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近代化视野下江浙地区海洋灾害应对机制的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卷第3期2018年9月防㊀灾㊀科㊀技㊀学㊀院㊀学㊀报J.ofInstituteofDisasterPrevention
Vol.20,No.3Sep.2018
社会近代化视野下江浙地区海洋灾害应对
机制的转变
王㊀笛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㊀410006)
摘㊀要:鸦片战争以来,随着江浙地区社会近代化的演进,传统海洋灾害的应灾机制也呈现出蜕变之势,具体可表现为救灾机制及防灾机制转向近代化㊂江浙地区社会近代化与海洋灾害应灾机制的近代化呈现出既相互交织又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既是近代化的演进规律使然,也是江浙区域发展特性所致㊂江浙地区海洋灾害应灾机制的近代化不仅凸显了此区社会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也为此区新型海洋灾害应灾机制的构建奠定基础㊂
关键词:近代化;海洋灾害;应对机制;江浙地区中图分类号:K25;X43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047(2018)03-0093-07
收稿日期:2018-08-01
作者简介:王笛(1994 ),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㊂
0㊀引言
关于近代化的具体含义,学术界对其莫衷一是㊂从宏观上而言,近代化主要是指政治民主化㊁经济工业化㊁思想文化科学化和大众化,但此处并不着意探讨近代化之含义,仅将近代化作为一种理论以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便利㊂ 近代化理论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理论,这一理论为重新认识和进一步深入研究近代中国历史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法 [1],在近代化理论下,中国社会经历了由传统向近代的变迁过程,作为最早开埠的江浙地区位于这种变迁的最前端,本文采用近代化理论借以探究江浙地区海洋灾害应对机制的转变,进而窥探江浙地区社会近代化演进过程中的一个侧面,以期为江浙地区社会史㊁灾害史的研究有所贡献㊂
江浙地区位于东南沿海,自古便是海洋灾害多发区㊂最早的海洋灾害可追溯至晋朝, 东晋太元十七年(公元392年),永嘉郡潮水涌起,近海四县人多死 [2],历史时期此区海洋灾害的应对主要围绕以政府主导的荒政展开,近代以来在各方面原因的作用下,传统荒政趋于废弛,新型应
灾机制一经出现便带有强烈的近代化色彩,具体表现为救灾机制的近代化及防灾机制的近代化㊂此种近代化转变既为提高江浙地区海洋灾害的应灾能力有重要作用,又对构建现代海洋灾害应灾机制有借鉴意义㊂
1㊀江浙地区海洋灾害应灾机制转变的背景
㊀㊀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入侵的加剧,清政府呈现出政局不稳㊁财政紧张之势㊂尤其是财政负担的加重使其于江浙地区海洋灾害的救济及防范方面,大有捉襟见肘之态㊂但政府应灾能力的下降并不会直接导致此区应灾能力的缺失,作为最先接受西方影响的江浙地区,在近代化的社会背景下奋力挣扎,积极寻找并着力构建新型应灾机制,这种寻找绝非偶然,因历史环境的影响及区域发展的特殊性所致㊂1 1㊀传统荒政难以为继
荒政是古代政府在遇到荒年时为维持政权统治以赈济灾民而采取的救济措施,主要通过法令㊁制度㊁实践活动等具体办法救济灾民,历史时期各政府均采取储粮备荒㊁蠲免钱粮㊁赈济灾民等措施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第20卷
以构建完备的救荒制度㊂但晚清以降,随着清朝
统治的没落腐朽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
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在繁冗的官僚政治下,
国家有限的资金要保证公共救济事业的实施是非
常困难的 [3],尤其是晚清以来仓储制度的日趋败落,更使传统荒政所赖以实施的经济基础日显
不稳㊂步入民国以来,长期军阀混战导致社会动
荡,政府于维持荒政上更显无力㊂此种情况下,政
府会有意无意间将开展公共救济事业的责任下移
至地方,且地方为了维护稳定及保障人民生命财
产安全起见,亦会着力寻求有效的灾害应对方式㊂
在此种官民互动格局之下,新型应灾机制应运
而生㊂
1 2㊀西方先进科技文化影响深远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逐渐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
体系之中,客观上西方的科技文化也日渐影响中
国㊂ 清同治四年(1865),法国耶稣会神父在上
海董家渡地区开始观测工作,同治十一年开始在
离董家渡8公里处的徐家汇创立天文台,开展天
文㊁气象和地球物理等综合观测研究工作,光绪十
年(1884年),设立航海服务部,从事授时和气象
预报 [4],西方传教士在中国设立相关天象观测机构并传播气象知识不仅对更新国人传统灾害观念㊁提高国人对海洋灾害认识的科学性有利,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着国人的民族精神与自强意识,促进国人自办气象研究事业的成长㊂同时,部分留学生也将西方先进的海洋科学文化知识带回中国,从而为传统海洋灾害应灾机制的转变提供思想基础及技术支持㊂
1 3㊀地方慈善力量成长壮大
近代以来,地方力量的成长伴随传统社会
向近代社会演进的始终,这在某方面表现为国
家中心型政府权利的下移,而地方绅董及慈善
组织在社会事务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㊂ 明中期以后,非官方的民间社会力量组织主持的社会救济行为正在悄然兴起 [5],步入近代后,此倾向更为明显㊂随着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快和地方力量的新陈代谢,江浙地区诸如张退庵㊁张啬庵等慈善人士及保坍会㊁潮灾救济会㊁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时常活跃在慈善事业的舞台上,并以其熟知区域环境㊁在地方有较强号召力的优势为海洋灾害的应对工作奔走呼号,促进此区形成了众擎力举的海洋灾害应对模式㊂其存在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近代江浙地区海洋灾害强有力的慈善救济群,为海洋灾害救济机制的近代化准备了广泛阶级基础㊂
2㊀江浙地区海洋灾害应灾机制转变的表现
2 1㊀救灾机制转向近代化
海洋灾害于江浙沿海地区而言是一种常发性的灾害,古代此区的灾害救济主要借助政府和地方善士的力量,近代随着江浙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慈善传统凭借经济之力发挥出更大效力,不少慈善人士及慈善组织均参与到救灾事业中,并借助报纸等媒介助力救灾事业的展开,推动此区海洋灾害救灾模式向近代化转变㊂
2 1 1㊀多重社会力量参与救灾
近代江浙地区海洋灾害的救济中多有地方绅董和各类慈善组织的加入,较之前多是官吏及乡绅扮演地方救灾主角而言,救灾队伍有所扩大㊂1921年南通 潮灾灾民颠沛流离,各界筹备急赈,在需款昨由张退庵兄弟各捐银一千元,各实业公司捐银三千元,已拨交淮海银行以备随时办赈之用 [6],以张退庵为代表的地方绅董及各实业公司均为潮灾集款助赈,并汇交地方银行备用之情况在近代以前尚属少见,此处出现一方面可窥探近代江浙地区慈善经济发展之势,另一方面昭示出救灾群体间由之前的孤立行动到合作行动,此种倾向亦可从修复灾后受损工程中探究㊂ 民国19年至21年(1930-1932),由小越横山陈春澜向上海等地上虞籍绅商募捐银洋62224元,在百官龙山至后倪村的危险地段,修建石塘250丈8尺4寸,板塘25丈7尺,塘上铺石板59长5尺,砌块石坦水85丈2尺 [7],可见近代江浙地区海洋灾害中的救灾力量明显集中,当然,这是由海洋灾害的地域性及江浙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所决定的㊂此区人士爱家爱国的乡土守护情怀为救灾力量的集中提供了阶级基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亦为地方慈善力量的壮大准备了资金支持㊂除绅董及经济团体外,地方组织在海洋灾害救济中亦是重要力量,三者更呈现出通力合作之关系㊂1922年南通潮灾中, 南通修築江堤事宜,业经划分中东西三段,由县委派绅董办理天生港至九圩港一带,计长五百八十丈,刻瞿知事准隄工事务所主任宗渭川之请,特出示通告,开兴工闻所
㊃49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