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23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
导学目标
1.提高概括课文的能力,有详有略的复述课文。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的描写景物。
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有详有略的复述课文,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有详有略的复述课文,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1、边默读边圈画重点词语。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
2、组员互相说说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3、组内探究飞渡成功因素。
4、根据理解补充下面的句子。
我们看到了一群的登山队员。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受形象。感受形象的过程中理解课文主旨。
精习
1.为什么选文中几处提到珠穆朗玛山顶峰、群峰在夜色中的黑影?
2.段⑶中写到“他们站在岩坡上沉默了片刻”,你能根据课文内容推测出他们的心理活动吗?请你为课文补上一段心理描写。
3.课文中有不少自然景物描写,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4.X连满最终没有登上主峰,可文中反倒写他的文字最多,你认为他值得写吗?
引导学生把握主要情节,从细节描写入手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指导学生认识细节描写并通过指导朗读体会其作用。
形象分析: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
点拨:现在,他们每前进一步,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很长的时间。由于高山严重缺氧,他们感到眼花、气喘、无力。他们的四肢更加沉重了,他们的行动更加迟缓了。甚至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需要半个多小时。他们忍受着肉体上的巨大痛苦,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地朝顶峰走去。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斩钉截铁”和“异口同声”有怎样的表达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对于这三位登山运动员来说,阻碍他们登上顶峰的最艰难的三个障碍是什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3《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3 登上地球之巅精彩开篇词“无限风光在险峰”,正是因为有了英雄们的挑战地球之巅的壮举,珠峰,一个令万千人顶礼膜拜的圣地,一个令旅游者心驰神往的盛境,才向世人展示了她的神秘与伟岸。
重温往事,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走得更稳健、更远。
学习目标1.学习简洁概括课文信息,提高阅读能力。
2.理解文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3.学习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和协作精神,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可知道地球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险要吗?你可知道它的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飞鸟也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吗?就是这样,就是这座险峰,却被中国登山运动员坚强不屈的精神、团结合作的力量所征服。
登山运动员,为了祖国和民族的荣誉,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壮举,这必将鼓舞我们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缭.(liáo)绕砭.(biān)骨履.(lǚ)践崔巍.(wēi)滞.(zhì)留窒.(zhì)息匍匐..(pú fú) 巉.(chán)岩2.根据词语写意思或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砭骨:刺骨。
覆践:踩踏。
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齐心协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头昏眼花:头脑眩昏,视力模糊。
勇往直前:毫无畏惧地一直向前。
缭绕:回环旋转。
窒息: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轮廓: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阴霾:本文指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
3.作者链接郭超人(1934~2000),湖北武穴人,中共党员,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
先后任新华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四川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
七年级下23.登上地球之巅 导学案
登上地球之巅
学习目标
1、识记本课生字词
2、理解在特定环境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一、预习内容
1、搜集资料,了解有关珠穆朗玛峰的有关知识
2、通读全文,掌握生字词
3、快速阅读全文,结合课题准确复述故事内容
二、交流探究
1、找出登顶过程中队员面临的三大困难,这体现了登山队员怎样的品质?
2、赏析本文对环境进行描写的语句,并说说其对塑造人物有什么好处?
3、评价刘连满这一人物形象。
4、登顶成功仅仅是四人的努力吗?说说看法
三、自由展示
1、展示本文的结构示意图
2、完成预习内容
3、完成交流探究内容
四、拓展延伸
文中的刘连满因为没有登上顶峰,后来在一家工厂做工,生活拮据,但他从未抱怨过。
今天的你想向刘连满说些什么呢?请畅所欲言。
七年级语文下册 23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3 登上地球之巅【预习案】一、材料链接1、作者介绍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
1960年,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地了解了许多感人故事,本文就选自他的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二、预习自测1、字音字形: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
1、砭骨()2、履践()3、崔嵬()4、窒息()5、养精蓄锐()6、齐心协力()2、整体感知(1)登珠峰的英雄遇到哪些困难?是靠什么来战胜的?(2)登顶成功,只是文中介绍的这四个人努力的结果吗?请说明原因。
(3)按一定的顺序理清运动员登顶主峰的几个阶段,分别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
三、质疑【探究案】一、内容探究1、找出文中令人感动、难忘的人物形象,并说说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从中表现出他怎样的优秀品质?2、读完全文你有哪些感受?二、写法探究1、课文中有许多景物描写的句子,请举出几例,并说说它的好处。
2、作者叙述事件有详有略,选择最典型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第二十三课2、整体感知(1)登珠峰的英雄遇到哪些困难?是靠什么来战胜的?山路陡峭、天气严寒、身体虚弱、高山反应、缺乏氧气、黑夜登山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团结合作、敢于牺牲的精神(2)登顶成功,只是文中介绍的这四个人努力的结果吗?请说明原因。
单从课文来看,好像就只是这四个人的登山故事,但联系全篇通讯来看,三位队员最后的胜利,是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
假如没有两百多名队员和服务人员的前期的大量工作,没有几次集体的适应性行军,打通通向蛛峰的关键性道路,则三位队员绝没有可能取得登顶的胜利。
(3)按一定的顺序理清运动员登顶主峰的几个阶段,分别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
(1)登山队出发;2)运用人梯战术突击第二台阶;3)留下刘连满,三人继续登顶;4)三人无氧攀登,登顶成功。
)【探究案】一、内容探究1、找出文中令人感动、难忘的人物形象,并说说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从中表现出他怎样的优秀品质?刘连满的形象令人感动难忘。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学案 新人教版
23.《登上地球之巅》课型:自读课学习目标:提高概括课文的能力。
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的描写景物。
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本课重点:有详有略的复述课文,学习探险队员的崇高精神背景资料: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记录。
1960年3月9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5120米的珠峰下一块宽阔的谷地上停下来。
这里是登山队的大本营。
参加登山活动的共有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他们来自祖国各地,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登上珠峰,为国争光。
在大本营里,他们战天斗地,与风雪搏斗,表现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为了尽早的征服珠峰,他们争分夺秒,作了大量周密的准备工作。
基础知识:P182读一读写一写中的有关词语;课下注解中的有关词语的解释。
课文内容把握:1、从全文看,三位队员最后的胜利,是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2、登顶过程中,要注意作者着意描写的三大困难:寒冷、黑夜和缺氧。
构成对生命的巨大威胁。
作者在行文中处处表现这些困难对队员的考验。
正是这样的考验面前,才充分体现了登山队员的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
总结登山英雄是靠什么克服上述困难的?(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3、择最典型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
还重点描写了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
由这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窥见全体登山队员的优秀品质,也可以推断这样的队伍是不可战胜的。
问题探讨:课文中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参考答案:)课文中,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的用闲笔来描写珠穆朗玛峰的景色。
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
在阅读效果上可谓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课后作业:P181二、三。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精品导学案 新
《登上地球之巅》【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高概括能力。
2、学习叙事详略得当,选材典型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3、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奉献精神。
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学习重点】1、复述故事,提高概括能力。
2、学习叙事详略得当,选材典型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奉献精神。
【自主预习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耸.立()砭.骨()崔巍..()..()匍匐阴霾.()余暇.()2、解释下列词语。
①砭骨::②履践:③阴霾::④迫不及待:⑤侵袭:⑥哀思:3、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标记出来。
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几个阶段。
(2)找出文中感人的描写语段。
登山队员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3)登山队员表现出哪些令你感动的优秀品质?(4)找出你认为精彩的景物描写,体会一下这些语句好在哪里。
【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在《伟大的悲剧》中,我们曾为斯科特等勇敢者的悲壮之举感动不已。
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这样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探索者,今天,我们就来接触这样一批《登上地球之巅》的勇士们。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读一读。
1、再突击顶峰的过程中,队员们先后遇到了哪些困难?体力衰竭,寒冷、黑夜、缺氧(标出课文中的提示语)2、登山英雄是靠的什么来克服上述困难的?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
3、课文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例表现队员们坚强和大无畏的精神。
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和刘连满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
(二)议一议。
1、刘连满的形象令人感动难忘,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2、12自然段中引用杨赫斯班在《埃非勒士峰探险记》中的那段话作用是什么?是否离题?3、再次走进文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在文中勾画出来,并说说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
2、作者简介:
关于作者 郭超人(1934—2000),男,某某武穴人,汉族,中共党员,高级记者,先后任新华社某某分社、某某分社、某某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某某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3、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整理字词。
组间交流:
边看图片边复述课文。
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注意引导学生倾听,并按要求进行评价。
预习
1、朗读。
2、思考:本段感人之处在哪儿?
三、在备习过程中,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出示评价要求:①是否抓住重点字词,情节是否完整。②语言表达是否生动形象,有感情。
展示登峰全过程的图片。
师小结课文情节:
陷入困境,凶多吉少;
舍己为他,绝处逢生;
团结一心,无私奉献。
提出思考问题:本文中哪个情节最感人,为什么?
倾听学生的质疑,理出研习思路。
朗读第九自然段。
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备习中的质疑,小组内交流后提出来,供研习交流。
学生可能从各个角度发言,显示出对文本的多元化理解,教师要灵活处理。
时习
1、阅读拓展:人类登月
2、对“阿波罗”飞船飞向月球成功这件事,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到言必有据。
预习
初读课文,感知全文内容。
一、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学习目标:1、练习快速默读法。
简洁概括课文主要信息,提高阅读能力。
2、掌握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方法。
3、理解文章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
4、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学习重点:1、掌握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方法。
2、理解文章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峰diān()砭.骨()崔巍..()() zhì()留 zhì()息 p ú fú()()履.践()()养精xùruì()()齐心xié()力2、请你搜集有关珠穆朗玛峰以及1960年中国登山队征服珠峰的有关资料。
珠峰简介:1960年中国登山队征服珠峰活动简介:3、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复述登山队员突击顶峰的经过。
二、学习研讨1、在登山过程中,登山队员先后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2、文中哪些感人的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这些感人的情节中,你看到了中国年轻的登山队员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3、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景物的句子,找出来体会一下这些句子好在哪里?并模仿这些语句的写法,抓住自己生活周围景物特色,也写几句话。
三、巩固延伸(一)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文后的题目。
①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凄厉地呼啸着。
②他们事先以为天黑以前就能登上顶峰,现在看来,这种估计显然错误。
黑夜,即将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第二道难关。
在这人类从未到达过的珠穆朗玛峰北坡最后二三百米的路途中,他们将要遇到什么困难,要走多长时间,事先确实很难精确估计。
③勇敢的突击队员们还在一步一步地前进。
但是,由于前一阶段花费的时间过长,他们背上的氧气筒的气压表显示,氧气的容量已经不多。
继续前进,可能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
这时,刘连满因为过度疲劳,体力已经非常衰弱,每走一两步就会不自觉地摔倒,但他缓慢地站起来,仍然一偏一倒地坚持继续往前走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23《登上地球之巅》1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课题:登上地球之巅课型:新授时间:201年月日学案序号:主备:审核:授课教师:授课班级:【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重点难点】体会文章景色描写的作用。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给下面得分加点字注音:砭.骨()履.践()崔巍.()齐心协.力()冰镐.()滞.留()迸.散()养精蓄.锐()匍匐..()窒.息()腰酸背痛.()勇.往直前()2.解释词语含义:养精蓄锐:齐心协力:勇往直前:窒息:匍匐:斩钉截铁:异口同声:3.队员在登峰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的?4、细读课文,找出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地方,批注学习。
二、学习•研讨1.简介珠穆朗玛峰中国西部的山脉,大多绵亘绵长,山体高峻雄伟。
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绵延长达2400多公里,主脉海拔平均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喜马拉雅”在藏语中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
其中最为高耸的则是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它高达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2、速读课文,简要复述四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3、中国登山队队员在突击主峰时遇到哪些困难?他们靠什么克服这些困难的?①②③④⑤⑥4、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说说文章重点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详写?5、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请找出来,想想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6、文中有哪些令你感动的细节或人物,说一说这些细节表现了登峰队员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结合生活谈谈你的感受。
三、拓展延伸刘连满尽管没有成功登顶,但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也是英雄,但是,英雄却没有享受到英雄的待遇。
四人回来后,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三人享受了英雄应有的待遇,他们身居要职,万人敬仰,生活富足……,可是,刘连满呢,被分配到哈尔滨某工厂,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车间工人,直至退休后还要跟人打工(守门口),三个孩子下岗,老伴没工作,生活困顿。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3 《登上地球之巅》课中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中国人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过程。
2.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景色描写的作用。
3.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学习过程】一、导入1.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简介2. 1960年中国登山队征服珠峰活动简介二、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课文诵读和字词掌握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的情况。
三、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速读课文,简要复述四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四、问题探究1.三位队员最后的胜利是靠什么力量取得的?2.登顶过程中作者着意描写了哪三大困难?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3.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4.作者叙述事件有详有略,选择最典型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请举例说明。
5. 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说说文章重点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详写?五、概括主旨和写法1.队员们征服“第二台阶”,刘连满作人梯、留氧气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2.请概括出文中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件?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3.从课文的详写中懂得写作上哪些技巧?4. 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请找出来,想想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5. 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
试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些语句好在哪里?六、分析人物1.文章集中写了王连满哪些事例?2. 你觉得王连满是怎样一个人?3. 文章为什么单用了两个段落来突出写他一个人?七、作业:搜集整理有关探险家的事迹,并讲给大家听。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23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23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
23登上地球之巅【预习案】一、材料链接1、作者介绍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
1960年,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地了解了许多感人故事,本文就选自他的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二、预习自测1、字音字形: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
1、砭骨()2、履践()3、崔嵬()4、窒息()5、养精蓄锐()6、齐心协力()2、整体感知(1)登珠峰的英雄遇到哪些困难?是靠什幺来战胜的?(2)登顶成功,只是文中介绍的这四个人努力的结果吗?请说明原因。
(3)按一定的顺序理清运动员登顶主峰的几个阶段,分别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
三、质疑【探究案】一、内容探究1、找出文中令人感动、难忘的人物形象,并说说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从中表现出他怎样的优秀品质?2、读完全文你有哪些感受?
二、写法探究1、课文中有许多景物描写的句子,请举出几例,并说说它的好处。
2、作者叙述事件有详有略,选择最典型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22在沙漠中心【预习案】一、材料链接1、作者介绍圣埃克絮佩里是法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的作家,但他的一生主要是在航空线上度过的。
从。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3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3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郭超人【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
理清文章思路,能够概括出中国人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过程。
2、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3、能够从描写、修辞、词语的准确运用等角度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课前阅读】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预习导学】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抄写三遍。
峰巅.()砭.骨()崔巍..()()耸.立()..()()滞.留()窒.息()匍匐冰镐.()体力不济.()阴霾.()余暇.()养精蓄.锐()2、在书中标出下列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砭骨:履践:崔巍:阴霾:哀思:养精蓄锐:3、请用简练的语言简洁作者。
【理清文意】4、速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标记出来。
分别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
5、小组讨论完成:登山队登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的?3、听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请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来。
【文意探讨】6、请你找出文章中一处人物描写,从描写、修辞、词语的准确运用等角度进行赏析。
7、文中哪能些部分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8、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景色描写,读一读,想一想这些景色描写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这些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我看冒险】8.探讨探险的意义2002年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有五位大学生在攀登西藏希夏邦马西峰时遭遇雪崩,两人遇难,3人失踪。
山难发生之后就有很多人开始思考大学生登山的意义。
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大学生不具有登山运动员的专业素质,不应该参与这种专业性强的极限运动,他们这是拿生命开玩笑。
持赞同意见的人则认为登山运动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应该用这种精神激励自己,参加登山也是未尝不可的。
《登上地球之巅》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上课时间:2011年月日星期:主备人:审核人:班级:姓名:课题:23、登上地球之巅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砭骨、养精蓄锐、齐心协力、斩钉截铁、履践、崔巍”等词语。
2、能完整准确地复述课文。
3、品析刘连满这一人物形象,感受登山队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以及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4、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课时安排:二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积累字词: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峰巅()biān()骨崔巍()bèng()发滞留()zhì()息púfú()缭绕()lǚ()践养精xù()锐2、介绍珠穆朗玛峰。
3、朗读课文2遍,感知文章。
(1)在题目上加一些信息来概括课文内容。
(2)复述印象最为深刻,最令你感动的细节。
第一课时导学要点:积累字词,感知大意一、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交流展示。
三、初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四、运动员登顶主峰的可分为几个阶段,复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感悟壮举,品析形象,探究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品读细节,感悟壮举1、在突击顶峰的行动中,队员们先后克服了哪些困难?2、三位队员最后的胜利是靠什么力量取得的?二、关注幕后英雄,感受英雄本色。
1、刘连满在登顶活动中有哪些可贵的行为?这些行为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2、补充资料,进一步走近英雄:刘连满登山以后的情况:下山时,三名队员体力不支。
所幸刘连满不但没死,而且经过休息后恢复了体力。
又是他,把三位伙伴一个一个地护送下那个“第二台阶”。
在整个冲顶的过程中,刘连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还多次救助了队员,差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可是,这位英雄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待遇……对此,他毫无怨恨。
他对记者说他对当年的做法不后悔。
他认为自己活得还可以,还有许多不如他的人。
他说,生活上要从低水平看,工作向高水平看。
还说,人不能都当官,都当官了,就没兵了……他还说他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包括一些不认识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登上地球之巅
教师寄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中国人,就是最棒的!
学习目标:
1、速度课文,复述故事,提高概括能力。
2、学习叙事详略得当,选材典型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3、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奉献精神。
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
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一、基础知识:
1、给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
1、砭骨()
2、履践
()
3、崔嵬()
4、窒息
()
5、养精蓄锐()
6、齐心协力
()
2、以下句子属于描写的表达方式的是()
A、他们事先以为天黑以前就能登上顶峰,现在看来,这种估计显然错误。
B、现在,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
C、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D、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二、理解探究
1、在登顶过程中,登山队员要克服的困难有哪些?他们是靠什么来克服这些困难的?
2、课文中有不少自然景物描写,它们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3、刘连满最终没有登上主峰,可文中反倒写他的文字最多,你认为他值得写吗?
三、合作质疑
仔细体味下列语句,写出其表达效果。
1、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还要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极其困难,而且相当危险。
现在,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
2、(刘连满)开始进入一种半昏迷的状态。
他的心里非常明白,他正在被人们称为“死亡地带”的高度上,窒息的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
他拉过身边的氧气筒,……但是,他的眼前出现了正在向顶峰冲击的战友们的背影。
……他毅然把氧气放回原来的地方,自己昏昏睡去……
3、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珠穆朗玛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
四、课内精读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6题。
⑴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
只有珠穆朗玛顶峰还露出隐约的()。
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匍匐在地上,依靠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每前进一步都变得更加吃力了。
⑵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了。
⑶到达八千八百三十米左右的地方,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的氧气已经全部用完。
但这时风也渐渐变小了,这对攀上顶峰十分有利。
他们站在岩坡上沉默了片刻。
王富洲首先开口说:"同志们,我们三个人现在担负着攻克主峰的任务。
氧气没有了,继续前进虽然可能发生危险。
但是我们能后退吗?"
⑷屈银华和贡布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异口同声地回答:"继续前进!"
⑸他们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而()地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的历程。
⑹现在,他们每前进一步,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很长的时间。
由于高山严重缺氧,他们感到眼花、气喘、无力。
他们的四肢更加沉重了,他们的行动更加迟缓了。
甚至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需要半个多小时。
他们忍受着肉体上的巨大痛苦,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地朝顶峰走去。
⑺在越过东面一段雪坡以后,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向右绕至北面的岩石坡继续向上
攀登,终于登上了一个岩石和积雪交界的地方。
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
现在,在他们三人的头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岩了。
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1、为文中的空白处选择合适的词语()
A.轮廓低矮果断大胆B.轮廓低
矮大胆果断
C.外形高大大胆果断D.外形高
大果断大胆
2、为什么选文中几处提到珠穆朗玛山顶峰、群峰在夜色中的黑影?
3、段⑷中加点的词语“斩钉截铁”和“异口同声”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4、对于这三位登山运动员来说,阻碍他们登上顶峰的最艰难的三个障碍是什么?
五、拓展迁移:
向命运挑战
一个人有了聪明才智,并不一定能发挥出来。
要取得相应的成就,还需要一种精神,一种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
17岁时,他考取了著名的牛津大学,21岁时,却患上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医生说他至多只能活两年半。
就像正要开放的花朵遭到严重的打击,霍金的人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如果他在命运面前软弱一下,对自己说:“算了,反正一共只有两年半了”,就可能痛苦地生活,平庸地消失。
但是,霍金心里想,反正就是一死,命运的能耐再大,最坏也不过如此。
他对命运说:“随你的便吧。
”他对自己说:“时间只有两年半,不算多,要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让生命留下一点辉煌。
”
疾病不断地向他进攻。
他的病情渐渐加重,肌肉一天天地萎缩下去,走路越来越不稳,连站也变得困难起来。
为了与咄咄逼人的病病魔斗争,他努力锻炼。
他坚持靠自己的力量上楼。
腿的力量弱了,他就用手拉着扶手艰难地走上楼去。
病情不断地加重。
霍金终于站立不住,坐上轮椅;他的手指失去了活动的能力,十个手指中,只有两个还能活动。
1984年,他说话已经相当困难,吐字不清,说几个词要花好长时间。
1985年,他又得了肺炎,治疗时切开了气管,从此就再也不能发声,只能在心里讲话。
后来,人们为他在轮椅上安装了一台电脑和语音合成器。
他用仅有的两个完好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要说的词,组成相应的句子,经过语言合成器发出声音来。
他就用这个办法,进行学术交流,做学术报告。
在他的挑战面前,命运好像作了退却,一个两年半过去了,又几个两年半过去了,他还是坚持地活着。
霍金向命运的挑战,不仅仅是指他能活着,更是指他的创造。
脚不行了,手不行了,嘴也不行了,走路|吃饭、说话都由别人或机器帮忙,体重只有40公斤。
但是,他的大脑还很行。
他让助手把资料摊在小桌上,一页页地阅读。
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飞向了神秘莫测的黑洞。
他在大脑中想象着,论证着,推理着,计算着。
他思考着宇宙从什么时候开始,时间有没有尽头。
他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论出黑洞的大爆炸,他还建立了一种非常美的科学的宇宙模型。
霍金成了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
他写的科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风行世界,发行量达1000万册。
他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成为只有像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才能跻身的卢卡逊数学讲座的教授。
霍金不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也以他顽强搏斗的精神征服了世界。
他的事迹表明,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
1、霍金创造了哪些奇迹?
2、霍金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取得这样了不起的成就,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3、你还读过哪些像霍金这样感人的故事?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主要的事迹。
4、文末说:“他的事迹表明,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3、登上地球之巅
一、基础知识
1、(biān)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到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厉害。
2、(lǚ)踩、踏。
3、(cuī)形容山高大雄伟。
4、(zhì)呼吸困难甚至停止。
5、(ruì)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6、(xié)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2、C
二、理解探究
1、寒冷、黑夜和缺氧。
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
2、课文中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地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
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在一张一弛中,给人美的享受。
3、他同样是英雄,值得赞赏。
一是临危之时,把死亡留给自己,将成功的希望给战友的团队精神和牺牲精神;二是他不能到达顶峰,并非思想上的懈怠和精神上的畏缩,而是身体方面的客观原因所造成的。
三、合作释疑
1、这是作者发表的议论。
表现了突击珠峰的顶峰的巨大困难,也突出了登山队员们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
2、这是刘连满独自呆在“第二台阶”时的一段心理活动,通过他放弃氧气筒,而将之留给战友的行为,表现其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3、这句话突出他们所面对的困难,又暗示他们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四、课内精读
1、B
2、①提示事情发展的进程。
②略写运动员们前进时内心对顶峰的向往。
3、“斩钉截铁”表明了说话语气的果断坚决。
“异口同声”表明两人的说法完全一致。
用这两个词,强调了屈银华和贡布向主峰发起进攻的决心之大,意志之坚定。
4、黑夜、寒冷、缺氧。
五、拓展迁移
1、坚持地活着;成了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为人类生命光辉写下美丽一曲,正面且积极地影响了无数人。
2、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3、高士其张海迪
4、人不能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要克服困难,努力创造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