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凉之雾遍华林——从中国古代文学看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一)
悲凉之雾,遍披华林
悲凉之雾,遍披华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悲凉之雾,遍披华林【导语】:红楼隔雨相望冷红学研究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
古代诗歌中的情感特征和文化精神-忧患精神
古代诗歌中的情感特征和文化精神-忧患精神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文明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表现形态,支撑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也必然支撑着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与繁荣。
诗歌是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典文学的精华。
古代诗歌的天空,群星璀璨;古代诗歌的文本,倾诉千年。
古代诗歌因为“风光”,所以引人入胜;因为“无限”,所以拙笔难描。
但有一点可以坚信:人对精神的追求是永恒的,文学对精神的追求也是永恒的。
这种永恒,既是文学发展的动力,也是我们民族进步的动力。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文明的神圣象征,中国之所以被称为诗国,足以说明诗歌在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
诗歌在中华民族古老的机体上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作用,它甚至不仅仅是属于文学艺术,它还是中华民族在悠远的历史岁月中所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和表达形式,它积淀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系、文化结构、思维模式、品格智慧等。
古代诗歌对近代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先人的创作中我们领悟并发扬了文学创作中可贵的精神。
一、诗歌中的忧患精神中庸平和、过犹不及的儒家信条决定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中和之美。
中和精神的深层意蕴则在于忧患精神。
忧患是诗人良知、道义、情感等的综合体现,是诗人绝不向现实妥协的价值观借诗体的凝聚升华。
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北朝乐府民歌的“陇头流水,鸣声呜咽。
遥望秦川,肝肠寸断”,鲍照的“自古圣贤皆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杜甫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自流”等,都是说不尽的忧患。
忧患精神是一种群体意识的体现,而不仅仅局限于小我的范围。
又由于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人要生存发展,就不得不面对来自主客观的种种矛盾。
忧患的心理基础是防患、救患,然而很多患难是防不胜防的,了却此事,又生彼事,所以忧患精神实际上又是一种悲剧意识的体现。
关于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对于一个国家、民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忧患意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能理性地认识自已,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日本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举国一致的“忧患意识”,他们的中小学教科书中写着“日本国土狭小,没有资源,只有靠技术,靠奋斗,否则就要亡国”,正是这种意识,给日本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并创造了今天的奇迹。
1(一)忧患意识的内涵“忧”,《说文》解释为:“忧,心动也,从心尤声”。
《辞源》把“忧”解释为“忧患、担心;疾病”。
“患”,《说文》解释为:“患,忧也,从心。
”有忧患、担忧、祸害、灾难等义。
《辞源》则把“患”解释为忧虑、灾患、忧患、疾病等。
“忧患”一词最早见于战国中期的《易传》和《孟子》。
《周易·系辞下》:“《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2《孟子·告子章句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忧患”一词虽出现较晚,但忧患意识的产生却要早得多。
“忧患意识,不同于作为原始宗教动机的恐怖、绝望。
……忧患心理的形成,乃是从当事者对吉凶成败的深思熟虑而来的远见;在这种远见中,主要发现了吉凶成败与当事者行为的密切关系,及当事者在行为上所应负的责任。
忧患正是由这种责任感来的要求以己之力突破困难而尚未突破时的心理状态。
所以忧患意识,乃人类精神开始直接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也即是精神上开始有了人的自觉的表现。
”4有学者认为,所谓“忧患意识”,亦即人们基于对陷入困境抑或对于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种种不利情况所引起的一种情感反映,它蕴含着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实中各种不合理因素的尖锐批判5。
也有人认为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防范意识和预见意识,是一种自觉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6。
蒋寅先生把忧患意识区别为忧和患两种情态,认为前者侧重于对既成事实的愁怨哀伤,而后者则侧重于对既成、更多是未成事实的忧惧或焦虑,并举例说“如果说‘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是忧的话,那么,‘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是患了。
论古人的忧患意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摘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国文人历来是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他们的追求和信仰。
纵观历史,有志之士都有着天下意识,忧患意识,这是读书人的一种情怀。
孔子的学生曾子曾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从小为建功立业报效祖国而刻苦读书。
用他们那默默无闻、却又风驰电掣的笔,书写出了对苍生黎民的关怀。
他们即使是怀才不遇、被贬谪、穷愁潦倒之时,还念念不忘苍生黎民。
以天下为己任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是一种神圣而庄严的职责,更是一种不可亵渎的情感。
关键字:屈原,杜甫,范仲淹一、古人的忧患意识1.屈原赋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岂犹未悔”,这句话在我们的高中课本上已经学习过,并且熟记于心。
这篇文章就是楚国的为国捐躯的第一人——屈原。
面对愚昧无知的楚王,面对危难中的楚国。
他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进入,被俘受辱而死的。
倘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信仰完整地活下去,不如选择死亡.一种自由的、高尚独立的死。
无论贵为楚国的大臣还是被贬谪.屈原始终没有忘却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在壮志难酬的逆境中,他没有放弃人格的历练和精神的追求。
他曾说过:“宁赴清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
以浩浩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
屈原崇高的人格,正说明了古人爱国士大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品格,他们在不为世俗所容的困境中必将产生无法释怀的死亡情结。
宁可高贵的死去,也不愿受辱。
他与着腐朽的楚王国贵族集团作斗争,他曾经提出过举贤授能,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并且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试论从中国古代文学分析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
试论从中国古代文学分析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作者:杨帆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5期摘要:一个强大民族的诞生离不开丰富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千年的历史传承正是在强大的民族精神指引下屹立不倒,而忧患意识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独有特质。
五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自始至终贯穿着忧患意识。
笔者正是通过此文,从我国古代历史文学的角度出发,浅论了忧患意识的起源、特点、发展以及产生的历史原因。
关键词;民族精神;忧患意识;古代文学一、民族精神中忧患意识的存在意义1、民族精神根深蒂固中华民族的发展是一个各族历史大融合的过程,中华民族的统一是一个充满血腥和战争的残酷过程,顽强的中国人民正是在这样一个充满生存考验和历史荣辱的背景下,靠着根深蒂固忧患意识威武的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岿然不动。
随着鸦片战争拉开近代史的序幕,中华儿女再一次在民族忧患意识的指引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使得民族精神的忧患意识再一次深入人心[1]。
2、为中华之崛起侵略者的强取豪夺、恣意践踏使得中华儿女更加团结,为了赶走列强,护我中华,不惜用血肉之躯抵挡来自侵略者的践踏。
正是在这种民族忧患意识的引导下,使得中华儿女更加自强,奋起抵抗,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忧患意识是一种文化传统,它孕育着中华文明的诞生,同时也是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2]。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的重要原因,发扬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我们义不容辞。
3、将中华民族紧紧团结起来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在整个历史浪潮中,虽然内部一直冲撞、融合,但是当我们有了一致共同的外敌入侵的敌人时,忧患意识令整个中华民族空前团结。
历史上的著名爱国人士层出不穷,他们只是中华儿女的一个代表,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缩影。
二、透过中国古代文学审视民族忧患意识的成因1、低下的经济发展母亲河孕育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冲击出的华北平原富饶而美丽。
但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靠天吃饭的时代避免不了天灾祸人,当人们面对吃不饱的时候,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正是当时大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从中国古代文学看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
从中国古代文学看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作者:李艳婷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4年第5期李艳婷(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新闻传媒系,河南郑州450002)摘要: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忧患意识可以说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标志之一。
本文结合忧患意识的特点和内涵,对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体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民族精神;忧患意识;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I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5—0102—02收稿日期:2013—11—23作者简介:李艳婷(1972—),女,河南济源人。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新闻传媒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民族精神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灵魂,是反映该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信仰、民族价值观念以及价值追求等特质,同时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中,能够有效维系、协调、指导民族不断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与灵魂。
而对于中国而言,忧患意识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一直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标志之一。
一、忧患意识的内涵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关注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和成败,将世界、社会、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对人类、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
忧患意识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和转折时期,形成的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源于个体自身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主要表现为坚强意志和奋发精神。
忧患意识表现出来的,是社会主体的一种精神自觉,是主体对于改造世界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能动性,同时,对于社会主体而言,也是重要的精神动力。
二、忧患意识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一)表现形式1.“愁”所谓“忧愁”,“忧患”与“愁”可以说是密切相关的,“愁”是古代文学作品中表现忧患意识的基本形式,如辛弃疾的“少年不知愁滋味”,李白的“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虽然表达的思想感情各有差异,但正是这一个“愁”字,强化了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不仅是对孔子“忧道”思想的体现,同时,这种特有的抒情方式,也体现出中华民族性格中刚柔并济的深沉特性。
悲凉之雾遍华林――从中国古代文学看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
悲凉之雾遍华林――从中国古代文学看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论文关键词:古代文学民族精神忧患意识论文摘要: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精神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标志之一。
忧患意识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之中,文章对忧患意识的特点及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影响、忧患意识产生的历史及社会原因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
纵观一部人类发展史,一个民族在其婴儿时是靠血缘、亲缘及地缘构成其凝聚纽带。
这条是自发的、粗糙的、脆弱的,它禁不起来自社会与自然的巨大冲击。
当一个民族发展到自觉阶段的时候,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民族精神就会水到渠成地诞生。
民族精神的巨大凝聚作用,会使这个民族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各方面的挑战。
古人常说的“多难兴邦”,应该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自觉的、自为的、具有民族精神的、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的民族。
那么,什么是民族精神?它与民族文化又是什么关系呢?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也是民族文化的升华与灵魂,它集中表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性格与风貌。
民族精神是贯穿于整个民族文化中的“主心骨”,而民族文化则是民族精神在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根本区别,不在饮食、服饰、活动方式等外部标准上,而在植根于其民众心灵深处的民族精神。
与重大局、重和谐、重仁义、重节操一样,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与形成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忧患意识贯穿于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和极为光荣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之中。
深入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中忧患意识的成因、影响,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全面继承民族遗产,创造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面将从中国古代文学的视角出发,就民族精神中忧患意识的成因及影响,谈几点浅见:“民以食为天”。
农业自然经济,在古代中国的多种经济成分中一直占压倒优势;“饥饿”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高悬在中国老百姓头上。
中国古代最高的政治理想是“大同”,“大同”即“普天下皆有所养”。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写欧阳奋强三十年故事时,鲁迅1927年说过的这句话一度在脑子里盘旋。
《红楼梦》太残忍,借居富贵肉身,遭遇生离死别,人生劫数藏于锦衣玉食背后,贾宝玉始终不得掌握自身命运。
他的苦,不在于食不果腹的饥馑,而在于自我觉醒后陷入的无助--他看得到毁灭,也看得到人生无能的局限。
欧阳奋强20岁就演了贾宝玉:戏里由盛转衰,最后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戏外风风火火,很快获得盛名。
贾宝玉走出大观园,世界进入虚无,但对欧阳奋强来说,走出大观园才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
过去三十年间,欧阳奋强求索、挣扎、自我确认,反反复复的微小选择最终构成了他的命运。
时间的残酷在于不可逆,而欧阳奋强曾经错失的机会也只有如今从上帝视角审视时才显得清晰可见。
薛定谔的猫,在未打开之前,没有人知道是好是坏。
人们常说“若人生无悔,就太无趣”,说这句话的人要么是不敢面对,要么是从未失去过真正重要的东西。
53岁的欧阳奋强不寻常的是1987年演过贾宝玉,寻常的是之后三十年的经历和任何一个中年人都有相似之处。
曾经在体制里风生水起,新技术、新观念一来才发现原来自己的那一套已经过时了,但他陷入原有的惯性之中,曾经的成功经验已不足以支撑他完成逆转,与下一辈的沟通障碍提醒着他中年危机的到来,于是他开始自救,自救的方式是时髦的:创业。
而在创业的新生活里,他发现这一切可能是一场新的陷阱--如同宝玉的悲剧可以移植到很多人身上,欧阳奋强的故事也是一个群体的取向。
在迅速迭代的社会里,这群曾经年富力强的人正处在最焦灼的十字路口:往哪儿去呢?过去两年我写过几个和中年危机有关的故事。
无一例外的,他们都有一种被抛弃感和迷茫感。
“我是谁”的问题,并没有因年岁渐长而得到解答,反而在青年文化占领全球的背景下变得越来越模糊。
他们的苦,如宝玉那般,不在于食不果腹的饥馑,而在于那部分觉醒的自我已无力与命运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
他们或已失去最好的时机,或已丢失心气,反正“希望”二字,已经不会再像年轻时一样,如星辰般耀眼、如灯塔般光辉了。
古典诗词的忧患意识
关于《宋词中的忧患意识》的心得体会忧患意识对于一个国家、民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忧患意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能理性地认识自已,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日本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举国一致的“忧患意识”,他们的中小学教科书中写着“日本国土狭小,没有资源,只有靠技术,靠奋斗,否则就要亡国”,正是这种意识,给日本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并创造了今天的奇迹。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他们有无强烈的忧患意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
一、古典诗词中的忧患意识著名翻译家严复说:“有人斯有群矣,有群斯有忧患矣。
”(《天演沦》)。
从根子上说,黄河流域那并不裕如的生存环境与“靠天吃饭”的农业活动,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是个具有深广的忧患意识的民族。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儒家价值观念所起的整合作用。
孟子在《孟子·告子》中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将人生忧患与社会忧患,个体忧患与群体忧患结合起来,从而将忧患意识提升到关系国家存亡的历史规律这一层面来认识。
孟子认为人要忧患一生,自强不息,要在艰苦的环境中主动地接受磨炼。
他认为,个人的生命存亡、事业成败和国家的盛衰强弱都与是否有忧患意识休戚相关。
他所倡导的忧患精神绝不是个人荣辱得失的计较,而是对于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博大关怀,是对“礼崩乐坏”、“大道不行”的深沉忧虑,所以孔子说:“士忧道不忧贫”,陈子昂说“圣人不利己”。
随着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忧患意识被视为士大夫必备的修养,由此将忧患意识化为个体人格内在的历史责任感。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自然成为历代知识分子自觉肩负起的重任。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传统的忧患意识是一种天下意识。
悲凉之雾遍华林意思
悲凉之雾遍华林意思悲凉之雾遍华林,华林公园,是我心中最美的园林之一。
每当我踏入那扇古朴的门,便仿佛步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然而,最近几年,我发现华林公园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荣与生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悲凉之雾,笼罩了整个园区。
首先,华林公园的植被逐渐衰败。
曾经郁郁葱葱的大树变得稀少,花草也不再灿烂。
这让我想起了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句子:“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这悲凉的景象如同离散的士兵,不再有团结与壮丽。
其次,游客数量骤减。
曾经热闹非凡的华林公园,如今寥寥无几的游人徘徊其中。
这究竟是因为附近的九华山日渐崛起,还是华林公园的吸引力逐渐减弱?我相信后者更为重要。
毕竟,华林公园作为一处历史名胜,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
如果我们能够重视保护与宣传,带领大家重新认识华林公园的魅力,相信游客数量必将回升。
另外,华林公园的管理问题也不容忽视。
曾经我在一次采访中得知,华林公园的管理人员都是世袭而来,没有接受专业培训,对于园林管理知识和技术,了解甚少。
这无疑是华林公园悲凉雾气笼罩的原因之一。
我们不能让华林公园沉睡于过去的荣光中,而需注入新的思维和管理方法,如创造一个更加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对于这种悲凉之雾弥漫的景象,我相信我们有办法改变。
首先,我们应该重视植被的保护与恢复。
华林公园内的大树需要得到妥善的照顾,让它们重新振作起来。
游客参观时也应保持环境整洁,不随地丢弃垃圾,以减少人为破坏。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华林公园的文化内涵。
可以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影视作品等多种形式,将华林公园的历史与美景向世人展示。
这不仅能够吸引更多游客,也能够让更多人关注、了解华林公园,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最后,华林公园的管理应该引入更多专业人员。
他们应该具备园林管理的知识和技术,能够科学规划和进行维护。
同时,管理人员也应积极开展培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管理方法。
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我相信华林公园终将迎来新的生机。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论《儒林外史》的悲剧意识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论《儒林外史》的悲剧意识
贾学清
【期刊名称】《学术交流》
【年(卷),期】2005(000)007
【摘要】<儒林外史>作为一部18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写真,蕴蓄着作者吴敬梓深沉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缘自于对现实文人生存困境的思索以及寻求出路的理想幻灭.作品所揭示的这种主体悲剧意识的内涵,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一代文人有厄"--哀其不幸的悲悯;2.无力补天的无奈;3.人格理想幻灭的悲哀.
【总页数】5页(P172-176)
【作者】贾学清
【作者单位】河南商丘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商丘,47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悲凉之雾,遍被华林--从才子佳人小说的言情模式看《红楼梦》中宝黛情爱的多义性 [J], 钟晓华
2.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论《红楼梦》的悲剧意蕴 [J], 祁冰
3.越剧《红楼梦》:悲凉之雾遍华林 [J], 李小菊
4.悲凉之雾遍华林——从中国古代文学看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 [J], 龙国庆
5.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越剧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后40回结局改编之我见 [J], 郑祖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悲凉之雾遍华林――从中国古代文学看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
悲凉之雾遍华林――从中国古代文学看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论文关键词:古代文学民族精神忧患意识论文摘要: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精神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标志之一。
忧患意识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之中,文章对忧患意识的特点及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影响、忧患意识产生的历史及社会原因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
纵观一部人类发展史,一个民族在其婴儿时是靠血缘、亲缘及地缘构成其凝聚纽带。
这条是自发的、粗糙的、脆弱的,它禁不起来自社会与自然的巨大冲击。
当一个民族发展到自觉阶段的时候,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民族精神就会水到渠成地诞生。
民族精神的巨大凝聚作用,会使这个民族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各方面的挑战。
古人常说的“多难兴邦”,应该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自觉的、自为的、具有民族精神的、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的民族。
那么,什么是民族精神?它与民族文化又是什么关系呢?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也是民族文化的升华与灵魂,它集中表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性格与风貌。
民族精神是贯穿于整个民族文化中的“主心骨”,而民族文化则是民族精神在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根本区别,不在饮食、服饰、活动方式等外部标准上,而在植根于其民众心灵深处的民族精神。
与重大局、重和谐、重仁义、重节操一样,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与形成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忧患意识贯穿于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和极为光荣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之中。
深入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中忧患意识的成因、影响,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全面继承民族遗产,创造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面将从中国古代文学的视角出发,就民族精神中忧患意识的成因及影响,谈几点浅见:“民以食为天”。
农业自然经济,在古代中国的多种经济成分中一直占压倒优势;“饥饿”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高悬在中国老百姓头上。
中国古代最高的政治理想是“大同”,“大同”即“普天下皆有所养”。
论古代文人的忧患意识
论古代文人的忧患意识中华浩瀚的古代文明中,一篇篇著作犹如繁星照耀着历史的长河,几千年文人智慧和情感的结晶,给予了当今世人无穷的宝藏,而在这些珍贵的文学作品中,不仅仅是它的文学成就令我们触动,我们往往可以从中感受到埋藏在许多古代文人心中的忧患意识,而这种心系国家苍生的忧患意识又是与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
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关注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成败,而将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对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
而在许多古代文人的事迹、作品、言行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英雄、将士等,在国家的命运承受考验的时候,他们将自己的利益,甚至是生死置之度外,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忧国忧民的情结,同样,在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学史中,也涌现了不少感怀国家人民命运、执着民族兴亡大义的著作,古代的文人们不仅在他们的作品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文学创作才华,同样也将个人的担忧与国家人民的和平、安康联系起来,表现了强烈的民族使命感,有的人甚至愿意用自己的失去来换来普通大众的幸福,这种家国、民族的大义我们经常可以从这些作品中品味出。
古代的文人的创作,一方面是为了应付科举考试中死板腐朽的八股文制度,希望通过才华和造诣获得在人生命运上的飞黄腾达,渴望通过自己的才学能在仕途当中有所发展,创作的动力一方面出于此,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这些忧国忧民的佳作的背后,已经抛弃了人们心中世俗的、功利的观念和目的,已经成为了一种纯粹抒发诗人内心情感抱负的载体,可见,这些担忧国家人民利益的情感是真挚的、可贵的,这让我们也看到,爱国的情感并不只是体现在抗拒外敌的战场之上,中国古代的文人以笔墨抒发血液中流淌着的爱国抱负和情感,同样也如此地令古代读者和现代读者一样真切感受得到,并为之动容。
同样,在中国古代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的忧患民族兴旺、人民福祉的仁人志士,他们呈现在现代人面前的形式是不一样的,有的留下了在朝堂之上勇于向国君忠言直谏的身影,有的留下了青冢边令无数世人震撼的赫赫战功与威名,而有的,虽然他们看起来斯斯文文,但是纸笔就是他们的武器,他们用文字写下了风雨,写下了壮怀,写下了浩荡波澜,文字的力量是如此的伟大神奇,它用一种别样的形式传承下来,将古人内心的忧患意识传递给今天的人,让我们在感受到文学上的造诣和文采的同时,也强烈地为这种忧患的情感所震荡、洗涤。
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
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打开中华民族的历史,赫然在目的是两个字:“忧患”,有的来自自然界,也有的来自社会群体和个人。
众所皆知,在近代历史中,中华民族被所有世界列强所欺凌,但他没有被任何一个侵略者征服、消灭,相反,他终于找到了民族复兴之路。
这是因为,中华民族自身有一种生机,有一种永不衰竭的活力,可称之为民族精神,而忧患意识恰恰就是民族精神在思想理论上的一种结晶和表现。
2010年清明祭陵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清明·感恩与社会和谐”,这便于学者从更加宽阔的历史背景发掘祭黄帝陵的感恩意蕴,进一步探讨中华文化基本理念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清明”传统节日被称为“民族感恩节”,不是没有道理的,其实质就是不忘中华民族的忧患历史和民族奋斗史。
如果离开“民族忧患”,就无法理解“民族感恩”的深刻内容;同样,离开民族的和谐理想,也就难以认清民族为之奋斗的目标。
因此,将“忧患”与“和谐”联系起来思考,是有必要的。
孔子的“忧”与“乐”如果要对人的道德情操进行分类,用中华文化中的两个理念“忧”与“乐”来表述,最为恰当。
忧乐观实际是价值观。
作为中华古代优秀文化代表的孔子,多次讲述自己的“忧”与“乐”。
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作为“君子”,不注意自己道德品质的提高,不切磋学问,不按照道义的原则去行事,有了过错不能及时改正——这些就是孔子目睹春秋末期社会现实情况而产生的忧虑。
孔子有“忧”也有“乐”,比如他的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夸赞自己的学生颜回:他身居陋巷,生活艰苦,在“人不堪其忧”的状况下能够“不改其乐”,坚持追求道德和学业上的进步,实在是一位贤明的君子呵!孔子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从中国古代文学看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
从中国古代文学看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
前言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
古代文学作品中不乏表现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的篇章,这些篇章形象地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在风云变幻中的忧虑和担忧,从而反映了中国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
本文将从古代文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
古代文学中的忧患意识
宋词中的忧患意识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其作品以琼瑶小调、纤细婉约、清丽绝伦著
称于世。
然而在这些温柔的神学之下,也不乏表现出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
例如辛弃疾的《夜行黄沙道中》,虽然表现出奋笔疾书的豪情,但在相随离愁的情感下,也能感受到他所述说的乱世之苦。
关于浅析古代史学家忧患意识论文(大全五篇)
关于浅析古代史学家忧患意识论文(大全五篇)第一篇:关于浅析古代史学家忧患意识论文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造就了历史的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在不同的时期,逐渐形成了代表中华民族性格的民族性质特征,这些特征在古书中就有记载,比如:“有备无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警示名言,并且告诫人们要有忧患的意识。
而这种情怀特征,在历史的研究中,也体现出来了。
1、对王朝盛衰、社会治乱之密切关注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史家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都有强烈的历史忧患意识和传统史学显著的致用功能,而忧患和致用都是分不开的,不管是从先秦的历史渊源还是《春秋》、《战国》、《史记》等,都包含着深沉的忧患意识,从历史研究者的思想认识来看,则存在着从担心“废天下之史文”的忧患思想。
在唐朝,忧患意识显得尤为显著,除了历史学家,文人墨客也有很深的忧患意识,表现在很多的文章和诗词中。
2.对学术积弊、学风走向深刻省思的道路古代史家的忧患意识不仅突出表现为将史学视作表达个人的心声和思想,体现在对当世学风积弊和学风走向的深刻洞察与反思层面,从而撰写成影响深远的历史学专辑和学术史论等,对后世历史的研究起到引领和参考的双重意义。
对于学术风气,史学家们撰文严肃,这也是忧患意识的表现。
以上所写的,只是渊源历史的一隅,但是仔细阅读古代史,不难发现其中的忧患意识,它作为中华民族的特征,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和社会风气下,对后人也起到了非常大的指引作用。
第二篇:古代土木工程论文导语:土木工程的英文是Civil Engineering ,直译是民用工程,它是建造各种工程的统称。
它既指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工程设施,也指应用的材料设备和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专业技术。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土木工程论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关键字:土木工程,概论,建筑结构土木工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至今已经演变成为大型综合性的学科,它已经出许多分支,如:建筑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特种工程结构,给水排水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
传统人生价值观与民族精神
传统人生价值观与民族精神邓鸿光【期刊名称】《华夏文化》【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5页(P15-19)【作者】邓鸿光【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正文语种】中文悠悠中华文明史,记载了无数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开明君主以及贤达名臣的事迹。
他们的英名不因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光彩,他们的精神不因历史的变迁而失去意义。
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他们身上得以承载和发扬。
在今天,弘扬民族精神,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容,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理想人格的塑造,是通过道德修养完成的。
理想人格的塑造过程,一方面是外在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人向所处文化环境认同的过程,即人的社会化的过程。
人一出生便处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个体必须向一定的社会文化产生认同,才能融入社会,与社会相调适,为社会所接纳。
道德规范是外在于人的,把外在于人的道德规范变成个体的自觉要求,这就是传统道德的教育任务。
理想人格即道德修养的目标,这决定了道德修养过程的导向。
道德修养的过程主要是把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服从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情感,培养坚强的道德意志,由道德他律变为道德自律,使人格不断完善,逐步接近理想人格。
传统的道德教育为这一目标设计了一套系统方法。
这个方法的第一阶段便是“学”。
中国古代的“学”首先是一种道德认识,就是说学如何做人。
明代学者朱舜水说:“夫学者,所以学为人耳。
”(《朱舜水集·典学斋记》)孔子曾说过:“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显然,孔子所说摆在首位的正是如何做人。
通过学习,得到情感熏陶,学会观察社会,学会与其他社会成员相处,学习表达政治上的意见及侍奉君父的道理。
这些内容虽也涉及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但强调的还是道德教育。
宋代大儒朱熹曾明确指出:“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
历史上的忧患意识
历史上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特色之一,内容丰富,影响深远。
道德情操的表述我们打开先秦、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典籍,可以看到,当时“百家争鸣”中的各个学派几乎都有它们自己的忧、乐观。
例如孔子这样表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不注重道德品质的提高,不切磋学问,不按道义的原则去行动,有了过错不能及时改正――这些就是他目睹春秋末期现实状况而产生的忧虑。
与“忧”相对的是“乐”。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经常看到并且宣扬别人的长处和优点,结交有高尚品格的朋友,踏踏实实地培育自己的德行――这三种就是对人有益的快乐呀。
孔子的“忧”与“乐”主要指“君子”体现在学业和品行上的高尚情操。
他夸赞自己的学生颜回:颜回身居陋巷,生活艰苦,在“人不堪其忧”的状况下能够“不改其乐”,实在是贤明的君子!孔子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这些论述发人深省,它们奠定了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理论基础。
孔子为人的思想感情提出了道德标准,而情感与道德的结合就称之为高尚的情操。
对于人的道德情操的重视,正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
人生价值观的核心战国中期,儒家思想发展到孟子的时候,“忧”与“乐”逐渐具有了理论形态,成为儒家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它超越了个人道德情操的范围,带有理论的抽象性和普遍性。
因此,所谓“忧患”意识便成为人生价值观的简洁表述。
孟子从历史中举出若干有成就的人,说明他们都是从忧患和痛苦中磨练出来的。
比如,舜出身于农家,后来成为一国之君;胶鬲遭遇战乱,以贩卖鱼盐为生,后来周文王提拔了他,为周朝做出了很大贡献;孙叔敖隐居在海滨,楚庄王推举他做令尹,有很大的政绩。
这些事例说明,对于人来说,如果没有“忧患”的磨练,没有失败教训的反思,要培养出刚强意志和奋发精神,那是不可能的。
孟子将这些道理提到人生哲学的高度加以总结,写出了自古以来中国人都熟知的一句名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忧患足以使人生存发展,安乐足以使人沉沦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凉之雾遍华林——从中国古代文学看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一)
论文关键词:古代文学民族精神忧患意识
论文摘要: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精神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标志之一。
忧患意识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之中,文章对忧患意识的特点及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影响、忧患意识产生的历史及社会原因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
纵观一部人类发展史,一个民族在其婴儿时是靠血缘、亲缘及地缘构成其凝聚纽带。
这条是自发的、粗糙的、脆弱的,它禁不起来自社会与自然的巨大冲击。
当一个民族发展到自觉阶段的时候,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民族精神就会水到渠成地诞生。
民族精神的巨大凝聚作用,会使这个民族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各方面的挑战。
古人常说的“多难兴邦”,应该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自觉的、自为的、具有民族精神的、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的民族。
那么,什么是民族精神?它与民族文化又是什么关系呢?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也是民族文化的升华与灵魂,它集中表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性格与风貌。
民族精神是贯穿于整个民族文化中的“主心骨”,而民族文化则是民族精神在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根本区别,不在饮食、服饰、活动方式等外部标准上,而在植根于其民众心灵深处的民族精神。
与重大局、重和谐、重仁义、重节操一样,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与形成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忧患意识贯穿于
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和极为光荣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之中。
深入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中忧患意识的成因、影响,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全面继承民族遗产,创造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面将从中国古代文学的视角出发,就民族精神中忧患意识的成因及影响,谈几点浅见:
“民以食为天”。
农业自然经济,在古代中国的多种经济成分中一直占压倒优势;“饥饿”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高悬在中国老百姓头上。
中国古代最高的政治理想是“大同”,“大同”即“普天下皆有所养”。
孟子“仁政”理想,也可以具体化为“七十者可以食肉”,“八口之家,可以无饥”。
然而严酷的事实表明,这些理想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是一个空想;一部中国古代史,几乎就是一部百姓挨俄史。
中国古代人口相对集中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耕地严
重不足。
与希腊半岛、尼罗河谷及两河平原相比,黄河流域高五个纬度。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谈到黄河中下游的情况时指出:“人类在这里所要应付的自然环境的挑战,要比两河流域和尼罗河的挑战严重得多。
”这高出五度的纬度,带来的气候要比其他地区严酷许多。
黄河中下游地区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有的年份雨量稀少,有的年份雨量暴增。
雨量集中于夏秋,易成洪灾;冬春少雨,又形成干早。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描绘的一幅地地震引发洪灾的画面,至今读来仍令人惊心动魄:“烨烨震电,不宁不令。
百川拂腾,山家幸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充分展现了古代之民在自然灾难面前那种渺小与无助之情。
这样的生产环境产生的收成必定是较低的,中国古代特有的生产关系,又使这种短缺雪上加霜。
中国古代官府摇役之重与赋税之多,世所罕见;中国古代地主地租及借贷制度之严酷,亦为世所罕有。
普遍民众处于天、地、人的三重夹击之中,朝不保夕,整日如临如履。
世人无不赞誉“吃在中国”。
的确,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杂食动物”。
中国食谱之广,使外国匪夷所思:天上飞的,树上爬的,地上走的,土里钻的,水里游的……无不可用来果腹。
中国古代的植物类书,大都在其条目后面注明里可食性、食法及味道。
中国人保存食物以供长期食用的方法令人叫绝:风干、烟熏、火烤、泡制、腌制、发酵,其背后的根本动力是饥饿的忧患。
中国人从最庄严的祭祖祭神,到最平凡的日常见面打招呼,其主体元素仍然是“食”。
正直的人们从民本主义出发,忧生而忧食。
从“国风”中的《伐植>h硕鼠》、《七月》到汉乐府民歌中的《东门行》;从《古诗19首》中的“努力加餐饭”到杜甫的“路有冻死骨”、白居易的“简州人食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饥者歌其食”的忧患传统,响彻了“民以食为天”的回音。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造成民族精神中浓厚的忧患意识的重要原因。
有研究者称西方的基督教为“天学”,印度是佛教文化是“鬼学”,而中国人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则是“人学”。
这种“人学”文化,是积极入世而非消极出世的;是注重于今日之现实而非祈福于来世的;是把个人穷达与国家及民族的盛衰紧密结合的。
是以,古代的知识分子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其普遍的价值取向是“学而优则仕";人生的主要
观照点是国家社樱、社会人生;成功的捷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扩大对社会的影响力来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几乎毫无例外地把读书入仕视为“正途”。
即使是李白、杜甫、苏轼、陆游这些堪称伟大的诗人,也把文学当“副业”,“余事做诗人”。
李白高唱“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杜甫低吟“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白居易执着于“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陆游迫求“功夫在诗外”等等,无不体现出这种“重政轻文”的价值取向。
“政治本位论”与“文学副业论”,有一种互补的关系。
政治上得意之时,知识分子狂热地追求官爵,文学处于“副业”位置;政治上失意后,文学上升到主要地位。
在政途上积累的感伤悲愤,又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内容与动力仕途经济风云变幻,人生道路曲折复杂,这种主次关系不断变换颠倒,使文人的忧患意识,像滚雪球一样日积月淤,从而成全了忧患意识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辉煌与永恒。
“学成惊人艺,货与帝王家”,是中国古代文人“悬梁”“刺股”的动力,而这“买卖”是否成交,几乎全由帝王们来“落糙”。
中国古代的君主们均“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黄宗羲语),在处理私欲与国事,个人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时,往往不瞻前顾后,一意孤行。
中国古代君王“明君”与“昏君”、“暴君”之比,过于悬殊。
君主表现出来的普遍偏执、自大、骄横与愚蠢,使其在处理政务时表现出举世罕见的随意性、独裁性和神秘性。
有抱负的知识分子矫正君失的良苦
用心,换来的是斥责、获罪、贬滴甚至杀头。
即使是寥若晨星的“明君”,其“兼听”与“纳谏”是有条件的,而“偏听”与“不纳谏”是绝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