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生产工艺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建立鹿茸生产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现场生产。
2 范围:鹿茸生产过程
3 职责:生产部、生产车间、质保部。
4 制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
《中国药典》2020年版。
5 产品概述:
5.1 产品基本信息
5.1.1产品名称: 鹿茸
5.1.2规格: 薄片
5.1.3性状:
花鹿茸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长17~20cm,锯口直径4~5cm,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长9~15cm,直径较大挺略细。
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上端较密,下端较疏;分岔间具1条灰黑色筋脉,皮茸紧贴。
锯口黄白色,外围无骨质,中部密布细孔。
具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大挺长23~33cm,直径较二杠细,略呈弓形,微扁,枝端略尖,下部多有纵棱筋及突起疙瘩;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
体轻。
气微腥,味微咸。
二茬茸与头茬茸相似,但挺长而不圆或下粗上细,下部有纵棱筋。
皮灰黄色,茸毛较粗糙,锯口外围多已骨化。
体较重。
无腥气。
马鹿茸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二个者习称“莲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或更多。
按产地分为“东马鹿茸”和“西马鹿茸”。
东马鹿茸“单门”大挺长25~27cm,直径约3cm。
外皮灰黑色,茸毛灰褐色或灰黄色,锯口面外皮较厚,灰黑色,中部密布细孔,质嫩;“莲花”大挺长可达33cm,下部有棱筋,锯口面蜂窝状小孔稍大;“三岔”皮色深,质较老;“四岔”茸毛粗而稀,大挺下部具棱筋及疙瘩,分枝顶端多无毛,习称“捻头”。
西马鹿茸大挺多不圆,顶端圆扁不一,长30~100cm。
表面有棱,多抽缩干瘪,分枝较长且弯曲,茸毛粗长,灰色或黑灰色。
锯口色较深,常见骨质。
气腥臭,味咸。
5.1.4企业内部代码:C536
5.1.5性味与归经:甘、咸,温。
归肾、肝经。
5.1.6功能与主治: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
5.1.7用法与用量:1~2g,研末冲服。
5.1.8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密闭,防蛀。
5.1.9包装规格:3g/袋;5g/袋;10g/袋;30g/罐;40g/罐;50g/罐;0.5kg/袋;1kg/袋;10kg/袋;15kg/袋;18kg/袋;20kg/袋;25kg/袋;30kg/袋;50kg/袋。
5.1.10贮存期限:36个月
5.2 生产批量:5~10000kg
5.3辅料:无
5.4生产环境:一般生产区
6 工艺流程图:
6.1 鹿茸生产工艺流程图:
注:※为质量控制要点。
6.2 生产操作过程与工艺条件:
6.2.1领料
6.2.1.1饮片车间根据批准的批生产指令,按照“生产过程物料管理程序”,凭填写品名、编码、领料量、数量的指令单到原料库领取鹿茸原料。
6.2.1.2领料过程中必须核对原料品名、编码、件数、数量、合格标志等内容。
6.2.2净制:
6.2.2.1取原料,置于不锈钢挑选台上,按照《净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手
6.2.2.2净制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将净制后的鹿茸运至车间中转间,及时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6.2.2.4质量要求
6.2.2.4.1生产操作过程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6.2.2.4.2生产操作过程中,物料必须每件有正确的标识,设备必须有运行标志。
6.2.2.4.3净制标准
(1)抽样方法:随机取样3次,每次500g ,检查杂质数量。
(2)合格标准:照《杂质检查法》(检验操作规程附录12)测定,杂质不得过3%。
6.2.2.5净药材物料平衡限度 指标:95-100%。
计算公式如下:
++=
100%
净药材量杂物量取样量
净制物料平衡指标(%)投料量
6.2.2.6偏差处理:投料量按领料数量计算。
如有偏差,应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GLSC08-023)的要求,启动生产过程的偏差,直到得出无潜在风险为至。
如有质量风险,按质量事故处理则进行纠正和预防。
6.2.3 洗、润:按照《洗润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要求,将药材从滚筒口送入洗药机中后,按《洗药机标准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启动机器,开启水泵,饮用水将通过水泵喷水管喷入旋转着的洗药筒内,使洗药筒内的药物得到充分清洗后,肉眼观察无泥沙。
然后将清洗合格的药材放入泡药池,润透即可;或者放入软化箱,根据物料情况调好蒸汽量,控制好温度和时间(温度40-50℃;时间10-15分钟以内)。
不得对物料重复软化。
6.2.3.1洗、润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将洗润后的鹿茸运至车间中转间,及时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6.2.3.2质量要求
6.2.3.2.1生产操作过程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6.2.3.2.2生产操作过程中,物料必须每件有正确的标识,设备必须有运行标志。
6.2.3.3 洗润标准:
(1)抽样方法:随机取样3次,每次150g 。
用“弯曲法”检查,应符合标准。
(2)合格标准:充分清洗后,肉眼观察无泥沙。
润药程度符合要求。
6.2.3.4偏差处理:投料量按领料数量计算。
如有偏差,应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GLSC08-023)的要求,启动生产过程的偏差,直到得出无潜在风险为至。
如有质量风险,按质量事故处理则进行纠正和预防。
6.2.4切制:按照《切片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和《切药机标准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调整好切药机后,启动切药机,然后不断将药材加入料槽内,每30分钟检查出料情况,异形片不得超过10%。
6.2.4.1切制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将切制后的鹿茸运至车间中转间,及时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6.2.4.2质量要求
6.2.4.2.1生产操作过程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6.2.4.2.2生产操作过程中,物料必须每件有正确的标识,设备必须有运行标志。
6.2.4.3切制标准:
抽样方法:随机取样3次,每次150g 。
用目测法检查,应符合标准。
合格标准:异形片不得过10%。
6.2.4.4物料平衡
(1)物料平衡指标:90~99%。
(2)物料平衡公式:
%100%⨯+=
润药后数量
杂物量
切制后数量)切制物料平衡(
6.2.4.5偏差处理:如有偏差,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GLSC08-023)的要求,启动生产过程的偏差,直到得出无潜在风险为至。
如有质量风险,则进行纠正和预防,按质量事故处理。
6.2.5干燥:按照《干燥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和《热风循环烘箱标准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将饮片分别均匀装在烘盘中,架在烘车上,推入热风循环烘箱内,设定温度60-80℃,当温度达到60℃后,持续40-60分钟,或置于阳光棚晾晒,干燥完成后,测定药材水分。
6.2.5.1干燥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将干燥后的鹿茸运至车间中转间,及时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6.2.5.2填写请验单,通知质量检验人员取样检验,中间体检验合格后方可流入下道工序。
6.2.5.3质量要求
6.2.5.3.1生产操作过程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6.2.5.3.2生产操作过程中,物料必须每件有正确的标识,设备必须有运行标志。
6.2.5.4干燥标准:
(1)取样样方法:随机在不同物料筐中取样5处,每次150g 。
用“四分法”取样约150g 。
(2)合格标准:用《水分测定法》(检验操作规程附录15)测定,水分不得过13%。
6.2.5.5物料平衡
(1) 物料平衡指标:90~99%。
(2) 物料平衡公式:
%100%⨯+=
净药材投料量
取样量
干燥后数量)干燥物料平衡(
(3) 投料量按净制后药材数量计算。
6.2.5.6偏差处理:如有偏差,应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GLSC08-023)的要求,启动生产过程的偏差,直到得出无潜在风险为至。
如有质量风险,则进行纠正和预防,按质量事故处理。
6.2.6包装 6.2.6.1内包装
6.2.6.1.1包装工序按照《饮片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根据批包装指令,填写领料单,填写品名、批号、领料量,注意核对合格标志。
6.2.6.1.2根据指令要求的规格,产量,计算所需包材的数量,标签的量,凭批包装指令单领取包材及标签。
6.2.6.1.3标签(合格证)领取:持《批包装指令》、《物料状态卡》向车间QA申请标签《合格证》,并进行复核,无误的签字领用。
6.2.6.1.4分装过程中,要求称量准确,封口严密,标签注明品名、批号、产地、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执行标准、及合格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