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易于动笔
为有源头活水来——谈作文写作素材积累
77“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需要循序渐进,这既是认知的规律,也是语言发展的规律。
要想写出精彩的作文,须多汇聚生活之泉,再走厚积薄发的习作之路。
一、积累生活经历,为习作储存活水《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学生写作,是要把他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想到的、所感受到的信息写下来,在引导学生写作时,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唤醒他的生活实际,这个过程在心理学上叫作表象。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要想“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其大脑中就必须有大量的、丰富的可唤醒的生活实际,要“积小流”“积跬步”,也就是要积累丰富的生活经历、丰富的素材。
如果把文章比作一片汪洋大海,那么这些生活素材就是汇成大海的一点一滴,且是常聚常新的活水。
(一)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主动浙江省宁波市大榭开发区第二小学 林 玲到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去体验生活、品味生活,才能找到创作的灵感。
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好奇心,主动去关注生活,这样习作素材库才会越来越丰富。
其次,动用所有感官去观察、感受生活。
我们要鼓励学生充分调动“眼睛、耳朵、嘴巴、鼻子、手”进行“五感”的全方位观察,谓之“五感法”;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观察就是需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鼻子闻、用手触摸,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感悟,感悟到的才够深刻。
所以,要想积累丰富的生活经历,就得调动自己的情绪,对周围的一切都要抱有好奇心。
(二)展开想象,做生活的见证者 “想象力是儿童特有的擅长的思维形式,也是儿童的个性特点。
”比如,孩子们看到扫把会说那是魔法师丢失了飞行器,他此刻一定在焦急地找寻;看到水中的鱼儿会说那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的到来会给人带来好运……这便是在感性材料基础上的再创造,其媒介便是“想象力”。
因此在教授低段年级时,教师可以多鼓励孩子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到了中段年级,则可以引导学生在所见所闻的基础上说说所感;而到了高段,学生在所见所闻所感之上还可以加入所思所想所悟,这样其对生活的再创造将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心实感。
”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呢?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感到最为头疼应数作文教学了,农村的孩子课外阅读少,相对的对语文文字的积累就少,导致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不高,出现了无素材无从下手或者有素材无话可说的现象,我在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以下几点:一、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生活,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学会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根源。
只有积极的投入生活,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融入生活之中,才能产生深切的感受。
一些学生之所以写不出作文来,主要原因有两个:1、对生活缺乏理解,缺少热情,对周围许多生动的人和事不了解、不熟悉,置身事外。
2、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不强,不体察生活,不善于在观察中思考。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
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精读书,把课内与课外紧密的结合起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写作能力.1、课内读书。
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教师努力研究教材,理解课文内容,精彩段落教师要背下来,做到心中有数。
创设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情境.2、课外阅读。
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条件,给学生丰富的阅读材料,在班级设置图书角,提供大量的书籍。
同时教给学生阅读材料积累语言的方法。
多记好句子,写心得体会.三、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开阔学生的眼界。
学生没有接触过怎能写出好文章呢?这样就要求教师培养的学生的搜集资料的能力,在课前安排好预习,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有备而来,效果就会好得多,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让学会僧避免因不懂而无话可说、可写的情况,常此以往,学生习作前搜集资料的习惯,会大大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习惯,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写作的要求是“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表达真情实感。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
”强调的也就是写作教学应让学生自由表达、快乐作。
”在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写作能力,就必须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惯,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呢,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多读书,重积累。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第一步必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不要只局限于读课本或某一类课外读物,要广泛阅读,多方吸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
而且,我们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一二年级,针对他们年龄比较小,见识的东西比较少这一情况,推荐学生读连环画、带图的拼音读物、低幼版的小学语文报。
读完后,要求学生摘抄10个好词,2个好句,写一句自己想说的话。
到了三年级,推荐学生读童话故事、科普读物、简易的《十万个为什么》。
读完后,要求学生摘抄20个好词,3个好句,概括书中的主要内容,写一段自己想说的话。
运用“以读引读”的方法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所谓“以读引读”就是以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把研究引进书的海洋。
如学完有关自然知识小昆虫的文章,就让学生找一些昆虫的资料互相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就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运用。
如学完一个成语故事,就要求学生收集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故事,在班上举行一个读书汇报会。
采用“以读引读”,以一篇带动多篇的方法,这是保证学生保持旺盛的研究热情和提高研究效率的关键。
二、勤思考,深琢磨。
在读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只注重书中的情节,囫囵吞枣地看过就算了,在这时分,作为老师必必要肄业生在读中学会思考,碰到疑难之处要精思,解答不了的,或查资料或请教他人,碰到出色之处要精思,多问几个为何?碰到相同的地方也要精思,同一问题还有没有其他答案,培养了学生研究语文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发 他 们 的想 象 思 维 ,培 养 他 们 的 想
象创 造 能 力 。
作 所 提 出 的 重要 思 想 。在 习 作 的起
步 阶段 ,最 为关 键 的应 该 是 培 养学 生 习作 的兴 趣 ,培 养 学 生 习 作 的 自
我们 知道 小 学 生 的想 象 力 非 常
丰 富 。在 现 实 生 活 ,无 论 碰 到 什 么 问 题 ,他 们 就 会 充 分发 挥 想 象 。一
于 在 作 文 中尽 情 表 达 自己 内心 世 界
只 要 内 容 与 吹 泡 泡有 关 便 可 。有 的
学 生 说 出 自己游 戏 时 的心 情 ,有 的
说 出 自己 是 怎样 吹 的 ,有 的学 生 分
析 自己 吹不 出 又轻 又 圆的 泡 泡 的 原
因 。 他 们无 拘无 束 ,各 抒 己见 。教 师再根 据学生 的回答板书 出重点 , 给 学 生 理 清 思路 ,为 他 们 完 成 《 吹 泡 泡 》 这 篇 作文 做 好 充 分 的准 备 工
学 生 自 由表 达
古诗 7 O首 》 等 。适 当 开 展 读 书 交 流 会 、朗 诵 比 赛 、文 学 知识 竞 赛 、
成 语 接 龙 等 有 趣 有 益 的 活 动 ,提 高 学 生 自觉 积 累 的 兴 趣 和 积极 性 ,加
“ 激 发 学 生 的 习作 兴 趣 ,让 学 生 自由 表达 ”是 新 课 标 对 中年 段 习
的独 特感 受 ,学 生 才 能 写 出一 篇 篇 语 句 优 美 、形 象 生 动 的 好 文章 。
责任 编 辑 邱 丽 不但源自帮 学 生 积 累了 生 活 体 悟 ,同 时
提 高学 生 观 察 的能 力 ,还 可 以锻 炼 他们 生 活 触 角 的敏 锐 性 。 四 、发 挥 想 象 力 。提 高 作 文 的
怎样让学生易于动笔和乐于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在实践层面上究竟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一、引“生活水”。
灌“作文园”人常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的作文也如“做饭”,要让学生能写,必须眼中有物,心中有情,正所谓“情动而辞发”。
学生每天都在感受生活,他们眼中是有物的,心中也是有情的,只是他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作文就是要把自己经历的写下来,把自己的感情写出来。
有人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
仔细观察现在的小学生,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他们的生活是非常充实的,是丰富多彩的,问题就在于教师怎样让学生把生活这“一溪活水”引入到语文教学的“作文园”里来?1引导学生亲历生活,体验生活,“我手”写“我心”教育家叶圣陶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生活,体验生活。
如:“三八”节让学生为母亲做一件事,可以这样激发学生的情感:“妈妈每天都在为你做饭洗衣,‘三八’节是母亲的节日,今天我们班要开展一次‘为妈妈献上一份爱’的活动。
活动内容是自己亲自为母亲做一件事,这件事要给你的母亲一个意外的惊喜,做完后把你为妈妈做事的过程及妈妈的表现和你的心情写下来。
比一比谁选择的事情最有创意.谁写的文章最有真情。
”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我都坚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并写下来。
后来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也进入了学生的作文。
有时班上可以针对节日开展主题班会,如教师节、儿童节,然后让学生写下来。
2.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瞬间,“我手”写“我见”写作很大程度上源于灵感。
学生身边有很多能触动学生心灵的精彩瞬间,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捕捉这些瞬间,让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成为学生笔下的“一朵花”。
如:去年三月十七日下午两点左右,我校上空飞过一架直升飞机,由于飞得低,从教学楼的窗子往外看,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笔随心动让童言自由流淌——低年级学生写话激趣谈
笔随心动让童言自由流淌——低年级学生写话激趣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在标准分段目标部分,把写作的第一学段称为“写话”,其实就是主张在学习写话的初始阶段应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重在写话积极性的激发,摒弃各种规矩,种种约束,让学生逐渐喜欢作文,树立信心,有迈开步子向前的愿望。
可见,写话应给孩子创设一种宽松的氛围,给学生一种放松的心态,不必在情节章法上过于考究,让每一个孩子在兴趣盎然中凸显个性,逐渐得到语言的发展与认识的提升。
根据这一认识,我在写话训练中以孩子写话兴趣的培养为突破口,让他们无负担地笔随心动,在指导孩子的写话实践中整理出了这样的几种有效的方法:1手动——体验激趣《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我经常让孩子联系生活实际,调动生活积累,写身边实实在在的东西,使写话有血有肉,我经常组织“水果品尝会”“手工比赛”“有趣的小实验”等,让学生通过动手去触摸、操作,得到亲身体验,让笔端自然流露真情实感。
写话教学的源头活水从生活中而来。
一节习作课上,我给每个小组各准备一粒胖大海和一杯水,先让学生用手摸摸胖大海,说自己的触感及胖大海的形状,然后鼓励动手操作:把胖大海放进有水的杯子并静观其变。
教师在这期间做适时的采访以督促孩子更认真地投入实验。
观察胖大海涨大的过程只有短短的几分钟,胖大海泡在水里的变化明显,所以孩子们的注意力很集中,并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孩子们边观察边兴奋地大叫,有的跑到其他小组比较胖大海的胀大情况。
孩子的兴奋写在脸上,我适机地鼓励孩子把自己实验的过程和观察到的说出来,并和大家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并马上动笔做记录,抓住精彩。
这样一篇篇精彩的小记录就出炉了。
生1:老师抱来一个“小娃娃”,说是个宝贝,还说他的名字叫“胖大海”,我们都不信。
怎样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怎样让学生易于动笔 ・ 乐于表达
张 椰 ( 州 市 第十 一小 学 安 徽 ・ 州 2 40 0 宿 宿 3 0 )
【 要】 摘 本文 分析 了造 成 学生怕 写 作文 的 多方面原 因, 四 个 方 面论 述 了培养 小 学生“ 于动 笔 , 从 易 乐于表
达 ” 方 法和 途 径 。 的
【 关键词 ¨ 、 学生
写作
作 文 【 献标 识码 】 文 A 【 章编 号 】09 83 (00 0— 07 0 文 10— 54 21)5 09— 2
【 图分 类号 】3 . 中 633 4
“ 作 教学 应 贴 近 学 生实 际 . 学 生 易 于 动笔 。 导学 生 深入 生 活经 历和 实践 .重 视 写作 材料 的准备 写 让
也正 在于此 。
要完 成 这 些课 外 阅读 任务 , 师就 要注 意 抓落 实 , 教 帮
作为 语文 教师 , 有意 识地 为 学 生创 造机 会 。 要 引 助学 生 选择 阅读 内容 ,寻 找 阅读 时间 ,交 待 阅读 方
米【 收稿 日期]0 0 6 2 2 1-- 8
[ 作者简 介 ] 张娜 ( 9 77 ) 女 , 1 7 .一 , 宿州 市第十- 4 学教 师 。 - ,
达 的欲望 。
说 不 出 , 是小学 生写 不好作 文 的原 因之 一 。解决 这 这
准备材 料是 写作 的第 一 环节 . 正所 谓 “ 曾动 笔 个 问题 , 未 必须 多 阅读 ,读 书破 万卷 , 笔如 有神 。” “ 下 阅 先备料 ” 。生 活是材 料 的源泉 , 写 出好文 章 , 要 就必 须 读 量 的不 断 增 加 , 会 带来 丰厚 的 积 累 , 起 笔 来 , 就 拿 深 入 生活 。 以写人 为例 , 写作 者 必 须走 进写 作对 象 , 也 就有话 可 说 了。
让学生易于动笔与乐于写作
小学教学参考让学生易于动笔与乐于写作现在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一听到作文时,学生的心情可以用“讨厌”两字来形容。
小学生怕写作,习作时“咬笔头,皱眉头,无话头”,越写越怕。
时间久了,学生对习作就没有了信心。
那么,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写作,把作文当作最好的伙伴呢?一、贴近生活实际,积累素材,打开习作源头小学生的生活面窄,每天是从家门到校门,再从校门到家门,家长担心他们读书不用功,又限制学生看电视、听广播、阅读课外书等等。
学生写作时当然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面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这些都说明作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才能打开小学生习作的源头。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两点:1.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的生活设计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能够不拘形式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把作文当作自己的伙伴,当作贴心的朋友,对它哭,对它笑,对它诉说心事,对它畅想前程,无话不说,无所不谈。
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帮助学生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观察认识周围的人和事,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从平淡中寻找新奇。
2.和作文一起画画,对学生不熟悉的习作命题,教师要注意拉近学生和所写的事物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熟悉写作的事物,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感情。
如,我在指导学生《秋景图》,先组织学生观察校园,秋天到了校园的植物有什么变化,田野里的庄稼有什么变化,再查阅资料有关秋天大自然的一些变化,让学生动笔把观看到的、查到的和自己想像的,动手画一幅秋景图,然后用笔描述出来。
画画就是教人学会看、学会观察、欣赏大自然,训练学生观察形状、色彩的能力。
学生的作文可以用画来再现,看到一幅画,可以用文字来表达。
观察的表述过程实际就是再现一幅幅画面,再用文字写出来,作文和画画关系十分密切,和作文一起画画尤为重要。
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论文
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并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三年级学生正处在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很多学生还没有进入三年级时就已经有怕作文的心理了。
到了三年级,这种心理越发强烈。
如何让学生喜欢作文,乐于作文呢?一、上好作文心理疏导课在首节作文课上,我没有让学生写作文。
只是想方设法让学生明白作文并不难。
在作文课上,我做了三件事: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作文。
我告诉学生,只要你把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
我还告诉他们,我们在二年级的写话就是作文。
其次,我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作文读给学生听,告诉他们这就是三年级学生写的,如起床、洗脸、刷牙、打电脑、做游戏、买文具、溜冰、等车等等。
通过读贴近他们生活的作文,让学生具体感觉到作文就这么简单,没有什么可怕的。
再次,引导学生学习书中的两篇作文《好阿姨》和《假如我有一枝神笔》,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这些作文写了哪些内容,从中受到启发,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感觉到作文并不可怕,增强了作文的信心。
二、激发快乐作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先导,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驱动器,更是思维发展的触发器。
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从内心出发去研究自己喜欢的事物,并且乐此不疲。
1.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说,乐于说学生作文,首先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无话可写。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学生随处可见的身边发生的人和事去命题,让学生便于观察,有亲身经历的体验。
如在写《秋天的树叶》《我们班的值日生》时,我就提前布置学生观察,这样学生在写作时,自然就会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了,而且写起来很轻松,也写得很成功。
2.利用阅读教学中学生感兴趣的习作资源,给学生创设习作的机会如学生学习了《石榴》一文第四自然段后,我布置学生带来自己喜爱的水果,在课堂上观察、品尝,通过眼睛看、用手摸、鼻子闻和嘴巴尝等方法,感受此水果的特点,然后运用课文第四自然段的表达方法用生动的语言把此水果的特点具体描写出来。
作文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作文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一提到写作文,大多数小学生往往是唉声叹气,不爱写。
为什么?因为不会写。
作文难,难在哪里?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
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不厌其烦地将一些作文知识和作文方法公式化地塞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套用现成的模式。
这种僵化的训练,在相当程度上漠视了学生的个体化体现,无视课堂教学资源,致使老师、学生都成了单独的个体,只会闭门造车,造成了学生厌写,教师厌教的不良局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这一教学理念的提出为解决作文难题找到了出路,指明了方向。
什么是贴近学生实际?顾名思义,就是写作教学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衰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
”叶老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作文与现实的关系。
那么作文教学究竟怎样才能贴近学生实际呢?一、作文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少写或不写那些让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的命题作文。
提倡学生多写些日记,多写些练笔。
因为日记和练笔是学生生活的直接反应,学生写起来束缚少,自然就容易动笔,乐于动笔,不愁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了。
在我执教的班里有一个叫黎逸的学生,他平时写书上要求训练的作文时,写出的作文总是支离破碎,东一耙子,西一扫帚的,他很怕写作文。
但自从我要求写日记写练笔以后,他的写作热情高涨。
为什么呢?因为日记和练笔不受内容和形式的约束,可以写自己感兴趣、自己熟识的事物来写。
这个同学爱好打网球,假期里他参加了去英国的网球夏令营。
他把他参加夏令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都生动形象地描述下来,使我这个没去参加网球夏令营的人读了之后,如身临其境。
我批改了他的日记之后,马上在作文课上把他写的这篇日记读给全班同学听。
同学们听了之后都啧啧称赞,仿佛他们自己也参加了这次网球夏令营。
从此之后,黎逸同学的写作热情一发而不可收拾,就连学习态度都比以前认真了。
体验是学生作文的源泉
体验是学生作文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我认为,体验是学生通过自身经历和实践获得真实感受,形成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内在活动。
离开了生活体验,作文教学便成了无源之水。
一、积极创设生活情境,丰富学生课堂体验课堂是作文教学的主阵地,但课堂这块狭小、封闭的天地在很大的程度上遏制了学生写作的灵感和激情,无形中也降低了作文教学的成效。
在展开作文教学时,我努力打破这种封闭和界限,积极创设更多的生活情境,让课堂成为学生平时生活的一个侧面或是缩影,让学生进行积极深入的体验。
如:在写《废物变宝》时,我要求学生把自己学会的小制作带到课堂,每位学生在小组内介绍自己小制作的准备材料、工具,接着按先后顺序介绍制作过程,使每位学生都能做会说。
等到写作文时,他们兴趣高涨,作文质量也明显提高。
二、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引导学生课外体验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而昼夜不息。
”可见,生活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材料。
因此,多彩如画的校园生活,幸福欢乐地家庭生活,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都值得我们去描绘,去歌颂。
然而好多学生由于缺乏体验,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往往习以为常,熟视无睹。
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作一些正确的引导,使其养成用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学生在校园中感受着教师的关爱、同学的友谊,也感受着集体的温暖,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体验学校生活的快乐。
一旦学生对生活有了更深的体验,写起作文来自然得心应手。
三、设置多种作文展台,让学生体验成功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激励学生写好作文。
因此,教师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平时,我注重设置多种多样的作文展台,不仅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交流,而且还可以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促使他们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1.编印班级作文集为让每位学生都有作文入选,都能品尝一下“发表”作品的喜悦,可以按作文能力分组进行竞赛,让更多的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可以搞一些单项或片段的作文练习,让成绩较差的学生也有可能获得成功……这样,不仅优等生的作文得到了充分展示,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也为自己的作品居然能上作文集而备受鼓舞。
优化作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写作才能
33[2014.7]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品味生活以及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的统一体。
我们要善于以放为主,以扶为辅,认真评议,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才能。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才能的一项综合训练,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心实感。
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从而提高其写作才能呢?一、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学生习作必须有素材,它是写作的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丰富的材料储备,就好像一片贫瘠的土地,永远开不出美丽的花朵。
积累词汇很重要,往往一些学生拿到作文都觉得无话可说,我觉得这就是平时积累的不够,那么应该怎样积累呢?(1)要建立“词汇库”。
词汇是文章的细胞。
所以,我们要积累各种各样的大量词汇,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摘抄下来,以便随时观看。
还应在平时生活中捕捉大众口语中的鲜活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本子上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说话就能出口成章了,再也不会无话可说了。
(2)积累材料。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平时可以引导学生多出去走走,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参与到生活中去,并以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
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
这样文章才会写得有血有肉。
(3)积累思想。
如果文章主题不明确,那么,证明作者观点不明确。
因此,我们要善思。
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深入地看到本质,还要随时记录下思索的各种结论。
我们还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应该有效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对习作起步教学的点滴感想
俗 话说得好 : “ 良言 一 句 三 冬 暖 ,恶 语 一 句六 月 寒 。”无论是 大人 还是孩 子都喜欢 受到 表扬和 鼓励 。作 为 教师 ,首 先要看 到孩子的 进步 ,让孩子 也看到 自身不断 增 长 的智慧 和力量 。刚写作 文的孩 子 ,千 万不要 刻意要 求她 表 达什 么主题 思想 、高 尚情操 。一篇作 文里 ,即使就 一句 好 句 ,一 个好词 ,我们也 要表 扬。要告 诉她 写作文非 常简 单 ,非常快 乐 ,无非就是 让孩 子把 自己想说 的话写 出来 , 从 而让孩 子乐意写。 _ - 、观察生活 ,激发写话情 感 观察 是发展 智力 的主 要途径 。观察能 力又是 写作必 不 可少 的 ,培养 孩子 的观察 力实乃重 中之重 。如上学 期三 年 级的 一篇作 文内容是 写鱼 ,我先给 同学们 一个 星期的准 备 时 间让学生去 观察 。有的 同学亲 自去市场 选购 ,这样就 观 察到 各种鱼 的形态 。有 的同学写 刀鱼像一 条银 色的带 子 , 鲫鱼 象一个 青色 的纺锤 。在 各种鱼 的相 同与不 同之处对 比 时 ,认就 更进一 步 了。在作 文中 ,有 的同学 写道 :鱼籽 是粉 红色椭 圆形 的一长条 ,打开 时 ,一颗 颗 圆圆的小粒 流 了出来 ,数也数不 清 。写的如 此详细是 因为他 为 了写好作 文 买 了两 次鱼 。第一次 没注意 看鱼籽就 放在锅 里炖 吃 了, 第二次 买鱼 ,他 亲 自洗 鱼 ,并 认真观 察了鱼籽 的样 子 ,才
口教 学 漫议 口
让学生 易于动笔 9 予表选
对 习作起 步教 学的点滴感 想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庄重文实验小学 刘 敏
作文教 学一 直都 是语文教 学 中的重 点和难 点 。尽 管各 种 辅助资料 铺天盖 地 ,应 有尽有 ,但学 生还是 觉得无 处着 手 ,无事 可写 。新课标 明确指 出 : “ 写作教 学应贴近 学生 生活实 际 ,让学 生 易于 动笔 ,乐于表达 。”这就为从 根本 上解决 作文难 题找到 了一条 出路 。那 么 ,在 写作教学 中 , 我 们又 应 该如 何 切合 “ 课标 ”要 求 ,发 掘学 生 习作 的源 泉 ,让 学生 “ 易于动笔 ,乐于 表达 ”呢?我 觉得作 文教学 的关键要从 以下几方而入手 : 寓教干乐 ,培养习作兴趣 心理 学研究表 明 :兴趣 是学 习的方 向 ,是探 索知识 的 动 力 ,点燃智 慧的 火花 。那 么 ,怎样 培养孩 子的 写作兴趣
让学生思维飞扬——易于动笔,乐于写作
现 在 的 作 文教 学过 多地 强 调 作 文 的程 式 ,一 写 作 文 就 严 肃起 来 ,审题 — — 立意 — — 选 材 — — 列 提 纲 — — 起 草 ” 还 规 “ ,
忆 , 开思维 的闸 门 , 现知 识之 间融会贯 通 , 打 实 提 高 语文 能 力 。
定 字 数 。 是 , 生 写 作 文 时 就 挖 空 心 思写 大 事 , 写 越 枯竭 , 于 学 越 越 写 越 没 有灵 性 。 也 是 学 生 怕写 作 文 的 主 要 原 因 。 对 学 生 这 针 的 这 种 心 理 , 就 要 求学 生 写 “ 胆 文 ” 放 开 胆 量 去 写 作 文 , 我 放 , 事 情 怎 么 样 就 怎 么 写 , 么 想 就 怎 么表 现 , 拘形 式 , 由地 怎 不 自 将 自己 的见 闻和 想 象 表 达 出来 , 有话 则长 , 话 则短 。 学 生 随 无 感 而发 , 情 而 抒 , 管 章 法 , 论 首 尾 ,嬉 笑 怒 骂 皆文 章 ” 随 不 不 “ , 这 样 就 从 心 理 上 打 消 了学 生 的 顾 虑 ,让 他 们放 心地 写 自 己所 见 , 自己 所 感 。 抒
的 思 维火 花 . 达 到 事 半 功倍 之 效 果 。 将
创 造 写 作 的 环 境 。可 以 在 游 戏 中 玩玩 、 写 , 欢 乐 的活 动 点 写 让 燃 学 生 的 习作 情 趣 ;可 以 在 走走 、看 看 中激 发 学 生 写 作 的情 思, 在观 察 中学 写 作 , 境 与 意境 交 融 , 学 生 文 思 泉 涌 ; 以 心 使 可 想象 , 到“ 文入情 , 动而辞发 ” 达 披 情 的心 理 境 界 ; 可 以 在 听 还 听、 赏赏 中使 学 生 兴 味 盎 然 , 动 他 们 写 作 情 感 的 投 入 。 调 第 三 , 分 肯 定 学 生 的 习作 , 怕 是 一 个 准 确 的 用 词 , 充 哪 一 句精 彩 的 句式 , 处 传 神 的 描 写 , 学 生 体 验 成 功 , 强 信 心 。 一 让 增 在 教 室 时 精 心 营造 读 写 氛 围 , 辟 佳 作 欣 赏 、 作 点 评 、 作 开 习 小 家等 专栏 , 硕 果 树 上 贴 上 一个 个红 艳艳 的苹 果 , 示 写 作 的 在 展 累 累 硕 果 , 学 生 尝 到 写 作 的 甜 头 , 生 喜 爱 作 文 , 极 写 作 使 产 积 的热 情
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论文
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生涯中,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
只有兴趣,他们才能进行积极、创新的思维,才能解决心中没有材料可写的困难;才能把发自内心的实在话写出来。
这样写出的作文就会真实,有情感,吸引人。
在这里,我就如何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下作文,浅谈几点。
一、“以小见大事例”引路搜集素材解决了“没有材料可写”习作教学必须大胆尝试多角度作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审视材料,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写作兴趣。
如在一节语文课上,我刚走进教室,就听见班里同学打小报告:开泽同学与俊杰同学因掉一块橡皮擦的小事而发生争执。
于是,我就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可是俊杰同学说他不知道橡皮擦是开泽的,就随手扔掉了,开泽却说他知道,因为他刚要去捡的时候,他已经捡了。
一个说知道,一个说他不知道,于是,两人就在那边争辩了起来,争得面红耳赤。
我没有阻止他们,也不急于纠正,而是引导学生充分摆出自己的理由,进行辩论,最后统一到正确的结论。
一下子班级气氛热闹起来,学生情绪极高,就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也能积极参与辩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由衷地笑了,趁热打铁,以“一块橡皮擦的风波”以题,进行一次小练笔。
没想到大家的兴趣极高,都说没问题,半节课全部完成了。
课后看了他们的作文,真实性、教育性、人文性都体现在作文里了,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还有一次,一个女生和一个男生因画一条“三八”线引起了两人的争执,又让班里的同学对此事进行表态,过后又以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的兴趣一旦提高,他们思维的火花就进发,因此效果是很明显的。
二、用“谚语引路”激发写作兴趣能别具一格。
写作需要材料,材料靠平时积累。
有的人因此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可是,有的人不喜欢动笔,把作文看成是一种负担。
中国两句老话,一句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这句话也是出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里,学生是能理解的。
另一句是“口是风,笔是踪。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作为语文老师,最基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但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
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更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
看到这些习作,就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
我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人文性使然。
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第二学段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联想力,语言方面是片段训练却强调了对习作有兴趣,这样的要求是站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按新世纪的人才标准提出的。
有利于克服写作畏难情绪,从兴趣入手,首先让学生喜欢写,乐于写,为第三学段篇章奠定了基础。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一、阅读积累,习作兴趣。
课标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而且进行了量化,第二学段明确要求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二、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
课标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仅是提法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观念上的改变,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因为语言交际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与听说训练不同,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在口语交流中,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语言交际、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传情达意等综合能力和基本素养。
口语交际的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口语交际要在双向互动上下功夫,师与生,生与生双向互动,才能体现“交际”口语交际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发表一点新思想,谈一点新见解,说一点不一样的话,不要人云亦云。
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动笔,乐于表达
渐渐 地 熄 灭 ” 学 时 , 师 可 启发 学 生结 合 课 文 插 图 , 教 教 由邱
少云 的 外 表 . 想 邱 少 云 的 内心 活 动 , 这 两 句话 扩 写 成 一 推 把
一
看 到 学 生的 作 文 内容 简 单 、 句 不 通 顺 或 有 抄 袭嫌 疑 , 语 只
趣 、 自信 心和 创 造 能 力 。要 有 效 地 培 养 学 生 自 由表 达 的 能
力 . 师 必 须 有 效地 指 导 , 学 生 练 就 两 个 基 本 功 , 积 累 教 让 即 的基 本 功 和 表 达 的基 本功 。而 充 分激 发 学 生 的 习作 动 机 , 想
方 设 法 使 学 生 的 习 作 兴 趣 长 久 保 持 . 是 练 就 这 两 个 基 本 功
是 简单 地 在 作 文本 上 随 意 写 一 个 “ ” 。 这 样 做 不 但 抹 杀 阅 字
了他 们 对 作 文 的兴 趣 还 增 添 了他 们 对 作 文 的 畏 惧 感 , 导 并
致 学 生 不 明就 里 . 知 道 自己 作 文 优 点 多 少 、 不 问题 何 在 , 今 后 努 力 方 向何 在 所 以 , 们 要 用 恰 到 好 处 、 龙 点 睛 的评 我 画 语 激 发 他 们 的 兴趣 。在批 改作 文 时 , 的评 语 力 求 让 学 生看 我 后 有 一 种 亲切 感 。 当看 到 学 生 作 文 的精 彩 之 处 , 用 醒 目的 我 波 浪 线 标 出 , 有 时 写 一 些 简 短 评 语 ,如 “ 这段 写 得 非 常精 彩 ” “ 动 形 象” “ 满 童趣 ” 等 等 。如 果 哪 部 分 写得 不令 、生 、充 , 人 满 意 . 以 写 “ 果 怎 样 写 就会 更 好 一 些 ” 批 语 , 学 生 可 如 等 给 指 出修 改 的 方 向 . 学 生 也 乐 于接 受 。如 果 是 抄 仿 很 多 的作
作文教学应言传身教
作文教学应言传身教《语文课程标注》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这句话强调了写作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
因此,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做“只说不练”的假把式,要既说又练,要言传,更要身教,给学生以直观、实际的影响,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写作的技能。
一、做学生生活的忘年交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学生的生活阅历也在一年年增加,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贴近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老师要蹲下来看学生”,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走进学生,理解学生,和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忘年交。
言传身教,引导学生享受生活中的变化。
比如:春天,带领学生亲近自然,在踏青中逐渐体会生命的可贵及变化;夏天,带领学生拥抱自然,感受着夏天的炎热及热烈;秋天,带领学生走进田野,去体味收获者的快乐;冬天,带领学生在登山中体验人生的充实,得到放松身心的愉悦。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种植、养殖,参与扶老助残活动……总之,使学生总能感到生活是这么丰富多彩,生活是在他们眼前一天天发着细微的变化,而他们更是这个变化中的主人。
就这样,在劳动中,在活动中,在艺术的熏陶中,教师以朋友的身份走进学生的世界,时时处处加以点拨,使平凡小事也能生辉,让学生对于小题也能大作。
教师成了学生生活的忘年交,还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为学生提供新鲜的素材,确立具有较强情绪色彩且能使学生有话可说的习作题材。
如《有趣的壁虎》、《不准越过“三八线”》、《蚂蚁是怎样搬家的》、《爸爸,别抽了》、《爱吃零食的妹妹》、《我后悔了》、《咳,我这个人》等等,这些题材都能使学生觉得写作充满了新鲜、引人的东西,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当学生读书的领路人传统的写作教学重课内轻课外,重应试轻素质,这使作文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想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就必须丰富学生个人积累。
如何让小学生习作易于动笔和乐于表达
如何让小学生习作易于动笔和乐于表达摘要: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表达真情实感。
”因此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那么在习作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和乐于表达”呢?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小学生;动笔写作;语言表达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的特点是天真、幼稚,生活体验不甚丰富,但容易为真实、具体、形象的东西所感染,他们的情感往往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
好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在这样的条件下作文,学生的心理愉悦,往往能写出一些妙趣横生的佳作来。
比如让学生写童年中的趣事,我在上课之前先创设一种情境,即先讲述自己童年时的有趣的事,我谈了小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双新雨鞋,就巴望着快一点下雨,好不容易下雨了,我兴高采烈地穿上了新鞋,特意走到水比较多的地方,用力踩下去,荡起一朵朵水花,溅湿了衣服,还乐此不彼。
通过老师的讲述创设了情境,激起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同学们也跃跃欲试,他们有了一种想说,想表达的冲动,于是,我把课堂交给了同学们:有的说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模仿老师上课;有的说夏天吃西瓜误吞西瓜籽而大哭;有的说和小伙伴学农民种菜时把小虫也种到地里;还有的说天冷了,以为金鱼会着凉,给金鱼倒热水保暖等等。
根据同学们的踊跃发言,我因势利导:“同学们,刚才你们说了那么多,能不能用你们手中的笔,告诉我们发生的趣事?让我们也分享自己的快乐?”接下来的习作,学生选材不同,但基本上都表现出了童年的欢乐。
我们也可以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作文提供直观感情素材,如写《寻找春天》,我把事先摄取的同学们熟知的地点中有代表意义的景物呈现在多媒体屏幕上,让同学们从感观上感知春天就在我们的眼前,在视觉上冲击下,学生对春天的美景有了一种感性的,直观的认识,再配以春天的舒缓清新音乐,很快就把学生带进了春天的气氛中,此时,教师再声情并茂地用优美的句子描述春天的景色,这样,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引入的写作的意境之中,学生写作的思路水到渠成,这样既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又能有效地避免写空话、套话问题。
学中体验易动笔,做中积累乐表达
学中体验易动笔,做中积累乐表达发表时间:2018-08-10T15:16:20.77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2期作者:薛敬霞[导读] 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反映。
青岛西海岸新区薛家岛小学山东青岛266000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反映。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怎样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一、以兴趣为突破口,培养习作信心兴趣是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对外在事物保持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反映了兴趣在学习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习作教学中,如果故意抬高门槛、增加要求,就会使学生对习作感到害怕、感到畏惧,久而久之,这样的心理就扼杀了学生的兴趣,淡化了学生对习作的信心。
如果学生没有这种强烈的习作欲望和需要,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指导只能是单腿走路,缺乏热情;学生平时的阅读就是徒劳的,更谈不上厚积薄发。
反之,如果课堂上能够使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从学生兴趣出发组织教学,使课堂生气盎然,使学生从身居事外的“看客”变成主动积极的参与者,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习得,更有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正因为我看到了兴趣在孩子身上的神奇魔力,当调皮的学生把小蝌蚪带回教室,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眼球,就抓住这一时机对同学们进行教育:“小蝌蚪长大后会变成青蛙,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农民朋友的好帮手,大家可要保护它呀!不过今天可以好好看看这些小蝌蚪,与它们交个朋友吧!要小心,不要弄倒瓶子呀!”学生们顿时兴趣盎然分组观察了小蝌蚪,这样学生的观察日记中出现了一个个鲜活的小蝌蚪形象。
不少学生还表示愿意课外继续观察蝌蚪,正是兴趣让学生手中的笔有了灵性。
二、以迁移为依托,自觉运用习作方法由读到写是一个由积累到表达的过程,这就是迁移。
通过迁移能使已有的知识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检验与熟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利川市建南民族中学佘述英邮编445412
英语写作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是一大难题,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起步晚,一般到了初中才开设这一课程,很多同学一提到写作,就觉得比登天还难,笔者在农村中学从事了20多年的英语教学,针对农村中学的英语写作,有如下体会:
一、夯实学生基础
在初一的时候,是学生英语入门教学的关键。
这个阶段,给学生打下牢固的基础,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首先要求学生多读,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多了自然就有一种语感,有些句子随口便来。
其次要求学生多背,多背是增加学生语言积累的好途径,引导和鼓励学生经常背一些名言、歇后语及一些佳句,不但可以积累语言,提高朗读能力,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生记的内容多了,头脑里的词汇自然就丰富了,写起文章来也得心应手。
二、浅化入门教学
学生害怕作文的现象很普遍,如果注意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将会对作文教学有着不小的帮助。
培养写作兴趣,必须浅化入门教学,一是依据作文教学的特点,二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浅化入门教学首先要放低或者取消门槛,让学生容易入门,尽快入门,万万不能将学生拒之门外.
浅化入门必须研究学生,让他们能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学生善于口头表达,就让他们口头作文;学生善于想象,就让他们放大胆子去写;学生善于活动、表演,就让他们写活动作文。
三、淡化写作技巧
我们的作文教学,都习惯于先指导后作文,好像作文有一套公式,是一种套路。
这种模式强调了老师的主导,由于过多强调作文技巧,使得作文千篇一律,也使作文教学陷入了困境。
再就是教师及家长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以成人的眼光、成人的尺度评价学生的作文,以成人化、程式化的标准去规范学生的作文,使得学生的作文显得空洞、死板。
我经常要求学生写作时不要怕写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让他们放飞思绪,随意写,放开手脚写。
写出的作文就有血有肉,充满了感情。
四、深化情感体验
如何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让习作成为情感倾诉和交流温馨的天地呢?这就要老师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重任。
首先,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关心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的知音。
其次,老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在习作指导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情景,利用人的情感因素引起共鸣,唤起学生的真情,并创造条件,营造情感倾吐氛围。
第三,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氛围,允许学生自由表达,让写作成
为他们的一种内在需要。
五、展示习作成果
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竞争欲、好胜欲,他们渴望能发表自己的习作,他们更珍惜自己每一次发表的机会。
为此可通过“内部发表”和“公开发表”两个途径来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内部发表主要是习作园地、个人专集等形式搭建发表平台,让学生的每一部习作都有发表的机会,让学生对每一次习作都有成功的体验。
在书面表达教学中,注重实效,强化素质。
每学完一个话题就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进行针对性地指导,进行面对面的批改,要求人人过关。
第一次对全班进行指导,学生写作后,针对具体情况,又个别指导,要求重写。
写后根据存在的不同问题,再个别指导写作,最后学生根据老师指导的再进行修改成文,直到满意为止。
然后把平时作文或考试作文中的好习作抄出来,加上评点,贴在教室后面,为学生的习作发表提供了一个园地,既满足了学生的成功欲,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还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虚心好学的良好品质
古人说:“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终身受用。
我在所教的班级进行了“相互评改作文”的试验,收效比较好。
在教了三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一话题后,我出了一个题目为《The Changes in My Hometown》的作文,作文后进行了一次相互评改,并将评改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其中有个同学给
别人的作文下了这样一段评语:“本文记叙清楚,语句通顺,语言描写好,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如能把变化写得更具体点就好了。
”这段评语,抓住了评改的重点,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通过评改,同学们普遍反映有收获。
谭阳同学在评后感中写道:“同学之间相互评改作文大有益处,这样既可以学习别人写得好的地方,又可以觉察到自己的不足,我相信,坚持这样做,一定受益非浅。
”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切感受到:只有易于动笔,学生才能乐于动笔;只有乐于表达,才能善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