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_凯恩斯经济

合集下载

第一讲经济学是什么

第一讲经济学是什么
提出了有效需求的理论体系和通过国家宏观调控以减少
失业、治理萧条的政策主张。
如果说全部经济学所作出的孜孜不倦的努力,都在于寻找 供给和需求的均衡,那么凯恩斯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他一反传
统的司空见惯之观点,着力于从需求入手去促成均衡,并且为
需求管理提供了令人信服且完备的理论体系,使经济学发生了 划时代的革命。
例如,私人资本的流动会引发什么?妇女的就业率攀升 会引发什么样的社会变化?企业的竞争为什么会从价格的竞 争扩展到技术创新的竞争上来?为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竞争 都是有限的?
Growing economic inequality means that we are moving money and assets from those who can spend it at the bottom to those who cannot spend it at the top.
有效需求是凯恩斯经济学的枢纽性概念。他用这一概
念去解释萧条,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因为货币的购买能力不 足,并由此导致了萧条。
对于如何走出萧条,凯恩斯提出了 大致如下的政策性建议:
①由于萧条时期,人们对未来的预 期更多不确定性,信心不足,因而利率 政策通常效果甚微。因此,主要经济政 策是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维持足够的 总支出水平,其中特别是投资的增长, 推动经济增长,提升经济信心。
斯蒂格利茨教授在经济学的几乎所有主要分支中都作出 了极为重要的贡献:宏观经济学、 货币经济学、 公共财政和 公司金融、 贸易理论、 发展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等等。
除了在专业领域的造诣之外,作为大学课堂上讲授经济 学理论的一线教师,斯蒂格利茨教授倡导引领学生理解现代 经济学的生机与活力,而不是枯燥无味的、与现实生活相隔 离的经济学理论。也就是说,我们应当充分理解现代经济学 原理 —既包括理解现代经济学家如何思考现实世界所必须的 原理,也包括理解当前经济问题所必需的原理。

第1章 凯恩斯的经济学PPT幻灯片

第1章 凯恩斯的经济学PPT幻灯片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对货币的流动偏好
消费需求 不足

投资需求 不足
有效需求 不足
3、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是生产过剩和非自愿失业
• 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 (1)生产过剩; (2)非自愿失业; (3)经济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的低水平均衡状态。
充分就业均衡是特例(偶然的),小于充分 就业均衡才是通例(常态)。
就是著名的“节约悖论”,又称“曼德维尔悖论”

凯恩斯从故事中看出了刺激消费和增加总需求对经济
发展的作用,并受此启发建立了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宏
观经济理论。
四、“凯恩斯革命”的内容
理论上:
反对萨伊定律,认为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就 业)
在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下,有效需求不足将导 致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
(二)对象 凯恩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变革。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要点:
1. 萨伊(SAY)定律 指 “供给本身会创造自己的需求”的原
理,即生产是为了交换,一种产品生产出来就 为另一些产品提供了需求或销路,因此不会发 生需求不足或生产过剩(失业)的经济危机。
2. 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使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 均衡状态(充分就业均衡是常态,就业不足 均衡只是走向充分就业均衡过程中的特例)
市场机制无法调节这种失衡
方法上:
凯恩斯回到了重商主义研究宏观经济问题时使 用的总量分析方法,并克服了“二分法”,将 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结合起来。
运用了短期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
政策上:

反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主
张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
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
第2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观点

经济学概论第1-4章作业答案

经济学概论第1-4章作业答案

第一章导言一、名词解释资源的稀缺性、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理性人答: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求而言,人们的需求具有无限增长和气势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就需要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而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资源总是有限的,相对不足的资源与人类绝对增长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是稀缺性的。

一方面,一定时间内物品本事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

物资生活资料的稀缺是由生产要素的稀缺所决定的。

个人期望得到许多商品和追求许多目标。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许诺另一些东西的最大值。

一种资源(如资金或劳力等)用于本项目而许诺用于其他机会时,所可能损失的利益。

某项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放弃掉的获利机会所带来的成本。

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生产可能性曲线,也可称为转换线。

英文是produ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简称PPF。

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有时也被称为价格理论(Price Theory),主要研究个体消费者,企业,或者产业的经济行为,及其生产和收入分配。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理性人:经济学里,“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通常简称为“理性人”或者“经济人”。

西方经济学家指出,所谓的“理性人”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

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第一讲 什么是经济学

第一讲 什么是经济学
Economic Ideas
“许多实行家自以为不受任何学理的影响,却往往当了某 个已故经济学的奴隶”
“The ideas of economists and political philosophers, both when they are right and when they are wrong, are more powerful than is commonly understood. Indeed, the world is ruled by little else. Practical men, who believe themselves to be quite exempt from intellectual influences, are usually the slaves of some defunct economists.”
20
经济学的三类问题
1.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How People Make Decisions
2. 人们如何相互作用 How People Interact
3.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How the Economy as a Whole Works
21
经济学的十个原理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How People Make Decisions
• 训练经济学直觉 To gain economic intuition
13
经济学三个层次的特点
经济学原理不用公式而用图表(“curveshifting economics”)
入门课 三个主要目的
中级经济学用一些数学和统计
较为严格的数学推理 较为系统的经验实证分析
高级经济学用很多数学(“Greek-letter 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 --- 第一章{导论} 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 --- 第一章{导论} 参考答案

第一章部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此处未列出的请大家自己写出答案)1.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于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科学。

经济学的目标是有效利用稀缺资源来生产商品和劳务,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它们合理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2.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是指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时的状态。

3.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主要以单个经济主体(即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选择以实现其最优配置的科学。

4.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如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及其增长率、利率、失业,以及通货膨胀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的关系。

5.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旨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其局限在于仅对能证实的观点进行分析。

6.规范分析(normal analysis)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一般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突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指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这种方法表达了对某一经济主题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观点或价值判断,但难以通过事实证明是对是错。

7.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是指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主体决策时的各种变量能够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的方法。

均衡分析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和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
n 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感到劳动价值论对他们阶 级利益的危害,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建立 了一个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 主张三自原则,即: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 由放任的经济原则。他们认为:在自由竞争条 件下,资本主义价格体系的调节能够自行实现 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保证经济在充分就业的 条件下均衡的发展,政府不必干预经济。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
备忘录
亚当.斯密献给女王陛下的一本书中写道:
女王陛下:
“请你不要干预经济,回家去吧!国家做
什么?就做守夜人。当夜晚来临的时候你
去敲钟。你只要看街上没有愉盗行为,你
就回家,只要你不管经济,经济就能发
展”。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
2、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英)
•1、自给经济:低效率、无公平;
•2、计划经济:公平但缺乏效率;
•3、市场经济:有效率但缺乏公平;
•4、混合经济:效率和公平可以得到较好的协调;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n 1、以解决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用为对象划分:
n
n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研究 n 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研究经济资源 n 的合理配置。采用个量分析法 n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n 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研究经 n 济资源的合理利用。采用总量分析法。
(individual analysis) (2)总量分析法 (aggregate analysis)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重点思维导图

西方经济学重点思维导图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序论经济学的起因:由于人类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古典学派历史学家反古典学派社会主义学派边际效用学派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凯恩斯学派序论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公共选择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存量与流量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重要名词区别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供需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需求法则与供给法则E d , E s ( 注意:转嫁与E d , E s 的关系)E d 与总收益应用题E d>1 P 与TR成反比TR)的关系E d=1 P 与TR无关(E d<1 P 与TR成正比完全无弹性:|E|=0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相当缺乏弹性:|E| <0弹性常弹性单位弹性:|E|=1相当富有弹性:|E| >1完全有弹性:|E| →∞替代品:E xy>0交叉弹性互补品:E xy<0独立品:E xy=0E M>1 则为奢侈品收入弹性正常商品:E M>00< E M<1 则为必需品劣质品:E M<0 (如吉芬商品)均衡Q d = Q s 蛛网理论基数效用分析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分析)消费者均衡:MU 1 /P 1= MU 2/P 2 =⋯⋯= MU n/P n = λ由MU 导出需求曲线消费者剩余:CS=Qf ( Q)dQ p Q0 0无差异分析:含义、特性、斜率(MRS 递减规律)预算线:P1X1+P 2X2=I效消费者均衡用序数效用分析均衡条件:MU 1 /P 1= MU 2/P 2论(无差异曲线分析)价格—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收入—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正常物品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低档物品不确定性和风险第四章生产论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与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TP 、AP 、MP等产量曲线生产论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长期生产函数等成本线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扩展线规模报酬递增:f(λL, λK )>λθθ=f(L, K )固定:f(λL, λK )=λθ不变:f(λL, λK )<λθ机会成本成本的概念显成本与隐成本利润TC=TFC+TVCAFC=TFC/QAVC=TVC/QAC=STC/QMC=dSTC/dQ短期成本理论A C 递减时,AC > MCAC 与MC 的关系AC 递增时,AC < MCA C 最低时,AC = MC成本论SMC 呈U 型的原因:边际报酬先↓后↑MC 与MP L 的关系AVC 与AP L 的关系无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分导长期成本理论L TC, LAC, LMC 曲线的推LAC 呈U 形的原因: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通息完全畅特点:买卖双方人数众多,产品同质,可自由进出行业,信例如:农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完厂商的均衡条件:MR=SMC, MR=AR=P全短期均衡竞生产者剩余争个别厂商:P≥AVC 最低点的MC 曲线市供给曲线总场行业: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厂商的均衡条件:MR=LMC=SMC= LAC=SAC, MR=AR=P 长期均衡成本不变行业行业的长期均衡成本递增行业成本递减行业第七章完全垄断市场与垄断竞争市场条件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AR=P 1 ,MR ,TR收益曲线)MR=P (1- 1ed短期均衡:MR= SMC完完全垄断市场供给曲线: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全长期均衡:MR= SMC=LMC垄差别定价:一级、二级、三级断边际成本定价法:P=MC场平均成本定价法:P=AC与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双重定价法:类似价格歧视垄资本回报率管制断条件竟右下方倾斜争垄断竞争市场需求曲线市 d 需求曲线与 D 需求曲线场短期均衡:MR= SMC长期均衡:MR= LMC= SMC ,AR=LAC=SAC第八章寡头市场于博弈论分析基本考点:垄断市场的特征、古诺模型、斯威奇模型、合作模型——卡特尔模型、博弈论、市场类型和经济效率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对于宏观经济学来说,其逻辑结构相对比较容易,整个内容就是论证国民收入的决定。

微观经济学(1——4章)习题汇总,含答案

微观经济学(1——4章)习题汇总,含答案

微观经济学(1——4章)习题汇总,含答案第一章微观经济学绪论一、名词解释1.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于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科学。

经济学的目标是有效利用稀缺资源来生产商品和劳务,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它们合理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2.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是指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时的状态。

3.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主要以单个经济主体(即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选择以实现其最优配置的科学。

4.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如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及其增长率、利率、失业,以及通货膨胀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的关系。

5.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旨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其局限在于仅对能证实的观点进行分析。

6.规范分析(normal analysis)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一般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突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指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这种方法表达了对某一经济主题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观点或价值判断,但难以通过事实证明是对是错。

7.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是指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主体决策时的各种变量能够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的方法。

均衡分析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和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1 宏观经济学鼻祖---凯恩斯

1 宏观经济学鼻祖---凯恩斯

专题介绍1:宏观经济学鼻祖---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一l946),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经济学的‘四大名旦‛之一。

熊彼得认为,凯恩斯是十大经济学家之首。

甚至有人把凯思斯经济学与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媲美。

凯恩斯是在马克思逝世的那一年即1883年出生的,其父J〃N〃凯恩斯是剑桥大学教授,其母曾任剑桥市参议员和市长。

凯恩斯从小思维敏捷,在剑桥大学期间,他是攻读数学的,却曾写过一篇关于政治学的论文而得奖。

凯恩斯是一个全面的天才,他在数学、哲学、文学等方面都有建树。

他22岁那年(1905年)以优异的数学成绩毕业于剑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后向马歇尔进修经济学一年,并参加了文官考试,1906年被派住财政部的印度事务处工作。

此间,他对印度通货膨胀问题作过一番研究,5年后发表第一部著作《印度的通货与金融》,这著作被认为是论述金融汇兑本位制的代表作。

由于对行政工作感到厌倦,1908年辞职回到剑桥大学任经济学教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被征召回财政部工作,曾以财政部首席代表参加巴黎和会,因所提出的不要战败国支付赔款的独特建议未被接受,忿而辞职,返回剑桥。

1919年出版《论凡尔赛条约的经济后果》一书,迅速地被译成几国文字发行,使年仅36岁的凯恩斯一跃成为国际知名人物。

一篇旧论文经过两年的修改,1921年他以《概率论》发表,并成了一本名著。

自《概率论》发表到1936年这15年期间,是凯恩斯从事经济理论研究生涯的最忙而收获最丰的时期。

凯恩斯注意到,20世纪20年代传统的纯经济理论同货币理论脱节,因此他注重于货币理论及货币政策的研究。

他是向着一条以货币作用为主而又能结合纯经济理论的征途摸索前进的。

在这条征途中,他需克服许多阻力。

1923年他发表了《货币改革论》,但感到有不足之处。

1930年发表了《货币论》,其中仍有许多缺点。

l 929—1933年的大危机,使得凯恩斯的偏离传统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倾向得到急剧发展。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基础概论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基础概论

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知识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2.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将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创造性地提出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开创了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学。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增长、物价变动、就业与失业问题。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3.宏观经济学的两大核心命题(1)商业周期:产出、就业、金融环境和价格的短期波动;(2)经济增长:产出和生活水平的长期变动趋势。

4.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问题(1)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互作用如何决定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2)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3)通货膨胀问题;(4)稳定就业问题,经济发展缓慢、停滞和倒退问题;(5)政府如何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来影响国民经济活动;(6)一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如何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行为;(7)全球化如何影响一国的就业与产出。

5.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知识点:国民收入的几个概念国民收入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描述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有三种表现形态:价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1.GDP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时期指标)而不是存量(时点指标)。

2.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地域概念。

无论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是属于本国还是属于其他国家,只要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计入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宏观经济学1-7章

宏观经济学1-7章

宏观经济学1-7章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1.1宏观经济学的概念1.最早给宏观经济学下定义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B、马歇尔C、夏皮罗D、萨缪尔森2.宏观经济学中讲到的商品总产量是()。

A、恩格尔系数B、基尼系数C、戴尔指数D、GDP3.下列关于宏观经济学说法错误的是()。

A、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B、采用个体分析的方法C、研究社会经济活动各种总量关系D、研究社会经济活动变化规律4.CPI其实就是宏观经济学中研究的价格。

(√)1.2合成谬误和市场非出清1.下列关于合成谬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谬误中,每个人个体其实都是非理性的B、合成谬误中,总体等同于个体的叠加C、合成谬误是微观经济学中的理论D、合成谬误是宏观经济学中的理论2.现实生活中,银行挤兑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经济崩溃B、货币大量贬值C、社会谣言传言D、银行经营不善3.银行挤兑过程中,每个人其实是采取了一种理性的举动。

(√)4.微观经济学认为,市场总能找到供应和需求的平衡点,从而导致市场出清。

(√)1.3市场失灵和国家干预1.宏观经济学的发端是凯恩斯的著作()。

A、《凡尔塞和约的经济后果》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货币改革论》D、《论概率》2.属于宏观经济学观点的是()。

A、需求和供给能达到均衡而促使市场出清B、经济运行需要国家干预C、市场组织应当是自由放任的D、市场应当完全依靠“看不见的手”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严格对立的,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4.从个体理性的角度来说,经济危机中大量牛奶滞销的最佳处理方式是尽快倒掉。

(√)1.4经济危机与反危机1.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收入增加的同时,消费增加的速率会()。

A、增加B、降低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2.不属于凯恩斯支出的经济危机产生的三大规律的是()。

A、产量边际成本递减规律B、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C、投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D、灵活偏好与流动性陷阱3.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收入增加的同时消费会()。

10 凯恩斯模型 1

10 凯恩斯模型 1

相对收入假说
将短期消费函数正截距的产生, 将短期消费函数正截距的产生,归 因于经济周期各阶段的不同消费 行为。其核心理论是“ 行为。其核心理论是“棘轮效应 示范效应” ”和“示范效应”。
相对收入理论是由美 国经济学家JS杜森贝利 提出来的。该理论的基本 观点体现在两个相对收入 假设中。 第一个相对收入假设 认为,一个家庭的消费, 不仅取决于自己的绝对收 入水平,还取决于该家庭 的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 的比重,或者取决于该家 庭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 位,即该家庭的相对收 入。这是消费"示范效 应"的结果。
一、消费函数
1.消费倾向 MPC递减规律。 MPC递减规律。 2.消费函数和曲线 2.消费函数和曲线 用C=f (Y)表示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绝对收入假说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绝对收入假说
凯恩斯认为在短期内,现期收入决定消费:C=C(Yd) 凯恩斯认为在短期内,现期收入决定消费:C=C( 平均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 APC=C/Yd C 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 MPC=∆C/∆Yd C=C(Yd) 如果收入和消费增量极小时: 如果收入和消费增量极小时:
线性消费函数(2 线性消费函数(2)
APC=a/Yd+b MPC=b在图中表 MPC=b在图中表 现为斜率 a是基本消费部分 (自发性消费) 大于零。
C C=a+bYd
a 450 o Y
线性消费函数(3 线性消费函数(3)
存在自发性消费a 存在自发性消费a,a为一给定常数 边际消费倾向为b,1 边际消费倾向为b,1 > b > 0,是一个常数。 0,是一个常数。 平均消费倾向APC=C/ 平均消费倾向APC=C/ Yd =a/Yd+b 随着收入提高,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且大 于边际消费倾向。

凯恩斯的经济政策

凯恩斯的经济政策

凯恩斯的经济政策凯恩斯的经济学说概括起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以有效需求原理为核心的经济理论;另一部分是以国家干预经济为核心的经济政策。

根据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资本主义产生经济危机和失业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以提高有效需求,为此,政府必须放弃对经济一味采取自由放任的不干预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这种干预和调节的形式主要有两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即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需求不足,应采取扩张性的政策以提高总需求;在经济高涨时期。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需求过度,应采取紧缩性的政策以降低总需求,以此来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

由于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般状况,因此,他提出的具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扩张性的政策,并且认为医治危机和失业的最有效和最重要的政策是财政政策。

赤字财政政策凯恩斯不仅在经济理论上对传统经济学进行了革命,而且在经济政策上也进行了革命,传统经济学的理财思想是节俭是美德,要精打细算。

因此,量入为出,收支平衡是传统经济学的政策原则,政府的经济政策主要是货币金融政策,其主要任务是防止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为目标。

凯恩斯与传统经济学反其道而行之。

他对传统的节俭美德抨击道:“故德行愈美,节俭之决心愈强,个人与国家之财政愈坚守正统办法,则当利率相对——相对于资本之边际效率——增加时,所得之减少愈大,这种结果是不可避免的,只会得打罚,不会得到赏。

在凯恩斯看来,消费可以致富,因此节俭并非美德,相反会致贫。

他说,在萧条时期,一方面,不论什么时候你节约了5先令,你就要使一个人失去了一天的工作;另一方面,不论什么时候你购入了商品,你就促进了就业机会。

因此,凯恩斯主张国家应该影响消费倾向,鼓励和支持全社会成员尽量多消费。

他认为,由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收入分配不均的趋向,造成了消费支付不足。

因为穷人的消费倾向高于富人,他们只会把收入的一小部分用于消费,而把大部分储存下来,结果就造成商品的滞销和失业的增长。

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

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
(一)竞争机制 所谓竞争机制,是指竞争同供求关系、价格变动、生产要素流动与组合, 以及市场成果分配诸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运动趋向。 竞争的主要手段: a)同一生产部门内主要是价格竞争,以较低廉的价格战胜对手; b)在部门之间主要是资金的流入或流出,资金由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向 利润率高的部门。 竞争的内容: 包括争夺较大的销售市场、资金来源、先进技术和技术人才等。 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和展开的标志是优胜劣汰。因此,竞争机制的 功能: a)保证价格机制和信贷利率机制等市场机制的充分展开,并充分发挥 其功能。 b)保证市场机制对企业活动的充分调节。
3. 提供生产动力和促使企业竞争的功能 4. 影响或决定收入分配和收入水平的功能

知识框架 一、经济学家的 思考方式
(一)交替关系原理 (二)机会成本原理 (三)边际决策原理 (四)激励反应原理 (五)比较优势原理 (六)“看不见的手”原理 (七)“看得见的手”原理 (八)生产率差异原理 (九)通货膨胀与失业短期交替关系原理 (十)收益递减原理 (一)微观经济学 (二)现代经济学
图1—3 学习、工作和消遣的选择
● 经济发展与经济繁荣
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的贫穷国家,资源
主要用于生产食品。
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后,以及随着发
图1—4经济发展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
达国家的食品消费与生产的减少,奢侈 品的生产与消费增加(曲线外移且组合 点上移)。 (见图1—4)
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国民贫穷且居

(二)价格机制 市场机制中价格机制处于核心地位。价格机制是指商品或资源的供给与需 求同价格变化诸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 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有四大功能(作用): 1. 传递信息的功能
2. 合理配臵资源的功能 (合理配臵社会资源,是指对各种有限资源按照社会生产的内在联系, 进行各种用途的分配,并取得最佳社会经济效益)

经济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经济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经济学基础名词解释第一章经济学导论1、资源的稀缺性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生产人类所需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2、市场经济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3、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4、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如何决定及其相互关系.5、经济学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第二章供给与需求1、需求量买者在给定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物品的数量.2、供给量卖者在给定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某种物品的数量.3、均衡价格当商品达到供求均衡时所对应的价格4、需求价格弹性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5、供给价格弹性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1.效用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2.无差异曲线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4、预算线在消费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货币额和实际支付的货币额之间的差额.第四章生产与成本分析1、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2、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3、等成本线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4、企业生产的隐成本企业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5、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品时所增加的成本.第五章市场理论1、边际收益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益的增加量.2、垄断竞争由许多生产和销售相似而不同的产品的企业所组成的市场结构.3、寡头市场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组织.4、不完全竞争市场泛指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第八章宏观经济主要变量及其衡量1、国内生产总值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国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动的市场价值.2、名义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3、实际GDP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4、GDP折算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5、通货膨胀一国价格水平持续而普遍的上涨.6、失业率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第十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2、自然失业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演进脉络探析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演进脉络探析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演进脉络探析郭佩颖(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吉林长春130051)摘要:在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凯恩斯主义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

通过严厉批判传统古典经济理论中的市场完美假说以及“萨伊定律”,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强调了政府干预对稳定经济的重要性。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一直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先后经历了萌芽、《通论》出版、正统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主义、第一代新凯恩斯主义和第二代凯恩斯主义等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凯恩斯主义模型都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鉴于此,本文系统归纳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分析了每个阶段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核心特征。

关键词:凯恩斯主义;市场失灵;政府干预中图分类号:F83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109(2020)04-0020—06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经济学巨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Keynes,1936),书中率先将宏观经济变量的行为、表现及结构特征整合到一起,试图从总量层面系统阐释经济短期大幅波动的潜在原因及应对举措,Blanchard(2000)认为,凯恩斯是第一个将研究宏观经济现象所需的实际变量和货币变量整合到一个单一正式框架的人。

这种将总体经济整合到一起进行系统论述的研究范式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至此以后,宏观经济学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演化出几个关键的理论发展阶段。

在每个阶段,不同学派相互辩争,构建出大量卓有见识的经济模型,显著提升了宏观经济理论的现实解释力O在滞涨等历史时期,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推崇的政府干预思想被认为是导致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

诸如奥地利学派、货币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等宏观经济理论都试图将凯恩斯主义击碎驳倒,在其后的较长时期里,凯恩斯主义思想陷入了发展低迷期,但在吸纳其他理论模型的优点后,凯恩斯主义宏观模型逐渐焕发了生命力,尤其在应用层面,凯恩斯主义思想对政府实行逆周期调节也发挥了更为重要的影响力。

01 第1章 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

01  第1章  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

19
(二)萨伊定律在货币经济中的表现
• 1.萨伊定律在物物交换中自然成立
• 在物物交换经济中,“卖”同时就是“买”,买 卖结合在一起,供给一种商品意味着需求其他一 些商品。因此,萨伊定律在物物交换中自然成立。 这是因为任何产品除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求以 外,其余部分总会用来交换其他的产品,从而形 成对其他产品的需求。
25
(四)萨伊定律的重要推论
• 萨伊定律的一个重要推论是社会不可能产生普遍性的生产 过剩。萨伊并不否认个别产品的供给可能过多,超过社会 需求。但萨伊认为,某种产品之所以过剩,是因为其他产 品供给不足。而且,一种产品存在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的 状况也是暂时的,市场机制会迅速地平衡供求,使市场出 清。 • 总之,古典模型依靠萨伊定律、有弹性的价格、工资与利 率,提出了充分就业是一种常态的结论。他们承认供给与 需求的结构性不平衡,但不承认总供求的不平衡或总需求 的持久不足与非自愿失业。
y
y0
A y=f(N)
0
N0
N
10
(二)就业量的决定(由劳动供求决定) • 1.劳动需求
• 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在完全竞争条件 下,厂商雇佣劳动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为劳动的边 际产品价值等于名义工资率,即: VMPL=W 或为:MPL· P=W 从而有:
W MPL P
11
劳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56二凯恩斯革命的时代背景与主要特征1929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几乎涉及各个领域破坏最严重给社会生产与生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极大地冲击或否定了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机制与萨伊定律动摇了经济学家与政治家对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信仰
第一章
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

8-1凯恩斯的GDP决定理论一(经济学原理)

8-1凯恩斯的GDP决定理论一(经济学原理)

• 储蓄函数:储蓄与收 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 S =f(Y) = Y-C = Y -(a+bY) = -a+(1 -b)Y
• 令g为边际储蓄倾向,则 上式简写为: • S = -a + gY
– 边际储蓄倾向MSC = dS/dY =g – 平均储蓄倾向ASC = S/Y
2.1二者的对应关系
C
h
C=a+bY a 45° Y S=-a+gY h
• C=a+bY C=Y
– 有相对收入函数、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消费函 数之分。
• C=f(Y)是一理想化的函数,实际上,C=f (Y,利率,价格,金融资产)
3. 物品市场均衡时的GDP的决定
• 均衡国民收入
– 收入和支出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3.1两部门经济中GDP的决定P156
• 两部门经济
– 假设社会经济中只存在家庭消费部门和企业生 产部门。
– NX是一个外生变量。 – NX =X-(M0 +mY) NX仍然是Y的函数。

• ∵物品市场的均衡以P,I的不变为假设前提,C,G 和NX都是Y的函 数。 • C =a+bY 假设是一理想化的直线。
C,I
总需求=总供给的线
AD
C=f(Y) = a + bY
45° O Y1 Y*
Y
4、三个乘数的比较及作用
1. Y=C+I +G +NX
• 假定I 不变,且利率也不变。 • C =f(Y),消费支出仅仅是收入的函数 (∵已经假设P和利率不变),MPC递减, APC也递减。
2.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 消费函数:消费与收 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 C=f(Y) = a + bY – 消费随收入同方向变动。 – 边际消费倾向MPC = dC/dY =b – 平均消费倾向APC = C/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10-20 7
代表作品
• 1913年,《印度的通货与金融》,第一本著作。鼓吹用金 汇兑本位制把印度货币与英镑连结起来,稳定印度经济。 • 1919年,《和约的经济后果》,该书使36岁的凯恩斯一举 成名。在该书中他抨击巴黎和会向德国索取过重赔款的计 划只能导致德国的垮台;认为恢复德国是反对俄国布尔什 维主义的一“真正力量”。为此,凯恩斯不惜违背英国首 相的意旨,愤然辞去财政部首席代表的职位返回剑桥大学, 写作了此书。
• 萨伊定律包含三个要点: • (1)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 • (2)由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不可能产生遍及国民 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 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也是暂时的; • (3)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 • 根据萨伊定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 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 • 马克思认为萨依定律把简单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 即C-M-C)等同于物物交换(商品-商品,即C-C), 无异于将资本主义经济当作原始时代的简单经济,得出一切 商品不能同时发生过剩的结论。
13
萨伊定律
• 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其自己的需 求” 。 • 逻辑:任何人从事生产都是为了消费或销售;销 售则是为了购买对他直接有用或是有益于未来生 产的某种其他商品。所以一个人从事生产时,他 要不是成为自己商品的消费者,就必然会成为他 人商品的购买者和消费者。故而,在商品的流通 过程中,生产者的生产引起了对其他生产者的商 品需求,整个经济体系也就达到循环。于是,古 典学派经济学者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生产过 剩不可能在流通过程发生。 2011-10-20 14
2011-10-20 24
孟德维尔
• 1720年,孟德维尔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做《蜜蜂的寓言, 或私人的恶行,公共的利益》。他把人类社会比喻为一个蜂 巢:“这些昆虫生活于斯,宛如人类,微缩地表演人类的一 切行为。”在“这个蜜蜂的国度”里,每只蜜蜂都在近乎疯 狂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虚荣、伪善、欺诈、享乐、嫉妒、好 色等恶德在每只蜜蜂身上表露无遗。令人惊异的是,当每只 蜜蜂在疯狂追逐自己的利益时,整个蜂巢呈现出一派繁荣的 景象。后来,邪恶的蜜蜂突然觉悟了,向天神要求让他们变 得善良、正直、诚实起来。“主神终于愤怒地发出誓言:使 那个抱怨的蜂巢全无欺诈。神实现了誓言……”接着,在整 个蜜蜂的王国中,一磅贬值为一文,昔日繁忙的酒店渺无人 迹,不再有人订货,全国一片萧条景象。
第一章 凯恩斯经济学
2011-10-20
1
沈括《梦溪笔谈》:范仲淹兴利赈荒
•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馑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 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 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 游。又招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 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 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息,及公私兴造, 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 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 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 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2011-10-20 23
• 马尔萨斯反对萨伊、李嘉图等人否定经济危机的观点。他 认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加预付资本的 利润构成的,而利润是在交换中产生的。利润的实现不可 能依靠工人和资本家。因为资本家是卖者又是买者,他们 在出卖时获得的利润会在购买时丧失掉。就工人而言,他 们购买的只是生活资料的一部分,只能实现工资部分的价 值,而不会产生利润。资本的利润只能依靠只买不卖的第 三种人来实现。这个只买不卖的第三种人就是只消费不生 产的地主,僧侣,官吏,大批军队及年金领受人等等。如 果这些非生产性的消费者的收入及消费不足,就会出现有 效需求不足,从而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因此,马尔 萨斯认为,为保证资本主义生产的顺利发展,必须使地租 永远存在和增长,从而尽可能地扩大不生产阶级的消费, 维持足够的有效需求。马尔萨斯还进一步指出,地主等非 生产性消费者的特殊作用就在于维持供求平衡,使劳动成 果获取最大的交换价值,从而促进财富的增长。危机解决 的方法:保证和扩大非生产阶级的利益。
19
• 罗斯福上任的第二天,发布了两条总统通令———要求国会 于3月9日举行特别会议和宣布所有银行休假4天。银行休假 则有助于打破充斥于金融界的恐慌和紧张状态,使政府扼制 了挤兑风潮和有时间赶印货币。3月12日,即银行即将重新 开业的前夜,罗斯福对全国6000万听众发表了第一次“炉 边谈话”。他以亲切诚挚的声调、质朴实用的语句,对全国 人民就银行暂停营业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劝告和教育, 他说:“我要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 行并不是把它锁在保险库里了事,而是用来通过各种不同的 信贷方式进行投资的,比如买公债、做押款。换句话说,银 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我可以 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 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 简短的谈话,化解了长期郁结在 人们心中的疑团和不满。第二天,部分银行开业了,人们携 带着装有黄金和货币的大箱小包,在银行门前排起长龙,把 就在不久前也是这样排着长队挤兑的通货存入银行。只过了 3天,美国有574家银行开业,几天里,银行回收了3亿元的 黄金和黄金兑换券,不出一周,就有13500家银行(占全国 总数的3/4)复了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锣声。
2011-10-20 15
• 凯恩斯在《通论》中写到:经典学派之前提,只 适用于一种特例,而不适用于通常情形:经典学 派所假定的情形,是各种可能的均衡位置之极限 点,而且这种特例所含属性,恰不是实际经济社 会所含有的。结果是理论与事实不符,应用起来 非常糟糕。 • 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2011-10-20 20
学术渊源
• • • • 1、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主义 2、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3、孟德维尔的高消费促进繁荣的寓言 4、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 的学说
2011-10-20
21
重商主义
• 1、 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 15 -16 世纪中叶,以货币差额论 为中心(即重金主义),强调少买。该时期代表人物为英 国的威廉斯·塔福。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 止货币输出,反对商品输入,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一些 国家还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交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 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货物或在本国花费掉。 • 2 16 2、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是重商主义的第二阶段,即晚期 17 重商主义,其中心思想是贸易差额论,强调多卖,代表人 物为托马斯·孟。他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 大于输入总值(即卖给外国人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购 买他们商品的总值),以增加货币流入量。16世纪下半叶, 西欧各国力图通过实施奖励出口,限制进口,即奖出限入 的政策措施, 保证对外贸易出超,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
2011-10-20 22
马尔萨斯
• 人口学原理的基本思想是:如没有限制,人口是呈指数速 率(即:2,4,8,16,32,64,128等)增长,而食物 供应呈线性速率(即:1,2,3,4,5,6,7等)增长。 有自然原因(事故和衰老),灾难(战争,瘟疫,及各类 饥荒),道德限制和罪恶(马尔萨斯所指包括杀婴,谋杀, 节育和同性恋)能够限制人口的过度增长。 • 马尔萨斯倾向于用道德限制(包括晚婚和禁欲)手段来控 制人口增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马尔萨斯建议只对劳动 群众和贫困阶级采取这样的措施。那么根据他的理论,较 低的社会阶层对于社会弊病要承担较大的责任。这就从根 本上导致了推动立法手段使英国的穷人生存状况更为恶化, 但也减缓了贫困人口的增长。
2011-10-20 4
• 政治上,官运亨通: • “一战”期间(1914-1918)任职英国财政 部,1919年以首席代表身份出席巴黎和会。 1930年内阁财政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 “二战”期间(1939-1945),英格兰银行 董事,1942年晋封勋爵。1944年率团参加 布雷顿森林会议,倡议建立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和世界银行,1945年成立,担任两个 国际组织的董事。
2011-10-20 10
大萧条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历史上从未有过 的深刻、持久、广泛的经济危机。严重的经济萧条导致社 会动荡不安,资本主义在政治上濒临灭顶之灾。
2011-10-20
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
11
2011-10-20
12
华盛顿的罗斯福纪念公园,美国雕塑家乔治·塞加尔的作品 2011-10-20 大萧条中的领面包队伍
2011-10-20
8
• 1923年,《货币改革论》,该书以货币数量说为基础,说 明物价水平的变动,反对通货紧缩,反对恢复战前的金本 位制,主张用管理通货来稳定物价与生产。 • 1930年,《货币论》,凯恩斯已提出储蓄与投资均衡关系 的分析,但在那里他只是把这两个变量看作决定利率和影 响物价水平的因素,以后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观察,他把储 蓄和投资的均衡从决定利率转而视作决定产量和就业水平 的因素,这是他突破传统经济学,建立《通论》新理论体 系的一个关键。
2011-10-20 2
凯恩斯
• John Maynard Keynes • (1883-1946) •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现代西方经济学凯恩斯 主义经济学的创始人, 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理 论体系的奠基者。
2011-10-20 3
天之骄子、 天之骄子、时代宠儿
• 剑桥大学教授和剑桥市长的儿子。--良好 的家庭教育,赋予他学者的禀赋。 • 学生时代,“数学神童”,优异的成绩、 良好的品性,深受学校恩宠。 • 学术上,成就卓越:1908年,马歇尔以年 薪100英镑的条件聘其为剑桥大学经济学讲 师,年仅25岁。为了应付大学毕业后的文 官考试,他跟马歇尔学习经济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