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432)专业培养方案_3

合集下载

材料化学专业主要学什么(附课程目录)

材料化学专业主要学什么(附课程目录)

材料化学专业主要学什么(附课程目录)材料化学专业主要学什么?材料化学专业是一门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

学习材料化学的学生将会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质、应用和制备过程,培养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为未来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材料化学专业的课程目录,并针对每门课程进行简要的描述和解释。

第一部分:基础课程(共4门课程)1. 无机化学基础:这门课程主要介绍无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反应规律,包括无机化合物的结构、键合理论、酸碱性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等。

学生将学习到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了解它们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2. 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是材料化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门课程将介绍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功能基团和反应机理。

学生将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了解常见的有机合成方法,并掌握基本的有机合成实验技能。

3. 分析化学基础:分析化学是材料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技术之一。

这门课程将介绍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技术,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和仪器。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化学分析和材料表征实验,并掌握常见分析技术的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4. 物理化学基础:物理化学是材料化学研究的基础。

这门课程将介绍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和电化学等内容。

学生将了解各种物理化学现象和定律,并学习如何应用这些原理解释材料性质和反应过程。

第二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共6门课程)1. 材料化学原理:这门课程将深入介绍材料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材料结构、相变、晶体缺陷和材料表征方法等。

学生将学习不同材料类型的特性和性质,并了解它们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材料制备技术:材料制备是材料化学研究的核心环节。

这门课程将介绍常见的材料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热处理、沉积技术和材料改性方法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选择适合的制备方法,并掌握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材料性能测试和表征是评价材料性能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1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1.2 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素质,适应材料工程领域的需求。

1.3 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科学素养、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1.4 培养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工作的专门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方案:2.1 基础课程教学材料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需要包括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内容。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材料科学基础、固体力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工程热力学等内容。

通过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对材料工程的整体认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2 专业课程教学在专业课程方面,需要包括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材料表面与界面工程、材料设计与性能等内容。

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注重为学生提供与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知识。

2.3 实践教学针对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至关重要。

学校需要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内容包括材料分析与测试实验、材料加工实验、材料设计与制备实验等。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2.4 实习实训除了实验教学,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在企业中实际参与材料工程项目,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5 科研能力培养对于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科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科研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设计、实施和成果展示,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2.6 课程项目学校需要设计材料工程专业相关的课程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课程项目包括材料工程制造项目、材料工程设计项目、材料工程分析项目等。

通过这些课程项目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材料工程的实践技能。

材料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材料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材料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简介:湖北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创建于2003年,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校内外具有较大影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均具有博士学历,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

近五年本专业教师承担国家“973”前研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18项,其它项目11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6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1项。

本专业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基础设施齐全,仪器设备先进。

拥有各类材料测试表征大型仪器设备20余台套,主要设备价值1500多万元;拥有丰富的专业图书资料以及在教学和科研中可利用的电子资源。

本专业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且密切联系国民经济及科技迅速发展的实际,在办学理念及教学内容等方面不断引入新思想、新概念,将功能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分子材料、材料腐蚀与防腐等先进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手段及发展前景等前沿内容适当引入本专业教学和毕业设计中,以培养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及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编号:111311专业代码:080403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化学和物理基础,系统掌握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对材料科学的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对材料问题有独特的见解,能运用材料科学和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在材料科学与化学及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管理和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开拓型、前瞻性、复合型的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基本素质方面要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基本素养、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

材料化学是材料科学与现代化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及化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运用化学和材料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材料化学学习计划及目标

材料化学学习计划及目标

材料化学学习计划及目标一、学习计划材料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材料的合成、性能和应用。

在当今社会,材料化学在能源、环境、医疗、交通、电子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学习材料化学对于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提升就业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我对材料化学学习的详细计划:1. 学习材料化学的基础知识材料化学的基础知识是理解材料性能和应用的基础。

我计划通过学习相关教材和课程,系统掌握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包括材料结构、材料性能、材料合成和材料表征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我还将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实验室实践,深入了解材料化学的前沿研究进展。

2. 学习材料合成技术材料合成是材料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掌握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我计划通过学习材料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掌握常见的材料合成方法,包括溶液法、气相法、固相法等。

同时,我还将学习材料合成的反应机理和控制方法,提高自己在材料合成方面的能力。

3. 学习材料性能和表征技术材料性能和表征是评价材料质量和应用性能的重要标准。

我计划通过学习材料性能和表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见的材料性能测试和表征技术,包括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性能测试、显微结构表征、表面化学表征等。

同时,我还将学习相关设备的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提高自己在材料性能和表征方面的能力。

4. 学习材料应用及前沿研究材料化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材料的应用,并不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

我计划通过学习材料的应用和前沿研究,了解材料在能源、环境、医疗、交通、电子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情况,同时关注材料化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了解材料化学的前沿问题和研究方向,为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充分的参考。

二、学习目标在学习材料化学的过程中,我将根据上述学习计划,设定以下学习目标:1. 掌握材料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包括材料结构、性能、合成和表征等方面的知识,形成系统的学习框架。

2. 掌握常见的材料合成技术和方法,包括溶液法、气相法、固相法等,了解材料合成的反应机理和控制方法,提高在材料合成方面的能力。

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 -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 -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化学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具备材料化学以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与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和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化学高级 专门人才,以及能在材料科学更高层次进行深造的后备人才。
二、业务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较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2、掌握材料制备(或合成)、材料加工、材料结构与性能测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 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材料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5、具有较高的外国语(一门)水平,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较强的工程实践能 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55-
表二:材料化学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课 课程 程 程 类别 性 编
质号
课程名称
必 1 军事理论
必 2 *马克思主义哲学
必 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必 4 毛泽东思想概论
必 5 *邓小平理论概论
必 6 法学基础 必 7 大学生思想修养 必 8 *大学英语
必 9 大学体育 必 10 *高等数学 A
学分 0.5 2 3 0 2 2 5 15 3 3 35.5
学期 1 1 4 4 5 6 7 8 8
2、4、6
周数 1 2 3 1 2 2 5 15 3 6 40
备注 分散进行
暑假安排
-58-
表四:学 历 进 程 表
学年


学期
1
2
3
4
1



2



3



4入

《材料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适应对象:本科层次,应用化学、化学课程代码:18E00615学时分配:36赋予学分:2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后续课程: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材料化学》是应用化学的专业选修课程。

应用化学是一门以化学为基础的专门学科,因此对于该学科的本科学生来讲开设化学基础课尤显重要。

本课程的作用和任务在于指导学生切实地了解和掌握材料(主要是无机材料)化学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基本概念,初步了解材料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有利于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材料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代材料科学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掌握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以及物理化学、电化学、光化学等化学基础知识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多学科知识交叉与渗透”的观念。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章晶体学基础1.1 晶体结构的周期性1.1.1 晶体结构的周期性与点阵1.1.2 晶体结构参数1.1.3 晶体缺陷1.2 晶体结构的对称性1.2.1 对称性基本概念1.2.2 晶体的宏观对称性1.2.3 晶体的微观对称性1.3 晶体的X射线衍射1.3.1 晶体X射线衍射基本原理1.3.2 衍射方向1.3.3 衍射强度1.3.4 常用晶体X射线衍射实验方法1.4 晶体结构的描述第二章晶态和非晶态材料的特性2.1 晶体特征的结构基础2.2晶体学点群和晶体的性质2.2.1 晶体学点群的分类2.2.2 晶体的点群和晶体的物理性质2.3 非正比化合物材料2.4液晶材料2.4.1 液晶和塑晶2.4.2 液晶的特性2.4.3 液晶材料2.4.4 液晶显示技术2.5 玻璃和陶瓷2.5.1 晶态材料与非晶态材料的异同2.5.2 玻璃2.5.3 陶瓷第三章金属材料3.1 金属特性与金属键3.1.1 自由电子理论3.1.2 能带理论3.2 金属单质结构3.2.1 金属单质结构的近似模型——等径圆球密堆积3.2.2 三维密堆积的三种典型型式3.2.3 金属单质结构概况3.2.4 金属原子半径3.3 合金结构3.3.1 金属固溶体3.3.2 金属化合物3.3.3 合金结构与性能3.4 金属材料3.4.1 轻质金属材料3.4.2 钢铁的结构与性能3.4.3 非晶态金属材料3.4.4 形状记忆合金第四章无机非金属材料4.1 离子晶体4.1.1 几种二元离子晶体的典型结构形式4.1.2 离子键与晶格能4.1.3 离子半径4.1.4 Goldschmidt结晶化学定律4.1.5 关于多元复杂离子晶体结构的规则——Pauling规则4.2 分子间做用力与超分子化学4.2.1 分子间作用力4.2.2 超分子化学4.2.3 晶体工程4.3 无机非金属材料4.3.1 无机非金属材料分类4.3.2 碳素材料4.3.3 单质硅4.3.4 无机化合物材料4.3.5 硅酸盐材料第五章高分子材料5.1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5.2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特点和性能5.2.1 高分子链的结构5.2.2 高聚物分子间的作用力5.2.3 晶态高分子的结构特点5.2.4 高聚物的物理状态转变5.2.5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5.3 高分子的聚合方法5.3.1 聚合机理5.3.2 加聚5.3.3 缩聚5.4 塑料5.4.1 塑料的分类5.4.2 塑料的应用5.4.3 塑料的加工5.5 橡胶5.5.1 天然橡胶5.5.2 合成橡胶5.5.3 橡胶的加工5.6 纤维5.6.1 纤维的分类5.6.2 合成纤维5.6.3 纤维加工成型5.7 复合材料5.7.1 复合材料的特性5.7.2 木质材料5.8 医用高分子材料5.8.1 概况5.8.2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5.8.3 人造硬组织材料5.8.4 人工器官及其关键材料5.8.5 高分子药物5.9 导电高分子材料5.9.1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分类5.9.2 高分子导电机理5.9.3 共轭导电高分子材料5.9.4 新型导电聚合物体系5.9.5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应用5.10 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5.10.1 发展概况5.10.2 超强吸水高分子材料的种类和特征5.10.3 超强吸水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5.10.4 吸水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第六章纳米材料6.1 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应用进展6.1.1 纳米科技进展6.1.2 纳米材料的种类6.1.3 纳米材料的特异性能6.2 纳米材料的制备6.2.1 纳米粉体的合成6.2.2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6.2.3 碳纳米管的制备6.3 纳米结构测试技术6.3.1 基本原理6.3.2 常用仪器6.3.3 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6.4 纳米材料的应用6.4.1 纳米材料在高科技中的地位6.4.2 磁学应用6.4.3 纳米催化6.4.4 陶瓷增韧6.4.5 光学应用6.4.6 医学应用6.4.7 环保应用第七章新型功能材料7.1 光学功能材料7.1.1 激光材料7.1.2 红外材料7.1.3 发光材料7.2 半导体材料7.2.1 半导体的导电机理7.2.2 半导体的分类7.2.3 半导体材料7.3 超导材料7.3.1 超导体的基本物理性质7.3.2 超导体的临界参数7.3.3 超导机理7.3.4 超导材料的种类7.3.5 超导材料的性能7.3.6 超导材料的应用7.4 热电压电和铁电材料7.4.1 热电材料7.4.2 压电材料7.4.3 铁电材料7.5 功能转换材料7.5.1 光电转化材料7.5.2 磁光材料7.5.3 声光材料教学安排及方式材料化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理论课,其教学主要为课内讲授。

材料化学(432)专业培养方案 (3)

材料化学(432)专业培养方案 (3)

材料化学(432)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设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以下简称方向Ⅰ)、高分子材料方向(以下简称方向Ⅱ)两个方向,培养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由材料结构、功能到材料设计和研究开发等综合能力,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领域从事材料研究与开发、材料结构与性能的检测及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培养要求1、政治思想方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具有较强的民主法制观念、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

2、专业知识方面⑴掌握材料化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⑵明了材料化学专业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最新发展动态,了解与之相关的学科和边缘学科现状及动态。

⑶熟悉国家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科技开发及相关产业的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⑷大学英语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

普通话达到学校规定的相应要求。

⑸掌握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通过省二级考试。

⑹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较好的科研能力与创新精神。

⑺具有材料化学文献检索、运用计算机获取资料、信息的能力。

3、身体素质方面掌握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心理素质。

三、主要专业课程1、各方向同修: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基础化学实验(一~四)、结构化学、材料概论、材料工程原理、工程力学、工程制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

2、方向Ⅰ另修: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制备原理、材料测试方法、无机非金属工艺学、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无机材料机械设备、热工基础、材料工厂设计概论等;3、方向Ⅱ另修: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研究方法、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功能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模具设计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2.0自胡廉民定稿)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这个专业可是相当有前景的,涉及到各种材料的研发、生产与应用,可以说是现代工业的基石。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10年的方案写作经验,给大家献上一份诚意满满的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在材料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二、课程设置我们来看看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环节。

1.公共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大学数学、计算机基础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力学、材料科学导论等,为学生提供扎实的专业基础。

3.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金属学、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陶瓷材料、材料加工工程等,深入探讨各类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4.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践教学1.实验教学:包括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综合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实习教学: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了解生产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毕业设计:结合实际课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

四、创新能力培养1.开展课外科研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提前进入科研状态。

2.设立创新实验班:选拔优秀学生,进行特殊培养,提高创新能力。

3.举办学术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4.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创新平台。

五、就业方向1.材料研发:在科研机构、企业研发部门从事新材料研发工作。

2.生产管理:在生产企业担任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职位。

3.技术服务: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材料检测、分析、咨询等服务工作。

4.教育科研:在高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材料化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2024鲜版

材料化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2024鲜版

溶胶-凝胶法
通过溶胶的形成、凝胶化及热处理等步骤合成 材料,如氧化物薄膜的制备。
2024/3/28
水热/溶剂热法
在高温高压的水溶液或有机溶剂中进行化学反应合成材料,如纳米材料的制备。
12
先进合成技术
化学气相沉积(CVD)
利用气态物质在固态基体表面进行化学反应生 成固态沉积物的技术,用于制备薄膜、涂层等。
燃料电池材料
催化剂、电解质、电极等关键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
太阳能电池材料
硅基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关键 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制备技术。
20
光电功能材料
2024/3/28
发光材料
荧光粉、量子点、有机发光材料等发光原理、制备 及应用。
显示材料
液晶显示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材料等显示原理、 制备及应用。
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
学习实验室基本安全制度,了 解实验室常见安全隐患及应对 措施。
化学危险品管理与使用
掌握化学危险品的分类、标识、 储存和使用规范,确保实验过 程安全。
实验事故应急处理
学习实验事故应急处理方法和 程序,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 力。
2024/3/28
25
基本实验操作训练
1 2
常用实验仪器与设备使用 熟悉并掌握常用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如 分光光度计、电导率仪、pH计等。
2024/3/28
物理气相沉积(PVD)
通过物理过程(如蒸发、升华、溅射等)使材料从靶 材转移至基体上形成薄膜的技术。
原子层沉积(ALD)
基于表面化学反应的薄膜沉积技术,具有原子 层级的控制精度,用于制备超薄膜、纳米结构 等。
13
材料制备实例分析

材料化学专业特色培育及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材料化学专业特色培育及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材料化学专业特色培育及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探索一、材料化学专业的特色培育1. 多学科融合材料化学专业关键的特色之一就是多学科融合。

材料化学专业既包含了化学知识,也包含了材料科学、物理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材料化学专业的特色培育中,应该注重多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广泛知识面和跨学科的思维能力。

2. 实践教学材料化学专业的特色培育还需要注重实践教学。

材料化学是一个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验来掌握材料制备、性能测试等技能。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实验教学,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 专业导师指导材料化学专业的特色培育还需要注重专业导师指导。

材料化学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而专业导师可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探索1. 课程设置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探索中,课程设置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材料化学专业需要设置一些创新性的课程,如材料表面化学、材料计算化学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科研实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培养其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3. 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学校可以组织创新创业竞赛、创业导师指导等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4. 实习经历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有实习的机会,通过实习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三、结语材料化学专业的特色培育及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探索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对学校来说,需要加强对材料化学专业的特色培育的重视,加强教学资源投入,完善课程设置;对教师来说,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对学生来说,需要积极参与各项教学实践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材料类本科生培养方案

材料类本科生培养方案

材料类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总体培养目标:本学科大类从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前沿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实验操作技能、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具备坚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基础知识和高新材料研究开发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本学科大类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从事本学科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新材料开发、高校教学以及技术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综合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领导才能,具备较强国际化竞争能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拥有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和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拼搏精神,以及练达的社会交往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既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和生产技术管理等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也可承担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学、科技管理和经营工作。

材料化学专业培养目标:从材料科学和化学的角度系统地培养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了解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以及较强的工程技术和研究技能、能够从事材料化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能在材料化学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在本专业完成学习的优秀学生,可在材料学科专业、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加工、以及化学化工等相关专业进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和科学研究。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不仅具有从事本学科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新材料开发及应用的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团队领导才能。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掌握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有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电脑基础和外语能力,具有较宽厚系统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与基础技能,受到较强工程技术和研究技能训练,以及受到各种先进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分析与性能检测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掌握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设计、材料性能优化和产品质量控制、新材料和新工艺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4)

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4)
企业实习基地
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 业渠道。
校企合作模式
探索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如共建实验室、联合培养、产学研合作等 ,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
实习内容与要求
明确实习目标和任务,制定实习计划和考核标准,确保实习质量和 效果。
04
导师队伍建设与指导方式改革
过程管理及质量监控机制完善
加强中期检查
定期组织专家对学生的论文工作进行中期检查,评估研究进展、 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确保论文工作按计划进行。
实行导师负责制
明确导师在论文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 确保论文质量。
建立预警机制
对进展缓慢或存在严重问题的论文工作,及时发出预警并采取相应 措施,避免出现不合格论文。
科研训练项目设计
科研选题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或参与导师的 科研项目,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科研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和 技术,包括文献检索、实验设计 、数据分析和论文写作等。
学术交流
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拓宽其学术视野,提高其学术 交流和表达能力。
企业实习基地建设及校企合作模式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材料与化工领域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
培养能够适应材料与化工行业发展需求,具备独立承担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成为企业、科研院所等 单位的骨干力量。
培养要求
01
掌握材料与化工专 业的基础理论和专 门知识,了解本领 域的研究现状和发 展趋势。
02
具有解决复杂工程 问题的能力,能够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 技术创新和产品研 发。
选修课程
03
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选

材料与化工 培养方案

材料与化工 培养方案

材料与化工培养方案材料与化工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材料与化工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能够在材料与化工领域从事研发、设计、生产和管理等工作。

二、专业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材料科学基础、化学工程与工艺学、传热与传质等,培养学生全面了解材料与化工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3.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设置深化课程,如材料与化学分析、材料与能源、材料制备与加工等,以满足学生自主选择的需求。

三、实践环节设计1.实验课程:设置材料与化工实验课程,包括材料分析实验、材料性能测试实验等,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材料与化工工作,提升实践能力和工作技能。

3.实践项目:开展材料与化工相关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综合评价与考核1.期中期末考试: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试评价,检验学生掌握的理论和应用能力。

2.实验报告评估:对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估,评价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实习实训考核:对学生在企业实习中表现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和表现。

4.项目汇报和答辩:对学生参与的科研项目进行汇报和答辩,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辅助培养措施1.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2.学术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讲座,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和思维方式。

3.实践基地建设: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工作机会和实践经验。

4.学生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材料与化工相关的学生社团和实践团队,培养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能力。

六、师资队伍建设1.建立合理的师资激励机制,吸引和保留优秀的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2.组织教师参加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Chemistry学科门类:专业代码:一、专业培养目标化学专业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现并解决化学化工生产及课题研究中的科学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化学及相关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研发管理及教育教学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一)化学专业培养要求如下:知识要求:1.1通识教育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具备基本的工程经济、管理、信息交流、法律、环境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1.2学科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为进行化学科学研究提供计算和推演的知识和理论基础;1.3专业知识:掌握全面的化学专业基本知识和理论,能够利用相关基础知识和理论分析和解释化工生产项目或化学科学课题研究中的发生的现象和表现的规律,并能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制定和优化生产工艺或课题研究的方案及方法;1.4实践与创业知识:包括化学实验知识、化学工程实验知识、工程训练知识、企业实习实践知识、科研实践知识、创新创业实践及社会实践知识等。

技能要求:2.1业务能力(1)具备运用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工程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操作技能,并具有对化学物质或材料进行检测和分析的一般原理、方法和仪器及相关仪器使用程序,具备检测、分析和表征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能力;(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4)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5)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6)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2.2实践与应用能力(1)了解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软件程序的运行原理,能够顺利检索、安装、更新和使用相关软件,能够顺利检索和阅读相关课题的科技文献资料,能够及时了解本学科或研究方向的研究背景、现状和前沿,能够利用英语进行学习、表达、书写和交流能力;(2)初步掌握化工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工艺流程,为化学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应用提供专业基础和实践认识,具备科研成果转化和实际课题研发的能力。

材料化学培养目标

材料化学培养目标

材料化学培养目标材料化学是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制备和应用的学科,其重要性在于提供了各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如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和纳米材料等。

材料化学作为一门技术辅助型学科,目的在于培养出一批掌握材料化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能够独立设计、制备、测试和评价材料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将探讨材料化学培养目标。

一、知识结构在材料化学培养中,学生首先需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包括化学理论、化学分析、化学物性以及化学实验技能等。

其次,材料化学涉及比较广泛的知识领域,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等,学生需逐步建立完备的知识结构,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能力材料化学的特别之处在于实验技能的重要性,因此在培养中更加强调实验能力的培养。

学生需要具备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如实验设计、装置操作、数据统计、结果分析和错误排除等,对实验的误差和精确度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此外,学生也需要能够独立进行一些基础的材料制备、测试和表征,如纳米材料的合成和表征,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测试等。

三、科研素养材料化学的研究领域变化非常迅速,因此需要学生拥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在培养中需要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逐渐具备独立解决材料化学研究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需要掌握科学研究的伦理道德,了解科学的知识产权和版权保护,研究过程中遵守学术规范和科学道德,做到开放、透明、公正和负责任的科研实践。

四、外语能力材料化学的研究和发展十分国际化,涉及到大量英文文献和研究文献。

因此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语法和词汇,能够不仅能够阅读和理解文献,还可以独立撰写英文论文和进行学术交流。

五、团队协作能力材料化学研究涉及到多个领域和学科的交叉,因此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在实验操作和研究过程中,需要学生和其他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从而得到更好的研究结果。

因此,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逐渐培养出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成为高水平的研究人员。

材料化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材料化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材料化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材料化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学科视野和创新的科研能力,具备在材料化学工程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展独立科研的能力,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开发新材料的能力,以及具备高端技术研发、科研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综合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式:1.课程教育:博士研究生入学后,需要修读一定数量的学术课程,其中包括学科前沿和专业技术课程,以及必修和选修课程。

课程学习旨在加深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科技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科研训练:博士研究生需要参与科研项目,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通过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可以参与教师团队的研究项目,也可以进行个人研究课题。

3.学术交流:培养学生具备国际化思维和合作精神,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如国内外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讨论等,拓宽学术视野,增强学术合作和交流能力。

三、培养时间和学分要求:博士研究生培养时间一般为3-5年,完成学分总数不少于30学分。

其中,科研课程合计学分不少于24学分,包括学科前沿和专业技术课程;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可以选择跨学科的课程增加学术深度。

四、培养过程:1.入学指导与初步选题:新生入学后,由导师为学生指定初步选题,并提供入学指导,明确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2.学习计划制定: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明确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并确定完成学分和课程学习的时间节点。

3.课程学习:学生需按要求修读学科前沿和专业技术课程,并参与学术研讨和学术讲座,积极参与讨论并向导师汇报学习进展。

4.科研项目参与: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导师或团队的科研项目,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学生可以选择个人研究课题,参与课题方案的制定、实验室操作和数据处理,并定期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

5.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生需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活动,如参加学术会议、互访学术研讨会等,加强学术合作和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材料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材料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材料化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专业名称:材料化学专业代码:080403专业特色:本专业以服务地区经济为宗旨,以绿色低碳新技术为导向,形成了以光伏、二次电池等新能源材料的专业特色。

培养的学生能够基于化学原理进行材料的设计、制备、加工、性能检测,并具有材料学领域多元化视野及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三、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化学及材料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材料设计、制备、加工、性能检测的能力,能从事材料化学相关领域,特别是新能源材料相关行业的工程设计、技术改造、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科学研究与教学等方面的工作,拥有较强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培养的学生毕业5年左右具备以下能力:目标1.熟悉材料化学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动态,能够运用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和材料化学的专业知识,对材料设计及生产加工过程中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可实施的解决方案。

目标2.能够运用现代工具及材料化学专业知识,从事工程设计、技术改造、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科学研究与教学等工作。

目标3.具备工程师的专业基本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坚守职业道德规范。

在工程实践中能坚持公众利益优先,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

目标4.具备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拥有团队协作精神、有效沟通与表达能力,能够作为技术骨干在企业的生产及管理中发挥有效作用。

目标5.拥有终生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化视野。

能够通过工程实践及继续教育等方式,持续提高专业素养和自身素质。

毕业要求:基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从知识、能力两方面制定出我校材料化学专业的毕业要求如下: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材料化学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材料化学相关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材料化学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化学(432)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设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以下简称方向Ⅰ)、高分子材料方向(以下简称方向Ⅱ)两个方向,培养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由材料结构、功能到材料设计和研究开发等综合能力,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领域从事材料研究与开发、材料结构与性能的检测及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培养要求1、政治思想方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具有较强的民主法制观念、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

2、专业知识方面⑴掌握材料化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⑵明了材料化学专业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最新发展动态,了解与之相关的学科和边缘学科现状及动态。

⑶熟悉国家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科技开发及相关产业的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⑷大学英语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

普通话达到学校规定的相应要求。

⑸掌握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通过省二级考试。

⑹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较好的科研能力与创新精神。

⑺具有材料化学文献检索、运用计算机获取资料、信息的能力。

3、身体素质方面掌握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心理素质。

三、主要专业课程1、各方向同修: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基础化学实验(一~四)、结构化学、材料概论、材料工程原理、工程力学、工程制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

2、方向Ⅰ另修: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制备原理、材料测试方法、无机非金属工艺学、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无机材料机械设备、热工基础、材料工厂设计概论等;3、方向Ⅱ另修: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研究方法、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功能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模具设计等。

四、学制与学位学制:学制四年。

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3年毕业,但必须在第二学期提出申请,特殊情况经学校同意最多延长至6年毕业。

学位:理学学士。

五、毕业资格与学位授予要求1、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79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课136学分(包括实践教学环节21学分),选修课40学分。

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者,可授予学士学位。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材料化学专业实验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集中实践必修课有社会实践、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材料专题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七、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见表一。

八、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构成表见表二。

九、主要课程简介无机化学与分析课程编号:432001 学时:45 学分:3课程编号:432002 学时:36 学分:2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及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及各种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解决一般无机及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主要讲授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化学原理;原子、分子、晶体和配位化合物结构基础知识;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及反应规律;分析化学的基本的原理和方法。

参考教材:《无机化学》(第三版)北师大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分析化学》(第四版)华东理工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化学原理习题解答》北京大学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基础化学实验(一)无机课程编号:432003 学时:40 学分:2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无机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和无机化合物性质的理解,熟悉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及一般分离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测定实验、性质实验、制备实验及设计实验参考教材:《无机化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实验》中山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有机化学课程编号:432009学时:72 学分:4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使学生掌握多类型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和性质,掌握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部分经典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以及一些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初步掌握气体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一些基本理论,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的方法及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新成就。

课程内容:烃类及其衍生物、天然有机物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等的存在、命名、结构、性质、制备(合成)、变化规律和用途,并适当联系有机反应机理,气体化学和波谱知识等。

参考教材:《有机化学》胡宏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第2版。

《有机化学》东北师大,1997年第三版。

《有机化学》谷素杰,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邢其毅, 1984年第1版。

基础化学实验(二)分析课程编号:432007 学时:40 学分:2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熟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一般方法,养成严格认真和事实求是的态度,提高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定性分析、分析天平的使用和维护、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重量分析、吸光光度法的分析方法。

参考教材:《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华中师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础化学实验(三)有机课程编号:432010 学时:45 学分:2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以及重要有机物的制备、分离、提纯和鉴定方法,加深对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有机物结构和性能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准确观察现象、合理处理数据,以及设计实验能力。

课程内容: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鉴定、典型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或合成)等参考教材:《有机化学实验》兰州大学 1994年4月第2版。

《有机化学实验》曾昭琼,1986年2月第2版。

《有机化学实验》姜锦文,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

物理化学课程编号:432011 学时:36 学分:2课程编号:432012学时:36 学分:2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使学生在先行课程的基础上,运用数学与物理的原理与方法,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物质化学运动的普遍规律,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化学热力学(一、二、三定律)电化学、相平衡、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

参考教材:《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印永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化学》上、下册,上海师范大学等五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础化学实验(四)物化课程编号:432013 学时:50 学分:2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化学实验技术,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学会物理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课程内容:化学热力学实验、化学动力学实验、电化学实验、表面和胶体实验。

参考教材:《物理化学实验》复旦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工程原理及实验课程编号:432014 学时:74 学分:4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材料生产过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了解典型材料化工设备的主要性能,用途和操作原理。

掌握流体流动阻、传热系数、过滤常数的测定、精馏实验、吸收实验及干燥实验等操作。

课程内容:主要讲授流体力学、传热学、传质学和分离工程基础。

参考教材:《化工原理》上、下(第二版)陈敏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工基础》上、下(第二版)吴迪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工原理实验》史贤林等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化工原理实验及仿真》陈寅生主编,东华大学出版社;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课程编号:432018 学时:49 学分:2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以无机材料为重点的包括材料的光、电、热、磁和力学性能在内的物理性能的基本概念及其物理本质,了解研究相关性能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无机材料的组成、组织结构与工艺过程的关系及变化规律。

课程内容:主要讲授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受力形变、断裂与强度),热学、光学、导电、介电、磁学等性能及其发展和应用。

参考教材:田莳主编,《材料物理性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材料物理性能》,肖国庆主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材料物理性能》,邱成军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编号:432019 学时:64 学分:4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同学们掌握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制备、性能和使用效能四者间的关系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课程内容:主要讲授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间关系的基本原理。

参考教材:《材料科学基础》,潘金生、仝建民、田民波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材料科学基础》,徐恒钧、刘国勋编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材料科学基础》,刘智恩、吕宝桐编著,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材料制备原理课程编号:432022 学时:45 学分:3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材料化学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的学生掌握材料合成与制备的一般原理和规律,了解材料制备常用方法。

课程内容:主要讲授材料合成与制备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包括单晶体的生长,薄膜、非晶态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功能陶瓷的合成与制备,结构陶瓷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

参考教材:《无机材料合成》,刘海涛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曹茂盛等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高分子化学课程编号:432023 学时:45 学分:3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高分子化学中各种聚合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影响因素,掌握聚合物的聚合度和结构的控制方法。

课程内容:主要讲授缩聚和逐步聚合、自由基聚合、聚合方法、离子聚合、配位聚合以及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等。

参考教材:《高分子化学》,王久芬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高分子化学教程》王槐三、寇晓康编著,科学出版社高分子物理课程编号:432025 学时:64 学分:4开课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系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聚合物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包括聚合物的多层次结构、分子运动及主要物理、机械性能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