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基本注射技术
第四节 注射给药法 (确定)

套好针头
叩击部位
抽吸药液动作分解
拇指、无名指、 小指固定针筒
轻拉活塞
食指、中指 夹住安剖
小安剖瓶手法
抽吸药液动作分解
轻拉 活塞
食指、拇指 夹住安剖
大安剖瓶手法
中指、无名指、 小指固定针筒、 针栓
排空气的方法
乳头在中间
乳头在一侧
基础护理技术
2、药液抽液—自密封瓶内吸取药液
准备齐全 查对无误 撬开铝盖 消毒瓶口 注入空气 抽吸药液 排尽空气 再次查对 刺入针头
基础护理技术 检查药物质量
严格检查药物质量
安瓿(清)
安瓿(变色)
一、注射原则
基础护理技术
(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 作原则
1.环境清洁,符合无菌技 术操作要求。
2.护士衣帽整洁,戴口罩 ,注射前后必须洗手。
3.注射器的乳头、空筒内 壁、活塞和针头的针梗、 针尖必须保持无菌。
4.按要求进行注射部位的 皮肤消毒,并保持无菌。
〖告 知〗
1.肌内注射的目的、注意事项。
2. 长期卧床患者进行肌内注射可选择仰卧位、 侧卧位、俯卧位,能自理的患者进行肌内注射 时,可根据患者意愿,选择使注射部位松弛的 卧位。
3. 肌内注射时注射量一般比较大、刺激性强, 注射时护士会采取无痛注射技巧,减轻患者疼 痛,如果局部出现硬结时,应尽快进行热敷。
侧卧位时下腿弯曲上腿伸直,肌肉放松
2.注射给药中勿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等 锐器,禁止用双手将使用后的针头回套护针 套,使用后的针头应直接置于耐刺、防渗漏 的锐器盒中,防止被污染的针头等锐器刺伤 或划伤。
一、注射原则
基础护理技术
(四)做好注射前准备
1.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在头合适的时间溶解、吸取药液
4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技术操作

4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技术操作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动物行为、生理、遗传等方面的科学,同时也需要运用一系列的基本技术操作才能开展实验研究。
下面将介绍实验动物学的四个基本技术操作。
一、动物饲养与繁殖技术1.饲养技术:实验动物需要适应良好的饲养环境,包括合适的饲料、饮水、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
饲养员需要按照动物的特性,合理配给饲料,并保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
2.繁殖技术:实验动物的繁殖对于科研工作至关重要。
繁殖技术包括选配合适的种配、控制营养、饲料等因素,合理管理饲养环境,以提高繁殖率和血缘纯度。
二、动物体内注射技术1.注射剂选择:根据实验需求和动物特性,选择合适的注射剂。
常用的注射剂有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激素、抗生素等。
2.注射器选择:根据注射液体的性质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注射器。
一般分为无菌注射器、玻璃注射器和胰岛素注射器等。
3.注射部位选择:注射部位的选择需根据实验目的和动物特性,例如,静脉注射一般选择尾静脉、后肢静脉等,肌肉注射一般选择胸肌、腹肌等。
4.操作技巧:进行体内注射前,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注射器和注射液,并将动物固定位置,消毒注射部位。
然后按照注射动作快速、准确地操作。
注射结束后,要观察动物的反应状况。
三、动物行为观测技术1.设定观测指标:根据研究需求,在进行动物行为观测前,需要明确观测指标,例如行为频率、行为时长、社交行为等。
2.观测设备准备:根据观测目的,选择合适的观测设备,如摄像机、传感器、记录表等,并进行准确校准。
3.观测方法选择:根据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观测目的,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如直接观察法、电子监测法、定点观测法等。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打扰动物的行为。
4.数据处理与分析:观测结束后,需要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得出科学结论。
通常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图表化处理。
四、动物解剖技术1.动物解剖准备:进行解剖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解剖工具,如手术刀、镊子、剪刀、解剖针等,并确保工具的消毒和清洁。
2024年安全注射知识培训

安全注射是预防医疗相关感染的重要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安全注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024年安全注射知识培训旨在提升医护人员的安全注射意识,确保患者在医疗过程中接受安全、有效的注射治疗。
以下为培训内容:一、安全注射的基本原则安全注射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使用正确的注射技术:确保针头和注射器使用正确,避免刺伤或注射不当。
2.使用无菌操作:注射过程中应保持无菌环境,避免污染。
3.正确选择和使用针头: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注射药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针头。
4.正确配制和稀释药物: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进行配制和稀释,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5.遵守无针连接器使用指南:正确使用无针连接器可以减少针刺伤害和污染的风险。
6.安全处理和处置注射器及针头:使用后的注射器及针头应正确处理和处置,避免意外伤害和环境污染。
二、安全注射的实践操作1.手卫生:注射前应确保双手清洁,遵守手卫生规范。
2.正确选择注射部位:根据药物特性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如肌肉、静脉或皮下注射。
3.皮肤准备:注射前应对注射部位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无菌操作。
4.正确的注射技术:注射时应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角度,确保药物准确注射到目标部位。
5.观察和评估:注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6.记录和沟通:应详细记录注射情况,并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
三、安全注射的风险管理1.针刺伤害的预防:使用安全针头和正确的处理方法,避免针刺伤害的发生。
2.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了解药物的特性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3.医疗废物处理:正确处理使用后的注射器、针头和其他医疗废物,防止意外暴露和污染。
4.患者教育:向患者提供安全注射的相关信息,增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安全注射的新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安全注射领域涌现出许多新技术,如自动注射器、智能针头等。
这些新技术可以提高注射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减少人为错误。
第4节 注射给药法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三.药物抽吸(小安瓿抽吸药液)
1.查对药物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三.药物抽吸(小安瓿抽吸药液)
2.消毒及折断安瓿 75%酒精消毒后折断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三.药物抽吸(小安瓿抽吸药液)
3.抽吸药液
针尖斜面置入液面下,手握活塞柄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三.药物抽吸(小安瓿抽吸药液)
医嘱 医生 签名
住院号:541298
执行 时间 执行者 签名
普鲁卡因0.1ml ID st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四. 常用注射法
(一)皮内注射法(ID) (二)皮下注射法(H) (三)肌内注射法(IM)
(四)静注射法(IV)
皮内注射 ID
定 义
目的
注射部位
常选择前臂掌侧下段。 常选用三角肌下缘部位注射。 需实施局部麻醉处的局部皮肤
消毒2次
皮肤消毒范围
>5cm
医生给病人做开颅手术,2小时后却发现,病人
弄错了!
三查八对一注意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查 “八对”内容)。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 浓度、剂量、方法、时间、药品 有效期。 ◎一注意: 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一人一物: 注射器、止 血带、小垫 枕
10cm,约7.5cm宽。此区大血管、神经 干很少通过,可注射的范围较广,适用于多
次注射者
返回
股外侧肌定位
上臂三角肌注射法
部位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 ~ 3指。此 处肌肉少,只能作小剂量注射。
返回
方法
(1)消毒:常规消毒 (2)进针:角度 深度
(3)拔针:干棉签轻压针刺处
返回
以左手拇指和示指 绷紧局部皮肤,另一 手以执笔式持注射器; 用前臂带动腕部力量, 将针头迅速垂直刺入, 深度约为针梗的2/3 (约2.5~3cm)
护理学基础各种注射法

04
CATALOGUE
注射法并发症及处理
疼痛与出血
疼痛
注射时,应选择适当的注射技术 ,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若患者 感到疼痛,可采取放松、深呼吸 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缓解。
出血
注射后,应轻轻按压注射部位, 以减少出血。若出现出血不止的 情况,应采用适当的止血措施, 如加压包扎或冰敷。
局部感染与全身感染
注射的剂量
根据需要注射的药物剂量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容量。
患者的需求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 病情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注 射器和针头。
注射器的使用与保养
01
02
03
04
使用前检查
在使用前应检查注射器的包装 是否完好,有效期是否过期,
以及针头是否完好无损。
正确安装针头
按照说明书正确安装针头,确 保针头与注射器紧密连接。
正确使用
按照医生的指示和说明书正确 使用注射器,避免空气进入注
射器或药液外漏。
保养与存放
使用后及时清洗干净,干燥存 放,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
03
CATALOGUE
注射法操作流程
皮下注射法
总结词
皮下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的方法,通常用于预防接种、胰岛素注射等 。
详细描述
皮下注射时,应选择皮肤松弛的部位,如上臂、腹部或大腿等,将针头以30-40 度角刺入皮下组织,回抽无回血后注入药物。注射后应轻轻按摩注射部位,以 促进药物的吸收。
注射器的种类与选择
注射器的种类
01
02
03
一次性使用注射器
一次性使用,用完即弃, 避免交叉感染。
多次使用注射器
可重复使用,适用于需要 长期注射的患者。
注射技术 ppt课件

10
二、注射用物(1)
1.注射盘 常规准备下列物品 (1)无菌持物镊 (2)皮肤消毒液 (3)无菌棉签、砂轮、弯盘、启瓶器、棉签。静脉注射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概述
定义:是将无菌药液注入体内的方法,达到诊断、 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优点:药物吸收快,效果迅速,适用于药物迅速 发挥作用或不宜口服给药的病人。
31
1.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1)十字法 (2)联线法
32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33
3.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
34
4.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
35
肌内注射术
【准备】
❖护士准备 ❖病人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4.抽尽的安瓿或空药瓶不可立即丢弃,以备查对。
17
四、常用注射技术
18
(一)皮内注射术(ID)
定义: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
19
(一)皮内注射术(2)
【目的及部位】
【准备】
❖护士准备 ❖病人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二)皮下注射
20
【目的及部位】
1.药物过敏试验----前臂掌侧下段 (内侧) 2.预防接种---卡介苗接种:上臂三角肌下缘。 3.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实施局麻处
4.项目4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标准

序
分
操作流程
号
值
操作要点
同步沟通
标准 分
护士 操作
仪表、语言、态度,核对、解释 问候、自我介绍、核
10
1
前准 备
物品
齐全、性能良好,物品摆放便于 对、解释皮下注射的
20 操作
目的、询问用药史,
4
环境
安静、整洁、安全、舒适
征求患者同意
2
患者
卧位选择正确、患者理解合作
4
洗手,戴口罩,按医嘱备药,放
置于治疗盘内,药物正确、剂量
10
准确
再次核对床号、姓名
携用物到患者处,核对(七对内
注射 前 25 容)与解释选择合适注射部位
现在给您皮下注射, 7 让我观察您的上臂注
手消毒,常规消毒,待干
射部位好吗
4
操
取出注射器,再次查对
2
作 2过
排气,方法正确,不浪费药液
2Leabharlann 一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一手示
程
指固定针栓,穿刺针头斜面向上
旁呼叫器,谢谢配合
5
清理用物,规范洗手,记录
3
效果
患者满意,用药有效
3
动作轻巧、稳重、准确、操作时
操作
4 评价
10 间合适
4
护士
护士整体素质良好,语言清晰,
素质
沟通得体、有效
3
总分
100
与皮肤 30°~40°角快速穿刺, 控制刺入针梗的 1/2-~2/3,手法 请放松
15
注射 35 正确,刺入深度准确
您有什么不适吗
回抽活塞柄无回血,缓慢推注药
液
15
肌内注射法打分标准

肌内注射法打分标准
1. 注射技术
- 5分:注射动作准确,技术娴熟,无任何不良反应。
- 4分:注射动作准确,技术熟练,无大的不良反应。
- 3分:注射动作基本准确,技术尚可,可能出现轻微不良反应。
- 2分:注射动作不够准确,技术较差,可能出现中等程度的不良反应。
- 1分:注射动作极不准确,技术非常差,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2. 注射部位
- 5分: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没有出现明显的淤血、血肿或感染。
- 4分:选择基本合适的注射部位,可能有轻微的淤血、血肿或感染。
- 3分:选择稍微不太合适的注射部位,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淤血、血肿或感染。
- 2分:选择明显不合适的注射部位,可能有中等程度的淤血、血肿或感染。
- 1分:选择完全不合适的注射部位,可能有严重的淤血、血
肿或感染。
3. 注射后处理
- 5分:注射后处理得当,无出血、渗血或其他不适。
- 4分:注射后处理基本得当,可能有轻微出血、渗血或其他
不适。
- 3分:注射后处理稍微不够得当,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出血、
渗血或其他不适。
- 2分:注射后处理不够得当,可能有中等程度的出血、渗血
或其他不适。
- 1分:注射后处理完全不得当,可能有严重的出血、渗血或
其他不适。
注意:以上分数仅供参考,具体分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请确保医务人员在进行肌内注射时按照以上标准进行评估和记录,以提高标准化和准确性。
以上为肌内注射法打分标准,希望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注射方式的知识点总结

注射方式的知识点总结一、注射的种类注射根据注射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三种。
皮下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通常用于注射小剂量的药物,如胰岛素。
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肌肉组织中,可以用于注射中剂量的药物,如抗生素和疫苗等。
静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静脉内,通常用于注射大剂量或需要立即发挥作用的药物,如抗生素、止痛药等。
二、注射器具常见的注射器具包括注射针头、注射筒、皮下注射器、静脉输液器等。
注射针头分为不同规格和长度,选择合适的注射针头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和注射部位的损伤。
注射筒根据注射的种类和用途有不同的容量和刻度,选择合适的注射筒可以确保注射药物的准确剂量。
皮下注射器通常容量较小,静脉输液器容量较大,根据具体的注射需要选择相应的器具。
三、注射部位的选择不同种类的注射需要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
皮下注射通常在上臂、腹部、臀部等部位进行。
肌肉注射可以选择上臂肌肉、臀部肌肉、大腿前外侧肌肉等部位。
静脉注射一般在手臂的静脉或者手背静脉进行。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可以确保药物的吸收和作用效果,并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和不适程度。
四、注射操作的步骤1. 准备工作:确认医嘱,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具和药物,准备消毒用品,让患者取适当的体位。
2. 洗手消毒:进行手部卫生消毒,佩戴手套,保持洁净。
3. 皮肤消毒:选择注射部位,用消毒棉球进行局部消毒,保持消毒的区域干燥。
4. 技术操作:根据注射的种类和部位选择合适的注射方式和深度,按照医嘱或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注射,确保注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 处理废弃物:将使用过的注射器具和消毒用品进行分类处理,保持注射场所的清洁整洁。
6. 患者观察:注射完成后观察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护理和安慰,记录注射的相关信息。
五、注意事项1. 确认医嘱:在进行注射前,医务人员应该确认医嘱的准确性,并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减少注射错误的发生。
2. 注射部位的选择:根据注射的种类和用途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避免选择错误的部位导致不良的注射效果。
四种注射法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注射技术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自己的临床操作技能,我在实习期间选择了注射法作为实习项目。
本次实习报告主要介绍了我对四种注射法的实践过程和心得体会。
二、实习目的1. 掌握四种注射法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2. 提高自己的临床操作技能,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3. 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皮内注射法皮内注射法是将药物注射于皮肤表层下,主要用于过敏试验、预防接种等。
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以下操作步骤:(1)准备注射物品,包括注射器、消毒棉签、无菌注射针等;(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如前臂内侧;(3)消毒皮肤,待干燥后进行注射;(4)注射时,左手捏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垂直刺入皮肤,注入药物;(5)注射完毕后,迅速拔针,用消毒棉签按压注射部位。
2. 皮下注射法皮下注射法是将药物注射于皮下组织,适用于小剂量药物注射。
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以下操作步骤:(1)准备注射物品,包括注射器、消毒棉签、无菌注射针等;(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如上臂外侧、腹部、臀部等;(3)消毒皮肤,待干燥后进行注射;(4)注射时,左手捏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以30°~40°角刺入皮下组织,注入药物;(5)注射完毕后,迅速拔针,用消毒棉签按压注射部位。
3. 肌内注射法肌内注射法是将药物注射于肌肉组织,适用于较大剂量药物注射。
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以下操作步骤:(1)准备注射物品,包括注射器、消毒棉签、无菌注射针等;(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如臀大肌、三角肌等;(3)消毒皮肤,待干燥后进行注射;(4)注射时,左手捏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以90°角刺入肌肉组织,注入药物;(5)注射完毕后,迅速拔针,用消毒棉签按压注射部位。
4. 静脉注射法静脉注射法是将药物注射于静脉内,适用于急救、治疗等。
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以下操作步骤:(1)准备注射物品,包括注射器、消毒棉签、无菌注射针、无菌输液器等;(2)选择合适的静脉,如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3)消毒皮肤,待干燥后进行注射;(4)注射时,左手捏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以15°~30°角刺入静脉,注入药物;(5)注射完毕后,迅速拔针,用无菌输液器连接输液管,开始输液。
四种注射法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种注射法知识点归纳总结四种注射法知识点归纳总结注射法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临床医疗、药物治疗、兽医学等。
常见的注射法包括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内注射。
本文将对这四种注射法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注射技术。
1. 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是将药物通过静脉直接注入体内,快速将药物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它的优点是作用迅速、效果明显,适用于需要迅速治疗效果或患者无法口服的情况。
在静脉注射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掌握注射速度,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 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中,使药物迅速吸收到血液中。
它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无需专业设备,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持续治疗或需要慢慢释放药物的情况。
在皮下注射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如上臂、腹部、大腿等,注意饭前或饭后的不同时间段注射,并注意皮肤清洁与注射角度。
3. 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肌肉组织中,使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
它的优点是吸收速度较快、对某些全身性感染有积极的治疗效果。
在肌肉注射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注射肌肉,常见的部位有臀部、肩部、大腿外侧等;同时要注意针头大小与注射部位的配合,掌握正确的注射深度与速度,并注意避免肌肉萎缩、感染等并发症。
4. 静脉内注射静脉内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静脉内,使药物迅速引入循环系统。
它的优点是药物迅速达到治疗浓度、适用于需要快速治疗的急救情况。
在静脉内注射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掌握注射速度并注意避免静脉夹闭或压迫等并发症;同时要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药物过敏反应。
总结起来,四种注射法在应用时都需要注意以下基本要点:1. 药物的制备:药物要按规定的剂量和方法制备好,确保药物质量和安全性。
2. 注射器材的选择:选择适当的注射器材,包括针头尺寸、长度和注射器的容量等。
3. 注射部位的选择: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治疗目的,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护理操作技术注射法

护理操作技术注射法注射法是临床护理中非常重要的操作技术之一,应用广泛。
正确、安全地进行注射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非常关键。
本文将从注射前的准备、注射技术的选择与操作、术后的观察与护理等方面详细介绍护理操作技术中的注射法。
一、注射前的准备1.掌握医嘱:在进行注射前,护士首先要查看医嘱,了解具体的注射要求,如注射的药物、用量、注射部位等。
2.准备药物及工具:根据医嘱摆放所需的药物及工具,如注射器、药瓶、棉球、消毒盐水等,并核对药物是否符合医嘱。
3.检查注射器:检查注射器是否完整无损,注射器是否清洁,注射针头是否锐利;选用合适大小的注射器,根据药物用量确定注射器的容量。
4.洗手及消毒:护士注射前应先进行洗手,然后进行消毒,保证操作的无菌环境。
5.解释及嘱咐:护士在进行注射前应与患者进行解释,并告知患者注射的目的,可能的不适感以及事后应注意的事项。
二、选择与操作注射技术1.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是将药物溶液通过静脉输送到体内的一种常见注射技术。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常用的静脉穿刺部位有手背静脉、手腕腹侧静脉等。
(2)用消毒棉球沾有碘酒或酒精进行局部消毒,以避免感染。
(3)使用一根锐利的静脉针,将针头刺入静脉,注意要插入皮肤下并沿着静脉输送。
(4)确认针尖已进入静脉,注射药物。
(5)完成注射后,拔出针头,进行敷贴。
2.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皮下脂肪组织和肌肉中的一种注射技术。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常用的肌肉注射部位有臀部外上侧、臀部外下侧等。
(2)使用酒精或碘酒进行局部消毒,以避免感染。
(3)将注射针头刺入皮肤,并将药物注射到皮下或肌肉组织中。
(4)缓慢注射药物,注射完成后保持注射针头的位置,按压注射点片刻。
(5)如出现出血,可用消毒纱布进行局部按压。
3.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中的一种注射技术,主要用于注射剂量较小或需要较慢吸收的药物。
注射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注射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注射技术是医护人员常用的一种医疗技术,在各个医疗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注射技术的操作流程以及评分标准,以便医护人员能够正确高效地进行注射操作。
一、注射技术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任何一项医疗操作之前,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准备工作包括检查医疗器械是否完整,确认患者身份和注射部位,准备所需药物等。
2. 患者交流与告知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告知患者注射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等信息,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3. 注射部位准备医护人员需要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避免引起感染。
选择合适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并确保消毒时间及方法正确。
4. 药物准备根据医嘱准备所需药物,注意药物的规格、剂量、配伍等要求。
5. 手部卫生医护人员应该进行手部卫生,即洗手或使用洗手液进行消毒。
保持双手干燥后,佩戴清洁的手套。
6. 注射器具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注射器具,包括注射器、针头、棉球或消毒纱布等。
确保注射器具无损坏,注射器的刻度清晰可辨。
7. 技术操作(1)抓取正确的握持位置,以半握或三方握法握持注射器。
(2)通过局部消毒,使皮肤准备好注射。
(3)以适当的角度插入针头,一定要避免刺入血管或大神经。
(4)将药液由注射器慢而平稳地注射到皮下或肌肉组织中。
(5)拔出针头后,用棉球或消毒纱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以避免出血或药液外溢。
8. 基本操作完毕后,对注射操作过程中的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处理,保持操作场所的清洁与整洁。
二、注射技术评分标准为了评估医护人员的注射技术操作水平,制定一套评分标准是必要的。
以下为常见的注射技术评分标准指标:1. 安全操作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注射部位和要注射的药物,操作过程无交叉感染风险。
2. 预防措施在操作前进行手部卫生,使用无菌手套和消毒液,注射器具无损坏,患者的皮肤得到适当消毒。
3. 技术准确度准确选择注射器具,掌握正确的注射操作方法,注射器的刻度清晰可辨,避免刺入血管或大神经。
注射的的方法

注射的的方法注射的方法。
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给药物或其他液体注入体内。
正确的注射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的注射方式。
进行皮下注射时,首先要选择注射部位,常见的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前外侧等。
注射前要进行皮肤消毒,然后用一根注射针将药物注入皮下组织。
注射完成后,要轻轻按压注射部位,帮助药物的吸收。
二、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肌肉组织的注射方式。
进行肌肉注射时,要选择注射部位,常见的注射部位包括臀部外上象限、股四头肌外侧等。
注射前要进行皮肤消毒,然后用一根较长的注射针将药物注入肌肉组织。
注射时要保持注射针的稳定,避免损伤神经血管。
三、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静脉内的注射方式。
进行静脉注射时,要选择合适的静脉,通常在手臂或手背的静脉较为容易操作。
注射前要进行皮肤消毒,然后用一根较长的针头将药物注入静脉内。
注射时要注意保持注射针的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血管壁。
四、注意事项。
1. 注射前要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剂量、注射部位等信息。
2. 注射时要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注射针,确保注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注射时要注意消毒,避免引入细菌导致感染。
4. 注射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5. 注射器和注射针要丢弃在专门的注射废弃箱内,避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伤害。
综上所述,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正确的注射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进行注射时,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患者在接受注射时也要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保持放松和配合。
希望本文介绍的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注射技术的正确操作

注射技术的正确操作注射技术是医疗工作中常见且重要的操作之一,正确的注射技术可以确保药物的有效输送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注射技术的正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医务人员提高注射技术水平,保障患者的健康。
一、准备工作1. 检查药物:确认药物的名称、剂量和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或错误的药物。
2. 检查注射器:确保注射器无损坏,注射针头无锈蚀或弯曲。
3. 洗手消毒:彻底洗手并进行手部消毒,戴上无菌手套。
二、选择注射部位1. 根据药物性质和注射方式选择注射部位:常见的注射部位有上臂三角肌、臀部外上侧、大腿外侧等。
2. 考虑患者的特殊情况:如有皮肤损伤、肿胀或疼痛等情况,应避免在该部位注射。
三、皮肤准备1. 选择注射部位后,用无菌棉球蘸取酒精或碘酒,从注射部位的中心向外圆周方向擦拭,保持擦拭面积大于注射针头直径的两倍。
2. 等待皮肤干燥后,不要再触摸注射部位,以免污染。
四、注射操作1. 抓紧皮肤:用非注射手握住注射部位,使皮肤紧张,有利于注射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插入注射针:以30°-45°角插入皮肤,迅速穿透皮肤至肌肉层或皮下组织,避免碰触其他物体。
3. 抽回试验:轻轻抽回注射器活塞,观察是否有血液进入注射器,若有血液进入,应更换注射部位。
4. 缓慢注射药物:缓慢注射药物,避免过快或过慢,过快可能引起疼痛或组织损伤,过慢可能导致药物泄漏。
5. 拔出注射针:注射完成后,迅速拔出注射针,用无菌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避免药物外渗。
五、处理废弃物1. 废弃注射器和针头:将废弃的注射器和针头放入专用的废弃容器中,避免刺伤他人或自己。
2. 清洁注射部位:用无菌棉球蘸取酒精或碘酒,再次擦拭注射部位,保持清洁。
六、注意事项1. 注射器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和针头应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2. 遵循药物储存要求:药物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避免高温或阳光直射。
3. 注意药物相容性:不同药物的相容性不同,应避免混合使用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
实训报告_注射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注射技术实训,使学生掌握注射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确保患者安全。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四、实训对象护理专业学生五、实训内容1. 注射基本原理注射是将药物或其他物质注入人体组织或血管的方法,分为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注射技术是临床护理的基本操作之一,正确掌握注射技术对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2. 注射操作步骤(1)皮内注射:用1ml注射器吸取药液,消毒皮肤,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垂直刺入皮内,注入药液,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签按压。
(2)皮下注射:用2ml注射器吸取药液,消毒皮肤,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与皮肤呈30°~40°角刺入皮下,注入药液,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签按压。
(3)肌肉注射:用5ml注射器或10ml注射器吸取药液,消毒皮肤,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与皮肤呈90°角刺入肌肉,注入药液,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签按压。
(4)静脉注射:用5ml注射器或10ml注射器吸取药液,选择合适的静脉,消毒皮肤,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刺入静脉,注入药液,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签按压。
3. 注射注意事项(1)注射前:核对患者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检查注射器、针头、药液等,确保无误。
(2)注射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3)注射后:观察患者反应,询问有无不适,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红肿、硬结等。
(4)注射后护理: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六、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注射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了临床护理操作技能。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能够熟练进行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操作,并对注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处理。
七、实训总结本次注射技术实训使学生受益匪浅,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总结:1. 注射技术是临床护理的基本操作之一,正确掌握注射技术对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基护知识点总结注射

基护知识点总结注射一、注射的分类1.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中,一般用于药物吸收要求较缓慢的情况。
皮下注射的部位通常选择在上臂、腹部、臀部等部位皮下脂肪较多的地方。
2.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肌肉组织中,一般用于要求药物吸收速度较快的情况。
肌肉注射的部位通常选择在上臂三角肌、臀部上外侧等部位。
3.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到静脉中,药物能够迅速进入全身循环系统,起效快,用于紧急情况或需要迅速起效的情况。
二、注射的器具和准备1.注射器包括常见的1ml、2ml、5ml、10ml和20ml等规格,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规格。
2.针头针头的规格有18G、20G、21G、22G、23G、24G等,选择不同规格的针头主要依据注射部位和药液性质。
3.消毒用品包括棉球、酒精棉球、手套、手消毒液等,用于保证注射前后的器具和操作环境的清洁。
4.药物根据医嘱准备好需要注射的药物,确保药物种类和剂量正确。
三、注射的操作技巧1.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不同的注射部位适用于不同的药物和注射方式,医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2.准备好药物和注射器具根据医嘱准备好需要注射的药物和对应的注射器具,并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3.准备注射部位清洁注射部位,消毒皮肤,确保注射部位干燥。
4.正确使用注射器具抓住注射器具的顶端,用一只手将其提起,同时用另一只手将顶盖转动开启,吸入药液后转动关闭顶盖,确保吸入的药液量准确。
5.注射将注射器具垂直插入皮下或肌肉,将药液注入部位,注射速度不能过快或过慢,避免造成疼痛或药液外溢。
6.处理注射废弃物将用过的注射器具和针头放入专用的医疗垃圾收集容器中,以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伤害。
四、常见的注射操作不良反应及处理1.局部疼痛局部疼痛通常是由于不正确的注射技术引起的,处理方法是减缓注射速度或更换注射部位。
2.注射部位局部出血轻微局部出血一般可以自行止血,严重的出血可用纱布进行局部压迫止血。
注射室实习报告

实习单位:XX医院注射室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习目的:通过在注射室的实习,掌握基本的临床注射技术,了解注射室的工作流程,培养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提高护理实践技能。
实习内容:在为期两周的实习期间,我主要在注射室进行学习和实践。
以下是实习的主要内容和体会:一、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1. 注射方法:我学习了多种注射方法,包括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
通过反复练习,我掌握了正确的注射姿势、进针角度和深度,确保了注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药物配置: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如何根据医嘱配置药物,包括药物的剂量计算、溶解、抽吸等步骤,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
3. 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是注射室工作的核心要求。
我学习了无菌技术的基本原则,包括手部消毒、无菌物品的处理、注射部位的消毒等,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二、工作流程的熟悉1. 患者接待:我学会了如何接待患者,包括询问病情、核对信息、解释注射过程等,确保患者了解注射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2. 医嘱核对:在注射前,我学会了如何核对医嘱,确保药物的名称、剂量、途径等与医嘱一致。
3. 注射执行:在执行注射时,我学会了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注射方式,如调整注射部位、深度等。
4. 观察与记录:注射后,我学会了如何观察患者的反应,如疼痛程度、有无过敏反应等,并及时记录。
三、实习体会1. 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护理学的内涵。
2. 沟通能力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患者、医生和护士进行有效沟通,提高了我的沟通能力。
3. 责任感增强:注射室的工作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我深感责任重大。
在实习过程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严谨认真,确保患者的安全。
4. 团队协作意识:注射室的工作需要团队协作,我学会了如何与同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总之,这次实习让我收获颇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顺序一般是由深层至浅层,深层次的注射量较多(类似 于地基的支撑作用),越往浅层,注射量要越少,这样才能使外 形最理想,手感最好。
2、多点注射法:
(4)交错注射法:
即多组连续线状注射法呈直角交叉注射,两线相互之间相距约 5~10mm,适用于较大的面积的深层注射填充。
注射的方法是多变的,通常在运用时,都是结合以上多种注射 法于一体。 为了保证更好的效果,注射还需关注和周边的衔接和过渡: 如隆鼻时要注意和眉头及额部的过渡衔接,注射鱼尾纹也需要深层的 铺垫和支撑(尤其存在松弛的情况下),以免动态表情的不自然。
配制步骤: 1
• 最好在塑料布上进行配制,以防止液体的外溅。 • 选用21Gauge( 0.813mm), 约1.5英寸(3.8cm)长的针头抽取适量 (参见稀释表)的 不含防腐剂的生理盐水 (0.9% 氯化钠液)
配制步骤: 2
以45°的角度将针插入保妥适瓶内,瓶内真空会将生理盐水自 动吸入,为避免产生过多泡沫,请稍用力持住筒芯,使生理盐水缓 慢进入。这一过程能检验瓶内是否真空,若为非真空则弃用。
内径 mm inches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584 0.495 0.394 0.318 0.292 0.241 0.241 0.191 0.165 0.165 0.140 0.114 0.089 0.089 0.023 0.020 0.016 0.013 0.012 0.01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6 0.005 0.004 0.004
为更方便在连续注射时计算注射量,厂家推荐将100U的Botox 稀释成2.5ml使用, 在使用1ml注射器进行注射时,注射器上每0.5ml的标记点,即为2U; 在使用40U胰岛素注射器(图 )进行注射时,注射单位量与注射器 刻度相一致,更方便计量。 若注射时使用更小的30U胰岛素注射器(图 ),可将100U配成1ml 溶液,注射器上的数值标记也可直接对应Botox的单位数,无需换算。
2、多点注射法:
(1)线状注射法:
线状注射法最为常用,即沿着需要填充皱纹的方向,针眼朝上入针, 进针至注射区域最远处或皱纹的末端后,缓慢退针,边形成隧道,边同 时均匀的推动针筒将填充物注入真皮内。针尖抽离皮肤前,就应停止注射, 以免注射过浅。退出针头即完成一个隧道的注射。 短的、表浅的皱纹或皱褶,线状注射法常可一次修复。若皱纹或皱褶 深、宽,可行多次线状注射法,将填充物分布在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并 可衍生出平铺法、网状法、扇形法、圆锥法、点状法、点面结合法等。
(4)右手缓慢注射,注意压力变化,左手可按于注射区, 感触注射物的注入情况,注入填充物后以皮肤稍变 白,微隆起为宜,若进针过深,应抽回针头,重新 进针。如果注射的太浅,可见注射区明显的隆起和 颜色发白,注射应立即停止,并按摩治疗区域,直 到恢复正常颜色。 (5)注射完后轻轻按摩局部,使进真皮内的填充均匀分布到 皱纹及所需要填充的凹陷下。
肉毒素注射后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1.表情不自然 通常出现在治疗鱼尾纹的病人,由于注射点过低 或剂量过多,药物作用影响到颧大肌、颧小肌,在病 人笑时感觉到双侧面颊部不能上提,给人以不自然的 面容。 2、畏光流泪 多数出现在治疗眉间川字纹的病人,由于治疗后 皱眉的功能减弱,当病人从阴影处走到阳光下,瞳孔 的调节收缩功能没有皱眉眯眼动作为前提,光线突然 射入瞳孔,引起畏光、流泪反应。
四、合理的注射量
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包装、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患者需求, 其量的合理性是不一样。 若注射量太少,无法保证应有的效果;若注射量太多,不 仅对产品造成浪费,更可能由此导致不必要的后遗症,如红肿 反应期延长、形成结节或肿块、局部轮廓形态的异常、增加异 物感等问题。故量的把握是注射的难点之一。 在早期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不确定什么才是合理的量时, 坚持以“宁少勿多,少量多次”为首要原则,可有效减少注射风险。 注射过程中,过量的注射材料可从原针孔挤出或用力按揉使 其扩散开。
肉毒素注射后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3、头痛、额部紧绷感 多数出现在平时讲话,视物时习愤抬眉的病人, 由于突然控制了额部的上抬功能,病人极度感觉不 适,严重的甚至出现头痛、恶心,通常在治疗后2-3 周消退。 4、邻近部位(尤其是鼻周围)皱纹加深 出现在治疗鱼尾纹的病人,由干眼轮匝肌是一环 状肌肉,抑制了外侧部位的肌肉收缩,内下侧肌肉可 能由于协调的原因会增加力度,从而导致鼻周围皱纹 增多。
在注射时,要注意入针层次、方向、角度、倒退抽针速度、推药速度等,每入针 单点一次注射量保持0.05ml为宜,最多不超过0.1ml。 透明质酸凝胶的黏度比胶原要大,因此注射时需要施加较大的推力,注射填充物 多具有动力性黏度的特性,即温度升高时黏度会下降,冷藏的胶原蛋白在回复升温后 更易注射。
3、多平面注射
关于稀释度
① 对于较小的肌肉群,可高浓度(低容量)注射; 对较大、分布较广的肌肉群(如额肌、咬肌), 可低浓度(高容量)注射。 ② 注射较高浓度溶液时,使用30U的胰岛素注射器, 可提升注射精确度,减少浪费(自带连体的30G 短针头,接口处无残留空隙)。 ③ 在经验有限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厂家推荐的 100U/2.5ml的稀释法使用。
注射后护理
1、注射完成后由医生均匀按摩注射部位塑形完成后,患者不可 擅自按摩。
2、注射部位酒精擦去标记线,注射针眼消毒后外涂红霉素眼膏, 冰敷5~10分钟。 3、肉毒素注射后按摩可有助于抚平肿块,但当注射部位是在降 眉间肌和皱鼻纹等不宜扩散的部位时,按摩需谨慎。嘱咐患 者对受影响肌肉进行1~4小时的运动,可增进细胞的吸收。 4、填充剂注射后48小时内应尽量保持注射部位静止,不要触摸 按压;同时要避免大笑和哭泣等面部肌肉的频繁运动,以保 持注射物的均匀分布。
表 注射层次及判断
续表 注射层次及判断
三、基本注射法
1、单点注射法:
(1)进针:顺皱纹方向,针头斜面朝上,和皮肤的角度以相应 的角度进针(一般为15~45度,特殊部位可垂直进 针),干脆利落地进入相应注射层次。 (2)回抽:避免进入皮下小血管内,若有血,拔出针后按压止 血,然后在附近点位另行注射。 (3)稍退针:退针少许,为注射物留以缓冲空间,避免突然压 力过大而进入其他组织间隙或血管。
附件-针头度量
Needle Gauge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外径 mm inches
0.902 0.813 0.711 0.635 0.559 0.508 0.457 0.406 0.356 0.330 0.305 0.254 0.229 0.203 0.0355 0.0320 0.0280 0.0250 0.0220 0.0200 0.0180 0.0160 0.0140 0.0130 0.0120 0.0100 0.0090 0.0080
基本注射手法
由NordriDesign提供
一、注射器的握法
右手食指与中指在针托处夹住注射器,拇指轻放活塞上。 进针时左手可辅助固定及引导进针方向。 此种持针法方便边进针与注射同时操作,但对于初学者 来讲,由于把持力距较长,进针的方向较难掌握,要多加练 习方能进针自如。
注射后护理
5、注射后24小时整脸不使用化妆品,不要沾水、洗澡或局部污染。 注射后72小时内不得在注射部位和注射周边部位涂抹外用药物 和化妆品,以及其它刺激性物品。 6、注射一月内不饮酒,不吃辣椒等刺激性食品,避免暴露在极端 的阳光照射或其他射线下。 7、有任何异样情况及时告知注射医师。 8、注射后1周、2周、1月、3月、半年时复查。
稀释表
加入的稀释液量 (0.9%氯化钠注射液) 0.5 mL 1 mL 2 mL 2.5 ml 4 mL 8 mL 最终浓度 每0.1ml 单位 (Unit) 20 units 10 units 5 units 4 units 2.5 units 1.25 units
配制好的溶液应是无色至淡黄色的液体,不含任何颗粒 使用配制溶液之前应肉眼检查澄明度及有无杂质,本品只能单次使用,剩 余溶液应丢弃。
2、多点注射法:
(2)多点序列注射:
按需求,在一定序列上进行多次单点注射。除基本填充外, 还多用于对已填充点进行微调补充。
2、多点注射法:
(3)扇形注射法
进针方式与线状注射法相似,不完全退出针尖,改变进针方 向后,进行第二次线状注射,如此连续改变角度多次。通常一个 部位要扇形入针3~4次,每一针的注射量不超过0.1ml(约0.05ml 比较适当),适用于较大的面积的深层注射填充,且只具有一个针 眼,创伤较小(图)。
肉毒素注射后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5、眉型改变 是由于额部注射时部位不对称或用量不恰当引 起的。一般在补充用药后可以解决。 6、上脸下垂 是由于BTX一A在上睑部或眉间往射时,药物顺 眶缘向下渗入,弥散到提上睑肌所致,一般注射后 2-3天出现,应注意避免在上睑中央注射,或避免 进针过深,上睑下垂一般在4-8周消退。
2、持笔式握法(图):
此法力矩较短,握持稳定,适用于咬肌,腓肠肌等较厚的肌肉的注射。 此法也较方便初学者掌控进针的角度与力度,但由于进针与注射无法同时 进行,在进针与注射的转换过程中,容易晃动针尖,并引起患者的疼痛, 故在掌握一定的注射技巧后,应尽可能练习使用标准持针法进行注射操作。
二、基本进针法
二、注射层次
注射美容的层次主要在:真皮层、皮下组织层、筋膜层、 肌肉层、骨膜层等,肉毒素除皱及提升注射在相应肌肉,除皱 填充主要在真皮层及皮下组织层;塑形填充通常在皮下层、 筋膜层及骨膜层。 严禁注射在表皮层。 真皮层的注射还可进一步分真皮浅层中层和深层,如果 过深,则没有明显的效果,若过浅,则会在出现皮肤发白的 现象,应立即停止注射,并用力按压皮肤,使填充物扩散到 皮肤深部。 在不能确定具体层次的情况下,以“宁深勿浅”为原则。