善:(1)友善,交好 (2)擅长 (3)正确 (4)好好地 (5)擦拭 (6)爱惜67.少:(1)缺少(2)年轻人(3)不多(4)不多时(5)缺少(6)年幼(7)轻视(8)減少 (9)稍微68.涉:(1)进入 (2)散步 (3)渡水69.胜:(1)能承受 (2)优美 (3)战胜 (4)超过 (5)尽,完70.识:(1)认识 (2)识别 (3)记住71使:(1)派遣 (2)出使 (3)主使 (4)假如72.是:(1)指示代词,此 (2)对的73.适:(1)到……去 (2)出嫁 (3)依照 (4)享受74.书:(1)书籍 (2)书信 (3)书写75.孰:(1)谁 (2)仔细76.属:(1)隶属 (2)跟随 (3)嘱咐 (4)劝请 (5)类,辈 (6)连接77.数:(1)数目 (2)密,细密 (3)计算 (4)腰次 (5)几 (6)规律 (7)天数,命运78.率:(1)带领 (2)轻率 (3)全都79.说:(1)学说,主张 (2)陈述 (3)高兴、喜悦,后作“悦” (4)劝说80.私:(1)偏爱 (2)私下 (3)私人,个人81.素:(1)向来 (2)白色的绢 (3)质朴,不加装饰的82.汤:(1)专有名词,商朝第一个君王 (2)热水,开水 (3)汤剂83.涕:(1)眼泪 (2)哭泣 (3)鼻涕84.徒:(1)这些人 (2)徒步 (3)白白地 (4)空 (5)只85.亡:(1)使…灭亡 (2)逃跑 (3)灭亡 (4)无,没有买86.王:(1)姓氏 (2)大王 (3)称王87.望:(1)农历每月的十五 (2)怨恨 (3)盼望 (4)远远地看 (5)名望,声望88.恶:(1)罪恶 (2)诽谤 (3)讨厌 (4)怎么89.微:(1)卑下 (2)秘密地 (3)微弱 (4)没有 (5)含蓄90.悉:(1)全都 (2)完全表达91.相:(1)观察(2)形貌,状貌(3)用在动词前,表动作偏指一方(4)辅佐,帮助92.谢:(1)凋落 (2)拒绝 (3)道歉 (4)感谢 (5)辞别 (6)告诚93.信:(1)信任(2)真实(3)实情(4)守信用(5)随意(6)信物(7)通“伸”,伸张94.兴:(1)发动 (2)兴盛 (3)兴办 (4)兴起95.行:(1)品行 (2)践行 (3)行走 (4)古代军队编制单位96.幸:(1)幸运 (2)宠爱 (3)幸亏 (4)侥幸97.修:(1)身高 (2)修养,修行 (3)高 (4)修理 (5)修建 (6)修饰,装饰 (7)长98.徐:(1)姓 (2)慢慢99.许:(1)地方处所 (2)表约数,上下 (3)这样,如此 (4)答应,允许100.阳:(1)太阳,阳光 (2)指水的北面101.要:(1)人体的腰部(2)要领,关键(3)概括,总结(4)相约(5)邀请(6)要挟,威胁102.宜:(1)适宜 (2)应当103.遗:(1)遗留,留下 (2)排泄(大小便) (3)给予,馈赠 (4)遗弃104.贻:(1)遗留 (2)赠送,给予、105.易:(1)换,交换 (2)容易,轻易 (3)变,改变 (4)轻视106.阴:(1)阴天 (2)指山的北面 (3)冷,寒冷 (4)暗中107.右:(1)上 (2)和“左”用,指近臣 (3)表方位,与“左”相对108.再:(1)两次 (2)第二次109.造:(1)到……去 (2)制定110.知:(1)知道 (2)主持,管理 (3)智慧111.致:(1)招纳,引来 (2)送给 (3)表达 (4)得到 (5)最,极 (6)情趣,意志,112.质:(1)本质(2)通“贽”,见面礼(3)人质(4)杀人时用的砧板(5)质问(6)质地,底子113.治:(1)医治 (2)对付 (3)治理 (4)与“乱”相对,特指国家治理得好,安定太平114.诸:(1)兼词,相当于“之于” (2)众多,各 (3)兼词,相当于,“之乎”115.贼:(1)敌人 (2)刺客 (3)害,祸害 (4)强盗中人116.族:(1)家族 (2)类,辈 (3)灭族,117.卒:(1)士兵 (2)同“猝”,突然 (3)死 (4)最终118.走:(1)仆人,自称的谦辞 (2)逃跑 (3)延伸 (4)跑119.左:(1)左边 (2)左边的位置,是上位 (3)和“右”用,指身边侍候的人,近臣120.坐:(1)因为 (2)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 (3)座位,后作“座” (4)坐守 (5)犯……罪二.18个虚词1.而:(1)连词,表并列。

实词和虚词

实词和虚词

6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词性知识3、动词的语法特征: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盖房子、抱孩子、挖洞、听收音一、分类机。

少数不能带宾语,如,游行、示威、出发、休息。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2动词能与副词组合,但多数不能与程度副词组合。

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除表示心理活动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外、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如“非常喜欢”,“十分讨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厌”,'很应该”,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十分愿意”。

可以说,“不走、再来”。

但不能说:太走,太来。

虚词包括3 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拿着书,窗户关着,是进行时。

看了三次,吃二、实词完了饭,是完成时,去过兰州,经历态。

(一)名词4、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1 动词可以重叠使用。

一般表示时间短暂或试一试的意思,如“看看、走走,研究研究”等。

5 助动词常用在一般动词、形容词的前面,表示意愿、可能、必要等的动词,在句中作状语。

2、种类:例如:我们一定(要)实现四化,天气(应该)暖和了,这样做(可以不可以?)助动词后面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不带名词。

要东西,会英文中的要和会是一般动词。

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3(抽象名词)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趋向动词可单用,一般多用在其他动词的后边,如:干下去,干起来。

(时间名词)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4(三)形容词5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62、种类:3、名词的语法特征:1表示形状的:大、小、高、矮、长、宽、笔直、弯曲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2 表示性质的:好、坏、美、丑、高明、美丽、诚实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33表示状态的:快、慢、软、硬、兴奋、激动、悠闲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4表示颜色的:黑、白、橙、红、苍白、碧绿、绿油、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5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5多、少、多少、许多、好些、全等表示不定数量的词也是形容词。

词类实词和虚词

词类实词和虚词

词类一、名词(主语、宾语)1、表示人:娃娃、姑娘、青年、农夫、闰土、父亲、学生、朋友2、表示具体事物:録萍、水藻、铃铛、镰刀、蟋蟀、电话、粉笔、雪、黑板、3、表示抽象事物:精神、传统、法律、爱情、思想。

4、表示时间:秋天、昨天、过去、早晨、明天、星期、春天、最近、现在、平时、刚才、未来。

5、表示处所名称:鲁镇、江苏、郊外、教室、北京。

6、表示方位: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里头、外边、以上、以下、之下、四周、旁边、东面。

大多数情况下,方位名词用在其他名词性词语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或范围。

二、动词(谓语)1、动作行为:听、说、读、写、跑、买、打、躺。

2、心理活动:爱、恨、担心、喜欢、讨厌、想、想念、忘记、佩服、相信。

3、发展变化: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现、发展。

4、存现变化:有、消失、存在、没有(后加名词)、在(作谓语时后不加动词)。

5、使令:使、让、派、禁止、要求6、可能意愿: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要、应、应该、应当、肯、敢、愿意、愿。

7、动作趋向: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

这类动词往往放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后边,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

8、判断:是三、形容词(谓语不能带宾语、状语、定语)1、状态:凌乱、快、慢、软、硬、忙碌、悠闲、激动、乐观、努力、突然(可修饰名词,如“突然的想法”)。

2、性质:强壮、好、坏、美、丑、纯粹、高尚、清脆、婉转(地歌唱)、轻轻(地拍)、冷、热、酸、甜、苦、辣、勇敢、伟大。

3、颜色:黑、白、、橙、苍白、碧绿、绿油油、红彤彤4、形状:高、矮、胖、瘦、大、小、方、宽、窄、笔直、弯曲。

注意:做修饰词的不一定是形容词,还可能是名词、代词。

如:“奋斗目标”中“奋斗”属于名词;“我的书”中“我”是代词。

形容词前可加“很、最、多么、那么”等程度词修饰。

形容词也可以修饰动词,如“努力工作”,四、数词1、确数:三百、二分之一。

实词虚词

实词虚词

文言实词
古今异义:录毕,走送之;赞曰:黔娄之 妻有言 一词多义: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词类活用: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 (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五柳先生传》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为……感到 快乐。) 《马说》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辱:名词用作动词,受屈辱。) 一食或尽粟一石。 (粟: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完。)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千里:数词用作动词,日 行千里。) 策之不以其道。 (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送东阳马生序》 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用作动词,腰间佩戴。)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缊袍敝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破 旧的衣服。)
文言虚词
(一) 作代词,(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的) 此用武之国(的)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起舒 缓语气的作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何陋之有?
二、其
(一) 代词
1、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 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他们的) 2、 指示代词,可译作“那”、“那个”、“那些”、“那里”。 复前行,欲穷其林。 (二 )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 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作“大概”、“或许”、“ 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其真无马邪!(难道)其真不知马也!
实词虚词
概念: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பைடு நூலகம்作短语或句子的成
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代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选出下面一句话中画横线的词的词性正确的一 组:(C ) 明天早晨我和李光、王平同学 在学校集合去爬山。 A.副,连,代,连,动 B.副,介,代,介,名 C.名,连,名,介,动 D.名,介,名,动,名

2、对题目《①谁②是③最④可爱⑤的⑥人》词性 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 ) A.①名词②助词③形容词④动词⑤代词⑥代词 B.①名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代词⑥名词 C.①代词②助词③介词④动词⑤助词⑥名词 D.①代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助词⑥名词

虚词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 词 . ) 一、副词
1、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 语气、情貌等。 表示程度的有: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 极其、比较、相当、稍微、略微、多么等。 表示范围的有:都、全、单、共、光、尽、净、就、仅、只、 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齐、一概、一味、 统统、总共、仅仅、惟独等。 表示时间的有:刚、正、将、老(是)、总(是)、早就、 已经、正在、立刻、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 偶尔、随时、忽然等。 表示频率的有:又、再、还、也、屡次、常常、往往、经常、 不断、反复等。 表示语气的有:不、没、没有、别、未必、准、一定、必定、 必然、却、倒、可、就、幸亏、难道、何尝、偏偏、索性、 简直、反正、多亏、也许、大约、好在、敢情等。

语法特点 副词一般只同动词、形容词相结合,例 如“都去、常去、就去、很大、更大、多么 大”。如果代词“这样”、“这么”、“那 样”、“那么”代替了动词,副词也可以用 在它们前面,如“已经这样了”、“就这么 着吧”。名词数量词做谓语时,副词也可以 同它们结合,如“这儿就三个人”、“今天 才九号”。 副词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做状语,“机”、 “很”可以做补语。如“你太好了”、“他 曾经来过”、“味道好极了”。
二、动词
(一)定义: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 化、心理活动、可能意愿等意义。


(二)分类:
A.表示动作行为。例如:走、打、说、保护、分析、 赞成、旅行。 B.表示发展变化。例如:有、存在、出现、消失、 发生、灭亡、增加、缩小、扩大、发展。 C.表示心理活动。例如:爱、恨、想、忘记、觉得、 感到、希望、羡慕、憧憬、回忆。 D.表示可能、意愿,简称能愿动词。例如:能、能 够、应该、可以、必须、得、要、会、愿意、肯、 敢。 E.表示使令,简称使令动词。例如:使、叫、让、 请、派、要求、命令、禁止 。 F.表示趋向,简称趋向动词。例如:来、去、回来、 出去 、进来、起来、开来。 G.表示行动始终。例如:开始、进行、停止、继续 H.表示判断,简称判断词。只有一个“是”。
三、形容词

三.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等。 A.表示形状。例如:高大、粗细、圆长、弯 曲、宽广、鲜红、雪白、狭窄、笔直。 B.表示性质。例如:好坏、优秀、恶劣、诚 实、虚伪、狡猾、美丽、高尚、伟大、朴素。 C.表示状态。例如:迅速、敏捷、匆忙、平 静、悠闲、混乱、愉快、轻松、痛苦、疲倦
母亲 送 出来 吩咐 “要小心”的时候, 我们已经 几 点 开船,在桥石上一 磕 , 退后 尺,即又上前 出了桥。
1、 掌握 法律武器,增பைடு நூலகம் 禁毒 意识。 2、朋友,你是否 意识 到你 在 幸福之中呢。 3、他 水库 了三年。 修 修 4、酒香不 巷子深。 怕 5、这本书的内容很深,可真难 。 懂
数词:表示数目(包括确数、概数和序数)。
注意:第一,第二也属于数词。
五、量词
量词: 表示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分类: ①物量词 : 只、个、件、间、所、座。 对、双、群、伙、帮、副、批。 点、些。 寸、亩、斗、克、立方米、人次。 杯、盘、碗、桶、 堆、封 ②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量。 次、趟、回、遍、 顿

功能: ①量词常用在数词后面,组成数量短语,充 当主语、定语。 例如:一斤是十两、一座钟。

六、代词
六.代词 分类: A 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 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您们、 他们、她们。 B 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哪(问人或事 物)、哪儿、多么 (问程度)、 怎么 、怎样、 怎么样 (问性质状态) 。 C 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 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 (指数量)、 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

3、判断词性: ①他画的画儿得奖了。 ②他的态度不对,对他要教育。
①动词 ②形容词
名词 介词
4、说出标红字的词性。
她一边和面,一边和颜悦色地和大家讲自 己的经历,她说她和丈夫是一对患难夫妻。
动词
形容词
介词
连词

5、对“下”的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A ) 老虎正要下山,老猎人躲在石岩下,抡起虎叉, 突然给了老虎一下。 A. ①动词 ②名词(方位词)③量词 B. ①介词 ②名词(方位词)③量词 C. ①动词 ②助词③量词 D. ①介词 ②助词③量词
他是一个高而 瘦的老人,须发都 花白了, 还戴着 大 眼镜。我对他很 恭敬 ,因为我早听 质朴、 博学 的人。 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
1、因为人多,屋子里很 热 。 2、我们按照程序 严格 把关。 3、他的字写得很 工整 。 4、酒香不怕巷子 深 。 5、这本书的内容很 深 ,可真难懂。
四、数词
实词和虚词
实词
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 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量词、代词。
一、名词
1、表示人或事物(包括具体事物、抽象
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的名称。

表示人或具体事物:学生、河流、水果、衣服 表示抽象事物: 教育、交通、事物、战争、和平 表示时间: 昨天、黎明、秋天、将来、刚才 表示处所: 郊区、附近、到处 表示方位:东西南北中、里外、上下; 前 头、 后头;上边下边
1、出门向 东 ,不上半里,走过一 道石桥 ,便是我的 先生 的家了。 冬天 的百草园 比较的无味; 雪 一下, 2、 可就两样了。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名词: 小狗 躲藏在 悬崖底下 1、 。 2、他的 字 写得很工整。 3、 小青 在 上海 。 4、我们按照 程序 严格把关。 5、运动会 上,他得到了百米 冠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