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浙江旅游小城镇发展路径及对策
浙江农村城镇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浙江农村城镇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当前,浙江省正加速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但是,在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风险。
本文将就浙江农村城镇化的现状与对策进行分析。
一、浙江农村城镇化的现状1.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截至2019年底,浙江省的城镇化率已达到68.2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0个百分点。
2.城镇化进程均衡发展。
浙江省各地区和各类城市的城镇化进程相对平衡,不同城市之间的差距在缩小。
3.农村人口持续流入城镇。
据统计,2019年浙江省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47.85%。
同时,农村居民的收入也在逐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也在健全。
二、浙江农村城镇化面临的问题1.城镇化进程存在不平衡问题。
在城镇化过程中,容易出现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现象。
2.农村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在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一些地方为了追求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3.城市扩张带来的资源压力。
城市扩张对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压力增大,许多城市用地资源紧张,房价不断攀升。
三、浙江农村城镇化的对策1.加强城镇化规划。
制定城镇化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以实现各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促进城市化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3.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在城市扩张过程中,采取节约用地、集约化发展的措施,实现城市发展和资源管理的双重平衡。
4.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生产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可持续发展。
总之,推进农村城镇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合作,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浙江古镇保护与开发现状分析
浙江古镇保护与开发现状分析浙江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浙江省境内有许多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貌的古镇,这些古镇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吸引游客的热门景点。
古镇保护与开发一直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将对浙江古镇保护与开发现状进行分析。
一、古镇保护现状1. 文物保护成就浙江省境内的古镇众多,其中不乏著名的古镇如乌镇、西塘、南浔等,这些古镇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古街巷和古遗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在文物保护方面,浙江省政府一直非常重视,通过对古镇进行修缮和保护,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和文物。
特别是在乌镇、西塘等著名古镇,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保护性修缮,保护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建筑和文物。
浙江省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加强了对古镇文物的保护力度,确保了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延续性。
2. 旅游开发成果古镇作为中国独特的旅游资源,一直备受游客的青睐。
浙江省政府也加大了对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通过全面挖掘古镇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提升了古镇的旅游价值。
在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古镇旅游景点的建设和改造,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如乌镇水乡、西塘古镇、南浔古镇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古镇旅游业也成为了浙江省的一大支柱产业,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居民的收入。
二、古镇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1. 商业化过度问题在古镇旅游开发中,商业化过度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些古镇在旅游开发中过分追求商业利益,在维护古镇原有风貌的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古镇的文化传承和历史价值。
如一些古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商业化开发过度造成的传统文化消失、原住民外迁等问题,使古镇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历史文化韵味,变得失去了自己特有的魅力。
商业化过度对古镇的保护和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2. 缺乏统一规划在古镇保护与开发中,统一规划缺乏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2024年浙江省乡村旅游市场分析现状
浙江省乡村旅游市场分析现状前言乡村旅游作为一种蓬勃发展的旅游形式,已经成为了浙江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省拥有丰富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此体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本文将对浙江省乡村旅游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分析浙江省乡村旅游市场规模庞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根据数据统计,浙江省乡村旅游市场的总收入逐年增长,达到了XX亿元。
市场规模潜力巨大,仍有继续扩大的空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休闲度假的需求不断增加,乡村旅游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
浙江省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显示,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二、市场竞争分析浙江省乡村旅游市场竞争激烈。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其他旅游目的地以及同类型的旅游景区。
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各地乡村旅游景区采取了多种策略。
一方面,浙江省乡村旅游景区不断提升自身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更新设备、改善旅游体验,以吸引更多游客。
另一方面,乡村旅游景区注重推广和宣传,通过网络营销、线下宣传等方式,增加知名度和曝光率。
此外,一些景区也与周边的旅游资源进行联动,形成合力,提供更综合的旅游产品。
三、消费者需求与行为分析消费者需求是浙江省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消费者对于乡村旅游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环境:消费者追求与自然亲近的感觉,对于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风景等自然环境有较高的要求。
2.休闲娱乐:消费者期待获得放松和休闲的机会,通过体验农家生活、品尝农产品等方式实现。
3.文化体验:浙江省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消费者希望通过乡村旅游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4.亲子活动:家庭出游在乡村旅游市场中占据较大比例,消费者需求中包括适合亲子活动的项目和设施。
消费者行为也对市场发展产生影响。
消费者在选择乡村旅游目的地时通常会参考口碑评价、线上线下宣传和推荐、价格等因素。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口碑好、服务好、价格合理的景区。
四、市场发展对策为了进一步提升浙江省乡村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以下策略可供参考:1.产品创新:景区应根据消费者需求开发创新的旅游产品,提供更丰富多样的体验和服务,例如增加亲子活动项目、开展传统文化体验等。
2023年浙江省乡村旅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浙江省乡村旅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浙江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省份,素有“人间天堂”之称。
浙江省的经济较为发达,旅游业也是重要的产业之一。
乡村旅游业是浙江省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本文将对浙江省乡村旅游行业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一、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乡村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浙江省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如加大对农村旅游的投资力度,鼓励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乡村旅游,加强对乡村旅游投资的引导和管理等。
政府的政策支持为浙江省乡村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经济环境浙江省的经济发达,人均收入较高,人民生活水平较为优越。
这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保障。
乡村旅游业可以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为游客提供体验式和休闲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城市居民渴望远离城市的喧嚣,到乡村寻找清新、宁静的生活体验,这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三、社会环境浙江省乡村旅游行业的市场主体主要是三农,他们对市场的适应性和认知度有局限性,加之行业缺乏统一策划和管理,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游客的不满意率较高。
同时,随着城市规划的乡村化、地产开发进一步加剧,一些乡村旅游资源被丧失,限制了行业进一步发展。
四、技术环境与传统旅游业相比,乡村旅游业的服务技术相对滞后。
目前,乡村旅游业的地图、旅游指南等信息相对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限缩了行业的发展空间。
同时,在物流和配套服务方面也有待提升,如交通、餐饮、住宿等,这些方面的技术和设施的完善可以更好地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
总体而言,浙江省的乡村旅游市场环境良好,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需求前景广阔。
但行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受到城市化进程和地产开发的影响等。
因此,我认为乡村旅游行业要顺应市场需求,并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和途径,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
浙江发展城市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浙江发展城市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城市经济是浙江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破解县域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突破县域发展小格局拓展经济空间的战略所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
促进高端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加快发展城市经济,形成与新型城市化相适应的经济布局和发展方式,这是浙江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积极适应新常态、增强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举措。
一、加快发展城市经济的意义和关键环节加快发展城市经济是适应新常态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必须通过强化创新驱动仅仅抓住转型升级这条主线,以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为核心,着力提升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一)加快发展城市经济是适应新常态的内在要求当前浙江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增长速度换档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动力转型滞后之间的不协调。
特别是在新常态下,浙江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但以县域经济为主体的区域发展特征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特别是自“十五”以来,工业结构变动率持续走低,纺织服装、化纤、食品加工和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依然是浙江大多数中小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主要产品,创新能力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迟缓,产业结构不合理。
客观地说,在20世纪80、90年代宏观经济供不应求、消费层次相对较低的市场环境下,以中小企业、低附加值产品和传统加工制造业为主要特征的县域经济,充分调动基层政府发展经济的主动性,更好地激活民间发展活力,成为推动浙江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但随着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和发展水平提升,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消费结构快速提升,人民群众需求已从单一的物质商品向服务需求和生活品质提升转变,国内一般消费品市场基本饱和,国际市场各种制约日趋加大。
特别是目前浙江城市化率已达到64%,开始进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依靠低成本优势驱动、低层次产业量的扩张为主要内容增长方式和要素资源配置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县域经济“节点功能弱、集聚能力弱、资源整合能力弱和传统产业升级难、大企业大产业形成难、高新产业发展难、现代服务业发展难”的“三弱四难”制约日益突显。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特色小镇发展对策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特色小镇发展对策研究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旅游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交流平台。
全域旅游政策的实施,旨在全方位、全过程地推进旅游业的发展,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加强旅游资源保护等方面着手,以提升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如何推动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一、加强旅游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旅游特色小镇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全域旅游政策下,如何更好的发挥旅游特色小镇的作用,提高其综合竞争力,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首先是规划建设。
旅游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要立足于深入了解当地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根据当地特色,搭建起自己的旅游品牌,丰富旅游产品,不断提升旅游体验。
同时,建设一系列的生态、文化、娱乐等设施,引进受欢迎的旅游项目,做好配套设施,提高旅游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重视人才培养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持,要想让旅游特色小镇更好发展,需要重视人才培养。
要围绕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专业化的旅游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同时,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留住一批有梦想、有抱负的青年人才,营造出良好的发展氛围。
旅游特色小镇的宣传推广十分重要。
要将旅游特色小镇打造成为具有文化、自然、社会和商业等多重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加强旅游特色小镇的网络推广,通过各种媒体传播,打造品牌形象,提高旅游特色小镇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壮大创造有利条件。
四、提升旅游产品服务质量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特色小镇的竞争已不仅仅是本地的竞争,更是全国的竞争。
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注重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要加强旅游供应端的建设,完善旅游配套服务,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规格。
同时,也要加强对游客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让游客得到更高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新形势下小城镇发展“浙江样板”探索——以嘉兴王店镇美丽城镇建设为例
新形势下小城镇发展“浙江样板”探索——以嘉兴王店镇美丽城镇建设为例发布时间:2021-04-08T15:46:39.800Z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4期作者: 1,孙政健 2,黄俊[导读] 因为辐射的城市群效应,越来越多的小城镇能够按照其人口的经济规模发展成中小型城市。
1,孙政健 2,黄俊1,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浙江嘉兴 314000【摘要】因为辐射的城市群效应,越来越多的小城镇能够按照其人口的经济规模发展成中小型城市。
浙江省小城镇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2019年全面完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随后启动了以提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为重点的新一轮美丽城镇建设。
因此探讨新形势下小城镇发展“浙江样板”探索尤为重要,本文以嘉兴王店镇美丽城镇建设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美丽城镇;发展;探索0.引言城镇化正改变着中国农村的格局和布局。
就人口分布而言,农村人口逐渐向体制性城镇集中,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反映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以及城镇功能需求的多元化。
农村非农就业、镇村公共服务提升以及城乡融合发展成为当下趋势。
乡村人口经济形态的变化对乡村发展影响深远。
而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建设美丽城镇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1.嘉兴王店镇基本概况王店镇位于杭嘉湖平原和沪苏杭金三角中心。
东面是上海,西面是杭州,南面是杭州湾,北面是苏州。
这里是长江三角洲的黄金腹地, 2017年浙江省设立嘉兴市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便利的交通使王店镇成为建设潜力巨大的投资热点。
王店镇总面积115.87平方公里,总人口119,977人,地区生产总值69.7 亿元(2019年)。
分别于2017年和2020年成功创建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与工业特色型美丽城镇建设的浙江样板。
2.小城镇发展质量评价体系以资源优势、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特征为基础,以小城镇为重点,把小城镇划分为以下四类,并重点推广:一是以地方特色产业为依托,发展潜力大的特色工业镇。
小城镇旅游开发的建议和意见
小城镇旅游开发的建议和意见对于小城镇旅游开发,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意见:1.挖掘文化资源:每个小城镇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风俗,这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应深入挖掘这些文化资源,通过文化展示、活动和体验等方式,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当地的文化魅力。
2.保护生态环境:旅游开发必须注重环境保护,确保在开发过程中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同时,也应将环保理念融入旅游产品中,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
3.提升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应加强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4.发展特色旅游:小城镇应结合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发展特色旅游。
例如,可以发展农业观光、民俗体验、户外探险等特色旅游项目,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5.加强合作与宣传:小城镇应与周边地区、旅行社等加强合作,共同推广旅游资源。
同时,也应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提高小城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6.注重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应注重可持续发展,确保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积极影响能够长期持续。
7.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8.关注游客体验: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注重游客的旅游体验。
及时收集和处理游客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和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
9.创新发展模式:探索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旅游发展模式,避免盲目跟风和复制粘贴。
根据市场的变化和趋势,不断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
10.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小城镇旅游开发的支持。
例如,提供税收优惠、贷款扶持、人才引进等政策,鼓励更多的投资和创业者加入到小城镇旅游开发中来。
总之,小城镇旅游开发需要注重资源挖掘、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特色发展、合作宣传、服务质量等多方面的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浙江省文旅产业发展趋势
浙江省文旅产业发展趋势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之一。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浙江省的文旅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浙江省的文旅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和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分析,展望浙江省文旅产业的未来。
一、浙江省文旅产业现状浙江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资源,是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根据浙江省旅游局的数据,浙江省文旅产业发展迅猛,年接待游客超过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过1000亿元。
其中,西湖、普陀山、乌镇等景区成为了浙江省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旅游景点。
此外,浙江省还发展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如杭州的电子游戏产业、宁波的漫画产业、温州的玩具产业等,为文旅产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同时,浙江省的酒店、餐饮、购物等旅游支撑服务业也迅速发展,为旅游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二、浙江省文旅产业发展趋势1. 强调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
浙江省将继续挖掘旅游目的地的特色文化和自然景观,通过改造提升景区设施、丰富旅游业态和创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品牌价值。
2. 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
浙江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众多的古城、古镇和文物古迹。
浙江省将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加强古城古镇的维护和修复,推动文物古迹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3.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浙江省将加强旅游服务管理,加大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同时,还将推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服务。
4. 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
浙江省将加强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突出浙江文旅的特色和优势。
通过参与各类旅游展会、举办旅游文化活动和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浙江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 推动文旅产业链的延伸发展。
浙江省将在旅游业的基础上延伸文旅产业链,发展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支撑服务业。
同时,还将推动文旅与科技、教育、健康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链的全面升级。
三、政策支持为促进浙江省文旅产业的发展,浙江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
浙江新型城市经济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浙江新型城市经济发展的调查与建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十二五”浙江经济发展的主线。
而浙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在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
自200 7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发展新型城市经济以来,浙江新型城市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产业业态、经营模式和发展载体不断创新,成为促进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十二五”时期,如何更好地谋划新型城市经济发展,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一)近年来浙江新型城市经济发展的成效和特点态势良好,主要有四大特点,即总量持续增长、区域特色鲜明、园区建设加强、龙头和品牌逐步形成从发展势头看,近年来新型城市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它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持续上升。
如创意经济方向,2008年全省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6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增幅比同期地区生产总值高出5.4个百分点。
楼宇经济方面,不仅在大城市得到快速发展,而且在许多强县市也有进展,成为发展总部经济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
以杭州市为例,2 009年共引进楼宇项目2000多个,协议引进资金约480亿元,到位资金205亿元,全年3000万元以上税收楼宇达77幢,上交税收80多亿元。
网络经济方面,2009年全省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16.8亿元,同比增长22.2%,占全国软件收入的5.2%;实现利润总额93.6亿元,同比增长31.7%,走在全国前列。
空港经济方面,以萧山机场为核心,初步形成空港经济发展的框架体系。
2009年,萧山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494.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2.6万余吨,客、货吞吐量均在全国排名第8,规模在华东仅次于上海两大机场。
休闲经济方面,2009年全省接待人境旅游者给570万人次,同比增长5.7%;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2.2亿美元,同比增长6.6%。
从区域布局看,新型城市经济主要以大城市为中心,逐步向中小城市扩散,形成各具区域特点的发展优势。
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州为例
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州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城乡结构、提升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
在特色小镇的培育与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规划定位不清、产业同质化严重、文化内涵缺失、生态环境破坏等。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其应有功能的发挥。
本文以浙江省湖州市的特色小镇为例,深入分析其培育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湖州市作为浙江省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在特色小镇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共性和个性问题。
通过对湖州特色小镇的深入剖析,本文旨在揭示当前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中的普遍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全国范围内的特色小镇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本文将首先梳理国内外关于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明确特色小镇的内涵与特征;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详细阐述湖州特色小镇在培育与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和湖州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特色小镇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湖州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的现状分析湖州,作为浙江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在特色小镇的培育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对湖州特色小镇的深入调研,我们可以发现其在规划布局、产业定位、生态环境、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在规划布局上,湖州特色小镇充分结合了自身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空间布局。
这些小镇在规划过程中,注重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实现了产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产业定位上,湖州特色小镇立足于自身的产业基础和特色资源,发展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例如,一些小镇以旅游、文化、生态农业为主导产业,通过创新和升级,提升了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在生态环境方面,湖州特色小镇注重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提升了小镇的生态环境质量。
浙江 特色小镇实施方案
浙江特色小镇实施方案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底蕴。
近年来,浙江省积极响应国家“特色小镇”建设政策,大力发展特色小镇,促进乡村振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施特色小镇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以期为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一、总体要求。
1.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特色小镇建设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和需求,保护好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2.突出特色,注重产业发展。
特色小镇要充分发挥当地的地域文化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独特特色的产业,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3.加强规划引领,注重科学布局。
特色小镇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确保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重点。
1.产业培育。
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培育壮大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2.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特色小镇的生产生活条件。
3.文化传承。
加强对当地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丰富特色小镇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
4.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对特色小镇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力度,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打造绿色生态的特色小镇。
三、实施保障。
1.政策支持。
加大对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2.资金投入。
加大对特色小镇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整合各类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建设,促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人才培养。
加强对特色小镇建设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特色小镇建设的人力资源保障。
4.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特色小镇建设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特色小镇建设的督促和检查,确保特色小镇建设的顺利推进。
四、实施步骤。
旅游小城镇发展模式及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重,而小城镇也朝着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将本地特色融入旅游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不远万里到来。
不同环境下的小城镇特色迥然不同,需要逐一分析其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
笔者拟对丽江古城、黄山宏村两个小城镇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其发展模式及发展路径的异同。
关键词:小城镇;旅游业;本地特色;发展模式;发展路径。
引言:随着全球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催生了旅游小城镇。
旅游小城镇作为新兴旅游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
旅游小城镇的发展的过程非常复杂,受到来自多方面因素影响,例如政策、经济、社会、交通等。
古镇旅游则依托其历史遗留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小城镇旅游的中流砥柱。
一、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特征(一)旅游小城镇的概念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城镇化速度逐年加快,见图1。
小城镇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小城镇作为城乡结合部的综合体,介于城乡之间,地位特殊。
旅游小城镇作为小城镇的一种,在旅游业中大放异彩。
图1 1978年来中国城镇化率罗明义尝试定义旅游小城镇(Tourism Town),是指把旅游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小城镇。
它们以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一定接待能力的基础设施为一般特征,在区域旅游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旅游业在小城镇GDP中占有重要位置,并有不断增加的可能。
旅游小城镇,一般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例如:拥有保存较好的古城、古镇、古村落;或是拥有着与一般城市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
正是这特色对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传统手工艺术等特产更为旅游小城镇加分添彩。
(二)旅游小城镇的分类较之国外旅游业,中国的小城镇旅游特点突出,是国外所没有的。
据此,国内学者对旅游城镇的类型做出了比国外更深入的分析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探讨中国旅游小城镇的类型。
从开发的角度,赵庆海先生把旅游城镇划分为资源型、参与型和依托型等3 种类型。
资源型则包含山水湖滨,古迹建筑等等,在这其中,古村古镇旅游占到大部分。
中心镇培育成小城市路径研究——以浙江金华为例
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作为连结城乡节点和纽带的中心镇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将其培育成小城市,对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培育小城市有利于吸引农民进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增强农村地区“造血功能”,缓解“大城市病”,夯实城乡一体化基础,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培育小城市是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客观要求(一)培育小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选择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集镇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甚至有所衰落。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确立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总方针①,小城镇有了快速发展。
90年代,随着开发区和都市新区建设的快速发展,部分小城镇发展速度减慢甚至萎缩,一些具有一定区位优势和潜力的镇则快速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实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战略,十七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城镇化方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推动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小城市培育是对改革初期小城镇发展的继续和深化,也是新农村建设战略向纵深方向的发展[1]。
中心镇是城乡互动的重要平台,将其培育成小城市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二)培育小城市是区域发展的需要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资源集聚能力弱,人居环境差,人口集聚速度慢,如何将它们培育成小城市?区域城镇村的分布格局是历史形成的,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城镇与村庄分布方式,将中心镇培育成为小城市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注重特色,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高度进行谋划。
以金华市为例,全市1.09万平方公里的市域内有75个小城镇,2002年以来,该市挑选了33个条件较好的镇作为中心镇来培育;2006年选取《浙中城市群规划》的“一轴一环”空间架构上的汤溪、孝顺、横店、佛堂、古山5个节点小城镇,作为重点中心镇培育;2010年以来对横店、佛堂、古山、安文、桐琴、孝顺等6个中心镇按小城市进行培育,以优化区域城镇空间布局。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融合发展研究——基于浙江台州两镇的思考
首先要切合地方实际 ,科学编制两镇发展 的统一规 划。要在我 区城 乡一体化规划体系框架的指导下 ,合理把握头 陀、北洋两镇 的行政 区域 和经 济社会发展趋势 ,对两镇规划中心区的布点和镇域 功能分区服务范 围,为今后 的发展指明方 向。其次 ,在做大、做精 、做优两 镇发展规划 的基础上 ,要突 出村庄个性和特点 ,及时调整、完善 中心村 和村庄建设 规划 。最后要加快两镇的市政公用设施 的对接 与整合 ,充分 利用临尤线 的建成和 即将实施 的 1 0 4国道西移项 目,来实现交 通环境 的改善 。 ( 作 者单位 :中共台州市黄岩区委党校)
过搭建一个有规范制度作保证 、市级决策和区级协调机 制作推动 、各部 门顺应市场竞争作调整的两镇融合发展制度框架 ,保 障不同层次 、不 同 内容 的融合得 以顺利开展 。二是成立跨行政区的区域协 调管理机构 ,研 究 两镇在行政合并 的可行性。
( 三 ) 加 强 规 划 整 合 推 动 融合 发 展
一
、
城镇 融合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一 ) 城 镇 融合 发 展 的概 念
城镇融合 发展是 指两个 或多个城镇 由于地理位置上 的临近与功能 上 的有机关 联 ,在城镇 化进程 中不断趋于一体化的过程 。其实 质是单个 城 镇生长过程 中的一个 阶段反映。
( 二 ) 加 强城 镇 融合 发 展 的 意 义 1 .有利 于推 动城 乡发展一 体化
头陀镇户籍 人口 3 .6 8 万人 ,2 0 1 1 年全镇 实现工 业总产值 7 .4 亿 元 ,全镇财政总收入 4 3 l 7万元 ,全镇农 民年人均 纯收人为 7 2 7 0元 。北 洋镇户籍人 口有 3 .4万 人 , 2 0 1 2年 的规 上工 业总 产值 为 1 .7 4亿元 , 地方财政总收入 3 6 1 8万元。从两镇的各项经济 指标看 ,总 体实力偏弱 , 发展极不平衡 、各项指标排名 不高 ,支撑作用和规模效应不 强 ,示范带 头作用减弱 ,相对 于经 济发展更 快的市内其他中心镇 ,头陀 的城镇化水 平与之相 比还是显得滞后许 多,与经济社 会的快速发展也不协调。 ( 二 )存在行政壁 垒 协调缺乏约束性 行政壁垒在一定程度上 阻碍了两镇的融合发展。虽然头 陀和北洋两 镇两地地域相连 、历史 同源 、文化 同根 ,但由于长期的行政分 割产生 的 行政壁垒为两镇 的再次融合发展建设 带来 了障碍 ,主要体现在 两镇对 中 心镇之名 的争夺 。由于台州市 政府 在确立头陀中心镇之初 ,并 没有包含 北 洋镇 ,但是在黄岩 区政府 出台的文件中又把北 洋作为 中心镇 建设 的一 部分 ,由于政策 的模糊性 和不 确定性 ,导致两镇在区域发展 的方向上 和
2023年浙江省乡村旅游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浙江省乡村旅游行业市场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了一个大热门。
作为“大江南北的乡村旅游样板”,浙江省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乡村旅游也在不断壮大。
本文将分析浙江省乡村旅游行业的市场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
一、市场现状(一)消费人群特点1.主要消费群体为年轻人和家庭。
2.消费心理更加趋向养生、健康,强调环保、文化、特色。
3.短线游和个性化定制正在逐渐前行,自驾游依然是首选。
4.线上平台已成为消费者获取信息和预订的主要途径,社交化推广手段比传统广告更加有效。
(二)发展模式1.注重本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走出去”“引进来”策略。
一方面加强乡村拓展,打造独特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吸引一些创意、新颖的旅游项目进入。
2.多元模式、全产业链罗列的发展模式。
(三)产业链条完整(四)政策扶持浙江省对乡村旅游行业进行了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包括财政资金支持、宣传推广、产业标准制定等,获得实效。
二、问题分析(一)环保问题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和推广,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同时,对于一些具体的环保项目和环保标准的缺失也需要及时解决。
(二)旅游体验式模糊旅游体验要素过多,但往往缺乏策划者让顾客在理解文化的基础上愉悦地接受新的体验。
(三)安全问题例如漂流、攀岩等冒险活动存在安全风险。
(四)人才流失一些专业人才将乡村旅游作为“跳板”,到城市的酒店和旅游公司等就业,造成人才流失问题。
三、发展趋势(一)互联网推进无人化智能化生产、呼叫岛管系统、、全效能智能人脸识别门禁,一些互联网科技的走入,推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同时也让消费者的体验更为便捷。
(二)多样化发展将乡村旅游贯穿于各种文化活动、旅游节庆、农业文化展览、特色餐厅、美食节、农村音乐、美食地图等”,不断开发乡村旅游的多元化资源形式。
(三)产业链条推进推进产业链条深度推进,通过共享经济等手段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及时补充和丰富升级现行景点的产品线。
浙江美丽城镇实施方案
浙江美丽城镇实施方案
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建设也日益完善。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人口过密等。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浙江省提出了美丽城镇实施方案。
首先,美丽城镇实施方案将重点关注城市绿化工作。
通过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在城市规划中,将加大绿化投入,建设更多的公园、绿地和花园,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
其次,美丽城镇实施方案将加强城市环境整治工作。
对于城市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打造清新的城市环境。
同时,加强对城市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城市环境卫生。
此外,美丽城镇实施方案还将注重城市交通建设。
通过加强城市道路建设、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推广绿色出行方式等措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另外,美丽城镇实施方案还将加强城市建筑环境整治工作。
对于城市中存在的老旧建筑和违建问题,将进行整治和改造,提升城市建筑质量,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魅力的城市景观。
总的来说,美丽城镇实施方案是一项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的工程,将通过绿化、环境整治、交通建设和建筑环境整治等多方面的措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这不仅将提升城市形象,也将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浙江省的城镇将变得更加美丽、宜居。
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
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洪 明 蔡 健摘要:浙江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明确了全省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方向、重点及重大策略,新型城市化将突出“统筹、集约、和谐、创新”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发展特征。
新型城市化发展中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具体对策与措施,是新一轮城镇体系规划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本文试图对这些方面作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城镇体系新型城市化浙江省1 浙江省城市化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城市化获得了较快发展。
1978-2005年,浙江省城镇人口增加2215万人,平均每年增长5.84%,大大快于同期总人口年均0.80%的增长速度;同期城市化水平提高了41.5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5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与全国多数省市相比,浙江城市化发展道路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
其一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农村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小城镇迅猛发展,成为浙江城市化的一大突破口;其二是工业、商贸、城镇三位一体,与区域块状特色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如义乌的“商贸兴市”、路桥的“兴贸建镇”等,乡镇企业和专业市场成为浙江许多城镇发展的龙头和启动点;其三是民间推动成为浙江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乡镇企业和农民为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土地、资金、劳动力并直接参与城镇的建设,以农民城龙港镇最为典型;其四是浙江城镇主要集中在东部平原地区和交通干线,初步形成了环杭州湾城市连绵区的雏形、温台沿海城市发展带、浙赣铁路沿线城市发展轴。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城市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上升,功能开始增强。
据统计,2000-2004年各级城市全社会从业人员从2726.09万人增加到3035万人,增加就业机会312.3万个;1996-2004年,全省城镇建设用地增加1309.07平方千米,人均建设用地水平从93.4平方米提高到105.4平方米。
目前,全省县城以上城市以占全省2.55%的土地承载了全省80%强的GDP。
浙江古镇发展主要问题及其建议
浙江古镇发展主要问题及其建议浙江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这里有着众多古镇,这些古镇不仅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具有独特的旅游魅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浙江的古镇也面临着诸多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就浙江古镇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建议进行分析和探讨。
1. 文化遗产保护不力浙江的古镇大多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独特的传统建筑风格,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人为破坏和自然侵蚀,很多古镇的文化遗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由于现代化的影响,许多古镇也在快速消失中,这种情况对于古镇的保护和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 基础设施老化古镇的基础设施大多由于长时间的使用而显得陈旧,例如古老的街道、河道、桥梁等,不仅影响了古镇的美观,也给游客带来了不便。
而且,古镇的供水、排水、通道等公共设施也需要更新改造,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
3. 旅游资源过度开发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一些古镇过度开发了旅游资源,如商业街、美食街等,导致古镇的原汁原味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商业化的景观。
而且,过度开发也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加剧了古镇的环境问题。
4. 传统产业式微古镇的传统产业在现代化的革新下逐渐式微,很多手工艺和特色产品在市场上不再具有竞争力,这不仅影响了古镇的经济发展,也使得古镇的文化底蕴受到了严重的侵蚀。
5. 人才流失古镇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文化、旅游、商业等方面的人才,但是由于古镇的经济条件和市场环境相对滞后,很难留住这些优秀的人才,人才流失也成为了古镇发展的一大阻力。
二、浙江古镇发展的建议1.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古镇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建立完善的文物保护管理体系,严厉打击对文化遗产的破坏行为。
可以利用各种资源,对古镇进行保护性修复,让古镇的文化遗产更好地得到保护和传承。
2. 更新基础设施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古镇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力度,对古镇的道路、桥梁、供水、排水等方面的设施进行全面更新,提升古镇的整体形象和旅游体验。
浙江古镇发展主要问题及其建议
浙江古镇发展主要问题及其建议1. 引言1.1 浙江古镇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浙江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这里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手工艺,展示着古代文明的瑰宝。
古镇是历史的见证者,曾经是商贸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古镇的石板路上漫步,可以感受到岁月的痕迹和时光的沉淀,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年代。
浙江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这些古镇曾是当地经济文化的中心,以繁华的商业活动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古镇的建筑风格多样,有江南水乡的水韵,也有山间的古色古香,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古镇还保留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如庙会、赛龙舟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浙江古镇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旅游业的兴起,古镇正在逐渐走向现代化,但也面临着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
我们需要加强对古镇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得以延续。
1.2 古镇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浙江古镇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其中的魅力。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浙江古镇的旅游业也逐渐蓬勃发展起来。
古镇以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古建筑、传统工艺和风土人情成为游客们的热门目的地。
古镇的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对古镇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及政府和地方居民的共同努力。
古镇的风景秀丽,气氛宁静优美,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成为人们放松心情、体验慢生活的理想去处。
古镇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各种古镇文化展示活动和节庆活动的举办,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到这里,为古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浙江古镇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受益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风景,同时也得益于政府和居民的共同努力。
相信随着古镇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古镇的魅力将会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更多游客向往的目的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第15卷第1期2015年3月V ol.15No.1Mar.201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浙江旅游小城镇发展路径及对策*夏正超(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浙江温州325003)摘要:旅游小城镇是城镇化的一种类型,对于促进农村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浙江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历史分析,得出浙江旅游小城镇是一种“政府主导下的协同创新发展路径”。
同时浙江旅游小城镇的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策的杠杆作用、市场的主体作用,进行创新发展,促进旅游小城镇由量到质的转变。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旅游小城镇;发展路径;对策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105(2015)01-0055-05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and Strategy of Small Tourism Towns in Zheng jiang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XIA Zheng-chao(Management College,Zhejiang Industry &Trade V ocational College,Wenzhou,325003,China)Abstract:The Tourism Small Towns is one type of urbanization,which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on of development of rural urbanization.Through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mall Towns in Zhejiang,he paper raises the point that Zhejiang Tourism Small Cities and Towns is a kind of "collaborat ive innovation under the government-led development path".Mean-while,Confronted with good opportunities and austere challenges for development,Tourism Small Towns in Zhejiang should enhance the dominant function of the government,the leverage of the policy and the principal functions of the market and make innovations so as to make Tourism Small Cities and Towns from quantitative to qualitative changes.Key words:new type urbanization;tourism small towns;development path;strategy收稿日期:2015-01-12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Y201432517);温州市科技局项目(R20140031;R20140080)作者简介:夏正超,硕士,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旅游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
Doi:10.3969/j.issn.1672-0105.2015.01.013一、引言旅游小城镇是指以绿色环保、民生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以旅游业为支柱或主导产业,整合相关产业发展,实现旅游与区域一体化、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的小城镇[1]。
2013年在北京举行的旅游型城镇化高峰论坛上专家们提出了多途径城镇化发展的观点[2],认为旅游小城镇是乡村多元化城镇化道路的一种重要模式。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早就指出小城镇有十种发展模式[3],从广义的旅游角度,其中的旅游服务型、历史文化名镇、商贸带动型都是比较典型的旅游小城镇,而其他类型的城镇也与旅游多有交叉,可以将旅游作为其发展的动力之一。
浙江省重视旅游小城镇的发展,十一五时期提出“十百千”工程,十二五时期实施“百千万”旅游富民工程,培育百个旅游强镇、千个特色旅游村,万个旅游特色经营户(点),推动旅游业规模化、特色化、品质化发展。
浙江省是旅游经济强省,同时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旅游小城镇必将成为浙江省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和转型的重要手段。
探索浙江省旅游小城镇发展的路径对促进旅游小城镇的内涵建设具有现实的意义。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3月二、浙江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机遇(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历史机遇新型城镇化是针对过去城镇化中存在的弊端所倡导的综合平衡的城镇化,其根本的原则是以人为本,注重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把坚持“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4]。
强调文化旅游、商贸物流业要作为重点小城镇的发展导向。
实际上,新型城镇化特别注重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小城镇是农村与城市的连接点,生态文明和特色的文化正是其重要的特征,也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优势和资源依托。
因此,新型城镇化规划为旅游小城镇建设和小城镇旅游指明了一条明确的方向。
(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09年)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5]《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提出了到2020年旅游强国的战略目标,指出各地要推动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旅游小镇,建设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6]。
这些利好政策都为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
(三)旅游强省的产业升级机遇浙江省的旅游经济总体水平位居全国第三,为了进一步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2014年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培育旅游业成为万亿产业的实施意见》。
提出促进全省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总收入超万亿元的大产业。
推动桐乡市在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推进淳安、洞头、安吉、武义、遂昌、仙居省级旅游综合改革,推进淳安、文成、泰顺、开化、景宁、庆元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试点建设,使旅游业成为统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产业。
实施“新十百千工程”,建设一批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俗文化的旅游风情小镇。
浙江省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及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战略为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与小城镇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机遇。
(四)持续增长的市场机遇浙江省经济发达,民营经济已占全省经济的70%以上,城镇居民和农民都较为富裕,将建设成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的省份之一,有条件、有实力为为旅游消费提供有力的支撑。
近几十年来中国旅游市场呈现出名山大川、文物古迹、自然山水、生态旅游、古镇古村落旅游等旅游消费的时尚更替,旅游古镇、风情小镇是近几年来旅游消费的热点,创造了巨大的效益,如乌镇年旅游收入超过6亿元,年接待600余万的海内外游客及众多中高端商务会议团体。
浙江省具有众多的旅游古镇、生态旅游镇、海岛旅游镇以及商贸旅游镇,旅游风情小镇已经成为居民休闲的主要方式之下,随着带薪假期的逐步落实,居民旅游休闲“碎片化”效应,旅游小镇的消费将进一步释放,充满广阔的前景。
三、浙江旅游小城镇发展的路径(一)浙江旅游小城镇建设的现状浙江省的旅游小城镇建设沿着三条线路展开:第一是浙江省旅游发展规划(2008—2020)确立的浙江省旅游城镇体系(见表1)。
第二是浙江省从2010年开启的小城市培育试点,包括2010年第一轮从200多个中心镇选择27试点镇,2014年启动第二轮试点,新增试点镇16个。
第三是浙江省“十百千工程”:是指①“十一五”期间,以建设旅游经济强县为重点,力争创建10个以上旅游经济强县、重点培育100个旅游强镇和1000个特色旅游村;②“十二五”期间,“百千万”旅游富民工程[7],即培育百个旅游强镇、千个特色旅游村,万个旅游特色经营户(点),推动旅游业规模化、特色化、品质化发展①。
③《浙江省旅游产业规划》(2014—2017)提出的“新十百千工程”,即争取到2017年全省创建20个左右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县(市、区),培育100个左右省级旅游度假区和旅游风情小镇,培育1000家左右乡村A 级旅游景区和特色民宿。
其中浙江省旅游发展规划是从旅游节点提出旅游城镇体系的建设,对旅游中心城镇建设具有综合性的指导意义。
小城镇培育试点是从发展和改革的角度进行中心镇的综合改革,解决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体制问题,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其中包括相当部分的旅游小城镇如余杭区塘栖镇、奉化市56第15卷第1期溪口镇、湖州织里镇、江山市贺村镇、桐乡市崇福镇、象山县石浦镇、东阳市横店镇,第二批16个新试点有7个来自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的县城。
“十百千工程”是专项针对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工程,共命名189个旅游强镇、乡、街道(2008年36个、2009年46个、2010年41个、2011年34个、2012年32个)。
(二)浙江旅游小城镇发展的路径解析由于各地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市场条件、历史机遇、文化环境的不同,小城镇的发展方式具有“自上而下”的展方式和“自下而上”的发展方式,两种方式的差异是小城镇发展中主导动力的不同。
对浙江省旅游小城镇的发展历史的考察,可以发现浙江旅游小城镇近20年选择的是“政府主导下的协同创新发展路径”(见图1):①政府重视,在全国率先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实施旅游强省的战略,近期目标是到2017年底力争达到旅游总收入超万亿。
这是浙江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宏观政策背景。
②省政府和浙江省旅游局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文件,包括表1浙江省旅游城镇等级体系地市名称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绍兴衢州丽水嘉兴舟山湖州台州一级旅游中心城镇杭州市区宁波市区温州市区金华市区义乌城区二级旅游中心城镇绍兴市区绍兴县城衢州市区丽水市区嘉兴市区舟山市区湖州市区台州市区三级旅游中心城镇临安、建德、富阳、淳安、桐庐余姚、慈溪、奉化、象山洞头、泰顺、瑞安、永嘉、乐清东阳、永康、浦江、磐安、兰溪、武义嵊州、诸暨、新昌龙游、江山、常山、开化庆元、龙泉、缙云、松阳、云和、遂昌海宁、桐乡嵊泗安吉、南浔四级旅游中心城镇良渚—瓶窑、淤潜镇、龙门镇石浦镇、溪口镇、慈城镇、强蛟镇、大佳何镇、东钱湖镇、莼湖镇雁荡镇、大荆镇、南麂镇横店镇、郑宅镇、方岩镇安昌镇、东浦镇石门镇、廿八都镇、保安乡、齐溪镇、七里乡、小南海镇百山祖乡、老竹、泉山、安民、大顺西塘镇、盐官镇、乌镇、乍浦镇沈家门镇、桃花镇、朱家尖镇、桃花镇、高亭镇、菜园镇莫干山镇、织里镇、天荒坪镇、水口乡临海、天台、温岭、桃渚镇、石梁镇、白塔、仙居、玉环镇、蛇蟠乡图1浙江旅游小城镇发展路径图夏正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浙江旅游小城镇发展路径及对策57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3月规划、实施办法、建设标准,既起到政策的引导作用,为旅游上城镇的建设指引方向,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是也为各地的自主创新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