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含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含答案姓名座号成绩一、文言文阅读(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两章)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必先苦.其心志(3)曾.益其所不能(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17.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答:二、文言文阅读(16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②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上①谓侍臣曰:治《如治病,病导愈,犹宝将护。
俛|遽自放纵,病复作,【注】①上:指唐太宗。
②傥:倘若。
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管夷吾举于士( ) (2)困于心衡于虑( ) (3)病虽愈()(4〉四夷俱服( ) 12.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七年级语文下册 12《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同步练习2 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二、加点词不用“使……”这一结构形式来解释的一项是()A.苦其心志B.劳其筋骨C.动心忍性D.生于忧患三、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①病笃,召亮于成都。
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②,必能安国,终定大事③。
若嗣子④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⑤。
”亮涕泣曰:“臣敢⑥竭股肱⑦之力,效⑧忠贞之节,继之以死⑨!”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⑩之如父。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
②[曹丕]曹操之子。
③[大事]此指灭魏灭吴,统一中国。
④[嗣子]此子刘禅。
嗣:继承。
⑤[自取]自己取而代之。
⑥[敢]谦词。
有冒昧的意思。
⑦[股肱ɡōnɡ]比喻辅佐之臣。
⑧[效]献出,呈献。
⑨[继之以死]即一直到死。
⑩[事]侍奉。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由是感激()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④若嗣子可辅()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3.简要回答下面问题:(1)课外阅读能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加深我们对课文的理解。
你认为[乙]段具体说明了[甲]段中的哪一句?请把该句子抄下来。
(2)你最欣赏诸葛亮哪一个特点?结合课内外阅读所了解的诸葛亮事迹说说理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 (2)(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名句。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亡国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揭示一个人成才的主观因素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给加点字注音。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法家拂.士(bì) 拂.乱(fú) 忧患.(huàn)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选拔,任用(2)人恒.过,然后能改恒:常常(3)衡于虑,而后作.作:奋起,指有所作为(4)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2)困于心,衡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3)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5.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1)管夷吾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士兵(2)征.于色,发于声古义:表现今义:征讨(3)而后喻.古义:了解、明白今义:比喻6.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A.百里奚举于市. B.行拂乱.其所为C.人恒过. D.劳.其筋骨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文中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些人均出身低微,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全文的结构上有何作用?过渡,承上启下。
由上文六位明君贤臣的例子引出后文的议论,并得出结论:要成就事业必须经历磨难。
10.两千多年来,孟子的许多思想一直对后人有着深远影响。
请结合实际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①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
②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③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部编版精品练习题带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部编版精品练习题带答案7、【行拂乱其所为】让他的所作所为受到挑战和批评,引起混乱。
【拂】,批评。
【乱】,混乱。
8、【动心忍性】经历磨难后,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性格。
【忍性】,忍耐力和性格。
9、【曾益〕曾经历过磨难,从而得到提高和改善。
【曾】,曾经。
10、【恒过】人总会犯错误,但只有意识到错误并改正才能进步。
【恒】,总是。
11、【衡于虑】【衡】,权衡、考虑。
12、【作】行动、做事。
1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言行举止中体现出内心的真实想法。
【征】,表现、体现。
【喻】,说明、解释。
14、【入】担任职务、进入某种环境。
15、【法家拂士】法家学派中的批评家。
16、【出】离开、退出某种环境。
17、【敌国】敌对的国家。
1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人们应该在困难和磨难中成长,而不是只追求安逸和享乐。
二、重点句子翻译: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因此,天命将会赋予这个人重大的责任,但必须先让他经历心灵的磨难,消耗他的体力和精力,让他经历饥饿和贫困,让他的所作所为受到挑战和批评,从而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性格,经历磨难后得到提高和改善。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如果只有在国内执政,没有能力在外应对外敌和危机,国家注定会灭亡。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只有经历了困难和磨难,才能明白人生应该在忧患中成长,而不是只追求安逸和享乐。
三、重点知识积累: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文言中常用的借代现象,用“入”代替“执政”,“法家拂士”代替“批评家”。
②曾益其所不能:文言中常用的借代现象,用“曾”代替“曾经历过”,“其所不能”代替“其能力不足”。
③困XXX于虑而后作:文言中常用的对偶现象,用“困于心”和“衡于虑”形成对比,强调在做事前需要考虑周全。
初中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阅读练习及拓展训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阅读练习及拓展训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3分)(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2)困于心,衡于虑(衡:)(3)必先苦其心志(使:)2、用现代汉语翻译“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分)3、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贫,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
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4、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文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4分)5.下列加横线的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 )A.人恒过;持之以恒。
B.行拂乱其所为;春风拂面。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家喻户晓。
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世瞩目。
6.翻译句子。
(4分)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孟子是怎样论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观点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本文是一篇说理散文,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致,这样会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从文中做具体分析。
(从排比或句式任何一个角度分析即可)(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人生就是一次远航,有艳阳高照,也有雨雪交加,难能一帆风顺,你身处逆境时,本文会给你带来哪些启示?【回答时语言要生动,采用修辞方法】(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加线加粗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第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语文版八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维度A 基础知识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畎()鬲()桓()奚()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这篇课文,选自《孟子》。
《孟子》是孟子自己编着的,收录的是他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B 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
名轲,字子舆。
C“孙叔敖举于海”,是指孙叔敖,隐居海滨。
当时的君王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任命他为宰相。
D拂,在“行拂乱其所为”中发“fú”的音,而在“如则无法家拂士”中发“bì”的音。
3 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是:A “舜发于畎田之间”,发,是“起”的意思。
B “管夷吾举于士”,士,是狱官的意思。
C “百里奚举于市”中的市,是指市场。
D “人恒过,然后能改”中的恒是永远的意思,过,是犯错误。
故天将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 在划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
5 解释下列词语:动心忍性:曾:6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结合现实谈谈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
维度B 阅读能力训练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
”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曾子妻之市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反:.同”返”C.妻适市反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特:特别8 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度C 探究应用孟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有关他思想的着作《孟子》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句子,从中找一些你喜欢的名言警句,做成读书卡片,和同学交流。
新人教版21.《孟子》二章 2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卷班级姓名21.《孟子》二章—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舜发于畎亩之中(兴起,指被任用)B.饿其体肤(饥饿)C.人恒过,然后能改(犯错误)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了解,明白)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相与步于中庭C.果得于数里外D.管夷吾举于士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0.作者在文中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其观点是什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奚以①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②,安乡重家则敬上③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④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
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治国》) 【注】①奚以:即“以奚”,根据什么。
②重家:重视家庭。
③敬上:服从上司。
④陵:同“凌”,侵犯。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凡治国之道不得志,独行其道B.奚以知其然也公欣然曰C.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D.民富则易治也险躁则不能治性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凡治国之道A.何陋之有B.又数刀毙之C.丈夫之冠也D.居天下之广居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初二语文:《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同步练习
初二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畎亩胶鬲B.傅说拂乱C.曾益拂士D.忧患后喻解析:A项“鬲”应读“gé”;B项“说”应读“yuè”;D项“忧”应写作“yōu”。
答案:C2.给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舜发于畎亩之中A.发展,开展B.发生,生成C.发现,显现D.起,被任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A.事故B.原因C.故意D.所以,因此解析:发:起,被任用。
答案:D解析:故:所以,因此。
答案:D3.下列对“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解释正确的一项A.因为上天将要降下大的任务给这样的人。
B.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的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
C.由于上天将要把大任务给这个人。
D.这是上天将要降重大的任务给这样的人的缘故。
解析:抓住关键词“故”应解释为“所以”。
答案:B4.下列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忧患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解析:抓住关键词“生”“死”,这两个词是使动用法。
答案:D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这两段的大意是A.论证人才难得的道理。
B.举例论证人才要在困难中造就的道理。
C.举例说明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出身贫苦的人。
D.举例说明只有历尽苦难的人才有资格担负重任的道理。
解析:把两段联系起来,第二段是从第一段举例中得出的结论。
答案:B6.这六个人物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抓住“畎亩”“版筑”“鱼盐”等关键词。
八年级语文上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二)语文版
word第一局部:1、文章选自《 》,孟子,战国时 、 字。
被后世尊为“〃。
2、 文章先后举 、 、 、 、 、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首先要经历一番磨难。
3、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 。
4、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舜发于畎亩之中〔〕〔〕 胶鬲举于〔 〕管夷吾〔 丨百里奚〔 〕 法家拂士〔 〕5、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⑴管夷吾举.于士〔〕⑵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⑶空乏其身〔 〕⑷行拂乱其所为〔 〕⑸而后作〔 〕6、用现代汉语表述如下句子。
⑴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⑵入如此无法家拂士,出如此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同步练习 (二)〔称谓〕。
名等六人的例子来说明古往7•本文开头列举古贤的目的是什么?8•对“所以动心忍性〃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因为经过艰辛磨练,所以心被惊动了,性情变得坚韧了。
E、只有经过艰辛磨练,才能使他动心,使性情变得坚韧。
C、用艰辛磨练的方式来惊动他的心,使他变得坚韧。
D、之所以他性格坚韧,是因为他经过磨练,内心警觉。
读选文,回答如下问题: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如此无法家拂士, 出如此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9•在文中横线上写出课文原句。
10.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⑴曾益其所不能〔〕⑵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11 •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句的意思。
入如此无法家拂士,出如此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2. 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13. 在作者看来,人才是怎样造就出来的?14. 本文论述了“生于忧患",那么是不是只要在“忧患'’的环境里,都能够激励人奋发有为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第二局部: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的小城〕,七里之郭,环〔环:围〕而攻之而不胜。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的人才观。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畎.亩()傅说.()胶鬲.()法家拂.士()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困于心衡于虑。
曾益其所不能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所以..动心忍.性()()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空乏..其身()舜发.于畎亩之中()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苦.其心志()人恒.过()5、翻译句子:(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国恒亡.河曲智叟亡.以应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安能辨我是.雄雌D.国.恒亡则有去国.怀乡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1北师大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A委而去之(放弃) 而后喻(了解)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B固国(国家) 空乏其身(资财缺乏) 得道多助(道德)C举于市(推举) 饿其体肤(饥饿) 寡助之至(少)D域民(限制) 威天下(威慑) 人恒过(过失)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举用,被选拔B.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作作:发作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国外。
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在田野中被发现B.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C.人恒过,然后能改——一个人常犯错误,这样以后能够改正D.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这篇课文,选自《孟子》。
《孟子》是孟子自己编著的,收录的是他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第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语文版八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维度A 基础知识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畎()鬲()桓()奚()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这篇课文,选自《孟子》。
《孟子》是孟子自己编着的,收录的是他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B 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
名轲,字子舆。
C“孙叔敖举于海”,是指孙叔敖,隐居海滨。
当时的君王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任命他为宰相。
D拂,在“行拂乱其所为”中发“fú”的音,而在“如则无法家拂士”中发“bì”的音。
3 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是:A “舜发于畎田之间”,发,是“起”的意思。
B “管夷吾举于士”,士,是狱官的意思。
C “百里奚举于市”中的市,是指市场。
D “人恒过,然后能改”中的恒是永远的意思,过,是犯错误。
故天将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 在划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
5 解释下列词语:动心忍性:曾:6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结合现实谈谈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
维度B 阅读能力训练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
”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曾子妻之市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反:.同”返”C.妻适市反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特:特别8 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度C 探究应用孟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有关他思想的着作《孟子》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句子,从中找一些你喜欢的名言警句,做成读书卡片,和同学交流。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第15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降落B.下降C.投降D.空降答案:C解析:分析:C项“降”读xiáng,其他都读jiàng。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篇课文,选自《孟子》。
《孟子》是孟子自己编著的,收录的是他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B.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
名轲,字子舆。
C.“孙叔敖举于海”,是指孙叔敖,隐居海滨。
当时的君王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任命他为宰相。
D.拂,在“行拂乱其所为”中发“fú”的音,而在“如则无法家拂士”中发“bì”的音。
答案:A解析:分析:《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的掌握情况。
3.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是:()A.“舜发于畎田之间”,发,是“起”的意思。
B.“管夷吾举于士”,士,是狱官的意思。
C.“百里奚举于市” 市,是指市场。
D.“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是永远的意思,过,是犯错误。
答案:D解析:分析:“恒”经常、常常。
故答案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翻译。
4.比较下列各组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国恒亡河曲智叟亡以应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安能辨我是雄雌D.国恒亡则有去国怀乡答案:B解析:分析:A、灭亡没有。
B、所以所以。
C、这判断动词。
D、国家国都。
经分析,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
5.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项()A.入则无法家拂士B.困于心衡于虑C.曾益其所不能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答案:D解析:分析:拂通弼,辅弼衡通横,梗塞,不顺曾能增,增加。
第23课《孟子》三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第23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基础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字(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降:_________ (2)必先苦其心志苦:____________(3)行拂乱其所为拂:_________ (4)所以动心忍性忍:____________(5)曾益其所不能曾益:_________ (6)征于色征:____________(7)人恒过恒:_________ 过:_________ (8)发于声发:____________(9)而后喻喻:_________ (10)国恒亡亡:_________(11)入则无法家拂士入:_________ 拂:_________(1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_________ 敌:_________2.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B..曾.益其所不能曾.不吝去留C.舜发.于畎亩之中发.于声D.百里奚举于市.见山上人烟市.肆3..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所以动心忍.性忍.能对面为盗贼B.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重而道远C.人恒.过国恒.亡D.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苦:;劳:______________;饿:_____________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对比阅读【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
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题目设计者:六店初级中学老爷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的人才观。
答案:《孟子·告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畎亩()傅说()胶鬲()法家拂士()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入则无法家拂士(2)困于心衡于虑 (3)曾益其所不能
(4)亲戚畔之(5)属予作文以记之。
答案:(1)拂通弼,辅弼(2)衡通横,梗塞,不顺(3)曾能增,增加(4)畔——叛,背叛 (5)属—嘱嘱托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
答案:使……坚韧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答案:被举用,被选拔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答案:在外面,指国外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答案:是(代词,这个)苦(使……痛苦)劳(使……劳累)饿(使……
受饥饿)空乏(使……受贫困)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答案:衡(同“横”,梗塞)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征验,观察到,检验)喻(明白)。
5、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答案:(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答案: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答案: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国恒亡河曲智叟亡以应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安能辨我是雄雌
D.国恒亡则有去国怀乡
答案:B
7、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
答案:法家拂士敌国外患
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答案: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
(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9、孟子在文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答案: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答案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
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谈,言之成理均可。
1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词
国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恒亡。
去国怀乡
答案:国防国家国都
拂
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答案:不顺同“弼”,辅弼
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而死于安乐也
答案:从给在
以
以天下之所顺
所以动心忍性
答案:凭用来
12、指出下列“之”的不同用法
(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2)环而攻之而不胜()
(3)委而去之()(4)寡助之至()
(5)亲戚畔之()
答案:1、助词“的”2、代词,指代“小城”3、代词,代那座城池(4)动词“到”(5)代词,代指“失道”“寡助之至”的人
13、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1)池非不深也古___今____
(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___今___
答案:(1)池:护城河水池( 2)是:此,这判断
14、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实词。
A.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城:郭:环:
答案:城:内城郭:外城环:围着
B.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池坚利委
答案:池:护城河坚利:坚锐,锋利,这里是精良的意思委:放弃
C.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至:畔:顺:
答案:至:极点畔:通“叛”,背叛顺:归顺,服从
15、默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句子。
答案: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6、将下列课文和对应的古籍之间连线。
《曹刿论战》《列子》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愚公移山》《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左传》
答案:《曹刿论战》——《左传》《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愚公移山》——《列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