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地产现金流管理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恒大地产现金流管理案例分析
恒大地产集团是目前中国十大房地产企业之一,2010年销售额局全国第二名,其年开发面积约69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已经超过5000万平方米,地产项目和储备分布在全国25个主要城市,拥有项目57个,覆盖高端、中端及中高端、旅游地产等多个产品系列。
恒大地产的现金流管理和一般的房地产企业的通常做法一样,依靠融资,以小博大,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用。1996年,许家印在广州注册了恒大地产时,就确定了企业的策略是:用最少的钱拿更多的地,发展的实践持续更长。恒大的第一个项目——海珠区金碧花园,首期支付的土地款300万元,是当时恒大地产能从银行贷款的最高限额。从此,融资扩张成为恒大地产资金的主旋律。
在2007年,中国楼市形势大好,恒大获得多笔海外融资:1月,三家国际投行美林、德意志银行以及新加坡淡马锡,斥资4亿美元购买恒大8%的股份;8月,恒大通过端信担保,筹得4.3亿美元境外贷款和2000万美元境内贷款;9月,通过抵押恒大御景半岛项目,又从美林投资银行贷款1.3亿美元。至2007年年底,恒大共获得了约18亿美元的资金,也使得2007年底恒大的资产负债率达到97.02%。
依靠融资、以小博大的现金流管理是房地产企业长久以来的通产做法,房地产企业常常以少量的自有资金取得土地,在办理土地证之后,通过银行贷款融资获得项目资金,开发并预售,回笼自有资金,这是典型的以小博大。在2004年以来,一系列政策出台要求申请贷款的开发企业,自由资本金比例不得低于35%,土地款必须全部缴纳,并需取得施工许可证后放款。应该说,政策导向倾向于限制这种以小博大的方式,但是在中国市场上很多企业仍然沿用这种现金流管理模式,通过中国上市房地产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数据可以看出,房地产行业的资产负债率远高于其他行业。依靠融资,高负债经营是房地产行业的一大特色,但是这种现金流管理策略存在以下一些缺点,使得企业更容易面临资金链危机:
一、政策影响严重,企业现金流波动较大;
二、扩展过快导致的销售与回笼压力;
三、利用财务杠杆效应、利于迅速扩大规模,但不容易掌控。
综上所述,依赖融资、以小博大的现金流管理方式,可以使得企业能够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容易将企业退在面临现金流危机的悬崖之上。恒大地产运用这种现金流管理策略,也曾面临过多次现金危机,但幸运的是每次都顺利渡过了危机,这与恒大地产自身的特点也有一定的关系。首先,恒大地产目前的规模已经属于大型房地产企业,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都能排在全国房地产企业的前三甲,从而有很好背景去寻求投资方;期次恒大地产通过和国际知名的投资银行接触,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使得在国内银行贷款融资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国际资本市场获得资金,虽然资金成本相对较高;最后,在近几年恒大已经开始注重自己的品牌建设,产品系列成熟,更易于标准化复制和扩张,同时也具有运用降价策略快速回笼现金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