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工艺说明
浅谈广播电视光缆直埋敷设的方法与工艺
沟 、 、 塘 渠 水
农 田排水沟
≥1 . 2
≥O8 .
() 3沟宽 。 光缆沟为上宽下窄的梯形 , 其宽度对于 沟 深 1 m 的 一 般 土 质 地 段 上 宽 为 6c . 2 0m、底 宽 为 3c 0m,对 于 山区全 石质地 段 ,沟底宽度不 应小 于
2m, k 由中间分 两次牵 引 即可 , 图 2所示 。 如
埋深( m)
≥1 . 2 ≥1 . O ≥08 .
备
注
从沟底加垫
市郊 、 村镇
市区人行道 穿越铁路 ( 距道碴底 ) 公路 ( 距路面 )
、
≥1 . 2
≥1 . O ≥1 . 2
1c 0m细土
高。 一是截流作业法 , 在河流 、 沟渠底部埋设聚乙烯塑 料管 , 采用直埋式光缆从管道中穿放过河( 河底距 管
道深度要满足光缆直埋作业要求 ) 。这种方法施工比 较麻烦 , 实际 中应用较少 。 二是架空方式跨越 , 在河流 沟渠 两岸 分别 立杆 并 按要 求做 好拉 线及 钢 绞 吊线 , 为
21 0 第 l 期 ( 1年 1 总第 2 3 ) 6期
:
施工与测量
在光缆弯曲半径允许值以内。 () 2 沟深。 光缆沟的质量关键在沟深是否达标。 不 同的土质及环境对光缆埋深有不同的要求 , 如表 1 所 示。对于全石质路段 , 埋深可降为 6c 但要采取水 0m,
泥包 封措 施 。
河 流 或 沟渠 ,采用 水 底 光 缆 困难 太 多 而且 成 本 也 较
1 施 工前 的准备 工作
( ) 由复测 。按照图纸设计的路由实地进行复 1路 测, 包括土质 、 山地 、 沟渠 、 公路 、 铁路 、 桥梁 以及其 它 通信线路的情况 , 并划线标注路 由走向。 ( ) 盘校 验 。 括 单盘 长度 和损耗 校 验 、 纤后 2单 包 光 向散射信号曲线观察 、 光缆护层的绝缘检查等 , 并做 好记录。 () 3配盘。单盘长度选配应合理 , 尽量节约光缆。 配盘时要求 同一 中继段使用同一厂家的光缆 。 () 4 顶管。预先在需要顶管通过的路由( 铁路 、 公 路) 两端选取适当的位置挖好作业坑 , 坑深不仅要满 足光缆直埋的深度要求 , 还要满足要穿越障碍的物理 结构要求 , 不能对其安全性造成影响。顶管作业就是
广播电视录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
GY/T5086-2012 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噪声控侧设计噪声容许标准.围护结构的隔声通风和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机电设备的隔振4 音质设计4. 1设计标准4. 2录(播)音室、演播室的的学设计4. 3多声道录音控制室的声学设计阶录A NR噪声评价曲线的l / 1倍频程声压级dB附录B空气中声波的衰减系数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1 总则为了安全、实用、经济地做好广播电视工程设计,并结合广播或电视节目制播的录(播)音室、演播室等相关技术用房对声学环境要求,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等的声学工程设计。
录(播)音室、演播室及其相关技术用房内声学设计的基本目标是满足广播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和节目交流的需要,达到良好的声环境。
其基本的技术要求是:录(播)音室、演播室及相关技术用房应具有合适的混响时间,无明显的声学缺陷;录(播)音室、演播室及相关技术用房应具有符合录播要求的安静声环境。
录(播)音室、演播室施工中,宜安排必要的声学中间测量。
录(播)音室、演播室施工完毕后,应进行现场声学测量。
声学测量时,应在录(播)音室、演播室正常使用状态下进行。
录(播)室、演播室内声学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2术语技术用房acoustic requirements room木规范所称技术用房是指录(播)音室、电视演播室、电视导演室、录音控制室和审听室等有室内声学要求的房间。
录音控制室recording control room指装备有录音用广播电视设备,主要用于节目录制或导播的房间。
多声道录音控制室,mufti-channel sound control room指满足多立体声或环绕声录制工艺要求的录音控制室。
2. 电视导演室TV director room指对演播室传来的音视频信号以及节目素材等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完整的成品节目的场所噪声控制noise control使各技术用房达到符合使用要求的噪声标准而采取降低噪声的技术措施空气声air-borne sound指以空气为媒质向四周传捅的声音。
广播电视工程工艺接地技术规范2016年3月-王嘉
交流电力故 障
交流低压供 电系统中心 点电位漂移
直流电力故 数字设备的
障
时钟信号
工艺接地的主 屏蔽直流至高射频范围内的电磁能量 要目的 消除其对人员和广电 工艺设备的不利影响
工艺接地主要 目的的途径 合理地设计接地方式
1、总则 2、术语 3、工艺接地系统应用范围 4、综合工程工艺接地系统 5、台、站工程工艺接地系统 6、工艺接地施工质量要求
总体要求:
1、采用联合接地方式; 2、与建筑其他接地系统相对独立互相绝缘; 3、工艺接地引出点接地电阻不大于0.5Ω; 4、宜设置一组工艺接地体; 5、工艺设备接地电阻应接地体组成。 工艺接地体敷设应满足下列要求: 1、工艺水平接地体宜采用不小于Φ16mm的实心铜质材料组成网格状铺设,网格宜采用6mX6m。 2、工艺垂直接地体宜采用Φ25mm铜棒,其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2倍。 3、工艺接地体宜设置在建筑物底板垫层之下。 特殊情况处理 1 在水位高的区域和含水量高的区域以及盐碱腐蚀性较强的地区,钢质材料的工艺接地体需热镀 锌,镀层不应小于60μm。工艺接地体宜穿透到已知的水位,以改善接地效果。工艺接地体之间所 有的搭接点均应进行搭接焊,焊接点(浇灌在混凝土中的除外)应进行防腐处理。 2 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接地电阻值难以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土壤置换法或深井注入法,以降 低接地电阻,工艺接地体尺寸可作适当调整。
工艺接地、接地体、接地网 、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 工艺接地体、工艺接地网 、联合接地 等电位连接 总工艺接地端子板、楼层工艺接地端子板、机房工艺接地端子板 浪涌保护器、热熔焊 工艺接地主干线、 工艺接地支干线 、工艺接地支线 、工艺接地分支线
综合工程工艺
• 广播电视中心、广播电视监测、广播电 视前端、音像资料馆及广播电视中心内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流程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流程第一阶段:节目策划节目策划是制作节目的第一步,主要包括确定节目的主题和形式。
策划人员需要进行市场调研、观众调查和竞争分析,确定目标观众群体和市场需求。
然后确定节目的内容、宗旨和风格。
在这个阶段,策划人员还需要制定详细的节目计划,包括节目构思、节目结构、节目长度、节目安排等。
第二阶段:节目预算节目预算是为了确定节目制作所需的资金和资源。
策划人员需要根据节目的规模、内容和形式,预估制作所需的人员、场地、设备、音效、灯光、布景等各种成本,并制定详细的预算表。
节目预算的编制需要综合考虑财务状况、投资回报和市场需求。
第三阶段:节目创作节目创作是将策划人员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内容和形式。
在这个阶段,策划人员需要与编剧、导演、摄影师等创作人员合作,共同开发节目的创意和故事情节。
他们需要详细规划每一场景的设置、每一幕的表演和每一段对白,并根据需要编写剧本。
第四阶段:节目制作节目制作是将创作人员的概念转化为实际的影像和声音。
在这个阶段,制作人员需要筹备和组织各种资源和设备,包括场地租赁、设备租赁、演员招聘、布景搭建等。
他们需要确保节目的制作进度和质量,协调各个创作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合作。
制作人员还需要制定详细的拍摄计划、灯光设计、音效设计等。
第五阶段:后期制作第六阶段:节目播出节目播出是将制作完成的节目在广播电视台或其他媒体平台上进行播放。
在这个阶段,播出人员需要制定播出计划,包括日期、时间、频道和时长。
他们还需要负责播放节目前的宣传和推广,确保节目能够吸引观众的关注和收视率的提高。
以上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六个主要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要求,需要不同的人员和资源来完成。
这些阶段的顺序和流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变化。
GY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目录
GY/GYJ-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目录1GY/T 220.1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10部分:安全广播GY/T 220.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5部分:数据广播GY/T 220.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6部分:条件接收GY/T 220.7-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7部分:接收解码终端技术要求GY/T 220.8-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8部分:复用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20.9-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9部分:卫星分发信道帧格式、信道编码和调制GY/T 229.1-2008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适配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29.2-2008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29.3-2008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流复用和接口技术规范GY/T 229.4-2008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30-2008 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GY/T 231-2008 数字电视广播电子节目指南规范GY/T 232-2008 卫星直播系统一体化下变频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Z 233-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室内覆盖系统实施指南GY/Z 234-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复用实施指南GY/T 23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室内覆盖系统无源器件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36-2008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系统实施指南GY/T 237-2008 VHF/UHF地面数字电视广播频率规划准则GY/T 238.1-2008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号覆盖客观评价和测量方法第1部分:单点发射室外固定接受GY 5055-2008 扩声、会议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 5060-2008 广播电影电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Y 5078-2008 有线电视分配网络工程安全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GY 5079-2008 广播电视传输电缆、光缆损坏损失计算标准GY 5212-2008 广播电视传输网络系统安装工程预算定额(附《施工机械、仪器台班费用定额及材料预算单价(第一期)》)TSG Y6001-2008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GY/T 202.2-2007 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第2部分:广播资料GY/T 220.3-2007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3部分:电子业务指南GY/T 220.4-2007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4部分:紧急广播GY/T 223-2007 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录像带录制规范GY/T 224-2007 数字视频、数字音频电缆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25-2007 中、短波调幅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26-2007 数字电视复用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27-2007 数字音频信号在2048kbps线路中的传输格式GY/T 228-2007 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主观评价用测试图像GY/T 39-2007 电影发行拷贝技术质量规范GY 5022-2007 广播电视播音(演播)室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Y/T 5061-2007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GY 5077-2007 广播电视微波通信铁塔及桅杆质量验收规范GY/T 213-2006 声音素材交换-Hi8格式的技术规范GY/T 214-2006 30MHz~3000MHz地面数字音频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 215-2006 35mm电影后期制作用片头片尾的技术规范GY/T 216-2006 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功能要求和接口规范GY/T 217-2006 有线电视系统用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18-2006 SDH传输网网络管理接口规范--NMS-EMSQ3接口管理信息模型GY/T 219-2006 广播报时信号嵌入时间码规范GY/T 220.1-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1部分:广播信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GY/T 220.2-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2部分:复用GY/T 221-2006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22-2006 数字电视转播车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 5045-2006 电视演播室灯光系统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Y 5057-2006 中短波广播天线馈线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GY 5076-2006 有线广播电视光缆干线网传输设备安装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 GY/T 205-2005 广播实况转播节目传输通路技术规范GY/T 206-2005 采用多音信号对调频广播进行测量的方法GY/T 208-2005 广播电视高塔供电、防雷、给排水、通风和消防系统运行维护规程GY/T 209-2005 基于时分复用数字信道的宽带会议电视技术规范GY/T 210-2005 中、短波调幅广播质量开路监测技术规程GY/T 211-2005 广播影视网络专有IP地址规划GY/T 212-2005 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编码器、解码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 5013-2005 广播电视工程测量规范GY 5056-2005 中波广播发射台工艺设备安装规范(附条文说明)GY 5072-2005 地面无线广播遥控监测站建设标准及技术要求(附条文说明) GY 5073-2005 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 5074-2005 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中心建设标准(附条文说明)GY 5075-2005 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Y/Z 199-2004 广播电视节目资料分类法GY/T 200.1-2004 HFC网络数据传输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体要求GY/T 200.2-2004 HFC网络数据传输系统技术规范第2部分:射频接口及协议GY/T 201-2004 数字电视系统中的数据广播规范GY/T 202.1-2004 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第1部分:电视资料 GY/T 204-2004 有线电视用户服务规范GY 5001-2004 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Y 5071-2004 钢塔桅结构防腐蚀设计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4年11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通知建标[1994]198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450号文和建设部建标[1991]727号文的要求,由广播电影电视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4年11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广播电影电视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武汉市广播电视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4年3月11日目次1总则2系统的工程设计2.1一般规定2.2系统的基本模式及主要技术指标分配2.3接收天线2.4前端2.5干线传输2.6分配网络2.7前端机房和自办节目站2.8部件安装和线路敷设2.9防雷、接地与安全防护2.10供电3系统的工程施工3.1一般规定3.2接收天线3.3前端机房3.4干线架设3.5支线和用户线3.6防雷、接地及安全防护3.7系统的调测4系统的工程验收4.1一般规定4.2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4.3系统质量的测试4.4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4.5验收文件附录A系统基本模式中常用的图形符号附录B常用测试表格附录C系统的工程验收证书附录D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1总则1.0.1为使有线电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信号传输方式的有线电视系统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1.0.2.1射频同轴电缆。
1.0.2.2射频同轴电缆与光缆组合。
1.0.2.3射频同轴电缆与微波组合。
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要求规范
GY/T5086-2012 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噪声控侧设计3.1 噪声容许标准 .3.2 围护结构的隔声3.3 通风和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3.4 机电设备的隔振4 音质设计4. 1设计标准4. 2录(播)音室、演播室的的学设计4. 3多声道录音控制室的声学设计阶录A NR噪声评价曲线的l / 1倍频程声压级dB附录B空气中声波的衰减系数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了安全、实用、经济地做好广播电视工程设计,并结合广播或电视节目制播的录(播)音室、演播室等相关技术用房对声学环境要求,制订本规。
1.0.2 本规主要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等的声学工程设计。
1.0.3录(播)音室、演播室及其相关技术用房声学设计的基本目标是满足广播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和节目交流的需要,达到良好的声环境。
其基本的技术要:录(播)音室、演播室及相关技术用房应具有合适的混响时间,无明显的声学缺陷;录(播)音室、演播室及相关技术用房应具有符合录播要求的安静声环境。
1.0.4 录(播)音室、演播室施工中,宜安排必要的声学中间测量。
录(播)音室、演播室施工完毕后,应进行现场声学测量。
声学测量时,应在录(播)音室、演播室正常使用状态下进行。
1.0.5录(播)室、演播室声学设计除应执行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技术用房acoustic requirements room木规所称技术用房是指录(播)音室、电视演播室、电视导演室、录音控制室和审听室等有室声学要求的房间。
2.0.2 录音控制室recording control room指装备有录音用广播电视设备,主要用于节目录制或导播的房间。
2.0.3 多声道录音控制室,mufti-channel sound control room指满足多立体声或环绕声录制工艺要求的录音控制室。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电视中心实施细则--技办字〔2011〕205号附件1——电视中心
附件1:《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电视中心实施细则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二〇一一年七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编写目的 (1)第二条适用范围 (1)第三条分级保障原则 (1)第二章系统配置要求 (1)第一节供配电系统 (1)第四条外部电源 (1)第五条供配电系统 (2)第二节播出系统 (2)第六条播出控制机 (2)第七条数据库 (3)第八条计算机网络 (3)第九条播出切换设备 (3)第十条辅助播出设备 (3)第十一条播出信号通路 (4)第十二条磁带播出系统 (4)第十三条硬盘播出系统 (4)第十四条网络安全设备 (4)第十五条备用播出系统 (5)第三节直播演播室系统 (5)第十六条视频系统 (5)第十七条音频系统 (5)第十八条辅助设备 (6)第十九条传输链路 (6)第二十条灯光及背景设施 (6)第二十一条视音频系统设备用电 (6)第二十二条延时和切断装置 (6)第二十三条非编设备 (7)第二十四条单边连线配置的卫星传输系统 (7)第四节外场转播系统 (7)第二十五条供配电系统 (7)第二十六条视频系统和音频系统 (8)第二十七条辅助设备 (8)第二十八条传输链路 (8)第二十九条卫星传输系统 (8)第五节总控系统 (9)第三十条信号调度系统 (9)第三十一条时钟系统 (9)第三十二条辅助设备 (10)第三十三条信号处理设备 (10)第三十四条节目传输系统 (10)第三十五条信号监测系统 (10)第三十六条内部通话系统 (11)第三十七条通讯设施 (11)第六节节目集成平台系统 (11)第三十八条基带播出系统 (11)第三十九条传输(TS)流播出系统 (11)第四十条信号源 (12)第四十一条传输系统 (12)第四十二条监测系统 (12)第七节设备、电力和环境监测系统 (12)第四十三条设备监测系统 (12)第四十四条电力和环境监测 (13)第八节机房环境 (13)第四十五条机房环境 (13)第四十六条机房安全防范 (13)第九节维护器材 (14)第四十七条备品备件 (14)第四十八条维护工具、材料和仪器仪表 (14)第十节灾备与应急播出 (14)第四十九条灾备与应急播出系统 (14)第三章运维与技术管理 (14)第一节直、转播管理 (14)第五十条转播管理 (14)第五十一条直播管理 (15)第五十二条SNG业务管理 (15)第二节播前管理 (16)第五十三条节目制作 (16)第五十四条节目编排管理 (16)第五十五条垫片管理 (16)第五十六条节目送播管理 (16)第五十七条播前技审 (17)第五十八条字幕播出管理 (17)第三节运维管理 (17)第五十九条运行指标 (17)第六十条技术指标 (18)第六十一条运维与技术管理制度 (18)第六十二条运维工作流程和设备操作流程 (19)第六十三条维护管理 (19)第六十四条工具、器材和备品备件管理 (20)第六十五条代维管理 (20)第四节技术管理 (20)第六十六条试播期管理 (20)第六十七条台标管理 (21)第六十八条应急预案管理 (21)第六十九条重要保障期管理 (21)第七十条临时停播管理 (21)第七十一条运行变更管理 (22)第七十二条施工管理 (22)第七十三条事故管理 (23)第七十四条报表管理 (23)第七十五条技术资料管理 (23)第七十六条技术安全管理 (24)第七十七条安全播出检查和考核制度 (24)第七十八条安全播出风险评估 (24)第五节信息安全管理 (25)第七十九条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25)第八十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25)第八十一条安全防护措施 (25)第八十二条数据安全 (25)第八十三条运行监测 (25)第六节人员管理 (25)第八十四条岗位设置 (25)第八十五条人员要求及培训 (26)第四章附则 (26)第八十六条本实施细则下列用语的含义 (26)第八十七条规范性引用文件 (28)第八十八条本实施细则由广电总局科技司负责解释 (29)第八十九条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9)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电视台、节目集成平台、付费电视频道播出机构(以下统称电视中心)安全播出管理工作,根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制订本实施细则。
广播电视大楼工艺综合布线的技术要求
作与播 出网及媒资系统 网络可根据台内的规划确定其
是 否 为独立 网络 , 网络 由模拟 信号视 音频 线缆 、 数字 视
音频线缆 、 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等混合集成而成 。 广播 电视工 艺综合 布线 的设计 。依 据各工 艺用 房
( 2 ) 水平 子 系 统 : 水 平线 缆 分 别 由管 理 子 系 统 引
出, 以星型拓 扑结 构 延伸 至 用 户工 作 区 。在设 计 水 平 子系统 时必 须与建 筑设 计 的配 线 间 、 井道 、 预 留等 走线 空 间条 件相 协调 , 并 以此确 定 水平 子 系 统 的路 由。建 议数 据线缆 全部 采用六 类非屏 蔽双 绞线 , 能满足语 音 、 图形 、 影像 等多媒 体 信 息 和低 高 速数 据 传 输要 求 。保 证水 平 电缆从交 换机 到桌 面 的总长 度不 超过 9 0 m, 光
体 工艺用 房需 求点表 , 根 据房 间布局 、 房 间功能划 分片 区确定工 艺节 点 ( 工艺间) 的位 置 , 进 一 步完 成 工 艺节 点 与总 控机 房 的路 由规划 。 广播 电视 工艺 综合 布线 系统划分 。根 据 目前 的技 术 发展 水平 , 可大概 划 分 成 : 日常 办公 网 , 主要 是 以光 纤 链路 为主 干 的 , 根 据 单 位 和部 门划 分 虚拟 网段 的有
的需求 点表 、 节点 位置 、 链路路 由计 算 出各类线 缆 的数 量, 仔 细分 析产 品需求 规格 特 点 , 搞 好 归类 , 多 做 归 一
化划分以利将来采购、 安装和使用。设定工艺走线槽 的规格、 槽 内布线的数量、 类别 , 一般将视频和音频模 拟信 号 电缆 、 视 频和音 频数 字 电缆 、 摄像 机 三 同轴 电缆
江门广播电视中心1000m 2演播室的工艺设计
4 )地面 。该演播室可 容纳 4 1 8 个观众席 ,吸声量 按0 . 5 m 。 / 人 计算 :观众席 的地面铺厚地毯 ;其余地面
铺耐磨石地砖 。 2 视 音频 管线系统 2 . 1 设计 内容 视音频 管线 属于弱 电系统 ,具 体是指 电视播 出、 节 目制作专用 的视音频信 号管线 ,不包括 计算机 、 电 话等 其他弱 电系统 的管线 。这些管线主要布 置在 建筑 装饰层 、吊顶天花及 管井 内的隐 蔽管槽 中。 2 . 2 设计要求 1 )强弱电管线分开布 线管槽 视音频 管线 的信 号 电平 小于 1 2 V ,容易 受到 强 电 系统产 生的电磁波干扰 。因此 ,强弱 电之 间要分 开布 线管槽 ,其 中,视音频管线采用金属管槽 。 2)按 用途分类铺设弱 电系 统管线 广播 电视 中心 的播 出系统 以视音频管 线为主 ,其 可靠度要求 高于其他弱 电系统 ,应 采用独立 的管线 系 统 ,与计算机 网络及 通信系统 、楼 宇 自动化系统分 开 铺设 。 3 )可靠 的接地系统 良好 的接 地可 以防止 突变 的电压冲击对弱 电设备 的破坏 ,对传输线 路采取屏蔽措施 ,是 降低外来干扰 破坏的有效办法 ,这对广 播 电视设备尤 为重 要。具体 的屏 蔽措施是将金属 管槽 、线缆屏 蔽层 、配线设备可 靠接 地 。采 用联合接 地体 时,接地 电阻要 ≤ 1 Q;采 用独立接地 时,接地 电阻要 ≤4 Q。 2 . 3 设计 要点 1 )系统结构 视音频管线 系统 的布线 ,以播 出总 控为核心 。该 演播 室有直播 的要求 ,故传输 线缆按 1 : 1 预 留备份 线 缆 。由于 该广播 电视 中心 的主 要设 备 都实现 了数字 化 ,所 以整 个布线系统按照数字 化的要求来设计 。演 播室二层 的导控 室至主楼 的播 出总控采 用全数字 化传 输线缆 ,因为该 l O 0 0 m 。 演播 室距 离播 出总控的距 离较 长 ,因此 ,采 用光纤传输 ;考虑 到话 筒、音箱 、监视 器等仍 以模拟输 出、输入为主 ,因此 ,演 播室 内以模 拟信号传输为主。 2 )布置管线 在 演 播 室 两 侧及 挂 天 幕 的 3 面墙体离地 3 0 c m 高 处 ,均匀布 置有 2 个 视频 插座 、 3 个 卡侬式 话筒 插座 和3 个卡侬式 音频插座 ,可 以方便 电视 工作人 员在各 个 不 同位 置 的操 作 。每个 视音 频 插座 至跳 线 板采 用 1 条线缆 ,中间不得 中断 ;演播室 内的摄 像机线 不需 要入 管槽。
广播电视工艺工程的常见问题及监理处理方法
{ 人 工 切 换 f 导 譬 相 } 事 故 发 生 后 , 停 电 时 间 较 长
然而 ,这 种认 同毕竟  ̄ l l N i l 开 始 ,前期 大量 从表 1 可 以看 出 ,无论 A T S 切换还是人工切
工程 的管理 并非 十全 十美 ,导 致部 分广播 电视 换 ,均有 延时效 应 ,尤 其是 ATS 切换 系统 ,还
工 艺系统 存在缺 陷 。据 我们 统计 ,工艺 系统施 有可能 保护锁 定 ,导 致 无法切换 ,这些 问题 必 工过程 中 ,有4 大 常见问题 是施工过程 中的老大 将导致 系统停止运行 。 难 问题 ,这些 问题 经常 困扰 着建 设单位 、系统 广 播 电视 工 艺 系统 对 用 电 的 需 求 不 尽 相 集 成单位 和 系统 使 用单位 。下面 结合 工作 经验 同 ,部 分对 供 电的稳定 性要 求十分苛 刻 ,系统
s u p e r v i s i on
“ 稳 定” 。为保证 系统 的可靠稳 定 ,广播 电视 工 艺 系 统 一 般 都 采 用 双 路 供 电 ,甚 至 三 路 供 管 理一般 都 由建设单 位 自主进行 ,很 少聘请 监 理单 位进行 管理 。最近 几年 ,由于 国家对 建设 电。电源之 间的选择与切换 ,有3 种 方式 :S T S 工程规 范化 管理 力度 的加 强 ,以及 广播 电视工 开 关切换 、AT S 开 关切换 和人 工切换 。各切换 艺 系统聘请 监理 后规 范化管理 的示 范作 用 日益 方式 的优点 、缺点详见表 l 。 显现 ,越 来越 多的建 设单位 开始认 同聘 请监理 表1 :三种切换优缺点对 比表 厂_ 一 T——~ ] 单位对广 播 电视工艺 系统施 工进行 监理 这种 方 式 。从全 国的 形势来 看 ,广 播 电视 工 艺系统 施
广播电视工艺接地系统浅析
( 1 )安全接地 。 安 全接地指将 电器设备的外 壳与大地相连 ,当设 备 因绝缘 出现 问题 而使 机 壳带 电时 ,促使 电源 保 护
电路 动作 切断 电源 ,保护 工 作人 员安全 。
应 用 到弱 电系统 中 ,并 在先 进 电子设 备 中得 到广 泛
的应 用。通常说 的 “ 接地 ”指在 系统与某个 电位基准
原 则 上 , 以 上 几
种接地应 当分别设置 , 不 能在 一 个 电路 里混 合使 用 。
2 . 3 屏 蔽接 地 的分 类
静 电屏 蔽 ,通 常
使 用完整 的金 属屏 蔽
体 将 带 电导 体 包 围起
图 1 内蒙古广播影视数字传媒 中心工艺接地系统 示意图
何丽 嫒 内蒙 古广 播 电影 电视 局 四子 王旗 0 7 8台 助 理 工 程 师 白宇 栋 内 蒙 古广 播 电影 电视 局 8 4 1 台 助 理 工 程 师
1 3-
-
内蒙 古广播 与 电处 ( 屋顶 、烟 囱顶部 )设 置避雷针 与大地相
连 ,保证 设备 和人 员的安 全 。
内蒙古广播与 电视技 术 2 0 1 3年 第 3 0 卷 第3 期 1 3 ~l 4
广 播 电视 工 艺 接 地 系统 浅 析
王红叶 ’ , 何 丽媛 , 白宇栋
1 . 内蒙古广播 电影 电视局 直属 台技 术部 内蒙古 呼 和 浩特 市
2 . 内 蒙古广播 电影 电视 局 四子王旗 0 7 8台 内蒙古 四子 王旗
其所担负 的全社 会 “ 第 三大众传播媒介 ”任务 ,决定
了 它有 其 自身 的特 点 和工 艺流 程 。工艺 接 地技 术在 该 工程 中起 着 非常 关 键 的作 用 ,工 艺接 地 系统 性能
OLED屏幕工艺及色彩原理简介
OLED屏幕工艺及色彩原理简介引言9月16日星期五16:00玻璃屏幕(OLED)01 02工艺简介色彩原理目录CONTENTS➢主要原理开关(控制像素亮/暗)单个像素点偏光层触控层玻璃盖板(保护层)➢主要工艺主要以玻璃作为基底,通过CVD/Sputter/刻蚀/退火/光刻等工艺,制备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作为显示屏幕的背板电路,控制单个像素的开启/关闭。
在阵列来料基板上面进行有机染料蒸镀,形成红绿蓝等不同颜色的像素区域,然后通过薄膜封装,对有机材料进行保护来隔绝水氧。
将蒸镀封装后的屏幕进行切割,形成单个cell ,然后邦定芯片和FPC ,再进行偏光片、触控等功能性模组的贴合,最后进行电学、外观形貌检测,成品入库。
Glass(玻璃基板)LTPS-TFT(背板电路)OLED(有机蒸镀)TFE(薄膜封装)模组层(TP/Pol)➢Array (阵列段)Glassa-Si CVD ELAPEP CVDSPUTTERIon Dope SPUTTER 栅极离子注入源/漏极非晶硅沉积结晶化图形光刻栅绝缘层像素定义层PEP ⚫非晶硅(amorphous silicon α-Si )又称无定形硅;⚫设备主要是CVD ,主要原料:单硅烷(SiH4)、二硅烷(Si2H6)、四氟化硅(SiF4);⚫在玻璃基底上制备a-Si 。
➢Array (阵列段)GlassP-Si CVD ELAPEP CVDSPUTTERIon Dope SPUTTER 栅极离子注入源/漏极非晶硅沉积结晶化图形光刻栅绝缘层像素定义层PEP ⚫由于非晶硅材料(a-Si )的电子迁移率只有0.5~1cm 2/V·S,而P-Si 电子迁移率可达50~200cm 2/V ‧S ;⚫通过ELA (Excimer Laser Annealing )将a-Si 转变为多结晶形态的LTPS ;➢Array (阵列段)CVD ELAPEP CVDSPUTTERIon Dope SPUTTER 栅极离子注入源/漏极非晶硅沉积结晶化图形光刻栅绝缘层像素定义层PEP ⚫通过光刻和刻蚀工艺,在基底上根据电路制备出相应的图案;⚫PEP :Photolithography and Etching Process ,光刻和刻蚀工艺。
GY 5062-1998 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转播)台(站)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转播,台+站,设计规范())*-$.-$/发布())*-(&-$(实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转播"台!站"设计规范*总则*0&0*为了使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转播"台!站"1以下简称台!站"2的工程设计做到技术先进3经济合理3安全适用3确保质量4制定本规范5*0&0(本规范适用于发射机单机功率为678!含678"以下的新建中3小型台!站"工程的设计5改建3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5*0&0/台!站"工程的设计必须依据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议书3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5采用本规范进行台!站"工程的设计时4必须保证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机的运行技术指标和服务区域的技术要求4并根据地理3地质3气象等条件进行4做到技术先进3经济合理3安全适用5*0&09台!站"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和财力3物力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5台!站"的建设应统一规划4可一次建成4也可分期建设3逐步完善5*0&0%台!站"工程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4还应符合国家3地方和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等规定5 (房屋建筑设计(0*建设规模和占地面积(0*0*台!站"的建设规模按发射机装机总功率之和分为三类:第一类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机装机总功率在;78以下!不含;78"<第二类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机装机总功率在;=;>78!含;784不含;>78"<第三类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机装机总功率在;>78以上!含;>78"<各类台!站"的建筑规模为电视发射按;=?个频道3调频广播发射按;=@个频率设置5(0*0(台!站"的工艺技术用房3辅助技术用房的建筑面积和标准4按A调频广播3电视转播台!站"建设标准B确定5行政办公用房3生活服务设施用房和职工住宅建筑面积与标准4应根据定员编制人数按国家及地方的现行有关标准确定5(0*0/发射机室的建筑面积以单台主机和备机需要的建筑面积为标准4凡多台发射机在同一机房时4发射机室总的建筑面积为各套节目主机和备机所需的建筑面积之和5发射机需要建筑面积具体规定见表C0;065表(0*0/发射机需要建筑面积规定序号发射机单机功率!78"主机建筑面积!D C"备机建筑面积!D C";>06及以下6>;EC;46@>6>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实施;D E3F7!G#H H I!"#"$自立天线塔场地占地面积规定见表%"&"’(拉线式桅杆塔的占地面积可参照有关标准确定(表!"#"$自立天线塔场地占地面积规定序号天线塔本身高度)*+占地面积)*%+&,-%--%.-/--/&--0--’&%-1--0&0-2--!"#"3若需要在地面架设卫星广播电视接收天线时4天线直径为/5,*的单副天线占地面积为0-5 &--*%4天线口径大的按上限控制4天线口径小的按下限控制(每增加一副天线时4按同类型天线占地面积的,-6计算增加的面积数(卫星接收天线场地总占地面积为各副天线占地面积之和(!"#"7台)站+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应符合8广播电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9建标:&22.;&.号的规定(!"!一般规定!"!"#台)站+的建筑可为砖混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4房屋的耐久年限不应小于五十年(工程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防震要求应按<=>&&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9的有关规定执行(!"!"!台)站+房屋的防火设计4应按<?//8广播电视工程建筑设计防火标准9的有关规定执行( !"!"@台)站+应设置围墙(围墙的高度离外侧地面不宜低于%"’*(!"!"$对于高山A高寒地区的台)站+4房屋建筑设计应采用相应的保温A防潮A防冰冻等措施4应设双层门窗和封闭式外走廊(!"!"3台)站+生活区的建设地点可根据所在地的具体条件选择(对高山台)站+4生活区应选择在市A县等居民集中的地方(!"@平面布置!"@"#台)站+房屋建筑应分为业务区和行政生活区两部分(在进行总平面布置时应在满足技术要求和方便工作的前提下4力求布局紧凑4尽量节约用地(!"@"!业务区房屋可分为发射技术用房和辅助技术用房(技术用房的平面剖面布置应符合广播电视播控和发射工艺流程4便于维修和保证工艺设备运行安全可靠4特别是发射机室要尽量靠近天线塔4或把发射技术用房建在塔内4以便缩短馈线长度4减少馈线传输损耗(!"@"@变电站和发电机房应独立设置(高山台发电机房应利用地形或采取其他隔声措施4防止噪声对技术用房的干扰(!"@"$有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又有微波传送的综合台)站+4房屋布局要合理4防止相互间的干扰B辅助技术用房可根据情况综合设置B微波天线可与电视调频广播发射天线共塔(!"@"3对于无人值守的小功率转播站4房屋平面布置应特别紧凑4辅助技术用房可以更为精简(在防火和防盗方面应有相应的保证措施(!"@"7机房设备布置维护间隔应符合下列要求C%F G C H I+J-K K L!机面与墙之间的走道净宽不小于"#$%机背与墙之间的走道净宽不小于!#$"机侧与墙之间的走道净宽不小于&’(#$)机列侧与机列侧之间的走道净宽不小于!#*+’,房屋建筑技术要求+’,’-发射机室建筑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发射机室建筑净高应根据发射机要求的高度确定/室内最高设备距顶棚不小于!#/对于小功率发射机/发射机室净高也不应小于"’%#/地面标准荷载为)&&&01#%$%机房室内温度为!%23"%2/相对湿度宜为(&4以下$"机房与天线塔分开设置时/机房基础与天线塔基础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在设计时应考虑荷载传递影响和从铁塔落下的冰凌对房屋和馈线系统的影响$)要设计交流供电的电缆通道和馈管5线6的出口/发射机房7微波机房和相应的控制室之间应预留音频7视频电缆和控制电缆通道*所在通往室外的沟槽7孔洞在穿墙处要用阻燃材料填塞或加装较密的金属网$8应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设置通风7采暖或空调系统/设计标准按国标9:;!<=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门窗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要有纱门/纱窗/能防虫7防尘7防蚊蝇进入室内*+’,’+控制室建筑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为了监视和维护方便/调频和电视控制室应紧靠发射机室/并设置观察窗$%控制室内噪声不大于?&@:5A声级6$"室内温度应为%&23"&2/相对湿度为(&4以下*+’,’B机房屋顶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应采取适当隔热和保温措施$%当天线塔基座设在屋顶时/屋面应按上人屋顶设计/其结构设计必须考虑天线塔架重量及风荷载等因素*屋顶构造有利于塔架的安装架设和防雷接地/并有防止水渗漏措施$+’,’,风机室必须做减震和隔声处理*冷却通风机传入控制室或发射机房内的噪声不应大于?&@:5A 声级6*+’,’C有微波传送任务的台5站6应设微波机房7蓄电池房和调碱5酸6工作室*这些房屋建筑技术要求应符合9D;"!=广播电视微波站5台6工程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B天馈线及天线塔B’-天馈线的设计要求B’-’-调频或电视发射机天线的副数7各副天线的型式和增益7应根据技术规划7覆盖要求和地形地貌进行确定*B’-’+天馈线系统的技术指标应符合9D1E8&8!=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天线馈线系统技术指标>中相应条款的要求*B’-’B馈线系统必须采用馈线卡进行固定/使馈线自身平直/馈线最短7拐弯最少/天线塔到机房"@A52B’C%D D E之间以及其他悬空地段!应设计馈线支撑装置"#$%$&应根据馈线系统的要求!设计馈管自动干燥充气设备"#$’天线塔的设计要求#$’$%天线塔的高度和结构形式!应根据上级广播电视部门的技术规划(发射天线的设计要求!当地的地形(地貌等情况而定"应能支撑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因广播电视事业发展需要安装的全部天线"#$’$’天线塔的结构设计应按)*+,-钢塔桅结构设计规程.的规定执行"#$’$#天线塔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供上下塔用的安全梯子(扶手和操作平台/应有夜间照明设施/天线塔应根据要求配置航空障碍物标志灯"#$’$&天线塔桅防腐设计应按照)*01-广播电视钢塔桅防腐蚀保护涂装.中有关技术要求执行"&工艺设备&$2$%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3转播4播台3站4主要设备有电视发射机!调频发射机!发射机配套设备!视频音频信号处理设备!播出控制设备!节目源设备和测试维修仪器等"&$2$’主要设备及仪器应根据需要播出的节目套数!按照相关的设备配备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配置"各种主要设备应是国家定型产品!并具有合格证书和入网认证书"&$2$#每套电视或调频广播节目配备相应的发射机两部3用一备一4!其功率和频率由技术规划确定" &$2$&应设计可靠的自动播出控制和监测系统!并具备自动开关机和倒备机功能"&$2$5每套电视或调频广播节目应配备两路节目传送设备"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站设备(微波设备和光缆(同轴电缆等节目传送设备的技术参数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技术要求"5供电系统5$%一般规定5$%$%台3站4的电力负荷属一级负荷!其供电系统应有两路独立电源"高山台3站4若采用两路独立市电电源有困难时!可采用一路专用市电电源和一路自备电源"5$%$’供电系统设计!应按)67887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及)6+71-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中有关规定执行"电源功率容量宜为工艺和生活用电计算功率的,$1:9$8倍"机房用电必须与生活用电分开!以避免相互影响"5$%$#负荷在,8;<以上或是独立的高山台3站4其输电线路较远时!应设置变电站"5$’机房设备专用供电系统5$’$%机房设备应采用专用供电系统"由变电室至机房的供电线路宜采用直埋式电缆3一主一备4" 5$’$’各技术用房应设置998=或>?8=配电屏或配电箱!配电屏3箱4至各技术房间的电缆线截面!应根据用电设备的用电量确定!并根据设备启动电流的不同!留有相应的余量"墙壁应设置供测试仪178"9/$:(;;<器或维修照明用的电源插座!电源插座距室内地面高度根据不同用途确定!"#$#%当主用电源发生故障时&应能自动切入备用电源’当主用电源恢复正常供电后&用手动方式切回主用电源!"#%照明系统"#%#(主要技术用房及主要通道应设事故照明灯!"#%#$机房的正常照明&宜采用白炽灯或其他不易产生电磁辐射的光源&照度不应小于)*+,-! "#%#%发电机室正常照明可采用一般照明&严禁使用普通荧光灯!"#%#.蓄电池室照明应采用防爆安全灯&灯位不应布置在蓄电池组的正上方!/防雷和接地系统/#(接地系统的设置/#(#(台0站1的接地系统由防雷接地&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组成!各种接地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共用接地体或者分设接地体!/#(#$防雷接地系统由雷电接受装置0接闪器12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技术用房离天线塔较近属塔避雷装置保护范围时&技术用房与天线塔共用一个防雷接地系统’如果技术用房不在天线塔避雷装置保护范围内&技术用房应单设防雷接地系统!/#(#%发射机房设置在天线塔内的台0站1或设置在高层建筑0广播电视中心大楼1的台0站1&工作接地2保护接地与防雷接地应合用一个接地装置!严禁把防雷接地引线穿越机房&要用多于两根专用防雷接地引线将接闪器直接和接地体相接!/#(#.技术用房与辅助技术用房&应合用一个接地系统!若房屋之间距离太远或在地形上合用一个接地系统有困难时&辅助技术用房可另设接地系统!/#(#"一个接地系统的接地装置不应少于两组&两组接地装置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宜小于3+4!/#$接地网和接地电阻/#$#(根据台0站1所处的地形2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布置&因地制宜的设计接地网形式和埋设方法!接地网应围绕天线塔或建筑物做成闭合环路&同时增加由环路向四周辐射的接地体&以均衡地电位&接地网要不少于四处与塔座或建筑物的基础钢筋焊接’对于多雷电的高山台0站1&为确保人身安全&在机房基础中应设计和安装均压地网’接地体埋深不应小于)40冰冻地区应在冻土层以下1’对于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台0站1&可用改良接地体周围土壤&或填充高效降阻剂等办法&使其满足所要求的接地电阻值! /#$#$天线塔接地系统2技术用房和辅助技术用房的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分别不应大于35!若地层结构复杂&接地电阻不应大于65!/#$#%当工作接地2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合用一个接地系统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5!当难以达到这个要求时&可将允许值放宽到35及以下!/#%防雷措施/#%#(天线塔顶应设置雷电接受装置&使各副天线和技术用房位于雷电接受装置的保护范围内!有塔楼的天线塔&在塔楼部位应敷设人工避雷带!*C D3E!$F8G G H!"#"$馈管的上下两端应可靠地接地%各种电缆的金属外皮和各种金属管在发射机房进口处应与接地体连接&!"#"#在发射机房内应围绕机房敷设环形接地母线&发射机房内各种电缆的金属外壳%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所有不带电的金属构件%均应以最短的距离与环行母线作可靠的连接&发射机房接地母线应至少通过两条预埋的接地扁钢与室外接地体焊接&!"#"’房屋建筑的防雷按()*++*,-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有关规定执行/联络电话线和音0视频信号线的防雷%应按()1,2-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3电力线路和设备的防雷%应按4516-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供电线路的防雷要采取综合的防雷措施&7供水0道路和通信7"8供水7"8"8位于或靠近城市9镇:的台9站:水源的选择%应优先利用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当不能利用城市的给排水系统时%需设计独立的给排水系统和贮水池&7"8"$供水量按生活用水%设备用水和消防用水的要求确定&7"8"#生活用水的水质应符合()*,;2-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7"8"’台9站:内的生活污水应处理后再行排出&7"$道路7"$"8独立建设的台9站:%当需要自建专用公路与已有的公路网连接时%公路标准按()1<<-厂矿道路设计规范.的;级单行公路标准设计&7"$"$因受地形或经济条件限制的小型高山台9站:暂不能自建进站的公路时%可修建人行道路%也可采用客货两用空中索道或其他方式&7"$"#台9站:内主要道路路面宽度为=>;?%人行道路路面宽度为@><?&路面材料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7"#通信7"#"8台9站:一般宜设<+门以下的电话交换机%并与附近邮电局9所:的电话联网&7"#"$不能与邮电通信联网的高山台9站:%与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应设直通电话一部%若架设电话线路困难%还可采用无线电话的接转方式&附加说明A本规范主编单位及主要起草人名单主编单位A湖南省广播电视厅主要起草人A刘怀吉B456789:;<<=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转播"台!站"设计规范编制说明#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转播"台!站"设计规范$%是根据原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下达一九九四年广播电影电视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广发计字’())*+(,-号"的要求%由湖南省广播电视厅负责编制的.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遵循国家及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按照既适当考虑技术进步与事业发展的需要%又从实际出发%使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的原则%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实践经验.本设计规范征求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厅!局"的意见%于一九九七年十月召开全国行业标准审查会审查定稿.本设计规范共分七章/总则%房屋建筑设计%天馈线及天线塔%工艺设备%供电系统%防雷和接地系统%供水&道路和通信.本设计规范系初次编制%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到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计划财务司!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0号%邮编/(--122"%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1年2月3=>5%?)@#A A B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转播"台!站"设计规范条文说明#总则#$%$#本条是对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转播"台!站"&以下简称台!站"’工程设计的原则规定(#$%$)本设计规范主要是根据*调频广播+电视转播台!站"建设标准,制定的-该标准.不适用于/012以上的高山转播台!站"的建设3(所以本设计规范不适用于电视+调频广播发射机单机功率为/012!含/012"以上的高山台!站"工程的设计(本条说明了本设计规范的适用范围(#$%$4台!站"的建设在步骤上一般应坚持统一规划+同期建设的原则-以提高社会效益和投资效益(不具备同期建设条件的台!站"可采用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完善的办法进行建设(#$%$5台!站"工程设计涉及的内容多-技术面广-本设计规范主要是根据广播电视发射技术要求-提出了土建与工艺方面的设计要求(在进行台!站"工程设计时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必须遵守国家+地方和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等规定-以确保工程质量()房屋建筑设计)$#建设规模和占地面积)$#$4表6$/$7中所列的是金属结构的自立塔的占地面积(此种塔占地面积较小-造价适中-比较适合各类台!站"使用(在一些潮湿多雨的特殊地区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塔8在地广人稀的地区也可采用拉线式桅杆塔()$)一般规定)$)$5生活区和技术区分开建设-有利于安全保卫工作(高山台!站"的生活区应建在市+县等居民集中的地方-以利于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9平面布置)$9$)根据台!站"服务区域的要求和台址分别位于山区+丘陵+平原+城市+海岛等不同情况-发射机房和天线塔可按下列组合方式选择:/平房!或楼房"与独立架设的天线塔组合86高屋建筑物!如广播电视中心大楼"顶上安装天线塔8;机房和天线塔一体化-即机房建在塔内()$9$4兼具旅游及其他功能的综合利用的台!站"的总体布置-应在满足专业技术要求的同时-也要满足旅游和其他方面的要求()$9$5大多数无人值守的小功率电视和调频转播站一般设在交通不便和气候恶劣的山上-建设施工和日常维护均有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机房宜采用防火和密封性能好-不易变形的建筑材料-以增强防火和防盗功能-确保安全播出(<A B(2C!D$E E F!"#房屋建筑技术要求!"#"$所有通往室外的沟槽%孔洞在穿墙处要用阻燃材料填塞或加装较密的金属网&以防止鸟%蛇%老鼠等动物进入机房&造成短路或咬断电线’!"#"(提倡采用免维蓄电池作微波设备的电源’使用免维蓄电池作微波设备电源的台)站*&可不设调酸)调碱*工作室’+天馈线及天线塔+"$天馈线的设计要求+"$"$有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又有微波的台)站*&微波天线可与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天线共塔架设&各副天线的布置按场形要求确定’+"$"!天馈系统所选用的接插件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接头应密封良好’+"!天线塔的设计要求+"!"$天线塔的设计应能支撑今后一段时期内因广播电视事业发展需要安装的全部天线’此条要求是参照,-./0广播电视微波站)台*工程设计规范1的要求提出的’#工艺设备#"2"$常用的测试维修仪器&应根据相关的技术要求和实际情况配置’建设时经费困难不能一次配齐的仪器&也应该逐步完善&以保证优质安全播出’#"2"!配备自动控制和自动监测设备&实现无人值班&可以提高安全优质播出水平’(供电系统("$一般规定("$"!技术设备的交流供电电源应满足3电压44567/58&.9567/58&频率):57/*;<’技术设备电源应按其要求配置稳压器’对稳压器的要求&额定容量不小于最大总用电量的/":=4倍&当输入电压为/95=4:56时&输出电压为44567:6’("$"+高山台)站*的交流电源大部分从附近的变)配*电所)站*引来&采用的高压等级为>?6或/5?6’("!机房设备专用供电系统("!"$为保证发射台正常工作&机房设备必须采用专用供电线路&即不能在专用供电线路上任意加挂负荷’由变电室至机房的供电电缆可敷设在电缆沟内&也可直接埋设’("+照明系统("+"$事故照明是指正常电源中断而发电机)或备用电源*尚未供电之际&暂时由事故照明灯照明’@67!8&09’::;!"#"#发电机室禁止使用普通的荧光灯$但可使用无频闪电子镇流器的荧光灯%&防雷和接地系统&"’接地系统的设置&"’"’防雷接地系统由三部分组成()雷电接受装置(直接或间接接受雷电的金属杆$如避雷针*避雷带*消雷器及避雷器等+,引下线(雷电接受装置与接地装置连接用的金属导体+-接地装置(接地线.网/的接地体的总和%&"0接地网和接地电阻&"0"’铺设环形和辐射形接地体是用来均衡地电位$减小跨步电压$以达到安全保护的目的%利用盐*木炭*粘土的混合物来改良接地体周围土壤$以降低接地电阻%在高电阻率地区可采用高效降阻剂来降低接地电阻%&"#防雷措施&"#"’应根据台.站/所在地的地质条件*雷电活动规律和建筑物的具体情况确定防雷措施% &"#"#对于多雷电的高山台.站/$房屋的门窗须设防雷接地网$且应以最短的距离与接地体作可靠的连接%&"#"!雷波冲击波经供电线路侵入而损坏机器设备的事故较多$因而应加强供电系统中的防雷措施%高山台.站/高*低压供电必须用电缆线引入$台外架空供电线路应保证离发射技术用房,1123114以内采用电缆%架空线路经过雷电频繁活动区的地区应敷设避雷线%在电杆上设置避雷针或管型避雷器作为进线保护段%电力变压器的高*低压侧应分别装设避雷器%进入机房的电力线应在两端装设低压阀型避雷器或安装高能浪涌电压抑制器%5供水*道路和通信5"’供水5"’"’远离城市的台.站/需设置独立的供水系统%高山台.站/的供水管网在火灾时一般都不能按消防需要的水压*水量供水$所以必须自建贮水池%5"0道路5"0"’因建设*维护和生活等需要$独立建设的高山台.站/应有专用公路与已有的公路网连通%5"#通信5"#"’为便于管理和安全播出$台.站/应有一部或多部电话与邮电通信网连通%台内还可视情开设小型电话交换机$以保证台内值班和维修工作的需要%1)。
六安市广播电视塔结构设计
0 引言广播电视塔属于塔桅结构,进入20世纪,随着无线电广播、通信和电视的发展,塔桅结构的应用也多起来[1]。
最初,架设天线的杆塔基本上是木桅杆,近年来,由于钢结构塔与木桅杆相比具有造价低、工期短、抗震性能好、造型多样的优点,钢结构塔越来越多地取代木桅杆而成为首选的建塔方案[2],钢塔的造型主要就是通过钢塔的结构来体现,所以钢塔造型的变化与钢塔结构形式更具有直接关系,它们两者之间有一种相辅相成的。
因而如何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是电视塔结构设计的首要问题。
结构设计是在结构的可靠性与经济之间,选择一种合理的平衡使所建造的结构能满足各种预定功能要求的过程。
而结构的可靠性主要是保证结构变形、强度和稳定等各项指标[3]。
结构的动力(地震、风荷载)性能研究,是结构工程研究的重点,塔桅结构其特点是高度对横截面尺寸比例很大、横向水平荷载起决定性作用,而水平荷载中风荷载又是塔桅结构的主要荷载、风荷载与结构高度、横截面尺寸、结构形式等有关[4],张红光[5]等从振动传感器的测试数据入手,结合结构的动态特性来分析结构抗风中的风荷载,何敏娟[6]等将结构加速度峰值响应和位移峰值响应作为抗风性能的评判标准进行高耸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风设计概率评估。
同时,地震是一种剧烈的地壳运动,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不确定性,发生前没有先兆,破坏突然,因此,电视塔建设时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7]。
曹宏[8]等通过慎重考虑构件节点与支座的连接强度来进行抗震,何天森[9]等通过对结构改建及加固来进行抗震分析。
钢管连接有多种形式,法兰连接方式对于现场施工较为方便,正因为这一特点,法兰成为塔桅结构中钢管连接的主要形式。
对于受力较小的构件,用无加劲肋的法兰连接就可满足受力要求。
无加劲肋法兰焊接工艺简单,利于工业化生产。
但随着拉力的增大,法兰盘厚度增大非常显著。
而有加劲肋法兰可减薄法兰盘厚度,从而节约钢材。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而钢材价格不低。
某广播电视大楼工程的声学改造
某广播电视大楼工程的声学改造仇宇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摘 要: 广播电视大楼工程对噪声控制有特殊的要求。
通过某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噪声超标问题, 利用倍频 带声压级的测试数据作为指导, 分析空气传声和固体传声在噪声中的比重, 并分别利用消声, 隔声及隔振等多种 手段对建筑进行了声学改造。
最后, 对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关键词: 演播室 噪声控制 倍频带声压级 消声 隔声 隔振Acoustical Construction Scheme of Radio and TV Studio BuildingQIU Yu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Co.,Ltd.Abstract: The radio and television building projects have special requirements for noise control.The noise problem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one radio and television studio building was ing the test data of the octave band sound pressure level,the proportions of airborne sound and solid state sound in noise were analyzed,and the acoustic re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was made using various methods such as noise reduction,sound insulation and vibration isolation.Finally,the problems found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was summarized.Keywords: studio,noise control,octave band pressure level,noise elimination,sound insulation,vibration isolation收稿日期: 2017925作者简介: 仇宇 (1985~), 男, 硕士, 工程师;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 (310028); Email:403640863@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该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8476m 2,其中地上建筑面 积为23242m2 , 地下建筑面积为5234m 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说明书本卷文件为莱阳市广播电视中心工程广播电视工艺施工图设计。
本设计包括:工艺系统设计,工艺设备布置图,工艺管沟道图,制播网管道布线图,主要设备一览表,部分安装材料表。
1设计依据1.1、《莱阳市广播电视中心建设工程设计合同》1.2、《莱阳市广播电视中心工程设计任务书》1.3、《莱阳市广播电视中心工程设计收资答复》1.4、中广电设计院《莱阳市广播电视中心工程方案》1.5、遵循的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与标准:a.广播电视工程设计图形、符号及文字符号标准(GY/T5059~97): b.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c.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d.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6B/T5031-2000): e.省辖市级广播电视中心建设规范(GY24—84):f.广播电视中心技术用房内环境要求及条文说明(GYd43—90):2莱阳广播电视中心的任务莱阳广播电视中心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是制作和播出广播电视节日,同时还要进行节日的传输、对外进行各种形式的节日交换。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为莱阳地区人民群众提供各类喜闻乐见的广播电视娱乐节口。
莱阳广播电视中心具备以下能力:1.电视台.白办4套节目。
2.广播电台自办1套节目。
3.进行网络化的节目制作、播出和对社会的多媒体服4.具备制作电视和广播节目所需的主要技术用房。
3工艺用房的设置和功能根据莱阳广播电视中心的上述任务,按照电视自身特点及工艺流程,本着高质安全、科学有效的原则,将莱阳广播电视中心电视台部分的功能分解成电视台节目制作、后期制作、节目播出、以及节目传送等几个部分,这几部分即相互独立,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电视台节目制作用房包括一套大演播厅、一套专题小演播室和一套新闻演播室以及配套用房等,这些演播室主要用于电视综艺、专题和新闻节目的录制。
所有演播室的节目信号都可送到专用电视制播网保存以便后期编辑制作,同时所有演播室都可进行节目直播。
一层的电视电话会议室是进行中型视频会议的场所,可实现远程视频会议和本地会议幻灯、视频播放功能。
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包括配音室、编辑机房、审看室、制作中心、节目包装室、电视台制播网中央机房等技术机房。
各个技术机房可以通过制播网调用所需的节目素材,并将编辑加工好的节目通过制播网存储到该机房的硬盘阵列中。
’位于主楼三层、四层的卫星收录机房用于收录中央及各省市地区的卫星电视和广播节目,并可根据需要自动收录保存。
电视台所有播出的电视节目信号均以硬盘播出为主,录像机作为应急备份。
在制播网络上传输的信号均是以MPEG一2和MPEG一4形式压缩的数字视音频信号,其他的传输数字视音频信号均是SDI音频嵌入式的数字视音频信号。
位于主楼四层的总控室、播出控制室和数据变换机房等技术用房是莱阳广播电视中心节目播出和调度所在地。
位于十六层的微波机房用于广播节日的发射传送以及本地实况转播信号的接收。
地下一层的电缆终端室用于连接国家干线SDH网、由山东省SDH网以及本市有线电视网络。
四层的有线电视传输机房是莱阳市有线电视网络的中心机房,负责接收转播中央、省、省内各地电视广播节目并向市区有线电视网传输,同时将本中心自制的4套电视节目、l 套广播节目传送到国家干线网、省网和市有线电视网。
主楼四层的汇聚机房负责连接INTERNET以及电信网络,实现网络广播电视服务、电视电话会议信号传送以及节目自动收录功能。
广播电台的技术用房全部集中在主楼四层,配备两套直播室、一套语言录音室、一间审听室、一间编辑复制室和100平米广播中心(广播总控)一间。
建成后该广播电台可播出1套自制节目同时收录至少6套外来广播节目信号,同时为适应将来节目播出能力的发展,该广播中心可发展到同时播出两套自制广播节目的能力。
莱阳广播电视中心内电视台各个分区之间的信号关系,以及各技术房问之间信号关系和工艺流程详见广播电视总系统图(T- 001)。
3.1电视台节目制作系统为了完成电视节目的录制任务,本中心设置了一套大演播厅、在主楼二层设置专题小演播室一套、新闻小演播室两套。
本设计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按国内及国际本行业的现行情况设置了相应的技术辅助用房;与演播室相配套的房问有化妆、候播、布景存放等。
这些演播室根据用途不同配备了不同的设备,并且都与制播网相连,录制的节目素材信号可以直接上载到制播网上,存储到数字媒体资料库中,也可以录到录像机磁带上,可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大演捅厅可以作为中型文艺节目和综艺节目,亦可作为巾大犁会议场所。
该演播室设计配备至少5个视频通道,具备节目录制功能,同时也预留了节目直播通道。
在现场录制的节目可直接通过专用网络传送到四层的制播网中心机房存储。
系统设备的配备情况详见大演播厅视频、音频、扩声系统图(T 002、T 003、T 004)。
一层电视电话会议是进行中型视频会议的场所,可实现远程视频会议和本地会议幻灯、视频播放功能。
该会议拳室的控制室通过计算机网络与阴四层汇聚机房连接,可将会议视频信号通过国际互联网络或者电信网络进行远程视频会议。
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图详细(T 005 T006)。
二层的专题小演播室和新闻小演播室在工艺系统配置上非常相似,配备至少2个视频通道,具备节目录制功能,同时具备节目直播功能。
新闻演播室需另配备两套提示器。
两个演播室都配备有具备网络接口的硬盘录像机,可将节目文件直接传送到电视制作播出专用网络,共后期编辑和播出使用。
小演播室视频及音频系统详见系统图(T007、T 008)。
演播室tally系统通过指示灯与摄像机、录像机、监视器等设备的节目信号通断联动,向演播室导演实时反映节目制作情况,是演播室导演室必不可少的系统之一,新建的莱阳广播电视中心内各个演播室都需要配备该系统。
详见演播室Tally灯控制系统图(T 009)。
3.2电视台后期制作及制作播出网络系统新建的莱阳广播电视中心配备有l间小型配音室,这种配音室可进行单人语音录制,对于大段独自、解说性语音的录制非常有效,小配音室将作专门的隔声处理。
每个小配音室配备一台小型调音台及配音工作站、CD播放机、MD录音机等必要设备。
系统图详见(T 010)。
新建的莱阳广播电视中心在二层设置有一间制作中心,在三层配备有一问约250平米的编辑机房、1间节目包装办公室,这些机房主要用于电视节目的后期编辑。
节目的后期制作主要采用最新的网络化非线性编辑,配备各类专业视音频工作站,可完成包括非线性剪接、节目包装、字幕制作、三维动画制作,特技制作等功能。
非线性编辑网络采用千兆以网加FC光纤网络并行方式,与四层电视台制捅网中心机房相连。
另外演播室录制的节目也可保存到电视台制播网中心机房的硬盘阵列上,供编辑使用。
为实现制作播出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该网络与位于播出机房的硬盘播出服务器连通。
为实现INTERNET网络视频服务和卫星自动收录功能,在汇聚机房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服务器,与制作播出网络连接,实现与外界的数据通讯连接。
为适应未来电视中心媒体资产技术发展的需求,可将三层的发展用房预留为将来媒体资产库用房。
该制作播出网络自成体系,与全楼办公自动化网络相互独立以保证节目制作播出的安全。
整个制作播出网络包括各类编辑工作站、审看工作站、配音工作站、服务器、硬盘阵列、硬盘播出服务器以及相应的软件,如网络管理系统、分布式运算系统、节日包装系统、非编系统、后期合成、自动播出系统等。
系统图详见(T 011)。
3.3卫星收录系统新建的莱阳市广播电视中心在电视电话会议室屋顶配备3套直径4.5米C波段卫星接收天线和3套直径2.4米Ku波段的卫星接收天线。
在主楼四层配备有一间卫星接收机房,具备接收至少60套卫星电视节目、10套广播节目的能力。
该卫星接收机房负责将接收到的节目信号发送到三个机房:将60套电视节目传送到有线电视传送机房、16套电视节目传送到四层的数据交换机房(总控机房)、10套广播节日传送到五层广播中心(广播总控室)。
随着业务发展的需求,卫星接收的节目数量可逐渐增加。
由于甲方未提供需接收节目的卫星名称,本卷设计在电视电话会议室顶层预留了6套卫星天线的安装位置和电缆通道,使用方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卫星。
系统详见(T 012)。
3.4电视自动播出系统本中心电视台的节目播出采用硬盘自动播出系统,配备两套多通道硬盘播出服务器,放置在播出机房,可以完成4套电视节目的自动播出任务,播控工作站可根据节目播出单自动控制录像机、播出视频服务器等节目源设备。
两台录像机可作为播出备份也可作为节目上载使用。
自动拷贝_l:作站可定时按照节阿单控制硬盘播}十I服务器从电视台制捅网中心机房的硬盘阵列拷贝成品节目。
此外,这两套硬盘播出服务器可接收来自总控矩阵的四套节目信号用于上载。
四套不带台标和字幕的节目信号分别传送到四个播控台上完成播出前的最后处理并送到数据交换机房完成四套电视节目的最终播出。
系统图详见(T013、T014) 3.5电视播出总控机房系统本中心总控系统配备一间数据交换机房和一间总控室。
数据交换机房用于放置各类矩阵主机、帧同步机、视频分配器、测试信号发生器等设备。
总控室用于放置切换面板、j监视器以及各种测试仪器。
该总控系统主要主要负责台内外电视节目信号的调度、交换和监察,台内共用信号的分配,对外来信号进行各种处理(如进行整形、放大、经帧同步机同台内信号同步锁相等)。
并负责对所有信号进行检测。
系统图详见(T 015)3.6电视台工艺配套系统为了实现莱阳广播电视中心内部信号的统一调用,保证可以制作和播出高质量的电视节目,设计了同步分配系统。
详见电视台同步系统图(T 016)。
为了协调全台的节目录制和直播工作,在时问上保持一致,设计了电视台内部通话系统和时钟系统。
详见电视台全台内部通话系统图(T Ol 7)和全台时钟系统图(T 018)。
3.7广播节目录制系统新建的莱阳广播电视中心广播电台位于主楼五层,设有一间语言录音室,该可录制新闻、广告、天气预报、节目预告各类专题节目,配置有调音台、音频工作站及其他音频辅助设备。
该语录事音频工作站与广播制播网中心机房联网,录制完成的节目可以用文件方式直接传送到广播媒体资料库中保存,以便今后审听和播出之用。
见广播语言录音室系统图(T 019)。
3.8广播直播系统新建的莱阳广播电视中心广播电台设有两套直播室,每个直播室都配备有导播室,导播可以接收群众热线电话、短信以及网上留言以配合播音员工作。
每个直播室都配备有足够的传声器和耳机以便制作嘉宾访谈节目。
制播室内还配备有调音台和具备联网功能的音频工作站,播音员可随意调用广播媒体资料库中的节目资源文件方便节目直播。
此外,CD播放器、MD、延时播出器设备也做了相应的配备,直播室系统图详见(T 020)。
3.9广播电台制作播出专网系统广播节目制作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使得广播专用制作播出网系统成为广播工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