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新旧教材比较分析
初中物理新教材的具体变化
初中物理新教材的具体变化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初中物理教材也在不断更新与改进。
材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重视实践与实验: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
教材中增加了更多的实践性内容,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和观察,提高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2. 强调生活应用:材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突出物
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生活实例和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3. 引入创学方法:材采用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不再单
纯依靠传统的讲授方式,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研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和积极性。
4. 更新知识内容:材对物理知识进行了更新和扩充。
与传统教
材相比,材涵盖的知识点更加全面,内容更加贴近时代和科学发展
的最新成果。
同时,通过剔除过时的内容和加入新的领域,使教材更加符合当今物理学科的发展趋势。
总之,初中物理材的变化主要以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和更新性为特点。
这些变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促进他们在物理学科中的全面发展。
教材对比与分析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差异和教学效果
教材对比与分析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差异和教学效果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了解自然界基本原理和运作机制的学科。
初中物理教材的编写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建立基本的物理知识体系,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然而,不同的物理教材在内容上存在差异,这也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教材之间的内容差异和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首先,我们来比较两本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差异。
为了便于对比,请假设我们选取了A教材和B教材作为研究对象。
在A教材的内容中,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呈现。
每个知识点都有详细的解释和示例,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同时,A教材也注重实践应用的介绍,通过实验案例和练习题目的设置,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A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通过启示式的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然而,A教材在内容上可能存在学术性较强、理论性偏重的情况,对于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相比之下,B教材的内容更注重案例和应用的呈现。
B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际问题的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B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指导和实践任务的设置,让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实验,提高实践能力。
然而,B教材在内容上可能过于强调应用性,而忽视了物理理论的系统性讲解。
这样一来,学生可能会缺乏对物理概念的全面理解。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两本教材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A教材的教学效果可能更侧重于学生的理论掌握和思维训练。
由于A教材在内容呈现上更加系统性,学生能够更好地建立起物理知识体系,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同时,A教材通过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得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然而,如果学生在阅读A教材时遇到困惑,没有及时得到解答和指导,可能会感到挫败和困扰,从而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B教材的教学效果可能更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旧教材对比..
机械运动 声现象 物态变化 光现象 透镜及其应用 质量与密度 力 运动和力 压强 浮力 功和机械能 简单机械 热和能 内能的利用 电流和电路 电压 电阻 欧姆定律 电功率 生活用电 电与磁 信息的传递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声现象 光现象 透镜及其应用 物态变化 电流和电路 电压 电阻 欧姆定律 电功率 电与磁 信息的传递
第十章 第七章 浮力 力
第1节 浮力 力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弹力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重力
老教材目录 实验版目录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第十一章 运动和力
第第 5节 浮力 4节 力 第第 6节 浮力的应用 5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6节 二力平衡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 1节 第 1节 第 2节 第 2节 第 3节 第 3节 第 4节 牛顿第一定律 功 二力平衡 功率 摩擦力 动能和势能 机械能及其转化
电荷 电流和电路 串联和并联 电流的强弱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家庭电路
第十六章
第 1节 第2节 第 3节 第 4节
电压 电阻
第六章
第 1节 第 2节 第 3节 第 4节
电压 电阻
电压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电阻 变阻器
电压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电阻 变阻器
新教材目录
第十七章
第1节 第 2节 第 3节 第 4节
第十二章 力和机械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
第1节 弹力 第 1节 功 第2节 弹簧测力计 第2节 机械效率 第3节 摩擦力 第3节 功率 第4节 动能和势能 第第十三章 5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压强和浮力
初中物理新旧教材的基本比较
初中物理新旧教材的基本比较初中物理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部门逐渐更新了物理教材,将旧有的教材替换为新的版本。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新旧教材进行基本比较。
材的优势材相比旧教材有一些显著的优势。
首先,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是物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材通过引入更多的实验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实践,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其次,材整合了更多的现代科技内容。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物理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材更加注重介绍与现代科技相关的物理知识,如电子技术、光学通信等。
这有助于学生了解和应用物理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物理研究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材通过设计更多的思考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旧教材的优势尽管材具有许多优势,但旧教材仍然有一些值得肯定的优点。
首先,旧教材经过多年的使用,经过了广泛的实践检验,内容相对成熟和稳定。
老师和学生都已经熟悉旧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对于教学的连贯性和稳定性是有益的。
其次,旧教材可能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在复杂的物理领域中,基础知识是研究的基石。
旧教材可能更专注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由于材还处于使用阶段,可能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一些问题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进一步完善或修订。
结论总体而言,新教材相比旧教材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技知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然而,旧教材在内容稳定和基础知识传授方面可能仍有一定的优势。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综合评估新旧教材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运用教材,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新旧教材课后习题的比较分析
初中物理新旧教材课后习题的比较分析习题是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既可以作为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提升科学素养、发展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又可以作为物理与社会链接的桥梁,促进知识向能力的有效转化.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8年级2012版、9年级2013版(上海科技出版社)新教材与旧教材2001版物理8年级、9年级2002版(上海科技出版社)课后作业习题相比有明显的改动,且课后每节作业习题适量增加了,每章结束加设了本章作业习题.笔者就新旧教材中课后习题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建议,以供同行商榷.1新版教材习题数量的对比与旧教材相比,新版教材每节课后作业习题量增加了,每章结束加设了本章作业习题,以《了解电路》这章为例,新旧版教材章节结构名称一样,共五节,内容及知识点大致相同,但新教材中每节课后作业由原来旧教材中的3到4个习题增加为平均5个习题,旧教材全章共18个习题,新教材全章却是24个习题加本章作业7个习题共31个习题,习题量明显增加,其它章节也如此.2新旧教材习题的选题内容对比2.1新版教材习题的选择相比于旧教材,题型丰富,更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了新课程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育目标尤其是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充分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并且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和验证物理规律.据实验情景及数据分析作答,减少了主观文字简述的量.例如:旧教材中科学探究:摩擦力课后作业习题如下:(1)观察:自行车上哪些部位要增大摩擦?哪些部位要减小摩擦?这些部位各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2)拔河比赛中,运动员常穿上比较新的球鞋,这是为什么?(3)滑动摩擦力在研究相关物体运动情况时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探究已经知道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也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有关.有些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可能还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请你从以下器材中选出部分器材,设计一个实验对此猜想进行检验.器材:a.斜面;b.带钩的立方体木块;c.带钩的长方体木块;d.表面平整的长木板;e.几条毛巾;f.直尺;g.弹簧测力计;h.硬纸板.(1)你所需要的实验器材(用器材前面的字母表示):.(2)简述主要的实验步骤:.课后共3个题,1、2题为观察简述题,第3题为设计实验加上简述步骤,对刚接触物理的初二学生而言,要完整简述物理现象或规律难度过大,要求过高.新教材中科学探究:摩擦力课后作业习题如下: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表面的以以及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表面越,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2.浴室中,为了防止浴室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A.浴室地面铺上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B.人沐浴时穿鞋底有凹凸花纹的拖鞋C.脚底下放一条毛巾D.穿上平底光滑的塑料拖鞋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芳同学获得如表1所示的实验数据.(2)分析第2、3两次实验,可得结论是.4.你使用或看到的许多生活用品中,很多地方都体现了设计者利用或避免摩擦的设计意图,请你至少各举一个实例,并加以说明.这4个题为填空、选择、据实验情景及数据分析写结论、举例,题目设计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充分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相比旧教材,习题量虽然增加了,但由于这样编制的习题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初学者很适宜,学生完成起来就很轻松,而且便于学生认识丰富的物理题型.“阿基米德原理”一章的课后作业题型也雷同.2.2新版教材习题的选择相比于旧教材,贴近生活,更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例如,新教材认识浮力课后作业:1.在浴缸里洗澡时,你会发现,只要用手轻推缸底,整个身体很容易被抬起;如果在床上也想这样做,就非常难了.这是为什么?2.如图9-6所示,是一位先生巧用物理知识将帽子送给楼上女士的情景.此过程中应用的关键知识是A.气球受到重力B.帽子的质量大于气球的质量C.帽子的密度大干气球的密度D.空气对帽子和气球有浮力作用学生的经验背景是其理解新事物、吸纳新思想的基础,其主要来源于以往的日常生活.因此,越是贴近生活的内容,就越能够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也越容易为学生所接受.2.3新版教材习题的选择相比于旧教材,重视学生对概念理解和问题解决的能力的培养例如,物体的浮与沉课后作业.3.如图9-23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其中(a)只有水;(b)水中漂浮着一只小鸭子;(c)水中漂浮着一只大鸭子.若把三个缸放到台秤上称量,可知它们的质量A.(a)最大B.(b)最大C.(c)最大D.一样大分析讲解此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及物体漂浮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的相关知识.3用好新教材课后习题的教学建议3.1认真钻研分析教师要用心、用情、用智慧,认真钻研新教材课后作业,弄清各题选题意义,针对的知识点.分析学生,根据学生实际制定习题的切入点和具体教法.3.2注重改进讲法教师讲解习题要有目的性,完成这道题要掌握或巩固什么知识内容及物理方法,讲解时讲细、讲清、讲明,并加以扩展延伸.首先,要分析问题情景,按照一定的逻辑线帮助学生回忆、应用相关知识,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指引,完成练习.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完成习题的过程中,能养成解决物理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实现能解决一道习题就能解决一类题的效果.例如,讲解上述小鸭子所受浮力的问题.先引导学生观察大小两只鸭子在水中是什么情景?答:漂浮.提问:漂浮时,物体所受浮力和物体的重力的关系?答:相等.再问:装满水的缸放进鸭子后溢出的水的重力跟小鸭子所受浮力的关系?答:相等.进而得出溢出的水重等于小鸭子的重力,故三个缸放到台秤上称量,它们的质量一样大.在讲解完习题之后注重延伸迁移,并能清楚的认识到其间的规律,能灵活运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注意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法择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3增进练习效果教师对习题的练习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教师讲得多不如学生练得多,学生只要进行足够多的练习,他们自然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以,很多教师都会搜罗大量的习题,并且不经筛选就印发给学生做.结果由于题量大,学生只能匆忙完成作业,并没有认真做每一道题.而新教材各章节都增加了题量,题量适量,选题突出了本节、本章的知识点,并有一定的扩展,督促学生完成好教材上的作业习题已经能帮助学生掌握本节知识了,关键是让学生做题后要有感悟,练出自己的心得,我们教师要及时引导、鼓励,留足够时间加强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有充分练习的时间.3.4灵活组织教学章节作业的习题选题兼顾了本章各知识点,组织好学生习题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对本章重点知识加深记忆,并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章知识点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习题教学活动的组织要灵活多样,教材课后作业的习题完成要面向全班同学,不能放弃学困生,加强对他们的个别辅导及督促;可以课上留一定时间,以好朋友间一帮一,一帮二的形式课堂讨论,帮助学困生完成教材练习.也可以分组分题完成,比赛各组得分率或分组分题由本组学生代表分析讲解习题,让同学评出优胜组,并及时鼓励或奖励.如优胜组可以免做当天书面作业或当天及时通报家长表扬鼓励等.再有可以好、中、差分层布置习题.但应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完成课后作业题,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总之,新版教材课后作业习题数量、难易适当,题型丰富,且贴近生活,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用好新教材课后作业习题,可以实现以最少的习题量,获取最佳的习题教学效果,能真正达到让学生减负的目的.。
初中物理新旧课标对比
初中物理新旧课标的对比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从2001年开始实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到2017年发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再到现在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物理课程标准在内容、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将对新旧课标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二、新旧课标的内容对比1.旧课标的内容旧课标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物质、运动、能量、光和电。
在这五个方面中,物质部分主要涉及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运动部分主要涉及力、运动和速度;能量部分主要涉及功、能和机械能;光部分主要涉及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电部分主要涉及电流、电压、电阻和电路。
2.新课标的内容新课标主要包括四个主题:物质与能量、运动与相互作用、光与声波、电与磁。
在这四个主题中,物质与能量部分主要涉及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以及能量的产生、转化和传递;运动与相互作用部分主要涉及力的作用、运动的规律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光与声波部分主要涉及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以及声波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电与磁部分主要涉及电流、电压、电阻和电路,以及磁场的产生、作用和应用。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新课标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将旧课标中的“能量”单独作为一个主题,强调了能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2)将旧课标中的“光”和“电”合并为一个主题,即“光与声波”,并将声波纳入物理课程的学习范围,使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
(3)将旧课标中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合并为一个主题,即“运动与相互作用”,强调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三、新旧课标的教学目标对比1.旧课标的教学目标旧课标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原理和定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实验、思考和表达等科学方法;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初中物理新旧人教版目录对比
初中物理新旧人教版目录对比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新版)八上(旧版)八上(新版)八下(旧版)八下第一章:机械运动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节:运动的描述3节:运动的快慢4节:测量平均速度第一章:声现象1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节:我们怎么听到声音3节:声音的特性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5节:声的利用第七章:力1节:力2节:弹力3节:重力第六章:电压电阻1节:电压2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3节:电阻4节:变阻器第二章:声现象1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节:声音的特性3节:声的利用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二章:光现象1节:光的传播2节:光的反射3节:平面镜成像4节:光的折射5节:光的散射6节:看不见的光第八章:运动和力1节:牛顿第一定律2节:二力平衡3节:摩擦力第七章:欧姆定律1节:探究电阻上电路跟两端电压的关系2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4节: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第三章:物态变化1节:温度2节:熔化和凝固3节:气化和液化4节:升华和凝华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1节:透镜2节:生活中的透镜3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节:眼睛和眼镜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九章:压强1节:压强2节:液体压强3节:大气压强4节:液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第八章:电功率1节:电能2节:电功率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4节:电和热5节电功率和安全用电第四章:光现象1节:光的直线传播2节:光的反射3节:平面镜成像4节:光的折射5节:光的色散第四章:物态变化1节:温度计2节:熔化和凝固3节:汽化和液化4节:升华和凝华第十章:浮力1节:浮力2节:阿基米德原理3节: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第九章:电和磁1节:磁现象2节:磁场3节:电生磁4节:电磁铁5节:电磁继电器扬声器6节:电动机7节:磁生电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1节:透镜2节:生活中的透镜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节:眼睛和眼镜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五章:电流和电路1节:电荷2节:电流和电路3节:串联和并联4节:电流的强弱5节:探究串并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1节:功2节:功率3节:动能和势能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章:信息的传递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2节:电磁波的海洋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六章:质量和密度1节:质量2节:密度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第十二章:简单机械1节:杠杆2节:滑轮3节:机械效率(新版)九年级(共10章)(旧版)九年级(共7章)第十三章:热和能1节:分子热运动2节:内能3节:比热容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1节:内能的利用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1节:宇宙和微观世界2节:质量3节:密度4节:测量物质的密度5节:密度与社会生活2节:热机3节:热机效率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1节:电荷摩擦起电2节:电流和电路3节:串联和并联4节:电流的强弱第十二章:运动和力1节:运动的描述2节:运动的快慢3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4节:力5节:牛顿第一定律6节:二力平衡5节:串并联电路的电路规律第十六章:电压电阻1节:电压2节: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3节:电阻4节:变阻器第十三章:力和机械1节:弹力弹簧测力计2节:重力3节:摩擦力4节:杠杆5节:其他简单机械第十七章:欧姆定律1节: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2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3节:电阻的测量第十八章:电功率1节:电能2节:电功率第十四章:弹簧和浮力1节:压强2节:液体的压强3节:大气压强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5节:浮力6节:浮力的利用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4节:焦耳定律及其应用第十九章:生活用电1节:家庭电路2节:家庭电路电流过大原因3节:安全用电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1节:功2节:机械效率3节:功率4节:动能和势能5节:机械能及其转化第二十章:电与磁1节:磁现象磁场2节:电生磁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4节:电动机5节:电生磁第十六章:热和能1节:分子热运动2节:内能3节:比热容4节:热机5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2节:电磁波的海洋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二十一章:能源和可持续发展1节:能源家族2节:核能3节:太阳能4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5节: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第十七章:能源和可持续发展1节:能源家族2节:核能3节:太阳能4节:能源革命5节: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初中物理新老教材比较
初中物理新老教材比较
初中物理新老教材的比较
一、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课程标准》的精神是,“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课程标准》第2页),不过分强调物理学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样,编者在内容顺序的安排上就有了一定的自由度,可以从三维的课程目标出发做出决定。
新课标强调学生对科学、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在编排上由简到难,回归到日常生活,使生活中问题得到解决。
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不同
1.从知识内容的广度上看
新教材包括了老教材几乎所有的内容外,另外还增加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眼睛和眼镜”“宇宙和微观世界”等内容,都是与科学知识前沿接轨的知识,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从知识内容的深度上看
在过去的教材中,一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弊端:枯燥。
而新教材中不再出现传统物理学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感兴趣的、不涉及任何公式及运算的生活现象,避免了上述弊端的出现。
如光学部分中的凹透镜、照相机、幻灯机、球面镜知识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想了解的。
三、教材的编排
1.教材采用彩色印刷,每章都有牵头图,并配有散文体的引语,这也是全面发挥教科书的教育功能的一种尝试。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分析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号召下,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物理》。
八年级物理分为上下两册,在初中阶段已经推行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结合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新版的八年级物理教材进行如下分析。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科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教材的编排上学科逻辑更加合理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做了较大的改动。
由常见的简单易学的运动、声、热、光等物理现象到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然后学习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电学和能的基本知识,符合由浅人深、先易后难的认知规律。
如: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放在第一节,为以后学到温度计、天平、弹簧测力计等测量仪器的使用打下了相应的基础。
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如先学习“速度”的内容,为后面“声速”“光速”的学习做好铺垫。
而光学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中的难点,新教材将“物态变化”安排在光学前,以延后难点的学习。
将“重力”“弹力”内容提到了“二力平衡”之前,以便学习二力平衡内容时所提及的例子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具体内容。
在新教材中有“测量摩擦力”的实验,直接放在“二力平衡”后一节,既方便学生理解和计算摩擦力,又巩固二力平衡。
将“功和机械能”放在“简单机械”之前,可以为学生计算使用滑轮、斜面的有用功、总功及机械效率打下基础。
另一方面,现行教材的“章”小,包括的知识点少,两周左右换学一章新内容,初学者既有新鲜感,又容易把握各知识点的关系,形成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信心。
2.适当删减内容,减轻学生负担根据课标要求删去“颜料的混合”的内容。
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内容删去,因为在生物教材中重点讲解,物理新教材里将该节与其他内容整合后放入“科学世界”中。
原教材有一节“看不见的光”,新教材将其删去,部分内容放在“光的色散”一节中。
又如原教科书在讲摩擦力之后,安排了“科学作文:没有摩擦的世界”的练习题,该题的缺点是开放度太大,学生完成此类问题的课业负担较重,但优点是能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新教材将此题改成“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突然消失10s,我们身边的情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描述两个可能出现的场景。
初中物理教材全面评析不同版本的特点与优势
初中物理教材全面评析不同版本的特点与优势一、引言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初中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同版本的物理教材在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
本文主要对不同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进行评析,旨在探讨其特点与优势,以期提供教材选用的参考依据。
二、版本一:传统教材传统教材是较早使用的物理教材,其主要特点是内容充实、知识点繁多。
这类教材以知识点的讲解为主,注重理论的传授和基本概念的建立。
它们的优势在于系统性强,能够全面覆盖物理学科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学生建立起知识网络,形成对物理学基础的扎实掌握。
此外,传统教材编写经验丰富,教材内容经过多次修订和改进,教学内容相对稳定。
然而,传统教材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这类教材以理论为主,对于实践性较强的物理知识掌握较为欠缺。
其次,教材保存了过多的知识点,导致知识的堆砌,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厌倦情绪。
此外,由于传统教材较为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忽略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应用场景,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版本二:素质教育导向教材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兴起,相应的物理教材也应运而生。
这一类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对于传统教材,素质教育导向教材更注重学科知识与学生实际问题的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动手能力。
素质教育导向教材的特点在于开放性和实用性。
教材内容更注重应用,在知识点的讲解上更加生动有趣,具有一定的探究性质。
此外,由于教材内涵宽泛,不再过多强调记忆和概念的学习,更关注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素质教育导向教材也存在一些不足。
由于教材内容涉及面较广,内容相对简略,可能无法对物理学知识体系做全面而系统的阐述。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导向教材需要更多的教师指导和辅助,适应性较差,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讲解。
四、版本三:创新教材创新教材是物理教育改革的产物,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
例谈教科版新旧教材的对比变化-最新资料
例谈教科版新旧教材的对比变化初拿到2012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的教材(教科版2012年7月第一版),粗略地翻阅了一遍,感觉该版本与2003版相比,内容变化不大。
2012年10月中旬,下乡听课调研,通过观课及课后研讨,自己深深感到2012版教材较2003版教材虽然内容文字上没有多大的变化,但在内容编写、板块编排上都有精细的改变,使2012版教材更为科学、合理、实用。
现以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光源?光的传播》为例对新旧版本作一下对比,总结一下变化。
一、教材内容顺序的调整新教材在内容的编排顺序上共有以下两个调整:1.光源内容位置的调整。
光源这一内容在旧教材中属于“物理在线”板块,要求学生在课下通过互联网(中国物理)或查阅有关书刊去了解,课标不作要求;而新教材将这一部分调整到了教学内容部分,在课程标准中也作出“了解”的要求。
这一调整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符合科学研究的规律,对任何物理现象的认识和学习,都应该从其发生的本源开始,在学习研究声现象时,就是从声源概念的学习开始的,那么学习光现象就应该从光源开始,同时这一调整也使得本节在内容编排顺序上和上一章的第一节《认识声现象》有了一种内在的一致性。
2.“光传播什么”和“光速”两个版块的调整。
新教材将旧教材中“光的传播速度”板块和“光传播能量和信息”板块的位置进行了对调。
初看这一调整只是两个板块的位置颠倒,其内容只字未变,但细细分析编者的意图,其用意很深刻。
因为这样一调整,使旧教材的知识板块由“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光传播信息和能量”的顺序,变为“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信息和能量”、“光的传播速度”,也就形成了“光的产生”、“光怎样传播”、“光传播什么”、“光传播的快慢”知识板块顺序,这非常符合学生对事物认识的逻辑顺序,使整个教材内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教材内容的增加新教材在教材内容方面主要表现在图片和光源例子的增加上。
比较不同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
比较不同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不同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的比较在初中教育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参考书,对于他们的学习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同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也逐渐出现。
本文将对比较不同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版本一:传统教材传统教材一般以知识点为中心,提供详细的概念解释和公式推导。
它们注重对物理基础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各个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传统教材通常包含大量的例题和习题,以帮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知识。
然而,传统教材的不足之处也比较明显。
由于其内容繁杂,难以消化吸收,学生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
此外,传统教材可能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了物理实验和应用技能的培养。
因此,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感到迷茫和困惑。
二、版本二:综合素质教育教材随着综合素质教育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综合素质教育教材逐渐兴起。
这种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它们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综合素质教育教材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它们通常会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和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然而,综合素质教育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其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可能会忽略物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此外,综合素质教育教材的实践操作也需要一定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条件,可能会增加学校的负担和经济压力。
三、版本三:项目化学习教材项目化学习教材作为一种新兴的教材形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项目化学习教材以问题和项目为核心,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探究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项目化学习教材的优点在于它们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新旧教材比较分析
学科代码:070201学号:080805010050贵州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初中物理新旧教材比较—以人教版为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专业:科学教育(物理学方向)年级:2008级姓名:杨仪祥指导教师:xxxx(副教授)完成时间:2012年4月20日初中物理新旧教材比较—以人教版为例杨仪祥摘要:简述了初中物理新旧教材比较的意义,论述了初中物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产生的不同背景及其对教材编写的不同要求,重点分析比较初中物理新旧教材在内容,编排结构,呈现方式等多方面的不同,分析新教材的优点,并简单讨论新课改下教师课堂教学的改变和反思关键词: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新教材、旧教材、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比较研究Abstract: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new textbook comparative significance, discusses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syllabus and curriculum standards have different background and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compiling teaching materials, a detai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new textbook in the content, layou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ifferent presentation modes, analysis of new teaching materia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discuss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change of reflectionKey words: Physics Teach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person teaches printing plate, the new teaching material,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ld presentation mode, comparative study0.引言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直接依据,担任着传递知识的重要角色。
初中物理新旧教材及教学要求对比.
初中物理“新”“旧”教材及教学要求对比(以下内容按章节顺序编写)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一、新课标与大纲在同一知识点的对比二、新旧教材上差距较大的知识点对比1、增加了: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
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2、删减了: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
知道连通器的原理。
知道大气压的现象。
知道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知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知道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3、将“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修订为“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一、新课标与大纲在同一知识点的对比二、新旧教材上差距较大的知识点对比1、增加了: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2、删减了:知道功的原理。
3、将“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理解功的计算公式”修订为“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4、将“理解有用功和总功”修订为“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将“理解动能、重力势能。
知道弹性势能”修订为“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5、将“理解动能、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修订为“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热学部分二、新、旧教材要求差距较大的知识点第四章物态变化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
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根据不同物质在物理性质(形态、弹性、颜色)和用途上的差异进行分类。
2.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
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
讨论塑料、化肥、清洁剂、灭蚊片和农药等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分析三篇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分析三篇第1篇: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分析 1.创建物理情景、渲染气氛,增强学生求知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轻松的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
如在讲授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本世纪地球上第一次出现日全食情景来引入新课,学生会被日全食美丽、壮观、奇妙的情景深深吸引。
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地球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其中包含了什么物理道理?这样可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再结合其他生活中的例子,指导学生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这会给学生产生难以忘怀的印象,从而加深对光沿直线传播的认识。
2.可进行实验模拟,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物理课堂中,由于实验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利用现有的器材和条件很难实现。
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弥补其中的不足,例如电流方向的判断及大小计算在电学中是重点,但电流在导体中看不见,摸不着,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而且难以理解的,虽然课本中有许多幅相关的插图,但却是静止的,不能让学生认识到电荷有移动的感觉。
而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动态软件则可以非常方便地制作出导体中正、负电荷定向移动的画面,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困难了。
让学生体验成功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
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
在教学中,考试题目要容易一点,教学内容要适当,过早补充内容企图一步到位,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关于考试更应基于对双基知识的考查,切忌难度过高,以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情感。
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的提问。
问题设计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梯度,既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可能,同时更要具有培养物理思维的价值,如一些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能引起争论的问题,或一些能将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等等。
人教版物理教材的新旧版本对比分析
⼈教版物理教材的新旧版本对⽐分析新、旧⼈教版教材对⽐分析)关键词:⼈教版物理对⽐摘要:将新⼈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与旧⼈教版初中物理教材进⾏对⽐,找出新版教材的特点以指导教学。
⼈教版物理新版教材2012年9⽉在本县开始使⽤,截⾄⽬前笔者已经完整的使⽤了这套新教材进⾏教学。
下⾯笔者以⼀线教师的⾝份将新旧教材进⾏对⽐,找出两版教材的差异。
探讨使⽤新教材的感受和⼼得,指导个⼈教学并供同⾏交流。
⼀、编排总体结构不同。
旧版教材总体包含5个板块:1.有趣的声(包含第⼀章有趣的声)2.⾊彩斑斓的光(包含第⼆章光的反射,第三章透镜及其应⽤)3.功勋卓著的电与磁(包含第五章电流与电路,第六章电压电阻,第七章欧姆定律,第⼋章电功率,第九章电与磁,第⼗章信息的传递)4.古⽼⽽现代的⼒学(包含第⼗⼀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章运动和⼒,第⼗三章⼒和机械,第⼗四章压强和浮⼒)5.⽆处不在的能量(包含第⼗五章功和机械能,第⼗六章热和能,第⼗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四章物态变化应该属于【板块(5)⽆处不在的能量】的内容,可能是考虑到内容较容易,没有安排到板块(5)⽽安排在⼋年级上册。
再看新教材的编排结构:第⼀章机械运动(⼒学内容);第⼆章声现象(声学内容);第三章物态变化(能量的内容);第四章光现象、第五章透镜及其应⽤(光学内容);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第七章⼒、第⼋章运动和⼒、第九章压强、第⼗章浮⼒(⼒学内容);第⼗⼀章功和机械能(能量内容);第⼗⼆章简单机械(12.1杠杆、12.2滑轮⼒学内容,12.3机械效率能量内容);第⼗三章内能、第⼗四章内能的利⽤(能量内容);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六章电压电阻、第⼗七章欧姆定律、第⼗⼋电功率、第⼗九章⽣活⽤电、第⼆⼗章电与磁、第⼆⼗⼀章信息的传递(电磁内容);第⼆⼗⼆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能源内容)。
从新旧教材编排的对⽐可以发现:旧版教材的编排结构强调各个知识点的板块结构关系,⼤致按照声、光、电、⼒、能5个板块安排内容;新教材的编排更多的强调让知识点符合学⽣不同阶段的认知特点,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
初中物理新旧教学要求对比
初中物理“新”“旧”教材及教学要求对比声学部分第一章声现象一、新课标与大纲在同一知识点的对比二、新增知识点声波的概念、骨传导、耳朵的结构、双耳效应、超声波及次声波、声的利用(声能传递信息,具有能量)、波形。
三、减少或改变的内容回声的概念;计算公式弱化;发声体的远近与响度的关系没涉及;“减小噪声”改为“控制噪声”,三种途径改为三个阶段。
光学部分第二章光现象一、新课标与大纲的在同一知识点的对比二、新增知识点1.凸面镜和凹面镜-----平面镜知识的拓展,了解它们对光的作用和应用(科学世界)2.光的色散(光谱、色光的混合、物体的颜色、颜料的混合)-----了解3.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了解4.光的散射---课标无要求5.古老的光---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了解最大的长度单位--光年。
三、减少或改变的内容1.删去了“月食、日食成因图”2.弱化涉及数学比例问题如影子的有关计算、复杂的角度推导题3.删掉了照度内容4.光的折射定律简单化5.照相机的构造和使用方法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新课标与大纲的在同一知识点的对比二、新增知识点1、眼睛和眼镜---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眼镜的度数----课标无要求3、显微镜和望远镜----了解其基本构造热学部分一、新课标与大纲在同一知识点的定位(第四章、第十六章和第十七章)第四章物态变化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
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根据不同物质在物理性质(形态、弹性、颜色)和用途上的差异进行分类。
2.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
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
讨论塑料、化肥、清洁剂、灭蚊片和农药等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3.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
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根据形状和体积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说明固体、液体、气体的不同特征。
初中物理新旧课标对比 -回复
初中物理新旧课标对比-回复初中物理课标的新旧对比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关系的科学,它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物理课程从初中开始教授,一直到高中阶段。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物理课标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与更新。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课标的新旧对比进行分析和比较。
一、教育理念的差异新旧物理课标在教育理念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旧课标认为,物理课程主要是传授知识,强调记忆和考核,重视学生对概念和公式的掌握。
而新课标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倡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新课标强调物理学科的研究过程和思维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变化新旧物理课标在教学内容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旧课标注重对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介绍和解释,重视学生对物理定律和公式的掌握。
而新课标则更加注重物理与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的联系,强调物理学科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新课标在教学内容上加强了与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结合,引入了一些新的知识与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三、学习方式的变化新旧物理课标对学习方式也有一定的调整和改变。
旧课标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passivity;而新课标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验来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新课标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际问题解决,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方法的变化新旧物理课标在教学方法上有一定的变化。
旧课标主要采用讲授和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老师起主导作用,学生以接受知识为主。
而新课标注重学生参与和主动学习,采用讨论、合作学习和研究型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讨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评价方式的改变新旧物理课标在评价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新旧版对比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新旧版对比《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在教育部修订的基础上已于2011年12月正式印发,且在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为适应课程改革发展形势,我近来认真研读了《物理课程标准》,并对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新旧版进行了对比,现就修改的各个要点摘录如下:一、调整了个别知识的终结性要求⒈增加了“知道场也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第17页,与主题一的前言“各种物体、微粒和场,都是以不同形式存在着的物质”保持吻合⒉增加了“通过实验,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第24页⒊增加了“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第25页⒋增加了“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原对热机的要求为例子,现明确为内容标准。
第28-29页⒌增加了“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第29页⒍增加了“理解电功”(第29页⒎增加了“知道电流、电压和电阻。
”(第29页⒏删除了“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第25页二、进一步明确了内容标准的要求⒈“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性”改为“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一些物理特性”。
(第17页⒉“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改为“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第25页⒊将“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改为“能用熔点和沸点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⒋删掉了一些不容易做到的“活动建议”。
如:⑴删掉了“用图形、文字和语言描述原子、分子模型”等内容;并根据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对一些活动建议做了适当的修改。
⑵将“用望远镜观察天体”改为“了解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成就”。
三、简化了终结性要求水平的层次将“知识与技能”目标里的“初步认识”和“初步了解”改为“认识”和“了解”。
主要是为了减少目标水平层次。
便于教师把握。
例如:⒈“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改为“了解质量的概念”。
(第19页⒉“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改为“知道半导体的一些特点”。
2019年的初中物理中2022年初中物理课本一样不一样
2019年的初中物理中2022年初中物理课本一样不一样2019年的初中物理和2022年的不一样。
摘要:初中物理新版本的教科书,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试用,又在原来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的教学方式修订的。
新版本教科书更改的内容、章节数量和排序都做了较大改变。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旧教材比较研究人教版是我国初中物理教科书使用面比较广的一个版本,当前通用的人教版教材是经过长时间的试用及征集意见,在原来的实验版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进行修订的。
教材的修改比较大,为了使教师对人教版初中物理新教材进行更好的了解,下面对新旧两版教材进行比较分析。
一、章节数量变化在旧教材中,有17章,共87节,八年级上册一共有5章25节,八年级下册也包括了5章25 节,九年级共一册,包括7章37节。
在新教材中,一共有22章85节,八年级上册多了1章1节,八年级下册多了1章,少了5节,九年级则多了3章2节。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多了5章,把旧教材之中的第七章和第八章关于安全用电的相关内容单列成了一章,旧教材之中的第十二章及第十三章还有第十四章和第十六章分开后进行组合。
总节数一共少了2节,将旧教材中的第一章第二节及第二章第六节还有第十一章第一节和第十七章第四节都删除,把第九章中的第一节和第二节进行合并,第九章中的第四节和第五节也进行了合并,另外还增添了测量平均速度及阿基米德原理还有热机效率和欧姆定律在串联与并联电路之中的应用等内容。
二、章节顺序发生了变化章节顺序的改变是修改最大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力学与电磁学内容的具体教学顺序的改变。
八年级上册中的内容基本上是没有变化的,旧教材中的八年级下册内容为电磁学,新教材将其改成了力学,旧教材中的九年级主要是力学,新教材将其改成了电磁学。
这是因为电磁学中涉及的知识一般都是抽象的,学生理解不深,力学中的相关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是贴近的,学生很容易对其进行理解与学习,因此把容易学习的放在前面,把难以学习的放在后面。
等学生到了九年级,由于学生不断成长,其思维也在发展,这样学起来就会很容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代码:070201学号:080805010050贵州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初中物理新旧教材比较—以人教版为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专业:科学教育(物理学方向)年级:2008级姓名:杨仪祥指导教师:xxxx(副教授)完成时间:2012年4月20日初中物理新旧教材比较—以人教版为例杨仪祥摘要:简述了初中物理新旧教材比较的意义,论述了初中物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产生的不同背景及其对教材编写的不同要求,重点分析比较初中物理新旧教材在内容,编排结构,呈现方式等多方面的不同,分析新教材的优点,并简单讨论新课改下教师课堂教学的改变和反思关键词: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新教材、旧教材、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比较研究Abstract: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new textbook comparative significance, discusses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syllabus and curriculum standards have different background and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compiling teaching materials, a detai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new textbook in the content, layout,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ifferent presentation modes, analysis of new teaching materia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discuss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change of reflectionKey words: Physics Teach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person teaches printing plate, the new teaching material,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ld presentation mode, comparative study0.引言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直接依据,担任着传递知识的重要角色。
教材内容的编写反映了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因此教材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大多数国家的教育改革都丛教材入手,不断改进和编制新教材。
初中物理教材作为物理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担负着落实教学目标,发挥物理教学功能的重任。
本文以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2001年版(以下称为“旧教材”)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以下称为“新教材”)人教版作为比较研究对象,并对《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以下称为《大纲》和《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为《标准》)进行比较分析。
以案例分析、教材比较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从内容、体系结构、呈现方式等方面客观分析、评价它们的异同和优缺点,并讨论新课程教材对教师的挑战和教师应做出的应对措施。
1.选题意义课程标准较教学大纲,有了很大的变化,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要求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课程评价上强调了更新观念,关注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等。
新教材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是师生贯彻新课程目标最基本、最主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可以说新教材是具体化了的课程标准,有什么样的课程标准,就有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新课标下的教材与教学大纲下的教材在版面设计、结构体系、内容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体现了编者们的编写思想和理念。
本人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人教版为蓝本,考察新教材对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和把握情况。
与旧教材相比,着重从结构体系的问题、科学内容问题、呈现方式的问题、语言风格的问题、图文并茂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比较,对新教材以新见新,阐述新教材的精髓,从实践的角度,透视整个初中物理教材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更深刻地理解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通过本论文的写作,促进自己超越对教材内容的认识,理解教材背后隐藏的教育思想,成为教材的研究者和实施者。
2.初中物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比较2.1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产生的不同背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逐步深入,并成为当前教学改革和学校发展的主题。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也将相应地随着课程改革的要求做出调整。
现行的《九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是2000年4月经教育部组织有关人员修订后颁布的,其修订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快新课程改革深入和发展,属于一个过渡性的教学大纲,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而为了进一步落实课程纲要的要求,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在专家、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的努力下出台,并在全国38个实验区进行实验。
按教育部的要求,2002年秋季全国10-15%地区要求进入实验区,逐年提高比例,至2005年秋季全国所有的中小学都要进入实验区。
深刻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内容,准确区分其与现行的物理教学大纲的差异,对于理解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以及教学要求,并能尽快地掌握新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2.2物理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对教学目的比较《大纲》中规定初中物理的课程性质是一门必修的基础性课程,同时规定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指向,即通过物理学到初步的物理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获得观察、实验的初步技能,逐步发展自己的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具体而言,初中物理的教学目的是“一个引导,两个培养”,“一个引导”即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两个培养”是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标准》中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
其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物理课程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五个通过”即: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通过展示物理学发展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2.3《大纲》与《标准》的内容结构2.4《标准》的意义和功能长期的教学实践反映出现行的《大纲》仍然存在着以下弊端:从目标上看,只规定了知识方面的要求;内容偏难、偏深、偏窄,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要求过高;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同时仅仅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教学目的、内容的确定、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原则性的叙述,不便于操作和实施。
而《标准》中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标准》规定了物理学科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物理《标准》代替《大纲》反映了“三个转向”,即课程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普及教育;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关注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具体而言,《标准》不是从学科本位的角度追求知识的全面与完整,对于概念、规律不过分追求表述的准确性、逻辑关系的严密性,而是全面考虑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作用,并且还突出地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面向全体,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新成就;改进评价体系;教学要求灵活多样,有弹性。
3.新旧教材分析比较3.1新旧教材呈现方式的比较旧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以传统教科书形式呈现,共两册,8、9年级各一册。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呈现的形式与旧教材不同,共3册,8年级分上、下两册,9年级一册。
从(表二)可以看出,新教材的编排体系打破了旧框架,过去的物理教材都是按经典物理的力、热、光、电这一学科体系的顺序来编排的。
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新教材一反常态,大胆革新,按学生的认识规律来编排,变为了声、光、电、力、热。
仔细的分析,其实新教材这样的编排设计是有明确目的。
首先,力学虽说是物理学的基础,但力学现象不如电磁、光现象那样鲜明、生动、形象、有趣,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二,力学实验个数不如光学实验、电磁学实验个数那么多,对于刚刚接触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更喜欢合作学习,更多实验课的开展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作为一种直接兴趣恰好又是初中学生的主要学习兴趣。
其三,力学规律的得到通过探究学习方式的获得有时比电磁、光规律通过探究方式获得更困难,如力学中探究重力G与质量的关系,要真正使学生得到重力G与质量的关系G=mg,除了通过实验测定相关数据外,还应要求学生通过图象,作出G与m的关系图,从图象的表现形式,才能得到G 与m成正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