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描述统计)模拟试卷4

合集下载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含答案与解析)-交互2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含答案与解析)-交互2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总分300, 做题时间180分钟)单选题1.在向被试呈现的知情同意书中,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2015年)SSS_SINGLE_SELA被试有权了解实验的真实目的B告知被试拒绝参加实验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后果C告知被试可以自由参加实验、拒绝参加实验或中途退出D告知被试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参与意向的重要因素,如风险、感觉不适等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1.2答案:B在心理学实验中,要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

对待人类被试需注意:知情同意与科学欺瞒,退出自由的权利,保护个人隐私,尊重被试,保护易感人群,与被试保持良好沟通,提供信息咨询和实验结果反馈,合理安排实验,有效完成实验。

选项B剥夺了被试随时自由退出的权利,违背了实验伦理。

本题为常识题,需考生对实验伦理要了解。

2.某企业想考察不同工龄员工的离职意向,将整个企业3000名员工按工龄分为三组:两年以下的有1000人,两年至五年有1500人,五年以上的有500人。

如果采用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取容量为600的样本,那么,从两年至五年工龄的员工中应抽取的人数为( )。

(2017年)SSS_SINGLE_SELA100B200C300D400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1.2答案:C本题的抽样方法是分层随机抽样,分配的比例为2:3:1,样本容量为600,则具体的样本分配的人数为:200,300,100。

因此两年到五年工龄的员工应该抽取300人。

本题需考生理解分层抽样的含义,并具备简单的计算能力。

统计部分的计算题难度不大,重在考查考生对公式的理解,并会灵活应用。

3.事后回溯设计属于( )。

(2015年)SSS_SINGLE_SELA单组前后测设计B前实验设计C完全随机化设计D随机区组设计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1.2答案:B事后回溯设计是指所研究现象已经发生之后对其发生原因进行追溯,主要包括相关研究设计和准则组设计。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物理学方法)模拟试卷4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物理学方法)模拟试卷4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物理学方法)模拟试卷4(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50.00)1.在极限法的实验中,当递增系列的阈限显著大于递减系列的阈限时,就推断存在( )。

(分数:2.00)A.习惯误差√B.期望误差C.动作误差D.空间误差解析:解析:在极限法的实验中,习惯误差是指被试因习惯于由原先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或感觉状态,对新的刺激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当递增系列的阈限显著大于递减系列的阈限时,就推断存在习惯误差。

2.在极限法的实验中,当递减系列的阈限显著大于递增系列的阈限时,就推断存在( )。

(分数:2.00)A.习惯误差B.期望误差√C.动作误差D.空间误差解析:解析:在极限法的实验中,期望误差是指被试因过早期望将要来临的刺激而导致错误的判断。

当递减系列的阈限显著大于递增系列的阈限时,就推断存在期望误差。

3.有可能产生动作误差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是( )。

(分数:2.00)A.最小变化法B.阶梯法C.恒定刺激法D.平均差误法√解析:解析:最小变化法和恒定刺激法都是主试给被试呈现刺激。

阶梯法也是,它是最小变化法的一个变式。

而平均差误法是被试根据标准刺激,自己调节比较刺激的大小,让比较刺激等于标准刺激,在调整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动作误差。

4.在感觉阈限测量中,向被试呈现一个标准刺激,让被试调节另一个比较刺激,使它与标准刺激相等,这种方法是( )。

(分数:2.00)A.最小变化法B.平均差误法√C.恒定刺激法D.阶梯法解析:解析:平均差误法的典型实验程序是,以某一刺激为标准刺激,要求被试调节另一个比较刺激,使后者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

把多次比较的误差平均起来就可以得到平均误差。

5.在阈限的测量中,最小变化法可能出现的误差有( )。

(分数:2.00)A.顺序误差B.期望误差√C.动作误差D.空间误差解析:解析:在极限法的实验中,经常会出现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习惯误差是指被试因习惯于由原先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或感觉状态,对新的刺激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4(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4(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对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χ2检验B.F检验C.t检验D.Z检验正确答案:C解析:对回归系数b进行显著性检验,实则就是假设总体回归系数β=0,考察b是否也为0。

一般采用t检验对此进行检验。

因此本题选C。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2.检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有效性通常使用的方法是A.χ2检验B.F检验C.t检验D.Z检验正确答案:B解析:检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有效性通常使用的方法是方差分析。

在这个方差分析中,总离差平方和分解为回归平方和和残差平方和。

其中,总自由度为N 一1,回归自由度为N一2,回归自由度为1。

另外,还可使用回归系数检验、决定系数和相关系数拟合程度的测定、回归方程整体检验判断以及估计标准误差的计算等方法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

因此本题选B。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3.在回归分析中,决定系数等于A.相关系数B.相关系数的平方C.相关系数的平方根D.回归系数的平方正确答案:B解析:相关系数的平方等于回归平方和在总平方和中的比例,因此相关系数的平方能够说明一个变量能够由另一个变量解释的比例,它被称作决定系数。

因此本题选B。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随机抽取80名高中生,询问他们对高中分文理科是赞成还是反对,以此考查他们对分科的意见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是赞成分科的46人,反对分科的34人。

4.欲考查学生对分科的意见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合适的方法是A.χ2检验B.F检验C.t检验D.Z检验正确答案:A解析:材料中涉及的是计数数据,试图检验单一变量的实际观测次数分布与理论次数(本题中的理论次数分布持两种意见的人数相等,各占50%)是否有差别,应该采用的是χ2检验。

因此本题选A。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5.在上面的检验中,涉及的自由度是A.79B.39C.2D.1正确答案:D解析:卡方检验中自由度涉及两个因素,一是调查中分类的项目数(本题中有两个,一个是赞成,一个是反对),二是计算理论次数时,用到的观察数目的统计量数(本题中用到总数80一个统计量,即将80除以2作为理论次数)。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4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4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4(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分数:2.00)1.图式(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认知理论把图式定义为从心理学理解认知的基本构造单元。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图式是指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单元,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图式来自遗传,之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改变,经过同化、顺应、平衡演变成新图式。

)解析:二、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2.论述皮亚杰、科尔伯格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于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论。

他律期:受外界支配的时期,大约5~8岁。

该时期的儿童,一般是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规范,只根据行为后果判断对错。

自律期:大约8、9岁以后,不再无条件地服从权威。

但这时期的判断还是不成熟的,要到1l、12岁以后才能独立判断。

皮亚杰以科学方法研究道德发展,用认知发展的观点来解释道德发展,这对道德认知的研究是有贡献的。

(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前习俗水平: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阶段。

其特征是,儿童遵守规范,但未形成自己的主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关心自身的利害。

习俗水平: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这时期的特征是个人由于认识到团体的行为规范,进而接受并付诸实践。

后习俗水平:这个阶段已经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的境界。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4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4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4(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 )。

(分数:2.00)A.《教育实用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心理大纲》D.《教育心理统计》解析:3.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

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

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 )的学习。

(分数:2.00)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动作技能D.态度√解析:4.建构主义儿童发展观的代表人物是( )。

(分数:2.00)A.斯金纳B.皮亚杰√C.高尔顿D.华生解析:5.适合于自己看书和做笔记进行学习,而不适合于教师的讲授和灌输的学习者属于( )。

(分数:2.00)A.视觉型学习者√B.听觉型学习者C.动觉型学习者D.触觉型学习者解析:6.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分数:2.00)A.桑代克B.斯金纳C.马斯洛D.班杜拉√解析:7.最早对动物进行学习实验研究的是( )。

(分数:2.00)A.德国的艾宾浩斯B.美国的桑代克√C.德国的柯勒D.美国的华生解析:8.学习是为了获得老师、家长或同伴的赞许和接纳,这是一种( )。

(分数:2.00)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生理内驱力解析:9.在布鲁纳提出的三种表征系统的发展中,( )是很重要的。

(分数:2.00)A.动作B.语言√C.表象D.想象解析:10.根据乔纳森提出的知识获得三阶段模式,高级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何种方式?( ) (分数:2.00)A.练习B.反馈C.学徒关系√D.经验解析:11.关于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学习理论)模拟试卷4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学习理论)模拟试卷4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学习理论)模拟试卷4(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条件反射的角度解释,这是因为发生了( )。

(分数:2.00)A.消退B.泛化√C.分化D.获得解析:解析:泛化是指经典条件作用一旦形成,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条件反应。

井绳与蛇类似,也能引起条件反射。

2.测验失败引起学生的紧张情绪,这经历了一个( )过程。

(分数:2.00)A.条件反射的泛化B.条件反射的分化C.高级条件作用√D.条件反射的获得解析:解析:中性刺激一旦成为条件刺激,就可以作为无条件刺激。

另一个中性刺激与其反复结合,可形成新的条件作用,这一过程被称为高级条件作用。

测验失败本是一个中性事件,但与家长的批评联系起来,而批评本身是引起学生焦虑的条件刺激,久而久之,测验失败就会引起焦虑。

3.谈虎色变属于( )的条件作用。

(分数:2.00)A.条件反射的泛化B.条件反射的分化C.第一信号系统D.第二信号系统√解析:解析: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符号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在生活中,谈虎色变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作用。

4.学习的尝试错误说又叫“试误说”,提出该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分数:2.00)A.桑代克√B.麦克里兰德C.班杜拉D.默里解析:解析:桑代克的联结一试误说:桑代克通过饿猫开迷箱的实验提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形成S-R之间的联结。

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有三个定律(学习应该遵循的原则),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5.在斯金纳看来,人们之所以会反复做出错误和不当的行为,主要是因为( )。

(分数:2.00)A.强化的结果√B.练习的结果C.观察学习的结果D.人的天性解析:解析:斯金纳提出操作性行为的概念,用强化解释人类和动物的操作性行为的获得,不管这种行为是对个体的有用的正确行为还是无用的错误行为,都是受到强化的结果。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测量)模拟试卷4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测量)模拟试卷4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测量)模拟试卷4(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下列属于人格自陈量表的是( )。

(分数:2.00)A.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B.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C.主题统觉测验D.斯坦福一比内量表解析:解析: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是最常用的人格自陈量表。

主题统觉测验属于人格投射测验,而斯坦福一比内量表属于智力测验。

3.下列关于SCL一90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2.00)A.SCL一90是最常用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B.SCL一90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C.SCL一90共包含九个因子√D.SCL一90用来评估个体近一年的状况√解析:解析:SCL一90是最常用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很多学校在新生人学的时候会拿这个来做新生心理普查。

它包含90个项目,共十个因子,每个题目采用5级评分,用来评估个体近一周的身心状况。

4.下列关于利克特量表法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2.00)A.制作简单,能广泛接受与态度有关的项目B.可通过减少项目数提高效度√C.允许受测试者充分表达态度的强烈程度D.可以认为态度分数相同者持有相同的态度模式√解析:解析:利克特量表法的优点是制作简单,能广泛接受与态度有关的项目,可以通过增加项目提高效度,并且允许受测者充分表达态度的强烈程度。

缺点是相同的态度分数可能持有不同的态度模式。

5.测量人格常用的方法和形式是( )。

(分数:2.00)A.自陈量表√B.评定量表√C.投射测验√D.评价中心√解析:解析:不要漏了评价中心哦。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常模分数中,本质上属于标准分数的是A.年级当量B.百分等级分数C.比率智商D.离差智商正确答案:D解析:离差智商是将测验分数按照正态分布曲线标准化,把原始分数转换为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的标准分数,描述个体的智力与其年龄相仿人群的平均成绩的偏离程度。

故本题选D。

2.在心理测验中,通过将被试的反应与标准答案相比较而获得的测验分数叫A.原始分数B.导出分数C.常模分数D.掌握分数正确答案:A解析:原始分数是将被试的反应与标准答案比较得到的;导出分数、常模分数、掌握分数均是从原始分数转换而来的。

故本题选A。

3.下列中属于发展常模的是A.百分等级B.标准分数C.心理年龄D.离差智商正确答案:C解析:发展常模包括心理年龄常模、年级当量常模和发展顺序常模。

故本题选A。

4.T分数从本质上说是A.真分数B.百分等级分数C.标准分数D.标准九分数正确答案:C解析:1939年,美国测量学家麦柯尔首先将z分数扩大lO倍,再加上50,并建议将获得的分数称为T分数,T分数因此而来。

故本题选C。

5.下列不属于分数合成的方法的是A.线性转换B.加权求和合成C.多重回归D.多重分段正确答案:A解析:分数合成包括临床诊断、加权求和合成、多重回归和多重分段等方法。

故本题选A。

6.关于测验等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测验等值是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把不同的测验分数转换成同一单位系统的过程。

B.测验等值的转换关系是唯一的C.测验等值的转换关系是可逆的D.任何两个测验之间都可以进行测验等值正确答案:D解析:测验等值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它要求要等值得测验具有同一性、等信度、公平性、可递推性、对称性、唯一性。

因此,不是任何两个测验都可进行等值。

本题选D。

7.下列哪个测验是利用因素分析法编制的A.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B.明尼苏打多相人格问卷C.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D.伍德沃斯个人资料调查表正确答案:C解析: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是使用因素分析法编制的心理测验。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情绪和情感)模拟试卷4(题后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情绪和情感)模拟试卷4(题后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情绪和情感)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7. 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1.小徐骑车经过路口,突然窜出一个小孩,他急忙刹车。

停车后,心砰砰乱跳,并出了一身冷汗,这时他才感到“太可怕了”。

这种现象所支持的情绪理论是( )。

(2007年)A.詹姆斯—兰格理论B.坎农—巴德理论C.阿诺德“评定—兴奋”理论D.沙赫特的认知—评价理论正确答案:A解析: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强调集体生理变化与情绪发生的直接联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

知识模块:情绪和情感2.普拉切克认为情绪的三个维度是( )。

(2007年)A.愉快—不愉快、紧张—松弛、激动—平静B.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激活水平C.强度、相似度、两极性D.愉快度、紧张度、确信度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普拉切克对情绪的分类,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把情绪分为三个维度。

知识模块:情绪和情感3.“狂喜时手舞足蹈,悲痛时嚎啕大哭”所体现的情绪状态是( )。

(2010年)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正确答案:B解析: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狂喜时手舞足蹈。

悲痛时嚎啕大哭”体现了情绪的强烈状态,属于激情。

知识模块:情绪和情感4.针对同一事件或现象,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

如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对于半杯水,甲觉得“还有半杯水,很高兴”;乙觉得“只有半杯水了,真痛苦”。

这一现象反映的情绪特征是( )。

(2011年)A.主观性B.感染性C.情境性D.两极性正确答案:A解析:情绪是个体的主观感受,每种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它们代表了人们不同的感受。

同样半杯水,不同个体感受到的情绪体验不同,正是反映了情绪的主观性。

知识模块:情绪和情感5.在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唤醒模型中,对情绪产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 )。

(2012年)A.注意B.认知C.生理变化D.情境正确答案:B解析: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唤醒模型的核心部分是认知,通过认知比较器把当前的现实刺激与存储在记忆中的过去经验进行比较,当知觉分析与认知加工间出现不匹配时,认知比较器就产生信息,动员一系列的生化和神经机制,释放化学物质,改变脑的神经激活状态,使身体适应当前情境的要求,这时情绪就被唤醒了。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能力专题)附答案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能力专题)附答案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能力专题一、单选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晶体智力的是( )。

(统考2019研)(A)词汇理解能力(B)类比推理能力(C)演绎推理能力(D)运算速度2.根据比率智商的计算公式,如一个孩子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一致,则智商是( )。

(统考2016研)(A)50(B)75(C)100(D)1253.在智力的PASS模型中处于最高层次认知过程的是( )。

(统考2016研)(A)注意(B)计划(C)同时性加工(D)继时性加工4.根据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个体比较、判断、评价和批判等思维活动属于( )。

(统考2013研)(A)分析性智力(B)生存性智力(C)空间性智力(D)运动性智力5.下列选项中,属于晶体智力的是( )。

(统考2012研)(A)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B)发现复杂关系的能力(C)理解词汇能力(D)知觉的速度二、简答题6.什么是能力?能力与知识、技能有什么关系?7.能力有哪些种类?试说明各种能力的特点与作用。

8.怎样理解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者有何关系?9.如何理解智商?怎样根据智商来了解一个人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10.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几方面?如何理解能力的个体差异?11.遗传、环境与教育对能力发展各起什么作用?12.怎样发挥主观因素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13.对于能力不足的儿童。

我们能够做些什么?14.造成智力落后的原因有哪些?15.智力发展个体差异表现。

(中央财经大学2019研)16.简述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的含义,并说明这两种智力的发展趋势。

(统考2015研)17.简述加德纳(Gardner)多元智力理论。

(苏州大学2014研;天津师范大学2012研;陕西师范大学2012研)18.简述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概念及其关系。

(首都师范大学2013研)三、名词解释19.一般能力(南京师范大学2017研)20.能力和智力(首都师范大学2015研;苏州大学2013、2011研;天津师范大学2012研)21.晶态智力与液态智力(首都师范大学2011研)22.晶体智力(吉林大学2018年研;南开大学2017研)四、论述题23.论述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模拟试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模拟试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7. 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1.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认知结构中的过程”被称为( )A.同化B.顺应C.平衡D.适应正确答案:A解析:同化指把新经验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量变)。

知识模块: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2.尘尘不小心踩到了一朵小花,她伤心地对妈妈说:“呜呜……小花一定感觉很疼,我来给她揉揉吧。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尘尘此时最有可能处于哪一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描述,尘尘认为小花是有生命的,她此时的认知具有泛灵论的特点。

知识模块: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3.班杜拉认为,学习者不一定亲自产生行为或接受强化,而只是看到他人的成功或受到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班杜拉称之为( ) A.直接强化B.替代强化C.自我强化D.观察强化正确答案:B解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中榜样的替代性强化。

知识模块: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4.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认识发展理论之间的一个差异在于皮亚杰更强调( )(华东师大,20l 1)A.社会因素B.成熟因素C.认识构建D.物理经验正确答案:C解析:维果茨基更强调认知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因素,而皮亚杰,更强调认知建构。

知识模块: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5.小赵大学毕业后一直是单身,已经进入了晚婚青年的行列,家里人着急得不得了。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成年初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勤奋感B.获得亲密感C.获得完善感D.获得同一感正确答案:B解析:小赵大学毕业处在成年初期(18岁到2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知识模块: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6.假如给你第三只眼睛,你会选择放在身体的哪个部位,把它画出来并说明你为什么这样做?面对这一问题,一组儿童做出的反应并不依赖于他们以前见过的事物形象,用很具想象力的理由来解释第三只眼睛所放的独特位置,如画在手掌心,画在嘴里,且他们认为这项任务很有趣,并要求老师多布置此类作业。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大脑的初级感觉区包括( )。

A.视觉区B.听觉区C.言语区D.机体感觉区正确答案:A,B,D解析:初级感觉区包括A、B、D三项,分别接受来自眼睛的光刺激、来自耳朵的声音刺激,以及来自皮肤表面和内脏的各种刺激。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2.下面属于思维形式的是A.概念B.推理C.问题解决D.注意正确答案:A,B,C解析: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思维主要包括概念、推理、问题解决和想象等形式。

因此本题选ABC。

知识模块:普通心理学3.提取方式属于外显记忆系统的有( )。

A.初级记忆系统B.语义记忆系统C.情景记忆系统D.知觉表征系统正确答案:A,C 涉及知识点:普通心理学4.动机的功能有( )。

A.激活功能B.指向功能C.维持功能D.调整功能正确答案:A,B,C,D解析:动机是对人的行为的激发和指引,是人渴望食物、向往亲密关系以及追求成就等愿望背后的力量。

它具有以下几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

知识模块:动机、需要和意志5.吉尔福特将智力分为三个维度,即( )。

A.内容B.操作C.产物D.关系正确答案:A,B,C解析: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产物。

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和行为五类。

而智力操作指智力活动的过程,有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等五种。

智力活动的产物是运用智力操作得到的结果,有单位、类别、关系、转换、系统以及应用六种。

由于三个维度和多种因素的结合,组成不同的智力。

知识模块:能力6.长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会发生( )的变化A.存储信息的数量随时间迁移逐渐下降B.有些不重要的细节会逐渐消失C.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义D.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夸张和突出正确答案:A,B,C,D解析:人的认知和记忆等一切心理加工方式并不是简单的、刻板的、对外部刺激的反映,而是会受到人的主观性的影响。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40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40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40(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一个n=10的样本,其均值是21。

在这个样本中增添了一个分数,得到的新样本均值是25。

这个增添的分数值为( )。

(分数:2.00)A.65 √B.50C.40D.25解析:解析:此题就是小学数学题!设新加的数字为x,解得x=65。

3.一位研究者取了n=12的样本对其先后进行三种条件的处理,如果用方差分析计算此研究的结果,则F比率的自由度为( )。

(分数:2.00)A.(3,36)B.(2,35)C.(2,24)D.(2,22) √解析:解析:这是一个单因素重复测量设计,SST=SS (被试间) +SS (被试内) =SS (被试间)+SSA+SS (残差),其中F=,df A =K一1=3—1=2,df (残差) =(K一1).(N—1)=2×11=22。

4.计算的时候,在什么情况下,样本均值分布是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 )。

(分数:2.00)A.总体分布是正态分布B.样本容量在30以上C.同时满足A和BD.满足A或B之中的任意一个条件√解析:解析:当总体呈正态分布,或样本容量在30以上时,样本均值分布就是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

5.一位研究者欲考查一组n=16的失眠放松训练前后病人的睡眠状况有无改善,想用t检验时却发现数据与正态分布的差异较大。

于是他将记忆成绩的原始分数转换成等级数据,这时最适合的检验方法是( )。

(分数:2.00)A.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B.卡方检验C.维尔克松T检验√D.弗雷德曼等级检验解析:解析:非正态、相关样本、等级数据,这三个条件决定了用维尔克松T检验较好。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主要的心理学实验)模拟试卷4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主要的心理学实验)模拟试卷4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主要的心理学实验)模拟试卷4(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要求被试在识记材料后,尽量将指定的部分项目再现出来,通过再现识记材料占总材料的比例,确定感觉记忆的保存量,称为( )。

(分数:2.00)A.全部报告法B.部分报告法√C.顺序再现法D.延迟部分报告法解析:解析:研究感觉记忆的方法主要有再现法和再认法,实验是通过让被试识记一系列刺激材料,识记后,要求他将识记的材料再现和再认出来。

再现法又可分为全部报告法和部分报告法。

部分报告法要求被试在识记材料后,尽量将指定的部分项目再现出来,通过再现识记材料占总材料的比例,确定感觉记忆的保存量。

2.斯腾伯格最早对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进行研究,揭示了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是( )。

(分数:2.00)A.平行扫描B.自动系列扫描C.完全系列扫描√D.直接通达解析:解析:斯腾伯格的实验结果表明短时记忆内容的提取采取的是完全系列扫描的方式。

3.沃和诺尔曼对短时记忆的遗忘进行了研究,得出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于( )。

(分数:2.00)A.干扰√B.衰退C.动机D.提取失败解析:解析:沃和诺尔曼对短时记忆的遗忘进行了研究,表明,无论在哪种速度呈现下,被试的回忆正确率都随数字的增加而减少,且不受间隔时间的影响。

这一实验结果说明,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于干扰信息造成的。

4.启动效应实验是研究( )的一种方式。

(分数:2.00)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工作记忆D.内隐记忆√解析:解析:启动效应指由于近期与某一刺激的接触而使对这一刺激的加工得到易化。

启动效应实验是研究内隐记忆的一种主要方式。

5.词干补笔测试是( )常用的方法。

(分数:2.00)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工作记忆D.内隐记忆√解析:解析:补笔是提供缺笔字,要求被试把他们心中首先想到的单字想出来。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描述统计)模拟试卷4(题后含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描述统计)模拟试卷4(题后含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描述统计)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任意一组数据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称为( )。

A.全距B.组距C.组数D.组限正确答案:B解析:全距是指最大数与最小数两个数据之间的差距。

组距是指任意一组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

组数的多少要根据数据的多少来定。

组限即一个组的起点值与终点之间的距离。

知识模块:描述统计2.在直方图中,( )的大小直接影响矩形的宽度。

A.全距B.组距C.组数D.组限正确答案:B解析:直方图是以矩形的面积表示连续性随机变量次数分布的图形。

一般纵轴表示数据的频数,横轴表示数据的等距分组点。

组距的大小直接影响矩形的宽度,矩形的高度是由每组的频数决定的。

知识模块:描述统计3.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用同一个表表示其次数分布,这种表是( )。

A.简单次数分布表B.分组次数分布表C.双列次数分布表D.相对次数分布表正确答案:C解析:双列次数分布表又称相关次数分布表,是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用同一个表表示其次数分布。

所谓有联系的两列变量,是指同一组被试中每个个体的两组测量结果或各方面基本相同的两个被试进行同一测量所得的结果。

简单次数分布表就是依据每一个分数值在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或总计数资料编制而成的统计表。

分组次数分布表是当数据量很大时,先把数据划分为若干个分组区间,然后将数据按其数值大小归入相应的分组区间,分别统计各个组别中包含的数据个数,再用列表形式呈现出来,就构成了分组次数分布表。

相对次数分布表是将次数分布表中各组的实际次数转换为相对次数。

知识模块:描述统计4.某研究者将满意程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调查了心理学就业的满意情况,为更好地呈现调查结果,可以使用( )。

A.条形图B.圆形图C.散点图D.直方图正确答案:B解析:满意度的调查只有三个选项属于间断性资料,使用圆形图可以较好显示三种情况所占比例的大小,从而进行各部分的比较。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0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0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0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不肯定间距可以看做是对被试态度的一种测量,一个很自信的人,他会( )A.很少作出相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小B.很少作出相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大C.总是作出相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小D.总是作出相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大正确答案:A解析:一个很自信的人,很少会做出相等判断,其结果就是其不肯定间距小。

2.新编制的心理测验需要作预测分析,关于预测要求的错误描述是( ) A.预测群体应是来自将来正式测验的群体B.测试时间长度要与正式测验时间长度完全一致C.预测情境要与正式测验情境大体相当D.预测过程要全过程记录正确答案:B解析:新编的测验项目是杏具有适当的难度和区分度,必须通过预测进行项目分析,以便进一步修改。

预测时要注意4点要求:(1)预测对象应取自将来正式测验应用的群体;(2)预测的过程与情境应力求与正式测验相一致;(3)预测的时限可适当放宽一些;(4)预测时对被试的反应要全程记录。

3.对于某个特定的感觉来说,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此定律是( )A.幂函数定律B.对数定律C.韦伯定律D.史蒂文斯定律正确答案:C解析:德国生理学家韦伯通过研究发现,刺激的差别阈限是刺激本身强度的一个线性函数。

对于任何同一类的刺激,产生一个最小可觉差所需增加的刺激量,总是等于当前刺激与一个固定分数的乘积。

4.下列哪一种能力理论是对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的继承和发展?( )A.智力多元理B.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C.阜南的能力层次结构理论D.智力三元论正确答案:C解析:斯皮尔曼提出能力的二因素说,即能力由一般因素或一般能力和特殊因素或特殊能力组成。

阜南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观点,提出了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认为能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在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之间存在着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即大小因素群。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4_真题-无答案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4_真题-无答案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4(总分64,考试时间90分钟)1. 简答题1. 什么是声音的掩蔽?它具有哪些规律?2.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知觉到的形状处于物体的实际形状和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射形状之间,而偏于物体的实际形状,这叫( )。

A. 完全恒常性B. 实际恒常性C. 无恒常性D. 不完全恒常性2. 我们坐火车或者汽车的时候,从车窗望出去,会看到近处的物体迅速地往相反方向移动,远处的物体缓慢地往相同方向移动,这种现象是( ),A. 空气透视B. 结构级差C. 运动视差D. 运动透视3. 深度知觉最主要依赖的线索是( )。

A. 水晶体调节B. 双眼视轴辐合C. 双眼视差D. 遮挡4. 你知道明年考研的时间是12月26号和27号,这体现的是时间知觉的哪一种形式?( )A. 对时间的分辨B. 对时间的确认C. 对持续时间的估量D. 对时间的预测5. 夜空中的月亮是静止的,浮云是运动的,但是我们会感觉到月亮在动,云是静止的,这是( )现象。

A. 动景运动B. 诱发运动C. 自主运动D. 运动后效6. “月亮在云中穿行”是哪一种知觉现象?( )A. 诱发运动B. 动景运动C. 自主运动D. 运动后效7. 室内的家具,在不同色光照明下,对其颜色知觉仍保持相对不变。

这是属于知觉的哪种特性?( )A. 知觉的选择性B. 知觉的整体性C. 知觉的理解性D. 知觉的恒常性8. 当你努力想听清某个人说话,属于哪种知觉加工?( )A. 自上而下的加工B. 自下而上的加工C. 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D. 模式识别9. 卖酒杯的商家在酒杯中装入红色液体以提高销量,这是利用了知觉的什么特性?( )A. 知觉的选择性B. 知觉的整体性C. 知觉的理解性D. 知觉的恒常性10. 在提到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时,我们往往会产生哪种错觉?( )A. 形重错觉B. 视听错觉C. 大小错觉D. 方向错觉11. 人对于深度的知觉主要来源于( )。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44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44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44(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下列不属于统计表的组成要素的有( )。

(分数:2.00)A.竖线√B.标目C.表注D.表号解析:解析:统计表包括表号、名称、标目、数字、表注,还有横线。

3.假设检验中的Ⅱ类错误是指( )。

(分数:2.00)A.弃真B.弃伪C.取真D.取伪√解析:解析:假设检验的“真”和“伪”都是针对H 0来说的。

弃真是指H 0实际为真,却错误地拒绝了H 0;取伪是指H 0实际为假,却错误地接受了H 0。

4.当一个实验( )时,我们才能得到交互作用。

(分数:2.00)A.因变量多于一个B.自变量多于一个√C.因变量有多于一个的水平D.自变量有多于两个的水平解析:解析:当一个因素的水平在另一个因素的不同水平上变化趋势不一致时,我们称这两个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5.回归分析是哪种统计分析的延伸和推广?( )。

(分数:2.00)A.方差分析B.秩次方差分析C.相关分析√D.两因素方差分析解析:解析:t检验是方差分析的特例,方差分析是回归分析的特例,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延伸与推广。

6.格林夫妇先后生了两个孩子,已知第一个是男孩,那么第二个孩子也是男孩的概率(不考虑双胞胎因素)为( )。

(分数:2.00)A.1/2 √B.1/3C.2/3D.无法计算解析:解析:两个事件属于独立事件,所以概率与前一事件无关。

7.提出等级相关法的统计学家是( )。

(分数:2.00)A.布鲁姆B.皮尔逊C.比内D.斯皮尔曼√解析:解析:请记住“斯皮尔曼等级相关”这个词语。

8.总体为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且样本容量小于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描述统计)模拟试卷4(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任意一组数据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称为( )。

(分数:2.00)A.全距B.组距√C.组数D.组限解析:解析:全距是指最大数与最小数两个数据之间的差距。

组距是指任意一组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

组数的多少要根据数据的多少来定。

组限即一个组的起点值与终点之间的距离。

2.在直方图中,( )的大小直接影响矩形的宽度。

(分数:2.00)A.全距B.组距√C.组数D.组限解析:解析:直方图是以矩形的面积表示连续性随机变量次数分布的图形。

一般纵轴表示数据的频数,横轴表示数据的等距分组点。

组距的大小直接影响矩形的宽度,矩形的高度是由每组的频数决定的。

3.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用同一个表表示其次数分布,这种表是( )。

(分数:2.00)A.简单次数分布表B.分组次数分布表C.双列次数分布表√D.相对次数分布表解析:解析:双列次数分布表又称相关次数分布表,是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用同一个表表示其次数分布。

所谓有联系的两列变量,是指同一组被试中每个个体的两组测量结果或各方面基本相同的两个被试进行同一测量所得的结果。

简单次数分布表就是依据每一个分数值在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或总计数资料编制而成的统计表。

分组次数分布表是当数据量很大时,先把数据划分为若干个分组区间,然后将数据按其数值大小归入相应的分组区间,分别统计各个组别中包含的数据个数,再用列表形式呈现出来,就构成了分组次数分布表。

相对次数分布表是将次数分布表中各组的实际次数转换为相对次数。

4.某研究者将满意程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调查了心理学就业的满意情况,为更好地呈现调查结果,可以使用( )。

(分数:2.00)A.条形图B.圆形图√C.散点图D.直方图解析:解析:满意度的调查只有三个选项属于间断性资料,使用圆形图可以较好显示三种情况所占比例的大小,从而进行各部分的比较。

5.为了显示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大小的统计图是( )。

(分数:2.00)A.条形图B.圆形图√C.散点图D.直方图解析:解析:圆形图又称饼图,主要用于描述间断性资料,目的是为了显示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比较。

6.描述某种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趋势的统计图是( )。

(分数:2.00)A.条形图B.圆形图C.散点图D.线形图√解析:解析:线形图更多用于连续性资料,凡是用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描述某种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趋势,或一种现象随另一种现象的变化情形,用线形图表示是较好的方法。

7.编制分组次数表需要计算( )。

(分数:2.00)A.全距√B.平均数C.中位数D.众数解析:解析:编制分组次数表需要计算全距,然后根据全距计算组距和组数。

8.数据11、11、11、11、13、13、13、17、17的中数是( )。

(分数:2.00)A.11B.12.5C.12.66 √D.13解析:解析:重复数目位于数列中间,数据的个数为奇数,因此中数所在的位置为(9+1)/2,即第5个数,为13。

13是一个重复数。

可将其视作连续数,理解为3个13占据了一个分数单位的全距,即12.5—13.5.他们均匀的分布在这个区间内,第一个13的组中值为12.499+0.33/2=12.66。

9.数据11、11、11、11、13、13、13、17、17、18的中数是( )。

(分数:2.00)A.12.5B.12.66C.12.83 √D.13解析:解析:重复数目位于数列中间,数据的个数为偶数,中数应为第5个13的上限,第6个13的下限,第一个13落在12.5—12.83之间,第二个13落在12.83一13.16之间,第三个13落在13.16—13.5之间。

因此第一个13的上限为12.83,即该组的中数为12.83。

10.一组N=20的数据,其均值是10,在这组数据中增添了一个数据,得到新的均值是11,这个增添的数据值为( )(分数:2.00)A.21B.31 √C.41D.51解析:解析: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X=∑X i/N,已知N=20,X=10,则∑X i =200。

增添一个数据后,算术平均数为X'={(∑X i )+X' i,}/N+1,已知N=20,∑X i =200,X'=11,则X' 1 =31。

11.在负偏态分布中,下列数值最大的是( )。

(分数:2.00)A.算数平均数B.中数C.众数√D.以上三者都一样解析:解析:在正偏态中,M>Md>Mo,在负偏态中M<Md<Mo,因此最大的是众数。

12.假设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数列包含n个数(n为奇数),则此数列的中数是( )。

(分数:2.00)A.出现次数最多的数B.位于数列最中间的数√C.位于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D.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数解析:解析:求未分组的数据的中数时,当数据个数n为奇数时,此数列中数为位于数列的最中间的数。

13.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最多的那个数值是( )。

(分数:2.00)A.算数平均数B.中数C.众数√D.百分位数解析:解析:众数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最多的那个数值,通常用符号M o表示,它也可以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14.一位老师评阅了全班50名同学的心理统计学成绩,发现了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集中在高分段。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全班同学的成绩分布为负偏态B.全班50%的同学的成绩高于众数√C.全班50%同学成绩高于平均数D.全班50%同学成绩高于中数解析:解析:因为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集中在高分段,所以成绩分布为负偏态。

由于中数是最中间的数,所以50%的比中数大,50%比中数小,而在负偏态的情况下M<Md<Mo。

15.若一组数据中出现模糊不清的数据时,则不能计算( )。

(分数:2.00)A.算数平均数√B.中数C.众数D.都不能计算解析:解析:算数平均数有一些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1)极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2)若出现模糊不清的数据时,无法计算平均数。

16.一组N=20的数据,其均值是10,这组数据的每个数都加上5,得到新的均值是( )。

(分数:2.00)A.10B.11C.15 √D.20解析:解析:在一组数据中,每个数都加上一个常数C,则所得的平均数为原来的平均数加上常数C。

17.集中量数中性能最好的一个统计量是( )。

(分数:2.00)A.算数平均数√B.中数C.众数D.集合平均数解析:解析:平均数是数据分布的重心,它是一个平衡支点,通常人们用于描述一组数据时,常用的就是算数平均数,算数平均数集中量数中性能最好的一个统计量,具备优秀统计量的所有特点。

18.某同学在一次90人参加的考试中得了80分,排名第10,其百分等级为( )。

(分数:2.00)A.10B.90 √C.81D.19解析:解析:该同学排名第10,证明有80名考生的成绩比他差,即有90%的考生比他差,那么他的百分等级是90。

百分等级越高,数值越大,当百分等级是100%时,成绩最高。

19.某次心理统计学考试分数的标准差为4.5,考虑到这次考试的难度较大,评分时给每位考生都加了5分,加分后成绩的标准差为( )。

(分数:2.00)A.9.5B.4.5 √C.5D.9解析:解析:方差有三个特性:(1)每个观测值分别加一个常数c以后,计算得到的标准差等于原标准差。

(2)每个观测值都乘以一个常数C,计算所得的标准差为原标准差乘以这个常数。

(3)每个观测值都乘以一个常数C,再加上一个常数D,计算所得的标准差为原标准差乘以这个常数。

20.某组数据的标准差为3,如果将这组数据的每个数加上5,再乘以2,那么新的标准差为( )。

(分数:2.00)A.3B.6 √C.8D.16解析:解析:方差有三个特性:(1)每个观测值分别加一个常数C以后,计算得到的标准差等于原标准差。

(2)每个观测值都乘以一个常数C,计算所得的标准差为原标准差乘以这个常数。

(3)每个观测值都乘以一个常数C,再加上一个常数D,计算所得的标准差为原标准差乘以这个常数。

二、多选题(总题数:8,分数:16.00)21.累加曲线的形状大约有( )。

(分数:2.00)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常态分布√D.正态分布√解析:解析:根据累加曲线的形状,可以分为正偏态、负偏态和正态三种分布类型。

常态分布不属于这种分类方式。

22.下列可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

(分数:2.00)A.平均数√B.中数√C.众数√D.四分位差解析:解析:平均数、中数、众数是几个典型的集中量数,四分位差是描述离散量数的一种指标。

23.差异系数适用的情况包括( )。

(分数:2.00)A.同一团体不同观测值离散程度的比较√B.对于水平相差较大,但进行的是同一种观测的各种团体,进行观测离散程度的比较√C.对于需进行统计推论的观测值进行比较D.说明一种变量对另一种变量的解释程度解析:解析:差异系数又称变异系数、相对标准差等,它是一种相对差异量。

差异系数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常用于:①同一团体不同观测值离散程度的比较;②对于水平相差较大,但进行的是同一种观测的各种团体,进行观测离散程度的比较。

差异系数只能用于一般的相对差异量的描述,至今尚无有效的假设检验方法,因此对差异系数不能进行统计推论。

回归分析中的确定性系数,表示回归方程中变量x对变量y 的解释程度。

24.标准分数的特点有( )。

(分数:2.00)A.可比性√B.可加性√C.明确性√D.稳定性√解析:解析:标准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

它具有如下特点: (1)可比性。

标准分数以团体平均分作为比较的基准,以标准差为单位。

因此不同性质的成绩经转换为标准分数,具有可比性。

(2)可加性。

标准分数是一个不受原始分数单位影响的抽象化数值,能使不同性质的原始分数具有相同的参照点;因而可以相加。

(3)明确性。

知道了某一被试的标准分数:利用标准正态分布函数值表,可以知道该分数在全体分数中的位置,所以标准分数较原始分数意义更为明确。

(4)稳定性。

原始分数转换为标准分数后,标准差为1,保证了不同性质的分数在总分数中的权重一样。

在心理测验中,使用标准分数可以弥补由于测试题目难易程度不向,造成不同性质测试之间标准差相距甚远的现象,使分数能更稳定、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被试的水平。

25.下列各种相关类型中属于质与量相关的包括( )。

(分数:2.00)A.Φ相关可比性B.点二列相关√C.二列相关√D.四分相关解析:解析:四分相关、列联表相关和Φ相关属于品质相关。

点二列相关、二列相关和多列相关属于质与量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