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净化心灵和睦相处
—浅谈佛教对人生的指导意义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山西是全国佛教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有五台山、玄中寺、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以及遍布全省各地的斑斓多姿的佛教建筑、雕刻、绘画等等。

这其中,天龙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壮美的峰林地貌闻名遐迩,为传播中国佛教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佛教旅游文化是我国核心旅游文化之一。

然而,在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中,由于人们对佛教文化存在模糊认识,导致许多人把佛教文化等同为佛教旅游文化。

但是看到佛教文化背后真正的人文关怀精神和人生指导意义被许多人忽视和误解的现象,甚至有人认为佛教是在人们看破红尘、事业失败、穷途末路之后才落发为僧的消极选择。

其实,佛教并不消极,它是教育人们以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真相,把握人生方向并告诉人们在人生道路上,如何放下心中的迷惘轻装上阵开拓进取的。

物质不一定能满足人心——精神寄托的重要.有意义的人生是需要具备和创造双重的财富。

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人类,都同样希望拥有美好的生活。

首先我们会追求物质层面上的富裕。

因为没有物质生活的保障,就无法追求更高一层的精神富裕。

这个道理是每个人都很清楚的。

我们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保障时,就需要有一个精神层面的寄托:就是我在这里所说的“精神生活”,这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也可以这么说:人应该是有一个信仰才会活的更像人的特性。

佛教是最贴近人性的宗教.我们可以说:佛教是个古老的宗教,可她一点也没过时!这是因为人类善良的本质是没有过期的。

而且,她的教义贴近人心,没有跟世俗格格不入、远离人心、疏离社会的表现。

尤其她重视分析和逻辑。

对讲究理论的人来说,佛教的教义应该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有些人说:佛教不是宗教,而是一种哲学;另一些人却说:佛教是一种主义。

但在我们作为佛教徒看来,只能说佛教就是佛教!她是让我们离苦得乐的一种方法;她告诉我们众生平等,自己未来的幸福和解脱完全要靠自己的努力;每个人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身心,为自己的身、语、意的状态负责,任何人也都帮不上忙。

佛陀本人也不承认自己是万能的、是宇宙的创世主。

佛陀只是引导人类走向正路的导师,他跟一般人不同的是:他的人格修养圆满,没有一般凡夫的贪、嗔、痴等烦恼和无明习气。

他的智慧和爱心平等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他所教导的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法。

佛教认为,人类的种种苦难(如烦恼、争斗等)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贪欲心、怒心和愚痴心,即所谓"三毒"。

同时,这"三毒"也是人类身、口、意等一切恶行的根源。

按照佛教的说法,贪欲是对名声、财物等己所爱好的东西没有满足的一种精神作用;怒是对不合己意的有情生起憎恨,从而使自己身心不得安宁的一种精神作用;愚痴是指愚昧无知、不明事理的一种精神作用。

这些精神作用的扩张,使得人类相互间争夺不已、仇恨不已,以至永远不知道解脱苦难的真正道路在哪里。

佛教教导人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痴",就是要人们通过戒
定慧的自我修养,去除贪欲心、怒心和愚痴心,净化自己的心灵。

而在具体实践上,则是要人们以布施去转化贪欲心,以慈悲去转化怒心,以智慧去转化愚痴心。

佛教认为,"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又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因此,要建设一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种族之间和睦相处、持久和平的世界,那么佛教净化心灵的教义是很值得重视和借鉴的。

在中国佛教中,特别是在中国禅宗的理论中,佛教净化心灵的教义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禅宗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本性清净,众生与佛本无差别。

如有差别,则在于一迷一悟,迷即众生,悟即是佛。

而所谓悟的根本内容,就是能"自净其心"。

佛教认为,"三毒"是魔王,只有用佛教的正见去让自己除掉三毒心,才能恢复清净的本性,才是真佛。

而在禅宗的根本经典《坛经》中,也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说法,如:"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但愿自家修清净,即是西方"等等。

产生人类社会的争斗、暴力、战争等,其原因是十分复杂的。

因此,要消除人类社会的这些丑恶现象,也是需要从许多方面去努力才能奏效的。

佛教从净化心灵这一方面来促使人们各自摈弃私见私欲,以博大的胸怀,视人类为同胞兄妹,视万物为与我一体,从而去共同维系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和谐。

应当说,这对于争取世界的持久和平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佛教认为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里与其它动物的不同之处,不是人类可以拥有锦衣、玉食与华居。

有这些物质的财富不能说明人生就此
获得了意义.物质财富本身就是无常性的,随时有失去的可能。

还有基本生活所需以外的物质财富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多余的负担。

因为物质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

佛教不是说物质本身有罪,只是说执迷于物质并不是人生的意义!但如果能以所创造的财富去帮助人类福祉,那是另当别论了。

佛教导我们:有意义的人生是从奉献自己,服务人群中得来的。

如果我们有一天能做到生活随遇而安、随缘度日、不贪不求、尽心尽力地为他人服务。

那么这个人生,就是实实在在地成就了不凡的意义!能这样做到利人,自己所获得的利益和快乐会远远比只想到“我、我、我……”、把全部精神都投注到自我身上的封闭和狭窄心态所追寻到的更多。

所以“利他才是最好的利己方法。

”寂天菩萨说:“不必言多语,能仁为利他,凡夫求自利,观其之差别。


我们生活在这世间,其中有男女老少,五欲六尘、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世间有太多的欲求不得、欲罢不能、难舍难分。

在缺憾的世间里,在平凡烦恼的人世间,我们如何获得欢喜自在?如何发挥生命的价值?如何拥有安宁幸福是我生活?多于大多数死亡普通人而严学习佛教文化,领略佛教文化的温情与智慧,实践佛教本怀的慈悲,感悟佛真谛的深刻与灵性,也许可以稀释烦恼、稠密幸福!
佛---净化心灵,和睦相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